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5

熊大熊二喜羊羊
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猝死的医学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木夕-琪

已采纳

一,猝死的概念:按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指平时表现为身体健康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生因自然疾病而导致的预料不到的突发死亡情况。目前,对于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内算猝死,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6个小时内是猝死的时间范围。但这个时间范围并没有受到广泛的承认,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往往是心源性猝死。二,猝死的特点:猝死之所以称之为猝死,有它自身的特点,只有符合这些特点,才能称为猝死。那么,猝死都有哪些特点呢?猝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缺一不可。第一:突然发生。猝,按中文的字面意思解释就是突然。猝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发生的。也就是说,猝死何时会发生是预料不到的,患者在死亡前没有相应的先兆提示患者会发生死亡。也就是说,只要临床上可以预料到的死亡,都不是猝死。比如癌症终末期的患者,或者严重的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以及其它疾病终末期的患者,由于疾病晚期,其治疗难以奏效,生命已经走向终点而发生的死亡,是不能称为猝死的。第二:因自身疾病而死亡。也就是说,患者死亡的因素是自身疾病的因素,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者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死亡,而非来自于外部因素,比如触电、自杀以及中毒、麻醉意外和手术并发症等因素,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死亡,均不能叫猝死。第三:发生了死亡的现实情况。也就是说,患者处于死亡状态了,如果没有死亡,就不能算是猝死。在医学上来说,猝死是一个最后的结论,猝死是不能治疗的疾病,只要能够治疗或者治愈,或者复苏治疗成功的情况,都不能算猝死。猝死的原因有一、内因:内因是指人的主要器官有潜在疾病、暴发疾病或异常体质和过敏体质而言。猝死约占全部急性死亡半数;占所有自然性死亡的10%~15%。对成年人来说,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猝死占首位,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则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绝大多数。尽管引起猝死的器质性病变多种多样,但导致患者最后死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以及脑死亡等。二、诱因:猝死可发生在谈笑、看电影、听故事、吵架、饮酒、吃饭、大小便、洗澡、性交、行路、乘车、劳动、吸烟、睡眠等各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死于医院外,少数死于急诊室或住院时。

308 评论

诗涵百草兔

猝死就是突然发生的死亡,其发生时间是不可预料的,患者并没有出现即将死亡的征兆,没有人认为该患者将要死亡,但死亡偏偏发生了,多为心脏停搏所致,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由于发生突然,治疗不会及时,死亡率非常高。一般发现的话需要尽早进行抢救治疗,最好当场进行心肺复苏,及时送医院。

119 评论

曹婕倩风恬

特征1.病魔之首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2.发病突然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3.高发病率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6月在《循环》杂志网站上发表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共识指出:心脏停搏是美国最致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导致的死亡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枪支案件和家庭火灾致死人数的总和[2]。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3]。4.多发生在医院外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4]。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5]。我国另有文献报道,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种类:1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2.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拓展资料:医院外发生的猝死抢救成功率很低。第一目击者及时有效的初级心肺复苏和电复律可能能够挽救猝死患者的生命。尽快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积极纠正猝死原因,尽量减轻脑损伤。心脏骤停后幸存者应进行详细的心脏检查并评估其家庭成员。急性期治疗紧急处理及时有效的初级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可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积极明确并纠正心脏骤停的病因,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积极纠正可逆病因,并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再次发生心脏骤停。处理和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应该尽快行心电图检查,评估有无需要紧急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包括新发左束支阻滞,若有应行紧急冠脉导管术或药物再灌注治疗,挽救生命的心血管操作决不能因患者昏迷而推迟。尽量减轻脑损伤,为避免引起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务必要维持充足的血压,可能需要静脉补液,使用正性肌力药和血管加压药,进行规范的亚低温治疗。处理可能继发的重要脏器缺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问题。幸存者处理评估有无心脏结构病变。没有心脏结构异常的患者应评估有无心脏电传导异常。神经系统和心理评估。对于疑似或确定遗传综合征的特定患者,评估其家庭成员。

250 评论

smilejune521

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的内涵主要用六个字来概括:因病突然死亡。具体可以以下几个要素表述:一是患者已经死亡。如果患者没有死亡的,一律不能认定为猝死;二是患者属于自然死亡,既因为自身的疾病而死亡;三是死亡是突然发生的。也就是说,死亡是不可预料的,并没有出现死亡的征兆。

