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英国医学杂志延长10年

英国医学杂志延长10年

发布时间:

英国医学杂志延长10年

寿命,是指人类生命期的最大长度。

寿命的长短,一方面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的制约,不同社会不同时期有很大差别;

另一方面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等个体差异,个体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那么,寿命短的人,有哪些共性呢?

1、睡眠质量变低

最新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的人平均寿命更短。

男人由于工作压力、家庭等原因,长期熬夜、加班,从而导致身体缺乏睡眠。这样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的几率。

2、肺活量变低

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越好的人肺活量越大,因为肺活量大,相应的呼吸系统功能也会较好,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用于身体各器官耗氧。

但是,如果肺组织受到损害,如肺结核或胸膜增厚会使肺扩张受限,使肺活量减少,就会导致身体废气排出障碍,增加疾病的发生。

因此,当你经常咳嗽、一爬楼梯就气喘,还时常咳痰,甚至运动几下,身体就受不了,这都是肺功能下降的表现,一定警惕。

3、食欲低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我国,民以食为天,人受到五谷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因此,食欲旺盛的人,饮食健康丰富,人身体也会得到更多的营养,这样也更有助于长寿。

相反,长期食欲低下,精神消沉,这样机体没了营养来源,就会过度消耗身体储存的营养物质,致使人寿命降低。

可以这么讲,好色的人更长寿,《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通过接近10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性生活频率与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率呈负相关,一周有两次性生活的人群死亡率是每月少于一次人群的一半。

健康的夫妻生活,不仅会有利于让两人感情升温,还能更好的分泌出肾上腺素,让体免疫系统保持最佳状态,并能加速血液循环,均衡新陈代谢。

所以,男女欲望适度,反而对两人更有益处。

1、烟酒,少一点

研究表明,吸烟、喝酒,是十分伤身损命的行为。

长期吸烟,大量喝酒,都会增加各种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

所以,想要更长寿,戒烟戒酒,势在必行,不接受任何反驳。

如果,实在无法戒掉,也要有意识的尽量少抽烟,少喝酒。

2、茶水,多一点

饮茶,是延年益寿的习惯。

尤其是,吸烟喝酒者,养成多饮茶的习惯,十分有益。

茶,还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等,都是抗衰老必备的元素。

刺玫菊茶,泡水喝,可疏肝解郁,改善心情,有益肝脏健康。

刺玫菊,是野生的小玫瑰,作为花茶,药性温和,能够理气活血、疏肝解郁,具有镇静、安抚、抗忧郁的功效。

《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用其泡水,对于疏肝理气,助力肝气抒发,改善不良情绪,十分有益。

白古丁根红茶,泡水喝,清胃热,消胃炎,止胃痛,有益胃部健康。

白古丁,作为草药植物,用其泡水喝,对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可清胃热,消除胃炎,改善溃疡,缓解胃痛,十分有益。

经过发酵工艺,可大大降低其寒性,对于胃部健康,效果加倍。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来看,如果HIV感染者想活下去,就能活到天命之年!也就是说能跟正常人一样的自然老去。

为什么不药不药博士敢下如此结论呢?

患者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目前所处的状态!比如要确切知道自身HIV感染的阶段,因为不同的时期,所采用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

目前,HIV感染人体可分为3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与感冒的症状比较相似,也能很快的自愈。

急性感染期的特点:能检测到HIV的病毒抗原,但是由于时间太短,身体还未产生抗HIV的抗体。

2) 潜伏期:这个时期又称为无症状感染期。身体里已经有了HIV病毒,可以称为HIV携带者。但还不到发病的时间点。潜伏期时间的长短因个体而异,短的不到一年,长的可达15年以上,甚至终身携带不发病。

3)发病期:到了这个时期,就相当危险了,因为HIV病毒已经开始摧毁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到不能维持最低的抗HIV病毒的能力时,就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艾滋病人。

艾滋病人多数并非死于HIV本身,而是死于免疫系统被摧毁后的并发症。比如可以风一吹,感冒病毒进入到人体,并开始侵入鼻咽喉及肺部,而此时的身体没有任何免疫攻击的能力,只能任其繁殖扩散,最终可能死于一个小小的感冒。

在HIV感染期,虽然这个阶段不需要服药,但是必须经常去检查身体。其实就是查免疫系统是否还正常。如果一旦发现CD4+T 细胞的含量降低至阈值以下,则必须立刻开始服用一线抗HIV的药物,抑制住病毒的复制。如果此时不治疗,任由其发展的话,对免疫系统的摧毁是将是不可逆的,很可能在发病期迅速的死于并发症。

目前,中国HIV感染者的CD4+T 细胞的含量降低至500以下时,都能到指定的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这些抗病毒药物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去羟基苷,扎西他滨,司他夫定和阿巴卡韦等。

必须给中国政府做的这一个工作点赞!这惠及了几十万的HIV感染者。国家免费给治疗,您还愁什么呢?

