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饮食中添加葡萄糖胺补充剂可能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早逝的风险。研究表明,葡萄糖胺补充剂除了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以外,它的影响可能会扩散到你的全身。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又名氨基葡萄糖,也就是俗称的维骨力,属单糖成份,是一种由身体产生的氨基糖。存在于软骨中,可从蟹虾壳中萃取,是亲水性极强的蛋白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也是软骨基质和关节液的基本成分,广泛用于跑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通常来讲,跑者们靠服用氨基葡萄糖补充剂来缓解骨关节炎疼痛,但现在的新研究表明,服用这种补充剂可能也有益于心脏 健康 。科学人员发现,经常服用这种补充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15%,患中风的风险降低了9%。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询问了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的万名成年人是否服用了氨基葡萄糖补充剂,并收集了他们的锻炼和饮食习惯的数据后,科研人员对这些人进行了七年多的跟踪调查,看有多少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他们发现,习惯性地服用葡萄糖胺可以降低15%的整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可以降低22%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同时,服用葡萄糖胺补充剂还可以降低18%的冠心病风险和9%的中风风险。研究报告的作者,新奥尔良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流行病学博士卢奇(Lu Qi)说,研究人员尚不确定葡萄糖胺补充剂如何作用于保护心血管系统,但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首先,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葡萄糖胺补充剂会降低C反应蛋白的浓度,而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一个标记。炎症是引起关节炎关节疼痛的原因,但同时也与心脏病的发展有关。卢奇表示,葡萄糖胺也有可能模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心脏 健康 的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此前的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项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示因果关系,所以结果只是观察性的。这意味着这项研究不能证明葡萄糖胺补充剂确实能减少心脏问题,只能证明服用补充剂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小。正如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所写,葡萄糖胺的使用也有可能只是 健康 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事实上,服用葡萄糖胺的人比不服用的人饮食更 健康 ,生活方式也更积极。他们有着更频繁的跑步和其他运动习惯,同时也更注重身体的保护。 在做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葡萄糖胺对心脏 健康 的影响之前,现在推荐任何一种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剂量还为时过早。但是如果作为跑者的你,恰巧需要用葡萄糖胺补充剂来治疗关节疼痛。你要知道它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可能给你的心脏带来额外的好处。
血液循环中存在许多大分子物质,如脂质、糖等,若这些大分子出现异常,会影响血管,尤其是与这些大分子直接接触的血管内皮。
内皮是血管的第一层堡垒
血管内皮是血管内壁的一层单层扁平细胞,如果说血管是“管道”,血管内皮就相当于“内部保护层”,让血管免于被血液循环中的有害物质损伤。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及保护器官。
完整的内皮可以有效预防有害物质侵入,是血管的第一层屏障;血液在“光滑、连贯”的血管中循环,其中的各种成分也不易沉积。不过一旦血管的第一层堡垒——内皮出现了损伤,便很有可能触发心血管疾病。
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中的脂质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血管壁,并沉积下来,使血管增厚、变硬;
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内壁增厚、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或完全缺血等心血管疾病;
如果斑块破裂或脱落,则发生心梗、脑梗,甚至猝死。
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损伤血管内皮,炎症是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中,不少年轻的血管炎症患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炎症破坏了血管内皮。
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抗原抗体反应等都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炎症往往贯穿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以及不同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十分重要。
此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其中,高血脂可损害动脉血管的内皮功能,尤其增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脂水平过高还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调节功能,间接影响动脉弹性。
病理学研究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成分很复杂,绝大部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其他成分。因此,控制血脂水平成为心血管一级预防的关键措施之一。
甘油三酯,降脂治疗“新靶点”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血脂异常人数高达亿人。对人体来说,脂质并不是有害物质,相反,脂质对人体十分重要。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脂质处于平衡状态,负责补充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当血脂代谢出现异常时,人体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谢紊乱,超过正常值,则会更易在血管内皮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只有积极进行降脂治疗,并将其降至标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事件风险增高呈正相关,也成为防治的重要靶点和疗效判断指标。
但临床发现,即使血压、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样达标,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风险仍然存在。近年来,临床将这种情况称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临床上,把“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 健康 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险”,称作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相关。因此,目前认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大部分因素是甘油三酯等脂蛋白导致的。所以,甘油三酯也成为降低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新靶点。
