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长短头不适看肌腱长短
最近,一项来自《Nature Neuroscience》的新研究,可能可以让读者们的跑步热情加倍──研究指出,快跑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减掉肥肉,还能够增强学习能力! 这项来自葡萄牙学者的研究发现,跑得越快的小鼠学习能力越强!这个现象与小脑内的苔藓纤维((Mossy fibers)有关,不运动直接 *** 相关神经元,也一样能够达到增强学习能力的效果! 研究者让实验中的小鼠在滚轮上跑动,发现小鼠们在相同速度下跑动时,条件反射的学习曲线是类似的。更意外的发现是,当研究者提高小鼠的奔跑速度,小鼠的学习能力提升了。这说明增加运动可以增强学习能力,其间大脑内肯定发生了什么。 研究者首先怀疑的是,是不是运动增强了小鼠的感官敏感度,让小鼠「耳聪目明」,从而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呢?但是对小鼠的多感官 *** 结果,却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对学习能力产生影响。这意味着要寻找的关键神经元,还埋藏在大脑的更深处。 研究者把目光转到了小脑上,小脑可以算是人体的运动中枢了,既然「变聪明」是运动带来的,那么肯定就离不开小脑。经过各种因素排除,研究者认为,关键在于小脑的苔藓纤维上。研究者利用光遗传学技术直接 *** 苔藓纤维,发现不需要运动,只要增加苔藓纤维的活性,就可以提高运动相关的学习能力。 (表格源自期刊内文) 另一项小鼠实验也发现,跑步可以让老鼠脑内海马回新增的神经元数量,比都不动的老鼠增加2~3倍之多。 研究推测,跑步之所以能诱发海马回的神经元增生,是因为可以增加脑衍生神经滋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s,简称BDNFs)与第一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简称IGF-1),进而提高神经前驱细胞的存活率。 基于哺乳类的小脑结构都较相似,研究者推测,实验结果在人体也可以得到相似结论。 美国运动医学(ACSM)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个推测,指出健康群组的学生在标准考试中,成绩比最不喜欢活动的学生群组高出了30个百分点;而那些最少活动身体的学生,在四个科目考试上,分数较其他儿童低了13至20个百分点。 比较可惜的是,台湾的教育普遍并不重视运动。根据《天下》调查,台湾中小学生每周上体育课约8、90分钟,还不到美国、法国的一半,甚至比中国、日本还少。而且,年龄愈大,上体育课的时数愈少。 多项实验都已经指出运动能够更聪明,读者们不妨多都出户外运动,强健体魄的同时,让学习、工作效率加倍。
杜兰特在去年总决赛中遭受了跟腱断裂的重伤,离开勇士,转会篮网。 历史 上像尤因、“微笑刺客”托马斯、科比等球员都遭受了这个伤病,但从年龄上来说,他们遭受伤病的时间都要比杜兰特大,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杜兰特伤病的恢复。现在杜兰特的伤病逐渐恢复并可以进行篮球训练,几位经采访的医学专家也对他的职业生涯前景表示乐观的态度。“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他已经接近一年半没有进行篮球活动了,所以他想正式赶上联盟的节奏还需要一些时间。”纽约大学 体育 医学系主任Laith Jazrawi说到。“有些人说他因受伤而付出代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你已经离开一年半了,你需要做的是回到以前的新鲜感,他没事的。他有极大的可能恢复到最高水平或接近过去。” 《美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调查在1970年至2018年之间44位跟腱断裂的运动员,发现这些运动员的效率(PER)平均下降了个百分点。杜兰特的平均职业生涯平均得分为27分,如果各项数据下降个百分点,他只不过从超级巨星下降到全明星的级别。 最近就有一名WNBA的运动员,成功从这个伤病中恢复过来,她就是刚刚拿下WNBA总决赛FMVP的布雷安娜·斯图尔特。她是在去年四月份,欧洲联赛的一次比赛中,被对手犯规,下落时不幸导致跟腱断裂。“我对比赛更加有信心了,”杜兰特说道。“我现在比过去更加谨慎,我会根据我自己的感觉来改变训练方式,这是我过去从未做过的事情。”斯图尔特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这是一条很好的路线,但是需要你在每场比赛的赛前和赛后做更多的事情。”