有的HIV感染朋友肯定听说药物会有耐药的现象,而且疗效怎么样,心里也会犯嘀咕。

在这里不药不药博士要告诉您,目前中国政府免费提供的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确实不错。这些药物国外的HIV感染者也在使用。流行病调研数据表明,坚持治疗的HIV感染者,其寿命和正常人没有显著性差别。而且每天坚持按时按点吃药的HIV患者,基本不会发生耐药现象。

看完了不药不药博士的回答,您应该能赞同HIV感染者可以活到天命之年的结论了吧?

研究表明老年健身为时不晚效果类似戒烟

瑞典一项调查表明,即使从老年开始锻炼身体,人们仍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锻炼效果类似于戒烟的益处。

《英国医学杂志》5日发表研究报告,认定年轻时疏于运动者50岁开始锻炼仍能有益健康,但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需持续10年才能显现。

瑞典研究人员对数千名瑞典男性从他们50岁时开始随访。20多年后

,研究人员发现,对开始锻炼起步时间较晚的人而言,50岁至60岁之间锻炼身体与否并不能对死亡率构成影响。

乌普萨拉大学的莉萨•比贝里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证据显示,年轻人锻炼身体能够促进健康。而这项调查首次证实,中老年开始锻炼为时不晚……锻炼身体永不嫌迟。”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为“Right to Health”。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关于艾滋病的科普知识。

【艾滋病的常识】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人们会通过以下方式感染艾滋病:

A.无保护的性行为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B.不安全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和使用未正确灭菌的医疗器械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C.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约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

感染了HIV病毒还能活多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一般来说,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艾滋病感染者存活的时间因人而异,有新闻报道我国艾滋病人最长存活时间已达21年。据研究,感染的HIV病毒亚型、传入人体病毒的多少、个人基因和健康差异及医疗品质等,都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产生影响。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到死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染初期。也叫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又称“窗口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随后这些症状会消失。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窗口期”为3-6周。由于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

第二阶段:艾滋病潜伏期。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出现临床各种表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此期也被称为“无症状期”。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潜伏期应包括入口期,即是感染之后从血标本的检测中尚未出现艾滋病病毒(HIV)的那一段时间,通常是2周至3个月。因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不能确定出感染的具体时间,故只好从出现前驱症状或血清抗-HIV抗体阳性算起,约数月到几年。从科学态度出发,真正的潜伏期应是1~12年,平均6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潜伏期症状不明显,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是健康的,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第三阶段:艾滋病前期。艾滋病前期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时艾滋病会出现续性的淋巴节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症状。艾滋病前期出现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会持续半年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口腔出现毛状白斑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第四阶段:典型艾滋病期。由于CD4+细胞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靶细胞之一,作为监测病程的重要指标,通常一旦每微升血液中的CD4+细胞数少于200时,或者CD4+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少于14%时,细胞免疫机能已经难以维持,就标志着病人即将进入HIV感染的最后阶段,即“艾滋发病期”,这时,感染者被叫作“艾滋病患者”,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很难对人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共同生活也是安全的,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与HIV携带者发生普通的社交接触如拥抱、握手、亲吻等是不会感染HIV的;与他们共用餐具、马桶、同空间内呼吸也是安全的,甚至与他们一起游泳、使用健身器械也非常安全。而公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是应当被杜绝的行为(因为它们可能会接触破损的黏膜与皮肤)。

此外,蚊虫叮咬并不会传播HIV,因为当蚊子在叮咬健康人时,它们不会将之前叮咬的人或者动物的血液,回注到下一个对象体内。此外,HIV病毒在昆虫体内,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到正规机构洗牙不会感染艾滋病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教授介绍:如果去国家批准的牙科医院和诊所,不会感染艾滋病。没有正式研究显示在正规的机构洗牙会感染艾滋病。

洗牙可以每年一至两次,避免牙结石问题。长时间不洗牙,牙结石过多,洗牙时会出血严重。如果器械消毒不合格,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讲,任何存在组织液、血液交换的行为都有存在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其他侵入性操作,比如做胃镜,心导管等,正规的医疗机构都需要在检查之前进行HIV检测,避免交叉感染。所以,建议准备做以上医疗检查或治疗的网友选择国家批准的正规机构,以避免交叉感染。

【艾滋病的防治】

感染艾滋病并非死路一条,“鸡尾酒疗法”功效显著!

