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校园贷发表论文

校园贷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校园贷发表论文

金融部门应加强对校园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干预,严肃查处针对大学生的违法放贷行为。发挥以案释法的作用,加强校园互联网金融行为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校园网贷”的滋扰,杜绝大学生身陷“校园网贷”悲剧的再次上演。将该事件全都归咎于P2P网贷平台有失偏颇。学校、家长只注重于学生出好成绩,而在大学生金钱观、人生观正确引导方面存在纰漏。

岁月的巨浪拍打着记忆的礁石,破碎了,散作一团白沫,潮起潮落,遗弃了躺在沙滩上的贝壳。大海就在眼前,可再也回不去了,只好独自品味其中的孤独。一如岁月之流把20岁的小舟搁浅,美妙韶华,定格成年龄深处那淡蓝的风景。乘着这艘小船我驶向一个叫大学的彼岸……平静有序的大学生活在我的生命中已展开两个多月了,每月奔忙于课堂,食堂和图书馆之间,当自己完全地浸淫于知识的海洋中时,心底涌起的是一份满足和恬然;当自己漫步于校园的林阴小径时,呼吸着属于校园的空气,满足于校园的一草一木,我常常会忘穷情于其中,也是就在其中存在着另一些“不平凡”的日子……

思路:首先说明校园网贷发展的现状,然后说明校园网贷受欢迎的原因,最后论述学生和学校要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正文:

一、校园网贷的现状

自从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引入中国以来,国内网络借贷平台就瞄准大学生市场,校园贷的发展极其迅猛。再加上,2009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近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信用卡的适用对象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从此之后,信用卡在校园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大学生市场出现了暂时的空白,校园贷抓住机会,迅速占领。

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度,我国共有网贷平台数量1438家,累计交易额多达千亿,涉及的领域和对象都十分广泛。除此之外,《2015年大学生分析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了60%的学生选择了分期消费。这些数量庞大的校园网贷通常分为三种:一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二是个人对个人网络贷款,主要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二、校园网贷的危害

(一)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众多,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他们会刻意向大学生隐瞒或提高实际的还款利息,还会以各种理由强迫大学生缴纳各种额外的费用,比如咨询费、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等,这些造成大学生大笔的财物损失。

(二)网贷平台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考虑大学生的收入情况、借款的使用去向、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问题,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助长了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

(三)网贷平台催收还款的方式十分粗暴简单,不文明,如发威胁短信、威胁电话、散播学生消息等,不仅泄露了大学生个人信息,也损害了大学生的名誉,给借款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引发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自杀的悲剧。

(四)校园网贷的借款对象为大学生,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偿还债款的能力,因此,容易将网贷的风险和危害转嫁给家庭,增加大学生父母及家庭的负担。

(五)在一些案件中,大学生在无力偿还贷款,又不敢告知父母、学校的情况下,会极力鼓吹同学朋友也走上网贷之路,造成更大范围的受害者,借款大学生也极易采取从多个网贷平台贷款取东墙补西墙、抢劫、盗窃等犯罪手段来获取资金,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校园网贷盛行的原因

实际上,校园网贷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平台,究竟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还是“恶魔”的角色,完全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校园网贷乱象的产生,决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

(一)网贷平台

校园网贷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园网贷的名义,实则做着高利贷的生意。在网贷平台上大,学生不需要与借款方见面、签合同,只需要提供学生证、身分证、银行卡等信息即可,借款要求少,也不需要证明材料,其门槛很低,而且发放现金的速度快,还对学校和家长保密,这很符合大学生的消费要求。再者,网贷平台以低利息、分期付款的宣传手段误导和诱导大学生,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网贷的陷阱当中。

(二)学生本身

很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优越,对金钱数额没有很具体的概念,不知道赚钱的艰辛,对家庭情况、还贷能力的盲目乐观等因素,让他们容易形成爱攀比、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购买能力都比较高,比如电子产品、学习资料、生活用品、聚会应酬、奢饰品等需求,但是资金来源又比较低。总体来说,大学生就是想花敢花,却又没钱花。这时候,网络贷款的便捷和低门槛就为他们的超前消费提供了一条捷径。

(三)家长

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已经成年,对子女过于放心,对子女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问题,没有及时的关心和了解。对于子女不理性消费形成的“意外账单”,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和关爱,也是不忍心让子女因此背负上信用污点,多数家长会选择为孩子造成的后果买单。而家长对校园网贷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间接助长了网贷平台的不合理放贷行为,形成“校园高利贷”。