肱二头肌的长短头区分首先我们知道,肱二头肌有长头和短头两大部分组成,所以会叫做“二头”。在外面的一个部分叫做长头,里面的一部分叫做短头。锻炼也主要针对这两个部位。对肱二头肌短头的刺激主要靠手臂的弯曲和手腕的外旋完成。美国运动医学杂志中的研究表明,肩部靠后倾斜的方式,对肱二头肌长头的整体激活程度最大。肱二头肌的长短头训练普通弯举,对长头短头刺激均等。当手肘放在身体后面的时候,做臂屈伸能够更好的练习长头。以及做锤式弯举也能够更好的刺激长头。将手肘放在身体前面,比如在牧师椅上做臂屈伸,能够更好的训练短头。 此外,训练肱二头肌,在做臂屈伸的时候,可以把重点放在离心阶段。放慢离心速度,对肌肉的刺激更大。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做半程训练,然后再结合全程训练,以便更好的刺激这个部位肌肉。但无论如何,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身体不要前后摇摆,以免让身体的其他部位肌肉进行代偿。
人不可以长时间久坐,对人体会造成很多危害,最显著的危害有如下几大类:1、消化系统的危害,会造成消化和吸收的显著不良,会使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反酸、腹胀、积食或者消化道梗阻的情况。2、长时间久坐还会压迫坐骨神经和腰椎间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症,会使下肢感觉发麻、发木等情况出现。3、长时间久坐还会造成下肢的血运不通,因此会产生动静脉栓塞和毛细血管堵塞。4、长时间久坐还会出现心脑血管因为供血不足和血运不畅,而引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危害。
近日,一项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中老年人在闲暇的时间进行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不同水平的休闲时间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纳入了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s 1997年至2008年11年间的12批受试者,年龄在40岁至85岁之间,共88140人。这些受试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周进行10分钟的体力活动,第二组每周进行至5小时活动,第三组每周参加超过25小时的活动。
研究发现:
全因死亡风险:与不参与体力活动的人相比,每周参与10分钟至1小时体力活动的受试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8%;每周参与至5小时体力活动,全因死亡风险则降低31%;每周参与体力活动超过25小时,死亡风险降低46%。
心血管死亡风险:每周参与10分钟至1小时体力活动的受试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2%;;每周参与至5小时体力活动,全因死亡风险则降低37%;每周参与体力活动超过25小时,死亡风险降低33%。
癌症死亡风险:每周参与10分钟至1小时体力活动的受试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4%;;每周参与至5小时体力活动,全因死亡风险则降低24%;每周参与体力活动超过25小时,死亡风险降低47%。
研究人员鼓励中老年人进行体力活动,比如买菜、园艺等活动。
研究人员同时推荐了几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体操、太极拳、广场舞、高尔夫、羽毛球、台球、健走等。这些运动除了能够锻炼肌肉,增强体质外,还可以让老年人在活动中感到快乐,获得积极的心态。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最好每周能陪着他们一起去散散步,不要让家里的长辈感到孤独,老年朋友更加需要关爱。
参考资料: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多用电子设备,久坐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俨然成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诸多健康问题。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
有相关调查显示,因长期久坐,有超过40%的人感到颈椎酸痛,超过22%的人出现肥胖问题,此外还会引发椎间盘突出、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疾病等。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因久坐而致。
那么,你是久坐族吗?
