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2

福娃小宝贝
首页 > 学术期刊 > 陕北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里漂浮的雨

已采纳

1.音乐欣赏中国音乐中的诗情画意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音乐上的许多问题,倘若不提到美学高度来分析理解,就只能停留为一种形式。毕竟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往往能相互联系,相互感染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等的综合体。它所映现的又何尝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任何艺术都是在主观和客观相互关系之间建立起来的,徐复观先生在《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一文中说:“绘画不仅仅是‘再现自然’,但终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画因为是以客观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即能是‘见’。达·芬奇便以为画与雕刻是‘以见为知’;而画家心是能见的人。诗则是表达感情,所谓‘诗以言志’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常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钟嵘《诗品》一开始便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以说,画是“见的艺术”;而诗则是“感的艺术”,那么音乐作品为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艺术,正和诗、画一样,在那线条、旋律、乐句中,所包含着的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所能传达,说明、代替、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同样也是那样朦胧而丰富,宽广而不确定。到后来谈到“因为中国文人能有意识地在诗中发现出画的题材,并由此再进一步的用作诗的方法来画,从而提高了画的意境,使之得以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用画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则是诗与画的相互启发,循环无端了”。其事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中岂止诗与画能做到“互相启发,循环无端”。书法与诗画;书法与篆刻;音乐与书法;音乐与诗画。扩而大之,华夏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生生不息,而得以流传呢?中国人欣赏美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我们的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等都是重感情的抒发,突出一个“情”字。同样音乐艺术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话,就很难谈了。中国人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所谓“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追求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欲说还休,温柔含蓄的永恒韵味。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各门艺术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从音乐在先秦社会中受到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这种着重于情感的表现而非完全模拟性再现。而事物叙述的艺术,恰好相当纯粹地显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功能,从宏观上看用音乐去分析美与艺术,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直观表现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具有的音律美与节奏美。 这种诗歌中的音乐性的美在唐代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峰。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的音乐和音乐形式。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先秦时代礼仪性的庆典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声,个人情感的心音。绝句和七古乐府所在盛唐最称横唱,其道理恐怕也在他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音乐)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的形式;绝句,七言是它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说,绝句,七言是形式,音乐,抒情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如同你越是深入的研究艺术作品的结构,就越是清楚的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而这种结构,包括着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复杂的生命结构,(情感和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画,一支歌或一首诗与一件普通的事物区别开来——使它们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不是用机械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使它的表现意义看上去像是直接根植在艺术品之中。而音乐的某种所谓的线条,也许就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形象的抽象。我常想为什么我们在聆听中国音乐的时候,会产生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飞雪的意境;或会觉得砍樵声声,高山流水,天涯知己如若就在眼前;或能感受夕阳西下,夜色朦胧,微波荡漾,渔人晚归的自然景色而似身临其境。