在校园发表论文

大学发表论文有好处,好处如下:

1、可以评奖学金:在很多学校的学生手册上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的以本校为单位的论文,可以加分!”且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加分的权重还挺高的,给你加分的同时学校也会根据发表的论文,而给你评奖学金。

2、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得专利:现在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成为了各个大学普遍在本科生阶段要开展一项工作,而创新项目的结项,通常是必须以学术论文形式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有些要求上知网。当大学生创业新项目申请专利时,发表论文可以作为依据。

3、保研要求:高校保研都会要求大学生们发表的论文,且对期刊也都会有要求,一般普刊即可,高端学校会要要求严些,要求有核心,但核心要更早准备,要和导师一块参与科研项目。普刊也要提前,一般要提前半年就要做好准备好。这样可选的期刊比较多,可以选到比较专业的期刊。同时,考研面试的时候也可以带发表的论文去,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加印象分的。

4、出国需要:论文是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发表论文不但可以获得考研加分,还可以作为出国、各项评优的依据。

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发表论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没有发表几篇论文,简历上都会少很多优势。今天说一说关于发表论文的流程。其实发表论文的流程很简单,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

一、确定自己的发文方向,要向发表论文,一定要先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样的论文,也就是论题是要确定下来,这样才会有了努力方向,不管是想要查资料,还是问老师心里都有底。

二、按照正确的格式写出文章,论文是有自己的格式的,不仅要写出来,格式也非常重要,什么字体,什么间距,字符等都需要格式。不知道的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的格式不一样。

三、文章查重,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了,如果在查重方面过不了的话,文章是不会被发表出去的。论文查重的要求一般是10%-30%,只要在这些范围内就可以满足一般普刊的要求了。论文查重的网站有很多,常用的就是知网、万方、维普等,一般用得都是知网,其他网站也可以。查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司最好用化名,而且内容尽量不要涉及敏感词,否则不容易通过。

四、确定杂志社,再投稿。当论文查重通过后,我们不能盲目的向杂志社投稿,也不能一稿多投,否则会被杂志社拉人黑名单。先要确定自己论文的类型最适合向哪个杂志社投稿,可以问问老师和学长学姐,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当然,也可以在网上问。

五,投稿通过,了解杂志社的期数后等结果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本科生发普刊就可以了,想要向前进步的话,就需要导师了,和一个好的导师一起发表论文一般专业性都很强。

需要先准备论文,然后选适合的期刊,投稿,通过审核后会有录用通知。现在为什么好多在校生开始发表论文了,好处太多了。对于本科想要读研深造的同学来说,发表一篇好论文可以体现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保研/考研的面试中都是一个加分项;对于想要直接就业的同学来说,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一篇好论文是你所学专业知识和学术逻辑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也能从众多求职中中脱颖而出;对于想要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一篇优秀的论文,体现的是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申请到一流的学校;对于已经是硕博研究生的同学们,自然更不必多说,没有发表论文甚至连学位证都拿不到。

首先确定自己文章的方向进行书写;其次进行文章查重;最后确定期刊,投稿。

新校园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无非就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自己投稿,买本杂志,根据版权页上的投稿方式去投稿(这种的弊端就是周期太长,对于着急的客户,不适用)当然,跟杂志社关系好能顺利发表的请无视我的话 因为直投杂志社容易,能成功发表难,我认识的主编跟我说他们邮箱里的稿件基本上没有低于过1000篇,而且杂志社就那么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忙的过来,就算抽时间看下邮件也就是看个题目,题目不新颖没吸引力的直接略过,就算点开文章,也是先大概看下职称、单位、研究方向、摘要、关键词,没什么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也直接pass掉。第二种就是找代理机构发表(这种的需要睁大眼,发表行业鱼龙混杂,必须得保证自己发的杂志是正刊,也不能是增刊)。找代理机构认准以下几点;一、首先选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能查到的正规杂志二、其次是某宝担保交易,更有保障三、最后录用通知下来后,亲自打版权页或者收录网站(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上查稿电话查稿确认录用后,再付款。九年经验,只发正刊(ISSN,CN,邮发代号,三号齐全)

