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4

深田和美
首页 > 学术期刊 > 京杭大运河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麻辣个鸡的

已采纳

论京杭大运河的经济影响2006浙江工业大学“聚焦京杭运河 保护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刘毅[摘要]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作为当时国内南北交通的主要命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文明的背后却是禁止外贸与闭关锁国。[关键字] 经济 国内贸易 对外贸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 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公里)长二十多倍。大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京杭大运河,当我走进大学到达杭州时,就已经被大运河的魅力所征服。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城有扬州、苏州、杭州……;物有陶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至于运河沿线产生的名人,更不可尽数也。当时我的感想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走一趟运河足矣。那时我对大运河只有赞叹,缺乏思考。如今,我们小队一行人,满怀着激情,在楮华东老师的指导下,踏上了此次运河之旅。带着对古运河文化的憧憬,我们从杭州出发,走过了淮安、聊城、临清、通州。一路上深深的被大运河边的文化遗产所折服,其数量之多以及其意义之远大另人叹为观止。做为一名主修经济学类的大学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运河之所以能产生如此规模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背后必定有着其独特的经济基础与渊源。我也是带着这些思考与疑问走完了此次运河之旅程,并颇有感悟。中国的地形地势是西高东低, 其诸多的天然大江大河基本都是由西流向东。 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水路运输曾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人们靠肩挑背扛牲口驮,运载能力极其低下,陆路运输费用至少是水陆运输的30倍以上,就现代而言,其水路、铁路和公路的运费仍大致比例为1:5:10。 人类社会利用天然河流发挥舟楫之利上千年的历史,水运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欧经济发达国家辐射范围广阔的大市场,就是由水路运输形成的。曾有专家撰文指出:“古代中国资本主义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理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流域内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上千年来,东西纬度方向气候基本变化不大,使得上下游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大致相同,夏粮小麦,秋粮菽粟。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东西方向上农产品的一致性,使得上下游地区之间农产品输送不存在比较利益,利用水路运送农产品获取不到经济收益,不能有效地刺激商品贸易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从河流特性上,在中国夏秋两季河流洪水涨满,泥沙俱下,时常河水泛滥成灾;到冬春两季,则几乎是干涸断流,水位变幅大,河床宽浅,航运能力极其低下且难以建立码头,不利于发展水运。 然而, 我国南北纬度方向跨度大、气候变化大、农作物品种差异也较大。例如:北部旱地产麦粟,南部水田产水稻。另从货物总量上看,南粮北运,北盐南运,商品运输比较利益大。但是,由于南北方向上却没有天然河道供开辟水上运输,路陆运输的费用又极其高昂,这就极大地桎梏了古代中国南北方向上的商品物资流通与交换、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的工程位置及线路规划,充分体现了大水利的规划思想。运河绵延2400多公里,流经江、浙、鲁、冀、津、京六省市、联通钱、长、淮、黄、海五水系;贯穿华夏大地与南北、弥补中国南北方向无天然河流之短、扬内陆水上运输之长。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其规划思想之恢弘,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值得我们当代人认真的学习和思考。 据有关专家指导早在唐宋两代,由于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渐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国内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称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国内贸易显著增长。据说,天津最初就是隋朝大运河连到天津后才逐步形成的,至今天津南北承接北运河和南运河,还有条路就叫运河路。以沧州为例大运河在沧州,如同长城一样蜿蜒曲折贯穿南北全境¬,把沧州一分东西,它像一片叶子的筋脉,串起了运河南北两岸城乡人们的生活。现在,沧州人还习惯把运河以西的沧州叫运西,沧州以东的地方叫运东。沧州的一个区,¬就叫运河区。沧州作家宋子平认为,大运河选择了沧州是沧州人的幸运,因为有了这条贯通南北的水系,就有走出去的条件,是它成就了沧州人闯天下的渴望。沧州人历来是有周游世界¬的传统的,吴桥的杂技艺人、泊头的铸造技师们就是这样走出沧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运河不只是历史,也不只是风景,它今天还在为人们提供着便利,至今还担任¬着引黄济津蓄水工程主河道任务。同样的,象沧州这样因运河而发展的城市并不少,但是在我们走完大运河的全程之后,与我刚开始对大运河的想法又有所不同了。 虽然大运河当时在我国境内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更关注与中国东部沿海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大运河中风帆往来、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我国东部的近海上,却没有出现南来北往的航船。大运河繁荣的代价是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我曾跳上一艘运沙船,船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望着紧握船舵,目视前方的船长,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三次环球航行的库克船长,他给英国带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库克曾经也是一艘运煤船的船长,但他航行在波逐浪涌的北海。我在想,库克当船长时,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上早已经有过无数的船长,为什么这些船长中没有产生出中国的“库克”?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由“近邻”中国人而是由“远客”库克来发现?我想起梁启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 面对一张中国地图,我发现这样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从杭州到天津,整个中国北方的海岸线上,城市十分稀少,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密集的城市带相比,中国东部的海岸城市寥如晨星,即使这几个晨星般的城市,也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为什么? 也许有专家会用地理因素来解释,比如中国的海岸,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为泥沙海岸,以南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水深、沙少容易建港口,由港口又可以发展为城市。泥沙海岸则相反。但许多事例否定了这一点,比如上海、天津…… 我觉得这一切与大运河有关。从隋代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利用大运河构筑了一个中国文化的三角形核心区,历代的首都均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繁华的城市在三条边上。运输问题通过运河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沿着海岸的海上对买贸易运输被忽略了,或者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统治者看来,有大运河足矣。 因此我进行了这样一个推测:是大运河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中国人的意识中更多的是“运河意识”而不是“海洋意识”。 从扬州返回时,我选择了沿着大运河东面的海岸线走,我走过荒芜的海岸,也走过像日照、连云港、荣成、威海、东营这样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我认为这些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早就应该出现在那里,到20世纪,才出现在渤海和黄海边,已迟到了千余年。 由京杭大运河我想到了长城,这二者是中国大地上最大的人造工程。但它们绝不仅仅是工程,它们是中国国土的构架和格局,它们决定了中国国土的大小及形状。但按长城和大运河这种格局和思想,中国的国土形状充其量也就是个三角形,绝不会是今天这种昂首翘尾的雄鸡形状。靠农耕的汉民族是很难突破长城和大运河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的。是外在的力量帮助汉民族冲破这一束缚。打破长城束缚的是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是他们把长城外的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带入了中国的版图。突破大运河框架的束缚,走向东部沿海的这一步,则充满了屈辱和痛苦,因为这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通过开埠通商实现的。这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的损害中国人尊严的条约。但历史是神奇的,它把坏的变好、好的变坏,屈辱变成了繁荣,伤害变成了帮助。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的萌生和发展如是说。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又一遗憾:我们失去了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大运河从北向南截断了许多流向大海的河流,其中的典型是淮河。明代修建的运河大堤斩断了淮河,使本来流向大海的淮河潴留成了一个悬湖——洪泽湖。淮河成了一条没有了下游和三角洲的河流。 在淮阴郊外的旷野里,我见到了淮河流向大海时的旧河道,它空旷、寂寥,像一段遗失了的记忆。我顺着干涸的河道向远方凝望,想象着河床中水波荡漾、大江东去,河面上舳舻相接、风帆如墙,岸上市井相连、港口相望的景象……