其实,从白领到司机,从精英到宅男宅女,甚至是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久坐族。
当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终日坐在电脑前的职员,还需同时面临辐射、鼠标手等多种问题。
要知道,长时间久坐少动,容易导致机体多个系统功能减退,久之便会伤身引发疾病,危害众多。
久坐的危害
01伤害心脏
久坐不动,使得血液循环减缓,导致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
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造成的血液循环迟缓最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形成。
02伤害肾脏
久坐会导致人体腹腔承受巨大的压力,腹腔和下身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造成身体血液循环不好。
同时久坐会压迫膀胱经,造成膀胱经气血运行不畅,而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久坐导致膀胱功能失常,继而危害肾脏引发肾功能异常。
03伤害腰椎
长期坐着,颈肩腰背持续保持固定姿势,会加大腰椎和其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从而加快腰椎的退变和导致椎间盘的破裂突出,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同时,在电脑前工作紧张时往往会忘记及时调整不正确的身体姿势,这样长年累月地使腰椎间盘处于高压状态,对腰椎伤害极大,还易加速形成驼背和导致骨质增生。
04伤害肝脏
久坐不动,就会使体内大量热量和脂肪无法消耗,极容易导致脂肪肝。
同时,长期使用电脑、看电视、看手机,或者长时间看书,都是久视,会造成用眼过度,也会伤肝。
05伤害脾脏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肌肉。久坐就是缺乏运动,可导致四肢肌肉气血得不到宣通,脾的气机就会郁滞,导致脾的运化功能缓慢,食物消化吸收受阻,出现吃不下饭、腹胀等病症。
同时,久坐可造成脾虚或脾湿气太重,使人易肌肉松弛,出现浮肿等情况。
06伤害肺部
久坐通常会使肺处于“浅呼吸”状态,此时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中下肺叶的肺泡呈“休息”状态。
长期如此,整个肺叶得不到有效锻炼,这样易使肺叶老化,肺功能渐渐退化,也会影响心肺供血,导致心、肺功能下降。
做充足的锻炼。定期的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慢跑或者散步都是个例子。除非你身体受伤残的情况下你可以学习一点缓和的锻炼养生法。02得到充足的睡眠。大约8小时的睡眠能帮助身体的自我修复。你可能个别的需要更多或更少,因为人和人之间的睡眠需求不同。03饮食健康。上网查看并遵循食物金字塔,然后尝试均衡你的锻炼和卡路里数量的摄取。食物金字塔有几个是相互矛盾的,所以选一或两个因为遵循所有的会太困难。04找时间放松。只要躺下并在开始放松前想想你之前做了什么。乐观的想问题或并选择一个放松的爱好,像坐着或睡觉。05选一个你享受的爱好和手工。爱好可以减轻日常的压力。除非爱好非常有压迫感,像跳伞和自残。你可以尝试收集火车模型或收集邮票。心灵01计划你的一天并设定目标。如果你没有完成所有你计划的事不要紧张。保持灵活性并对你的目标尝试不同的方法。记住,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你可能没有时间做所有事。只要在你有的时间里做到有效率就行。02写作但保持乐观。不要有负面想法。如果你有负面想法,不要写下来。找个你可以吐苦水的人-- 一直假装很快乐长久下来对你不好。03寻找一个才能。出去找活动来找出你喜欢什么然后追求一两个你一直幻想的。如果你要同时追求三个那就会造成太大压力。04保持记日记。这是个记录事情的好地方。但是要记得,不要有负面想法。05阅读。尝试像莎士比亚,简,蒙田,蒲鲁斯特或托尔斯泰一样的经典名著。如果你不喜欢这些,尝试报纸,奇幻小说,自传或神秘小说。总有一样适合你- 查看你当地的图书馆。
不会,但会有很多人跑不动放弃了,当人体超负荷运动的时候,身体就会发出指令不让你运动了,就会感到累,不想跑。
不少人会觉得马拉松是一项高风险的比赛,特别是没有参加过马拉松赛事的人,对此更是望而生畏。
马拉松也是挺冤的,作为一个城市的重大赛事,只要出了人命就一定会被高调曝光。这和交通意外很相似,一年中只要发生几次空难事件便会导致人心惶惶,而高速公路上几乎每天都有事故发生且情节严重,但它却依然是大家眼中较为安全的出行方式。
跑马拉松死亡是一种极小的概率事件,它的危险性远低于开车上路。或许看完下面这些数据,你会更清晰了解到为什么马拉松是运动界中最为安全的项目之一。
先以2014年为例,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杜兆才在工作报告中称,2014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赛事(含超马、全马、半马和10公里)共51场,共90万人次参加,其中参与全马和半马的超过26万人次。如果按全部赛事90万人计算,死亡人数为5人,每10万参赛者中的死亡率为人/10万。
到了2015年,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134场,比2014年增加了83场,与之相伴的是马拉松运动参与人数也大幅增长。据统计,共有150万人次参与了去年的马拉松赛事,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倍以上。同理以全部赛事150万人次计算,死亡人数为5人,每10万参赛者中的死亡率为人/10万。
此前南方都市报采访过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授廖八根,他们在做了一系列监测过后发现,马拉松赛平均5万人里面有1人死亡。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跑马拉松而死的概率微乎其微。暂且不说运动中最危险的高速赛车、拳击、攀岩等项目,哪怕是我们日常中接触最多的游泳、徒步、骑车等低强度运动,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都远高于因马拉松致死的个位数。
除了运动之外,我们可以再看看相关疾病的对比。
在马拉松赛事中,参赛者多死于心脏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人/10 万,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高达 万/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冠心病、慢性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中国心脏性猝死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就连现今职场上流行的一种身体被掏空的工作常态,其死亡率都超乎想象。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统计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今年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还有我们之前写过的《一张图告诉你久坐的健康危机》,这些我们上班和生活的日常活动,每年也会导致不少人死亡,但有谁会说这些活动很危险呢?
