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浅陌时光
首页 > 学术期刊 > 科举对宋朝的影响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李吉吉jjj

已采纳

科举制度是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宋朝科举制度承袭了隋唐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自己又有了新的发展,使得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接下来就来讲讲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1、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宋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其官僚制度。同时科举制度使得各个阶层都可以通过科考而获得官位。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2、文化教育上的影响科举制度使得宋朝的文化教育进入了空前的大发展阶段。科举制度使得宋朝的读书风盛行,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宋朝时期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3、社会风俗科举制度的盛行也影响着宋朝人民的文化心理,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人们更加追求功名利禄,倾尽一切想要通过科考出人头地。而正因为这种人心的追求,也使得宋朝晚期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科举制度可以说对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00 评论

小花肚子饿

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文明高度发展,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

188 评论

混世金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谈谈宋代科举考试对文明高度发展的影响。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科举考试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30 评论

红颜一笑吧

1、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它为唐统治者招揽了人才,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消极影响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考试科目:

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208 评论

相关问答

  • 宋徽宗崇道对官员的影响毕业论文

    北宋是继唐朝之后道教兴盛的又一时期。北宋皇帝的崇道,始于太宗,真宗继之,徽宗更甚。皇帝既然崇道,就要尊宠道教教主老子。与唐朝一样,北宋皇帝对道教的扶持,也是为了

    我只爱摄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建筑朝向对节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建筑节能技术 摘要: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技术内容主要涉及到: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而建筑外围护结构

    难忘那缕羁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清朝统治者对金朝的影响研究论文

    金朝与清朝都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是女真族中的完颜氏所建,清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两者的建立者属于同一部族,但联系不大。

    remotesummer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商朝变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

    重农抑商的思想出现,阻碍经济发展.

    PolarBell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宋代书院对清朝的影响研究论文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始于唐朝中期,最初书院是作为官方学术机构而被使用,主要是帮助皇帝了解经史典籍,举荐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经唐末五代至宋

    派飞凯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