173 评论

A+黎明前的黑暗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 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 ①通惠运河。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目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②北运河。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③南运河。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畜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④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⑤鲁南运河。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⑥中运河。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⑦里运河。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⑧江南运河。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 反复论证了近20年的京杭运河二通道工程,终于开工了。12月18日,京杭运河二通道八堡船闸引航道工程奠基,意味着“二通道”从纸上蓝图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交通部门称,“这条全长39公里、总投资估算为亿元的二通道,是解决现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堵航、环保以及运输功能降低的‘杀手锏’。” 从1989年提出京杭运河“二通道”方案到18日正式开工,该工程反复论证了近20年。杭州交通港航部门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进行了“二通道”线位综合分析论证、方案预审、线位初定,以及与相关县市的协调、上报项目建议书、组织工可研究等大量工作。仅“二通道”的线位问题,就先后有过东、中、西三套方案。 东线:起自杭申线的余杭区博陆,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01省道、杭浦高速公路,穿绕城高速公路、德胜路、下沙路,在八堡附近入钱塘江; 中线:经杭州主城区从三堡入钱塘江的现有通道。起自北星桥,经拱宸桥,越武林门中山北路桥、艮山铁路桥,从三堡船闸出钱塘江; 西线:起自北星桥,西穿勾运路、104国道,经三墩穿绕城公路、天目山路,经屏峰在花牌楼与绕城公路置换,出龙坞、望江山至新浦沿出富春江。 天价“架高”沪杭铁路 最终,工程按照东线方案施工。“虽然要下穿沪杭铁路、穿过3条高速公路和钱塘江出口等不利因素,但从贯通的可能性来讲,最具优势。”而西线从航运的角度来看是最理想的,但建设成本巨大,破坏西线附近的景区旅游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有一定冲突;改造现有航道的中线方案会极大地破坏已有的城市规划,难以解决文物保护等难题,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选择东线方案,仅仅为了航道下穿铁路,就要为架高沪杭铁路买一笔‘巨单’。可以说,为了保护城市规划和环境,我们做了最不经济但也是最经济的选择。” 运河通道变“瓶颈” 1999年,京杭运河浙江段进行了四级航道改造,但随着腹地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货运量成倍增长,航道的升级步伐大大落后于船舶的升级步伐。 据预测,2015年、2025年京杭运河浙江段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0770万吨和15640万吨。作为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市区段的航道只有五级航道标准,25座桥梁均未达到五级航道的通航要求,严重制约了京杭运河作用的发挥和未来航运的发展。 千吨级船舶从山东直达杭州 运河二通道建成后,京杭运河航道等级将达到三级,届时1000吨级的船舶可从山东东平湖直达浙江杭州,运力提升40%。 行家分析,以开发区的电煤运输为例,电厂每年需要大量的发电用煤,如果全靠铁路运输,电煤从淮南煤矿到电厂每吨将多花10至20元的运费,如果全部走水路,10万吨煤就能省下100万至200万元的成本。 随着二通道开通,市区航道将可用于旅游等,现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堵航、噪音环保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87 评论

