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椒牛柳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 文化 历久弥香。传统在历史和文化中孕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 传统文化 议论文 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传统文化议论文1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精髓,让人深深的震撼,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传统文化渐渐淡化,近年各种损坏传统文化的事情侵入我们的内心。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面对物质的-,尊严应该如何存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韩国某公司的女老板以员工没按照她的吩咐去休息为理由,喝令全体中国员工下跪。一百多名员工迫于无奈跪下,唯独孙天帅刚直的立在原地。女老板恶狠狠的威胁说不下跪就开除,孙天帅很坚定的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后愤然离去。孙天帅用实际行动证明尊严实实在在的要重过各种物质甚至于是生命,有尊严的人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个人有了尊严便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一个民族有了尊严,那么这便是一个充满希望,不可战胜的民族。
面对日渐冷淡的人心,爱心该何去何从?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的住房是由五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不到十平米,她的柜子还是她结婚时候从旧货市场买的,桌子跟椅子都有几十年的“高龄”了。她就是中国当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建国后,她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为农民捐献了 拖拉机 ;抗美援朝时,她和丈夫在各地巡回义演,为志愿军捐过飞机;十年-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爱心是永不低头、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是人类走向兴旺和发达的希望和灵魂。爱心是阳光,温暖每一个人,驱散所有黑暗,爱心是绵绵不绝的江河,流遍世界各地,一个充满爱心,懂得团结互助的民族拥有不可战胜的刚毅。
面对日益物质化的世界,梦想在哪里生根?“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陈欧用自己的行动来阐释自己的梦想。他也曾经失败过,他也曾经失落过。“蜗居,-婚,都让我们撞上了。别担心,奋斗才刚刚开始,80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不管压力有多大,也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我们做的是自己,为了梦想而奋斗。只要努力、自信,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代言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他凭着对自己梦想的追求,终于取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
尊严,爱心,梦想,这些只是我们精神世界折射出来的一小部分,但当我们真正地做到了,才是真正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高三传统文化议论文2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了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上了领带,或为商家推出衣服的品牌代言人;再就是韩国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 反思 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的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它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可能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有缺点我们不是不可批评。我们大家一贯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再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糜灭的精神力量,弘扬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现民族个性。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做到的是事情。既然他不能像包袱一样仍掉,就不如好好的对待它、尊重它、改变它、更新它,使之注入新的精神活力和血液,让他焕发神采。激发他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年梁启超曾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青年,第一要做一个尊重爱护本国传统文化的诚意。第二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 方法 研究它,得它的真相。第三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综合起来,还拿时代文化补助它,使它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系统。
文化是灿烂的,也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精心的照料和培育,而不是随意的亵渎与践踏。