而这都是中国音乐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体验和我们血脉相连的亲身体会。这使我们不得不想这些凝冻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感理性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间存留着某种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转瞬即失,不可捉摸。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superego)或“本我”(id)。心理结构是浓缩了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灵魂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吧。从本性而言,艺术不应该被肢解为畛域森严的技术职业。艺术是人类殷切期盼健全的梦,它以不断战胜狭隘性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点。艺术的灵魂,首先体现为一种充分释放,自由创造,积极赋予型的人格素质。这种素质或多或少在每个人心底潜藏,因而每个正常人都应该有机会成为各种艺术深浅不同的接受者和共鸣者。中华民族是具有独特的性格、爱好、情趣和欣赏习惯的。中国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情绪、心境的反应。不明白中国美学体系、文化特征,以及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是无法理解、品详、欣赏中国的艺术的。2.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提起陕北,提起陕北文化、头绪太多思路纷繁而复杂,要写一篇论文,真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因为在陕北的民间艺术里,需要研究的、需要写得课题太多,就是一个不熟悉陕北文化的陌生人,面对陕北形式各异的民间艺术,也会为之动情。作为陕北人,我非常自豪,即使我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都会说,我是陕北人,这是因为陕北贫脊的土地养育了我,所以,陕北文化、陕北无边的黄土高原是我生命的起点,创作的根基。不管我走到哪里,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出陕北大地的景象,这一命定的缘份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它也将成为我灵魂的归宿地。 我也曾抱怨自己,抱怨陕北的子孙后代,没有一个能超越我们祖先的。就拿音乐来说,哪个陕北的音乐工作者,在继承并发展陕北民间音乐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超越了民间音乐本身自成一体?我敢说没有,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对陕北民间音乐发展与应用方面,也没有出类拔萃的集大成。为此,我常常遗憾,并且束手无策。今天我想就陕北民歌及其民间音乐的审美意义方面作一些浅显的论述,请大家参考。 一、改变对陕北民歌陕北民间音乐的原有认识和观念是陕北民间音乐发展的前提 民歌的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陕北民歌亦如此。据古资料表明;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西安半坡的先民们,就开始制造了原始的乐器陶哨、陶埙。以此我们可以推断,人类用声音和形体直接地表达情感,一定会比制作乐器要早得多。周朝至春秋中期经孔子删定305篇民歌编为《诗经》。后从汉、唐、宋以来对民歌记载就更多了,这些虽不在本文论述之列,但值得重视的是,历代民歌的发展,必然对陕北民歌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然,陕北民歌并非必须一个具体的源头,那么,中华民族的起源就是陕北民歌的起源。我认为,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是通过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结果,所以,一个民族的诞生和它的声音诞生是同步进行的,并非有什么距离。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把一首民歌看作是遗产,一个素材,并且认为它不完善,尤其对歌词中所表现的那些男女爱情的描写和叙述,就更不能理解,认为是不健康,是封资修的东西,要加以修改,要用批判的眼光去接受。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陕北民歌的创作,是历代劳动人民通过生活或劳动实践而创造的,是通达历代民间艺术家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到今天为止,陕北民歌不可能是一些半成品。在我看来,即就是由上下两句构成的信天游的曲式,也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是经典,不需要修改,不存在再创造的可能。我有时候一个人试唱民歌,会不时地体会到音乐中的奥妙与神奇之处,让人为之感动。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作了那么优秀的艺术品,我们不去尽力地去理解它,还反过来求全责备,我看这种人就是无知。 我们清楚地看到,有一些音乐家,拿民间音乐作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这是他为了表达新近的思想情感,而改动了原来的音乐结构,这不是原作不好,不健康,而是改动者主观意识对经典的借用,是拿原有的艺术品中具有永恒魅力的因素来表达现代人具有永恒性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亚洲还是非洲,欧洲还是美洲,都有共性,这个共性是永远不变的,艺术是人类根据人的本性而创造的,所以艺术之中有永远不变的共性。因此,艺术品才有流芳千古的说法,事实上也如此。陕北民歌就是有这种永恒不变的艺术因素,所以不能把陕北民歌看成是被动的,任人宰割的一堆民间素材,而是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宝库里的活化石,它是不断运动着的鲜活的艺术形式。 接触过陕北民歌唱词的人都知道,它绝大多数像是即兴之作,一看就能知道这些唱词一定是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因为它完全是一纯属生活化的口语(传统民歌)。我敢说从这些表现形式上看,陕北民歌唱词比诗经中的"风"篇还要自由,它的表现方式随意性很强,而诗经中的诗,形式感还是很突出。而陕北民歌的唱词并未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有的信天游、两句换一韵,有的韵能押的则押,押不上的也就不押了。看来,陕北民歌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朝代中,并没有改变了它最原始的审美意义。