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一篇癌症发表论文

一篇癌症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一篇癌症发表论文

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逐渐增多,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25%。在美国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我国现在约有癌症患者150万人,每小时就有近百人被癌症夺走了生命,癌症已成为常见病。科学家们发现,营养素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发表癌症论文

开源类的期刊不知道你有了解过没,也还可以的,世界肿瘤研究,你去看看

昨(22)日,《Nature》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为治疗癌症带来了新的思路,这个来自英国的研究团队发现,「吃糖」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进而消灭癌张。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团队在《Nature》的网站上宣布,他们发现口服一种简单的单糖,就可以对肿瘤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这有望成为一种简单、安全的抗癌疗法,而且能用于多种癌症类型,」团队成员表示。

神奇的甘露糖(mannose)

为了快速分裂增殖,癌细胞对糖类一直有极高的需求。研究团队从这个点做为出发点,指出如果能针对癌细胞的糖类摄取需求开发疗法,就有望抑制它们的生长。

团队成员们进而开始评估癌细胞是否对所有的糖类来者不拒,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糖类是癌细胞生长的能源,但一种叫做甘露糖(mannose)的单糖,却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在甘露糖的作用下,肿瘤细胞内的葡萄糖明显增加,这说明甘露糖能影响到葡萄糖的代谢。我们知道,为了生长,癌细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倘若只能囤积、而无法利用葡萄糖,癌细胞的生长自然会受到抑制。

动物实验也有效!

不过,细胞实验结果并不一定有临床价值,甘露糖在体外实验里,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但在动物体内,它是否也能对癌症产生抑制效果?

团队成员们进一步让罹患肿瘤的小鼠口服甘露糖,随后,科学家们再往这些小鼠体内注射用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观察这些糖分能否被吸收。如他们所预期的,葡萄糖的代谢在小鼠体内也得到了显著的抑制。

在正常细胞中,葡萄糖代谢被抑制,那么在肿瘤细胞中呢?接下来,研究人员们在小鼠的饮食中添加了甘露糖,并在小鼠皮下注射入了肿瘤细胞。研究表明,摄入甘露糖,并不会影响小鼠的体重,也不会影响小鼠的健康,却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如果甘露糖和化疗联合使用,可以起到更佳的抗癌疗效。相较只服用甘露糖的小鼠,接受了联合治疗的小鼠其生存期有着显著延长。

另外,去年的研究也有指出,甘露糖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帮助有机体预防与抑制自身免疫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气喘的发生和发展,这种广泛存在于蔓越莓等浆果和其他植物中的糖,对人体有大大益处。

