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盖盖
术后的康复很重要,将决定你妈能否超过5年的存活期,而药物和化疗是没法给你妈身体健康的,只有通过营养食疗才能做到。因为只有找到了得癌症的主要原因,也就找到了战胜癌症的办法,那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而我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都是因为工作,家庭压力大,心情不好,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体内长期缺乏某些营养素,抵抗力低下,免疫力下降,机体失衡等造成的.我研究出的营养食疗就是补充人体缺乏和所需要的营养素,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调节机体平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战胜癌症。需要帮助请找我。
吴珊珊珊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为常见。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两型,以前者多见。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其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
1、雌激素依赖型: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甚至癌变。临床上常见于无排卵性疾病、分泌雌激素的肿瘤、长期服用雌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以及长期服用三苯氧胺的女性。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较好,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患者较年轻,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大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2、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这类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形态属少见类型,如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黏液腺癌等。多见于老年体瘦女性,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雌孕激素受体多呈阴性,预后不良。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子宫内膜癌极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
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
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液,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检查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除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外,病理组织学检查时确诊的依据:
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2、B超检查:经阴道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混杂的斑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流速高、方向不定;频谱分析为低阻抗血流频谱。
3、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清检查等。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病例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案。手术的目的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方位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而是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Ⅰ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行全子宫或者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Ⅲ和Ⅳ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两种。
3、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细胞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延缓DNA和RNA复制,抑制癌细胞生长。常用药物:口服甲羟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注每周2次。
4、抗雌激素制剂治疗:适应证与孕激素相同。他莫昔分(tamoxifen,TAM)为非甾类抗雌激素药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常用剂量为20-40mg/d,可先用他莫昔分2周使孕激素受体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或与孕激素同时应用。
5、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6、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于病灶局限在内膜、高分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坚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虑不切除子宫和双附件,采用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目前仍处在临床研究阶段,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子宫内膜癌术后
子宫内膜癌术后应定期随访,75%-95%的患者会在术后2-3年内复发。随访内容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新的症状)、盆腔检查(三合诊)、阴道细胞学涂片、X线胸片、血清CA125检测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年后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的饮食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1、苦瓜茶
食材:鲜苦瓜1个、绿茶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入绿茶适量,瓜悬于通风处阴于。然后将阴干的苦瓜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10克/次,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解暑,生津止渴。
2、阿胶杞子粥
食材: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
做法: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后入阿胶20克使其溶化,再煮2~3分钟。服1次/日,15日/疗程,可长期服。
功效:益气补血,主治子宫内膜癌术后贫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做手术后,饮食一般以米粥和高汤为主。患者可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体质偏酸的情况,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
和信长庆
卵巢癌或者是子宫内膜癌对于女性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都是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卵巢或者是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保护卵巢或者是子宫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卵巢癌1c期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卵巢癌Ic期是指: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并伴有如下任何一项:1包膜破裂,2,卵巢表面有肿瘤3.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有恶性细胞。采用手术治疗,辅助化疗,必要时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于Ic的患者,术后还需要化疗。卵巢上皮癌对化疗比较敏感。I期五年生存率大学在70%./80%。子宫内膜癌一般早期会有月经的改变,卵巢癌早期没什么症状。 相对而言卵巢癌的恶性度高,另外一般癌症早期很难发现,癌症晚期会引起各个系统的病变所以什么症状都可能。
这两种疾病均为妇科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没有明显区别,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肿块,阴道排液,不规则流血,病变发展可引起,贫血,消瘦,疲乏无力。已经发现,首选手术切除治疗,手术病理后辅助放化疗,配合中药,宫瘤清胶囊,治疗调理。通过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病变发展转移,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
子宫内膜癌症现在目前认为它是一个雌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是跟雌激素的异常代谢有关系的,而卵巢是一个分泌雌激素的器官,两种肿瘤同属内分泌恶性肿瘤,雌激素在这两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当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个患乳腺癌或者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合并卵巢癌的机会为一般女性的2倍以上。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多数专家认为内膜癌有两种类型,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一类较年轻些,在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改变,最后导致癌变,但肿瘤分化较好;另一类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多见于绝经后老年人,体型瘦,雌激素水平不高。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
前一类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长期的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是主要发病因素。许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给实验动物雌激素,观察到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多,可引起子宫内膜由增生过长到内膜癌的演变,而给予孕激素则可减少内膜细胞的有丝分裂。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又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癌变。体制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的妇女。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根据临床资料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可分为两类: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以下高危因素:无排卵:如伴有无排卵型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长期月经紊乱,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无孕酮对抗或孕酮不足,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改变,而长期处于增生状态。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导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持续性刺激。妊娠期间胎盘产生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妊娠期改变;哺乳期,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卵巢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使子宫内膜免于受雌激素刺激。而不孕者,尤其是因无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很多女性在知道自己有卵巢癌后便自暴自弃,放弃治疗,这是不对的,调整好心态,配合医生手术治疗,做好每一步,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1c期的治愈率本来就很高,那么,
我们都知道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身体器官之一,女性对于卵巢的保护还是很重要的。有很多的女性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卵巢,就会出现卵巢癌的症状。这种症状是需要及时的进
近几年来,鉴于孕妇对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特殊要求,妇产科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也更加重要。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妇产科学术论文篇一
术后的康复很重要,将决定你妈能否超过5年的存活期,而药物和化疗是没法给你妈身体健康的,只有通过营养食疗才能做到。因为只有找到了得癌症的主要原因,也就找到了战胜癌
作为妇科疾病的高发病状之一,卵巢癌给患者带来极其痛苦的伤害,尽管卵巢癌的治疗很重要,手术后也是一个重要时期,病人自己也应该非常注意,卵巢癌发生后必须注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