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意味着立刻就会死。尽管这种病毒目前还无疫苗可以防控和治愈,但通过一定的药物辅助治疗,是可以将其控制在非常非常低、甚至于在体内检测不到的状况。

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是同时混合服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每种药物针对艾滋病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抑制或消灭HIV病毒的目的,因其功效显著一直占据着抗艾用药的主流地位。据2008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调查报告表明,自1996年推出鸡尾酒疗法并全球推广后,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延长年,死亡率大幅下降近40%。

安全套!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防艾工具

在性传播这条途径中,如果要彻底阻断艾滋病,唯一的方法就是禁欲。除此之外,较为有效而可行的是使用安全套。即便安全套的橡胶存在天然缝隙,但由于HIV病毒必须通过人的体液传播,而水分子的大小是大于安全套材料分子间隙的,所以HIV病毒依然无法穿过安全套,除非安全套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人为造成破损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也表明,只要使用得当,安全套几乎能百分百预防艾滋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曾发表研究论文表示,安全套防艾的失败率仅为。在这个万事没有绝对的世界,的失败率和不用安全套的风险率可想而知。

预防艾滋病,不能靠自行在药房买药吃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教授介绍:预防、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能擅自到药店购买服用。首先,治疗用的药物本身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在服药过程中也不可以随意停药,以免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伤。比如,肾功能影响等。所以,在进行预防和服药之前,必须请医生做专业评估。

抗病毒治疗不用怕 两种渠道帮助患者负担治疗费用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介绍国家为防止艾滋病投入巨大,目前基本上是走国家免费治疗的特殊通道,不久前我们发现国家把一部分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纳入了医保目录。如果国家有两个渠道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费用负担。第一个渠道是经典的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第二个渠道是我国公布的医保目录里涵盖了艾滋病的药物,可以选择走医保报销。对于一些新药,需要患者自己负担一部分,国家负担一部分,保险公司或医保负担一部分。这些对患者更早地使用上更新更好的药品,以及跟踪检查都有很大的帮助。

完成艾滋病防治的三个百分比任重且道远

如何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2020年的三个90%?北京大学医学部和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授、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组长、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教授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他说,首先“发现”90%的病人是非常难的。因为感染艾滋病以后这些病人没有一个特异性的表现,它所呈现的症状像流感一样,并且可以自愈,然后感染者很快转入无症状期。在长达6-10年的无症状期中,如果不进行HIV的检测很难被发现感染了艾滋病。因此发现病人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很多病人在免疫力非常低下时才被发现,如肺孢子虫病)或者肿瘤(卡波西肉瘤),或者因为其他疾病需要进行手术前检查时才被发现。发现晚就意味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已经将艾滋病传播给了其他人。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吸烟比病毒本身更要命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还吸烟,那么他们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死于艾滋病的可能性会高出10倍左右。戒烟预防肺癌应成为护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重中之重。

领导这项研究的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克里希纳·雷迪在一份声明中说:“对肺癌而言,吸烟和艾滋病病毒是一个特别糟糕的组合。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吸烟率特别高,而吸烟和艾滋病病毒都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最新研究】

科学家“解码”艾滋病病毒如何增殖

多国科学家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报告说,他们运用计算机模型“解码”了艾滋病病毒在细胞间传播的未知细节,有望为开发抗艾药物找到新方法。

艾滋病病毒增殖的“诀窍”是迫使细胞在细胞膜上形成囊膜供病毒容身,囊膜脱落被称为出芽,出芽后病毒体进入其他细胞展开复制,阻断这一早期过程是治疗艾滋病的一种可能方法。

中国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粗粒化”计算机模型,揭示了一种名为HIV-1Gag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可能的构象。这种蛋白是病毒的主要组装蛋白,参与了出芽,但科学家一直难以运用实验手段获得分子层面上组装过程的清晰影像。

研究人员选择在计算机中构造了这种蛋白的缺失部分,通过调试参数最终发现,这种蛋白利用病毒核糖核酸和细胞膜作为“脚手架”自行组装起来。研究人员还发现,小核糖核酸可以抑制这种蛋白组装。

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合并肺KS有助艾滋病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27日发布消息称,该院呼吸内科、感染内科、病理科联合报道了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临床呼吸杂志》上。

