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23

cHeN&Li$Li
首页 > 医学论文 > 辣椒菌核病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木停留

已采纳

在农村人们在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时候,通常会把种子晾晒后给种子伴药以达到虫害的防治和土壤有益微生物有促进作用,达到增产目的 。

种子伴药的益处:

一、土传病害,如纹枯病、根腐病等主要在种子萌芽期就可以侵蚀。

二、系统侵害疾病,如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等主要在穗期表现严重。

三、是地下虫害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垅。

四、是地上害虫,如蚜虫、灰飞虱等等。

五、适合对大批量的种子进行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对种子本身具有消毒作用,药效长;种子处理的时间较灵活,可在种子采收后,也可在种子贮藏期间或播种前。

种子伴药怎么做,用多少:

1、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茄子黄萎病、枯萎病、褐纹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番茄枯萎病、叶霉病。2、用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茄科蔬菜幼苗立枯病、白菜类猝倒病、冬瓜立枯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菜用大豆根腐病、甜瓜枯萎病、甘蓝根肿病和胡萝卜黑斑、黑腐病等。3、用35%甲霜灵种子处理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为,防治菜用大豆、蚕豆、大葱、洋葱、十字花科蔬菜等的霜霉病。4、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萝卜黑腐病、大葱和洋葱黑粉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茄子、瓜类、甘蓝、花椰菜、莴笋、蚕豆等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炭疽病、白斑病、霜霉病和菜豆炭疽病等。5、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豌豆根腐病、白菜类猝倒病、胡萝卜黑斑病等。6、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白菜类猝倒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胡萝卜黑斑病、黑腐病、斑点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7、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甘蓝黑根病、白菜霜霉病等。8、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防治白菜类黑斑病、白斑病,甜瓜叶枯病,辣椒菌核病等。9、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马铃薯种薯块重的,防治晚疫病。

拌种剂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在我过也有四十年之久,最初的拌种剂不是用做杀虫和杀菌,只是在种子外面包一层附着物(土,面等),这样有助于播种均匀。

国内外对拌种剂的研究一直是乐此不疲,可以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也在不断改善。

162 评论

曼特宁先森

辣椒菌核病近年在局部地区保护地生产上发生,在地上部各部位均可发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辣椒菌核病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本病多从主茎或侧枝基部发生,开始发病部位呈水浸状淡褐色、稍凹陷病斑,后来病部变灰白色或灰色,干缩状,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层,皮层很快腐烂。病茎表皮及髓部易形成菌核。

叶片发病,会产生水浸状褐色轮纹病斑;花受侵染后,出现水浸状腐烂、脱落。果实发病,病部褐色腐烂,表面长有白色霉层,后形成菌核;病果腐烂脱落或形成僵果。

本病由核盘菌引起。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的多少,与病害发生的轻重关系密切。新建的棚室,经过轮作的棚室,土壤中残留菌核少,发病很轻或不发病,反之发病变重。

本病菌核形成和萌发适宜温度分别为20℃和10℃左右,要求土壤湿润。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核不但萌发率高,萌发也快,持续时间也长,从而产生大量的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温度16℃~20℃,相对湿度85%~100%,最适于发病。

棚室内阴湿,植株郁闭发病重,植株长势弱发病也重。

高垄、高畦栽培,覆盖地膜,膜下滴灌或暗沟灌溉。定植后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控制好温、湿度,特别是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可减少发病。

发现辣椒菌核病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

发病初期立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布。各种药剂交替使用,5~7天喷1次。

本病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混在种子间越冬。遇到温、湿度条件适宜,菌核陆续萌发抽生出子囊盘,子囊盘开放后,子囊孢子成熟即喷弹出,是病害初侵染来源。

病害发生的中期,由病部长出的白色絮状菌丝可形成新的菌核。这些菌核萌发后可再次侵染。病菌侵染期长,所以辣椒生育期间可陆续发病。

350 评论

fionazhang77

防治方法:①采收完毕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随后进行20~30厘米深度的深翻,把遗漏在地表的菌核翻到土壤深层。②提倡高垄地膜栽培,但注意定植时把植株周围弄破的地膜及时用土盖严。③生态防治。上午闭棚提温,下午放风排湿,创造不利于病菌萌发、侵染的温、湿度条件。④发现零星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减少棚室内的菌源。⑤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液喷雾。如棚室内发病株数较少,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病部,可起到治疗病株和控制病害蔓延的双重作用。

164 评论

年糕年糕熊

种子伴药多放一点种子,放少量的药,这样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327 评论

莫小小爱吃肉

防治辣椒菌核病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农业措施。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防止把菌核播入苗床。深翻土地,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控制塑料大棚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是尤其关键的措施。采用滴灌或暗灌的形式浇水,以降低棚内湿度。在气温较低时,特别是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覆膜,或在棚室四周盖草帘,防止植株受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带到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②土壤消毒。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1千克,撒在土表,或耙入土中,然后播种。③药剂防治。发病后喷洒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乙·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时结合清除病残体效果更佳。

175 评论

小小追风者

防治方法:①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是防病关键。即棚室内早春栽培采取高畦地膜、小浇水、多中耕松土,提高地温。②门茄和对茄开花期控制浇水,加大通风量,减少结露。③受精完后及早摘除门茄和对茄的花瓣,以防病菌侵染花器。④在门茄和对茄开花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10%二甲菌核利(速克灵)烟剂在开花前后熏烟,每亩次400克。⑤在门茄对茄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的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或50%多菌灵混合配药,进行蘸花,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

270 评论

四合院追糖葫芦

辣椒苗期和成株期均能发生菌核病。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为棕褐色,迅速环腐,通常无恶臭,幼苗猝倒。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干燥后呈灰白色,幼苗呈立枯状死亡或由病斑处折断倒伏。成株染病,近地表的茎部或茎分杈处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病部往往有褐色斑纹,病斑绕茎一周后引起上面的枝干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茎表面和髓部产生球形或不规则形黑色菌核。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个别出现长4~13厘米的灰褐色轮纹斑。病叶叶缘呈水浸状,发展成大片淡褐色病斑,有时略有轮纹,最后腐烂、脱落。果实染病,果面先变为褐色,呈水浸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蔓延,最后扩展到整个果实并导致果实腐烂,表面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其上结成黑色不规则形菌核。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辣椒菌核病论文

    在农村人们在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时候,通常会把种子晾晒后给种子伴药以达到虫害的防治和土壤有益微生物有促进作用,达到增产目的 。 种子伴药的益处: 一、土传病

    cHeN&Li$Li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辣椒病毒病论文

    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曾士迈1926年4月生于北京。194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

    灵魂尽头z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辣椒炭疽病论文

    这种病菌会影响到辣椒的产量,会导致辣椒的腐烂情况,这种病菌是需要使用农药治疗的,对辣椒产生的影响非常大,这种病菌会影响到辣椒的生长情况。

    Nichkhunnie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辣椒炭疽病论文范文最新

    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中发现,学生对待论文的态度、写作基本功、文化修养,以及老师对论文的指导把关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艺术生毕业论文

    库尔尼郭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辣椒枯萎病的论文

    辣椒枯萎病怎么解决?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的病害是枯萎病。辣椒一旦患上枯萎病,就会导致辣椒植株慢慢枯萎死亡。因此,种植者应重视辣椒枯萎病的防治。现在,我们

    我爱吃酸甜苦辣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