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1

岁月若如世
首页 > 职称论文 > 成绩好学生适应社会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佛罗妮曲奇饼

已采纳

今天中午在餐厅值班后回到办公室,看到几个小女孩正在打电话。原来这几个在学校吃饭的同学,没有提前告诉家长下午参加家长会,当时看到有一个小女孩已经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但是时间已经过去31秒了,孩子还没有告诉她妈妈是什么事情,只是小声的在喊“妈妈”,声音很小,她妈妈听不清楚,当时我接过电话说了声“你好”,她妈妈马上说你打错电话了,我说先别挂电话,你说许xx的妈妈吗?她说:“是”。我把情况给她说了一下。 打完电话之后,坐在座位上想,成绩与能力哪头轻、哪头重啊。从这个学生身上体现的语言表达能力太欠缺了,究其原因应该是她性格比较内向、不够自信、不善与人交流。 自信、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有时候可能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以后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就算你考试成绩好,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吗?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日志: 上初二的儿子与同学一行几人相约去杭州动漫节玩,五人中,属儿子的成绩最好。而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是班中成绩排名比较靠后的。但他的办事能力却是最强的。早上出发前儿子告诉我,说那位同学已代他们把回来的火车票买好了,(去时是其中一位的家长送去的}。我说现在买火车票不是实名制吗,他没你们的身份证怎么买的车票,我不放心,怕到时他们上不了车,就让儿子打电话给他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接通电话,我问那位同学是怎么去买的车票,他说他拿了家里人的五张身份证去买的,还说:“阿姨,你放心好了,肯定能回来的”,我说万一上车时因身份证跟人对不上号不让你们上车怎么办。他说,我会跟列车员去说好话的。万一真的不上上车,大不了我们打的回来好了,反正费用大家平摊也不会很多,呵呵。到了晚上,等他们的上车时间过了十分钟后,我放心不下,又打电话了,(五人中,就那孩子有手机},他一接电话就说:阿姨,你放心吧。我们已上车了,你们只要再过半小时后到车站来接人就可以了。 论成绩,作者的儿子比他优秀,但论办事能力,作者的儿子跟他根本没法比,这样二个小孩,以后走上社会,谁会更有出息,在我看来,可能那个小孩更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202 评论

养生达人帅帅

谈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正确择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就业已成为了整个社会的焦点问题。我国这几年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就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面对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怎么样来面对这个人生的第一步呢?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1、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的心态。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就业心理问题,凡事多找找主观原因,少强调客观原因,这样你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要敢于面对现实,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面对它。有名毕业生,应聘了多个单位,始终没能成功。对于自己的一些缺点,除了给自己找借口外,还经常说老师不给他机会。这样总看不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喜欢强调客观原因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2、合理的角色定位。由于高等教育将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因此在现代社会,知识只是个人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成员而必须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生存技能。大学生不应该是有优越感的特殊群体,而应该是就业劳动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才能正视自己的身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一次听取“北大毕业等于0”的讲座中,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从“0”做起的原则。北大毕业生的个别同学由于期望太高以至于找不到工作、失去了工作。无论是名牌或是二流大学,只要大学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0”上,那么,无论哪一个行业,都努力去做好,踏踏实实工作。这样,在工作中寻找机遇,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是金子总会在那一刻发光。3.正确的职业评价。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特别要摒弃“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攀比现象,比如职业之间的攀比、工作地区之间的攀比。具体表现有:我的成绩或能力比他好,为什么找的工作没他好?你找个好的,我还要找个比你更好的;你找个在中等城市的,我就要找个在大城市的等等,这样以至于最后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4.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便根据社会需要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二、强化学习与职业意识1、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甚至人品,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像一些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平时就有意识地通过参加一些活动去培养。现代社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社会,要想事业有成,光靠自己个人奋斗,没有与其他人合作协作的意识,往往会一事无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就要自觉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这对今后走向社会也是非常有裨益的。2、大学生从小事做起,增强责任意识。细节决定成败。凡事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学校时就要注意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如做到上课不迟到,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做好每一次清洁,做好每一次老师交给的任务等等,培养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了很强的责任感,你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好、做精,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要学会自我调节。有时候一个问题总想不通,可以找人聊聊,有些事说出来心理会好受些。再有就是要学会自我解脱,看问题要从不同的多个角度去看、去想,这样自己也会觉得活得很轻松、自在。总之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自己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同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质,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择业的重要关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不至于在困难面前退缩。3.要有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转业”意识。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强音。创新既是一个突破传统、立足开拓的理念,又是一种追求卓越、弃旧图新的精神。同时又是一种勇于实践,能够带来创新性社会成果的行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将会不断下降,就业缺口也会不断扩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既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能为社会拓展就业渠道,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敬业能通过乐业、勤业、精业表现出来,它要求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地位和作用,以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获得社会的尊重,维护本职的尊严。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全部在业期间内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从