Rachelchel

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千米,一直从杭州到北京。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京杭大运河的 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

我爱运河

我国的景点有很多,在浙江省 文化 地图的155个景点中,我认为还是运河最美。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它又重新焕发魅力,并也要走过它的2500岁,让大运河这部史诗巨作可以横跨古今,生命不息,奋斗不息。

京杭大运河在2002年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三十八届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遗产项目。

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每个人都将努力为她增添一份美。我爱运河,爱她的悠久历史,爱她的文化韵味,更爱她重获新生的美好未来。

运河情青春梦

在梦中,我的眼前常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条长长的河流清澈见底,微波荡漾,宛如一条美丽的锦带。河的两岸,花草茂盛地生长,人们安居乐业……

那条河,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依稀记得小时候,妈妈每天都带我到运河边玩耍(因为我的老家靠近运河)。那时的运河还不及现在这么宽,像个小孩子,河中的船只也比现在要少。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一道道涟漪。“妈妈,河的衣服皱了,我来把它抚平吧!”我伸出手贴着水面顺了顺,水面竟然真的平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那一刻,我似乎与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光阴似箭,一晃约十年过去了,我再次站在了运河边上。运河显然比十年前宽了许多,就像现在的我一样,已经长大了。又长又大的船只正运着货物向前驶去。不觉想起皮日休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这条贯通南北的动脉便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鼎盛局面。就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大运河也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不仅给运输带来便利,更是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缺水的同胞们送去了生命之源!啊,大运河,我真为你骄傲!

回首望去,运河两岸,高大的杨树撑起了大伞,那笔直的水杉树更是如利剑一般直插云霄。正当我注视着这些树时,突然之间,时空好像静止了一般。庄严的水,安静的树,风蹑足远去。我脚下的土地似乎渗出水来,凉凉的水意从我的脚跟导向全身。那一刻迷迷惘惘地听到有无声的语言呼唤我,而我全身都在主动回答,似乎我们本就认识,而且非常熟悉。细细一想,恍然大悟,我们都是喝着运河的乳汁长大的,而运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想到这里,我忍不住伸出手,鞠了一捧运河水,一种亲切感漫上心头。我又鞠了几捧水,洒在身上,希望能够涤去全身的污垢,让心灵变得像这运河一般,平静而充实。

运河是我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用自己的行动 教育 者我。水是生命之源,是所有生命的母亲,万物皆因水才能生长。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是否还记得呢?现在出门,见到的干净的河流还有多少?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真正长久生存的道路!

啊,运河母亲,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把您的精神传到各处!

欣赏大运河美景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这里河流交错,小桥流水,四季分明,如诗如画,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坐车来到石门,在这里工作的妈妈和蔼可亲地跟我说,“好好,那就是京杭大运河,走,我带你去看看吧!”迎着头上的蓝天白云,走过幢幢新建的大楼,穿过条车水马龙的公路,我们来到了座深灰色的大桥。看那高高的桥坡,两排石栏像精神抖擞的卫兵守护着大运河。黑色大理石上刻着“石门大桥”四个字,那可是我们桐乡人人皆知的大名人——丰子恺爷爷提的噢!

