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D玫瑰
浙大科学家近日一项新发现,揭示了一种对番茄危害极大的病毒如何巧妙地与害虫“勾结”:这种病毒寄宿在昆虫体内,而昆虫的部分后代一出生就自带病毒。臭名昭著的“超级害虫”烟粉虱体内携带大量植物病毒。浙大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王晓伟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刚孵化出的烟粉虱雌性成虫产的卵是无害的,但长到第10天左右的雌虫产下的卵就会自带病毒。这是科学界第一次发现植物病毒是否经卵传播与介体昆虫的发育阶段有着密切关系。病毒与“超级害虫”的这种关系,加深了人们对于田间病虫害发生的认识。成果6月1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王晓伟说,以往为了阻止病毒传播,人们会在作物地周围铲除病毒寄主植物,但大多低效甚至无效,现在知道为什么了。病毒在没有其寄主植物的环境中,还能在其媒介昆虫体内悄悄地传宗接代,随后在遇到适合的寄主植物时再发动新一轮的攻击。”近30年来,番茄黄曲叶病毒借力烟粉虱,已入侵全球50多个国家,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而病毒经卵传播这一“秘密通道”,显著增强了病毒传播和扩散的效率,“可能是番茄黄曲叶病毒在全球快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的重要机制之一”,王晓伟说。受病毒危害的番茄番茄之死 烟粉虱是目前获得“超级害虫”称号的唯一昆虫。它们“食路”极广,可以取食500种以上植物,棉花,番茄,烟草、木薯,包括很多花卉植物和蔬菜作物都是它的“盘中菜”。看烟粉虱的身形是难以想象它们的杀伤力的。这种虫子身长只有1毫米,两片纤长轻薄的翅膀看起来仙气十足。可只要被这种虫子“缠”上,番茄就凶多吉少。这么小的“身板”怎样“放倒”茁壮的番茄?王晓伟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烟粉虱的微观摄影图,口器是一根针状的吸管,能轻易刺入植物的韧皮部,吸取植物汁液。但如果直观地认为,植物是被“咬”死的,那就太小看这种“超级害虫”了。烟粉虱有更深的伎俩,它们暗藏杀器——小小的身体中携带大量病毒。当它们取食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植物体内,让植物染病。这种机制类似于蚊子通过叮咬传播登革热病毒和疟疾,科学家称这类昆虫为媒介昆虫,它们让病毒在不会走动的植物间传播、暴发成为可能。资料显示,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约有1000种,其中约三分之二主要依赖媒介昆虫进行传播。双生病毒占全部植物病毒的三分之一,因病毒结构像两个连体的小球而得名,主要通过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论文作者之一刘树生教授曾有一项研究发现,健康的植株遭遇虫害时,会分泌一定的毒素抗虫,而当感染双生病毒后,植物毒素分泌会受到抑制,烟粉虱就更能肆无忌惮地取食了。烟粉虱与病毒互为“助攻”,在田间掀起一场场“灭顶之灾”。2000年起,中国多地番茄作物上双生病毒暴发成灾,2009年,我国番茄成灾面积达约300万亩,占番茄总面积的约25%。山东、江苏、北京、河南、上海、浙江的部分地块甚至绝收。烟粉虱正面照烟粉虱:出生即杀手长期以来,通过带毒烟粉虱取食植物,把病毒传播到健康植株,是科学家们公认的双生病毒传播途径。过去50年间,曾有多位科学家提出,病毒是否会在烟粉虱“母婴”间垂直传播呢?但是,大部分研究并不支持带毒烟粉虱可以通过卵把双生病毒传给自己的后代成虫。5年前,王晓伟课题组的博士生卫静动了好奇心,她设计了一项实验,培育不同虫龄的烟粉虱成虫,观察其后代的带毒情况。实验结果令人吃惊:不同的阶段,病毒“卵传”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在解剖上千头烟粉虱并反复试验后,课题组确认了这一事实:“烟粉虱成虫的生命周期是30天左右,”论文通讯作者王晓伟介绍,“到烟粉虱雌性成虫长到第10天左右时,它们产下的卵也‘自带’病毒。”虽然刚孵化出的烟粉虱雌性成虫也能产卵,但它们的后代几乎不带毒。“只有已怀有大量成熟卵子的成虫才能高效垂直传播病毒。”也就是说,部分烟粉虱的宝宝从出生第一天起,就是一枚带毒的“杀手”!病毒不但“武装”了“妈妈”,还武装了“宝宝”,即使上一代已经“阵亡”,等下一代发育为成虫,仍能够迁移到新的植物上继续传毒。这是科学界第一次发现植物病毒是否经卵传播与介体昆虫的发育阶段有着密切关系,为研究其他病毒经卵传播的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加深了人们对于田间病虫害发生的认识。这一研究结果提示田间双生病毒防控策略和方法可能需要做重大改进。同时,还将促使目前全球各国改进有关烟粉虱和双生病毒的检疫方法。
Krystaldxe
