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5

小琳子雄霸天下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丹顶鹤论文或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dahellokitty

已采纳

参考:我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我身披洁白的羽毛,我头戴着一顶小红帽,所以人类叫我丹顶鹤。我每天为人类唱出动听的歌曲,跳着优美的舞蹈。正因为我能给人类带来美丽和快乐,所以人类也非常爱我们,把我们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是,也有一些坏人却经常用枪打我们,用毒药闹我们。有一次,我的几个姐妹被盗猎者开枪打死了。听到同伴发出“嗝...嗝”的惨叫声,我伤心地哭了几天几夜。还有一次,一个坏人把毒药浸泡的玉米撒在我们经常觅食的地方,我们那知道那玉米有毒呀,几个同伴高兴地飞跑过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毒性发作,几个好伙伴很快就躺在地上死了。那个坏人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捡起我的几个同伴,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的兄弟姐妹已经不多了,地球上只有1200只左右了,要是你们人类再继续杀害我们,以后你们人类就再也听不到我们动听的歌声,再也看不到我们优美的舞姿了。我们不能为你们人类唱歌、跳舞是我们的遗憾,也是你们人类的遗憾。但愿人类把我们丹顶鹤看成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友好相处,没有枪声,没有毒药,没有流血,没有死亡,只有友谊、和平和歌声......

240 评论

悠游肚肚熊

丹顶鹤 属于鹤形目 鹤科 学名: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分布于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 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丹顶鹤 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世界珍贵鸟类,如今,丹顶鹤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吉林省和辽宁省盘锦市的省(市)鸟。鹤是我国著名的珍禽,属于涉禽类,鹤形目,鹤科。全世界共有15种鹤。我国共有9种,占一半以上。诸鹤之中,以体形秀丽、鸣声嘹亮、舞步轻盈、白羽黑翎、赤顶鲜艳的丹顶鹤最为名贵。丹顶鹤体长在米以上,全身几乎都是纯白色,只是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及喉、颊和颈部是暗褐色,嘴呈灰绿色,脚呈灰黑色。 丹顶鹤主要产于我国的黑龙江省,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北部以及日本也有分布。丹顶鹤在我国有两个故乡。每年10月下旬从我国东北成群飞往长江下游一带越冬,第二年3 月下旬又集群飞回故乡去繁殖后代。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丹顶鹤数量稀少,全世界大概有1200只,我国有670多只,为了保护丹顶鹤,目前,在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和江苏盐城建立了保护区。 丹顶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浙江自然博物馆动物陈列厅和标本库房均有陈列和收藏。婷婷玉立的丹顶鹤还作为2003年浙江自然博物馆学生参观年卡的图案,显得高雅别致,一双圆豆般的眼睛,炯炯有神,引人注目。成语“鹤立鸡群”就表示它们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鹤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 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由于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它同松树绘在一起叫做《松鹤图》作为长寿的象征。

204 评论

quanyanhei

丹顶鹤由于体形大、颜色分明,很容易辨认。人们对丹顶鹤的知识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积累。中国的地方志书对其有连续的记录,丹顶鹤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的丹顶鹤供观赏之用。 1980年代后,对丹顶鹤的专项研究展开,至今已对其分布、繁殖地和越冬地的生态和行为、迁徙等掌握的一定的信息。目前丹顶鹤的人工繁殖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1990年代以后,根据环志研究和人造卫星跟踪技术,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已经明确。

127 评论

请叫我癸小亥

徐秀娟的故事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3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3枚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 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 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8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黎明身体康复后,和牧仁在复堆河里洗澡嬉戏,因玩得过于高兴两只天鹅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 徐秀娟去世时只有22岁。

174 评论

sleepworm88

白色的天丹顶鹤出叫仙鹤、白鹤,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丹顶鹤是鹤类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今年暑假,我和父母有幸看到了这洁白而美丽、高贵而稀奇的鸟类。我们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待,芦苇和小草伴随着指挥家的指挥唱起欢快的歌,湖面荡漾起了快活的波纹,仿佛在欢迎丹顶鹤的到来。天空万里无云,静候戴上白色的花环。终于,白色的天使飞了出来,天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可它也未曾想过这花环戴上竟如此美丽。丹顶鹤们在天空中打着旋儿,芦苇和小草又奏起了美妙的乐曲,湖面的水纹“动作”越来越大,活像个顽皮的孩子。丹顶鹤落到了地上,我们已经能近距离地观察到它们了。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和我们面对面,将锐利的喙转向了我们,好像在说:“您好、您好!”它们的动作不管在天空还是在地面上都如此轻盈,如此协调,它们还在沼泽旁抓鱼,“一抓一个准使----丹顶鹤