高三传统文化议论文3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五千年历史长河沉淀的最耀眼的明珠。它们久经打磨而更加韵味悠长。行走在过去和现在,我从地上拾起一颗美丽的珍宝——诗词。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便在妈妈的影响下接触了唐诗。它们比儿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乐更加婉转动听。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喜欢指尖划过书页上带有淡淡墨香的诗句,喜欢从唇间轻轻吟出两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与诗词的缘分,大概就是那时结下的。
现在,我仍然喜欢诗词,那份最初的,纯粹的爱。学业压力渐渐增大,我读诗、写诗的时间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与它一起的时光。
独坐床边,拿起一本诗词翻阅。比起诗,我更喜欢词,因为律诗虽然工整,但总给我一种束缚感,而且相似的句式与词相比,略显乏味。特别喜欢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婉转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丝万缕的愁绪。“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叠字就倾尽心头所有的愁,“载不动,许多愁”,愁重舟轻,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这痛苦该多大,哀愁该多深啊!李清照的词多是伤感的,这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她国破家亡的悲伤,通过哀婉凄苦的诗句直抵人心。多数时候,我读诗并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像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 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于唐诗,我最喜欢的一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然后来得知作者的人品与诗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对诗本身仍十分喜爱。二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诗句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动与震撼,又难以言表。或许我与诗词就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心灵的感触胜过了千言万语。
诗词,是无比美丽动人的,它是一种情感的美丽载体。把它传承下去,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形式的学习,而是学会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内心的情感。我有时有了灵感,便常常写些诗保留下来。往后再看时,回味无穷。我们都应传承这种美好的文化,让它们永久在历史长河中闪耀。
高三传统文化议论文4
中华传统文化有独特魅力,总那么使人着迷,吸引了无数的人:诗词读着儒雅,昆曲听得沉醉, 对联 用得巧妙……我们都有责任传承属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我与传统文化的紧密接触,是一段在淡墨浓墨,点染河山中的难忘 故事 。
七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了 国画 。爷爷对国画情有独钟,每次都手把手教我国画。我那时不懂事,总觉得画画这种东西谁还不会?便总想挣脱爷爷的大手“任意妄为”。爷爷也不恼,依旧慈祥温和地告诉我:国画的精髓便是静和谦,每一笔都是静与动的中和。我那时当然不懂,只是之后安分了许多,在爷爷苍老与温暖的手中,体会着运笔的温和与缓急,静下心来。
后来,我长大了些,爷爷更苍老了,而他与我最难忘的联系,仍是国画。爷爷八十大寿时,我亲自画了一幅红海棠送他。看着那笔墨,我才发现国画的红是隆重而不轻浮的,绿是沉静而不黯淡的,恰如那红海棠静绽芳华。这幅画装裱后一直放在爷爷的卧室里,将庄重与沉静的魂带入我和每一位家人的心灵。
小学将 毕业 ,我仍成长着,国画也算我的一技之长了。一次艺术节我报了国画,却因没有时间,直接将过去我的得意之作中的一幅交了上去,却并未得奖。爷爷听后教训我:国画虽古,也是有人格的,不准被人侵犯它的尊严。再好的画技,若没有认真的灵魂作支撑,便是黔驴技穷,也不尊重自己。我在这一次教训中领悟,国画也有作为高雅艺术的尊严,从此我不再轻慢,在任何事上都认真对待,尊人尊己。
而在去年暑假,爷爷过世的消息却突然传来,让我几近心碎。我独自坐在屋子里,看着墙上挂满的我成长的痕迹,它们都有爷爷爱的影子。我又想起了那静静绽放的海棠,此刻它定还将美留于笔纸,静静展现它的美吧?它随时都是孤独的侠客,人间的仙子,它的情怀挥之不去。我突然明白了爷爷的用意,国画的美是永恒的,它用爱感染我,于笔墨间教我谦和,教我沉静,教我庄重,教我正直。这些,都在将我培养成一个真正内外兼修的中国人!经历人生沧桑的爷爷,明白这笔墨丹青的真谛,而我,也通过这明白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不论何时,我都应将国画的魂,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传承下去,因为这,也是每一个有爱有灵魂的中国人的心愿……
世事变迁,唯有一个民族最本真的文化之美能传承下去。也许丹青背后无关你我他,无关发生了什么,总能让我们受真善美的熏陶,自发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与国画,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高三传统文化议论文5
每一次指尖轻触琴弦的触动,每一次琴弓擦弦而过的轻颤,都带动着人的心弦,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优美而凄婉的故事,二胡,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之乐!我与它紧密接触,用心传承!
