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4

V大米爸爸V
首页 > 医学论文 > 小肠移植医学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穗宝儿yz

已采纳

黎介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著名普外科学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在静脉营养学方面有着非凡建树,曾于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移植术,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省部级以上高等级科技成果奖36项,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著作10部,参编著作31部;在亚洲首次完成同种异种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2011年1月,由黎院士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建国以来江苏省医疗界荣获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黎介寿,著名普通外科专家。1924年10月生,湖南省浏阳人。

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

2003年4月又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10月进行亲体供肠肠移植,从而完成了对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

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科学委员会主任、解放军 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等职。他在中国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

1996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5月又和他弟弟黎磊石又荣获一等功。

139 评论

miumiu6571

王果,教授,主任医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从事小儿外科工作51年。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十余本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自1972年以来专门研究小儿便秘及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病因、病理、免疫、遗传、组织化学、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因突变等,为我国在此领域中研究时间最长、研究面最广最深入者之一,并为此撰写专著10余万字。创用“中西医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为治疗巨结肠方面开辟了一条非手术方法治疗的新途径。此方法刊登于国际核心杂志《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受到国外小儿外科同道的好评,并应邀到美国进行交流及研究。为了防止国际上常用的四种巨结肠根治术的并发症,经过30年临床实践和研究,设计出“心形斜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此术式不但避免了国外各种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晚期的污粪、失禁和减少了症状的复发,其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心形斜吻合术远期随访”一文于第23届国际儿科会议外科组第一篇宣读。国内20余家省、市教学医院采用此方法已逾两千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手术方法刊登于欧洲《国际小儿外科杂志》,受到国外专家及台湾同道的一致好评。1984年赴加拿大访问学习,1987—198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研究巨结肠及小肠移植。曾先后9次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自1987年以来在国内外研究小肠移植获得突出成果,曾4次获得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次获得卫生部、国家教委、省、市等颁发的一、二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在国内外重点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小儿外科手术图谱》、《小儿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小儿肛肠外科学》、《小儿外科手术学》、《小儿外科手术难点及对策》、《小儿外科学(研究生教材)》等;参编《黄家驷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胃肠外科学》、《现代外科学》、《现代移植学》、《移植免疫学》等10余部专著。冯杰雄,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World of Pediatrics》及《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Jourhal of Pediatric Surgery》等多种国外杂志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组委员。2000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至浙江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2月至2006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儿科研究所从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回国后在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从事临床基础研究工作。对漏斗胸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新生儿胆管畸形(胆道闭锁与胆总管囊肿)的病因与诊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与预防、儿童便秘的病因及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三十余篇,并应国外期刊邀请撰写述评4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卫生厅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主编《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的诊断和治疗》、《名院名科病例讨论精选》等;参编学术专著十余部,如《clinical Chemistry Research》、《现代小儿外科手术学》、《小儿外科手术学》(第2版)、《中华小儿外科学》、《小儿外科学(研究生教材)》、《胃肠外科学》、《儿童胃肠肝胆疾病》、《小儿急诊外科学》、《小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胎儿新生儿医学》等。目前在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继续从事胆道闭锁和儿童便秘等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工作。

99 评论

Nichkhunnie

灵感来源1968年,他接触到一个肠外瘘的病例。一名患者因为车祸导致腹部受伤,肠子被撞破好几个洞,形成了肠外瘘。有一天,他发现有医生用胶水粘合开裂的笔套,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用胶水把肠子的瘘口粘起来?试验过程那一天,他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准备好碘酒、药棉、纱布、胶水,捊起左腿的裤管,用手术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划开一条两寸长的大口子。冷静的他,用事先调好的胶水,涂在伤口处, 一两天后,伤口愈合。不过,刚开始的补肠手术却失败了。大腿上的肉因为运动少,好补,但肠子却不断蠕动,乳胶刚补上,一动就掉了。 1985年深夜,一位13岁的姑娘因腹腔大出血在地方医院急诊手术,整个小肠被切除,剩下的小肠不能吻合,抬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时,肠子是用两根血管钳夹住的。姑娘的父亲面对黎介寿,泣不成声:“求您给姑娘接一段肠子吧,要不,就把我的肠子给她!”那一年,他63岁。黎介寿下定决心,小肠移植这个难题,一定要攻下来。直到1992年,历经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黎介寿终于在亚洲首次取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1994年3月12日,黎介寿亲手为一名患者做了小肠移植手术。这场手术的成功,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在一次国际学术大会上,世界著名外科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瑞克面对黎介寿,一脸虔诚:“你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我们敬佩您。”

326 评论

shirleyxtt00

短期喝没什么效果,调整人体亚健康的状态,不过富氢水也可以美容,呵呵,可以当化妆水喷雾。

163 评论

相关问答

  • 肝移植医学论文范文

    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超过90%。目前,我国的肝移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术后生存期超过十年的患者非常多见。肝移植手术后的注意定期服药,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可以适当运动。

    karastt8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移植抗宿主病论文

    yí zhí wù kàng xiǔ zhǔ bìng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G

    发呆20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科学移植医学杂志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

    木雨大大雯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肝移植医学论文题目

    1、去细胞化技术在全肝生物支架建立中的应用,2009年,中华医学杂志2、自体骨髓细胞诱导肝移植大鼠长期存活的机制探讨,2009年,中华肝胆外科杂志3、TheLi

    萌萌小妹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肝移植医学期刊

    北京同仁医院移植中心主任.普外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青年委员等。1997年9月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筑波大学

    cocomoone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