呵呵~!还真问对人了,证好我是学园艺的,你也是今年毕业的吧,下面这个是我前两个月写的南宁温室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摘要 介绍了南宁温室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适龄壮苗、定植、开花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果农从事温室大棚番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南宁; 温室大棚;番茄;高产栽培。前言:番茄是国内外普遍种植的一种蔬菜之一,是人们日常餐桌上食品,随着人们对番茄的不断认识,在药用、调料、补品方面的不断开发,使其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的播种面积在逐渐扩大,使得各地区的播种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与完善。番茄对温度的要求: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低于15℃,番茄种子发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转红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5℃时茎叶停止生长,2℃则受到冷害,0℃即被冻死。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而热死。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熟,促进植株健康发育,防止徒长,增强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产量。番茄对湿度要求:基本原则是除发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后的缓苗期,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外,其他时期都不需要高湿度。对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开花期以及转熟期要适当控水外,其他各期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1、选择高产搞病品种1、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早熟高产品种。2.育苗播前种子处理番茄种子消毒处理。有两种方法,(1)温汤浸种,即称用清水浸泡种子1~2小时,然后捞出把种子放入55摄氏度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之后再继续浸种3~4小时。温汤浸种时,一般是一份种子,二份水;要不断、迅速地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以防烫伤种子;三是要不断加热水,保持55摄氏度水温。可以预防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病害发生。(2)磷酸三钠浸种,即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捞出沥干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这种方法对番茄抗病毒病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营养土配置营养土按肥沃园土∶腐熟厩肥=2∶1的体积比配制,1m3中加入充分腐熟的鸡粪20~30kg、过磷酸钙1~2kg、苗木灰4~5kg、40%拌种灵200g,充分拌匀育苗操作步骤①消毒 育苗盘消毒可采用10%漂白粉浸泡2-3分钟,再用塑料膜包好放置20-30分钟,用清水冲干净晾干即可;池子、场地消毒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喷湿;池水消毒用漂白汾进行消毒,1000kg水用10g漂白粉。②基质的装填先将基质用适量清水洒湿,湿润程度以手握成团,放开后轻轻一动可散开为宜,再将基质装满已消毒的育苗盘孔内,装填要充分、均匀,松紧程度要适中。③播种播种前将苗床上的营养钵或育苗畦浇透水,水渗下后,取拌好的药土撒在营养钵或育苗畦上,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于育苗畦或营养钵(每钵播种2~3粒),用种量750g/hm2。播种后覆1cm左右的药土,加盖地膜,扎扣小拱棚,保持地温25~28℃。④苗期管理温湿度管理:苗期将大棚两头和两侧揭开进行通风换气,遇大雨将侧膜落下。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下,夜间控制在1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40%以下,温度过高则要通风降温排湿。肥料管理:幼苗长到四叶一心时施入营养液肥或复合肥。一般每8盘苗用肥,施入后池水要充分混匀。