国内如此,我们再看看国外的情况。
201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和北卡罗莱纳州的两场半马分别有一名16岁女孩和两名30多岁男子死亡。根据RunningUSA上的数据计算,按照2014年美国全马、半马完赛人数分别高达55万和204万计算,死亡概率仍然极低。
2015年,在英国东北部纽卡斯尔举行的第35届“大北跑”半程马拉松赛上出现一人死亡。在上一年的伦敦马拉松赛上,也有一名42岁的男子参赛者在冲过终点后死亡。虽然连续二年都有参赛选手在英国举办的长跑比赛中死亡,但总的说来,在每年至少数十万人参加的英国跑步赛事中,近几年每年的死亡人数都不超过一两人。根据英国媒体当时的统计,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猝死的概率为人/10万。
以高水平和激烈竞争著称、每年有两三万人参加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自1970年代至今,仅在1996、2002年各死一人。《美国运动医学杂志》在文章中透露:近年美国马拉松死亡率为百万分之七点五(人/10万)。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马拉松致人意外猝死的事件都是屈指可数,但反之,因为跑马拉松而延长寿命的例证倒是不胜枚举。
英国有位叫华嘉·辛格的百岁老人,他在89岁时参加了第一场马拉松。2011年,他在多伦多成为了第一位完成马拉松的百岁老人。后来又在2004年以93岁高龄在6小时7分钟内跑完全部赛程,这在今天仍然是无人企及的纪录。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还作为代表参加了火炬接力活动。
此外还有1957年创造中国第一个马拉松记录的张亮友,跑了52年,今年已经90岁的他还在坚持跑步。再往前回溯到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马拉松冠军被法国选手阿兰-米蒙获得,他活到了92岁。
有数据显示,马拉松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几乎都高于同时期其他人的年龄。在十大长寿职业启示录里,田径运动员被排在了第八位。而使跑马拉松的人寿命更长的原因,则是因为长期坚持跑步,可以大大提高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会随着升高。
由此可见,用参赛者跑马拉松导致心脏骤停死亡的个例,来评判马拉松是个不安全、死亡率高的赛事,这样的锅,马拉松当然不背。
既然跑马拉松是一件有益的事,那为什么还会发生死亡事件?这无非就是两方面问题:参赛者个人和赛事主办方。
前面我们说到,任何运动都有受伤的风险,所以运动要提倡的锻炼原则就是“循序渐进”。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强体力的运动,国外运动专家通常要求在开始正式的马拉松比赛之前,选手有超过至少一年的长距离跑的训练。
如果参赛者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训练量,仅仅靠热情和冲动就贸然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非但起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非常危险。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跑马拉松对体力要求策略分配很有讲究,不是盲目坚持就可以。
除了参赛者要身体力行外,另一方面就是马拉松赛事组织者应当做好保障急救措施。在一些国内马拉松赛事中,设置的救助站过少,普通志愿者对急救措施也只知道一星半点,这就很有可能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和手段而导致“抢救无效”的悲剧。
近几年马拉松赛事几乎都是以翻倍的幅度增加,田径官方预测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将超过 800 场,参赛人数将达到 1000 万人次。当这项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时,赛事主办方是否更应该完善好它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不辜负大众参与的热情度呢?
