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1

橙橙小狐狸
首页 > 学术期刊 > 媒介中男性女性化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二月的小桃子

已采纳

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发达了,女性地位提高了,社会的审美偏向女性审美,女性审美自然是喜欢女性化的东西,男生自然也就女性化了,比如泡妹子,你得迎合女生喜欢的才好追。拓展资料男生女性化即去雄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已经是亚洲男性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今天不想讨论去雄化的弊,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写过相关的东西了。我只想讨论一下去雄化带来的利。比如,男生从小被要求大方,女性基本不被要求这一点。而大方很多时候与好欺负、利益界限模糊甚至毫无底限的忍让非常相似。如果你对女生表现的大方绅士甚至主动让利,你在女生眼里只能是个beta男供养者的层次。适当表现的小气一些,至少态度上声明你的付出不是无回报的,反而易于让他人高看你一眼。再之,一些女性很善于求助他人,男性则被要求独立自强。并不是说独立自强不求人更好,但是有一个小套路:向别人要求帮一个不过份的小忙,可以很快拉近你们的关系——他认为他帮了你,你欠他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你们就站在了同一阵线。其它的一些东西也可以类推,在这个越来越利女的时代,男性是有必要向女性学习的。女性与生俱来就会一些社交技巧,pua人研究和学习这些技巧,并整理成知识体系。但女生需要这样的知识体系吗?她们仅凭本能就可以用得好这些技巧。高明的pua人在恋爱关系中更为清醒,所以才能达到控制女性的效果。

277 评论

臭豆腐精

韩国20至30岁的年轻男性女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男性变漂亮”了,而是男人开始穿上“塑身内衣”,还把臂毛和腿毛剃掉,甚至抗拒男性特征。与此同时,男性服装部的女性化倾向也很明显,围巾不再是女人的专有物品。百货商店相关人士说:“如果系在T恤衫里面或像领带那样系,会显得非常可爱迷人,所以来买的男性大幅增加。人气女声组合“少女时代”表演时穿的“彩色紧身牛仔裤”在女性中间非常流行,这种服装的男款问世后,仅4个月就销售一空。 首尔大学消费者心理学系教授金兰都说:“随着传统性别划分规范贬得宽松,男性特点被淡化,而女性价值观大行其道,这种现象更是一种全球性潮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追随艺人’。” 日本流行这样一个术语:草食男,和食草动物一样,“草食男”一般都比较温顺,年龄在二、三十岁之间,他们非常注意个人形象,作风和女人有点类似。这样的男人往往上进心不强,对女性也没多少兴趣。“草食男”这个名词诞生自日本作家深泽真纪笔下。但这一概念真正大范围流行还要归功于日本东京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总裁牛久保惠美,她著有《“草食男”正在改变日本》一书,该书2008年11月出版。 牛久保惠美对位于东京和日本其它大城市的100名20多岁到30岁左右的男子进行访问后总结出“草食男”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首先是“草食男”和他们的上一代相比对工作不是很在意;其次,“草食男”对时尚比较敏感,吃得不多以便保持身材苗条,这样可以穿紧身衣;第三,“草食男”和母亲的关系比较亲密,经常和母亲一起出去购物;第四,“草食男”对与女孩子约会兴趣不大,对女性也没多少兴趣,更别提结婚生育,他们喜欢的是男人;最后,“草食男”对自己的钱看得比较紧,身上经常会带着多家零售商的优惠卡,他们喜欢精打细算,做事有规划。从这些特征来看,“草食男”其实和传统意义上女孩子非常类似,因此牛久保惠美认为“草食男”更准确地说应该被称为是女性化的男人。 “草食男”的气质类似女性当然也会和女人一样爱美,“我遇到的很多这类男孩子都告诉我他们不能离开自己的住所,除非自己的发型看起来很完美。 ”牛久保惠美说:“他们还告诉我如果他们的指甲看起来很漂亮那么自信心就会足很多。 ”为此,很多“草食男”都会去指甲美容店做指甲护理。另外,在日本性别界限的模糊也不是什么新现象,日本幕府时代(1603年到1867年)就有过类似的男性。歌舞伎的女角全由男性演出,他们容貌出众,因此成为男色的追逐目标。这些女形演员身着鲜艳的美丽女服,举手投足间尽显女性柔媚,渐渐成为女性化的男性。至此,无论是“女形”演员还是“阴间茶屋”的“游男”已经成为“女装丽人”,游离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伊恩·布鲁玛称他们为第三种性、一种综合的理想美,这非常符合日本传统审美观“若即若离”的审美体现。当今日本的食草男、伪娘现象无疑与众道文化有密切联系。对于出现年轻男性女性化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对日本社会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会损害日本社会的竞争力。不过也有人认为,“草食男”的出现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社会是多元的。 在美欧,同样存在这类争议人群。2009年的美国选秀节目“美国偶像”,就捧红了这样一位亚军。这个名叫亚当·兰伯特的歌手,被称为历史上最富争议的“美国偶像”。他嗓音华丽,常以深色的眼线、妖媚的眼神以及涂了指甲油的双手出现在舞台上。喜欢他的歌迷为他尖叫,厌恶他的人批评他哗众取宠,称其颠覆了美国人的保守价值观。美国“当代心理学”网站曾刊登认知心理学博士和作家司考特·考夫曼的文章《雌雄同体、创造性和流行文化》,梳理了“中性化”在美国的发展。考夫曼说,早在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就用“Androgynous”(雌雄同体)一词,分析了这一现象。文章特别提到了1984年的格莱美音乐奖在这方面的标志性意义——在那次典礼上,极具“中性”特征的乔治男孩和安妮·蓝妮克丝竞争“最佳新人”的称号,而迈克尔·杰克逊则一举获得7个奖。美国文化学者玛莎·伯曼如此评价当时的杰克逊:“他来得正是时候:当时的美国文化刚开始学会包容并欣赏一个人身上可以融合两种性别特征。杰克逊给人的感觉是他可以融合各种元素:男性或女性,黑人或白人。”