351 评论

李晓锦Baby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新旧体制、新旧思想发生着强烈地碰撞。一位未谙世故的女孩,曾在怒涛中驾着一叶扁舟,不断冲出思想的低谷,把握着前进的方向,奋力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她无限热爱的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名字叫徐秀娟,是我国第一位养鹤的姑娘,也是第一位为保护珍禽而献身的烈士.从小爱鹤1981年8月,因边屯中学高中部停办,不满17岁的满族姑娘徐秀娟,跟随父亲徐铁林——我国一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养鹤专家,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了临时工。徐秀娟通过学习走向工作岗位梦想的破灭,使她内心十分痛苦。刚到保护区,不管是修路、打零工、当炊事员,她都把帽沿压得低低的,不愿多和人交谈。干了几个月工作,心情平静了一些,她主动要求去养鹤。父亲知道,养鹤是保护区最累的活,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一天到晚忙不完,他怕女儿吃不消。妈妈、奶奶也不同意。可徐秀娟倔强地说:“咱家里过去养过鹤,我喜欢鹤,我能养好鹤,我要去!”父亲说:“去也好,养鹤是国家需要的活儿,去了就要好好干,要踏踏实实,一个脚步两个踪,不能遇苦败下阵来。”徐秀娟牢记爸爸的话走上了工作岗位,各样事抢在头里,学得用心,干得实在。上工第三天,她就能识别鹤的生年、编号,把不同年月、不同种类、不同脾性的鹤儿围圈起来。这情景不仅使老饲养员们惊奇、高兴,就连对她要求严厉的爸爸也会心地笑了。第二年春天,她配合科研人员进行鹤类人工孵化工作,观察仔细,记录齐整,受到科研人员的称赞。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还为三部以丹顶鹤为题材的电影当了领飞员,邓小平、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看过她的驯鹤表演。自费进修1984年,我校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原野生动物系)的几位教授到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这位年轻的人才,他们建议让徐秀娟来林大进修,使她能在鹤类保护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那时保护区的一位领导只图出名,不重视人才,他不仅不同意送徐秀娟去学习,连徐铁林希望借点钱送娟子自费去林大进修也不支持。徐铁林冷了心,也铁了心:“砸锅卖铁也要让娟子去读书。”娟子妈听后,哭了:“上千元,哪儿来这么多钱!一冬天推苇子,三分钱一斤,得推多少啊!”徐铁林不改初衷,对娟子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家人再苦再累也要送你上学,爸认了。你去了一定要好好学习,争这一口气!”徐秀娟含着泪把父亲借来的钱揣在怀里上路了。林大的有关领导知道了这一情况,决定把徐秀娟的学费减免一半。就这样徐秀娟于1985年3月走进东北林业大学,当了一名进修生。徐秀娟从小就热爱学习。初中升高中时,全市录取分数线是114分,而徐秀娟考了178分,但即使这样,这时候她也只有高一文化程度,听起大学的课程是十分吃力的。娟子后来回忆起在林大一年级那段学习生活时说:“每次一进教室,我的每个神经细胞都要调动起来,耳朵支得老高,眼睛睁得大大的,静听老师的讲解,思想不敢有半点溜号,生怕漏掉一个字。亏得我过去写日记练了字,记录快,不然真不知该怎样才好。”那时,她早上4点一过就起来,晚上11点钟以后才上床,一天只睡5个小时的觉,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知识上的差距,咬咬牙可以补上来,娟子不怕,但经济上的困难却使她难以煎熬。那时,林大学生的伙食,女生一天至少得6角钱,娟子拿不起。她知道爸爸六七十元的工资,要供一家六口人生活,还要供弟弟妹妹上学,不能再给家里增加负担了。每天,即使是馒头咸菜,她也常是一天只吃两餐。第二学期,就连这样的生活,娟子也难以维持,迫于无奈,她曾背着老师、同学和家人先后四次买血来换回一些钱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生活如此煎熬,也曾使徐秀娟消沉过,她甚至想到过退学。但是,学习开阔了她的眼界,她在一年的学习总结里写道:“想起粗茶淡饭,节衣缩食,下一学期生活仍然没有着落,止不住一阵心酸落泪。……但是人活着没有寄托,没有信仰,没有理想,如何能活的下去呢?来林大进修后,我才知道自己懂得太少了,才知道‘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半的拼搏,徐秀娟的11门功课:1门合格,两门优秀,4门85分以上,4门90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外语(学校规定进修生不用学外语),也正是从她的一段英文日记中,人们才发现了那段催人泪下的用鲜血换知识的情况。南下创业1986年5月,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又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徐秀娟,决心创出一番事业。她应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精心护守三枚将要破壳出雏的鹤蛋,长途跋涉5000多里,在丹顶鹤的越冬地——黄海滩涂,使雏鹤顺利破壳出生,度过危险期,健壮成长,以后又半放养成功,并于83日龄这天翱翔蓝天。这一科研成果,令中外专家为之惊异。这一年,她被评为保护区先进工作者,被吸收为江苏省动物协会会员,获得市环保局颁发的科技奖。她理论联系实际,撰写的论文《越冬地丹顶鹤的半散放饲养》,在第三次全国鹤类保护会议上宣读后,受到与会专家的热情赞扬。娟子走了1987年9月15日中午,白天鹅牧仁、黎明在笼子里鸣叫不已,徐秀娟以为它们想出来游玩和戏水,就进去把它们抱出来放进水塘里。不想牧仁、黎明玩兴大发,先后挣脱绳子飞走了。到了晚上,牧仁被找回来了,黎明还是不见踪影。夜深了,领导让大家回去休息,明天再找。可是徐秀娟放心不下,等大家走了,她一个人摸黑钻进密密的芦苇中,不断呼唤着黎明,可是没找到。这天晚饭她也吃不下,第二天一大早没顾上吃饭就又去找。中午回来喝了半碗稀饭,牵挂着黎明又出了门。到了复堆河,小王、小殷游过了河,徐秀娟快游到江心时,忽然喊了一声“我不行了”,停住了身。对岸的小王、小殷见她脸色苍白,大声喊她退回岸上,见她上岸后,两人才回身继续寻找。徐秀娟回到鹤场心急火燎呆不住,又推了一辆自行车,沿河堤绕道北行,想和小王、小殷会合,把黎明尽快找回。不知是由于顶风人累踏不动,还是骑车跌了跤(后来发现车子铃铛掉下来了),她又推车来到刚才下水的地方,把车子放倒,连鞋子都没来得及脱又下了水……人民的好女儿徐秀娟就这样深深沉入复堆河底,再也回不到她亲爱的鹤儿们身边了……时间过去了4个小时,黎明被找回来了,欢天喜地中的人们到处找徐秀娟,不见;呼唤娟子,不应,焦急的人群又冲向了原野……夜沉沉,路漫漫,遍野是人群,到处唤秀娟。当强烈的汽车灯直照水面,人们把娟子从水底托起时,抢救的人群开始是惊慌忙乱,后来想到时间过去太久,已经没有希望了,一片呼唤娟子的哭声,这才忽地震动苍穹掠过草滩。化鹤归来1987年9月23日,在保护区管理处所在地新洋港镇,举行了徐秀娟的追悼会。那天上午,太阳也为环保战线上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儿女而收起光辉,苏北上空出现了日全食。新洋港镇居民不到两千人,有近千人从四面八方聚来参加追悼会,为娟子送行。人们用这种最普通的方式对徐秀娟来这里一年零四个月的工作作了肯定,对她年仅23岁的青春年华作了褒奖,对她呕心沥血为之献身的事业表示了崇敬。

