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2

挪威森林北辰星
首页 > 职称论文 > 85岁老人长寿方法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傻兮兮的呆呆

已采纳

长寿是每个人的向往!但是,遗传等内在因素,以及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外界因素,让许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那么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真的只能“听天由命”吗?

2020年1月,斯坦福大学儿科、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前斯坦福医学院院长Philip Pizzo博士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分享了他对21世纪长寿之道的思考。①

Philip Pizzo博士指出, 过早死亡只有很少一部分可归因于遗传,而 社会 环境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等,都是死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且,非常多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都可以通过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得到改善。

基于个人的观察与经验,Philip Pizzo博士提出了与长寿相关的建议: 有目标感,参与社交以及采取积极、 健康 的生活方式。 从临床角度而言,这些建议也应当成为 健康 评估的一部分,可以由医生帮助患者制定相关计划。

因此,想要长寿,其实有迹可循。

1、保持良好心态

中国老年学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遗传基因占15%、 社会 因素占10%、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其余60%则取决于老人自己,其中排在第一的就是心态。

2019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对7万多名志愿者进行了最长30年的追踪随访,他们发现,最乐观的一部分男性平均寿命延长了11%,女性延长了15%,即使调整了年龄、教育程度、慢性疾病和 健康 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平均寿命的延长有一点下降,但它与乐观的关联性仍然是显著的。 最乐观组男性活到85岁以上的可能性增加了70%,女性增加了50% ,第二乐观的一组男性和女性也分别增加了50%和20%。②

这种理论也在长寿老人身上得以体现。2017年12月,由山东省老龄办、山东省老年学学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山东省百岁寿星排行榜发布,这些老寿星的长寿秘诀共同点,排在首位的,就是“性情开朗,心胸开阔”。

四川成都市老龄委曾对全市720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百岁老人中都是乐天派,心态好是他们的显著共性。

2、 健康 的生活习惯

在追求长寿的路上,很多人最大的阻碍就是各种慢性疾病。当下,造成死亡最多的前两位就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每年导致全球超过260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近50%。③

而我们都知道,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高发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所以说,想要延长寿命, 健康 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2018年,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胡丙长(Frank B. Hu)教授带领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杂志《循环》上发表研究指出,坚持 不吸烟、维持 健康 体重(BMI在 kg /m2范围内)、坚持运动(平均每天≥30分钟的中度或剧烈活动,包括快走)、 健康 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长链ω-3脂肪酸;少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含糖甜饮料、反式脂肪酸和钠) 等 健康 生活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将50岁后的预期寿命延长超过10年!其中女性能够延长年,而男性则可延长年。④

2019年7月,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研究显示,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坚持烟酒不沾、 健康 饮食、保持运动等 健康 的生活方式都与降低痴呆症风险有关。比如, 同样作为高遗传风险人群,与生活方式不 健康 的人群相比,保持 健康 生活方式人群的发病风险仍然低了32%。 ⑤

3、教育程度、经济水平

教育程度以及经济水平也是寿命长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019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论文指出,即使是在福利国家的代表挪威, 收入最高和最低的1%之间,男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相差年和年。 ⑥

2019年9月,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对全球21个国家数据分析的结果也显示,75%的死亡与12个危险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程度低()。⑦

而且教育程度低、经济水平差的人,往往 社会 保障低,饮食质量低,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多,以及自我约束力更差等,因此,会影响寿命。这项分析的首席研究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Salim Yusuf教授指出,“一直以来,教育的影响对于死亡的影响可能被低估了。 教育程度是 社会 经济地位的标志,但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自我 健康 管理、获取医疗服务的能力。 ”

4、参与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也对寿命的长短起到一定的作用。

社交活动会减少我们的孤独感,同时还会增加被认同感,降低患抑郁、老年痴呆的风险。

2019年,一项由华中 科技 大学同济医学院和美国佐治亚大学共同参与发表在《 社会 科学与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参与社交活动对中老年人的心理 健康 很有好处,能够降低他们抑郁的风险。还有同类研究显示, 积极的社交关系与生存率提高50%相关,社交孤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9%,中风风险增加32%。 ⑧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成年人, 体育 运动、社交俱乐部以及朋友聚会等各类的社交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老年人,则更需要多参与社交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杨娜在 健康 时报2017年12月15日老人版刊文表示,社交类活动不仅使得老人接受刺激,保持心智活跃,还能给予老人 情感 慰藉和 社会 支持,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积极情绪。比如:上老年大学;参加手工班;多和年轻人聊天,交流,接触新的事物、文化和语言,都可增进身心 健康 。⑨

