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2

霍爾因斯基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腰痛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吕娃子

已采纳

:“少阴脉透肾络肺,今得肺脉,故肾为腰痛之病。”“腰酸背痛”不同于“腰痛”。前者指的是病后、劳累后腰部酸痛支撑不住的不适。腰痛难忍。要注意两者的区别。腰痛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腰痛是一种多发病,常与腿痛同时存在,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病率较高。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甚至脊柱疼痛。腰痛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说明腰痛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代文献指出:“腰为肾之府,摇不动则肾备”。指出了肾虚腰痛的特点。中医认为腰痛主要有以下四种发病机制:(1)感受寒湿:因为长期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衣服湿漉漉的,出汗等等,都能感受到寒湿之邪。寒凝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腰痛。(2)感觉湿热:在漫长的夏季,湿热交蒸,或寒湿日积月累,郁化为热,感其邪,阻滞经络,致腰痛。(3)肾虚亏损:因为久病肾虚,肾之精不能养筋脉,导致腰痛。其疼痛是持续性的,一上班就更厉害,反复发作,多见于虚证和内证。(4)气滞血瘀:长期肾虚损害经络和气血,使其运行不畅,造成静脉阻塞,瘀血在腰部而引起疼痛。这个腰痛是虚实夹杂,肾虚是其本,气滞血瘀是其标。

286 评论

豆大王zz

腰痛的范围较广,可见于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者。如属外、伤、妇科疾患引起的腰痛,则应求治于专科。

【 病因病机 】

( 一)病因

腰痛的病因,有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伤久病、年老体衰、劳欲过度及劳累外伤。

1 .感受外邪

六淫中以湿邪致病者为多,但湿有风湿、寒湿与湿热之不同。若因劳动后汗出过多或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或汗出当风受寒;或久居寒冷湿地等,均可致寒湿入侵,留着腰部,发生腰痛。如长夏湿热交蒸,感受其邪;或膀胱湿热,由腑及脏,以及寒湿日久郁而化热,则湿热内蕴,阻遏经脉,,亦可引起腰痛。而湿邪留注腰部,久延不去,凝聚成痰,可湿痰腰痛。

2.闪挫跌仆,体位不正: 闪挫跌仆,损伤肾和经络;或体位不正,长期弯腰作业,经脉气血不畅,腰肌失养;或腰部用力不当,或强力劳作伤肾等,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损伤肾脏,气血瘀滞,发生腰痛。

3.年老久病 :高年肾气已衰,精血亏耗;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劳欲过度,或多种慢性疾病,迁延日久,导致肾虚精亏,不能湍养经脉而为腰痛。

(二)病机

1.病位在腰,与肾及足太阳、足少阴、任、督、带等经脉密切相关:腰为肾之府,赖肾之精气以濡养,故肾病可致腰痛。若外感寒湿,湿热或瘀血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利以及内伤及肾,均可发生腰痛。

2、病理性质虚实不同,但以虚为多或见本虚标实:凡因外邪、痰瘀等邪阻腰部,经脉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者属实;因肾精亏虚,腰府经脉失养者属虚。但一般而言,腰部以虚为多,且以肾虚为主。因肾藏精,主封藏,若肾之精气亏虚,最易发生腰痛。

在病机演变转化方面,实证延久不愈,邪留伤肾可由实转虚;虚证腰痛,在肾虚的基础上又易感邪加重,每多出现本虚标实的错杂情况。寒湿久郁,可以化热;寒湿、湿热邪痹日久,络脉不利,多致气滞血瘀。而寒湿、湿热、血瘀均可伤肾,寒湿易伤肾之阳气,湿热每易耗伤肾之阴精。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易反复,多缠绵难愈。对腰痛之诊治,应求其原始病因判断处理。

182 评论

mm糖糖豆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脚”。腰腿与肾联系最为密切。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并司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前阴、后阴。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那么腰椎,脊椎乃至整体骨骼的支撑、运动强度和耐久力的维持,就主要决定于肾,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肾者……其充在骨”。 《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肾为“作强之官”。若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便会出现腰痛膝软胫酸足跟痛,甚至腰脊不举、足不任身等症。由于腰部与肾脏的密切关系,故肾脏有病,往往最先反应于腰部,而以腰酸腰痛为显著症状。凡房劳过度,久病失养,肾精气阴阳不足,常为腰痛的主要原因。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肝位于腹部,横膈以下,右胁之内。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谋虑所出,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腰与肝脏的关系主要是肝藏血而血养筋。按照中医学理论,筋,又称筋膜,附着于关节附近及肌肉周围,近似于筋膜、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神经、滑液囊等组织,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筋的收缩弛张,对关节的活动及运动的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素问·痿论》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因为筋的一切运动都离不开血液的供给,而且血液供给的多少,也对运动的正常与否,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肝主藏血司血液的贮存与血量的调节,所以筋的营养来源,也就主要依靠着肝脏。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所谓:“肝,淫气于筋。”《素问·痿论》所谓“肝主身之筋膜”。只有肝藏血功能正常,肝血充足,人的运动才能灵活自如,健全有力。既不会收缩过度而发生痉挛拘急,也不会弛软无力而导致痿软迟钝。若肝血虚,则筋脉不得濡养,遂产生腰腿疼痛或下肢筋脉痉挛麻木。如《普济方》中所说:“夫足少阴肾之经也,属于腰脚而主于骨,足厥阴肝之经也,内血而主于筋。若二脏俱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流注筋骨,故令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也。” 由于人体气血亏虚,阳气不振,腠理空疏,卫阳不固的情况下,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而发为腰腿痛,所以《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三气也。”可见,在腰腿痛病中,主要病因为风寒湿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伤人损伤阳气,阳气受伤,气脉不通,不通则痛;寒主收引,寒凝气滞,筋失所养,亦可见筋肉挛缩,湿性重着,其性粘腻,其伤人可引起腰部强硬、屈伸不利,痛似折断等。 《外科证治全书》中说:“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用力过度,脉络充血而外渗,可形成瘀血;若心气不足,血脉不通,血液瘀滞,亦可形成瘀血,瘀处于腰部,疼痛由生。 由此可知,中医认为腰腿痛与肝肾虚衰、正气不足、气血凝滞和感受风寒湿邪关系密切。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内科腰痛论文

    罗建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为腰背腿痛,轻者可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痛苦和困难,重者丧失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美国每年因腰腿痛而支付的医疗费和丧失劳动力的补偿费用达

    芬达果味十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腰痛中医辩病分析论文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的症状,腰痛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腰痛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发病率较高,有报告认为世界人口的80%患过腰痛,世界卫生组织把腰痛列为影响人类

    candyfloss36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医腰痛病针灸综述论文

    在中医的角度常常会认为,人们出现腰痛症状是因为长期的腰部劳损引发脊椎磨损而导致血液淤堵引起的疼痛现象。因此中医一向将通则不痛作为主要的缓解身体部位疼痛的一个主要

    就愛翻毛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腰痛病的中医护理论文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快,所以很多人在工作当中落下了一些毛病,但是具体去治的时候就比较难以治疗,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就是一个比较难治的慢性疾病。腰椎间

    哎唯巴蒂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治疗腰痛病论文

    慢性腰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大类疼痛性疾病,现代医学把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就叫慢性腰痛。它是以腰部一侧或是两侧,或者是腰脊正中疼痛的一类疾病,多见于腰肌劳损、腰椎

    不老的传说k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