奇怪的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一直以文言作为官方用语,是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书面工具,一直沿续了几千年,而竟然在陕北民歌里一尘不染,没有发现半点文言文的气息,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能留下来的,恐怕只有汉字不肯更改,由汉字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影响,对每一个人,尤其对汉语使用者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形式。而陕北民歌,其汉语唱词所传达给我们的语言信息,除了原始情感的表现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特征了。汉字的书写体文言文,应该是一直伴随着汉文化发展全部过程的传统文化,然而,陕北民歌的唱词丝毫没有受到它的感染和影响。这也许能说明,陕北民歌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一个非常独立与相对封闭的过程中进行的。 由于很多历史原因,我们对民歌的看法是存在偏见的,尤其是对传统民歌,我想,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向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看齐,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有了很了不起的成果。那么,传统民歌再一次放射光芒的时期也许到来了。过去那种传统民歌,用健康和不健康就一句否定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在我看来,我们有关单位完全可以组织力量,把陕北传统民歌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典录制成专辑,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它的风采,让人们了解它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精神作用。继承传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地干事。只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个步子,才算是尊重民间艺术。要学会拿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现在的眼光评价历史的优劣。很多教训告诉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看问题。要根据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今天我们才真正读懂了传统民歌里的精华,包括唱词,体会到了它内部潜藏的奥妙,需要我们持久深入地、长期艰苦地去发现它,因为它是传递美好情感的艺术,它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事实上,陕北的受苦人在劳动中唱民歌是一种生命的需要,它已经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凡是庄稼人,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就一定喜欢高歌"信天游"以此来传达他们生命内部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传统民歌的理解与宽容,必将使它成为新世纪乐坛上的坚强后盾,成为中国音乐快速发展的财富。因为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作曲家的身后必然有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乐思敏捷的广大民间艺术家和爱好音乐的群众。没有这样一个庞大的背景,音乐家永远是孤立无援的。所以改变对陕北民歌,或整个中国音乐文化遗产原有的认识和观念,是音乐事业走向繁荣的一个前提。 二、陕北民歌是历代劳动人民用一部苦难史写出来的优美旋律同时应证了陕北人富有天性的美感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东临黄河,北靠内蒙。属干旱地区,山大沟深,又是历史上多民族居住的地方,由于相互入侵形成了连年混战的局面,土地植被多已破坏,自然环境十分险恶,人民生活贫困。所以,陕北民歌绝大多数反映了劳动办民在封建社会中的生活场影。如《揽工调》就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迫。而《走西口》、《卖娃娃》十分形象地刻画出一幅天灾人祸造成的悲惨景象。所以可以这么说: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生活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是千千万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反映自己劳动生活的史诗,也是一部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苦难史。 我们知道,陕北民歌的旋律是非常优美的、表达简洁明快,有鲜明的空间感,粗犷洒脱、极富有歌唱性,唱词的表现力也丰富率直,真诚朴素,热情大方,这些早就被世人称颂。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歌曲本身的表现力上是不够的,要了解陕北文化就必须深入到民间艺术的海洋之中去,才能明白陕北民歌的产生过程是整个一个民族苦难的缩影,是一个民族向往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全部愿望。陕北民歌优美的旋律和苦难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叫人难以相信,这优美的音乐就是产生在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之上。这个问题的确有些奇怪,但也并不奇怪。正因为现实生活太苦太穷,所以才对美好生活有丰富的想象力,于是就产生了现实和理想极其对立的旋律,我认为陕北民间音乐的产生始终是在忘我的抒情境界中形成的,它完全是一种想象和幻觉中创造出的音乐。所以它才美,它才能打动所有的听者,征服世界。 另一方面,陕北曾属多民族游牧之地,并逐渐形成多民族杂居的格局,陕北人豪爽、强悍、喜欢自由、爱热闹红火,这恐怕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与多民族杂居和汉文化的溶汇有关。至今,在陕北民众生活的语言中常常夹杂着他族语言的地名、词汇,就是这个历史原因,所以陕北劳动人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差,但他们并不是就愁眉苦脸,等待苦难的来临,而是积极主动地为