5、生活要有目标

此外,生活中具有更强的目标感,也与降低死亡率呈相关性。

一项对40~90岁的人群追踪调查的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与有明确生活目标相比,病死或自杀的人数高一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2015年5月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是有根据的。 想要 健康 就要实现心理 健康 ,其中学会追求至关重要。 因为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然了,不良的情绪也更容易控制。如缺少生活目标所导致的忧虑、惧怕、怯懦、嫉妒和憎恨等不良情绪若长期持续,对身体危害很大。

而所谓的有目标,并不需要很大,可以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比如多久读完一本书、比如老人要带大孙子… …只要积极寻找有意义的目标,并不断调整、为自己寻找新的精神目标。

在人生各个阶段,这5点都对延长寿命、减少患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想要实现并不难, 比如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吸烟酗酒、不熬夜、给自己设置个小目标... ...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

参考资料:

①Pizzo, P. A. (2020). A Prescription for Longevity in the 21st Century. JAMA, DOI:

④ Yanping Li, Frank , el Impact of 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on Life Expectancies in the US Population[J]. Circulation,2018,137:32–47.

⑤ Ilianna Lourida, et al., (2019). Association of Lifestyle and Genetic Risk With Incidence of Dementia. JAMA,

⑥ KINGE J M, MODALSLI J H, ØVERLAND S, et al. Associa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With Life Expectanc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Norway, 2005-2015Associa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With Life Expectanc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Associa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With Life Expectanc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J]. JAMA, 2019.

⑦ Salim Yusuf, et al., (2019).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155722 inpiduals from 21 high-income, 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19)32008-2

⑧ Wang R, Chen Z, Zhou Y, et al. Melancholy or mahjong? Diversity, frequency, type, and rural-urban pid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iddle-and old-aged Chinese: a fixed-effects analysi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9: 112518.

⑨ 2017-12-15 健康 时报老人版《勤动脑老得慢》

审稿主任:杨小明

194 评论

江秀梅+刘洋

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也变长了,百岁老人早已不罕见。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老人寿命长,真的是好事吗?小丽的婆婆很注重养生,因为一手把孩子拉扯大,觉得自己累够了,想享享清福。去年,向孩子要了5万块钱,出国玩了一趟;今年,又往家里买了各种保健品、医疗器械。“老人家年纪大是该享享福,但我们俩还有房贷车贷,而且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哪哪都要用钱……”“我觉得老人寿命长,是给孩子增加负担。”听到这个问题,小丽说。小丽的情况是特例,在大多数的家庭里,更希望老人能长寿一些,毕竟“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还是为人子女最真切的想法。老人寿命长,对孩子到底是好是坏?需要分情况来探讨能自食其力的老人——寿命长当然是好事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中有长寿的老人是一件有福气的事情,尤其当老人身体健康,还能自食其力,无需过多照顾的时候,自然无论家人或是老人自己都希望能长命百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长寿就是子女的负担还有一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虽然很残酷,却也很现实。家中有身患慢性病的老人,尤其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久卧在床的老人,对家人多少都是一种负担。而人到老年如果只能与床为伴,也的确不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最好的长寿当然都是健康地活着,享受人生。积极乐观、身体健康的老人——长寿反倒给孩子减负如今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不过若家中老人不仅身体健康,积极乐观,甚至还能帮年轻人带带孩子,分担琐碎家务,这种长寿更是给家中的年轻人减负。年龄越大,这些病越高发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就是很多人俗称的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是由于脑内细胞外老年斑沉淀,以及神经细胞内原纤维缠结,加上神经元突触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大量神经元丢失,从而造成脑部功能缺陷。阿尔茨海默症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7秒钟就有一个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病程可以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病情发展到最后,患者往往会失去自理能力。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会逐渐老化,包括血管,同时动脉粥样硬化也逐渐累积,越来越严重,加上人年纪大了之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都可能显现,心血管的压力也因此越来越大,因此年纪越大就越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癌症:60岁以上是癌症高发的年龄段。事实上,除了白血病会在儿童阶段高发之外,其他癌症类型的发病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岁到60岁之间,癌症发病率每隔10岁就会增加倍。有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的癌症发生在60岁以上,且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一方面,癌症的出现因为正常细胞的基因出现变异,使得细胞变成无限繁殖的癌细胞。人活得越久,积攒的基因变异就越多,出现癌细胞的概率就越高。另一方面,在我们还年轻,身体状态较好的时候,癌细胞通常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消灭,只有一些癌细胞悄悄存活下来。等到人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潜伏下来的癌细胞就会沉积肆虐。所以年龄是肿瘤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年龄越大,患癌的风险随之越高。老人如何养身防病?首先,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慢性病中对寿命威胁最高的一种,已有心脏病或三高血症的患者尤要注意。尽量控制体重,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原本血脂已经偏高的人应多食用抗凝和降脂类食物;适当补充含大豆卵磷脂的食物,促进血脂代谢;补充含硒的食物,维护心血管系统功能;注意控制血压;适当运动,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其次,预防癌症,延长寿命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定期进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更高。另外尽量降低致癌物的影响,戒烟限酒,不吃发霉食物,积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注射乙肝疫苗及HPV疫苗,尽量远离空气污染等。再者,对于老年痴呆症,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诸多证据显示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均有一定关系。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即便携带风险较高的阿尔兹海默症遗传因子,若能维持健康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生活习惯,也能大大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概率。