不会的。从历史数据看,我国每年举行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上千场,每场按5000人算,参赛人次达到500万,奔跑中猝死的屈指可数,不超过10人。猝死在各种情况下和环境下都会发生,有些人躺在床上就永远没有醒来。
关节炎是一种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典型的慢性炎性疾病,通常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假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关节炎的发病率极高,有数据显示,全球的关节炎患者已达亿人次。其中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关节炎患者。此外关节炎还具有着极高的致残率,其也被称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带来极大的危害。对于关节炎,主要提倡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致残。目前临床上针对于这种疾病尚无根治疗法,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症程度与年龄来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较常使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三种。但是这些治疗手段只能起到止痛、消肿等缓解患者症状,使患者能够保持正常生活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情。干细胞移植带来新希望!近年来,随着科研人员在再生医学与干细胞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这一细胞治疗时代的闪耀新星,在人类多项疾病的干预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免疫调节、抗炎、促进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能力,这使得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炎症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干预关节炎时,能够促进关节软骨再生、降低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干细胞移植疗法干预关节炎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截止到目前,在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移植干预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项目已有180项。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关节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相关研究进展2012年,韩国批准了一款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制剂Cartistem,主要被用于退行性关节炎和受损膝盖软骨的治疗。2017,《美国运动医学杂志》刊发了Chris Hyunchul Jo 等韩国学者相关研究结果。该项研究证实了通过给关节腔注射自体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膝关节炎进行干预,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随访2年,无不良反应发生。2019年4月,《干细胞转化医学》发表了智利研究人员Francisco Espinoza等人的一项关于干细胞干预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结果,在I/II 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CT02580695)中,结果显示,多剂量干细胞效果优于单剂量或补充透明质酸(HA)。2020年,国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研究人员探讨及分析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和机制,他们的研究纳入了82 例骨关节炎患者,根据疗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予以塞来昔布治疗 ,B组患者予以塞来昔布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的。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抑制关节骨滑膜炎症反应,促进软骨恢复等作用,对骨关节炎效果明显。
运动和体育科学评论“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是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在业界备受尊敬,被称为“国际金标准”。它设置了全球广泛认可的标准,如:《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在健康、运动和健身领域成为领导者。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 美 3 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 美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英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美 7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 英 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 美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美国体能协会NSCA:还有:、、、等等 还有很多
运动对健康的好处
运动对健康的好处,生命在于运动,时时刻刻都有必要运动放松我们的身体,早在2400年以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讲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生命和健康,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和运动,长期坚持运动,青春永驻,精神焕发。
一个好的运动计划应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就是指长时间进行运动(耐力运动),使得心(循环系统)、肺(呼吸系统)得到充分的有效刺激,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包括骑自行车、游泳、慢跑、打羽毛球等。
无氧运动 :所谓的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度剧烈运动。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肌肉训练等。这些运动能调节和锻炼肌肉,主要是由肌肉糖原提供能量。
坚持运动的好处
1、缓解身体自然疼痛
如果你感到膝盖、肩膀、背部或脖子疼痛、僵硬时,休息并不是最好方法。专家表示,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成年人同那些总是喜欢躺坐在沙发上的人相比,肌骨骼不适的几率低25%。运动可以释放出内啡肽(一种可以镇痛的荷尔蒙),它是身体疼痛舒缓剂,还可让肌腱不易被拉伤。缓解身体一些慢性症状,如关节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研究证明:关节炎患者在经过6个月低强度的锻炼(如平衡运动)之后,疼痛感降低了25%,僵硬感降低了16%。
每周两次练习瑜伽或太极,可增加身体柔韧性,并且减少疼痛感。
2、削减感冒几率33%
适当的运动不只是能够加快你的新陈代谢,它还可以提升你的身体免疫力,帮助你的身体对抗感冒病毒和其他细菌的入侵。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5次时长45分钟的心肺锻炼课程的女性,发生感冒的次数是那些每周进行一次拉伸锻炼的女性的1/3。
保持运动,但不要做过度。如果经常剧烈运动,例如跑步超过90分钟,反而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3、更健康的口腔
专家认为,牙线和牙刷其实并不是靓丽笑容的唯一法宝,锻炼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周进行5次30分钟适度的运动,患上牙周炎的`几率会降低42%,这种牙龈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得更为频繁。运动也能像阻止牙周炎一样抑制心脏病的发生--因为它能够降低血液中导致炎症发生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水平。
除了保持适当的运动之外,最好每年进行两次牙齿清洗,如果牙科医生告诉你患上牙龈疾病的几率很高的话,那么还要增加洗牙的次数。
1、降压:研究指出,10周运动后,可使收缩压降低10mmHg,舒缩压降低5mmHg。
2、减肥:散步可使脂肪燃烧,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可降低体重。加饮食调节,可使内脏脂肪减少。有利于减肥。科学家们认为,在饭后45分钟散步,即使是短距离的,也会见效。如果一个人晚上食用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第二天早晨才进行锻炼,只能消耗掉过量的食物,而大部分脂肪已被吸收。