论北京奥运会中东西合壁的奥林匹克文化 摘要:北京奥运会百年一遇,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东方文明古国。当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遇到东方的传统体育 文化,两者就会在冲突中产生融合,这种融合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北京奥运会, 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东方;西方;融合;奥林匹克;文化 1奥林匹克文化的概念 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古代和现 代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1]其分为 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古代奥运会传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教 育、奥林匹克理想以及所有奥林匹克活动,如奥运会、大众体育、 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奥林匹克经济活动等;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 包括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开闭幕式的文艺演出)及各种视觉 形象(如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帜、奥林匹克奖章、奥林匹克 招贴画、奥林匹克吉祥物、奥林匹克徽记、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 克格言、奥林匹克火炬、奥林匹克纪念币、奥林匹克邮票、奥林匹 克文艺表演、科学报告会和奥林匹克大众传播等)。[2] 2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深受儒 家思想影响的东方传统体育文化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1)东西方体育文化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不同,东方体育文化 是依存在农业文明下的文化;而西方体育文化是依存在工业文 明下的文化。 (2)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不同,即以古代东方朴 素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文化和以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的 文化。 (3)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东方体育文化强 调的是伦理道德、人本主义及人文精神;而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 化强调的是公平竞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3] 3北京奥运会中东西合壁的奥林匹克文化 3.1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礼仪兴邦、感悟奥运的儒雅文化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展示东方古国的灿 烂文明,包括击缶而歌、古琴古画、汉字、艺术、戏曲、韵味、四大 发明和丝绸文明,其反映的主体内容是礼仪兴邦、儒雅文化、崇 尚科技;下篇展示中华民族的辉煌时代,包括星光、和平鸽、风筝 姑娘、千人太极和描绘新生活,它反映的主体内容是崇尚和平、 感悟奥运、体育健身、展望未来,这些都如实传达了中国思想。开 幕式中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体印刷的表现方式 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这也给本届奥运会披上了浓厚的东 方色彩。以人为本的构思和现代科技的运用使开幕式别具一格, 其中用科技手段创造出奥运五环的升起,不仅体现了世界的美 好形象、显示了全世界对和谐的祝福与期盼,也充分展现了人文 关怀;而2008张笑脸是人心的表现,美好的心灵才能带来灿烂 的笑脸,这是人文奥运的典范创造。[4] 3.2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 从申奥成功以后,北京就把普通民众的参与作为奥运筹备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唱响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 克精神”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我与奥运同行”的活动。 目的就是要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 林匹克知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奥运活动中来。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激发了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热情,无数 人投身到奥运的宣传和准备工作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 着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从96%的民众支持率,到102个国 家和地区的35万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捐款近10亿元建 设国家游泳中心;从113万人报名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服务工 作,到火炬接力传递活动遍及神州大地。奥运会的到来,把全国 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集中展示 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5] 3.3人文奥运表达了当代中国的民间关怀 北京奥运会是人民的奥运、百姓的奥运、生活的奥运,是以民 为本的奥运。它所蕴含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全民奥运、全民健 身内涵,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扩展与弘扬,也是对现代奥林 匹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奥运会的生命力在于大众的参与,以及 奥林匹克精神更加广泛的普及。人文奥运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 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平、和谐、和爱、和美所 包含的天人合一、以天合天、和为贵等和谐观念是对奥林匹克更 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和谐的思想,对中国、对世 界、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重要的资源性 思想价值。[6]人文奥运的宗旨,在于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会、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 3.4奥运会志愿者展现了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得到了各界来宾的广泛赞誉。有 别于历届赛事,北京奥运会创造了志愿者数量的新纪录:在奥运 会期间共有147万名志愿者参与到奥运会的服务中来,其中7 万多名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在城 市和场馆周边提供城市志愿服务、100万社会志愿者在全市社 区乡镇开展志愿服务、广大拉拉队志愿者在赛场为运动员加油 助威。[7]而且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年轻人,热情而又充满活力。“他 们总是面带微笑,充满热情”,面带微笑的志愿者的确成为北京 最好的名片,他们的付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具化与升华,志愿 精神也是公民精神的一种呈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由衷地表 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工作将极大地推动奥林匹克 价值观的传播。”在此之前,联合国还授予北京志愿者协会“联合 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各国运动 员和媒体的广泛赞誉是对志愿者最好的回赠。 3.5中国公民在奥运会上展现了成熟的体育观和价值观 在北京奥运会上,竞技体育展现的不止是残酷的捉对“厮 杀”,还有人性的温情。33岁的丘索维金娜为患病的儿子而战, 为梦想而战,最终勇夺女子跳马银牌,那一刻观众席上响起如雷 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丘索维金娜屡创奇迹的礼赞,也是向一名伟 大母亲的致敬。当埃里克·尚托拖着癌症之躯,为追逐奥运梦想 无怨无悔;当哥伦比亚运动员奥斯卡·菲格罗亚试举杠铃时竟然 7次脱手;当南非“独腿飞鱼”纳塔莉·杜托伊特在女子10km马 拉松游泳比赛中展现斗志时,在这些失败者面前,国民没有吝惜 自己的掌声和感动,这种成熟的观赛文化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关 于刘翔的因伤退赛虽是本届奥运会的一大遗憾,但遗憾的背后 展现的是国人的宽容与关爱。在那一刻,国民传递给刘翔的不是 辱骂和嘲讽,而是安慰和体恤。退赛也许让人遗憾,但比竞技更 重要的是身体,惟其如此才符合人道。当年朱建华和李宁未能如 国人期望的那样在奥运会中摘取金牌,结果他们遭到了国人的 抱怨甚至是唾弃,岁月流转,刘翔没有遭遇类似的羞辱,而是赢 得了理解、抚慰和尊敬。人性被激活,体育回归体育本身,国民理 性面对竞技体育,这是奥运让我们拥有的体育观和价值观。 3.6全民体育意识的觉醒和奥林匹克价值的提升 日本在成功举行了1964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发布了《体育振 兴法》,并把10月10日的奥运会开幕日,确定为全国体育日,这 正是对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视,日本实现了从竞技体育到全民体 育的华丽转身。[8]值得欣慰的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有专家和网民 提议,将8月8日设为中国“体育节”,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已经给 予回应,无论结果如何,彻底而深入地推行全民体育是强健我们 国家的必由之路。 此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推行和延展了奥林匹克运 动的价值,如参与、平等、公平、公正、和平、团结、友谊、进步、开 放等,除此之外,世界政要也放软身段,忠实履行一个观众的责 任和义务,权力变得柔和的同时也体现了奥林匹克价值的提升。 3.7坚定奉行公平竞争原则 北京奥运会在推动公平竞争原则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市 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 想,奥运会的百年历史,正是说明秉承公平竞争理念,对一切违 背公平竞争的现象进行坚决打击和斗争,奥林匹克运动才得到 健康发展。北京奥运会反兴奋剂的力度是空前的,在一万多名运 动员中,反兴奋剂检查例数达到4500例,这也是北京奥运会顺 利成功的保证。[9] 4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文化 的促进 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性必然带来它的多元性或多样性,即 多元文化。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通信的发达, 地球村已扩展到宇宙空间,各国的全方位开放代替了闭关自守 的时代,这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全球化有了实现的可能。[10]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机会,还是古 希腊文化所形成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和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的 一次雄伟交汇,它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 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体现了东方文 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谐、和睦、 和美的和谐观是对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 补充。北京奥运会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了中华文 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 交流和融合。[1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体育文化既可以加强交流与融合, 也有必要各行其道、并行不悖,以呈现多元并存、精彩纷呈的世 界体育文化。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是东西体育文化的 发展趋势。 (上接第2页) 参考文献: [1]易建取.论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现代奥林匹克文化[J].吉林体育学院 学报,2007,(13)6:12-13. [2]熊斗寅.奥林匹克理论系列讲座(四)—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J].中 国学校体育,2007(2):62. [3]饶云鹏,刘少英.国际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价 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7):44. [4]黄会林.奥运会开幕式文化解读中国元素被鲜明地表达出来[N].人 民日报,2008-8-15(16). [5]刘颖余,李元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届影响深远的体育文化 盛会[N].工人日报,2008-8-24(8). [6]金元浦“.人文”是北京奥运的灵魂[N].信报,2004-2-16(5). [7]顾静.他们微笑被历史铭记147万志愿者参与奥运服务[N].竞报, 2008-8-25(11). [8]王石川.后奥运时代的典藏和想象[J].观察与思考(半月刊), 2008,17:2. [9]陈剑.震撼与恢弘: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成就[N].北京日报, 2008-9-1(8). [10]熊斗寅.奥林匹克理论系列讲座(四)—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J].中 国学校体育,2007(2):63. [11]金元浦.人文奥运彰显中华神韵(文艺点评)[N].人民日报,2008-7- 18(16)