242 评论

我是梅干啊

老人长寿对子女没有妨碍,老人长寿只能说你家里的遗传基因好,老话说的老人长寿对子女有妨碍,那都是封建思想作怪,按我看觉得家里有长寿的人,对以后还要的遗传都好。

111 评论

四十一度灰

老人寿命越长对子女来说是好事,父母在家就在,家庭的温暖也在。父母寿命越长,也就说明儿女孝顺,在子女心中就是一份牵挂,就是一份安慰,更是一份依靠。所以说子女要关爱老人健康,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父母辛苦一辈子,作为子女就应该尽孝心,让父母安度晚年。

333 评论

赏你五个指头

长寿是古往今来的君王们都追求的,其实老人要想再长寿呢,就不能再说什么从中年开始养生了,老年人长寿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生活要乐观。

要说长寿,我们家我爷爷,姥姥都是快九十岁的人了,他们的养生方法是真的很平常,就我爷爷来说,他平时很少吃油腻的东西,但是他每天都坚持晚上定时彻茶水喝,而且睡觉特别早,差不多在不到八点的时候就睡觉了。

另外,爷爷他从不睡懒觉,而且很早就起床了,差不多在六七点左右,而且起来之后还会晨练跑步,然后再吃饭

爷爷冬天有一个习惯,就是爱吃冻梨还有一些比较凉的水果,大概是因为平时锻炼出来了,所以他从来没有胃病,而且每五天爷爷就会骑自行车出一越门,大概骑一个多小时就回家了

除了这些,爷爷在好几年前也把烟戒掉了,而且从来不喝酒

239 评论

重庆周林频谱仪

广西大学的研究揭示了百岁老人长寿的秘密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这一研究也为科研人员和商家提供了一个抗衰新思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抗衰。而在这个新赛道上,爱生生命科技作为一家基于健康大数据、专注于长寿抗衰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早在2017年成立之初就开始进行相关部署,以肠道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有关百岁老人肠道菌群的特点(现已采集百岁长寿老人粪便样本超千例),发现百岁老人相比于普通人,其肠道菌群多样性更高,有益菌群更多,其中乳酸杆菌属的益生菌含量最多。爱生生命建设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长寿多样性大数据中心及“长寿核心菌种库”,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构造长寿健康相关的肠道衰老模型。并率先在市场上推出了类长寿用户肠道健康检测和干预方案(平台)、基于于长寿老人特型菌株研发的食 品或保健品、长寿全菌生物制剂、延缓衰老产品AIAGE NMN (线粒体技术和肠道菌群技术的结合)这四大类基于市场需求的产品。

210 评论

相关问答

  • 85岁老人长寿方法研究论文

    长寿是每个人的向往!但是,遗传等内在因素,以及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外界因素,让许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那么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真的只能“听天由命”吗?

    挪威森林北辰星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人寿保险个人理财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管理是高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传统的毕业论文选题的管理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村镇银行经

    Leven小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长寿人口分布研究论文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通过调查了解以上3个小区的老人大部分子女都是不在身边的,有些还是“空巢”老人。因此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状况,比如身体健康、饮食起居等都更需要

    政哥哥哥哥哥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长寿期刊怎么样

    像一些新闻报刊都是很适合的。或者那种养生报老人。肯定很喜欢看。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人生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以

    南京爱华会务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长寿旅游方面的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旅游专管理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考2.我国XX地区特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及建议3.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4.旅游交通对旅游

    赵鹏飞197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