就在我还在牙牙学语时,母亲便为我带来了二胡这位朋友,我便开始练习二胡,可是渐渐它便不再是我的朋友,我开始对它厌恶,避之不及,因为妈妈总催我练习,二胡也没有好听的声音,拉起来手还很疼……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天阴沉沉的,压得人仿佛喘不过气来,我无奈的看了看手中的二胡,叹了一口气,心中十分烦躁,心想: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么难拉,烦死了!这时楼下的小伙伴喊我下去玩,可妈妈出门时说不让我下去,于是我只好作罢,重拾二胡,带着万分仇恨,拉了起来,刺耳的声音,令我更加烦躁。
终于我有些受不了了,拿起手机,想到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影片,于是便抱着玩乐的心思打开电影,想看看影片中的二胡拉得有多好!——-一阵飞鸟飞过,绿树青山,一位佳人出现,是那么的美丽,此时一阵婉转的二胡声响起,是那么的柔美轻快,我被带入到音乐中。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无法喜结良缘时,那凄惨的幽怅的二胡声,仿佛一下子捏住了我的心脏,让我难受的说不出话来。在梁山伯化为怨灵哭诉时,黄沙漫天,二胡声也变得低沉愤怒,仿佛在批判控诉封建不自由婚姻的罪恶。我一口气看完了整个影片,意犹未尽,时而缓,时而急的二胡声还在我的耳边回旋,余音绕梁。我感到这才是真正的二胡,真正的传统音乐,是在用心演奏,用心在传承。
我轻轻拿起一旁的二胡,端正心态与身姿,开始拉奏。一边拉,我一边回想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有欢快轻松,也有沉重愤怒,我仿佛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仿佛与曲子融为了一体,二胡的琴弦时而颤动时而平缓,琴弓时而悠长,时而停顿,我拉奏的曲子好像是一个故事,诉说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诉说着我自己的心事。我忘我的拉奏着,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我好像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我感到了二胡的精髓,中华民族音乐的精髓。我是在用心演绎,用心传承,即使自己的胳膊再酸,手被划破,也再也不在意。我与二胡有了亲密的接触!
是啊!“天降大任于斯任也”,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义务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也不例外,与二胡的一次紧密接触让我理解了传承的真正含义,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的艰险,我都会坚持下去,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高三传统文化议论文五篇相关 文章 :
★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五篇
★ 关于传统文化的满分议论文5篇
★ 传统文化作文高一五篇
★ 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高中作文5篇精选
★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文800字高中5篇
★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5篇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合集5篇
★ 弘扬传统文化的高中生演讲稿的相关文章五篇
★ 弘扬传统文化800字演讲稿五篇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演讲稿五篇
人才征服沪
关于生命的反思 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基础性的规律,许多人知之甚少,我们用作思考方式的语言和逻辑本身就是我们智慧的产物,其基础浅薄的令人担心,但是,我们所体验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的特性,它的原理似乎并不会因为某些创始人的离去而有所改变,你也可以说这是生活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那所谓的事实,在基础物理学上清晰而不容置疑的东西,一旦被放大,归结,列入更多的元素,成为生活现实之后,其性质就再也不具备清晰的特性了,我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评价参差不齐,我们的文学和见解百花齐放,它们各有许许多多的支持者和批判者,我们的善和恶之标准也并没有绝对的、令人安心的评价,我们总是在心中默默地支持着自己或者自己认为所属的阵营,从这些角度看,说我们的见解总是符合我们的生活也无可厚非;而且,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理所当然的东西,除了我们自己的心,除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我们还能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一切呢? 许多人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时代特性,我们的社会属性和我们的知识、见解总是存在着惊人的类似,我们的整体观随着时代的起伏而起伏,这一切都有着复杂、美妙、细致的特性,每一次,我们都自大的以为自己那所表述的便是真理,这个社会中的诸多细节都符合我们的看法,的确,除此之外,我们再无任何虚无的真理可供我们来比较,我们心中的世界和那外部的真实如此完美地契合,从非生命的物质上衍生,无法摆脱束缚,与此同时,我们的心又深深的影响着它。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理智和混沌的一致,就好像承认生命和非生命的一致性那样正确。 在过去,人们曾经依靠分类获得知识,我们仔细的区分这个现实世界的诸多不同之处,努力为它们区分界线,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一切有许多可以被发见的特征,凭借这种努力,我们建立起了我们的实在观,对世界的理解由此启始。与此同时,我们从现实发现矛盾、各种概念的奇怪的交错和不可区分,我们意识到许多概念本是一个事物的不同面,凭着我们的执著和一股奇怪的不服输的决心,我们开始建立联系的基本纽带。正是凭着语言和逻辑学,我们重新发现了许多过去所创造的独立事物的美妙特性,我么对此惊叹不已,并深深的折服于其诗意的,令人惊讶的联系。 许多伟大的理论由联系主持,它们让我们实在观延伸,进入过去不曾设想的领域之中,它们所创造的联络博大精深,也因为他们所描述的概念的宽广属性,从它们本身就能发现更多现实之中的细节——由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所启动的理论至今还在发现更多的细微之处。 如果智慧本身有什么目标的话,或许从这种努力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东西,有些时候,从这种时而令人豁然开朗、时尔使人战栗的生命和智慧之中,也可以看到一种时间尺度的轮回:从我们祖先开始的努力如今已经更多的向着统一前进。它有别于初始的混沌状态,从单纯的看待区别开始,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我们开始重新组合这个世界的破碎镜像。 自混沌之中产生有序,如今,它已经超越了逻辑和矛盾,真理和谬误,辩证和诡辩,对立性和流动性,生活本身的面貌也逐渐清晰起来,即使我们不能完整地了解它,即使我们的智慧总是受限于这个躯体,我们也能够看到自己生命的那个带着喜悦和悲哀的平面,而我们的每一次自省,自我反思,对过去的否定都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些悄悄抬起它的头,让我们深感自豪和谦卑
