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3

追梦的风筝123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命力课堂研究结题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y瘦胖纸

已采纳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篇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 热点 ,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关键词:自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充满青春激情、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他们在“象牙塔”内一边忘我地吸纳人类知识精华、探寻社会发展真理,一边尽情展示活力四射的亮丽才华。毋庸置疑,担负着民族复兴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最紧缺的人才资源财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昭示着国家明天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却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一名研三女生服毒轻生,第二天该校经济学院金融系又一名研一女生跳楼轻生[1];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用两条毛巾系在一起自缢于宿舍的卫生间,从而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2010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属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从该校本部主楼跳楼身亡;2012年3月,仅10天内,南京就有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2]。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吸引社会眼球的一大热点,其数据不断攀升。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全国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存活72人,死亡209人,自杀死亡率为74.4%;2006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剧增到130起之多,被称为自杀“高发年”;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其中上海、北京各23起;2009年,北京仅上半年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而上海这一年则发生了21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13人死亡;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新学期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仅上半年江苏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就超出了40人[3]。由于就业压力、 毕业 论文、恋人分合等因素的交织影响,每年5月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最多。故而,这个石榴怒放、热情似火的5月被称为大学生“黑5月”。 二、自杀现象的哲学省思 自杀,这一极具悲情色彩的沉重话题,不仅是教育家、心理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学家、哲学家高度重视的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杀现象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瘟疫”,全世界每年每十万人中就有16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却是自杀“成功”者的20倍。就中国而言,自杀现象极其严峻,每年约23-25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高达200万人,每2分钟就发生8起自杀未遂事件,1人自杀死亡。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披露,自杀已成为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然而,在15-34岁的死亡人群中,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并非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而是令人震惊的自杀[4]。2012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廖桂芳教授主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980名大学生中,针对“脑中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一问题,41.09%的学生选择“偶尔有”,18.95%的学生选择“经常有”;而在“是否有过自杀行为”一项中,17.39%的大学生选择曾经有过自杀行为[5]。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今社会,人们不再为果腹之食、蔽体之衣而终日忧虑与奔波,不少中产阶级女性为了追求“波澜起伏”的身材体形每天殚精竭虑地搜寻瘦身、整形与美容的最佳方法。在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攀升的自杀率不得不让社会学家、哲学家们陷入沉思。 学术界对自杀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领域。就社会学领域而言,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是系统研究自杀的第一人,1897年他发表的《自杀论》可谓是研究自杀的第一本经典力作。他在该著中有力地反驳了有关自杀的自然主义、心理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解释,深刻指出其解释的缺陷性,故而不能自圆其说。他认为自杀与心理状态、自然条件、种族、遗传素质、精神病、个人素质、气候变化等并无直接关联,而是与社会环境(主要涉及政治危机、社会动荡、婚姻变迁、经济危机、工作变更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将其概括为“自杀的社会性质”[6]。迪尔凯姆把自杀作为一项极其严重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超越了以往或简单经验式归纳或主观臆想式的研究。但是,不无遗憾的是,他只对与自杀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比如降职、失业、离婚等)进行线性描述,而没有对自杀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作出“彻底的和有说服力的解释”。 心理学家采取迥异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尤其是致力于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学者们努力从人格特征、无意识、本能以及早年的经验等场域试图揭开自杀的神秘面纱。奥地利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个体极度的自我攻击。他认为当个体处于焦虑、忧伤、抑郁寡欢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释怀时,他就会采取自我惩罚、自我攻击的方式分散、转移心中郁积的愁怨。在此基础上,他把自杀解释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皆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二者分别代表人格系统中的建设性倾向和破坏性倾向,当人格这架天平因破坏性倾向超重而失衡时,个体就会出现病态而走向或自杀或杀人的危险之极端。美国的卡尔·门林格尔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观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途径,当这种宣泄对外受阻时他就会转过身指向自己,当自我宣泄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发生悲惨的自杀行为[7]。在中国心理学界,学者们主要认为自杀是个体人格障碍的结果。当自杀行为发生时,他们置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于不顾,总要追溯到自杀者患有某种程度的抑郁症;反之,当某人抑郁寡欢,人们就会担心他有朝一日会走上危险的自杀之路。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死亡本能”的角度解释自杀现象,虽然在逻辑结构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经验层面却难以得到证实。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维系生命对永恒的追求,即活得越长越好。那么作为具有高级 理性思维 能力的鲜活的个体何以舍生求死?我们认为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产生死亡,因此痛苦的本质是死亡。失恋是精神上的痛苦,失业是因物质损失而产生的肉体上的痛苦,降职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当生命产生痛苦时,理性思维就会支配他寻找解除痛苦的良方。当没有别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主体摆脱痛苦时,死成了一种选择,于是就产生了自杀。