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祥居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面对同一文体阅读的层次是很不相同的,乡间不识字的老太太和大学里的教授在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都会同情杜十娘,怒斥李甲、孙富。而不同在于乡间老太太没有教授更深入的从社会学、美学等方面去思考它的价值。读小说的人爱从小说中看“热闹”,这就是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而鉴赏则必须跳出“看热闹”的境界。明清小说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其魅力肯定不如现当代小说,只要看一看古典名著和小小说各自在柜台的行销量就知道了,而存在的读者群中基于“古典名著”去读的也远大于了喜爱的理由。为什么学生缺乏对古典小说的热情呢?古典小说包括明清小说与现代社会的距离感造成了很大的阅读不适应,有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就奇怪,宝、黛整天除了吃喝,就不见他们学习,也不明白宝、黛的爱情价值究竟有什么值得称道。这是清代作品,写于1757至1778年左右,距离不过三百年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学生阅读的困难首先来自语言障碍,虽然这些作品使用的基本为当时白话,但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已基本上相当于阅读浅易文言文了。更大的障碍来自生活情景的改变,由明清到今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学生很难想象三五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甚至于每一个生活细节上都无法想象。学生对明清时代社会风尚、社会生活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真真假假戏说性的明清电视剧中,可*程度有限,有时甚至有错误认识的可能性。由此推出这样的结论是必然的,我们要鉴赏明清小说第一要务在于认识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整体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封建的政治体制更加成熟、完备,专制主义更加加强。同时也正走向没落和衰败,此时农耕文明高度发达,而商品经济在富庶的地方日益萌芽,在城镇中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中一种有别于农耕社会的新的群体----市民阶层正在兴起。而同时属于这个阶层的思潮也渐兴起。如在清乾隆年间,山西就出现这样的情形,地方官员向皇帝禀告此地民风,第一流的子弟不再走科举之路,又往往都送去学经商,在明清小说中这样的离子当然就屡见不鲜了,如《白秋练》的男主人公,就是父亲不想让他走科举之路,转而经商,于闲暇读玩诗书引出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重商轻农甚至蔑视科举这样的思想,虽然是一种“叛经离道”,这种思潮虽然在冲击着封建体制的大局。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在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就会明白杜十娘为什么没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给李甲,直到被李甲出卖,十娘想用这些财宝去撬布政使老爷的家门,使他能接受自己,想用钱财打破封建门阀制度的壁垒,这种思想不但十娘有,《白秋连》中的女主人公被公公认可,原因也是白秋练善于玩期货,能预测物价跌落,一句话,能赚钱。社会生活的改变,使作家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迁。在思想文化领域受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崇拜圣贤,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潮兴起。这使得文学观念也有了新的特质。于是我们在《三国演义》里看到了具有草根文化特质的“忠义”的极力歌颂。甚至极有点个人恩怨色彩的华容道放操也被作为忠义精神极力推崇。而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的是“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而对造反作乱的农民起义的英雄极力歌颂。在《西游记》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那个自称“齐天大圣”公然叫嚷“皇帝轮流做”的孙悟空,而整个的《红楼梦》更具全身心的为那追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平等,反对包办的命运的宝、黛的讴歌。课本中选取的小说甚至片段里都包好着崭新的思想的因子,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杜十娘向封建伦理价值的抗争,也看到杜十娘面对金钱对人性尤其对美好感情的冲击所选择的最为悲壮的投水作为她的最后的反击。
喵喵咪儿
我来提供几个有创意的论文题目:(1)从《儒林外史》、《镜花缘》到《儿女英雄传》——论清朝知识分子眼中的科举制度。这篇论文的要点:上述三部章回体小说都用了大量的篇幅表达作者对科举制度的认知,联系到今天的高考,也许楼主能从中挖掘出更深的内涵展开论述。(2)明末山水小品文的中兴与末路——论公安派和张岱的山水小品文这篇论文的要点:在分析公安派与张岱山水小品文的基础上,论述他们的作品与明朝中前期的散文相比有何进步之处,论述他们的作品与唐宋大家的作品相比有何不足。然后根据上面的对比,总结出明末散文“中兴”与“末路”的趋势(甚至可以联系清初桐城派的散文作对比)。(3)南戏对“曲”体裁的开拓——论《琵琶记》这篇论文的要点:根据高则诚的《琵琶记》,分析元末南戏在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何创新,它为何能传诵千古,它又为走入死胡同的元曲注入了哪些新鲜元素,它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它怎样使“曲”这一题材焕发了生机(甚至可以论述它对后来明清传奇的影响)。上述三个论文题目,(1)是小说,(2)是散文,(3)是戏曲,分属清、明、元三个不同的朝代,楼主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了,而且这些题目也有创意,不会走四大名著或关汉卿杂剧的老路,避免雷同。当然,能否把它们写好就看楼主自己的文学功力了。
幽深的猫巷
1. 类型研究与思想逻辑:解读儒家礼法思想,《中外法学》2007年第3期2. 清代绅士眼中的上海地方司法活动,《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3. 清代诉讼风气的实证分析与文化解释(与杜金合作),《清华法学》2007年创刊号4. 清代中国司法裁判的形式化与实质化,《政法论坛》2007年第2期5. 雅俗之间:清代竹枝词的法律文化解读,《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6. 提倡经典阅读(卷首语),《律师文摘》2007年第1期7.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与回归本土?《政法论坛》2006年1期8. 杨乃武冤案的平反背后: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考察(与杜金合作),《法商研究》2006年3期9. 也说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政法论坛》2006年4期10. 娱乐与讽刺:明清时期民间法律意识的另类叙事,《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转载)11. 古典中国的死刑:一个思想史与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法学》2006年3期12. 