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0

bamanai119
首页 > 医学论文 > 内科中英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乱乱小乱乱

已采纳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血液内科;护理风险;研究对策

【Abstract】Objective:Kind and corresponding risk discussing the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 a countermeasure。Method: Retrospect sex there exists a factor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ng my 42 regular yard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isk administration。Result.:42 regular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patient ge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 2 regular infusion leakage , 2 regular economy disputes , complaint rate 。Conclusion: Put risk administration into practice but maximal degree reduces risks happening , is good for patient state of illness improvement.

【Keyword】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Study a countermeasure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血液内科患者逐年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已成为血液内科护理管理的新方向。我院血液内科自2007年开始对该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分析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2例血液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2~62岁,平均37岁。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其它 病种3例。

风险因素分析

主观性个人因素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 规章制度 不严,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2]。血液科输血治疗较多,因护士个人因素输错血或输错液体等,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理文件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内容不符不连贯,随意涂改也易导致护理纠纷

专科知识及 经验 缺乏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抢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恶性血液性疾病不能及时判断。

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诊疗护理行为都可能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护理操作时未注意按先洁后污的原则,从而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纠纷。

医患沟通缺乏 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致护理纠纷或投诉

缺乏法制意识护患关系是特定人际关系,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造成病人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经病人同意暴露隐私等。

主观性病人因素 血液病病人自身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焦虑不安,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客观性疾病自身因素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与感染,生活因素相关。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病种感染率约12%,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35%左右[3]。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有眩晕、乏力等症状情况,加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意外。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此药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组织细胞及引起药物性静脉炎[4,5]。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其它因素如病房噪音 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

护理风险因素对应管理对策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6]。血液病化疗药物使用较多,要求护士掌握化疗专科知识及技术,如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机制及其护理应对方法、化疗血管的选择与化疗中的监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化疗急症的抢救等。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分析,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从细节上落实各项 措施 到位,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如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加高床栏,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燥。

加强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结果

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其中2例因输液渗漏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因经济条件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经明细账目,耐心解释,联络患者当地医保机机解决费用,得到合理解决。投诉率为。

3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7]。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液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的特点,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我科采取上述综合防范对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实施三年多差错事故显著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患者病情,心理,身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658.

[3]许洪志,仲春红,叙功立,等.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3):8589.

[4]刘志霞,郭淑婷,苏齐.PDCA循环法对肿瘤病人化疗的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768.

[5]邓本敏,黄培兮.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与输注目的对疗效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6]孟繁荣,刘志英.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402241.

[ 7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摘要】血液内科病人因为原发病及治疗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分析血液内科患者急诊方法,可以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加强医院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血液病人的内科急诊方法,为有效监管血液病感染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口腔( )、胃肠 道( )、血 液 ( )、 肛 周()、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死亡率。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

146 评论

狼人发生地

不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论文主要是讲,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不能只写中医方面的。中医,就是我们传统的医学体系,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西医,就是目前在我国占绝对的医学体系,它是以解剖为基础的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理论的。

234 评论

林子夕silva

内科医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内科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总结了使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使用双头精密输液器的优势、存在的隐患及对策,认为护理人员要在做好沟通、宣教,重视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病房的基础上,合理、安全地使用双头精密输液器。

关键词:

双头输液器;隐患及对策;应用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一次性输液器作为静脉输液的必备装置在临床上应用多年,伴随着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出现,更换液体这项普遍而繁重的操作得以改善,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患者要求提高的情况下,我科于20xx年1月~20xx年7月引进了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隐患,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资料

我科病房共使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1万余支,主要应用于病情平稳,输液瓶数在两瓶及两瓶以上,且每瓶液体量在250ml以下的患者。

方法

配制好一瓶液体,打开双头输液器包装,关闭其中一个穿刺器的开关,取下另一个穿刺器的帽盖插入液体中,按一次性普通输液器的排气、穿刺方法进行输液并妥善固定。配制第2瓶液体并将另一插头插入,当第1瓶输入完毕,关闭其开关,打开第2瓶的开关。需输入第3瓶液体时,替换下已输完的第1瓶液体瓶,当第2瓶输入完毕,关闭其开关,打开第3瓶的开关,其余液体依次输入。

2、结果

护士方面

护士更换液体的时间明显缩短,病房响铃次数减少,减少了无功而返的现象,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健康宣教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患者方面

减少了患者焦急等待更换液体的现象;减少了静脉回血、空气栓塞的情况。但是由于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费用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体会

应用双头精密输液器的优势

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护理层级管理在护理人员配备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使实习护士发挥了巡视病房的作用,当发现一瓶液体输完,可以及时开启另一瓶液体,减少了家属私自开启开关影响正常输液的情况,同时降低实习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催促下换错液体的现象;而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观察病情、与患者沟通、做健康宣教工作。

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护理工作量大、更换液体频繁的情况下,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使护士可以有计划地批量更换液体,减少了同时响铃换液造成的忙乱现象,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同时减少了护士往返于治疗室和病房的次数,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士的体力消耗。

减少了静脉回血、空气栓塞的情况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使护士可以及时打开开关更换液体,避免液体输完后回治疗室取液体而致液面过低,静脉回血、甚至凝固的情况。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防空气功能,杜绝了空气栓塞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应用双头输液器存在的隐患及对策

存在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开关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的隐患,第一瓶液体速度由护士调节好,如果输液完毕后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开关,会造成第二瓶液体输入过快或过慢的现象,从而影响治疗甚至造成危险。特别在心内科,几乎每瓶液体的滴注速度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要加强巡视病房,避免惰性心理,杜绝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开关,避免事故的发生。

存在违反无菌原则的隐患无陪床的患者去卫生间时,举两瓶液体不方便,如果患者私自拔下一个插头,回来再插液体瓶上,违反了无菌原则,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存在发生护患纠纷的隐患由于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费用高,医保不报销,患者经济负担加重,抱怨护士为了减轻工作负担而让患者买单,存在不平的心理,从而增加了对护士的不满,容易引起护患矛盾,所以要在使用前做好沟通工作,经沟通在患者理解的前提下再使用该类输液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在做好沟通、宣教,重视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病房的基础上,合理、安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倩,何艳,阴晓倩.双头输液器排气新方法[J].护理研究,2013,27(6B):1778.

[2]武海云.一次性双头输液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2):107-108.

[3]李永红,廉兵,杨芳芳.双头输液器使用中的风险管理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30.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呼吸内科英文论文

    背景: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影响了 非卧床环境(patients seen in the ambulatory setting) 中多达25%的患者。 它

    燃情咖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内科论文英文文献

    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引用中的省略。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

    私人发艺工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心内科论文英文

    那些用机器翻译的人会为了这200分帮你翻的, 不过对于有些像我一样手工翻译的人是绝对不会费尽去翻译那10页的东西的。 只能帮你找论文。。。。

    邱shannon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内科学英语论文

    童鞋你好!这个估计需要自己搜索了!当然了,如果果真找不到追问一下!网上基本很难找到免费给你服务的!我在这里给你点搜索国际上常用的外文数据库:----------

    会发光的欧巴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内科研论文中文还是英文

    先将课题探究的内容通过中文论文的形式写作出来,然后再寻求一些翻译的工具将文章逐字逐句的翻译成一篇英文SCI。这或许是国内许多科研工作者写作SCI的常见方法,但却

    虫子不乖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