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4

黑糖miko
首页 > 医学论文 > 妊娠合并心脏病摘要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SE妖蝶

已采纳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种出现在孕妇和产妇身上的危险疾病,它严重威胁着孕妇和产妇的生命。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心脏引起的,它在妊娠前就存在,还有一种是由于妊娠诱发的心脏病。那么,妊娠合并心脏病怎么护理才能减少对胎儿的危害?1、妊娠合并心脏病一、胚胎各期对致畸药物的反应胚胎早期(着床前期):此期药物对孕体的发育毒性影响是“全或无”。胚胎期(器官形成期):此期为致畸高危期。二、用药基本原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用药不要延误用药尽量避免孕早期用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新药和老药同样有效时应选用老药三、妊娠合并心脏病常用药物(一)利尿剂速尿(呋塞米):可作为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利尿酸钠:与速尿同属高效利尿剂,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但副反应较速尿严重。(二)抗凝剂低分子肝素:对胎儿无影响香豆素类(代表药物-华法林):早孕期大剂量应用有致畸作用(三)血管扩张剂肺血管扩张剂有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右向左分流,但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对于血液动力学平稳的患者来说,不推荐常规使用血管扩张剂等能干扰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的药物。西地那非:为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选择性抑制剂。口服。(四)抗生素分娩前若无感染不常规使用抗生素,分娩后常规使用以预防感染。可选用(B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慎用(C类):氯霉素类及喹诺酮类。禁用(D类):氨基糖甙类及四环素类。(五)缩宫素缩宫素对先心病患者会产生更为严重血流动力学影响,发生心肺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危象等风险。应谨慎。(六)强心剂洋地黄制剂:不主张对妊娠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洋地黄。早期心力衰竭者,可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不主张用饱和量,以备随孕周增加、心衰加重时抢救用药,病情好转即停药。(七)镇静剂首选地西泮(安定)产褥期慎用杜冷丁围生期心肌病禁用吗啡(八)降压药选择原则:对胎儿无毒性,不影响心排出量i肾血浆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量,不致血压急剧下降或卞降过低妊娠期可用:硫酸镁,酚妥拉明,拉贝洛尔慎用:硝普钠:禁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类药物(九)抗心律失常药物孕期可安全使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普萘洛尔(心得安),维拉帕米(异搏定),地高辛。孕期可谨慎使用:奎尼丁,β受体阻断剂孕期避免使用:苯妥英钠:对胎儿有致畸作用2、过期妊娠的危害1、也许会造成宝宝缺氧:过期妊娠,因为时间长了以后胎盘会老化,胎盘功能也会开始衰退,所以造成了胎盘供给胎儿的氧气量对比以前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造成胎儿缺氧,严重时还会导致宝宝在宫内死亡。就算是以后宝宝顺利地来到这个世上,其健康状况也比正常分娩儿差,有很大的可能会由于脱水、贫血、肺部感染等而夭折。2、羊水量减少:妊娠时,子宫内充满羊水,宝宝的生活环境都是在羊水里面的,所以羊水是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羊水量比较适宜的话是妊娠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方式。妊娠时间延长,超过42周后,羊水量就会慢慢开始变少,到后来就会不足100毫升。羊水过少对于以后生产的时候是非常不好的,会造成宫口开张缓慢,第一产程时间延长。3、胎儿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原因在于胎盘老化,功能低下,胎儿从胎盘中获得的营养物质跟以前相比就会变得很少,有时候还会变得营养不良。胎儿表现出皮下脂肪过少,皮肤有皱褶,头发与指甲较长,看起来跟同龄人相比会有些老。因为营养不足,妊娠时间虽较正常长,但体重不会增加,有时候还会降低。4、手术分娩可能性增加:过期妊娠时,因为孩子整个状况不是很好,胎儿颅骨又较硬,骨缝变窄,所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胎头不变形以适应产道,那么就比较容易出现事故。所以一定要依靠手术的帮助,统计显示手术者达。5、新生儿并发症增加:据临床资料统计,过期妊娠所生的新生儿,跟同时出生的正常分娩的孩子相比较,会更加容易生病,像是刚刚出生的宝宝颅内出血发生率可高达2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达37%。其中如酸中毒等发生率也会有所提高。

