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dan1101328
2020年9月6日,辽宁副省长卢柯拿下“物质科学奖”,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剃度纳米结构实现铜金属的“三高”,在金属材料强化原理上,取得了巨大突破。
小蝎子七七
卢柯是2018年10月11日被任命为辽宁省的副省长,那时他已经有53岁,除了担任此职位外,他还是中科院的院士。作为副省长,他主要负责科技,卫生健康等方面工作,因此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研究冶金化工等方面的课题,振兴东北经济,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刚刚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卢柯获得了“物质科学奖”。为振兴辽宁的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开心3点0
卢柯,1965年5月出生于甘肃华池,原籍河南汲县。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1981年卢柯进入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85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获得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1990年1月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3年加入九三学社;1998年获得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金质奖章;1999年当选为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中惟一的中国籍委员;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200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2005年被德国科学院增选为院士。
2006年被聘为美国《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3月被选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扩展资料
卢柯近年来的科研成就:
2010年,卢柯应《科学》周刊邀请,撰文《金属的未来》就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进行了展望。
2011年2月,卢柯研究组在梯度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发现梯度纳米金属铜既具有极高的强度又兼有良好的拉伸塑性,揭示了纳米金属的本征塑性和变形机制,《科学》周刊再次刊登他们的论文。
2013年,卢柯研究组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在金属中发现超硬超高稳定性新型纳米层状结构》,在论文中重点介绍了利用自行研发的技术装备通过高速剪切塑性变形在块体镍金属表面施加高梯度应变,可在其表层形成二维的纳米层状结构。
这种新型超硬超高稳定性金属纳米结构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倒置关系,为开发新一代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柯
爱上家装饰
2000年,卢柯在极具影响力的《科学》(《 Science 》)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让他赢得了这份国际权威刊物入场券的论文,曾经17次易稿。2003年1月,《科学》又发表了卢柯等人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从而为氮化处理更多种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可能。这是卢柯科研小组取得的又一个突破性进展,被评为 2003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04年4月16日,《科学》杂志发表了卢柯课题组的最新成果:采用纳米尺寸的生长孪晶强化金属的新途径获得了同时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铜。而按照以往的经验,对铜进行强化以后,会使其导电率有所下降。这一成果的创新性在于,把难以统一在一起的性能统一在了一起。
德高防水专卖店
卢柯——名副其实的青年学科带头人10年来,卢柯带领青年伙伴们在纳米材料科学方面做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他们发展的利用非晶完全晶化制备全致密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纳米材料的三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他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稳定性,在全致密纳米材料中发现了反常Hall-Petch关系,提出并在实验中证实了纳米晶体的晶格畸变效应。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点和理论框架,将纳米材料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过热晶体熔化的均匀形核灾变模型,建立了固体熔点的动力学极限理论,提出了非晶态合金晶化的新微观机制有序原子集团切变沉积机制。这些结果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非平衡相变过程动力学理论。卢柯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SCI源刊物论文149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2次,有关论文被SCI引用达1200多次。2000年,他荣获美国SCI经典引文奖。1996年国际著名材料科学评论杂志《 Materials Science&En- gineering: Reports》特邀卢柯博士撰写了关于纳米金属材料的长篇综述论文并为其发表了专刊。1993年,卢柯被聘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成为我国材料科学界最年轻的高级科技人才,这一年他才27岁。随后,1995年,他被聘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任命为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被《Nanostructured Materials聘为副编辑、被《 Intemational Joumnal ofnon- equilibrium Processing聘为国际编委,1998年被选为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中国惟一)委员,2000年被选为德国《Z.met allkund编委和瑞士《Joumal of Metastable and Nanocrystalline Mate- rials》编委。这期间,他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分会主席或学术委员,兼任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铁道学院兼职教授和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法国特瓦鲁技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几年来,卢柯获得了较高的荣誉。1991年获辽宁省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辽宁省首届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1992年获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国家科委等部委授予的金牛奖;1995年获香港求是基金杰出青年奖(物理类);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人事部评出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由于在纳米材料领域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98年在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上,卢柯博士和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教授被授予 ISMANAM金质奖章,以奖励他们在“材料与工程领域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是我国材料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青年学者。1999年,卢柯获何梁何利科技基金奖、沈阳市科技振兴奖,他的学生叶丰、赵永好分别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师昌绪奖学金;2000年,卢柯又获第三世界科学院 TWNSO技术奖等奖励。他负责领导的研究组获中科院优秀科研团队称号,辽宁省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卢柯是纳米材料科学领域国内外公认的青年学科带头人,成绩卓著。但是他的根还是深深地扎在金属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脚踏实地地继续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前沿不断创新。
qianting13
先来大概介绍一下卢柯是什么人
卢柯,男,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县人。
那么现在我们来说说卢柯为我们国家做了那些贡献。
2018年10月11日卢柯被任命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019年1月5日,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补选卢柯为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卢柯的一生还做许多职业,例如卢柯,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卢柯的科研成果奖励有
1993年的急冷非平衡合金及固态反应机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
1996年 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2年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非晶态与纳米晶形成及结构研究 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奖,排名第3。2009年 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机制 获得了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排名第1等等等等卢柯的科研贡献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截至2017年,卢柯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45次、专利25项。
卢柯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最近一次热搜
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名单里就有卢柯。卢柯再一次获得了大奖,这一次大奖的奖金约有700多万
卢柯给我们国家社会带来的贡献很多一一列举是说不完的,希望多一些人向卢柯学习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玄武区。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校区。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 1953
全系有教授、副教授、助教、讲师46人 其中教授6人 银建军 海虑太 陈祯伟 温存超 谭为宜 龙殿宝 副教授12人 彭丽萍 韦家业 蓝利萍
卢柯,1965年5月出生于甘肃华池,原籍河南汲县。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有doi号并不算发表 DOI号并不能代表论文成功发表 DOI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缩写,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些不重复的字符串,也叫
温州籍数学家十院士胡毓达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35;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上海,200030)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大半个世纪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