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布丁2011
译文,原来是指把一段文字从一种语言经过翻译转变为另一种语言。“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的文字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译文也指一种书刊名。月刊。主办单位是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934年的9月,鲁迅和茅盾发起创刊,鲁迅编辑了前三期,后面由黄源负责编辑,上海生活书店发行。当时,鲁迅先生对他的这本书刊有这样的说明:“原料没有限制、门类也没有固定”。
旧刊为29期,汇聚了当时最有名的作家译者,1937年6月停刊。
新刊2008年6月停刊,亦名品层出。
扩展资料
自2001年创刊以来,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反响,《译文》也充分考虑到这个群体休闲阅读及文化充电的需要,在视野的选择上也是十分驳杂的,杂志定位在城市文化、城市文学方面,涵盖广泛,对各国文化现象及音乐、影视、旅游、美术等各类文化现象都有所涉及。
新版的《译文》除了“译”,还有“文”,不论是“译”的选择,还是“文”的点评,都体现了刊物“关注人文思想,追求格调人生”的办刊宗旨。 我们的刊物宗旨是“优美而有情趣的译文与述,关注人文思想,追求格调人生,开拓心智的视野。”我们迫切地想把国外当代的、城市的文学、文化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因此我们竭诚欢迎同样有志于此的志士同仁,尤其是年轻学者源源赐稿。
它汇集了海内外一大批中青年名流学者和翻译家,如董鼎山、陆谷孙、罗新璋、钱满素、陈良廷等,特别强调翻译的严谨及行文的优雅,为读者提供更新颖、更全面的文化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译文
包子baozi2015
任溶溶,中国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广东鹤山古劳下六旺宅村人,早年曾参加文字改革工作。曾用俄、英、意、日等多种文字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同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翻译作品有《安徒生童话全集》、《普希金童话诗》、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创作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给巨人的书》、《我妈妈的故事》等。1923年生于上海。4岁返广州读私塾和小学。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后从事编辑工作,长期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1941年翻译第一篇苏联小说。1945年翻译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从此,他以儿童文学为终身事业。上海解放不久。他负责编辑《苏联儿童文学丛刊》。1946年毕业于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52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后,他主管外国文学编辑工作,出版了许多好书。六十年代起,经任溶溶等倡导,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系统地介绍国外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出版重要作家的选集。“文革|以后,任溶溶任上海泽文出版社编审,编辑《外国文艺》杂志。任溶溶 - 主要作品任溶溶 一、童话著作《“没头脑”和“不高兴”》童话集《小孩子懂大事情》儿童诗集《给巨人的书》儿童诗集《我妈妈的故事》儿童诗集《爸爸的老师》《没有不好玩的时候》二、翻译作品《安徒生童话全集》《普希金童话诗》《洋葱头历险记》意大利童话《假话国历险记》意大利童话《彼得·潘》英国童话《柳树间的风》英国童话《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英国童话《长袜子皮皮》瑞典童话《小飞人》瑞典童话《华尔·狄斯耐作品选集》,6分册,任溶溶译。上海朝华出版社民国37年10月(即1948年)初版。这6本书除了《小飞象》在1981年再版,其余5册均未再版。《小鹿斑比》改编自奥地利童话名作,描写森林中一只小鹿半生的经历,从弱小的麋鹿经过各种苦难和锻炼,终于变成森林中的王子一切动物的领袖。《小熊邦果》这是美国大作家辛克莱·路易士的童话,写一只马戏班小熊逃出牢笼之后,在陌生的森林中到处碰壁,吃过许多苦头以后,终于学会了大自然的生活习惯,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幸福。《小飞象》小象钝波因为长了一双大耳朵,到处受人欺侮和凌辱,最后他因了自己的努力,靠着那双为人讥笑的大耳朵高飞起来。于是他成了名。《小兔顿拍》小兔顿拍之名为顿拍,因为他一双脚处处顿拍,事事顿拍,闹得大家心烦意乱,被目为“捣乱分子”。这故事叙述他如何遇到猎人,他那顿脚声居然变成警报,救了整个森林中生物的性命。《快乐谷》快乐谷有一座会唱歌的竖琴,大家随着歌声工作,劳动成了一种乐趣。可是有一天竖琴被天上的巨人偷去解闷了,大家顿时像失了空气一般不习惯。最后米老鼠和唐老鸭、果菲三人上天救回竖琴,并将寂寞自私的巨人带下人间,共享集体快乐的生活。《彼得和狼》这集子共收两个民间故事:根据苏联音乐家普罗柯菲耶夫音乐故事写的“彼得和狼”,和英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小小鸡”,两种风格,却是同样有趣。《柳树间的风》华尔·狄斯耐作品选集,K·格莱汉作(今译肯尼思.格雷厄姆),上海朝华出版社民国38年1月(即1949年)初版。此书为名作《杨柳风》的简写本,任溶溶译。《木偶奇遇记》华尔·狄斯耐作品选集,上海朝华出版社民国38年1月(即1949年)初版。同为简写本,任溶溶译。《亚美尼亚民间故事》苏联哈恰特良茨编著,上海时代出版社1949年4月初版。 民间故事集,内收《跛脚的人、没有胡子的人和独眼的人》、《聪明的亚罗》、《会讲话的鱼》、《主人和工人》、《魔戒指》等16篇民间故事。《阿尔明尼亚民间故事》苏联哈恰特良茨编著,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初版。 应为《亚美尼亚民间故事》再版。《神奇的颜料—三幕童话剧》 苏联亚历山大·古林斯基、尼古拉·伊凡诺夫著,立化出版社1949年3月初版。同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1955年儿童读物出版社再版,邢舜田插图。《小哥儿俩》苏联阿·托尔斯泰著,时代出版社1949年6月初版。1953年再版。195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易名为《小哥儿俩探险记》出版。《密斯脱特威斯脱》苏联马尔夏克著,时代出版社1949年9月初版。长诗。《列宁的故事》苏联柯诺诺夫著,时代出版社1949年12月初版。《参覌列宁博物馆》苏联谢·米哈尔柯夫著,少年儿童出版社1950年9月初版。摄影配图诗集。《好医生》苏联柯·楚科夫斯基著,少年儿童出版社1950年10月初版。 童话诗,改编自《杜立特医生》。