.....我也有兴趣知道,不过ls的是通讯嘛,没有详细介绍的。

昆明癌症论文发表

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这个小学生的研究成果是他父母告诉他并且帮助的,不是他自己研究的。

父母为了孩子的荣誉玩过火了,把一些高大上的名头加在孩子身上自然会遭到社会的质疑。

1、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获得清晰月面图像。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使中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 2、研制成功特深井石油钻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研制成功。这台目前全球技术最先进的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将把中国陆地和海洋深水油气田、大位移井及其他复杂油气田超深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癌症治疗研究获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梁伟、杭海英领导的课题组,关于纳米胶束搭载化疗药物直抵癌细胞的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上。此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关于发现癌症治疗新靶点的研究成果。 4、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杨涛、陆朝阳等,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国际上纠缠光子数最多的薛定谔猫态和可以直接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两项世界纪录。 5、发现6.32亿年前动物休眠卵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尹磊明为首的科学家小组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动物休眠卵化石。这一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动物化石的可靠记录,将动物的起源时间提前到6.32亿年以前。与以“瓮安生物群”为代表的动物化石年代相比,将动物的化石记录前推了5000万年。 6、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这一全新数字化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支线客机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已首次走完了新支线飞机部件研制、大部件对接、全机结构总装的全过程,标志着中国新支线飞机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 7、发现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 8、发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低碰撞能下,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重要化学激光体系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该项新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是非绝热过程动力学研究中的一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突破。 9、建成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建成后的资源库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DNA库、微生物种子库、动物种质库、信息中心和植物种质资源圃,将收集保存1.9万种19万份(株)种质资源。 10、大豆新品种创亩产371.8公斤高产纪录。由中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35”,在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实验地上,实收1.2亩,亩产达371.8公斤,这是新世纪中国大豆的最高产纪录。 我也是东海的,呵呵,75的

首先一个小学生他如何具备这个能力?肯定是父母在从中作梗。

男孩发表癌症论文

这位癌症的的生物学博士其实就是李治中。李治中毕业于清华大学、杜克大学,现为科普作家,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治中笔名化为“菠萝”,人称菠萝博士。李治中还是中国“癌症科普网红”,他录视频、说脱口秀、写书、并用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肿瘤。另外他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儿童肿瘤科普网站,编写百万字科普资料。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2].新浪微博。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编者按 近几年,疫情不仅冲击了全球经济政治,也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国际环境越发复杂,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时代财经联合新周刊硬核读书会,携手推出深度访谈栏目《锐见》 ,围绕经济发展和个人关切,与学者对话,传达他们的理性和智慧之声。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砰!一脚把你踹到山谷底了,你又得重新来过。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可以,到了第三次时,就快绝望了。”在谈及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过程中反复遭遇癌细胞的转移时,前《凤凰周刊》主编、《无国界病人》作者师永刚下意识地用了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隐喻。