224 评论

jewelleryz

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这话不能绝对地说。做学生的时候我也认为这话不对,直到当了老师,才明白了“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这话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有其合理性。虽然我知道学习好并不意味着人品好,脾气好,能力强,但我也知道,成绩好的学生更能直接地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给自己最大的安慰。比如说吧,某次考试,我的一个班平均分年段里面倒数,却有一个学生考了年段第一。他让我扬眉吐气,我对他好一点,完全正常。我们是大活人,感情上总会有偏向,人之常情嘛。但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也从不歧视。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面提出了人的”正邪两赋“之说,我是很赞同的。没有人是应该受到歧视的。那些成绩不理想,却严格要求自己,顽强拼搏的人,一直是最受我注目的人。 不过不被老师看重的学生有时会把老师的这种偏向性扩大化,他们会用冷漠和敌视的态度去对待老师和那个被看重的同学,而不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完善自我,展示自我。个别学生的眼中时常有嘲弄、鄙薄和冷淡,这样的人,恕我不予理睬。 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我们常常会混淆两个概念:好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是指那些在年级考试中排名靠前的学生,但是好学生的评判标准却不是分数。那么啥叫好学生呢? 成绩好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思想品质好、心理健康乃至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好学生的标准。甚至有人定义,一个学生重要的不是现在站在哪里,而是朝着哪个方向走,所以不管怎样,一个良性发展的学生,譬如不管成绩有多糟糕,但正在努力学习、正在努力适应周遭的环境,可以说都是一个好学生。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成绩好”这个方面。 成绩好的学生也有长短板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心理专家滕放介绍,一个孩子成绩好,代表他的智力基础比较好,学习起来不会太费劲;或者大多数这样的孩子自控力好一些,会把贪玩的时间放在学习新知识上;学习的计划性较强,可以把一阶段内的学习规划好并加以执行;对时间的安排能力比较好,能够合理的安排娱乐和学习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意志品质好一些,能够经得起枯燥的长时间的学习。另外,成绩好的孩子因为总是处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他的自信度要高,向上冲的劲头很足,对社会的认知也更加光明。 但是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一路上当班干部的机会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老师也喜欢、家长也放心,大家在他身上给予的关注度更高。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种被格外关注的环境中,这个孩子就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性格特质。他很容易在意外界的评价,他从外界的评价中找自己在社会中和周围的人际关系中的位置和价值,而忽略了自我的内在评价标准,如果外界的言论有什么波动,他自然也会产生情绪波动了。比如一个孩子到了重点中学,他可能在小学时是第一名,但是重点中学尖子生很多,他不再优秀了,这时候他就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了。 成绩好的同学特别容易追求完美,总是有“我是最好的”这样的心理暗示,同学也会羡慕、家长老师都会夸赞,而一旦环境把这种完美的平衡打破了,他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为了继续给自己“我是最好的”这种暗示,消极的情绪就会挤压在他的心里,久而久之,产生自我否定、贬低自己的念头。于是,各种性格上的弱点和心理疾病就凸显出来了。 成绩差的学生:我眼中的“好学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个中学生和小学生,他们成绩在班级里排名都不怎么样,让他们想平时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有什么特征。除却学习好、性格好、人好等正面评价外,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点负面评价: 1.自傲 自傲恐怕是很多好学生被扣上的一顶帽子,这里面或许有些误解,但是在一部分人来说,还是存在的。成绩好了,大家看他的眼睛就会充满艳羡,老师也会格外照顾,骄傲情绪不免产生,因而会出现看不起“后进”同学。另外,成绩好的学生们特别容易抱团儿,他们有自己的交流圈子,因而使得那些成绩排名较后面的学生“敬而远之”。 “我觉得你高高在上,离我很远很远。”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其中一位叫高远的中学生就曾经对一位他们班的优等生如此说过,“她当时听了特惊讶,反问我她高傲吗?我说是吧,她就说那是因为我没有和她好好接触,后来我俩成了朋友。其实我觉得吧,很多是表象,有的好学生确实挺那个的,但是有的人挺好的。” 所以,对于貌似高傲的,只要多多接触和交流一定会发现对方的优点;而确实有点“看不起人”的,就应该好好反省自己。 2.承受打击能力弱 因为成绩好、平时挫折少带来的学生逆商较低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类事件屡见不鲜,最极端的莫过于自杀了。某省一个初中生,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后来班里一个同学成绩偶尔超了她一次,她就想不开,从而卧轨自杀。 专家分析,在学校中,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点关注,从心理学上说,就造成了这一类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也相对较强,同时其逆反心理比普通学生更强烈。这种学生偶然一次受到老师很平常的口头上的教育都会引起自尊的伤害,导致过激(包括自残)的行为。 3.一旦从高点落下就不易爬起 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偶尔考个第一那么今后很可能继续考几次第一;突然掉落了几十名,那么很可能从此后一蹶不振。这种情况在成绩好的学生中更加普遍,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较差。 