晶莹剔透0702
文化的反思(张汝伦) 2010-09-28 09:13:53 来自: 豆瓣用户 文化的反思 读金克木先生的两部文化论集 张汝伦 在近年兴起的文化讨论中,表面的热闹却掩盖不住这样一个事实:真正有新意的见解还不多。而金克木先生的两本著作——《比较文化论集》和《印度文化论集》则显得格外不同凡响,引人注目。金先生深厚的学问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界,以及这两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本身,使这两部著作极具魅力,但我觉得金先生这两本书对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主要贡献,还在于它不仅为比较文化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而且还提供了正确的文化观。 一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探讨文化问题,这不纯粹是出于学术兴趣,金先生在《比较文化论集》那篇令人难忘的“自序”中,以自身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生在一个中外文化、新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毋忘国耻”竟是启蒙教育的一项内容,哪怕还是一个小学生,就已面对了亡国瓜分的大问题。严酷的现实往往使人早熟,一个东方少年,就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大国却会受小得多的日本的欺侮呢?……为什么印度这样的大国会亡给英国这样的小国呢?为什么犹太人那样有天才也会亡国呢?为什么古希腊文明会断绝而古埃及文明会只剩下金字塔和木乃伊呢?难道中国也衰老了,避免不了这种命运吗?那么文明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连文字都是从中国借去的日本竟然能‘明治维新’成功,而堂堂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归于失败呢?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汉族)会癖好裹小脚和吸鸦片以致被外国人看不起还‘自得其乐’不怕亡国呢?如此等等”。(《比较文化论集》第3—4页)总之,正是对于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思索,才引出了这样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金先生比较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的:“探古为的是解今”,研究外国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比较文化研究归根到底要回答的是今天中国的问题。 虽然促使金先生毕生探索这些比较文化问题的是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但他在具体着手研究时,却不是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事实已经证明,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不能真正解决一个民族所面临的历史性挑战。金先生这两部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体现了一种正确的文化观,一种由深沉的历史眼光产生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健全心态。金先生从今天的现实问题出发,但却超越了狭隘的功利考虑,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从人类文明的全局着眼来考察一切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追根溯源,探隐索微,“不是只分析怎样,而且进一步追究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只找寻决定性的物质因素,而且探讨起重要作用的精神因素;不是只得出抽象模式,而是还发现具体典型。”(《比较文化论集》第187页)这样,文化与人类的根本关系就昭然若揭了。 从人类自觉地要解决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的那一天起,文化就产生了。文化既是人类观察、解释和表现世界的角度,又是人类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各样解决方案或办法的总和。它既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文化是人类存在、困惑和奋斗的记录。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了人类生活最根本的部分,要想摆脱它,就象要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一样愚蠢。一种文化造就了一个民族,构成了它的历史。因此,当一个民族面临重大的危机和问题时,实际上是这个民族所属的那种文化面临危机和问题。当一种文化自身的各种因素在发展过程中走到了极限或走向了极端,或者与外来文化发生激烈冲突之后,它自身的弱点就会明显地暴露出来,它的社会功能也会越来越不正常,这时,整个民族也就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和挑战,需要反省自己的文化传统,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改进甚至重建传统文化,使之适应新的时代,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 正如人类历史永远不会完美但趋向完美一样,我们对任何一种文化也应作如是观。