而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高纯度的EPA干预,在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心脏病发作和非致死卒中的相对风险。所以,高纯度的EPA成为消除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有效“武器”。
鱼油 vs. 二十碳五烯酸
近年来,大量饮食研究证明地中海饮食有益于心血管 健康 ,其中,深海鱼富含的鱼油引起人们的重视;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习惯性摄入ω-3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鱼油中的ω-3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且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从深海鱼、坚果等物质中获取。
近年来,ω-3脂肪酸、鱼油等也成为降脂治疗的热点话题,其中,因EPA、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而备受热议。
DHA和EPA在人体内的分布有所差别。说起DHA,“脑黄金”这个名称更加通俗,在脑细胞中大量存在,促进大脑发育;EPA则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减少血栓形成、降血脂,对血管内皮结构的影响更显著,两者可谓“术业有专攻”。
从其他角度来看,EPA的机制在于调节对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信号通路,从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同时,EPA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少炎性物质生成、抑制促炎因子,从而具有抗炎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来讲,EPA更加“对口”。
虽然EPA可从日常饮食中获取,但食物中的EPA含量很低,所以效果甚微。如果想要达到心血管获益的剂量,还需外界补充高纯度的EPA。
目前,临床上已出现高纯度的单一成分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thyl),即IPE,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授予为新实体。高纯度药物代表着药物的纯净程度高、杂质少;相同质量下,药物剂量更大。2019年12月,FDA批准IPE作为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的联合治疗,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就着手研究 EPA 在炎症和免疫方面的作用,发现其可降低促炎蛋白的基因表达,可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情况;也有临床研究表明,在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炎症性肠病 、传染病等疾病风险方面,EPA具有一定的疗效。
放眼未来,除了心血管方面的获益,相信EPA有更多领域值得被深入 探索 。
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但学界关于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每天最多吃1个鸡蛋并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长达32年的跟踪调查中,共发现14806名心血管病患者,其中鸡蛋摄入量越高的受试者体重指数越高,越不愿意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在深度研究分析后,研究人员表示,每天吃1个鸡蛋并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对于亚洲人来说,每天吃1个鸡蛋,患心血管病的风险还会降低8%。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也曾在中国调查了50余万名30~79岁的成年人,对他们食用鸡蛋的频率和 健康 关系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的受试者报告每天都吃鸡蛋(通常为个/天),的受试者报告从未食用或非常少食用(通常为个/天)。 研究显示,与每天不吃或很少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18%,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8%。 研究合著者、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希尔帕·布帕提拉茹建议,大家可以每天适量食用鸡蛋,每周吃3~6个最适宜。 健康 的早餐中还可包括其他多种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纯酸奶和水果等。▲ (廉 政)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以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心血管病康复范畴(康复预防、功能评定、医疗、护理、教育、科研、实验等)成果,促进我国心血管康复医学的发展为办刊宗旨。
盐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
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尚书》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以咸为首,所以盐也是"百味之首"。
有了盐之后,我们的食物才变得有滋有味。可是,我们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时,也被食盐中的“钠”悄悄伤害了 健康 : “钠”元素摄入过多,让我们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怎样在兼顾美味的情况下,让自己吃得更 健康 ?《生命时报》结合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教你 健康 吃盐。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陈燊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模型研究,评估在中国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在餐桌上或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的任意一种盐)的干预措施,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联合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 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 [1]。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
使用低钠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 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6]。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每3名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据估计, 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 [3]。而因此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
“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
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 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大约3克食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健康 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是6克,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因此,在营养师看来, 即使吃低钠盐,也尽量控制在6克以内。
虽然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是人人皆宜。
低钠盐中钠的含量减少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钾。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以下三种情况除外。
1、肾功能不好的人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及“沙坦”类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氯沙坦、缬沙坦等降压药,会抑制了体内的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导致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