214 评论

Lena睡美梦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异常。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脏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脏病护理论文 范文 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措施 与临床效果。 方法 对需行介入治疗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与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的护理观察。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3~5d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细致的术中监测与观察,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以前往往采用开胸的手术方法治疗,创伤大,住院时间长。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心血管诊断治疗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实行介入治疗,根据X线显影,在体外操作各种导管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无手术瘢痕等优点,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护理体会 总结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22例,女43例,年龄7个月~55岁,平均年龄9岁,房间隔缺损23例,室间隔缺损28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其中房室间隔均缺损者2例。15例患者于静脉麻醉下进行,50例患者于局部麻醉下进行。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出现焦虑、担忧心理[1],为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优点、可靠性,介绍与治愈好的患者聊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热情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拍胸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乙肝系列检查。术前常规备皮,做药物过敏试验,病情许可酌情沐浴、更衣。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如体温升高应进行治疗,待体温正常后3d再做手术。同时观察穿刺部远端搏动情况。术前<1岁婴儿、成人术前4h禁食水。静脉麻醉者术前8h禁食水。

术中监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其仰卧于导管床上,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用生理盐水维持通路,连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仪。术中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静脉麻醉者使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密切观察心电监护,观察术中心律失常情况,如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随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

术后护理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预防误吸引起窒息,吸氧并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密切观察是否有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注意有无心包填塞表现。术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或出血,肢体动脉搏动、颜色、温度、感觉变化情况。穿刺部位用绷带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制动12h,术后卧床24h,12h后使穿刺侧腿伸位,平卧位与左侧卧交替,指导家属按摩腰背部和肢体,预防静脉栓塞。如无出血,24h解除加压包扎绷带,下地适当活动。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如发现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残余分流,若分流量大、流速快、有可能溶血,密切观察有无酱油色尿,化验尿是否有红细胞,若出现溶血迅速报告医生处理。室间隔缺损者术后有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注意心电监护,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术后可发生封堵器脱落,密切观察心脏杂音变化,报告医生检查处理。

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保持心情愉快,适当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遵医嘱出院后1、3、6个月定期到医院检查。继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抗凝,注意用药剂量,定时复查肝功能。观察有无皮肤、牙龈出血,需要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出院后6~12个月定期复查心脏B超、做胸片。

2结果

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5d出院,随访18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无房室传导阻滞、无溶血现象发生。

3小结

介入疗法是先天性心脏病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介入治疗方法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逐渐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效果,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优化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获得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琴,王丽,高雪萍.冠心病介入前后心理护理.新疆中医药,2014,32(1):37-38.

[2]戴庆研.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黑龙江医药,2014(6):1505-1506.

心脏病护理论文范文二:肺源性心脏病领域中康复护理 教育 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多种形式康复护理教育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进行教育护理方法的比较,各组患者为90例。在对照组中需要将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到康复护理中,在观察组中需要将多种形式应用到康复护理中,比较教育之后的康复效果。结果通过研究之后证实,多种形式康复护理后其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方法,组间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教育后,可以有效的提升其自身的保健水平,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遵医嘱的行为,减少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康复护理教育;肺源性心脏病;多种形式

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同时此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此病的病程时间较长,并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现象[1]。但是由于社会以及经济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长时间在院进行治疗对患者而言不具有现实性,所以应对其采用相应的康复护理教育,使得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实际状况,在出院之后可以进行自我保健。健康教育为护理中的主要内容,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于护理,同时不能激发患者的积极性。该研究对肺源性心脏病领域中采用康复护理教育的意义极其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9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60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均在4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62例,女性患者为28例,年龄均在43~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研究对象则采用多种形式康复护理教育模式。其教育内容如下。

交流指导①普及模式。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人员会因为反复住院而对自身疾病预后产生焦虑现象,同时还会担心经济状况,加重自身的病情。教育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教育,并讲解在整个康复护理中所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检查的主要目的,并耐心解答研究对象所提出的疑问,从而消除其疑虑。②针对模式。肺源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同时久治不愈,因此患有此病的人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例如悲观、焦躁、不安以及不合作等相关不良情绪。所以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入相应的心理疏导。③连续模式。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其病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大部分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主要特质则是由气愤直至认可,同时使病情逐渐有所恢复或者达到恶化现象[2]。患者在过渡期或者认可期过程中,患者会逐渐对教育人员形成一种依赖感,行为会产生被动以及退化表现,而教育人员应通过此时期详细讲解休息的主要意义。在患者的恢复期中,当患者未产生自觉憋喘,可以实行自理。④扩张模式。实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扩大教育的范围,对研究对象的家属予以教育,并告知其如何对患者实行照顾。而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患有此病的人员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并指导如何正确的用药、休息、复诊等。此外,还应指导怎样进行呼吸以及戒烟训练。经教育之后,有助于肺功能的缓解,提升其生活质量。⑤小组开会模式。为了防止康复护理教育不充分或者护理实践不足,应将病情存在一致性的进行集中分析,从而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教育。⑥集体聚会模式。不定期举行联谊会,并耐心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义诊以及查体,并对肺源性心脏病和相关保健问题进行沟通以及交流。⑦面对面模式。由于研究对象的病情实际状况、家庭环境、经济状况、 文化 程度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育时需要和其实行相应的沟通,有助于对病情的观察,从而对其自身的病情予以相应的评估。当产生未解决完的问题时应对其进行再次探究,并找出产生原因,并重新编制护理计划并实行。