它造就了一个民族,决定了它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生成。它既是人类对曾经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的勇敢回答,也需要在人类应付不断出现的新的危机和挑战中得到更新、发展和完善。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既定的东西,进而要么把它看作是一切危机和问题的罪魁祸首,要么把它看成是赖以“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药,实际上都是一种不健全的、虚弱的心理状态。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于传统文化之外,作为一个民族的成员,他本体地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是它的一分子。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固然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毫无疑问也就是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问题和挑战的严重程度同他本人的素质与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他不是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以自己命运的主人的姿态去回答问题和接受挑战,而是一味乞灵祖先或指责古人,这不是孱头又是什么? 其实,正如金先生在《比较文化论集》中指出的:“文化上没有‘白纸’,人类只要组成社会就有维持这个社会所必需的文化,只有指文字之类的狭义的文化可以有空白而借自别人。”(第211页)所以,“有文化传统,万万不能忘记。只要物,不要人,即使富国强兵,最后也必然会一败涂地。这正象那可能源于印度的故事一样:骑在树枝上锯树,决不可锯自己骑的那一枝,否则必然摔死。……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会发展变化,还可以有革命性的变化,但抛弃不得;抛弃越多,失败越大;若彻底抛弃,必然彻底失败。历史不缺乏证明”。(第189页)即使那些大喊反传统的人,也只缘身在传统中才会去反,才需要反,光是这一点,也已证明传统无法割裂,更无法抛弃。既然我们把传统看成是一个我们参与其中的过程,那么就让我们义无反顾地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利用它,改造它,发展它,重建它,这样才能解决它所面临的问题。把传统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或应该完全推翻的“旧系统”,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和危机,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多,危机越来越严重。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墨守成规而得以自存的;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因完全抛弃传统而繁荣、兴盛的。 二 把传统作为明确固定的东西加以粉饰或痛骂的人,在持一种单面的文化观上倒是一致的,他们都把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而流传至今的古代文献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与它们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等同起来。但是,古代文献中所表现的东西只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一小部分,只是传统文化系统中的某一现象。而这个文化系统本身不仅不等于它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而且也要大于所有部分之和。正如金先生指出的:“社会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以有限的较少数受过高深教育的人的在文献中表达的思想作为全社会的思想,对今对古都是如此。”(《比较文化论集》第100—101页)且不说古代受过教育的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现在小得多,也不说古代知识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比现在落后得多,因此古代的典藉文献所表述的思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古代整个社会生活是大可研究的;即使是在上层人物和知识阶层间,那种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文献上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是大有出入,甚至往往背道而驰的。“我们不能把文献中的口号和理想当作实际。有时这些毋宁是实际的反面:正因为不能这样,所以才高呼要这样。”(《印度文化论集》第3页)所谓的“纲常名教”,只不过是古代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价值理想,一种哲学,一种世界观,它在现实生活中会有所表现,但毕竟不等于现实生活。一部血淋淋的廿四史比这种价值理想复杂得多。在这种价值理想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持“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的何止曹操一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无耻之徒,也比比皆是。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的古人囿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圣训,对发财不感兴趣,以致工商业长期不发达,使社会发展缓慢。其实,翻一翻廿四史,封建帝王横征暴敛,甚至借抄家自肥,文官武将既惜死,又爱钱,社会豪强兼并土地,鱼肉乡里,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何曾有什么不要“利”的君子(当然,淡泊自守的人任何时候都有,但总是极少数)。即如佛教那样似乎是看破红尘,超凡脱俗的宗教,也不仅要靠大商人“黄金漫地”买“精舍”捐献,让杀父的国王“归依”当“护法”,而且也要广开财源,自找生财之道,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寺庙经济。“物质利益和社会效益是根本的。古人并不是不要实利的超人。”(《比较文化论集》第212页)光从文献上表达的那种价值理想来理解传统文化,会导致怎样的谬误啊! 