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一篇论文赚几十万吗

发表一篇论文赚几十万吗

发布时间:

发表一篇论文赚几十万吗

我觉着真实的货币会比较少,但是附加的价值会很大。嗯现在培养研究生或者是一些人准备晋级职称的时候,都要求大家发表学术论文。所以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而是用来毕业谋得学位的,一些讲师教授副教授都是用来评职称,学术更加进一个台阶的。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老师要求是发表学术论文从而给我们奖励的水平也不相同。如果发表一篇科技核心的学术论文,就可以得到600块钱一个月的劳务费,以及500块钱的论文奖励金。如果我们发表一篇中文核心的学术论文,还是拥有一个月600块钱的劳务费,但奖学金却提高到了800块钱。如果我们发表了外文文献,可以在外国的期刊上发表刊载,而且影响因子在1.5分以上,老师直接给我们2500块钱的奖励金,而且我们学校的学业奖学金也是最高的一项。所以说在上研究生时期写论文是每天必须的工作,搞科研也是每天让我废寝忘食所追逐的东西。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点亮采纳哦,谢谢啦!

可以,只要你论文有前瞻性和对未来有预见性

几十块到一两百块不等本人大大小小发表论文好几十篇,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那么发表的稿费。一般来说,论文的稿费是论文版面的十分之一。当然,这个与每一个杂志社的规定有关。 理工科学术论文的发表与你平时投稿到报刊杂志的文学作品不同。理工科论文投稿基本上是赔本的买卖。

这个钱好找!

十年发表一万篇论文

目前社会的信息量巨大,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量是以前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多,在你的朋友圈、QQ空间、微博,你社群里各种转发的内容和信息、你书架上的各种名人、朋友推荐的书籍……各种信息不计其数,现在我们获取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四手信息,因为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获得一手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认知效率低下的原因。      面对知识焦虑,这些“信息“的确让你镇定了点,而且怕你觉得无味,还加入大量麻辣、鸡精、味精、GIF动图和美女照片起味儿——但是当你吃惯这些,你永远没法享受真正的优质知识的味道。知识源头,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 这里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当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我们举个例子把什么是一二三四手信息说清楚       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       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1973的时候,与合作者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共同发布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他发现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中有5-10万个棋局组块,他推测这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         1976年埃里克森基于西蒙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象棋大师的研究,并且和他合作发表论文。         1993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基于大量的研究,发表一篇论文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文名称:《刻意练习在获得专业表现中的作用》)(K. Anders Ericsson, Ralf Th. Krampe, and Clemens Tesch-Romer)这是一手知识。 二手信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2016年,论文主作者埃里克森发现自己的理念被误读,出了本书——《刻意练习》。埃里克森在书中强调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让保证一个人成为大师。     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同样不是1万小时。在本书中,艾利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1万小时定律,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而且刻意练习还和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低水平的勤奋多少小时都没戏。 同年,学习专家Eduardo Briceño在TED发表了How to get better at the things you care about的演讲,也提到了这个观点。 这些书和演讲,算是二手信息。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有个叫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年的论文,全书没有提“刻意练习”这个主概念。只是抓取出来一个“一万小时定律” ,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一时风靡全球,就算你没读过也一定听人说过。在文中,他充满激情的表达: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是三手信息。     四手信息:为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有无数公众号、人生导师、各种培训师和励志作者,开始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一万小时定律”,告诉你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然后推销自己的方式:成长之旅,一万小时的诀窍、一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感人的故事。这是第四手信息。       现在你检索一下,你各自在一二三四手信息里花费了多少时间?       其实如果你能有英语四级水平,配合谷歌翻译,基本上1小时就能读完那篇一手信息的论文,4小时读完《刻意练习》或者《异类》,不过显然后者含金量更少,但阅读奖赏更高。但是大部人会被忽悠进入第四手信息流,搞不好还真的盲目去实践,花去了100小时。这就是认知效率的差距,所以一定要站在知识的源头。“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         一手知识是一些正在被研究、思考和验证的新鲜的思考,可能在这些研究者的脑子里、笔记本上,还未完成后续加工,但是新鲜热辣。另外一些思考被系统化表现出来,就成为了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手知识是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的资料,比如维基百科、一些讲述底层逻辑的书如《国富论》;还有一些比较中性的行业调查报告;还有系统整理后的各行业的优质教材和认证培训。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需要被很低的认知资源理解,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同时也会加入一些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了200万的?)或者是情绪因素(看懂了这个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但是要灌输无数的浓烈的鸡精。 那么如何找到第一手信息呢? 1.能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 一般来说,下面这些内容是好知识的概率更高: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 2.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如果你实在来不及看这些内容,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因为他们是面对源头的,如果他们还比较会表述,那就真的是幸运了。 在我看来,“得到”订阅专栏的各种作者都是这样的人,尤其是卓老板、万维钢,他们一个站在科技链条源头,一个站在优质图书源头,表述相当忠实和清晰。 如果你同时订几个专栏,很容易发现专栏作者用不同语言讲同一个道理。这个时候看留言,就看出不同人的心智水平了——比较低的人会说:“你这个万维钢讲过,没意思”,比较高的人会意识到:“你这个万维刚也这么说,有意思。”后面的人意识到——源头总是聚合的,统一的,而不是各自不同的,这才是精华。多看几遍,多几个角度,比给你看一篇信息量极少,但是长篇大论的文章好很多,更加有认知效率。