十年前,37岁的师永刚确诊肾上腺皮质癌,这是一种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的罕见病。从确诊初的无助到四处求医,十年间,师永刚跨越中美两家顶级医院,经历了两次手术、五次复发转移、四次急诊、六个周期的放疗以及三次新药临床试验。

在与癌症的对抗中,师永刚如同西西弗斯般的竭尽全力、永不言弃。

他几乎系统研读了关于肾上腺皮质癌的所有论文,基本上掌握了几乎所有的相关治疗方案、最新临床试验以及潜在药物。这使他可以与主治医生同步更新相关治疗信息,甚至能提醒一些也许连医生都没有想到的临床试验或者方案。他还在全球治疗肾上腺皮质癌最顶尖的医疗机构参与新药临床试验。

正如师永刚在书中说的,“如果没有药,就去自己制造出来。如果没有手术,我们就去创造一个。”

与西西弗斯宿命式的循环不同,师永刚终于在治疗的第七年迎来了曙光。经过了六年半从未间断的治疗,如今,他有三年半没接受过任何治疗了。只要治疗结束五年内,肿瘤没有复发,就将达到医学上的临床治愈。

今年8月,师永刚完成出版《无国界病人》一书,把自己患病与治疗过程以冷静的笔触记录下来。事实上,师永刚有着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同时他也是一位知名作家,其媒体研究专著创下了发行超过30多万套的纪录,曾出版长篇小说《天苍茫》、《西北望》和诗集《仰望灵魂》等十多部专著。

美国休斯顿当地时间9月29日早上,在美国准备复查的师永刚接受了时代财经的专访,分享了出版《无国界病人》的初衷与经过,讲述了美国求医的经历,反思了患病前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当下年轻人一些建议。

师永刚直言,患病求医过程太痛苦了,他本无心力或计划出书记录,撰写的过程中也一度中断。直到在国内遇到有医生评价“治疗经历具有标本意义”以及三番五次接到患癌病人的求助电话,他觉得很有必要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诚然,癌症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22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根据全国性的癌症登记和随访监测体系公布目前最新的数据——2016年估计有406.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平均每天超过1.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天约有6600人死于癌症。当年,中国约有241.35万人死于癌症。

“任何一个家庭有癌症病人都会陷入恐慌,根本就不知道从哪下手,也不知道去找哪个医院、看哪个医生。”师永刚对时代财经表示,他希望这本书像一个傻瓜版的看病指南,没有任何医疗经验的人也能看懂,“照着做、就能活,我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给大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指南。”

回溯自己患病的过程,师永刚提到,十多年加班和夜班的生活让他深度疲劳,伴随焦虑、身体疼痛、情绪波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长期失眠,在师永刚看来,长期的慢性疲劳与巨大的压力是造成肾上腺皮质癌患病以及恶化的源头。

“每个人都疲于奔命,这个显然不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一种形态。”师永刚提醒年轻人要及早注意生活方式,“身体这副皮囊跟你有关系,但世界其实跟你是没关系的,我觉得大家只有珍惜自己,才能更好的工作。”

《无国界病人》作者:师永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7月出版

把治疗癌症的经历写下来,渡人自渡

时代财经 :患癌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在什么机缘下,你决定把它写下来?

师永刚 :我发现得了肾上腺皮质癌是在2012年,当年10月份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因为是罕见病,国内很难找到治疗的药,于是去了美国找药、找医生。治疗的过程确实很艰苦,2015年的前后,很多出版社的朋友找到我,希望我能够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

记录这段过程对我来说是很残忍的,生病以后,根本就不知道下一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希望,把自己全身心的经历公布,是非常折磨的一种经历。

而且在治疗的情况下,写作对我来讲,不太可能,也没有心情去做笔记。在2017年之前,关于治疗的经过,我也没有完整的记录。2017年,治疗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我的病情有所缓解,做免疫治疗基本没有副作用,一般是21天或一个月才去一次医院,所以就有大量的时间读书、思考,那时很多出版社的朋友就建议我利用这个时间写书。

我把所有能够找到的资料找来,慢慢整理归档,刚开始写了将近2万字,觉得特别不满意。市面上有很多记述治疗癌症的书籍,甚至是医生生病以后写的书都非常多,每本书呈现的东西都不一样。我的这本书究竟要写成什么样子,究竟给大家提供什么样的东西?我没有想明白。而且觉得那个时候做总结有点早,所以就停下了。

时代财经: 后来遇到了什么事情,促使你下决心继续写完这本书?