清代司法官员的知识结构(与杜金合作),《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5期13. 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与诉讼心态,《中国法学》2006年6期14.虚构与真实:明清时期司法档案的修辞策略,《法学家》2005年第5期15.从“灋”看中国司法的兴起及理念,《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6.明清刑事诉讼“依法判决”之辨正,《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17.“办成”疑案:对春阿氏杀夫案的新文化史分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18.如何思考中国法律传统的现代意义,《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19.诉讼和伸冤中的中国传统民间法律意识,《想象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0.包公:清官之象征与法律之神明,《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1.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A版22.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省思,《中国法史学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3.从类型角度谈中国法律史叙述:一个导论,《法史思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4.传统中国民众的伸冤意识:人物与途径,《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25.如何思考中国传统法制的现代意义,《中西法律传统》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6.权利与伸冤:传统中国诉讼意识的解释,《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转载)27.讼师的眼睛,《清华法治论衡》第4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8. 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期29. 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笔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6期30. 解读包公的吏治思想与法律思想,《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31. 法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下),《中西法律传统》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2. 关于中国古代“民法”问题:借题发挥,《<崇德会典>、<户部则例>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3.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清官司法,《法制日报》-29“理论专刊”连载34. 关于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省思,《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35. 从类型角度谈中国法律史的叙述模式,《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36. 开拓与创新:《求索集——张晋藩先生与中国法制史学》读后,《<崇德会典>、<户部则例>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7. 解读包公故事中的罪与罚,《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38. 解读历史叙事的包公断狱故事,《政法论坛》2002年第4期39. 法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上),《中西法律传统》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律现代化,《湘江法苑》2001年第4期41. “信诚”理念:法律与道德的基础,《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42. 从西方民法看中国古代“民法”问题,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43. 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省思,《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44. 制作中国法律史:正史、档案与文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45. 清代民事审判与“第三领域”及其他,《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46. 法制现代化的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解释,《法制现代化研究》2000年第6卷47. 礼法的话语与实践:水浒与女性,《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8.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2期49. 从话本《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法,《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50. 皇权与清代司法运作的个案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51. 中国法制改革认知取向的考述与评析,《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52. 解读本土资源与中国法治建设,《中外法学》2000年第2期53.浅谈中国古代的腐败与廉政,《法学》1999年第4期54.“刑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比较法研究》1999年1期55.晚清法制改革引出的两点思考,《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转载)56.中华法系研究的再思,《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春季号57.武松:好汉还是强盗?《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8.晚清法制改革的逻辑与意义,《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9.中国百年变法运动的两种话语,《法商研究》1999年《法制变革与教育》专号60.关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的述评及其他,《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5期6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62.国家与社会:汉代“独尊儒术”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63.“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64.