该患者为46岁男性,曾辗转就诊于国内多家医院。虽HIV抗体初筛试验可疑阳性,但用于确证HIV感染的蛋白印迹试验为阴性。抗生素治疗和抗结核治疗无效后,患者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肺部穿刺活检后,病理科专家在镜下惊异地发现了肺部病变是卡波西肉瘤(KS),而该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及艾滋病人。专家介绍,KS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也是HIV/AIDS进展到终末期的一个表现。经文献检索,该患者是在成人中发现的世界首例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KS。

美国医学杂志戒烟延长寿命

确实是这样的,戒烟不是适用每个人的,有的人抽了一辈子,习惯了你让他突然戒掉,可能会引来其他方面的毛病。那样会得不偿失。

人们不禁疑问,什么样的体质更长寿呢?这些长寿的人在生活、身体、饮食、心态、运动方面有什么特征呢?这些老人有什么长寿的秘诀吗?其实,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长寿的秘密或许就隐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那些长寿的人,他们父母或者家族直系亲属里面一定有长寿的!而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于人过早的死亡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仅占比30%左右。

而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 社会 等才是影响人的死亡和寿命的较为重要的因素。即使是和遗传有关系的癌症,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改变生活、饮食、行为、环境等因素,也是可以让癌症的发生发展得到有效抑制的!

因此,无论家族中是否有长寿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养成 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合理膳食、经常运动、远离污染环境、保持良好心态,不仅有利于减轻体重,促进血液循环,维护心脑血管的 健康 ,而且有助于降低患病的概率,有利于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根据对上述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很多长寿的老人都有不少相似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可能就是他们长寿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长寿的特征进行学习和模仿,那么对我们的身体 健康 也有帮助,也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01 体重合理

所谓“一胖毁所有”,肥胖也常被称为百病之因,体重超标的人群,会造成脂肪堆积、血脂过高等问题,患病的概率也要比正常的人高出不少。而那些长寿的老人,很少有体重超标的,有的虽然稍微胖一些,但是体重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02 戒烟限酒

吸烟是导致许多疾病、许多癌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的人患病、患癌的概率是不吸烟人的几倍,甚至十数倍。而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酒精的安全量为零,说明只要饮酒就会给人体 健康 带来损害。

因此想要长寿,最好不要喝酒,不要吸烟,如果有烟瘾、酒瘾的,也要尽早地戒烟限酒,以免疾病发生了才后悔莫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那些长寿的人,很少有长期吸烟喝酒的!

03 饮食合理

合理的饮食和 健康 、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饮食质量较低的人群比饮食质量较高的人群死亡的风险更高!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如果饮食质量比较低的人群,可以及时地改善饮食质量,死亡率会降低8% 17%。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地控制饮食,膳食营养要全面、充足、均衡,肉、蛋、奶、蔬菜、水果、主食、膳食纤维都要适量地食用,少吃高糖、高盐、高油脂、油炸烧烤、辛辣刺激、加工类食品。注意饮食质量和膳食结构,一日三餐要按时、按量的食用,不要偏食、少食、无故禁食!

04 经常运动

运动的好处很多,那些长寿的老人,无论是城市高收入人群,还是农村生活水平不高的人群,基本都有不错的运动量,城市收入高的人群可能经常跑步、游泳、跳广场舞,农村生活水平不高的人,可能经常下地干活、爬高上低。

而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 健康 。此外,根据美国癌症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经常参加 体育 锻炼,可以显著降低约13种癌症的发生率。因此,如果还没有运动习惯了,要尽快动起来,有运动习惯的,要学会科学、合理的运动。

05 情绪稳定,心态乐观

钟南山院士曾经说过:“ 健康 的一半是心理 健康 。”可见心理状态对 健康 的重要性。而根据一项临床调查研究发现,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和负面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甚至焦虑、紧张、不安、抑郁的状态下,不仅可能导致身体内分泌系统失调,降低免疫功能,而且会大大增加患病,甚至患癌的概率。因此,保持乐观心态,维持情绪稳定,对人的身体 健康 有着许多好处,也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总之,长寿的人或许都有相似之处,比如经常运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作息规律、心态乐观,而短命的人或许各有各的不同,比如有的爱喝酒,有的饮食不洁、不规律,有的烟瘾大,有的体重严重超标,有的压力过大,甚至有抑郁情况。

如果想要身体 健康 ,想要追求 养生 ,想要 健康 长寿,想要降低患病、患癌的概率,那么从当下开始,就要和长寿的人学习,不要熬夜、喝酒、吸烟、饮食不 健康 ,而是要多运动、少熬夜、戒烟限酒、保持 健康 心态和膳食结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延缓衰老,才能更加长寿!