师永刚 :主要是两个事情,一是,2019年,我在经过两年的免疫治疗后,身上的结节绝大部分被消杀,但在治疗结束四个月后,我的CT结果显示右肺结节已增至1.7cm,这意味着我有新的“寡转移”。在做完放疗后,我回到北京进行K药的三剂增强治疗。

我在这所民营医院里遇到的都是很负责任的三甲医院的退休医生,我是他们遇到的唯一的一个打过两年K药的肿瘤病人。为了后续治疗,医生需要我提供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病历,主任还亲自来找我问能否复印病历。

他们对我的治疗经历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标本,认为这个病历对于治疗国内同类病人非常有借鉴作用。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治疗过程,也许对别人有参考。

还有一件事是,2019年,我还接到过一个18岁广西男孩的电话,说他患肾上腺皮质癌,但已经肝转移、肺转移,失去了做手术的机会。他在国内跑过上海、北京等几乎所有可能治疗这种疾病的医院,也无可奈何。因此他想向我咨询去美国治疗的细节。但不幸的是,仅两周后,他就失联了。打电话过去,家里人说他已去世。

癌症病人一旦确诊,其实就陷入泥沼,没有人告诉你应当如何行动、如何治疗,去找到哪个可能治好自己肿瘤的医院、医生与药物。我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时代财经 :写作会让你减轻或缓解对疾病的恐惧吗?

师永刚 :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把以前的一些痛苦的记忆、难过的经历一点一点打捞上来的一个过程。但我发现人的记忆是会自动回避苦难的,只会留下那些最美好的瞬间,这个可能是人保护自己的一个技能。

后来我发现很多东西都记不起来了,还有点恐慌。这十年里,我经历了两次手术、五次复发转移、四次急诊、六个周期的放疗以及三次新药临床试验,期间做了多少次的放疗,多少次的治疗……在这些数字的后面,其实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疾病就像旅途,必须在岔路口作决定。我不需要渲染那些痛苦的过往,但我会把怎样在国内寻找治疗,怎样去国外自助求医、怎样申请免费的药物等细节写得很清楚。因为我知道,在中国任何一个家庭有癌症病人都会陷入恐慌。

好运气只能是自己去争取,恐惧会传染,希望也会。

熬夜与压力的杀伤力超乎想象

时代财经 :罹患的肾上腺皮质癌是一个什么样的病?由什么引起的?

师永刚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个罕见癌症,发病率是100万分之一。我患病后曾经看过一位中医,他大概意思是说过患这种病的人,“大多生活经历异于常人,性格大异,这种病来自个性及漫长的压力”。

在做手术之前,我曾与医生一起讨论过得病的起源与原因。有将近十几年的时间,我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疲劳、焦虑和抑郁之中,身体疼痛,肌肉无力,情绪波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困扰着我,无缘由的发火、无奈以及无力感常常充满我工作的每个细节。

我常加班至凌晨一点至两点,这样的生活几乎维持了十多年。以前我一直认为身体的不舒服、疼痛是由我的颈椎带来的,因为颈椎导致我的脑供血不足。患癌后,朋友传来的关于长时间加班或者夜班可能导致癌症的一篇文章里面就提到,超14万人的试验数据表明,每年有50天以上工作超过10小时的夜班人士,其中风、心脏疾病以及癌症风险增加29%。

当人们在人造光下保持清醒时,通常会在夜间因黑暗而升高的黑激素水平就会受到抑制。褪黑激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癌细胞并抑制与肿瘤相关的新血管的生长。破坏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也会影响负责修复DNA的基因,这可能导致更多异常生长的细胞变成癌细胞。

这个结论曾让我心里一惊,我一年中夜间加班至少一百八十多天。

我还看到一位叫威尔逊的医生提到,在压力下激活的肾上腺过度劳累。肾上腺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分泌荷尔蒙。肾上腺不能产生足够的必需激素来应对慢性压力,也就是说,高强度的“工作拉练”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负荷。我认为,这种长期的压力可能是我疾病的由来。

患病后,我不得不停下手上的工作,去了一趟西双版纳。那里的安静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我身上之前那种极度疲倦、身体疼痛与深度睡眠障碍似乎也悄悄地离开了。我开始可以感觉到身体的变化,脑子清晰起来,仿佛被一块布擦去了我脑中的雾垢。

我可以睡好久,并且只是被这儿的阳光叫醒,而不是被明天的工作叫醒;我可以吃很多食物,并且发现自己似乎不太焦虑了;我甚至可以听见林里的声音,可以保持对某朵花长久的凝视。

以前,几乎不太可能。这是我几十年来唯一一段有大把时间脱离开工作以及整夜加班的时光。

时代财经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身体发出这些警示后,你会有什么改变?当下很多人都经常有被工作“碾压”的感受,你对这些超负荷工作的人有话要说吗?

