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6

土著零食家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用耗材定价机制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狸露宝1234

已采纳

在耗材目录的确定机制中,《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纳入、不纳入、调出三部分内容。这里明显吸收了药品目录管理中长期“只纳入、无调出”的教训经验。同时,本处也明确了目录制定和调整中的专家审评机制和准入编码机制。【法律依据】2020年6月8日,我国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熟悉该领域的人都知道,我国医保的医用耗材管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整体性的规范。因此该征求意见稿的制定和未来实施,有着该领域中“里程碑”的意味,将会对相关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这份新鲜出炉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可见其中亮点颇多,而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医用耗材领域中引入了“准入管理”的方法。在第一章第三条就明确提出了:“【准入管理】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综合考虑医用耗材的功能作用、临床价值、费用水平、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采用准入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目录》(以下简称《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并定期更新,动态调整。《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内医用耗材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在我国医用耗材领域,国家医保既往的管理方法,原则上是“非禁即入”,即:除非医保部门有明确的规定指明某些医用耗材不纳入报销,或某些耗材(主要是高值耗材)的定价和使用必须符合医保专门的要求,否则大多数医用耗材都是可以直接纳入医保范围,可以单独或包含在医疗服务项目中进行收费和报销的。这就是人们戏称的“黑名单”方法。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当药品领域改革的不断加强,药费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尤其是“药占比”被严格监控的情况下,医用耗材的使用量和金额出现了补偿式的快速增长,吞噬了一部分药品改革的成果。因此一些部门和地区也提出了“耗占比”监控的管理思路,力图控制医用耗材领域的失序。事实上,采用药占比、耗占比等刚性指标来强行考核约束复杂多变的医疗行为,一直是受人诟病的。要理顺医用耗材的使用和支付,需要有更完整的管理策略。在此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我们看到医保部门参照药品准入管理的改革经验,全面提出了耗材准入管理方法,就体现了这样的管理思想变革。 药品的准入管理,在我国医保中已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准入管理的核心是目录管理,只有被纳入目录者,才能获得医保范围内的使用和支付,也就是所谓的“白名单”制度。而要能够进入并留在目录内,就要遵守医保在定价、采购、使用、报销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定,从而形成一个边界清晰的管理规范。这方面药品管理中已有完整的体系建设。在此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医用耗材的目录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事实上这也是这个文件中最主要的内容,其中包括“第二章《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的确定”、“第三章《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的使用”、“第四章 医用耗材的医保支付”,构成了完整的体系。【拓展资料】这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耗材编码机制。相比可以基于通用名进行管理的药品,种类繁多如烟海的医用耗材的分类编码管理非常困难。但好在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医保局已经制定了自己的耗材编码体系,因此此处明确规定:“新上市的医用耗材,首先按医保医用耗材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如该医用耗材编码与目录内医用耗材编码一致,自动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支付政策和规则与目录内相同编码的医用耗材一致”。而由于医用耗材的复杂多样性,也留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口子:“如该医用耗材编码与目录内医用耗材编码不一致,由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适时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是否纳入《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预计这方面还会有复杂的博弈,需要更细致的规范。在耗材目录的使用机制中,《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公立医院使用的耗材必须经过集中招采,谈判准入的耗材则可直接挂网采购,并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优先使用集采品种,从而和医用耗材带量集采工作进行了制度衔接。同时,在目录使用机制中也强调了耗材编码的更新使用方法,如前所言,耗材的分类编码体系是医保耗材管理的重点所在。在耗材的支付机制中,《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支付与不予支付的情况,强调了对“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的”、“超出实际植入数量的植入性耗材费用”等不合理耗材使用现象的不予支付,这是值得医疗机构和耗材厂商重视的。同时,耗材的医保支付标准在此处有了明确的规定。“独家产品,原则上通过谈判确定首次医保支付标准”、“非独家产品,原则上通过集中采购确定和调整支付标准”。在明确耗材支付标准由国家医保部门制定的前提下,具体的支付方式、支付比例则由地方医保部门制定,体现了管理上的灵活性。最后,耗材支付办法部分还指出:“支持各地将目录内医用耗材纳入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打包支付范围”,从而为和DRGs等支付方式改革的衔接留下接口,当然这方面的具体规范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201 评论

缘来是你69

法律分析:通过取消耗材加成,有效避免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和过度使用医用耗材的问题,遏制“医用耗材腐败事件”发生,以更合理的收费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收入水平,改善保障民生。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第一条 明确管理对象及管理内容等。《办法》明确了医用耗材的定义和分类,明确对医用耗材的遴选、采购、验收、存储、发放、临床使用、监测、评价等工作进行全流程管理。

第二条 设定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供应目录。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合法、安全、有效、适宜、经济的原则,制订本机构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并定期调整。同时要求医疗机构限制医用耗材品种品规数量,对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医用耗材也要限定供应企业数量。

第三条 规定医用耗材采购要求。规定医用耗材采购实施统一管理。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医用耗材的采购活动,不得使用非医用耗材管理部门采购供应的医用耗材。

第四条 建立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分级管理制度。医用耗材的临床使用,分三级管理。本办法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该目录将医疗器械分为I、、类)》,将医用耗材分为I、、级。级医用耗材,由卫生技术人员使用;级医用耗材,由有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经过相关培训后使用;级医用耗材,按照医疗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由具有有关技术操作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使用。对于植入类医用耗材,在使用前还应当进行术前讨论。

第五条 明确监管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医用耗材管理信息系统,并覆盖遴选、采购、验收、入库、储存、盘点、申领、出库、临床使用、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不良反应监测、重点监控、超常预警、点评等各环节,实现每一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可溯源。同时,将医用耗材购销管理纳入行风建设管理领域,加大对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违反“九不准”规定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用机器人的研究论文

    最多追加100好吧,怎么都喜欢人啊 微型机器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摘要: 微型机器人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 由于它能进入人类和宏观机器人所不及的狭小空间

    童童56485207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利用机制研究论文

    一、 挫折和应激反应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遭迂挫折时为了抵抗压力,消除恶劣情绪,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自然防御功能。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的前提是遭迂挫折和应激反应。每人每

    右耳在聽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奶制品成本定价策略研究论文

    1、 以降低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经验曲线,随时间经验积累,提高生产效率而降低成本。规模经济,随生产规模扩大,降低生产成本。当产量翻番时,一般成本通常会下降20%

    杨枝甘露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研究论文

    一、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一)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选取一批自然生态空间和单项自然资源开展确权登记,202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适

    我是一只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股票期权定价机制研究论文

    我国股票市场,它的定价机制也是比较特殊的,而且是随意的,都是很随意了。

    wxb206647246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