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自然:理学中的性情之辩——以元儒吴澄
提要:本文通过对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有关人性论观点的分析,透视了理学中的性情之辩的实质即道德与自然、体与用的关系。吴澄一方面继承了宋儒性体情用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对性
发表时间:2015/07/08
-
隐秘与启蒙
论真理的语言形式 本文所论述的隐秘与启蒙问题,简而言之是真理能否向所有人公开,以及在说出真理时应采取 何种形式的问题。隐秘与启蒙分别指称真理的暗示方式和明示方式。这一
发表时间:2015/07/08
-
试论生活中的佛法
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多年,早已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社会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文体、语言、音乐、
发表时间:2015/07/08
-
为心学一辩——元代吴澄的心学观
说到心学,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宋明理学中的陆王之学。[1]应当承认,这种联想由来已久,在吴澄(1249~1333)生活的元代,时议已将所谓“以心为学”的心学头衔加诸陆九渊[2]。由于...
发表时间:2015/07/08
-
现象本身的美
现象学出现于本世纪初,与其他一些思潮,比如生命哲学、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一起极深刻地影响了欧陆哲学的发展。但是,在这些思想中,广
发表时间:2015/07/08
-
个人化:知情意的解放与异化
摘要:个人化与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化就是个人主体化。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在中国发展极其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常常将个人的发展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联系。我
发表时间:2015/07/08
-
张伯端的性命思想研究
摘要:张伯端在形而上层次以真一统帅真精和先天气,落实到形而下而有精、气、神三宝合修的主张。为了圆融地处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不得不把精气神的理论发展为性命理论。
发表时间:2015/07/08
-
应该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
发表时间:2015/07/08
-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
哲学有什么样的功能就有什么样的作用。所谓“哲学的功能”是就哲学自身的性能而言,而“哲学的作用”则是就哲学的用途而言。其实,“哲学的功能”就是“哲学的作用”,“哲学
发表时间:2015/07/08
-
普遍价值的客观形态与主观形态
一切价值都是以一定人的主体尺度为根据的。价值并不是任何对象的存在及其属性本身,而是事物同一定主体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的特定质态;区别这种质态(正负、好坏及
发表时间: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