163 评论

默默一个人旅行

男女对不同种类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 生活中充满着信息,男女两性在接触这些信息时的敏感程度2. 性别差异对于新闻报道的影响 1、

270 评论

阳澄湖边

现在的男生越来越女性化了,主要是因为有的人存在性别错位正造成的。

男性“女性化”是可能是个体存在性别错位症性别错位症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某些男性“女性化”行为,可能是因为自己不认同自己是个男性的性别。所以他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女性来生活,只有做为一个女性生活自己的内心才不会矛盾。就像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舞蹈艺术家—金星。他在年轻的时候一直是以男性的身份存在,因为自己的生理特征是男性,虽然他不愿意认同但是还是无可奈何,即便是他已经娶了一位夫人。最后在他有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后还是选择了变形手术,手术很艰辛,但是他终于以一个女性的身份在世界上存在,并且嫁为人妇。他的父亲在他变为一个女性后表示金星终于回到了正轨。这种性别错位症不仅不认同自己生理性别,还会排斥自己的生理性别,甚至也有可能像真的金星一样选择成为自己心理上认同的那个性别。某些男性“女性化”可能是存在性别错位症男性“女性化”是夏娃原理和环境的作用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性格一方面是由于遗传导致的,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导致。首先从遗传学角度来解释,男性“女性化”心理可能是由于在母亲胚胎的时候,母体内的雄性激素过少,导致胎儿的大脑可能会呈现出“女性化”的倾向,心理学家曼内称其为“夏娃原理”。也就是说有些男生的女性化现象是天生的。其次从环境的作用来看,这样的男生很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父亲的角色不太明显的家庭中,或者说是父亲的男性角色没有很好的影响到他。研究发现,男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角色的影响占了很大部分,在父亲身上的冒险性以及某些男性性格特征对于一个男生的自身性别认同和形成相应的性别有很大的影响。当自己的父亲没有做出正确的示范或者自己经常生活在周围都是女性的环境中,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就极有可能呈现出女性化倾向。也不排除某些父母可能会表现出更喜欢女孩子把男孩子当女孩子养,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产生了对自己生理性别的不认同或者是模糊,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女性化现象。所以说身边的男性如果出现女性化倾向,很有可能是因为先天性的母体激素不平衡或者是后天的环境作用。某些时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会让男性“女性化”。环境因素里面的文化冲击。那么我们前面说了,让一个男生女性化倾向,可能是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在除去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以外,社会环境的因素对一个人的性别也会产生某些影响。就像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某些女装大佬或者是伪娘,他们都是男性女性化的某些表现之一。而且受到日韩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的动漫,加之我们的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包容,对于这种有着男性女性化的文化,我们也不会全盘排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各种影视综艺里面都有男性女性化的一些桥段。在某些时候,这些桥段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所以孕育而生的网络文化就开始出现伪娘和女装大佬,某些男生他们也开始刻意的女性化来获取别人的关注。这种刻意的女性化现象就是受到文化冲击所引起的。总而言之,男性女性化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母亲胚胎的激素不平衡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引起的男性女性化现象,我们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评判他们的行为。选择成为什么样的性别,这也是一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话,男性角色的过度弱化以及男生身上女性角色的增强,对于社会的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毕竟这个社会还是会根据性别给予相应的分工和责任。