如今的他们把制造业用在了科研上。虽然没有拿下30个诺贝尔奖,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

人工智能,它不但可以探索宇宙世界,还可以开发未来,更可能控制未来。

现代的科学研究不能自己关起门来,要把结果写成论文发表;而公开发表的论文,可以再被引用。发表与引用,构成现代科学体系的基础。

同样研究科学,不同科学家被引用的数量却明显不同,但是具体状况不容易厘清。一项研究指出,被引用数最多的前 1% 科学家,占总引用数的比例,高达 21%。

如今每年新发表的论文超过一千万篇,分析发表与引用行为很不容易。这项研究由科睿唯安 (Clarivate) 公司的资料库「Web of Science」(简称 WoS)取材,分析从公元 2000 年开始到 2015 年,约 400 万位作者的 2600 万篇论文,探讨引用状况。

最近几年新发表的论文,由于累积时间太短,不适合和 10 年前发表的论文相比,因此被比较的年份只到 2015 年为止。考量到资料可靠度, 只有发表过 5 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才被纳入分析 。

所有作者的前 1% 可谓「精英」。分析结果是,

2000 年那时,精英占所有引用的比例为 14%,接着逐渐上升,到 2015 年时提高为 21%。

上升的趋势在 2010 年之后大幅提升,也就是说少数精英,获得更高比例的引用。依照不同领域拆开分析,导致明显增加的似乎只限于物理和天文,扣掉这两个领域,其他领域算是缓缓提高。

一年几十篇论文发表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一年发20多篇的,大部分是灌水的。没效果的,也没啥作用,要有创新点才行的

一年发表几十篇论文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一年发20多篇的,大部分是灌水的。没效果的,也没啥作用,要有创新点才行的

期刊论文发表有次数限制吗?中级职称及以上级别的职称基本都是需要发表若干篇职称论文的,发表若干职称论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准备早发表,但一些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发表,几篇论文打算集中发表,职称评审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一年发表两篇或更多的文章,只要作者时间安排合理,最终也能按时提交职称论文,一年发表两篇或者更多的职称论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职称评审文件中会明确规定职称论文不能集中同一时间发表尤其是不能集中发表在同一刊物上,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集中发表了。 很多职称申报者不是很清楚论文发表时间的有效期,有的一次突击发表2、3篇。根据众多作者的论文发表经验,原则上最好是一年一篇,或者1年2篇的话,发表时间上最好错开下。主要是给评审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至于发表时间间隔多久,职称文件一般没有对此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按照我们推荐的最佳做法就行,也就是一年一篇。当然,有部分朋友可能没有提前做好准备,2、3个月左右发表2篇也是可以的,所以,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论文发表的准备,这样给自己留出充分的时间。 职称论文发表时间很关键,往往决定了作者能否晋升,如何把握好论文的发表时间需要作者先了解清楚当地或是本单位的具体时间要求,按照要求合理规划积极准备,总体来说职称论文发表是宜早不宜晚,广大作者要尽早准备为好,最好不要出现集中发表的情况。

一年发表十几篇论文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

如果有期刊刊期方面问题,可私信我,这上面说要被删

一年发20多篇的,大部分是灌水的。没效果的,也没啥作用,要有创新点才行的

  • 索引序列
  • 发表一篇论文赚几十万吗
  • 十年发表一万篇论文
  • 一年几十篇论文发表
  • 一年发表几十篇论文
  • 一年发表十几篇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