雪莉小姐的
任溶溶(1923--):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我国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参加文字改革工作。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后从事编辑工作,长期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1941年翻译第一篇苏联小说。1945年翻译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从此,他以儿童文学为终身事业。上海解放不久。他负责编辑《苏联儿童文学丛刊》。1952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后,他主管外国文学编辑工作,出版了许多好书。六十年代起,经任溶溶等倡导,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系统地介绍国外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出版重要作家的选集。“文革|以后,任溶溶任上海泽文出版社编审,编辑《外国文艺》杂志。任溶溶能用俄、英、意、日四种语言进行翻译。他翻译过许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普希金童话诗,叶尔肖夫童话诗《小驼马》,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6�1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等 。人们从任溶溶的译作中了解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儿童作家、作品,得到了可贵的借鉴。任溶溶从事翻译的态度严肃、认真。他翻译的作品都经过慎重的挑选和周密的考虑。它们或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或在创作上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对小读者有益,而且也能对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起促进作用。任溶溶十分注意在译作的文字上下功夫。他的译文通畅易懂,既忠于原作的精神风格,又注意汉语的规范化。他在儿童诗的翻译方面,更有造诣,十分传神,不仅保留了原诗的内容、结构、意境,而且力求切合中国儿童的特点和理解水平,并尽量使翻译过来的诗句也有格律,以便读之上口,为小读者所乐于接受。他翻译的诗歌,对我国儿童诗的发展,不论在题材上或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任溶溶,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1923年生,广东省高鹤县人。1945年在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建国后曾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主管外国文学编辑工作。新时期以来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编辑《外国文艺》杂志。用俄、英、意、日等多国语言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同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有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给巨人的书》《我妈妈的故事》,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和《任溶溶作品选》。
午夜的咖啡香
译文:意思是经过翻译,将一种文字形式变换为另一种文字形式的文字。
如:将外文书籍翻译为中文,则翻译后得到的中文为译文。又如:把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则现代白话文就是译文。
示例:巴金 《怀念萧珊》:“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
译文同时也是一种书刊名。由鲁迅和茅盾发起的月刊,旧刊为29期,1937年6月停刊;新刊2008年6月停刊。
扩展资料:
译文的反义词:原文【yuán wén】
意思为原作品、原件,出于明张居正《女诫直解》:“谨案集中《女诫》原文,与《后汉书》字句互异者多。”
白话译文:谨案集中的《女诫》原件,和《后汉书》中的文章不同的地方很多。
详细解释:
1、翻译时所根据的词句或文章:译笔能表达出~精神。
2、征引或转写所依据的文字:引用~要加引号。抄完之后要跟~校对一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译文
介绍上虽然说是报纸,但肯定在悠长的岁月里改版过了,现在看封面是杂志,全年定价:72元月价:6.00元,从这个来看,也是月刊,属于杂志。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1)特殊重要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
是科技核心期刊名称 中国老年学杂志 期刊CN号 22-1241/R 主管单位 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会
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又见《独秀文存》卷1。 《青年
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淡水路66弄4号(原淡水路朱衣里252号)创刊。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林育南、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