297 评论

叮叮猫儿要飞

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中心行政事务的综合协调,重要会议的组织,领导批示和会议决议的督办,负责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保密、新闻宣传、信访接待等工作。此外还担负着中心科教外事工作,并承担了大量卫生部及中心领导交办的“应急”任务。20xx年,综合办公室在中心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心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和办公室人员共同努力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以上工作。

一、办公室常规工作

(一)协调过渡

20xx年,对于中心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中心行政级别的提升,意味着工作思路、工作要求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都难以满足新的需要。办公室负责中心行政事务综合协调,是中心的运转中枢,是上传下达的纽带,特别是在中心全面换位、调整和加强管理的过渡阶段,办公室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保证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才能有效促进中心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办公室人员在主任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中心三定方案,深入领会中心领导的思路和工作模式,按照“到位不越位、揽事不揽权、添彩不添乱”的原则,积极参与一系列重要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发挥承上启下和协调作用,围绕中心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协调中心各行政、业务部门,保证中心顺利过渡。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理顺工作的第一步。办公室承担了大部分规章制度的起草和修改工作。从接到单位更名的正式文件后开始着手准备,办公室的每个人员都结合自己负责的职责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参考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及相关单位的规章范本,对原有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并增订了必要的规章制度,总计20余个。现会议制度已经公布执行,更多的规章制度修订工作还在进行中,将在中心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也希望得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二)办文。

公文处理是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又代表着中心的对外形象,体现着一个单位的素质和水平。办公室是中心的笔杆子,也是文件的把关人,20xx年办公室撰写工作报告、起草领导讲话,完成重要的工作汇报、工作请示和下发通知等工作,并对各部门上报文件进行修改审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

同时认真做好印鉴管理、收发文登记等工作,做到用印规范,收发文无一疏漏。中心档案工作在逐步规范,档案室根据要求重新进行案卷编号及档案柜整理。xx年档案正在进行整理归档。

(三)办会

根据中心发展方向,积极组织重大会议,扩大中心影响力。协助深圳市健康教育所举办“第二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协助、指导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召开“全国健康教育所所长会”,与清华大学合作召开“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及研讨会。内容从单纯的健康教育向新闻宣传、风险沟通、健康传播等多方面内容转变,逐渐树立中心品牌。一月刚刚组织了20xx年卫生部新春媒体联谊会,做好中心自身的宣传工作,与卫生部新闻办、省新闻办、医院有关宣传方面的.负责人及媒体记者建立了良好联系,为今后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办公室还组织了中心全体职工工作年会及学术年会,并多次组织骨干人员及全体人员培训活动,促进中心职工交流

学习。

(四)办事

督办协调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xx年送签、督办事宜明显增多,办公室为规范送文、督办程序,设计制作了《中心内部文件送签登记表》及《中心内部文件督办目录》,保证文件送签工作及时、有序开展。督办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办公室的办事能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互相协作,有利于领导指示及会议决议的执行。

(五)科教外事

包括科技项目立项、总结及档案收集工作,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出国人员手续办理工作。

1. 科研管理:

完成项目立项工作,共办理立项32件次,已整理汇总。按照新的财务报销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支出进行审核登记。完成20xx年科技统计报表填写工作。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及备案工作。

申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单位账号并进行备案。申请20xx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个。监督并执行20xx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个,已完成总结及网上上报工作。

3. 研究生管华考范文理。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管理规定”,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组织完成XX级研究生答辩工作,研究生档案已完成整理归档。完成20xx级两名硕士一名博士研究生开题和中期考核的组织工作。完成20xx年研究生复试招生工作,共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

以上工作均能按时保质完成,以后科教外事工作将逐步移交至科教与国合处。

二、完成各项重点工作

除以上的日常工作外,办公室还承担了大量卫生部及中心临时交办的工作,xx年共立项13项,成为立项最多的部门。无论工作任务多重、时间多紧张,办公室从来都是迎难而上,在最短的时间交出最漂亮的答卷。

(一)防控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工作

防控甲流工作是20xx年的重头戏。办公室负责开展大量防控甲流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期间也得到了很多部门的大力支持。

1. 开发、制作了招贴画、折页、挂图等平面传播材料和6种flash动画短片,提供网上下载服务并在几十家电视台播出。

2. 组织召开了两次“甲型h1n1流感防控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研讨会”。分别为媒体记者研讨会和省级健康教育所所长研讨会。