,,。。。。家里替我一下

个人认为是否长寿与吸烟没有太多关系,人的身体构造很复杂,都是吃五谷杂粮的,都会生老病死,想要长寿就是平时要多注意身体健康,有问题就去医院,每年体检,平时多锻炼身体,年龄越大越要多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早睡早起精神百倍。不要过多关心长寿这类东西,自己平时多按以上那些去做就好了。

10年前医学杂志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术团体。学术团体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果,会上的发言常被记录下来,然后印成若干副分发给团体内外的成员。有些科学家则用交谈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这就是期刊问世前科学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一种新的学术工具──期刊在学术通讯和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诞生,使学术思想和知识的收集、交流和传播进入一个新时期。历史最久享有盛誉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建立,1665年创刊(至今仍继续出版)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和同年法国出版的《学者周刊》(1665~1938)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早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涌现,科学门类越分越细,于是分支学科的学术团体和出版物逐渐产生。公认最早的医学期刊,首推1679年法国出版的《医学新进展》。中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 400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内容包括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别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说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早期的西医药期刊,19世纪中叶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主编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博医学报》创刊于1887年,后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今天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学刊物,至今仍由中华医学会总会编辑出版。随着科技的发展,刊物增多,文献量增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往往从本专业的少数期刊中难以窥察某项研究课题的全貌,于是把原始论文收集、浓缩和排序的摘要、提要、题录等形式的期刊出现了,这就是二次文献,即检索性期刊。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摘杂志是德国1769~1776年出版的《各学院优秀外科论著摘要汇编》。文摘杂志在报道和交流科学成果的同时,又可作为检索工具,使科技情报活动获得新的发展,又可视为科技情报诞生的标志。由于文摘简明扼要,且包含原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深受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因此发展较快。中国的医学文摘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报道国内文献的《中国医学文摘》,分为16个分册和《中国药学文摘》;另一个是报道国外文献的《国外医学》共分44个分册,这些分册覆盖了医学大部分的专业面。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是的,《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

《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

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

扩展资料

《山西医药杂志》的读者对象:

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医药杂志

1、《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前身为1949年10月创办的《内科学报》。截至2015年4月,《中华内科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有顾问7人、编辑委员147人、特约编委3人。

2、《中华外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 据2018年10月《中华外科杂志》官网显示,《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11人,编委123人,通讯编委106人。

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是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创刊于1995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行。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于1973年2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中的一种。目前为月刊。设有述评、对策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与人群防治、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医药卫生科技刊物。

据2019年7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八届编委会顾问有28人、资深编委有34人、编委有177人、特邀编委有48人。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长寿

运动可以延长寿命经常参加运动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可以减少很多疾病引起的死亡,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中风和癌症。运动还会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高;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精神健康;另外,足量的运动还会提高睡眠质量。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运动还会减少骨质疏松,这样会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参加150分钟中等强度到剧烈强度的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指需要适量的努力并明显增加心跳的运动(如快走);剧烈运动是指需要更大的努力并使呼吸急促和心跳次数大幅增加的运动(例如,跑步或快速游泳)。多项研究表明,运动会增加寿命。美国的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1项来自瑞典,5项来自美国)。这些研究涉及近65万20-90岁的人,调查了生活方式因素和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平均调查了10年,在此期间有82465人死亡。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人的体力活动水平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与业余时间不活动的人相比,每周体力活动水平相当于每周快走75分钟的运动量可以延长预期寿命年;喜欢运动,运动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周150分钟快走的运动量延长预期寿命年。与II度肥胖且不运动的人相比(II度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大于35),体重正常的人并且每周运动量达到150分钟快走的水平,预期寿命可以延长年。然而,体重正常但不运动的人比I度肥胖并且每周运动量达到150分钟快走水平的人少活年(I度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在之间的人)。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每天都运动,而不是把每周需要的运动量集中在一天完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业余时间参加运动,即使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运动量,与业余时间不运动的人相比,死亡风险也降低。另外,适度的运动即使不能减轻体重也会有很多好处。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让你活得更健康更长。 *这里所说的运动包括休闲运动,体育锻炼以及一些职业涉及的体力活动。怎样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根据体重和身高计算出来的。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 如果体重为75公斤,身高为米,则BMI=75/()=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的标准:·体重过轻=<·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体重指数为30或更高