站在桥上昂首东望,宽阔的河面,徐徐的微风吹拂着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明媚的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几只水鸟悠然自得地从水面掠过,不时“唧唧”地叫着。两岸的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数都是有些年代的白墙黑瓦的房子。

兴高采烈的我又向西眺望,原本东西走向的大运河,奇特地转了个大弯,变成了南北向,形成了美丽的“石门湾”。顺着大桥从北岸向西走去,块黑底金字的“古吴越疆界”石碑矗立着,静静地聆听着2560多年的运河诉说着历史的 故事 。挨挨挤挤的房子造就了许许多多条又长又细的小弄堂。座美丽而幽静的小院——丰子恺故居展现在我们眼前,丰子恺爷爷曾说:“走了五省,经过大小百十个码头,才知道我的故乡石门湾真是个好地方!”我想那定是因为运河的水滋润着的这片土地,才使她景色秀美,风俗淳朴,亲情至爱!

忽然阵“啪啪、啪啪”的水声由远而近,我向大运河看去,排船只慢慢驶来,转眼就到了我眼前。啊,原来是七八条货船首尾相连,在这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的大运河里来来往往,是多么自由自在啊!

美丽的大运河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它留给我的是眼前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还有那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的故事。

夜泛运河

仲夏之夜,轻风拂面。有幸夜泛运河,沉浸在那如诗如画中……初至码头,“泛舟天堂水,相约古运河”在霓虹灯的照射下格外醒目。夜色中黛色的河水清阴而寂静,偶尔涟漪微皱。水声漾起时,船已稳稳地出驶。看那河边婀娜的柳枝,显现出淡淡的墨痕,清晰而玲珑。如此巧妙的勾勒,又有着另一种奇妙的韵味。

苏州水多,桥多,真是一点不错。不一会儿,一座石拱桥便展现眼前,布满的青苔更衬托它的古老而苍桑。一阵清风徐来,顿觉凉丝丝的。原来飘起了小雨!这雨颇有一番“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韵味,细小而清凉,在赤日炎炎的盛夏,这已是无比地惬意了。等船穿过蟠龙桥,眼前忽然一亮,恍如隔世。灯光璀璨,五彩斑斓。河水里便立刻灿烂辉煌。金色被轻轻揉碎,洒在湖里,忽而聚拢,又忽而散开。在黑的夜色中,万紫千红交相辉映,展示出一派流金砾石的魅力。两岸,树木葱茏,各色五彩的灯光,为它们披上五光十色的霞衣。一群一群。宛如无忧无虑的天仙,飘飞在心中的清澈里。

看过芦荻依依,闻过映水花香。船入桥底,不由惊叹,那桥洞中的大理石桥墩上,一幅幅的石雕,雕梁画栋,精细 雕刻 着苏州的历史 典故 ,让人真的有走入历史长河的感觉,仿佛驶入了时光隧道。再看岸上一座座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层层叠叠,犹如蜃楼海市,迷离徜徉。与白昼所不同的那似曾相识的水城塔影,瑞光塔却犹为不同。吉祥的金光映衬在河中,热烈一片。如同幽蓝的夜空,犹如灿烂的葵花花丛,宛如无边的秧畦……不知何时,船中响起琵琶弦子的声音。原来苏州评弹表演已悄然开始。一曲惆怅千年的《枫桥夜泊》,一曲清新流传的《茉莉》,一曲荡气回肠的《白蛇传》,每一个字,每一个调,每一个音律,都透露着苏州清雅的气息。如此的歌,如此的美!回首,又想起清晨匆匆走过这古运河边,那清波凌凌,银光闪闪,显得那样静谧,温婉,两边的青松沐浴着晨晖,偶尔只有一串车铃响过,然后又是一片静寂。

在青涩的黎明中,温馨而柔和。然而在夜色浓浓中,运河水却是那样热闹,充满现代风情。不论如何,它都是美的!船将靠岸,品啜完碧螺春茶,便踏上甲板。黑暗再次复落,回想这河水风花雪月的柔情,回想一座又一座各有传奇的小桥,就像梦一样。直至离开码头,我的梦醒了。雨又停了,只有夜幕中一颗不知何时镶嵌的残星……

运河

杭州可称为”水乡”,江有钱塘江,河有运河,湖有西湖,可惜没有海。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运河。