当然,以献身为目的的自杀不在此讨论之列(比如公元前278年自投汨罗江的屈原,又如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的陈天华等,这样的自杀其实是一种生命的转换,即以牺牲生物生命而换取社会生命)。 三、大学生自杀缘由探析 尽管从哲学的视角审视自杀,发现自杀源于个体对痛苦的解脱,即以死亡的方式解除痛苦的折磨。但是,我们从自杀者的遗书以及与自杀未遂者的深度交流中可以发现,每一个选择自杀的大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错综复杂的因素,只有解开这些扑朔离迷、催促自杀的“死结”才能唤醒每一个试图自杀的大学生热爱生活、抵制忧伤、拒绝自杀。 (一)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大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出生“草根”阶层、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而又债台高筑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不能顺利就业,故而往往会助推走向不归的自杀之旅。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直到19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统招统分”制度,在此期间,大学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政府会给你安排一个相应的就业岗位。自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甚一日。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08.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5%,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661.76万人,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6.7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并非热衷科学研究的本科生选择 考研 以缓解就业压力,当硕士毕业时由于就业岗位与理想岗位落差较大故而选择考博。博士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大,学业任务繁重,如果再叠加上经济拮据、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常常会使其走上不归路。 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13层楼上纵身跳下,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吴博士缘何自杀,其遗书明白显示,“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他多么希望年迈的母亲“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可是,毕业后的窘境使他不能回报含辛茹苦的母亲,在强烈的自责意识驱使下,他选择了以死谢罪。北邮吴博士因对前途隐忧而自杀一事令人扼腕叹息,而刘伟的自杀则直指就业受阻。石家庄学院的大三女生刘伟(专科),来自威县农村,2009年1月23日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刘伟自杀身亡后留下多达10万字的 日记 ,其日记显示,令刘伟自杀的直接原因是找不到工作——毕业前夕的就业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8]。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有6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上历年的累积,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逾700万。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素质较差、自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则会萌生出自杀轻身的念头。 (二)学业压力 在对自杀大学生轻生缘由的深度探讨与挖掘中,我们发现学业压力(尤其是女生)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因。很多跨入大学校门的“天之骄子”在此前接受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成绩优秀,出类拔萃,既得到教师的肯定、家长的夸赞,同时更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在伴随着鲜花与掌声的成长过程中自我优越感非常突出。然而进入高校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集体皆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昔日那些鹤立鸡群的优秀生变得不再优秀,成绩平平,故而心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落差遂萌发轻生之念。 另一类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管理宽泛,自己或沉浸于网络游戏而荒芜学业,或广泛交友,成天穿梭于不同的校园,或盲目疯狂考证等,从而导致专业欠缺,“挂科”红灯频频闪亮,当自我良知发现后,悔恨交加,遂以死谢罪。2010年3月,西安某高校一男生因两度拿不到毕业证,遂服药自杀。2010年3月28日,南京林业大学一黄姓女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其死因与考研压力有关。2010年4月5日,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女生陈蕾从本校逸夫楼的九层跳下,结束了自己21岁的生命。学校教务档案显示:截止到大三当年,陈蕾还有60多个学分没有修。大三时,陈蕾11门功课全部不及格(缺考两门)[9]。 (三)个人信仰偏失 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青年才俊,理应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事物的运行发展。就个人的成长发展而言,必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理性地辨别真仿,自觉地抵制歪理邪说,而不应该受社会上一些邪教组织所蛊惑。几年前,非法邪教组织——“”利用参与者强身健体的初衷而传播邪教,使部分是非观念不正确、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陷入消极厌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受蛊惑而成为牺牲品的人群中也不乏令人匪夷所思的大学生。 安徽中医学院一大四女生,在大学期间发现结肠脾区长有肿瘤,在安徽省著名的肿瘤专家直接指导下进行治疗,病情迅速好转。其后有人向该女生兜售“”,宣传只要练功,不用服药和做手术肿瘤就会自然消失,致使该女生停药而“练功”。当病情恶化痛苦难忍时,该女生从医院五楼病房自杀身亡。1999年7月4日,山西省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常浩驰,为求“”,在村外堆积树枝,浇上汽油自焚身亡。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学生吕涛,1997年开始练习“”并深陷其中,1998年6月15日凌晨从该校第二教学楼8楼跳楼身亡,时年24岁。由于个人信仰的偏失,在歪理邪教的蛊惑下,自杀身亡的大学生委实可惜、可悲、可叹。 (四)心理素质脆弱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少部分属于“80后”。无论是“90后”还是“80后”,独生子女者占绝大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除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外,还有爷爷奶妈、外公外婆的呵护、溺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极不利于其个性的健全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几乎全被家人“承包”,实属不折不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层层关爱的包围下,孩子变得十分任性、唯我独尊,由于没有(很少)经历挫折的磨练故而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中的实际人口数进一步减少,家庭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迪尔凯姆指出,“在一个人口不多的家庭里,共同的感情和怀念不可能十分强烈。在这种家庭中,不可能形成作为联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大传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每当遇到挫折时,家庭提供的情感支持十分有限,而这样的大学生由于平常很少与同学交流、沟通,故而也难从同学那里获得真诚的帮助。为此,不得不承认心理素质脆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举措 (一)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个体科学认识生命,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激发个体生命的潜能,努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生存能力,克服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难,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个体从出生到入学这一阶段家庭是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在长达十多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学校则是主要承担者,个体成年后的生命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高等教育在个体成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肩负着实施生命教育的重大责任。