233 评论

wanglei8873057

不同性别对新旧媒体使用情况的影响而这种差异在社交媒体上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行为不同,而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性别的不同社会行为

214 评论

喵喵:小妹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篇二 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再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形式及信息传播方面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但在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易读性方面,传统媒体仍有着自身的优势。为此,传统媒体可通过媒体的构成形态、经营方式以及运作模式的重新调整,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最后,文章还指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链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等新的服务内容整合,以及资本运作手段的介入是传统媒体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数字技术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10-03 一、引言 从媒体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来看,以互联网、多媒体制作以及光纤电缆通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已经全面介入新闻传播领域,吸引社会大众利用新技术去共享信息和娱乐休闲;同时,网络远程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也促使数字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互联网媒体以及手机媒体等多种新媒体的出现,这为信息传播以及文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与趋势。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无疑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传播信息的快速化、内容的综合化以及主体的多元化都使得传统媒体的消费者在逐年减少,并使得新兴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更为严峻地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全面扩张,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以下的连锁窘境:传统媒体消费者规模的缩减,导致传统媒体收益的减少;传统媒体收益的减少,进而导致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的流失;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的流失,又导致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质量的下降;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质量的下降,最后再导致传统媒体消费者规模的进一步缩减。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就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而言,在文字编排的严谨性与易读性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力争做到与新兴媒体有限竞争与共存发展。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比研究 为了更好地把握传统媒体面临的现状,以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本文特选取了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于2010年4月所开展的上海都市居民文化消费调研的部分数据,以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消费现状,从而发现居民在不同媒体选择上的消费分布,并为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与支持。 本次调研以分布全市徐汇、静安等10个区的上海居民作为调研的对象,通过随机访问的形式完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713份,得到有效问卷1601份。在调研的样本分布上,男女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教育程度、职业等级及收入水平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甄别,并按照各年龄阶层的真实人口分布,以中青年作为调研的主要对象,从而保证了调研的数据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新兴媒体消费的现状。 (一)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调研群体的性别比例。从此次调研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性人数为766,占调研总体的;女性的比例为835,占调研总体的。这表明,女性的人数略占优势,但是从整体来看,男女双方比例接近,可保证本调研结论因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内在误差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具体的男女比例分布结果可见表1-1: 2.调研群体的年龄层次。从此次调研的年龄层次来看,25岁-29岁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30%,为人数最多的群体;45岁-49岁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为人数较多的群体。这表明,在调研的总体年龄分布上,中青年群体成为本调研的主体;一方面,青年人代表着社会消费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中年人因社会地位及购买力使得自身群体成为最有可能的实际消费者,这也从侧面保证本调研的对象在年龄层次的分布比较符合社会消费的现状,从而极具参考的价值。具体的年龄层次分布结果见图1-1: 3.调研群体的教育程度。从此次调研的教育程度来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将近调研总体的一半比例;具有大专学历的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与高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群体比例基本持平。这表明,本调研对象的整体教育素质较高,可以保证调研对象对本调研目的及意图的认知水平。具体的教育程度分布结果见图1-2: 4.调研群体的职业等级。从此次调研的职业等级来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或企业普通职员及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等初级职位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53%左右;机关或事业单位干部、企业或公司部门经理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中级职位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30%左右。这表明,本调研群体在职业等级的分布上比较全面,各等级层次上的群体都有所涵盖,并比较符合社会现状中的职位等级分布情况。具体的职位等级分布结果见图1-3: 5.调研群体的收入水平。