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60

老幺2010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咳嗽的辨证论治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殷血丹霞

已采纳

【概述】 1.定义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肃降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即称“咳嗽”。 2.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 ⑵ 发病年龄:各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病,而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⑶ 发病特点:小儿肺常不足,元气虚弱,抵抗外邪侵袭的防御功能尚未健全,外感时邪首先犯肺,最易引起咳嗽。根据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而内伤咳嗽少。 ⑷ 预后:本病预后较好。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调护失宜,咳嗽反复迁延不愈,可出现痰多喘满,时轻时重,时犯时止。如旧邪未去,又感新邪,常转为肺炎喘嗽。 3.历史沿革 咳嗽一证,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诸病源候论》对咳嗽一证,采取脏腑结合病因的分类方法,并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致病因素多为外感寒邪。《小儿药证直诀》将咳嗽分为“肺盛”和“脾虚”二类,认识到脾与痰有密切关系,并总结了“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则补之,更量虚实,以意增损”的治疗原则。明代《幼科金针·咳嗽》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转归;而张景岳吸取前人之长,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则将小儿咳嗽分为风寒、肺寒、火热、食积等,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儿科临床仍习用,可与景岳的外感和内伤的分类方法互参。 【病因病机】 病因 外因:感受外邪。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 病机 1.感受外邪,肺失清肃; 2.痰浊内生,贮肺作咳; 3.素体虚弱,肺脾受损。 【诊断】 1.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啰音。 3.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病程长短:外感咳嗽,常起病急,病程较短,并伴有表证,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较长,往往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亦可虚实互见,然虚证居多。 2. 咳声轻浊:咳声频频,重浊有力,多属风寒咳嗽;咳声高亢气粗,或咳声嘶哑,多属风热咳嗽;干咳阵阵,气涌作呛,多属燥火伤肺;干咳或咳声短促而哑,午后黄昏为剧,多属肺阴耗伤;咳声高亢有力者为实;咳声低微,气短无力者为虚。 3. 痰涎色量:痰涎稀薄,色白量少或中等易咯出者为寒;痰涎稠厚,色黄量少或中等,咯出不爽或有腥臭味者属热;痰少或成粘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夹以血丝,多属燥;痰涎清稀如水,起泡沫,量多,易咯出,多属痰饮。 治疗原则 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

178 评论

yoyoyoyoyo224

证候发热重,恶寒轻,咳嗽,气促,痰液黏稠,鼻塞流浊涕,咽红,喉核赤肿,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辨证本证因外感风热,郁闭肺络,肺气失宣而致。一般见于肺炎喘嗽的初起阶段,或由风寒化热转变而来,此时虽表证未解,但肺热已炽,可迅速发展为痰热闭肺证。 本证以风热表证伴咳嗽,气促,痰液黏稠,一般气喘不重为特征。 治法 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主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伤寒论》) 常用药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银花、连翘、桑叶、桔梗。 发热明显,加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痰多,加全瓜蒌、莱菔子化痰降逆;发热咽痛,加射干、蝉蜕、挂金灯清热利咽。

270 评论

cloverEcho

证候咳嗽反复不已,以清晨为主,痰白清稀,面白无华,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 辨证本证常由痰湿咳嗽转化而来,或因大病、久病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聚液为痰,上贮于肺,故咳嗽反复不已,痰白清稀;肺脾气虚,气血生化无源,难以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均为脾肺气虚之征。 本证以咳嗽反复,咳嗽无力,痰白清稀,纳谷不香为特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山药、半夏、薏苡仁、桔梗、甘草。 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加炙黄芪、黄精补虚益气;痰多,加川贝母、杏仁、紫菀化痰止咳;食少纳呆,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汗多,易感冒,加炙黄芪、防风、煅牡蛎补气固表敛汗。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科咳嗽论文

    你是需要平常的病例书写吗?入院记录姓名:李俊, 住址:住上海市**路1220号

    LiaoL童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儿科咳嗽护理论文

    儿科护理论文选题参考如下: 1、浅谈儿科护理 2、浅谈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 3、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4、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儿科护理临床

    我可不是吃素的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儿科久咳中医辩证论治论文

    咳嗽之宜辨虚实也,初嗽之时多是实,久嗽之后多是虚。肺主皮毛,一感风寒,便成咳嗽,痰气住于胃脘之间而不得散,鼻塞流涕而不已,其咳嗽之声必响,其吐痰亦必或黄或绿,重

    doublel081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儿科久咳中医辩证施治论文

    许多婴幼儿一到秋冬季就久咳不停、缠绵难愈,消炎药用了很多,作用并不明显。中医有句话叫“初咳在肺,久咳在脾,喘在肾”。也就是说,婴幼儿在咳嗽初期的时候问题多出在肺

    竹径通幽处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医儿科咳嗽的辨证论治论文

    儿童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病因病

    抬头走我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