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7

西夏唐古特
首页 > 学术论文 > 涉江采芙蓉论文电子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errystone

已采纳

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一、主题

游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一、艺术特色

1、以乐衬哀(反衬)

2、以虚衬实(悬想)

3、婉曲奇想(思妇调)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1: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东汉时期的文人五言诗,刘勰和钟嵘都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更是毫无夸张的说是“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古诗鉴赏也是高考的必考项目。选择这首诗进行比赛是想对古诗教学进行一个展示和探索,也想让各位评委给出指导意见,以便将来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

这首诗在环节设计上,还是比较清晰合理的。通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然后通过分析意象和展开想象对诗歌进行深度的理解,最后对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进行讨论。整个过程还把诗歌的表达技巧通过一些例子教给学生,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触类旁通,也让学生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习完古诗,用《古诗十九首》中同一主题的《庭中有奇树》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教学效果整体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上能够得到实现。但是有两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也是古诗教学方面一直存在的问题。

首先,人们经常说“诗无达诂”,意思是诗歌是语言的品味和情感体验的一个过程,它适合反复吟咏,自己体悟,实在不适合一字一句的翻译,否则,破坏它意境和情感的整体性,这违反诗歌鉴赏的原则。可是实际教学当中,不可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在一些字词和意象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

真正透彻的理解诗歌,更谈不上情感的共鸣。而且在高考中诗歌鉴赏就是分析一些诗歌的意象来体悟作者的情感。“诗无达诂”和意象分析,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原则下,尽管课堂上进行了正常的`教学处理,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不解的地方。

其次,关于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讨论存在歧义。在统一发放的《教师教学用书》上,抒情主人公认定为是男子,而在发放的《学习指导》上则认定为女子。存在矛盾的说法,本想让学生自己讨论,最后采用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是有理有据,言之有理即可的开放态度。可是进行过反复的比较,和后人高度的评价以及查找资料,认为认定为女子更合适,也更意蕴涵咏。但是这又会形成武断,学生不能自由的发表见解。其实诗歌本来就是贵在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具体如何处理还需要具体的探讨和改进。

以上是《涉江采芙蓉》的教学反思,笔而记之。

反思2: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唯一一篇选自《古诗十九首》的文章。这组诗歌文辞浅近,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但是易读却不易解(叶嘉莹语),唯有反复涵咏体察,方觉其深幽曲婉,意味无穷。在学生缺乏相关情感积淀和人生体验的情况下,想让他们在一节课中主动体会到这种幽微婉曲的情致,是需要费些功夫的。我对于本堂课教学中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体会颇深。

1.立足学情,针对性开展技能训练

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我为本课制作了一个时长为4分钟的课前微视频,在其中增加了“《古诗十九首》基本常识”、“本课疑难字词字音”、“解读诗歌情感的常见方法”这三个内容。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微视频中识记性的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但属于应用层次的“解读诗歌的常见方法”这部分内容因个人学生能力的不同,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仅能停留在记忆和简单应用阶段。也就是说,学生能把知识点和方法记住,但不能运用自如,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的这个学情正是我教学的起点。为了让学生对解读诗歌情感的三种常见方法(意象分析、抓关键词语、析表达技巧)从记忆、理解到运用,我由浅入深、由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共进行了4次方法教学或训练:首先在课前微视频中做了第一次教学;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分析品味思想情感,让学生从简单的词句中,由只读出“思念”、“忧伤”之情到读出了“热烈”、“急切”、“珍惜”、“失落”、“宽慰”、“无奈”、“无助”、“执着”、“遗憾”、“坚贞”等三起三落的情感变化;课末学生再次用这些方法对晏几道《临江仙》中的名句及教师词作《卜算子》进行情感解读;课后让学生比较《涉江采芙蓉》和《庭中有奇树》两首诗歌抒发情感的异同,使其解读诗歌情感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教学当堂的检测来看,方法训练从始至终的贯穿让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有效训练和提升。

2.还学生以舞台,让同伴引领成长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相对于识记性的知识,学生更需要我们传授的是方法和技能,而这个学生演练的舞台,在日常教学中时常被教师占据着。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渐丰富,我慢慢地意识到,教师要敛起自己的光芒,隐退在学生身后,学生才能有更大的舞台,他的同伴才是他最好的老师。

为了上好这节《涉江采芙蓉》,我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了相当多的思考和课堂情境预设,有很多时候学生触碰到相关话题和预设时,我恨不得一吐为快。但每在此时,有个声音就在反复提醒我自己:“忍住!学生自己发现的,就让他自己来说!”我深知,学生这转瞬的火花如果得不到表达,他思维的世界里将永远是一片黑暗。为此,在课堂中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见,学生能讲得到的适当引导、拓展并加以表扬,他的同伴能补充完善的予以鼓励,经提示学生还想不到悟不出的,老师就无需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来压制课堂。新课改的理念告诉我,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肯定来确证自己的能力,老师教了多少不算数,学生学到多少才是最重要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探究诗歌的情感,绝大部分的情感都是学生发现、互相补充完成的,教师没有代替学生思考,甚至连板书也是学生的功劳,学生在思考与判断中印证能力、巩固方法,互相学习。而我的作用就是:组织和把握课堂节奏,肯定学生的发现和思考,帮助他们甄别相互间的判断,针对他们的疑难进行点拨拓展。课堂中我提出的所有问题和假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思考,通过思辨使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印象由模糊、简单变得清晰、丰富。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学生诵读方面的指导不够、部分地方的情感挖掘未到位、提升训练时间略显局促等,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115 评论

丨加小菲丨

一.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二.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既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三.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283 评论

唐伯兔吃小白兔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1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孙芙蓉中国金融杂志社

    南丁格尔奖南丁格尔奖获奖名录我国至今已有24人荣获南丁格尔奖第29届 (1983年) 王琇瑛 中华护理学会荣誉事长第30届 (1985年)梁季华 广州红十字会医

    神采飞扬082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江西日报电子版投稿邮箱

    江西等地最新报刊杂志副刊投稿邮箱征文信箱地址《江西日报》副刊:/〈今日家庭报〉儿女经:(有关子女教育的) 枕边语: (两性私语方面的) 家春秋: 〈赣南日

    吃拉面只喝汤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芙蓉镇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微观还是宏观,我是觉得论文的框架都差不多,你可以看下(世界经济探索)这本期刊~看下别人这类文章是怎么写的吧

    美利达达道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芙蓉杂志约稿

    《读者》:兰州市中央广场有据《读者》信箱,邮编730030,注明“投稿”字样,以《读者》编辑部为收件人。电子邮箱: 《十月》 杂志简介:大型综合性文学双月刊

    理想气体9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量子干涉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你看下这个吧,虽然不是范文,应该对你写作有点帮助。文章来源:期刊云-论文格式。文献综述的写作及注意事项(供毕业设计参考)1. 基本概念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

    夏香林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