从此次调研的收入水平来看,4000元以下的较低收入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40%左右,基本与4000-7999元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持平。这表明,在居民收入分配上,上海保持着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合理消费结构,其在较高层次的媒体文化消费上的现状将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意义。具体的收入水平分布结果见图1-4: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阅读现状对比分析 在关于阅读“纸质报纸”与“数字报纸”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纸质报纸,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纸质报纸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纸质报纸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纸质报纸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数字报纸,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数字报纸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数字报纸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数字报纸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即时性信息的传播方面,可能是由于文字编排及易读性的原因,传统媒体比新兴媒体具有更大的阅读优势;同时,在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入解读时,较多的调研者都会选择传统的报纸作为信息了解的渠道。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1: 在关于阅读“纸质杂志”与“电子杂志”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纸质杂志,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纸质杂志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纸质杂志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纸质杂志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电子杂志,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电子杂志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电子杂志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电子杂志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延时性信息的传播方面,可能由于阅读易读性的原因,传统媒体仍是社会大众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2: 在关于收看“有线电视”与“网络电视”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16%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收看有线电视,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1-10分钟,有1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收看网络电视,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社会大众工作之余的娱乐休闲方式上,传统的收看电视节目消遣仍是其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3: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消费内因对比分析 在关于不购买“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原因调查上,可发现因图书内容质量问题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价格原因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没有时间阅读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总体的20%,因网络可以下载的原因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总体的;同时还可发现因图书内容质量问题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价格问题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电子屏幕小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不了解电子图书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拥有传统图书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这表明,传统图书在内容质量与易读性方面比电子图书更具优势,而电子图书在价格因素上更为占优。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表2-1: 在关于不收看“有线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原因调查上,可发现因节目质量问题而不愿意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62%,因生活忙绿而没有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个人兴趣而不愿意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同时还可发现因屏幕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价格因素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节目质量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信号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这表明,对于传统的有线电视,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于节目的质量因素,而对于新型的手机电视,画面的可视效果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对于新兴媒体的收费模式,因网络等新技术环境下资源免费的影响,消费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收看习惯。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表2-2: 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发生转变,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比较中,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内容质量、可信度以及易读性方面,明显占据着优势。另外,由于纸质媒体存在的稀缺性,通常情况下,越是稀缺的版面资源,其广告收入越高。因此,在传统媒体发展策略的制定上,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融合新兴媒体互动的多元化、即时性,并结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迁移等特征,寻求在内容和渠道上的创新,以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具体的策略建议如下: 1.媒体的形态应该将传统平媒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结合起来。