清晨,太阳只露了半边脸,在雾的遮挡下若有若无,一束阳光从空气中挣脱出来,照的满天亮,运河在鸟鸣中醒来了。

晨风爱抚着河水,晨光轻轻摇着波浪,河水在金银色的光斑下一闪一闪,像金色银色的花飘在水面上,几只燕子“呼啦”掠过河面,尾间偶尔沾一下水面,就看到河水“咯咯…”地叫,露出了几个圆圆的酒窝,一圈又一圈。

中午,太阳光亮的让你睁不开眼,柳树把碧绿的头发浸泡在河水中,似乎阳光很热,洗个头就神清气爽。河水就像亮闪闪的丝带,给大地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晚上,夕阳西下,河边的几丛芦苇像夜中的小旗,几束亮光,在昏黄灯光的船儿开过后留下,划过水面,一丝闲情逸致涌上心头。

203 评论

我是五叶神

权欣薇 南京农业大学 通过对大运河江苏段 历史 文化与经济价值的挖掘,了解到保护大运河的重要性,根据国家出台的 相关政策,在文旅融合的领域针对大运河在 旅游 产品、 科技 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进 一步提出打造运河特色文化IP、推进“智慧大运河”建设、促进沿线城市跨区域合作等优化策略,促 进大运河江苏段的活化利用,保护和发展大运河非遗。 随着大运河成功申遗,国家颁布相关政策指示, 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逐步推进。大运河作 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运河江 苏段流经多个区域,多个文化圈,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 值。在文旅融合的视域下,深入挖掘大运河江苏段的价 值,研究其在开发利用中的不足和创新改进措施,对运 河非遗文化保护和运河文化 旅游 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大运河江苏段的价值挖掘 历史 文化价值 江苏大运河流经三大文化圈, 历史 文化资源丰富,种 类多样。 江苏大运河北段流经徐州、宿迁楚汉文化区。该区域 在 历史 上出现过项羽、刘邦、萧何等英雄人物,流传着游 侠剑客的事迹与传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里 的民风流露着浓厚的武侠英雄色彩。与运河相伴而生的城 市和居民在重武文化的影响下,民风大多粗犷豪迈,重情 重义。 中段流经扬州、淮安、镇江为淮扬文化区,该区域在 漫长的 历史 中经历多次兴衰,战乱时涌入各地的移民,和 平时聚集四方的商旅,达官富商、文人骚客的荟萃,留下 无数典籍书画和艺术作品。园林桥梁建筑技艺精巧,保存 至今,扬州的瘦西湖,淮安的河下古镇,均驰名省外乃至 海外。淮剧等戏曲,淮扬菜烹饪等技艺,是运河留给江苏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段的常州、无锡、苏州为吴文化区,此文化区域是 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由于该区域兼得长江、太湖的水 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居民生活富足。这里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十分适合居住。文化 历史 氛围浓厚,江南才子 闻名于此。富庶的生活、发达的农业、密集的人口、贸易 往来的兴盛,造就了此文化区敦厚重礼、热衷于经商,勤 劳且善于学习的 社会 风俗。[1] 经济价值 从交通运输上看,江苏大运河古往今来都是内河航运 的“黄金水道”。近年来,江苏运河航运以其运输货物数 量大、运输风险小的优势,推动运河运输量大幅上涨。其 中苏北内河运输量甚至能与发达国家的运输总量相持平, 可见江苏大运河在交通运输上的重要作用和经济价值。 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苏大运河是各地贸易往来的交通枢 纽,北连鲁西南煤炭能源基地、南接上海、浙江,区位 条件优越。 从 旅游 产业上看,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大 运河 旅游 产业发展迅速。大运河沿线大批文旅示范区和 文旅企业的建立,运河文化 旅游 产品受到各地消费者的欢 迎。大运河江苏段以运河水韵为特色,发展水上观光和滨 水休闲游,推动文化 旅游 商品开发,推出参观游览经典线 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带来大量门票收益。同时,大运河 旅游 相关配套设施产业也蓬勃发展,民宿、购物、交通、餐饮等行业也收益颇丰。大运河 旅游 产业为运河沿线带来 了经济价值,促进了周边城市发展。[2] 生态价值 古往今来,大运河孕育着沿线的城市和居民。保护大 运河生态文明不仅关系运河的 健康 发展,还关系到沿岸居 民的幸福生活和青少年的 健康 成长。加强大运河生态文明 建设不仅能促进经济 社会 高质量发展,还是造福一方水土 养育一方百姓的利民之策。因此,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 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 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 区域经济 社会 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 凸显江苏大运河的经济价值。 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贯通南北的绿色长廊,也是重要 的生态廊道。尤其是在江苏段,大运河发挥了极高的生 态价值。它沟通太湖、长江、淮河、沂沭泗水四大水系, 串连太湖、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不仅是防洪排涝的 “安全公园”、优化水资源调配的“民生公园”,还是 强化饮用水源的“幸福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 态公园”。 