然而,自近代以来,高等学校在工具理性主义(Tool Rationalism)的强势冲击下而重理工轻人文,博雅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下降,尤其是二战以来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现象。近年来,频繁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折射出高等学校对生命教育价值的低估与漠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深刻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生命个体的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健康发展的一切作为。”[10]而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则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体的生命,归宿点是生命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爱生命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高等学校在引导学生探寻科学真理、剖析自然奥秘、不断创造新知识新科技的同时更应关爱生命(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点),把生命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从而使个体愉快学习、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由传统的稳健发展模式(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而驶进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高等教育扩招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适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推进,毕业生的就业率则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少高校都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导向,同时在课程设置中也增大技能性、操作性课程的比例,尤其是许多高职院校更是恣意削减人文社科课程,使个体全面发展的天平发生了严重的倾斜。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任务、追求、价值与使命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不断发挖潜在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尚缺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而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想。他认为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就教育追求而言,亚里士多德把体育、德育和智育分别与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对等重视,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等,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注解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追求。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强化技能技巧、操作训练的同时,更要夯实哲学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生命的本源与心灵深处维护大学生的健康,使其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 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介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故而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他们常常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心理变化。此外,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学习成绩不佳、失恋等因素的叠加可能成为心理障碍的推手。在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访谈、分析中,发现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引导。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实现自强自立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通过心理咨询与引导让大学生正视现实,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其在失败、挫折面前能够保持理性、正确的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学科及其进程与安排的课程既是学校践履正常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跑道”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高等教育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且为数不少的国家在基础教育中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港、台地区很重视生命教育,中国台湾曾宣布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大力推动生命教育走进课堂,走进生活。中国台湾当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哲学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宗教与人生》等,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内容体系。然而中国大陆由于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故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且课程体系很不完善,在现有的1280所高职(专科)院校中几乎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的第一本“生命教育”读本诞生于武汉大学,该校把生命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列为全校通选课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对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在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痛苦的9项危险因素中,已经有8项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南民族大学部分学院开设了生命教育必修课,强化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中国高校必须要提高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加强对生命课程的开发,使其系统化与科学化,把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从日常生活走进正式的课程与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海生,钟梓毅.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轻生:一人服毒一人跳楼[N].新快报,2012-04-18. [2]吴纪攀,黄昆. 南京10天内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EB/OL].[2012-03-09]. [3]黄永奎,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转入快车道[J].高教研究,2011(2):31-35. [4]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45. [5]黄军.调查显示重庆17%大学生曾有自杀行为[EB/OL].[2012-03-16]. [6]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7]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28. [8]杨继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N].南方周末 ,2009-03-19 . [9]杨猛,姚欢.女大学生自杀:活着为何比死亡更痛苦[J].南都周刊,2010(19):62. [10]龙春平.新世纪大学生生命教育的 反思 [J].时代教育,2012(1):2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 2.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 3. 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 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5.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266 评论

