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4

健康&平安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血液病的发展历史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偶是吃货范范

已采纳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血液内科;护理风险;研究对策

【Abstract】Objective:Kind and corresponding risk discussing the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 a countermeasure。Method: Retrospect sex there exists a factor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ng my 42 regular yard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isk administration。Result.:42 regular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patient ge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 2 regular infusion leakage , 2 regular economy disputes , complaint rate 。Conclusion: Put risk administration into practice but maximal degree reduces risks happening , is good for patient state of illness improvement.

【Keyword】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Study a countermeasure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血液内科患者逐年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已成为血液内科护理管理的新方向。我院血液内科自2007年开始对该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分析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2例血液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2~62岁,平均37岁。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其它 病种3例。

风险因素分析

主观性个人因素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 规章制度 不严,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2]。血液科输血治疗较多,因护士个人因素输错血或输错液体等,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理文件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内容不符不连贯,随意涂改也易导致护理纠纷

专科知识及 经验 缺乏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抢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恶性血液性疾病不能及时判断。

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诊疗护理行为都可能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护理操作时未注意按先洁后污的原则,从而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纠纷。

医患沟通缺乏 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致护理纠纷或投诉

缺乏法制意识护患关系是特定人际关系,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造成病人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经病人同意暴露隐私等。

主观性病人因素 血液病病人自身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焦虑不安,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客观性疾病自身因素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与感染,生活因素相关。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病种感染率约12%,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35%左右[3]。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有眩晕、乏力等症状情况,加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意外。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此药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组织细胞及引起药物性静脉炎[4,5]。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其它因素如病房噪音 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

护理风险因素对应管理对策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6]。血液病化疗药物使用较多,要求护士掌握化疗专科知识及技术,如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机制及其护理应对方法、化疗血管的选择与化疗中的监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化疗急症的抢救等。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分析,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从细节上落实各项 措施 到位,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如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加高床栏,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燥。

加强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结果

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其中2例因输液渗漏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因经济条件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经明细账目,耐心解释,联络患者当地医保机机解决费用,得到合理解决。投诉率为。

3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7]。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液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的特点,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我科采取上述综合防范对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实施三年多差错事故显著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患者病情,心理,身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658.

[3]许洪志,仲春红,叙功立,等.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3):8589.

[4]刘志霞,郭淑婷,苏齐.PDCA循环法对肿瘤病人化疗的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768.

[5]邓本敏,黄培兮.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与输注目的对疗效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6]孟繁荣,刘志英.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402241.

[ 7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摘要】血液内科病人因为原发病及治疗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分析血液内科患者急诊方法,可以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加强医院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血液病人的内科急诊方法,为有效监管血液病感染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口腔( )、胃肠 道( )、血 液 ( )、 肛 周()、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死亡率。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

194 评论

土豆豆的焦糖

小儿白血病主要论文(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血液专科撰写和文献期刊发表)主要临床治疗论文:血液系统肿瘤患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防治.现代医学,2004年,第2期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副反应及其防治.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第1期婴儿白细胞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分析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第3期同济9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远期疗效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年,第12期强烈化疗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功能的保护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第2期大剂量阿糖胞苷早期强化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中国小儿血液,2001年,第6期亚胺培喃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并发感染疗效分析.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第3期单采血小板输注在儿童白细胞和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2000年,第6期左旋门冬酰胺酶两种用药方式治疗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年,第11期多中心协作方案序贯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第3期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急性白血病肝脏浸润11例报道.临床儿科杂志.1999年,第5期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型白血病.中华儿科杂志,1998年,第9期儿童急性白血病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小儿血液,1998年,第6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小儿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1998年,第9期PVDL诱导治疗儿童急淋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疗效分析.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第1期(增刊)小儿恶性肿瘤强烈化疗后并发症的综合防治.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第3期吡柔比星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中国肿瘤临床,1997年,第3期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中国肿瘤临床,1997年,第6期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强烈化疗后感染中的防护作用.临床儿科杂志,1997年,第2期MCP-841,842方案系统长期治疗儿童淋巴源性恶性肿瘤临床疗效.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年,第11期左旋门冬酰胺酶脱敏疗法.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年,第2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儿童恶性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4年,第6期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和临床.临床儿科杂志,1994年,第4期(增刊)主要基础研究论文: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时血浆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研究.上海医学,2005,第3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和血浆中的表达.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第1期阿糖胞苷体外对人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淍亡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小儿血液,2004年,第3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的表达.中国小儿血液,2004年,第4期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淍亡及其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4期汉族人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筛选.上海医学杂志,2003年,第1期(增刊)VEGF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第4期难治性白细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第6期还有很多内容