大运河本身就是一个绿色生态系统。大运河在 历史 上 就发挥了水利工程的作用,沿线地区居民和城市伴随着大 运河工程而兴。同时,天然的大运河解决了在严峻自然条 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落差问题,天然水库能削 丰补枯,避免了许多工程的修建,节约了大量时间、人力 和物力成本。不仅保证了水域长期持续通航和生态环境的 稳定,还保护了运河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大运河江苏段 旅游 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旅游 产品缺乏创新,品牌打造缺乏特色 大运河江苏段文化 旅游 资源丰富,但在 旅游 产品的开 发中,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将文化生态 价值有效的转化成经济价值。 从 旅游 产品开发来看,大运河江苏段的文旅产品大多 包含运河风光观赏,运河古镇游览,运河博物馆展览等传 统 旅游 项目,游客难以深入参与到大运河文化的建构中。 大运河江苏段缺乏具有创新与特色的 旅游 文化产品,如数 字化博物馆、运河主题乐园、运河情景演出以及以运河为 主题的剧本杀等深度 旅游 文化产品。 从 旅游 品牌打造来看,大运河江苏段缺乏区域特色。 江苏段运河流经三大文化圈,北段尚武豪迈,中段桥梁精 巧,南段才子众多,不同区域各有特色。但在目前的 旅游 开发中,不同区域的品牌定位模糊,缺少特色IP。大运河 江苏段沿线 旅游 品牌打造大多依托“仿古小镇”,开发模 式趋于雷同。有些地区一味追求仿古建筑风格,甚至拆除 运河沿岸具有区域特色且反映区域文化的独特建筑,使该 地区 旅游 内容趋于同质化,丧失了原本的独特性。 运河文化 旅游 产品与新媒体和新 科技 融合度低 随着新媒体和新 科技 的迅猛发展,各地景区不断创新 顺应数字化潮流的 旅游 产品。在文旅融合开发过程中, 大运河江苏段忽略了 科技 和新媒体的力量,尤其体现在游 客游览前的宣传和在游览的过程中。大运河江苏段景色优 美,文化底蕴深厚,有极高的 旅游 价值,但是景区的宣传 力度不足。运河景区宣传手段多通过拍摄纪录片、投放电 视广告等传统老旧的宣传方式,未能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 喜好,难以吸引 旅游 消费主力军。在游览运河景区过程 中,由于缺乏创新, 旅游 产品中缺乏现代 科技 元素,文化 内涵的展现形式没有因时而变,未有效发挥5G、超高清、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支撑作用,基 于高 科技 的沉浸式与体验型文旅产品内容较少,游客缺少 新鲜感。 大运河地域协作性差,缺乏总体规划 首先,大运河江苏段地域性文化特征强,流经省市和 跨行政区划众多。在运河 旅游 开发过程中,各个行政区划 形成屏障, 旅游 线路多成节点式分布,导致缺乏运河 旅游 的连贯性。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方的利 益诉求难以统一。其次,大运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地政府制定的保护与开发措施不同,有些地区政策甚至 相左。运河 旅游 也是分区域各自发展,政府缺少整体规划, 各地域间也难以更好发挥各自优势来实现优势互补。大运 河文化一体化发展受阻,难以实现市场空间的共享和共荣。 大运河江苏段 旅游 开发对策及建议 2021年,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 园建设工作小组印发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 划》,指出要整合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按 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思路优化总体 功能布局,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大运河时 代精神,加大管控保护力度,加强主题展示功能,促进文 旅融合带动,提升传统利用水平,推进实施重点工程,系 统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传统运河非遗文化中 注入时代精神,借助运河文化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 明、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这些要求为大运河江苏段开发与 利用提供了总体方向。根据大运河江苏段在文旅融合开发 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家对大运河发展的指示,提出以下 对策及建议。 创新 旅游 产品内容,打造运河特色文化 IP 在 旅游 产品创新上,大运河江苏段在以运河水韵为特 色发展水上观光和滨水休闲游的基础上,打造运河主题文化公园。主题乐园中包含富有江南韵味的情景演出、汉 服表演和体验、运河沿线游船放花灯等深度 旅游 的特色项 目。改变传统博物馆静态展示的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打 造数字化运河博物馆,让游客们在游览运河风光中感受 江南 历史 文化和风土人情,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大运河非 遗项目。 从特色IP打造上看,江苏大运河的三大文化圈应根据 地域特色,挖掘文旅融合开发亮点。运河北段徐宿段,打 造成以徐州、宿迁为中心的楚汉文化圈,融合如徐州的文 庙、梆子、竹马,宿迁的龙王庙行宫、泗州戏、彭泽湖渔 鼓等地区特色文化元素,建构忠肝义胆、侠气豪迈的运河 IP风格。 