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的人
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也会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
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参考资料: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3]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血液循环中存在许多大分子物质,如脂质、糖等,若这些大分子出现异常,会影响血管,尤其是与这些大分子直接接触的血管内皮。
内皮是血管的第一层堡垒
血管内皮是血管内壁的一层单层扁平细胞,如果说血管是“管道”,血管内皮就相当于“内部保护层”,让血管免于被血液循环中的有害物质损伤。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及保护器官。
完整的内皮可以有效预防有害物质侵入,是血管的第一层屏障;血液在“光滑、连贯”的血管中循环,其中的各种成分也不易沉积。不过一旦血管的第一层堡垒——内皮出现了损伤,便很有可能触发心血管疾病。
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中的脂质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血管壁,并沉积下来,使血管增厚、变硬;
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内壁增厚、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或完全缺血等心血管疾病;
如果斑块破裂或脱落,则发生心梗、脑梗,甚至猝死。
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损伤血管内皮,炎症是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中,不少年轻的血管炎症患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炎症破坏了血管内皮。
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抗原抗体反应等都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炎症往往贯穿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以及不同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十分重要。
此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其中,高血脂可损害动脉血管的内皮功能,尤其增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脂水平过高还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调节功能,间接影响动脉弹性。
病理学研究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成分很复杂,绝大部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其他成分。因此,控制血脂水平成为心血管一级预防的关键措施之一。
甘油三酯,降脂治疗“新靶点”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血脂异常人数高达亿人。对人体来说,脂质并不是有害物质,相反,脂质对人体十分重要。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脂质处于平衡状态,负责补充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当血脂代谢出现异常时,人体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谢紊乱,超过正常值,则会更易在血管内皮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只有积极进行降脂治疗,并将其降至标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事件风险增高呈正相关,也成为防治的重要靶点和疗效判断指标。
但临床发现,即使血压、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样达标,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风险仍然存在。近年来,临床将这种情况称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临床上,把“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 健康 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险”,称作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相关。因此,目前认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大部分因素是甘油三酯等脂蛋白导致的。所以,甘油三酯也成为降低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新靶点。
而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高纯度的EPA干预,在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心脏病发作和非致死卒中的相对风险。所以,高纯度的EPA成为消除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有效“武器”。
鱼油 vs. 二十碳五烯酸
近年来,大量饮食研究证明地中海饮食有益于心血管 健康 ,其中,深海鱼富含的鱼油引起人们的重视;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习惯性摄入ω-3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鱼油中的ω-3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且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从深海鱼、坚果等物质中获取。
近年来,ω-3脂肪酸、鱼油等也成为降脂治疗的热点话题,其中,因EPA、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而备受热议。
DHA和EPA在人体内的分布有所差别。说起DHA,“脑黄金”这个名称更加通俗,在脑细胞中大量存在,促进大脑发育;EPA则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减少血栓形成、降血脂,对血管内皮结构的影响更显著,两者可谓“术业有专攻”。
从其他角度来看,EPA的机制在于调节对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信号通路,从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同时,EPA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少炎性物质生成、抑制促炎因子,从而具有抗炎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来讲,EPA更加“对口”。
虽然EPA可从日常饮食中获取,但食物中的EPA含量很低,所以效果甚微。如果想要达到心血管获益的剂量,还需外界补充高纯度的EPA。
目前,临床上已出现高纯度的单一成分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thyl),即IPE,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授予为新实体。高纯度药物代表着药物的纯净程度高、杂质少;相同质量下,药物剂量更大。2019年12月,FDA批准IPE作为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的联合治疗,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就着手研究 EPA 在炎症和免疫方面的作用,发现其可降低促炎蛋白的基因表达,可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情况;也有临床研究表明,在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炎症性肠病 、传染病等疾病风险方面,EPA具有一定的疗效。
放眼未来,除了心血管方面的获益,相信EPA有更多领域值得被深入 探索 。