锄和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来块烤白薯。这里是饿着肚子给您说新闻的深空小编。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对现有证据的汇总分析发现,任何数量的跑步都与因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显着降低有关,该分析在线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总结说,如果有更多的人开始跑步,而他们不必走得太远或太快,那么人们的健康和寿命可能会大大提高。研究人员说,目前尚不清楚良好的跑步能阻止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也不清楚一个人需要多少跑步才能获得这些潜在的好处,也不清楚增加频率,持续时间和步调是否可能更加有利。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员在广泛的学术数据库中系统地审查了相关发表的研究,会议报告以及博士论文和论文。他们寻找关于跑步/慢跑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他们找到了14个合适的研究,涉及232,149人,其健康状况被追踪了至35年。在此期间,有25,951名研究参与者死亡。汇总研究数据后,与不跑步相比,任何次数的跑步与所有原因导致的两性死亡风险降低了27%。而且,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降低了30%,与癌症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3%。即使是小的剂量,似乎仍具有显着的健康/长寿益处。因此,比建议的每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间少跑步25分钟可以减少死亡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对于那些缺乏足够时间的主要障碍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好选择。分析显示,但是增加剂量并不能进一步降低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因此无法确定原因。研究人员警告说,纳入研究的数量很少,其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这可能会影响结果。不过,他们认为,跑步的总比没有要好。结论是:无论跑步的剂量如何,增加跑步的参与率都可能会大大改善人口的健康和寿命。欲要知晓更多《任何数量的奔跑都可以大大降低死亡风险》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就是,是坚持运动和长寿什么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主要就是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让自己的身体更强壮,更健康,然后就是抵抗力就会好。健康来自运动!好身体是锻炼出来的,看看运动的好处,你还有理由不运动吗?一、提高肺活量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肺不健康的人,身体也不会好。肺活量大, 说明肺功能完整,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提高肺活量,使肺部得到锻炼,扩大你的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二、有助于睡眠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失眠的人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每周4次、每次运动30分钟能够舒缓压力,有助于睡眠,经常运动的人睡眠质量比不爱运动的人高50%。三、控制体重,保持身材运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消耗热量,减脂的过程。运动能够增加新陈代谢,避免热量囤积,促进减肥,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还会让身体更加紧致,人变得阳光、积极。四、延迟衰老,延长寿命人是一个逐渐衰老的过程,而运动能让身体各系统衰退速度变慢,延长寿命。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能增加肌肉量,人到中年后,坚持运动能让生理衰老来得更慢。五、提高大脑机能,提升智力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大脑机能,有助于开发智力。运动过程中,人们通过记忆运动的动作、要领,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让头脑变得更清醒。六、保护视力。眼睛是身体最累的部位,尤其青少年,长时间用眼,导致近视。如果能长期坚持运动,可以有效避免长时间盯着书本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减轻用眼时间,放松眼睛。七、预防肩颈疼痛长时间伏案工作,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困扰着大家,此时不妨多出去运动。运动能活动人体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肩膀疼痛,放松肌肉,身体远离亚健康。八、释放焦虑情绪运动能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快,缓解工作压力,减少产生抑郁等有害身体健康的情绪,不高兴的时候,就运动一下,它能帮你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所以,这个就是一些看法。

“生命在于运动”,但你知道哪些运动有利于人长寿吗?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新发布的一项持续15年、涉及8万人的调查报告称,网球、羽毛球、壁球这三项运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最明显。

游泳、室内健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亡风险,跑步可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从而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

第一梯队:持拍运动

乒乓羽毛老少皆宜

英国的研究显示,网球、羽毛球和壁球等持拍运动可减少47%的综合死亡风险,以及56%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在我国,羽毛球、乒乓球的普及度高,网球、壁球也在逐渐流行开来。

持拍运动对速度、耐力、爆发力、反应力、控制力等的要求都很高,不仅锻炼肩肘、手部、下肢等部位,还能调动大脑功能,实现眼到、手到、心到。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发现,从小打网球的孩子,骨骼力量增加63%,降低了年老时身体虚弱的风险。