实际上,即使是文献上表达的思想,也要将它放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放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死的书本记录是要同活的人联系起来才能明白的。”(《比较文化论集》第5页)“脱离古时社会实际而单看留下来的语言遗迹,难免会有许多不解之处。”(《比较文化论集》第108页)那种单面的、一维的文化观把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内容排除在研究和反思的视野之外,是不可能揭示文化的真正秘密的。一个世纪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反省和批判之所以深入不下去,老是在对文献上所表述的上层文化的表面现象的描述与评价上兜圈子,打嘴仗,时代推移的轨迹只体现在概念和词藻的变换上,而实质性的变化并不大,关键在于对于“文化”的丰富涵义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没有透彻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回答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提出新的问题,而且也要对这一百年来代代因袭的对传统文化的种种说法提出疑问。文献中表现的上层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占多大比重?它与下层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上层文化是否构成了民族的心理一文化结构,抑或问题应该倒过来说,正是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才会产生这种上层文化,而它又反过来影响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上层文化与实际的社会生活之间的张力究竟如何?那件儒、道、佛三合一的外衣对于中国文化的伟岸身躯来说是否过于狭小了? 三 尽管人们对于“文化”还没有取得一致的定义,但至少可以肯定,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的概念。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的内容是由文字记载保存下来的,但文化本身远不止文字记载的那些内容。严格地说,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只是文化的一小部分内容,日常生活中诸如“下澡堂、吃点心和谈事情”这类习惯往往更能看出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民族的传统心理。只有超出文字形式所表现的那些文化内容的范围,联系它们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使它们得以出现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矛盾,我们才能从知其然进到知其所以然。任何一个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都不是孤立的,它同它所属的那个文化系统的其它现象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因此,只有把它放在它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中,才能真正理解。这样做不仅仅是个方法论的问题,而是有着文化发生学上的根据。 人类文化之所以得以产生,是因为它对于维持和发展人类社会是不可缺少的。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因而也必然有某种社会生活方面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巫术和科学,咒语和诗歌,或者习俗和礼仪是非常不同的文化现象,但它们在都有维持社会生活的功能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它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满足了人类生活各种不同的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从生理到心理,从家庭到社会,从感情到理性等等,构成了人类生活全部复杂的内容,并且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各自不可缺少的社会作用,即维持人类生活整体的稳定,使其各个方面保持联系和平衡,进而促进它的完善和发展。当然,各种文化形式的社会作用或社会功能还应再进一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它们产生的背景及产生后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们在产生它们的时代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与它们在以后的时代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但只要它们存在,它们的社会功能就不会消失。我们当然可以对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文化现象进行狭义的专业的研究,即只关注它们本身的内容,而不涉及其社会功能。但如果我们是站在文化这个宏观的角度上,把它们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研究的话,就一定要从它们的社会功能,即从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社会作用出发,把它们放在它们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中来研究。这样,我们对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的理解就能从弄清“怎样”上升到追问“为什么”,从某一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作用出发,逐步把握它与其它各种文化现象及整个文化系统的关系,进而对整个文化系统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从金先生的这两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先生文化研究方法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始终把一个特定的文化现象放在它所属的那个文化系统中,把它“当作一个开放的体系来分析研究它的内和外的各种联系信息。”(《比较文化论集》第62页)而不是就事论事地把它孤立起来研究。