师永刚 :世界上从来也没有后悔药,也从来不会时光倒流。

每个人都不会站在起点时认为自己是错的,认为自己不应该选择这条道路。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提供给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的朋友参考。

不良的生活方式真的会导致癌症,虽然很多癌症是运气、遗传、或是环境污染等带来的,但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真的会带来疾病的发生,不管是癌症或者其他疾病。

疲劳、疲惫,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标配,每个人都感到疲惫不堪,每个人都疲于奔命,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形态。

我希望看到我这本书的人,至少每天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去锻炼,放下手机,让自己放空一下,跟大自然接近一点,看看天空,看看大地,感受一下人生。很多人每天都在感受手机电脑,但从来不感受真实的世界。

还有很多人知道自己是走在一条疲于奔命的道路上,但他认为这是奋斗,而且无法停下来。就像我在书里面写的,在高速上不生病是停不下来的,就像我一样,生病了才找个出口停下来,但是等你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希望很多人在高速路的入口时,就给自己一个好的生活方法与方式。

今天大家一定要知道一点,身体这副皮囊跟你有关系,但世界其实与你是没关系的,我觉得大家只有珍惜自己,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把所谓的理想实现。

时代财经 :在书中,你提到被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医生称为“焦虑先生”,每次做CT前如临大考,而且你还有一套焦虑管理的方法,能分享一下如何化解焦虑吗?

师永刚 :每一个身患重病的病人,比如心血管等问题的人都会焦虑。如果他这时候不焦虑,甚至很冷静、泰然自若,我觉得这不是人。一个癌症病人的标配是焦虑、难过,不由自主的悲伤,对世界绝望,看不到希望,觉得天是灰暗的。

我不但焦虑,而且会难过、痛苦,不由自主的沮丧。

但我认为要正确看待焦虑这个问题。焦虑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人体自我防御的一种重要的情绪机制。这个机制是要提醒人们得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生了一个重病,没有任何波澜,每天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不关心这个病,这个病怎么提醒你呢?它只能拿情绪上的波动来影响你,让你全身心去解决这个事情。

不要把焦虑视为洪水猛兽,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而不焦虑才是不正常的。要学会与焦虑共处,找到让自己减少焦虑的方法,我认为不可以把焦虑全部完全扔掉,但可以减少焦虑的时间。

我患病第一年时有CT焦虑症,每次CT检测前的一个月,就开始焦虑了。因为CT检测是肿瘤缩小了还是恶化的重要依据。CT结果出来,就会面临下一步怎么办的一个选择。

我克服焦虑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开始设计提问清单,向医生请教;第二个办法就是在网上查阅所有的关于相关疾病的资料,以及最新的临床试验和药,这能帮助我缓解心情。最坏的结果是这药对你无效,这次又复发了或者转移了怎么办?第三是随着治疗的时间延长,其实就变成老油条了,慢慢地跟自己商量,减少焦虑的时间。我商量的办法就是由刚开始的两三周时间焦虑,慢慢的缩短到一至两周。彻底排除焦虑不太现实,焦虑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我在书里边说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永远要给自己留一个后路,要有一个备选方案、备选药物,这个时候你的焦虑就会少。焦虑不可怕,但你要找到跟焦虑相处的模式。

六年半内五次转移,无国界治疗

时代财经 :你提到,在发现肿瘤的六年半内,癌细胞发生了五次转移,分别是什么时候发现复发?是什么支撑你从沼泽中一次次爬出来?

师永刚 :2012年10月份做完手术以后,2013年2月份就发现癌细胞转移到了脊椎、双肺、肝部。当时肾上腺皮质癌就有一个药被批准了,叫米托坦,没有进口,在国外是处方药,医生见了你才能开处方,所以我只好来美国找药。

吃了8个月左右,又复发了。之前肿瘤结节是缩小的,后来又长大了,证明有耐药性了。于是开始做大剂量化疗,又坚持了一年,刚开始时,肿瘤都是全部缓解,CT检查医生说基本都缓解了,只有一两个活着的肿瘤,但三个月以后,又复发了,随即又是爆发性增长,接着做放疗。

做完放疗以后,没什么药物可用,然后在临床试验小组待了有4年。安德森能够给很多病人带来希望,一个重要原因是那里有几乎全球最多的临床试验。我做了两种临床试验,一种是易匹单抗加放疗,但做完了以后又复发,紧接着两年以后又做K药,就是免疫治疗PD—1。两年以后,肺部肿瘤又长起来了。

这就像是爬山刚爬到山顶,砰!一脚把你踹到山谷底了,你又得重新来过。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可以,到了第三次时,就快绝望了。到第四次如果还爬不上去的话,就会被水淹死。在那几年里,我一直处在恶性循环中。

每次被踹到山谷低,我焦虑、彻夜难眠、纠结、后悔、难过,反复推算复盘,我有些绝望了,经历了这五种教科书式的治疗后,又得到了这个教科书上早就预言的结果。

肾上腺皮质癌,确实如其在几乎所有的关于它的介绍中都会加注的那样——难治且高度恶性。尽管经历复发的打击,连续四五次的耐药、反复的复发,但医生总是告诉我还是有希望,有办法的。

时代财经 :在美国接受治疗,医生给到你哪些支持?你觉得医疗制度有什么不同?