最近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饮食中添加葡萄糖胺补充剂可能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早逝的风险。研究表明,葡萄糖胺补充剂除了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以外,它的影响可能会扩散到你的全身。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又名氨基葡萄糖,也就是俗称的维骨力,属单糖成份,是一种由身体产生的氨基糖。存在于软骨中,可从蟹虾壳中萃取,是亲水性极强的蛋白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也是软骨基质和关节液的基本成分,广泛用于跑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通常来讲,跑者们靠服用氨基葡萄糖补充剂来缓解骨关节炎疼痛,但现在的新研究表明,服用这种补充剂可能也有益于心脏 健康 。科学人员发现,经常服用这种补充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15%,患中风的风险降低了9%。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询问了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的万名成年人是否服用了氨基葡萄糖补充剂,并收集了他们的锻炼和饮食习惯的数据后,科研人员对这些人进行了七年多的跟踪调查,看有多少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他们发现,习惯性地服用葡萄糖胺可以降低15%的整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可以降低22%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同时,服用葡萄糖胺补充剂还可以降低18%的冠心病风险和9%的中风风险。研究报告的作者,新奥尔良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流行病学博士卢奇(Lu Qi)说,研究人员尚不确定葡萄糖胺补充剂如何作用于保护心血管系统,但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首先,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葡萄糖胺补充剂会降低C反应蛋白的浓度,而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一个标记。炎症是引起关节炎关节疼痛的原因,但同时也与心脏病的发展有关。卢奇表示,葡萄糖胺也有可能模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心脏 健康 的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此前的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项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示因果关系,所以结果只是观察性的。这意味着这项研究不能证明葡萄糖胺补充剂确实能减少心脏问题,只能证明服用补充剂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小。正如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所写,葡萄糖胺的使用也有可能只是 健康 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事实上,服用葡萄糖胺的人比不服用的人饮食更 健康 ,生活方式也更积极。他们有着更频繁的跑步和其他运动习惯,同时也更注重身体的保护。 在做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葡萄糖胺对心脏 健康 的影响之前,现在推荐任何一种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剂量还为时过早。但是如果作为跑者的你,恰巧需要用葡萄糖胺补充剂来治疗关节疼痛。你要知道它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可能给你的心脏带来额外的好处。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国际病毒学杂志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免疫学杂志 国际内分泌学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眼科学杂志 国际遗传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肿瘤学杂志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中国系列期刊· 小儿急救医学 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白血病·淋巴瘤%D%A
不管看哪一类医生,医生都会告知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太悲观,以为只是医师安慰你的一句话,其实这样的说法在临床上也是有根据。一项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研究显示,发现乐观不仅让人生活比较快乐外,可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和心血管及疾病,甚至引起的严重并发正也会降低。
不少研究都指出,情绪和癌症息息相关,心情的好与坏确实影响着你的身心健康。此研究有来自世界各国,包含不同人种,将近有23万名参加者,这群人被追踪了平均14年。研究人员利用了心理量表,来测量及评估参加者的「乐观程度」和「整体健康」。
发现在测试中较为乐观的人,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甚至早死的死亡率也下降14%。研究人员也表示:「比起悲观的人,乐观者因为心脏病,引起比较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且不论各年龄,从青少年到年纪90多岁的结果都一样。
此研究成员是纽约市西奈山圣卢克医院心脏病学教授Alan Rozanski博士,他们认为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有正面思考的人,会保持运动和健康饮食,加上少抽菸和喝酒,所以身体更为健康。
研究也推论出,一个人如果对于未来的想法越积极,罹患心脏病或死亡的风险就会越小。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联,研究人员推论因为乐观的人或许更能面对压力和焦虑,从而减低对心脏的压力,并减低引起炎症的机会。研究人员说:「无论年龄多大,乐观都是一种财富。」
且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悲观情绪可能会损害健康,这些关联也显示出一些心理风险因素,例如忧郁症、躁郁症。
其实过去荷兰的一份研究,也是持相同见解,共有545位年纪介于64到84岁的男性,被长达15年的追踪,这些人除了接受乐观程度的测验,同时也要评估健康状态。结果发现,乐观的男性比较不容易死于心脏疾病。较为天性乐观的女性,心血管疾病致死风险明显比较低。
期刊小档案
《JAMA》是一份美国出版的经由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该期刊由美国医学会以每周一期出版。 起初于1883年创刊,自此之后即不中断的持续发行,而本期刊发行的内容为:原创性的研究文章、社论、临床综述及病例报导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心脏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国内基本就这么多
影响因子为。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是一本国内心血管循证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而根据万方医学网的期刊查询,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中国心血管杂志》的期刊的核心影响因子为。该杂志的主编为魏万林教授和胡大一教授,主办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编辑委员会由多位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而影响因子可以反映一个期刊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也可以作为评价研究质量和水平的参考,该期刊2023年的影响因子已经位列科学期刊第2。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资料可靠,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文字精练通顺。全文包括图表在内论著、综述不超过5000字,专家论坛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1500字。 文题:应简明、醒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单词,并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除许用者外)。 作者及工作单位:应于题目下方按序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通讯作者只列1位,并应标注通讯作者电子信箱。