173 评论

阿哥丶WLy

浙江仙居:一个乡村医生创办扶贫医院的梦想     作为浙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中医,陈华的名气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他手到病除的医术;二是他对患者怀有一颗仁爱的心;三是他创办扶贫医院的梦想。                           手到病除的脉诊医术 陈华出生在浙江省仙居县的一个中医世家。祖上世代行医,他的伯父是金华地区有名的中医,他的父亲精通脉诊医术,曾任某民国大佬保健医生,至今家藏医书千册,多以孤本存世,并保留了500多本行医笔记和中医秘方,其中包括为当时的民国领导人的就诊病历。       陈华14岁时,便开始跟随伯父和父亲上山采药、治病救人。他的父亲常常把他关在一间漆黑小屋里,指导他在棉线上苦练脉诊医术。陈华在医学方面极具天赋,加之勤奋好学,他的伯父和父亲见他一心向医,便毫不保留地把祖传中医精神传授给了他。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陈华在治疗血液病、肝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脑萎缩等疑难杂症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中医脉诊领域,他运用祖传精髓,创造了医学奇迹,他的脉诊医术被众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称为“手到病除,中华一绝”。此外,他撰写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特点及辩证论治》作为优秀论文入选了《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为血液病的研究和治疗又找到了一把钥匙;他写的论文《病毒性肝炎、急性黄胆型肝炎的辩证论治与体会》在第二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他研制的《灵芝首乌胶囊》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检测,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脂肪肝、肿瘤、高血压、肾病有显著疗效;他撰写的《首乌灵芝糖尿病300例临床报告》一文,在“第三届百名医学家峰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仁医世家的传统医德 “医生常怀父母心,医道须为仁爱术”。这是陈华学医之后,他的伯父和父亲在传授他医术之外,对他常说的一句话。陈华的父辈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乡里乡亲都很穷,陈华的父辈就经常给贫穷的患者免费治病,方圆百姓都称陈家为救苦救难的“仁医世家”,这在年幼的陈华心里留下了深刻地记忆。       1995年,陈华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来到了交通发达的丽水市缙云县开办了一家中医诊所。他的患者,很多都是病入膏肓,才找到他的,更多的是因为家庭贫穷,无法承担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慕名而来的,陈华十分了解穷人的思想,他秉承祖上“仁医世家”的传统医德,坚持为家境贫困的病人免费诊治、送医送药,最大努力为患者家庭排忧解难。在他诊所的病历档案里,有这样一箱特殊的病历,病历上没有诊所的盖章,因为这些都是他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免费治疗的病历。除此之外,陈华还通过中国扶贫协会为全国各地众多患者送医送药,寄出去的药材不仅没有收费,反而还倒贴了邮费。 陈华从医四十年来,至今已累计为上万名患者减免或全部减免医药费达上千万元,那些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记录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妙手仁医的扶贫梦想 陈华说,他扶贫就是从治病开始的。从医几十年来,他看到最多的就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疾病和最窘迫的贫穷,很多山里的乡亲都付不起医药费,患者对生命的渴望时刻震动着他的心。由此,早在十多年前,陈华就产生了创办扶贫医院的梦想,并将医院定位为非营利性医院,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医药费至少减免15%-30%,对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是家庭贫困支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实行免费治疗。 由于没有审批扶贫医院的先例,在申办之初,各级部门对于陈华能不能做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医院,都产生了疑虑。但是,当陈华一次又一次找到有关部门,将自己创办丽水长征医院+中国扶贫医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构想陈述后,大家都被感动了,一致认为陈华的想法很好,不仅填补了医疗领域的一个空白,对于全国医疗扶贫事业也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陈华的丽水长征医院立项、申报、筹建等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 2009年10月30日,对于陈华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7年的努力,他终于得偿夙愿,丽水长征医院破土动工了。医院所在地位于缙云县交通便利的七里乡,总占地50亩,设有急诊科、内科、血液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科以及拥有500个床位的住院部。在奠基仪式上,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到场共襄盛举,丽水长征医院的建设已经从陈华的个人梦想,演变成了各级部门开展医疗扶贫事业共同的愿景。 在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期间,陈华也精心为医院的发展蓝图作出了总体规划,他将这所医院定性位为非营利性医院,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计划医药费至少减免15%-30%,而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是家庭贫困支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一律实行免费治疗。 2010年7月1日,中国扶贫协会通过调研,正式发文同意将丽水市长征医院列入中国扶贫医院;2011年10月9日,国务院扶贫办致函浙江省扶贫办,批准丽水长征医院为全国首家扶贫医院,并将在医院建成后无偿资助9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 可陈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利国利民美好的蓝图,在建设过程中却历经波折。 面对一连串的打击,陈华始终保持沉默,因为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好心自有好报,真相终会给他清白。随着多家主流媒体记者深入采访,纷纷对陈华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丽水市长征医院建设工程停工后,陈华一边为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四处奔波,一边继续医学研究。他撰写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特点及辩证论治》作为优秀论文入选了《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为血液病的研究和治疗又找到了一把钥匙;他写的论文《病毒性肝炎、急性黄胆型肝炎的辩证论治与体会》在第二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他研制的《灵芝首乌胶囊》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检测,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脂肪肝、肿瘤、高血压、肾病有显著疗效;他撰写的《首乌灵芝糖尿病300例临床报告》一文,在“第三届百名医学家峰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杭州、金华、仙居等地政府和医疗机构纷纷邀请他前去创办医院,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缙云县七里乡那片土地,才是他的希望,创办扶贫医院,才是他深埋内心的梦想。他在日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办好扶贫医院是我的事业。以医扶贫,是我的宗旨,克服患疾是我的愿望,解除病痛是我做医生的职责,使患者健康、人人奔小康是我远大的追求。” 据悉,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曾对省重点工程——中国扶贫医院停工做了调查。调查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扶贫医院,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我省和丽水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已经投入了近亿元,无论如何,必须继续上马”。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明确批示。

169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内中医科发展历史论文

    中医学的古代文化内涵论文 中医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的科学与学问组成的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具有内在相关性、相似

    易超风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角膜病发展历史论文

    您好!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致盲原因依此为:白内障(46.1%)、角膜病(15 .4%)、沙眼(10. 7%)、青光眼(8 .8%)、眼底病(8. 4%)、

    啵嘶小王子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药学发展的历史论文

    中药的发展历史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为汇集整理先秦时期大量蕴积的药物开发利用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北朝时期,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更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假如天天做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艾滋病发展历史论文

    爱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

    a田艳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美国皮肤病发展历史论文

    迈克尔杰克逊得的是白癜风。 杰克逊在80年代模仿卓别林拍摄的一张旧照可以证明,当时他的脸上已经出现明显的白癜风症状。在1986年迈克尔就被诊断为白癜风。但在媒体

    烽火馋眠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