月光下的芙蓉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生为本的生态模式。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并在他主持的全国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此作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实验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本文试图结合工作实践和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思考,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基本内涵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此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则形成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环境。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的、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课堂应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学生身处其中都会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课堂环境。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要求和愿望。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建构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教学与传统的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环境过分强调学习的预设性和封闭性,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原先设定的框架之下进行的,从而使教学变的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即使有也很有限,且都被老师牢牢控制。这样,就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老师即将传授的知识和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就不能成为一个正比,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不能圆满的完成。但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却不然,它强调学习的开放性、不确定性,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它有更温情、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的特点。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的布置、课桌的摆放等狭隘因素,而是要求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四要素的完美结合。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教授知识和交流知识的“生态环境”。1、抛弃传统的教师行为中的专权控制,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形式。而在互动中,主要是教师发挥作用,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而学生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则很少。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生命课堂”要求教师成为语文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丢弃传统意义上的专权控制,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主动放下架子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肯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谈,就不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2、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中,要求传统的个体学习让位于更富有生命力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或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包括三种形式:师与师之间的合作、师与生之间的合作及其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分工一般为4—6人为最佳,人数如果过多,就会出现分工不明确、混乱的现象。而人数过少,又起不到交流合作的效果。因此只有在最佳分工状态中学生之间才能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才能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互相信任,有效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将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语文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目标。3、课堂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生本教育观认为,课堂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演变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堂内容无法理解。这样的语文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嘴巴。在此观念指引下,语文课一改以往的沉闷压抑,营造提问、读书、表达的氛围,学生发言踊跃、辩论积极。传统的师生单向信息传播,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要实现这三个维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参与课堂来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落实的标准。因此说,学生的是否愿意参与教学已经演变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习的标准。4、尊重学生个性,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人的本能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而每个学生又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也提出了统一的教学目标。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智力为基础的。然而事实上,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立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的。为了建构新型的小学语文 “生命课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适宜的、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每个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给与学生最大的发展机会来解放自己的头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换角度、多方位探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5、发挥评价的建构功能,关注学习过程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要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关注学习过程。这里的判断,不只是好不好,对不对式的简单判定,而是在辩是非中帮助学生总结、反思经验,真正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列举一个镜头说明。镜头:“你读得真有感情!” 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课文《浅水洼的小鱼》,看谁读得好!第一个学生拿着书读了一遍,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棒。 “小青蛙表扬他” (示意学生表扬)。学生机械地齐声喊道:“呱,呱,顶呱呱”。第二次叫了一位朗读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他有点紧张,读得没有激情。老师随即说:“你要继续努力,谁还来试试”。于是此生低着头坐下。第三位是女生,声音清脆,教师给她的评价的是:“你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向她学习。”于是学生齐声呼喊:“向你学习。”镜头中,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棒”“顶呱呱”“真有感情”交相辉映,课堂气氛热烈,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立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我们也应理智地看到这些漂浮在表面上的模糊评价,在学生学习中起的引导价值有几何?原来低沉的课文格调也被激扬的表扬声淹没,课文朗读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真棒”学生真棒在哪里,不知道;“真有感情”,学生朗读何处感情处理的好,没点出;充满怎样的感情,弄不明白,只能是“雾里看花”。此时的激励性评价只是起到单纯的肯定作用,而那些被表扬的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深化,还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却自鸣得意;有些因得到表扬,而不时地眉飞色舞,却不知下次应如何适用朗读技巧。