传统平媒是由信息的发布方决定信息的内容及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其背后拥有强大的新闻报道团队,能挖掘新闻背后的信息,这不仅是信息,是知识和智慧。因此,传统媒体应在确保传统阵地不失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力求内容及渠道的创新。 以IPAD这个数字出版平台为例,一线平媒纷纷出版IPAD版。如《时代》周刊的IPAD版,《国家地理》杂志的IPAD版。他们充分利用了IPAD的极具视觉优势的功能,对平媒内容组合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同时,平媒内容商和掌握数字技术的渠道商的结合也给内容提供商带去了丰厚的利益。 2.媒体的经营应该将付费化与免费化结合起来。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主要是依靠营运收入及版面收费,与网络环境下免费享受的信息咨询相比,消费者无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此,在媒体业务的调整上,传统媒体应大力发展版面收费的模式,并采用DM直投来进行发行,以应对新兴媒体免费模式的冲击。在版面收费模式的制定上,传统媒体应根据自身的定位,来选取是以广告版面的收费为主,还是以内容版面的收费为主;DM直投的发行商,也应根据自身消费者阶层,来选择是在公共场所免费发放,还是选择通过定点直邮或在目的地定点投放的方式去发放。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业务的部分免费化也不是意味着信息质量的下降,相反应根据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针对自身媒体的受众,传播易于该受众群体接受并认可的“共同生活文化形态理念”。所谓的“共同文化生活形态理念”,不仅涉及到目标受众的性别、年龄及收入等浅层次的社会阶层信息,也应包括其相关的爱好兴趣、价值观念等信息综合形成的地理和信息轮廓;并通过此种“共同文化生活形态理念”的形成,来保持自身受众对媒体的兴趣及忠诚度。 3.媒体的运作应该将职业化与业余化结合起来。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采集上主要是依靠职业记者通过专业的设备来完成,而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业余人员可以简单地通过数码相机或手机等工具来完成对新闻信息第一手的收集。在信息来源的广度及参与度上,新兴媒体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媒体具体的运作上,传统媒体应更多地吸引业余人士作为编外记者,以为其提供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并推动自身向专业的纵深向发展。如传统媒体可设立新闻热线,或者在其网络版中设置上传区域,以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传播的平台,同时还将对质量高的信息提供者提供奖励,以激发其参与的兴趣与动机,并最终形成所谓的“肖像部落”。 在此“肖像部落”中,参与信息传播的成员,不限年龄与职业等外在的条件,仅以“有社会正义感与偏爱信息传播”作为肖像特征的最好表征;同时,也通过此种媒体信息来源方式的创新,以引导传统媒体从报道角度到新闻素材、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特征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形成媒体文化的再次整合,以新形成的互动性“平民文化意识”去弥补传统单向性“精英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的变革及新媒体的冲击带给社会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而传统媒体也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重组与整合。所谓的重组是指传媒的信息内容生产,读者定位以及运营模式都要更为准确与合理,并在广告投放上也要采取创新的理念,以保证媒体自身内容的独特性,从而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所谓的整合是指,传媒的发布方在信息的采集、编辑、传播及接受方式上进行重新的组合与再造,从而引发信息采编内容及方式的全新变化,并保证信息互动中主体的多元化,以最大程度地聚集消费者的参与。 尤其值得注意地是,传统媒体的变革,将会让许多既定的社会传统与管理控制体系需要再次的重新建构,而不能简单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去强制和保护传统媒体的发展,因为这很可能会抑制因新媒体的冲击而带给传统媒体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并让传统媒体丧失了一次通过产业的重组整合而完成自我调整过程的市场机会。另外,如何利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将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链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等新兴的服务内容整合进传统媒体的发展中,也是传统媒体产业面临的新课题,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 上海 200042) 看了“数字媒体技术论文文献”的人还看: 1.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论文 2.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2) 3.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论文 4. 电子商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5. 数字电视技术论文3000字

87 评论

送我个时光机

因为现在的人大多以中性为美了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我国女性文化研究论文

    《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8期转载)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观的初建

    静水居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男女性别差异的论文

    摘要:男女在言语交际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试从话题、话语量、话语控制三方面阐释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并从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原因,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性别文化

    美罗Tut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女性文学研究论文

    有关对女性文学的认识为:女性文学虽然也称为女性解放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但根据郑英子(韩国文学批评家)的看法,女性解放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都只是女性文学领域中的分支

    panrongdo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韩国男性时尚杂志女团

    提到GQ,相信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年度盛典——GQ盛典。作为全球知名且最具影响力的男性时尚生活杂志,它的年度盛典热闹非凡,不论是创意还是阵容都很吸睛。就拿去年

    姗姗爱C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媒介与性别案例研究论文

    二)性别与新媒体技术关于女性与电话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发展成为性别与手机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和固定电话一样,男人和女人都使用手机来维持他们的社会关系(Ling,2

    笑脸笑脸笑脸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