92 评论

伊可grace

一、猝死的概念: 医学上指不是由于暴力而是由于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所引起的突然死亡称之为猝死。猝死的时间界定尚无一致意见,有定为24小时,也有定为1小时,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总之是一种急死。 有人说:“上午还与某人说话,下午就没了”。“昨晚还看到某人散步,今天就没了”。说明猝死的人出事前,其体内潜在的某疾病并没有暴露出来,大体是健康的。猝死区别于正常死亡,猝死易造成误解。 二、猝死的原因 1.心血管系统:占猝死%,包括冠心病最多(占心源性猝死50%),冠脉血管畸形,心肌病占10%,瓣膜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长Q-T间期综合征致室颤(%)。 2.中枢神经系统:占猝死%,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大面积脑干梗塞)。 3.呼吸系统:占猝死的%,包括大咯血,窒息,肺栓塞,哮喘持续状态,张力性气胸,肺心病,肺炎,睡眠呼吸暂停等。 4.消化系统:占10%,包括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膜炎等。 5.其他:羊水栓塞、婴儿猝死综合征、药物性、运动性、中毒性猝死,有报道电击伤、溺水,属猝死特例,也有认为是诱因,电解质紊乱(例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 三、猝死的发病特点: 1.男女比例::1 2.猝死高峰年龄段:出生后0-6个月婴儿和45-75岁两个年龄段。 3.猝死发生地点:多在家中,其次工作单位,公共场所,部分发生在医院。 4.猝死时间:10-1月份居首,夏季最低,7-10点为第一高峰,16-20点为第二高峰。(认为于生活、工作、紧张有关) 5.突然性:从发病到死亡只有几分钟,最短的30秒。 6.意外性:常被家人怀疑为暴力致死或医疗事故。引起纠纷。 7.非暴力性及潜在性:体内潜在疾病或机能障碍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即使有暴力或中毒,也只是诱因。 肝癌 →主要原因→猝死←诱因← 拳击 冠心病→主要原因→猝死←诱因← 吵架、激动、大便、饱餐 心肌病→主要原因→猝死←诱因←服用药物“三唑仑” 四、猝死诱因: 以争吵、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厮打损伤、注射、手术、药物最为多见。睡眠呼吸暂停、饮酒、感染、劳累、吸毒、性生活、诱因不明。外伤、电击伤、溺水等。 五、猝死临床表现:前驱期(6小时)、终末事件(1小时)、心跳骤停(6分钟)、生物学死亡(无机会) 1.前驱期症状: (6小时) ⑴心源性: ▲心肌梗塞有胸痛、胸闷、大汗,心电图示ST段抬高或压低,严重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增高。 ▲心力衰竭可有气促、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有心悸、头晕、黑朦 ⑵脑源性:头疼、头晕、嗜睡、昏迷、呕吐、震颤、抽搐、失语、凝视、瘫痪。瞳孔变化。 ⑶肺源性: ▲咯血、窒息:喉部作响,呼吸浅快,紫绀,烦躁,频死感,双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哮喘持续状态:呼吸极度困难,呼吸频率大于30 次/分,两肺哮鸣音消失“沉默肺或寂静肺”。 ▲循环中枢受累:心率大于140次/分,血压下降,奇脉,恐惧躁动,意识丧失,血气分析PaCO2减低转而PaCO2升高。 ▲肺栓塞:突发气急、胸痛伴紫绀,休克等。D-二聚体升高,血气分析PaO2下降,PaCO2正常,下肢静脉曲张,(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通气扫描暂不作。) ▲张力性气胸:突发胸痛并有刺激性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窒息,胸腔积气症,肋间饱满,叩诊鼓音,X线支持气胸,很快出现休克、昏迷。 ⑷消化系统: ▲多有饱食、饮酒、高脂饮食 ▲消化道大出血:呕血、便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恶心、呕吐、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很快昏迷、休克、抽搐、呼吸困难、紫绀、夜间发病、突然尖叫一声后死亡。 ⑸其他: ▲羊水栓塞:孕妇羊水有形成份进入母体形成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心跳骤停,肺功能衰竭,抽搐,凝血异常。 ▲运动性猝死:越野滑雪、超负荷跑跳,不良环境条件下运动如高温及潮湿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药物及中毒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心动过速,心电图可见u波);高钾血症(心动过缓,心电图可见高尖T波)。 2.终末事件: (1小时)心脏骤停前1小时有两种形式:一是心律失常,二是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昏迷。 3.