再看那位读得不怎么样,令老师不太满意的学生,他因此更是摸不着方向。原本朗读技巧没有掌握好的他,在当众“献丑”后,没有得到老师的点化,让他朝哪个方向“继续努力”。难道我们的教师只听得先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表演,却不能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给予点拔吗?这些判断式的模糊评价,没有起到提升和延伸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推进作用。这样的评价是肤浅的,与学生学习发展无多大引导价值,也有悖于“生命课堂”的构建特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生命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时,不应只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点拨,给表现优秀者在表扬的同时,又应帮其反思经验,再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提升,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都主动建构知识,技能与文化心理。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建构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如果教师对第一位学生评价:“从你低沉的语气中,我听出了你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难过。”相信此生会主动建构起朗读此类情感基调句子的技能的经验,并巩固下来,对以后的朗读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建构性评价理论主张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学生的思维、情感与表现,判断他们的认知与情感层次,再进行指导,发挥评价的提升功能。如教师在评价那位读得不怎么好的学生时,先要分析他对课文的理解与自身投入的感情程度,对他的认知与情感层次作出准确的判断,确定他对课文情景理解不深刻,朗读时才不能如身临其境,以及他掌握的朗读技能的缺乏,之后方可进行相应的建构性评价:“如果把课文中的描述的情节浮现在脑海里,注意语气和表情随着句子意思变,肯定会读得很棒!”。那么,不但该生在朗读过程会主动建构起自我评价,提升了原有经验,促进其文化心里结构的形成,而且对于全班的学生,这样的评价也是生长性的学习,从而真正构建起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建构性评价以建构为目的,评价过程中寻觅帮助学生建构的路经,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延伸思考的空间,如教师所叫的几位学生的朗读后,可先肯定他个性化的理解与表现,再把他们的思维性向深度引——如果你就是这条鱼,你能说说当时的感觉吗?向广度上引——你(小鱼)面临这样的处境,想到了什么?向长度上引——故事会怎样发展。这样的评价和诱导,就是建构性的,如果教师一味的只是表扬读得好,就只能让学生在愿地踏步,不利于他们进入故事的情感世界中去体验,不利于他们主动推进学习过程。6、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 “生命课堂”不仅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生活经验,使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同时,还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家庭、社区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各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生态”的孤军作战。作为学校应对构建良好的语文 “生命课堂”所需的硬件设施给与充分的支持;作为教师,不但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而且还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作为家长应努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多与学生以及教师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和交流各种信息,让教师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修正课堂教学;作为社区,应关心社区内学生的成长,并为社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硬、软件设施;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整体上把握教育动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修正,而且还应引导社会各成员有一个健康、正确的教育观和学习观。三、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建构对教师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潜心教学而不循规蹈矩,不懈的探索创新,由“教研”而“科研”,由借鉴而创造,从而转向“科研治教”的共同目标。新课改的推出给语文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小学语文“生命课堂” 的建构将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巨大的变化,而每一位教师都应在这场变革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新语文教材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转变,教学评价有了新的标准。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构建“生命课堂”,教师不仅要“洗脑”,而且还要“充电”,阅读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的阅读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教师的阅读不再只是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的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1、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要求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彰显学生生命活力,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2、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1)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语文教师须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洞察到他们的知识、智力和个性发展的情况,及时掌握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2)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持久的记忆力。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以便与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也能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起示范作用。(3)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创造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对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再造想象,获得充分的体验,才能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是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同时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这预示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学英语课堂观察研究结题论文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论文2000字 论文题目: 浅谈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导入法 摘要: 俗话说“良好胡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犹如一本小说

    大头妹Angeli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效结合论文

    一、理解教育科研的意义,明确教育科研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

    丹丹567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生命教育课题研究论文

    狭义的生命 教育 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

    善良哒小虾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班会课的生命活力研究的论文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班风、学风的有效形式和阵地。如何有效地发起和组织大学生主题班会,对高校班主任工作来说意义重大。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

    爱美食小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论文的结论

    论述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原因 论文 摘要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课堂

    朶蕾咪灬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