师永刚: 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安德森癌症中心是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见我的是一位叙利亚医生Habra,从他是副教授的时候,我就是他的病人,到现在他都当教授了,我仍然是他的病人。将近8年了,我的治疗一直都是他负责的。我在这个医院做任何一个治疗都是由他发起,最后我再回到他这儿,他就是一个枢纽。

第二,安德森的医生属于研究型的医生,医生不但有门诊的任务,还有科研的任务。我在安德森遇到的六位医生几乎都是在各自领域中美国最杰出的。比如我的首诊医生是全球肾上腺皮质癌领域里最顶尖的医生,学界里关于这个癌症20~30%的论文都是由他们几位写的。

他们有一个联盟定期开会,通报最新的治疗方法。在化学临床试验方面,当地还有专门的基金研究的项目,一旦有成果,马上转换到病人的身上。

第三,医生们有一种对病人的独特的关心关爱。我是自费来看病的,非常贵,为了治疗,我卖掉了房子。安德森是全世界最贵的癌症医院之一,所需费用几乎比中国贵10倍以上。但在这过程中,医生都会想办法为病人节省,甚至帮忙争取一些免费的治疗机会以及药物。

比如我的放疗医生迈瑞,在我给脊椎L4转移的病灶放疗时,他看到旁边还有另外一个结节,当时内科医生并没有觉得这个结节很重要,但他作为放疗医生,敏锐地认为很重要,把旁边的腹膜上的结节也放疗掉。在安德森做一次放疗,至少八万美金,他不但为我省了钱,还解除了隐患。

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后,我的放疗医生张玉蛟是美国最顶级的肺癌领域的医生,也是我的主治医生,在我这八年间几次复发的关健治疗,均是由他发起进行,将局部复发转移的结节“踩死”在原地,为后来的治疗赢得了时间。

在这里,有的病人并没有能够挽回自己的生命;有的病人也只是多生存了几年时间。但也有相当多的重病患者,在那里起死回生,从此改变命运。

我理想中的医院应该是,酒店式的医院,细分的专业医生,预约制,收费并不昂贵。医生有充分的看诊时间,可以与病人有基本的联系与沟通。虽然这是一个理想,但我相信这样的医院正在出现。

他在2016年以专业第一的名次直保博士、成功研发了新型免疫细胞转染试剂、发表过十余篇学术论文、一直致力于免疫疗法的技术创新、入选过南京政府的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等。

孩子患上的是横纹肌肉瘤,属于肿瘤的一种。

对于很多不知晓横纹肌肉癌的朋友们来说,我只能说你们大家都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种癌症虽说具备治疗成功的条件,但是其过程也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比如说高昂的治疗费用和痛苦的治疗过程,下面我从病理和治疗等方面细分为大家说明一下横纹肌肉瘤的特性。

1、横纹肌肉瘤是一种肿瘤,由肌肉细胞异常生长而引发的病状。

简单点说明,横纹肌肉瘤是儿童肿瘤,多数发病于成长期间的儿童,根据有关医疗数据统筹,这种肿瘤在所有的儿童肿瘤中的占比是6.5%,1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的50%,而其最终发病的原因就是儿童早期细胞异常生长所导致的,存在一定的遗传和先天风险,所以从病状来说,此种肿瘤是非常严重的。

2、横纹肌肉瘤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式,治疗费用或许能够高达过百万。

对于横纹肌肉瘤来说,并非完全无法治愈的,一般来说会采取内科、外科和放化疗等多学科联合起来综合治疗,这样的治疗过程就会导致其治疗的费用比较高昂,就拿事件中的男童来说,3岁半发现的病状,一直治疗到了8岁,家庭的总体费用支出已经达到了80万元左右,这样的治疗金额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不小的打击。

3、男童需要社会的援助力量才能看见新的希望。

男童的父母已经是不堪治疗的痛苦了,仅仅依靠打零工的方式来维持着治疗,而该名男童所需要接受的治疗时期并没有办法完全确定,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可能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支持了,也只有社会的力量才可以真正帮助到男童。

结束语:希望男童能够早日的健康起来,远离一切疾病,从而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小孩发表癌症论文