将中段淮扬段打造成以淮安、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 圈,依托精巧的园林建筑。例如,扬州的瘦西湖、淮安的 河下古镇和淮剧等戏曲,淮扬菜烹饪等技艺,挖掘其背后 的文化 历史 价值。将南段的吴文化区打造成实体“江南百 景图”,可以与 游戏 联合开发,吸引新时代的年轻游客和 “江南百景图”的 游戏 用户,扩大运河景区的市场人群。 选取镇江的古渡文化、常锡的船商文化和苏州的水乡文化 等塑造特色IP。 [3] 利用新媒体和新 科技 ,推进“智慧大运河”建设 大运河江苏段应在景区宣传中加大对新媒体的使用力 度,在运河文化展示中提高与现代 科技 的融合程度。 在宣传方面,借助新型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 bilibili等,发布运河相关短视频,并且引导用户进行二 次创作。大运河宣传要转变话语表达形式,将原来景区纪 录片的宏大视角转移到更平民化的短视频微观视角,拉近 游客与景区的距离。同时借助网红效应,用名人直播的方 式拉动运河景区游客的增长和扩大知名度。以“丁真”带 动甘孜理塘县景区知名度为例,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形成的 网红效应拉动景区发展是互联网背景下有效的宣传方式。 用“互联网+运河非遗”的模式促进大运河文化传播。 在 旅游 展示方面,在线下,将传统运河博物馆改造成 运河沉浸式数字体验博物馆,通过全息影像、全景VR、数 字灯光秀等技术,借助信息化多种交互视觉媒介传达运河 的 历史 与文化。借助5G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运河主题乐园、 情景演出注入新鲜血液,极大提高游客的新鲜感和趣味 性。[4]在线上,搭建云上大运河非遗APP、借助网络直播运 河情景演出,让游客在线上就能领略大运河的自然风光和 文化风情。目前,大运河文化产业应该创新业态和商业模 式,培育云 旅游 、云参观的新消费需求。借助数字化新技 术,推动大运河景区线上线下互补发展。 政府统筹协调,促进跨区域合作 江苏省政府在大运河江苏段的开发利用中应构建中央 统筹、省总负责,各个区域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 局。各级规划要树立 旅游 引领、南北联动、产业融合、共 建共享的创新理念,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 带面”的思路优化总体功能布局。针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 衡导致运河发展政策不统一问题,政府应考虑多方诉求, 对开发困难地区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针对大运河 各区域分散发展的问题,制定大运河一体化发展战略,设 立大运河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决策参谋和政策咨询,促 进各区域信息资源的整合。大运河 旅游 项目打造涉及众多 部门,包括水利航运、 旅游 园林建设等,须形成协同发 展,各部门合力。[5] 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厚的历 史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带动了沿线文化 旅游 业的发 展。但由于大运河江苏段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 旅游 产品 和品牌打造缺乏特色、文化 旅游 产品与新媒体新 科技 融合 度低、地域协作性差缺乏规划等问题,大运河江苏段的非 遗文化和 旅游 资源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时,为了响应 国家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提升 传统利用水平的号召。文章从大运河江苏段在开发利用中 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在产品创新和品牌打造、加强新媒体 技术运用、促进跨区域合作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 议。为推动大运河非遗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新时代宣传中 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注入新 活力,让大运河文化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周艳丽,陈敬敬,崔淼.大运河文化 旅游 资源开发对策研 究——以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为例[J].中国商论,2020(03):112- 113. [2]姚乐,王健.试论大运河江苏段的特性与文化带建设 要点[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 科学版),2019,18(03):108- 118+127. [3]郭新茹,沈佳,韩靓.文旅融合视域下大运河江苏段文化 IP开发策略研究[J].文化产业研究,2020(01):264-276. [4]窦兴斌,何边.新媒体语境下大运河(河北段)非物质文 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J].大舞台,2018(05):99- 104. [5]廖维俊,何有世.全域 旅游 视角下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 建设模式研究[J].四川 旅游 学院学报,2019(06):41-45