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及电子信箱。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如论文系在国外进修、学习、工作后撰写,应附有所在单位证明,同意在国内发表。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所有作者均注于工作单位后,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编(英文作者工作单位、科室、所在省、市、所在地及邮编后还应标明国名)。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字均为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若文中作者单位有多个,请在作者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通讯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用英文另起行列出。 摘要和关键词与基金项目: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需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关键词一般列2~5个。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须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500个实词左右)。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并列出相应英文。作为脚注的第一项,投稿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试验设计及统计学方法: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应注明所采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在P值前标注统计量,如t值、F值、χ值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名词术语及层次与序号: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文题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药物试验需注明生产厂家、国家、批号。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正文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层次,例如1, , ,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有标题内容者列序号,无标题内容用自然段。 图表和数字与计量单位: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采用非封闭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应加分界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要求清晰可处理,带坐标的,坐标轴指针向内,只有一个原点,高与宽的比例约为5∶7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符号(包括箭头)。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对于恰好为小数点前后4位数的数字需分节。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及4 cm×3 cm×5 cm。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可对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 参考文献:文献著录格式具体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后,请于文献题各项后增加标注文献类型标志项目。为了方便国际交流,中文文献需同时提供英文版,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如下:期刊[序号]作者.文献[类型]. 刊名,年,卷(无卷数者列期刊期数,外加圆括号):起-止页.[1] Valiyaveettil M, Kar N, Ashraf MZ, et al. Oxidiz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inhibits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 via scavenger receptor BI [J]. Blood, 2008, 111: 1962-1971.[2] Zhang P. Six minutes walk test and its a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J], 2007, 1:238-239. (in Chinese)张萍. 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1:238-239.专著[序号] 编著者.书名[M].版次(第1 版不列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3] Nerupt. Genes and gene produ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M]. Amsterdan: Elsevier,.[4]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Statistical Yearbook(2010) [M]. Beij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2010. (in Chinese)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专著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5] Oswald WD, Tritt K. Cognitive deterioration in old age and in the course of dementia. In: Jellinger KA, Ladurner G, Windisch M, eds. New trends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Alzheimer′s disease [M]. 2nd ed. Wien: Springer Verlag, .[6] Sun P. 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He C.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 2nd ed. Beijing: People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孙平.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何超.心血管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稿件处理: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专家外审后回修时,需针对审稿意见逐条进行文字说明,并附上修改后的文章。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修回的文章经定稿会终审,随后通过系统发送录用通知及授权书,所有作者亲笔签署授权书后需随信附上基金证明材料,医学伦理知情同意书。如系动物实验,须提供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2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章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今后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3. 稿件录用后有关事宜:稿件录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所有,未经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同意,本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文。
不是核心期刊刊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主办: 北京军区总医院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4-4055CN: 11-5719/R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创刊时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