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5

刘阿奔好运来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程Celeste

已采纳

一:四气和五昧 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五味的确定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主要是消除病因,扶正祛邪,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所各自具有的若干个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以用来纠正疾病的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后人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药性的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禁忌等。 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第一节 四 气 早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就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记载。每味药物都有气与味,但不同的药物,大多四气五味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由此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它对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主要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之间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 “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例如附子“大热”、石膏“大寒”、防风“微温”、菊花“微寒”,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但从四性的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此外,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观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舌质红、脉洪数,这属于阳证、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证、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 性是温热的。 一般而言,药性寒凉的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滋阴清热、清热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药性温热的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温中健脾、温中止呕、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是应用药物的四气理论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温热药多用治阴寒证,例如:胃寒呕吐、中寒腹痛、寒疝疼痛、阳痿不举、宫寒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则主要用于阳热证,例如:高热烦渴、高热神昏、温毒发斑、血热出血、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这种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临床时必须遵循的,如果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 由于温与热、凉与寒之间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在用药时也要引起注意。例如应该用热药而温药、应该用寒药而用凉药,由于病重药轻,就难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果应该用温药而用热药,由于病轻药重,则反伤其阴;应该用凉药而用寒药,同样的理由,则反伤其阳。至于表寒里热、上热下寒、表热里寒等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药并用,使寒热并除。 2、五味的作用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味道。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285 评论

晓晓雯雯雯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药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泻火存阴)等。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这是它的共性。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 此外,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304 评论

天堂的阶梯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钦,咸能软坚,淡能利窍。」《用药法象》:「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景岳全书》:「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本草纲目》:「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躁是气....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近人认为药物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糖类,味音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261 评论

cynthia20056

寒、冷、温、热为中药的四种属性。五行、五味、五化、五色、五方等各自对应五脏六腑。东方木----肝(胆):在季为春,在气为风,在化为生,在色为青,在味为酸。(酸味入肝,微酸养肝,过食则伤肝)南方火----心(小肠):在季为夏,在气为署,在化为长,在色为红,在味为苦。(苦味入心,微苦养心,过食则伤心)中央土----脾(胃):在季为长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在气为湿,在化为化,在色为黄,在味为甘。(甘味入脾,微甘养脾,过食则伤脾)西方金----肺(大肠):在季为秋,在气为燥,在化为收,在色为白,在味为辛。(辛味入肺,微辛养肺,过食则伤肺)北方水----肾(膀胱):在季为冬,在气为寒,在化为藏,在色为黑,在味为咸。(咸味入肾,微咸养肾,过食则伤肾)

283 评论

Elaine暖阳

中药的功效离不开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于四时相应,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药性温者法象春天,所以能生万物。药性热者法象夏季,所以能长万物者。药性凉者,法象秋,所以肃万物。药性之寒者,法象冬,所以杀万物者。 中药的四气与人体的五脏相合,春天属木,在人体属肝,有温暖升发之力。夏属火,在人体属心,有炎上燎燔之势。秋属金,在人体属肺,有凉降之意。冬属水,在人体属肾,有封藏之功。 还有一个中央脾土,有运化之功,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主要是靠脾的运化之力,既以中央灌溉四维。所以了解中药的寒热,温凉,和五脏的属性相结合,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 五味既酸,苦,甘,辛,咸。每一味代表的阴阳属性和功效又不相同,如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 苦味有泄,燥,坚的功效,泄有泄火,泄热的作用,苦味能燥湿,苦味能坚,坚可能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如治阳痿,想让他坚挺,在补益的同时,加入一两味苦味的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苦能坚的功效。 甘味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功效。 辛味,能行,能散,能润,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咸味,能下,能软坚,具有泻下通便,软件散结的功效,一般用于大下便燥结,痞块,结节,肿物等。 凡药物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地,或取其所生之时,各以其所偏胜,来补救其偏衰,调和阴阳,调理脏腑。 此外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泻属阴。凡药轻虚的能浮而散,药质重的沉而下,质轻的入心肺,质重的入肝肾。同时把四气五味阴阳属性相结合,再把内经五脏苦欲补泻论贯通,这是古人用药的大法,也是以简统繁的智慧。

134 评论

相关问答

  •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论文

    SUMMER 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此时温度上升,伴有暴

    家军小太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三十五味沉香丸医学论文

    沉香丸的作用:沉香自就有大量药用功效, 具记载:“沉香,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调中,补五脏,益精

    时光穿梭地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单味中药的医学论文

    浅谈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关键词】 传统汤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使药物之间充分相互作

    sylviali110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二十五味珊瑚丸医学论文

    你好,二十五味珊瑚丸(水丸)适应症: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晕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规格:每丸重用法

    尛小尛1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药学五味有关论文

    中药的功效离不开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于四时相应,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药性温者法象春天,所以能生万物。药性热者法象夏季,所以能

    wanguof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