专家提示

持拍运动老少皆宜。其中,乒乓球、羽毛球对抗性较弱,强度较低,活动量可大可小,更适合老年人。

网球对力量的要求较高,适合中青年群体,它既能让全身都动起来,还能锻炼小脑协调性,延缓脑部衰老,但不太适合骨质疏松、关节僵化的老人。

进行持拍运动,先要热身,重点活动手腕和踝关节。运动时应积极跑动,不要原地不动,光是挥拍。每周坚持2~3次,每次1小时,能强健心脑。

第二梯队:游泳

蛙泳仰泳对抗疾病

研究显示,游泳可减少28%的综合死亡风险,以及41%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游泳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老年人罹患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延缓呼吸器官机能的减退。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证实,游泳对抵抗各种慢性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很多医生开始把游泳作为肺气肿、冠心病、高血压、风湿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并用于脑卒中、运动系统疾病等的康复治疗。游泳特别适合胖人和患有关节疾病的人群。

专家提示

初学者要循序渐进,按照标准动作学习游泳。最初的运动量别太大,每隔半小时休息一下,每次不超过2小时。不要空腹游泳,随身备好糖果,以免发生低血糖。

游泳前后要洗澡,充分冲走身上残留的泳池消毒液。体力好的人可以逐渐尝试自由泳、蝶泳等“费力”的泳姿。

老人游泳应量力而行,最好选择蛙泳、仰泳等体力消耗不太大的泳姿,游泳时要有人陪伴。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不要擅自尝试,请前先咨询医生。

第三梯队:室内健身

瑜伽尊巴疗愈身心

研究显示,有氧操、尊巴舞、瑜伽等室内健身项目可减少27%的综合死亡风险;以及36%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其中,有氧操和尊巴舞属于间歇性室内有氧运动,通过步伐变化来调节运动节奏,让心率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逐渐提升,燃烧热量的效率较高。

音乐节奏能增强协调性、韵律感,最大限度调动全身肌肉群,让腰腹、四肢都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瑜伽是一种身心同练的运动,可改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等全方位的功能,具有身心疗愈的功效。

专家提示

在健身房做有氧运动,要根据年龄、身体状况设定适合自己的运动目标、强度、时间和频次。

建议每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以上。避免选择开在地下的健身房,以免吸入过多不新鲜的空气。最好穿宽松、颜色鲜艳的运动外套,点亮心情;穿软底运动鞋,确保安全。运动后吃一些高蛋白、低热量的饮食,如豆制品、奶制品、鱼肉、鸡肉等。

中青年人群要配合力量训练,每周两次。肌肉力量增强对长寿有着积极的影响。老年人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如健步走、动感单车等,搭配适当的力量、柔韧性、平衡力的练习,如平板支撑、深蹲、拉伸等。

第四梯队:跑步

慢跑健走锻炼下肢

研究显示,跑步对综合死亡风险的降低没有显著影响,但可降低45%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苟波说,跑步最大的优点是门槛低,任何人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跑步主要锻炼下肢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延缓大脑衰老。腿部力量强,人老了就能站得稳,降低了跌倒的风险。

专家提示

跑步虽然简单,但要采取正确的跑步姿势:上身要直,两臂放松,自然摆动,按照“每三步一呼一吸”的节奏调整呼吸。长跑时要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跑步最好去公园步道或校园操场,最好不要在太硬的马路上进行;选择轻便、舒适的运动鞋;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运动后要做拉伸运动。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以及血糖过高或过低的人,跑步前都要咨询医生,或选择健步走、慢跑。

第五梯队:大球运动

足球篮球磨练意志

研究显示,足球、橄榄球等未见能明显降低综合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但专家指出,足球、排球、篮球、橄榄球等大球运动也有出众的健康益处,不必因此放弃。

大球运动更多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精神,在对抗中磨练意志,不轻易言败。这对运动者的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是训练,尤其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打下一生的良好基础,健康益处是潜移默化的。

一项研究发现,不运动的人比经常踢足球的人,早亡的可能性高。

专家提示

大球运动对体能的消耗很大,不建议老人过多参与。

30岁以下人群可以进行大球运动,同时配合跑步等有氧运动;30岁~50岁人群要量力而行,听从医生的建议,以免发生意外。

活动前至少热身10分钟,活动踝、膝等关节,身着宽松合体、透气吸汗的运动服装和鞋袜,在标准场地锻炼。

越能调动全身的运动对健康越有益处,同时也要保持适度的频率和运动强度。量体裁衣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最高效地获得健身效益。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一要体检,看有无不适合运动的疾病,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二要进行技能检测,看自己的基础运动能力属于什么水平,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如何,是否存在体能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要给自己设定运动计划,即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比如周边的运动环境、工作状况、经济条件、空余时间等,最大限度地让自己运动起来。