3、 预防糖尿病:步行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和改善作用。
4、缓解压力:运动可消除紧张的压力。温和运动可以调节心情,化解不良情绪,具有宣泄功能,可以释心理的压抑,忘却烦恼,同时也可以带来身心上的愉悦。
5、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研究已表明,血中高半胱氨酸是引起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运动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预防。
6、 改善血管内皮机能:研究已表明,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机能,降低血不良细胞因子,预防动脉硬化。所以,以上6项可预防预防动脉硬化、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7、增加心肺功能:要看运动的频密度、强度、锻炼时间和运动模式四项要素。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运动量每周少于两天、每日少于十分钟并不足以保持体格健康。
8、保持关节健康:简单的步行、下蹲,爬楼梯,踢球对于活动膝关节都是很有效的。步行、骑脚踏车对于膝关节痛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这样他们可以在不承受体重的情况下进行运动。
9、 预防骨质疏松症:即是运动时体重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压力,例如步行、跑步、打球、跳舞等,可令骨骼强健,减少骨折的机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三次负重运动,每次至少15分钟至半小时,视自己的体力而定。
10、增加带氧能力:机体的氧气是随血液供应全身需求的,随着适量的运动,人体吸入大量氧气,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疲劳,同时消除压力。
?上面讲的就是运动对健康的作用有什么好处呢?平时经常锻炼身体能够保持大脑的灵活,使精力和体力保持充沛,经常运动可以刺激肠胃的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和促进吸收。同时保持好的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对身体的健康都是很有益处哦。
2019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2011~2015年对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进行调查,记录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数和步速。
研究人员在2018~2019年间跟踪调查这些人的状况,发现有504人已经死亡,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分析的结果是: 步行的确有益 健康 ,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三点:
1.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
2. 在每天步行达到4400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与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大约40%;
3. 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从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每天效益最大的行走步数是:
7500步/天!
从研究可以看出,首先,走路一定要走够量,就像上述研究的那样,走1000步和走4000步,效果是不一样的,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保证量。!
北京 体育 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扬教授胡扬在2015年9月29日接受 健康 时报采访时介绍,我国18岁以上成人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预防慢病必须要增加“动”的成分。步行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对防治慢病效果非常好。①
胡扬曾做过一个调查,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 每天步行锻炼的人,身体形态、体质各方面都非常好,即使得了慢病,通过运动,一些慢病症状也都会减轻甚至消失。
说起这些好处,胡扬有切身的体会。他之前体检发现血脂超过正常,低压也上来了,后来每天用跑步机跑步,或者在外面走,打网球,“最近低压正常了,这就是运动的好处。”
走路,确实是很好的运动。但是有些人每天暴走2万步、3万步...... 其实走路太多,会对身体产生损伤,首当其冲的便是膝盖。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朱瑜琪在2016年10月11日 健康 时报生活版刊文指出,长时间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
二是骨关节也有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正所谓“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②。
01
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门诊主任医师刘力松在2011年8月15日 健康 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所以,下午运动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③。
02
走多久?30-50分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宇指出,走路也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到50分钟即可。另外,要保证每周健步走的时间累积有150分钟以上,才会对 健康 有益④。
03
去哪里走路?草地、土地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 运动学教授赵纪生在2011年4月25日 健康 时报刊文指出,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要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⑤。
04
每一步迈多大? 身高乘~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鑫璞在2018年2月13日 健康 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个人身高来决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⑥。
05
走路穿什么鞋?舒服运动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⑤。
审稿主任:杨小明
参考资料:
①2015-09-29 健康 时报《世界步行日:走出一个好身体》
②2016-10-11 健康 时报生活版《中年健身有“四怕”》
③2011-08-15 健康 时报老人版《心脏不好最宜下午三点锻炼》
④2018-01-23羊城晚报《专家指路:如何走、走多少都是学问》
⑤2011-04-25 健康 时报生活·健身版《走路是个技术活》
⑥2018-02-13 健康 时报老人版《健步走也有规范动作》
人要经常锻炼,经常锻炼的人身体状况优秀。能使肌肉力量更强,精力更旺盛,更强的心肺功能,还能提高免疫力。
1、减少跌倒,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关节的健康,从而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平衡。定期运动可使老年人髋部骨折风险降低40%。 2、降低中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柔和的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可以增加心脏率,增加血液流向心脏,加强老年人的健康。 3、加强骨密度,负重运动(负重)可以帮助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而骨质疏松应该是老年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4、防止老年痴呆,久坐不动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高于其他人。该研究还对超过1,600名老年人进行了为期5年的分析,发现没有锻炼的人比那些经常锻炼的人更容易患痴呆症。 5、预防疾病,经常锻炼对患有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有很多好处。它还有助于控制体内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 6、更自信,更独立,美国老年医学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定期锻炼有助于老年人对生活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