199 评论

八零梁行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3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3枚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 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 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8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黎明身体康复后,和牧仁在复堆河里洗澡嬉戏,因玩得过于高兴两只天鹅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

142 评论

相关问答

  • 乔丹体育起诉乔丹论文知网

    首先从国人的角度出发,乔丹体育是个中低端的品牌,适合很多消费群体,也算是国人的一个知名品牌,更重要的是这个企业养活了很多家庭,因为工作,站在国人角度我是站在中国

    诗酒趁年少r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家庭教育陈鹤琴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论文 【摘 要】中国的独生子女是一群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社会群体,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教育界来说也是长

    舟舟的食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丹顶鹤论文或文献

    参考:我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我身披洁白的羽毛,我头戴着一顶小红帽,所以人类叫我丹顶鹤。我每天为人类唱出动听的歌曲,跳着优美的舞蹈。正因为我能给人类带来美丽和快乐

    小琳子雄霸天下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牡丹论文参考文献

    昆明地区园林花卉植物的应用研究 作者:魏开云 罗雁玲 摘要: 花卉是大自然给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它们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增进健康,丰富人们的精神

    洛林小叮当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陈鹤琴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史 陈鹤琴(1892~1982) 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幼儿教育之父。 对于幼儿教育,他提出了“活教育” 【做人,

    麻辣土豆5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