幼苗长到7-8片叶时移栽,移栽前喷施一次甲霜灵800倍液。3.建棚整地、施基肥和防地下害虫①选地建棚根据当地观察,建棚应选择水源良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田块,建设长度根据田块长度而确定,宽度一般,大棚两头留门,门宽。留门一是方便进出,二是利于通风。②整地施基肥移栽前半个月进行平整地,此时每667m2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kg,农家肥要翻挖深埋。拉墒宽度(含沟),一般宽的棚拉4墒,要求深沟高墒,拉墒高度35cm以上,墒体饱满,拉墒后每667m2用复合肥75kg , 普钙50kg,钾肥20kg,硼砂1kg,锌肥2kg ,混合均匀后,在墒上挖20cm深的施肥沟撒入肥料,要求施肥沟偏左或偏右,保证打塘不在施肥沟上。打塘规格根据品种长势而定,一般国外品种长势强,塘距60cm,国产品种长势稍弱,塘距40cm。连作二茬田块应塘施抗重茬剂如:重茬恩益碧或重茬PK4.及时定植定植时要做到苗龄合适,秧苗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成活。一般幼苗7-8叶时移栽。漂浮苗做到带基质移栽,每塘一株,国外品种每667m2栽920株,国内品种栽1200株。均采用双杆整枝。定植前先铺上地膜(夏秋季可以不盖地膜),定植好后把穴口用土封严。及时浇定根水,此次浇水要浇透。5.大棚管理①温湿度管理漂浮苗定植后迅速生长,夏秋季要揭开大棚两头及侧膜,夜间不落膜,白天温度控制在32℃以下,湿度控制在%以下;冬春季揭开两头,侧膜不揭,白天温度控制在27-28℃,夜间温度不低于8℃,湿度保持下40%以下。②水份管理6月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要求清理大棚四周边沟及棚内中沟,能够及时排出积水。番茄生产初期需水较少,但到结果期需水较多,此时应每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冬春季旱时,生长初期可酌情灌水,以水走底为度,2-3小时后及时排出。③肥料管理番茄旺长初期要进行大压肥,此次667m2用复合肥20kg, 钾肥15kg混合后,施于植株根部15cm处,然后结合培土。结果期每隔10-15天进行浇施一次, 每667m2用复合肥3-4kg。适当进行根外追肥,肥料可用磷酸二氢钾间隔喷施。④整枝打杈无限生长型品种均采用双杆整枝,一般植株长到12-14叶时发出两个主枝,去除其它多余侧枝,保留较平齐的两个主枝,及时做好搭架、吊线和绑蔓工作。⑤及时封顶竹棚栽培一般留6台果,当第6台果座果成功可以封顶。当第一台果子成熟可以打除其果下叶片,每成熟一台果就及时打除其下部病残叶,侧枝侧芽,利于通风透光,减少植株养份消耗,提高产量。⑥病虫害防治①立枯病、猝倒病(苗期病害):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②番茄脐腐病:田间水分管理要均衡,用1%过磷酸钙水溶液叶片喷雾,10~15d喷1次,共喷2次。③病毒病:播种前对种子消毒,田间管理时要及早杀灭蚜虫并及时拔除病株。④灰霉病:降低土壤湿度,及时用速克灵烟熏剂下午熏棚。⑤早、晚疫病: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及时用45%百菌清烟雾剂3 750g/hm2熏棚。⑥蚜虫、白粉虱:用黄板诱杀,将涂有机油的黄色板置于棚室内高出植株的地方。烟雾剂熏蒸,每次用量6 000~7 500 g/hm2,分成4~5堆,暗火点燃,闭棚熏烟3h。6.及进采收大棚春番茄的采收期随着气候条件、温度管理、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早熟品种40—50天,中熟品种50—60天。果实定个发白后(白熟期)可进行乙烯利人工催熟。一般在果实转色期采收上市。我还有其他的,要是你觉得不行,再发给你
浙大科学家近日一项新发现,揭示了一种对番茄危害极大的病毒如何巧妙地与害虫“勾结”:这种病毒寄宿在昆虫体内,而昆虫的部分后代一出生就自带病毒。臭名昭著的“超级害虫
番茄细菌溃疡是由中源细菌引起的番茄撕裂的管状疾病。自1909年以来,在美国密歇根州的温室西红柿中,世界各地有广泛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在北京,黑龙江,吉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又称细菌性叶斑病和细菌性叶斑病,近年来日趋严重。番茄产量一般下降10%-30%,严重时可达50%。 番茄菌斑病危害 番茄菌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近年来,由于忽视与非茄科作物的轮作,温室番茄茎基腐病逐年加重,严重的作物被破坏并重新种植。因此,做好温室番茄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冀西北张家口地区大棚
种子处理: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到4小时,再放入百分之10磷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