父母为了孩子的荣誉玩过火了,把一些高大上的名头加在孩子身上自然会遭到社会的质疑。

9月23日,首个针对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发病率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现状的研究在《柳叶刀》期刊发表。该研究首次报告我国儿童青少年癌症最新发病率的综合数据。研究显示,2018-2020年,我国共有121145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为癌症患儿,卫生服务可及性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发病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团队还指出了改善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癌症现状的措施。该研究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团队完成。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成立了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将全国儿童癌症诊疗机构纳入儿童肿瘤监测网络。截至2022年9月,儿童肿瘤监测网络已覆盖全国587家儿童肿瘤监测点,已登记186万条儿童癌症病例信息。倪鑫教授团队深入分析国家儿童肿瘤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及国家相关领域数据库信息,估算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儿童(0-14岁)和青少年(15-19岁)的癌症发病率,基于儿童肿瘤国际分类标准,报告了12个主要诊断组、47个亚组和81种癌症亚型的最新发病率。研究结果显示,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4.038万名;三年平均总发病率为126.48/百万;0-14岁儿童癌症的发病率为122.86/百万,15-19岁青少年癌症的发病率为137.64/百万。在儿童中,排名前三位的癌症依次为白血病(42.33 /百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9.59/百万)和淋巴瘤(11.54/百万);而在青少年中,恶性上皮癌症和黑色素瘤位居第一(30.39/百万)、其次是白血病(30.08/百万)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75/百万)。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局部的数据报告让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白血病新发患者占儿童肿瘤的50%甚至更高。但此次研究结果发现,白血病占比约32%,淋巴瘤占比约9.7%,将近60%的患者是实体肿瘤患者,这说明儿童实体肿瘤的流行病学负担被低估了。此次研究的最大创新点是根据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全国和不同HDI地区的儿童肿瘤诊断相关的4个卫生服务指标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肿瘤发病率与HD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趋势,儿童肿瘤医师、病理医/技师、儿童肿瘤诊疗机构以及儿科床位的人口和地理密度与HDI水平也呈现正相关趋势。倪鑫教授团队建议,在推进分级诊疗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将儿童癌症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设立和评价区域儿童医疗中心和区域癌症中心的标准之一,从制度上要求各地区配备高质量的儿童癌症卫生服务资源,确保癌症患儿在区域内甚至在省内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减少异地就诊所带来的非医疗费用支出的现象;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与国家医学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的联动,提升各地儿童癌症早期识别与早期诊断能力。此次研究为我国儿童癌症防控措施及政策制定,特别是优化儿童癌症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基线数据,还为近年来我国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佐证

近日,云南昆明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因为研究癌症基因课题获得全国大奖的消息引爆了各大网络。全国大部分网友都表示这种癌症基因的项目让一个小学生拿了奖,真的是把全国研究生、博士生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据了解该小学生所获奖的项目是研究结直肠癌的突变基因,而这种项目就算是一些博士生来了也没有说十足的把握就能做好。之前的时候我国也出现了一些中学生能够在知网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但那好歹是中学生,现在研究癌症基因的这种高端项目,奖项竟然被一个小学生拿去了,真是像部分网友所言:中国科研主力原来是小学生。

近期中国科学院也是发表了声明,证实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拿奖的这名小学生其父母正是科学院的研究员。那么这件事就变得值得玩味起来,到底是这名小学生真是神童,还是这两位研究员父母爱子心切为了孩子将来的道路不择手段?

现在小学生能够获得癌症基因项目大奖的情况都能被爆出到台面上,可见这种大赛的评委有多么的不权威。并且在这个大奖所展示的实验报告中显示,这名小学生起初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一个连基因都不了解的小学生,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癌症项目这么高端的课题的?

就算是有人指导孩子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那么一名小学生也不具备完成这种实验的思路,更何况一名小学生真的可以进入细胞房操作如此复杂的实验吗?他具备相关的操作资质吗?要知道该实验课题中的细胞株是具有一定致癌基因的,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感染病毒的风险,儿童进入细胞房本身就是一种违规的操作,更何况如果真是这名小学生自己操作,他的父母难道就放心吗?

我认为我国虽然提倡创新,但是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学术造假。虽说各地的小学生竞赛中家长包办的情况已经数不胜数,但是在这样一个高端的课题上还这样是不是太不合适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嫁接给孩子这种行为,实在是有些过去急功近利,虽说短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荣誉,但是长期以往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的情况,孩子的成长终归还是要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不至于四处碰壁。

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这个小学生的研究成果是他父母告诉他并且帮助的,不是他自己研究的。

  • 索引序列
  • 一篇癌症发表论文
  • 发表癌症论文
  • 昆明癌症论文发表
  • 男孩发表癌症论文
  • 小孩发表癌症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