“刑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4期合刊65.“礼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66.辨异与解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类型研究及其局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秋季号67.《金瓶梅》反映的明代经济法制释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秋季卷68.从清代习惯法看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春季号69.通过西方思考:法律与经济的相互解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秋季号70.古希腊法律文化视野中的《安提戈涅》,《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71.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与途径,《现代法学》1997年第4期72.开拓与创新——《求索集》读后,《中国法学》1997年第6期73.关于外国法制研究的几点思考(与任强合作), 《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74.《金瓶梅》“公案”与明代刑事诉讼制度初探,《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1期75.法律的经济分析与经济的法律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76.包公杂剧与元代法律文化的初步研究,《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年秋季号和1997年春季号连载77.“仵作”源流考证,《政法学刊》1996年第2期78.西方市场法制的成因探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79.《窦娥冤》与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试析,《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80.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81.与《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一文作者商榷,《法律科学》1996年第3期82.《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3期83.西方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建设及启示,《政法学刊》1995年第3期84.皋陶与“法”考论,《政法学刊》1995年第1期85.从比较法律文化看法律移植,《学术研究》1995年第6期86.《史记·循吏传》随想,《中外法学》1994年第2期87.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的特点,《历史大观园》1994年第9期88.武松命案与宋代刑事诉讼制度浅谈,《历史大观园》1994年第11期89.从薛蟠打死张三命案看清代刑事诉讼制度,《法学文集》(4),中山大学学报丛书1992年号90.中国古代成文法公布考论,《法学文集》(3),中山大学学报丛书1991年号。91. 索像于图:明代听审插图的文化解读(与杜金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92. 读律生涯:清代刑部官员的职业素养(与杜金合作),《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3期93. 哀矜与读律:清代中国听审的核心概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94. 清代中国的爱民情感与司法理念,《现代哲学》2012年第1期95. 清代中国法律知识的传播与影响,《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6期96. 从《诗经·甘棠》事志考释到送法下乡,《政法论坛》2011年第3期97. 困境与出路:回望清代律学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9期98.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与温荣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99. 明清刑讯的文学想象:一个新文化史的考察(与杜金合作),《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100. 凡俗与神圣:解读“明镜高悬”的司法意义,《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101. 明清国家的法律宣传:路径与意图,《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5期转载)102. 明清时期的“依法裁判”:一个伪问题?,《法律科学》2010年第1期103. 地方法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法治论坛》2010年第1期104. 替天行道与江湖世界,《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8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105.《唐律疏议》的贡献与问题,《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春季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106. 唐明律刑讯规定之异同(与杜金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07. 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108. 宗教与传统中国法律之关系,《中国法律》2008年第6期109.道与器:关于“律”的文化解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110. 学术史的内在理路:以中国法律史为例,《云梦学刊》2008年第4期111. 清代抱告制度考论(与姚志伟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248 李岩和红娘子 249 吴三桂借清兵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253 李定国转战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面对同一文体阅读的层次是很不相同的,乡间不识字的老太太和大学里的教授在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都会同情杜十娘,怒斥李甲、孙富。而不同在于乡间老
1、《〈燕山外史〉版本考》,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08年总第3辑;2、《沈复粲鸣野山房藏书考略》,载《文献》2008年第4期;3、《海内孤本明刊〈新刻全像五
学术史系列1.《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初议》(1.25万字),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古典文学学术
长江文艺当代外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月刊明清小说研究南方文坛清明外国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文艺争鸣小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