心脏骤停:(6分钟) ⑴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⑵意识突然丧失,室颤或心脏骤停 ▲室颤或心脏骤停4秒→黑蒙 ▲室颤或心脏骤停5-10秒→晕厥 ▲室颤或心脏骤停15-20秒→阿斯综合症 ▲室颤或心脏骤停30秒→昏迷 ▲室颤或心脏骤停1分钟→二便失禁。 ⑶呼吸断续,浅慢呈叹息样,随后停止,多在心脏停后20-30秒。 (4)瞳孔散大:心脏停后30-60秒后出现,于1-2分钟最大并固定。 4.生物学死亡:(无机会)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损害,生命终止。主要取决于心肺复苏时机。 (1)心脏停搏后4-6分钟行心肺复苏者,不可逆脑损伤,预后差。10%可救活(植物人)。 (2)心脏停搏后6-9分钟,行心肺复苏者,4%可救活(植物人)。 (3)心脏停搏后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无存活希望。 六、猝死快速诊断 “八字方法” 视、问、触、听、查、备、断、打。 “同步抢时间” 前驱期(6小时) 终末事件(1小时) 心跳骤停(6分钟) 生物学死亡(无机会)前驱期(6小时)、终末事件(1小时)、心跳停(6分钟)、生物学死亡(无机会) 1.视:面色、紫绀、大汗、体位、咳喘、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呕吐、抽搐、瘫痪、瞳孔大小、性别、孕妇等体征。 2.问: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头晕、黑蒙、意识状态、腹痛、恶心、呕血、便血、喘憋、服药、中毒等。 3.触:体温、脉搏、血压、护士边触边报结果边记录。医生摸皮温以及末梢温度,速查神经系统(肌张力),腹部压痛、反跳痛。 4.听:喉部响声。肺部罗音、心率、心音、肠鸣音等。 5.查:护士心电监护建立,查心电波、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快速抽取静脉以及动脉血液检查,边干边报边记,通知协助心电图、胸片机检查,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血气分析、血淀粉酶、排泄物采集送检,急催报结果。心电图及监护示波观察“宽波不好,窄波好”,“律乱不好,齐波好”,“率快、慢不好,60~90次好”。 6.备:医生备好除颤仪到待除颤状态,备好气管插管,备好洗胃机,护士建立静脉通道,没有医嘱时先挂5%葡萄糖注射液静点。 7.断:快诊断 一断期:前驱期6h、终末事件1h、心脏骤停6min、生物学死亡no。 二断因: ①心源性:典型胸痛、心肌酶高,心电图ST抬高或压低。 ②脑源性:昏迷、抽搐、凝视、瞳孔变化,脑CT协助诊断。 ③肺源性:突发气急、胸痛伴紫绀、休克,胸片、血气分析协助诊断。 ④消化系统:呕吐、呕血、便血、腹痛、很快昏迷、休克,验血淀粉酶可协助诊断。 ⑤羊水栓塞:孕妇,突然休克,心跳停止。 ⑥ 其他:药物、中毒、过敏、电解质紊乱。心电图、验血可协助诊断。 8.打:急救、心肺复苏。 结论 猝死--急死 急诊--抢时 6h-1h-6min-no 急救--救命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猝死的法医学论文

    1.心脏原因2.吃了违天时的食物:如冬天吃西瓜.

    乐乐冰儿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酒后猝死的医学论文题目

    1、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2、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3、 同伴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研究4、 急

    挂在盒子上7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法医学论文关于猝死

    猝死是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这样的死亡往往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对猝死的鉴定主要是给家属一个明白,对死者负责。

    真锈菜刀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猝死的法医学论文

    因为有的人长时间生活不规律,而且大脑身体得不到休息,很疲劳,各个身体器官骤然停止工作,所以会有人猝死。最好避免猝死的办法,当然就是作息规律,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情,

    tobyzhao52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心脏病与猝死的论文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异常。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脏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脏病护理论文

    复方氨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