这样,他不仅比较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且也指出了它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它文化现象的关系,以及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从而显示了那个文化系统在某些方面的一般特征。例如,在把《梨俱吠陀》和《诗经》进行比较研究时,他既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社会功能,又根据它们的社会功能指出了诗与歌舞仪式,文学与历史,诗与巫术的关系,以及产生这两部作品的中印两国上古时代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通过这种具体深入的分析,中印两国古代文化某些类似之处和不同点,也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四 用文献上表述的上层文化来代表整个传统文化,从而对传统文化下过于轻率的结论固然是片面的文化观所致,但这后面仍有一种传统的心理习惯在起作用,即希望将一切复杂现象化繁为简,总想发明一个黑格尔式的绝对真理。结果往往是用一些企图说明一切,其实却什么也不能说明的笼统抽象的概念、公式或原理来解释一切复杂现象,不是把这种概念、公式或原理往现象上乱套,就是根本无视许多现象,以为这样一来,几千年文化上的疑难问题一下子都可以解决了。但是,诉诸这类法宝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却使文化研究的观点越来越独断,思想越来越封闭,方法越来越僵化,范围越来越狭窄。人们通过那些似乎是万能的公式或原理看到的只是一些歪曲了的事实,而大量有价值的文化现象根本就看不到。我们有传统的希望一下子找到最终定论或答案的心理习惯,以为非此就不足以表明认识或掌握了真理,这样,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往往激情多于反思,议论代替分析,口号取代论据,总以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对不同观点往往持“汉贼不两立”的态度,缺乏学术上的宽容精神。 金先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立场刚好与之相反。他认为:“无论什么作法,背后总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思想在指导,却不可以是先有一个既定的具体结论作为前提,否则就会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结果。”(《比较文化论集》第199页)笔者从金先生近年发表的那些功力深厚、见解不凡的文章及与他个人的接触中,都深深感到,他具有极为广阔的学术视界和非常深邃的历史眼光,这种境界是很难企及的。然而,金先生并没因此而忽视了学问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他在《印度文化论集》的“自序”中说:“我对印度古代文献当初一开始涉猎,就感觉到原来自以为知道的多不可靠,而许多常见到的表述又往往同实际情况不尽符合。印度古籍和中国古籍类似,历来解说纷纭,断章可以取义,‘六经’可以注我,容易作‘各取所需’式的引用和解说。近代和现代的西方人和印度本国人的一些说法各有各的来源和背景,不能一概认为信史和结论。对古文献的研究又随着人类的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会停滞于一点。我依据这一点认识就注意言必有据,据必核对原来情况;重分析而戒笼统;同时又注意到边界的‘模糊’,注意各种文献‘信息’的复杂性,避免简单化, 不轻下论断;要求分析而不割裂,概括而不含糊。”(第2页) 金先生文化研究方法论上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参照系’(frame of reference)应当具备‘全局性’,着手点还得是深入的个案研究(indepth case study)”。(《比较文化论集》第210页)金先生写的所有文章,几乎都贯彻了这样一种方法论的立场,无论是分析《梨俱吠陀》的祭祖诗、、招魂诗,还是讨论甘地被刺案;无论是介绍符号学,还是谈论日本人,他都能在透彻地分析个别例子的基础上,引申出独到的见解。许多复杂的文化现象,象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甘地的经历及其命运等,不仅本身得到了清楚的说明,而且这些说明本身又提出了一连串更大更深的文化史上的问题。金先生相信科学的发展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开拓了新的问题的领域。“似乎有关知识愈多,愈难有统一的认识。这其实是对问题认识深入的表现,是很自然的。”(《比较文化论集》第111页)金先生的文章与一些“见林不见树”的文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们提出的往往不是结论,而是新的问题,这是些多么深刻而有意思的问题啊!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先生对于科学、对于真理难能可贵的开放态度,和他那充满青春活力,不停探索的心灵。 其实,衡量科学发展的标志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问题的提出。科学的发展并没有使问题变得简单,“甚至问题还会更复杂难解。这说明我们的认识随科学发展而进步了。认识深入才能再提出问题,才能走向新的解决途径。”(《比较文化论集》第96页)提出那种企图说明一切,解答一切的概念、公式或原理的做法,显然是违背科学精神的,这实际上使新的问题无法提出,这样,一切科学研究也就无法深入进行了。 五 金先生在分析印度古代文化时指出:“古代印度是一个很广大的地域,不可能只有一种单一的种族和文化。……同时,按照文化发展史分期的各别情况并不一定按照时间历史推移。既然资本主义时代可以有封建主义甚至奴隶制、氏族制的残余思想、文化,而且有的还很强烈,那么,为什么古代不会有不同发展程度的文化现象共同存在的事实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印度文化(包括宗教、生活、思想、风俗习惯等)中,古代传下的痕迹是多方面的,来源也是复杂的。当印度文化知识在西方主要是‘吠陀文化’而在东方又限于佛教时,当然容易把印度文化看成似乎是单一的,这反映了印度文化传统中统一的一面。重要的是还要认识它的分歧性的一面。”(《比较文化论集》第76页)我认为金先生这段话指出了比较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既要求同,更要寻异。 人们在进行比较文化研究时,往往过多地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而忽视了不同文化不可通约的根本差异,因为这样便于概括或归纳出所谓“普遍有效的一般规律”,满足上述那种心理习惯。但是,正如列宁说的:“现象比规律丰富。”