334 评论

烧饼小顺顺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而至7世纪的隋炀帝时期和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两次大规模地开凿运河,终于建成了这条沟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动脉。从天津到通县北关、张家湾一段,叫北运河,又称之路河,全长186公里。从通县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惠河,该河是元代初年由伟大的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因北京地势比通县高,在通惠河上修筑了五道闸门,控制水位,使南来的大船才可直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那时积水潭"舳舻蔽水",成为一个南北漕运的大港口,附近市场繁荣,盛况空前。 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这对促进大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19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并成为旅游热线。 为适应我国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已在北京通县北运河、温榆河等四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通州北关、张家湾的古运河遗址中,兴建起大运河旅游区及纪念馆等,广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览昔日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风姿。元朝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市),原来的大运河就不能作为漕运的路线了。元初,漕运路线是:由长江进入淮河,再溯黄河而上(这时黄河是由河南转向东南,夺淮河入海),到达今河南封丘县中滦镇,弃舟登岸,改为陆运,走180里至淇门镇,再改水运,由御河(今卫河)航至直沽(今天津市),抵达大都。很显然,这条漕运路线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元朝政府首先考虑如何利用南北流向的泗水航道。在1283年开凿自济州(今济宁)至安山的济州河,从济州往南,就可以利用泗水通航了。1289年,又开凿了自安山至临清合卫河的会通河,这样,来自江淮的漕运船只,就可以由水路直达直沽了。1293年,元朝政府又完成了自通州至大都的通惠河。至此,京杭大运河全线告成,漕运直达大都已不成问题。这条运河惟一的问题是,从徐州至淮阴的一段仍以黄河为运道,颇有后患。明朝初年,会通河淤废。明都城自南京迁往北京以后,矛盾变得突出了。1411年,明朝政府修复会通河,初步恢复了南北漕运。但是,黄河下游常常决口,河道向北移动,会通河一再被冲毁,所以这条漕运路线并不完全可靠。明朝自嘉靖年间,下决心彻底解决问题,其办法是推行'避黄改运'的治运方针。从山东鱼台县南阳镇以下,在运河之东开凿新道,以避开黄河的冲决。1566年、1605年先后开了南阳新河和泇河。到清初康熙年间,又开了中河。这样,从明至清,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终于避开了黄河,使京杭大运河全部成为人工开凿的河道。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共分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山东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全长1794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南北水运畅通无阻。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成功,是中国水运史及运河史上的一大创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清两代的大部分时间内,由于京杭大运河形成的漕运,使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和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发展。从北往南,通州、德州、临清、济宁、淮阴、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嘉兴、杭州等一系列工商业城市兴起或进一步繁荣,一些古代的文化名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直到近代,运河流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直到19世纪末,铁路、海运的兴起,京杭大运河才渐渐失去它往昔的风采。无论是隋朝的大运河,还是以后的京杭大运河,在世界运河工程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就时间、长度而论,世界上其他的著名运河都难望其项背。京杭大运河全长 1794公里,巴拿马运河为80多公里,苏伊士运河160公里。隋朝大运河开于7世纪初,京杭大运河完成于16世纪,而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迟至19、 20世纪才通航。大运河的开凿,也是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它要穿过几条大河,经过山地、平原等复杂的地段,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是难以想像的。古代没有任何精密仪器和工程机械,如此巨大、复杂的工程,证明了我国人民所具有的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的。今天,古老的运河仍在继续发挥着作用。江苏、浙江地区已经或正在重新疏浚运河河段,河北、山东河段今后也将得到整治。古老的运河定会重新焕发青春,它的经济、文化价值会重新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15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东京奥运会论文参考文献

    羽毛球运动速度和力量训练方法和生化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许

    隐形冠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外对京杭大运河研究论文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在中国东北和东部平原广阔的水路系统的运行,建于公元前 5世纪,它被视为统一为7 世纪隋王朝帝国的第一次的通讯手段。这导致一系列的巨大的工地,创造的世界

    茶痴吃茶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大运河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怎么写 什么是论文的参考文献呢?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

    碗碗小公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研究论文

    第一条为加强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提高内河运输船舶技术水平,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优化内河运输船舶结构,促进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

    飞天大圣朱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大运河文创论文参考文献

    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想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保障京杭大运河附近的生态平衡,其次则是考虑经济发展的问题。目前的京杭大运河主要做的是环保工程,这也就意

    Emily14730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