3. 组织开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倡议活动。为了让全社会持续关注与重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于20xx年8月31日在卫生部举办了防控甲流倡议活动。活动以“高度重视,积极防控,科学应对”为主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号召公众团结一致,积极配合国家各项防控措施。

4. 组织开展年世界洗手日主题活动及图片展。世界洗手日正值xx月15日,考虑到进入冬季可能面临的甲流流行高峰,我中心联合媒体、宝洁公司,组织开展了以“正确洗手,预防甲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甲流的防范意识,建立良好行为,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的流行与传播。同时进行了预防甲流图片展,展示我国防控甲流工作取得的显着成效。

5. 请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播出甲流疫苗研发工作专题片《抵御甲流的盾牌》。按照部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我中心协调中央电视台将甲流疫苗研发工作作为亮点制作专题片,宣传在政府领导下,疫苗研发生产部门与机构做出的突出贡献。该片于xx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科技博览”栏目播出。

(二)组织陕北民歌剧《乡医刘易》在京演出

我中心接受卫生部的任务,组织陕北民歌剧《乡医刘易》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期间进京演出。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及8位副部长、xx位二线部长观看了演出,这在卫生部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足见部领导对此事的重视。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好评。

(三)参加20xx年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4月份,组织完成了上海“健康博览会”的参展任务。

三、工作体会

应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我们认为单位的升级不仅仅是行政级别的提高,更重要的应该是以整体工作的全面提升作为目标。应加强内部管理,坚持例会制度,进行工作通报和总结,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制定办公室工作规范;明确分工,严格要求,同时,注意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办公室人员能力培养,xx年我室共有三位同志参加办公室人员能力素质培训班,取得良好效果,以后也应继续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传帮带体系。中心这几年新进人员较多,使年轻人迅速适应工作,一方面是健全的流程方案,另一方面就是老职工的帮带指导。应将对年轻同志的帮带指导记入考核内容,加强职工对下级或新进职工的帮带意识,下级职工进步的同时,刺激老职工向前发展,同时改善同事关系,最终促进中心全面提高。

中心行政工作规范化有待提高,缺少相关制度及流程。各业务科室应设专人负责与行政部门接口的人员,组织学习相关规定、流程、办文要求等,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办公室人员应熟悉办公室的各种业务,如有业务人员询问应立刻给予解释。

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记录及总结。整理流程及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注意资料保存。

四、工作设想

20xx年办公室可能会有人员调整,但按照办公室职能有以下重点工作:

1. 继续转变观念

继续转变观念,找准定位。做好各项枢纽工作。特别是“三定”方案的落实,充分理解新的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探索新职能下的工作模式,做华考范文好领导的助手,除了保证枢纽的正常运转,还要做中心工作的促进者和推动者。

2. 继续做好办公室常规工作

继续完善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文档处理、印鉴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科教外事的整理移交工作。

3. 加强中心自身的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利用现有的卫生系统及健康教育网络,逐步成为全国健康教育及新闻宣传工作的“把关人”和“裁判员”。

93 评论

相关问答

  • 民歌文学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艺术类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提供了艺术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给

    酒酿圆子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陕北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1.音乐欣赏中国音乐中的诗情画意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音乐上的许多问题,倘若不提到美学高度来分析理解,就只能停留为一种形式。毕竟美是主观的和

    福娃小宝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民歌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跟其他专业的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是并无区别,只是内容上有所差别。对于开题报告,轻松无忧论文网指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1、选题依据;

    番茄妹妹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山西民歌绣荷包论文开题报告

    山西名歌 中国的刺绣闻名海内外,它伴随着“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而...山西民间绣荷包的形式很多,大多是实际应用的。荷包的形状和大小,则根据所装物品的样式而定。

    大碗碗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民族歌曲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音乐系是培养能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具备音乐教学和教育研究能力的中等学校教师及社会文艺工作者的专业学科。以下是我为您

    艾米莉郡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