文字宣传①宣传栏模式。还应组织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并介绍肺源性心脏病的有关知识,例如怎样对呼吸进行免疫调节、正确的呼吸训练方法、吸氧的主要目的以及在吸氧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事项等。②报刊以及手册模式。向发放相关科普性报刊以及手册,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教育的指导。

观察指标

选择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其护理效果内容包含:对 疾病知识 的了解程度、自身心理调节的能力、自身保健能力以及遵医嘱行为[3]。

统计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对此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研究最终结果则选择计数资料[n(%)]以及计量资料(x±s)来进行表示,检验则选择χ2以及t值,P<,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康复护理教育效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疾病了解程度有所提升的患者例数为88例(),自身心理调节能力提升的患者例数为85例(),自身保健能力的提升的患者例数为82例(),遵医嘱行为提升的患者例数为83例(),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疾病了解程度有所提升患者例数为71例(),自身心理调节的能力提升的患者例数为68例(),自身保健能力提升的患者例数为72例(80%),遵医嘱行为提升的患者例数为65例(),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中护理满意度达到非常满意的例数为78例,达到满意的例数为8例,达到不满意的例数为4例,满意度为;对照组中护理满意度达到非常满意的例数为62例,达到满意的例数为12例,达到不满意的例数为16例,满意度为,两组患者经对比,以χ2=,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健康是通过心理、社会-经济以及生物等相关原因和自身的行为所决定的一种态度。当患病时,医务人员仅仅只是协助患者将自身的身体机能进行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将其消除,而康复教育则能够很好地使患者在机体、心理以及情绪等方面获取良好的状态。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程度有所重视,然而健康教育的主要传播人员则为教育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教育人员需要采用多样性教育方法,并利用患者可以听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示范以及讲解,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愉快地配合治疗以及护理,与此同时还充分了解疾病的预防,并将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修正,从而提升自身的保健能力水平,逐渐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实现健康的目的。患者在整个住院的过程中,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均贯穿其中[5]。教育人员在合适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教育,并予以患者相应的帮助,获取了患者对自身的信任,有助于护患以及医患关系的创建,同时还能够改善医患关系,并为医院在无形中积累了一定无形资产。实践则证实,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效果而非形式。同时教育则是因人而异,在对其进行共性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加入个性教育。在对患者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不单单要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方面,同时还应使患者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以改变自身的行为实现自我保护以及控制的目的,以此来达到康复效果。综上所述,对于肺源性心脏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入多种形式康复护理教育模式,恢复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尚艳华.多种形式康复护理教育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64-65.

[2]刘晓萍,李鸿妍.中医循证护理在肺源性心脏病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3):122-123.

[3]曾淑媛.个性化护理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34-236.

[4]黄琼霞,邓玉芳,何莉衍,等.氨溴索、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3):121-122.

[5]杨风菊,孟雪.循证护理加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965-966,1035.

心脏病护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免费护理论文范文

2. 冠心病的护理论文

3. 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4.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5. 护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6. 免费护理论文范文下载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论文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可使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是

    未暖rabbi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妊娠合并心脏病完整论文

    rèn shēn hé bìng xīn zāng bìng 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disease 妇产科 妊娠合

    你瞅谁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摘要妊娠期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分级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分级。我们大家都应该关注孕妈妈孕期的情况,因为正常来讲孕妈妈的状况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而且

    feiyeping00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妊娠合并心脏病论文目录

    第一篇呼吸内科诊疗规范第一章肺炎第二章肺脓肿第三章肺结核第四章支气管哮喘第五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六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七章特发性肺纤维化第八章肺血栓栓塞症第九章

    普陀小吃货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妊娠合并心脏病论文致谢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可使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是

    Leo叶222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