适当饥饿延长寿命医学杂志

确实是这样,不过不能太绝对,适当的饥饿确实可以延长寿命,但是如果太过了,则会把身体饿出问题。

神经干细胞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这可能是为什么我们会变老。但小鼠的测试显示,植入新的神经干细胞来替代它们,实际上可以延长寿命。

长时间的饥饿并不会延长寿命。还会影响寿命。

从古至今,追求长生不老一直是不少人的梦想,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合理,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研究成果的公布,人们对人体生命机制以及细胞结构的认知有了长足的进步。事实上,适当的延长寿命并非不可能。“间歇性禁食”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做 不仅能延长寿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 健康 。

轻断食是一种“间歇性断食”的方法,有时正常吃、有时少吃一些,就能达到减肥、改善代谢的目的。

关于轻断食的好处,最近科学界又有好消息传来:研究证实它可能有助延长寿命。老赵结合这项研究,采访相关领域专家教你科学地“少吃”。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副院长 秦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管饱 vs. 七分饱 一直以来,营养医学都建议人们吃少点,也有大量长寿老人的例子证明,少吃是 养生 之道。但是原因还没人说清楚。美国索尔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研究首次在细胞层面有新发现:热量摄取减少后,细胞衰老变慢。

衰老是与疾病风险关联最大的因素。年纪轻轻时,似乎人人都很 健康 。一旦上了年纪,什么病都来了。癌症、糖尿病、痴呆、代谢综合症……通过对大鼠进行摄取热量限制的喂养以及细胞分析表明,“每天只吃七分饱”竟然有很多好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衰老相关疾病来的更迟,并且可能活的更久。

该研究由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中国首都大学宣武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结果在线发表在2月27日《细胞》(Cell)杂志。

简单而言研究是这样做的:找一群五个月大的SD大鼠,它们的前半生都是想吃多少吃多少

长到一岁半后,分为两组,一组正常饮食,继续吃喝管饱。另一组开始节食,摄取热量比正常低30%(caloric restriction, 传说中的七分饱)。过了大半年,大鼠从1岁半长到了27个月大,这相当于人类从50岁起控制饮食直到70岁。

既往的一些研究,证实了轻断食为人体 健康 带来的益处。

1、减轻体重

轻断食方法已经被《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纳入为正规减肥方法之一。

每周坚持2天轻断食,可降低肥胖者的体重、体脂率、腰臀比,多数人在科学合理地限制饮食一周后体重都会有所下降。

2、降低“坏胆固醇”

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轻断食可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却不影响“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有助控制血糖

一项刊登在《世界糖尿病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轻断食是一种安全的饮食干预,利于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

轻断食在短期内不能有效降低血糖,但 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利于防治糖尿病。

4、促进血液循环

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轻断食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利于增强全身组织血氧供应。

5、预防老年痴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研究发现,每周坚持两天轻断食,控制热量摄入,会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预防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症。

6、降低患癌风险

美国斯基德莫尔学院研究发现,轻断食利于降低身体氧化应激水平,而氧化应激水平和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轻断食适合肌肉较壮、身体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且控制食量能力较差、工作忙碌没时间调整饮食的人。

目前全球流行的轻断食方法有4类。

5:2断食法

一周中有5天正常吃,其他不连续的两天为断食日,食量降到25%~30%,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国人。

范志红提供了一个5:2轻断食食谱,供断食日使用。

果蔬汁断食法

1个月内选择不连续的2~5天断食,只喝白开水、果蔬汁和蔬菜汤,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300~500千卡。

日内断食法

每天留出16个小时的胃部“空窗期”不吃东西,其余8小时正常进食,如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10点不进食,其余时间正常进食。

隔日断食法

一天正常吃饭,隔天食量降到25%~50%。

断食期间,食物应以低热量、高营养为主,如果蔬和清淡的汤、粥等。另外,在断食时也应适量运动,但不宜做剧烈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孕产妇,抑郁症和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过度消瘦、营养不良的人,年龄在 18 岁以下、70岁以上等人群不宜贸然尝试轻断食。

适度的热量限制和断食的前提就是不会出现营养不足。其实,现在的大部分 健康 人基本都是营养过剩,饿个一两顿,根本不会怎么样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极端的禁食方式其实是并不可取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分享快乐,锁定这里,

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 养生 科普开始。

我是中医内科赵医生,30年临床经验!

分享正统中医知识,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的话,

  • 索引序列
  • 英国医学杂志延长10年
  • 美国医学杂志戒烟延长寿命
  • 10年前医学杂志
  •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长寿
  • 适当饥饿延长寿命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