当他们突然成绩一落千丈时,老师、家长都会谆谆教导,表现得无比惊慌,这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大的压力,当数说的次数多了,由强烈的自尊心理会转化成强烈的自卑心理或是逆反心理,可能导致行为过激、自暴自弃,尽管他们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自卑了,但强烈的环境压力会让他们喘不透气,没有健康的心态又怎么会反败为胜呢。 4.容不得他人 这种心理可以说是妒忌、自尊、唯我独尊多种负面特质导致的结果。成绩好的同学一般在学习上遥遥领先,得到的老师、家长关注比较高,容易产生自视过高的状态。一旦周围的同学超越了自己,就很容易“气不打一处来”,看别人哪哪都不顺眼,甚至妒忌、讨厌、愤恨都涌上心头。还有就是“藏私”,为了防止别人超过自己,在同学讨论或是请教的时候还要藏着掖着,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成绩好的同学人缘很差的缘故。 一位同学爆料,她们宿舍有个女孩,讲到自己的高中生活时用了“勾心斗角”四个字。说是她的周围全是敌人,没有真心的友谊,那些同学每天都想着法子打压她,让她过的不安宁。“哪里有那么恐怖?她自己心态不正常,所以看谁都是敌人。” 5.敏感 一方面过度的自尊会变成自负,同时对周围的评价也会过分在意起来。因此,周围一有个风吹草动,在这些学生的心理都会留下很深的印痕。 另一方面,由于成绩好的学生背负了太多的期望,每个长辈都这样说:“乖孩子,将来考北大考清华考哈佛考牛津!”周围的同学也会说:“呀,这次他怎么数学错了一道题?”太多的包袱会压垮孩子们的。当孩子变得敏感而脆弱,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他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 避免成绩好综合症 成绩好的孩子常常表现得很乖很上进很“强大”,但是,他们的内心也有一块柔软的一触就会疼痛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常常看到他们阳光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心里的阴霾。为了不出现本来成绩很好的孩子写出“生命不堪承受之重”的话语,家长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多多费些思量。 滕放认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多维的评价一个孩子,眼睛里不能只是分数。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适时的鼓励,不要太在乎结果。不能给孩子太多压力,同时,也要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一下这些孩子的性格弱点、及时给与纠正。” 首先,老师和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告诉他们成绩只是一方面。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有意识的纠正他们比较反面的人生观,提倡奉献、关爱等,另外要注意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尤其家长不能这样说:“某某学习不好,别和他玩。”学生自己也要和班里的学生打成一片,真心待人,脱掉有色眼镜。 其次,家长要引导学生学会考核自己。比如做一个表,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更加了解自己。家长也要多和学校、孩子的同学多多沟通,不能只看成绩单。当外界的评价不是那么强烈占据孩子的内心之后,他自己的一套自我评价体系就会生成,从而更加客观的对待自己。 再次,至于外界评价标准上,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客观态度。反馈给学生的不能只是“你很好,很优秀”之类的,还要适当的提出他的缺点。另外,不能夸大美好的一方面,客观而恰切的评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鼓励孩子做得更好。 最后,重视挫折教育和意志品质的有意识磨练。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一路在成绩上遥遥领先的孩子体会挫折。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来提高意志力和应对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经受挫折是现实社会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以前有本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里面讲述了刘亦婷的继父在大冬天通过让其双手握冰的方式锻炼其意志。家长们可以作为借鉴,不必通过如此“残酷”的方式,可以换个方法,比如敦促其每天坚持晨练等。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学科研究生论文

    社科类论文也就是关于社会科学的论文,即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论文。 社科类论文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

    mercury21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论文

    1.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 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

    yaodabian0214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研究什么比较好

    这篇企业与社会方面的文章可以吗?企业 社会责任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 同时,主动承担起推动 社会进步、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 、

    韩食小神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成绩好学生适应社会研究论文

    今天中午在餐厅值班后回到办公室,看到几个小女孩正在打电话。原来这几个在学校吃饭的同学,没有提前告诉家长下午参加家长会,当时看到有一个小女孩已经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

    岁月若如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状况研究论文

    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论文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下面是我为你

    小不点yy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