“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哲学笔记》第160页,159页)就象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即使是相似的文化现象,也只有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种“家族相似”,而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理环境产生的文化现象,不可能有完全的一致,表现形式的相似不等于内容的相似,有时即使内容相似,但在各自的文化中意义和作用也不一样。如金先生介绍的印度美学中“艳情”这个范畴,就所指的内容而言,同译成汉语的“艳情”是相当的,但意义和作用却大不相同。在中国诗中这是低级的,在印度诗中这反而是高级的,有时甚至成为主要的“味”。比较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别人,而不是为比较而比较,更不是用“洋货”来吓唬自己的同胞,或用“国粹”去取媚洋人。因此,主要注意力要放在寻异,而不是求同上。当代人类学家告诉我们:“尽管一个部族可以有百分之九十的行为和邻居各族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也许很小,但它对这个部族本身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重要作用”。只有抓住一种文化的特异点,才能真正了解那种文化,靠牵强比附、笼统归纳得出的东西,不会有什么认识价值。 相对来说,人们在进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时,还不大会完全忘记它们的不同点,但比较文化实际上不仅仅指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金先生认为:“文化既有古今中外之异,而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也有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氏族等各不相同的文化。大概认为人类有各种不同文化并以此为背景进行研究都可以算是比较文化研究吧?”(《比较文化论集》第1页) 持单面的一维文化观的人在对某一文化进行研究时,往往以根本不存在的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研究前提,而完全忽略了同一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集团中的种种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巨大差别的表现形式。“事实上,历史有发展,前后不相同,并不是始终一贯的。”(《比较文化论集》第130页)在文化上尤其如此。同印度一样,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不仅历来存在着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而且也存在着与汉族文化相互作用、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化。虽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母文化下的各种子文化,但正是这些绚丽多彩的子文化决定了母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即使是构成传统“精英文化”的儒、道、佛,在历史上也没有统一的形态,它们本身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集团中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起着并非完全相同的社会功能。例如知识分子把道家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和精神方面的修养;封建帝王和达官贵人指望从它那儿习得“房中术”或寻到“长生药”;而普通百姓则靠它祈福攘灾。 把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某一阶层中的表现形式同整个传统文化相提并论,给传统文化加上“儒家文化”或“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标签,然后作一些简单的价值判断并不难,但这样我们对传统文化就只能有片面而模糊的认识,我们就走不出前人已经走过的那个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循环,我们就会永远为这种片面的文化观产生的所谓“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而苦恼。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又怎么谈得上重新规定乃至重建传统文化呢?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又一次反思时,我们同时也要对一个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史进行反思,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重新调整我们审视、反省和批判传统文化的角度。当我们把传统文化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丰富的多面体和一个许多分歧的文化特点的统一体时,也许它会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为我们面临的抉择提供新的、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可能性。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应该使我们的眼光比前人更敏锐、更开阔,因而能在传统文化中看到前人未曾见过的东西,否则,我们不是有负于历史吗?
在本文中,我整理了关于反思的议论文素材,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对你的作文有帮助! 一、正面事例: 1、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
有关反省的议论文素材:一、正面事例: 1、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对自己的不断反省,使他的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 文化 历久弥香。传统在历史和文化中孕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 传统文化 议
高中语文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怎么教育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那么要怎么样更好地教学呢?相信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做不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