《新校园》杂志是山东省省级优秀刊物,一个版面要求2000字左右,我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了2篇文章了,很不错的杂志。我联系的是万编辑,她的邮箱是:把联系电话和文章发给她就可以的。文稿要求:①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确凿、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②论文请使用word排版,尽量少用图表,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寄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③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等。④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文责自负。

论文不分级别,杂志分级别。新校园省级

新校园,省级期刊,文章万方收录。

农村信贷发表的论文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写论文有所帮助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合作社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844年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组织——公平先锋社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社总体上是不断壮大的,尽管合作社的原则、合作社宗旨以及合作社的组织体系、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地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地加以修正,但合作社组织还是在艰难地前进,并业已成为人类和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纵向深入,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面临着困境与挑战。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要化解两大矛盾 作为为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农信社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截至2003年,全国农信社法人机构3.49万个,各项存款余额2.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1.5%。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 1997年以来,信用社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从而导致治理结构缺陷,农村信用社“三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徒有虚名,“一人说了算”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严重;行政干预现象严重,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由于事实上所有者缺位,导致健全、完善信用社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缺乏产权基础,经营管理责任也难以落实;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人民银行在加强对信用社金融监管的同时,暂时承担了过渡时期对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能,这种体制不利于监管机构依法监管和真正落实管理责任。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相应的管理职权和责任不明确;三是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许多信用社经营困难,潜在风险很大;此外,信用社在服务方式、融资渠道和服务手段等方面还不适应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不少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要解决好两大矛盾。 一是合作性质与商业化性质的矛盾。信用合作社是19世纪以后欧美国家最早得到发展的合作社类型之一。我国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最初的资本金源于农民的入股金,具有合作金融的性质,但是,后来却被演变为官办的农村金融组织,失去了合作制的本意。近些年来,全国多数地区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务工经商、劳务输出、跨地区就业、农业创业等现象不断增多,从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1)信用社名义上是入股社员所有,但由于社员股金数量较少甚至越来越少,占资产总额比重偏低,难以体现出社员对信用社的所有权关系,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所有权主体虚化或缺位。(2)农民群众在信用社办理存款较多,虽然,目前在农村中实行小额信贷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总体上农民获得贷款的机会是较少的。因为信贷资金运动是以金融机构为出发点和归流点的货币资金的运动,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放信贷资金的第一原则是偿还性,即确保借出的资金能及时归还,偿还性是信贷资金运动赖以存在和持续进行的本质要求。但是,在金融机构的借贷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借款人违约不偿还债务,造成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和利息收入经常发生损失,即金融机构要面临信贷风险的影响。而且长期以来,在农户申请贷款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博弈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户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农户难以向农村信用社借款,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贷款业务也难以进行,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大部分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部分农村存款负债以上交存款准备和在中央银行存款形式停止了在农村的流动。(3)1998年以后成立的乡(镇)级合作经济组织数量不少,但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责任于一身,同样难以发挥为“三农”发展服务的要求。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也是一个十分堪忧的现实问题。全国多数信用社的历史性亏损挂账较多。在严重的经营困境中,一方面,信用社认为农业经营风险大、农民收入水平低,不愿意为入股农民社员提供贷款,而是设法通过向农户以外的客户(包括城市工商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来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的效果;另一方面,入股农民社员深感信用社“合作”名不副实,转而构建并不规范的农村合作基金会。 为了走出困境,农村信用社也在积极摸索以产权制度变革为主线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三种模式:农村信用社两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行业管理模式。我们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变革模式,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和其经营上商业化行为的矛盾。 二是非营利性行为与商业化行为的矛盾。目前,国际上非盈利性组织的商业化行为倾向与国内合作社组织的非营利性的主导动机之间存在矛盾。虽然说合作社组织并不是纯粹的非营利性组织,但它可以被视为处在“社会性企业光谱”中的某一点。所以,国际上有关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也值得合作社系统借鉴。国内的合作社应当从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启发,向一种复杂的商业企业的运作方式靠拢。j.格雷戈里·迪斯对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作过以下分析:重商的时代精神使营利行为在非营利世界中容易被接受;许多非营利组织和领导人都在寻找以新的方式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而不使收益人产生依赖心理;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正在寻找解决财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钥匙;非营利组织可利用的资金来源向更商业化的渠道倾斜;竞争对手也促使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考虑将商业性融资作为传统资金来源的替代品。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社组织作为并非彻底意义上的非营利性组织,理应比纯粹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更懂得如何利用商业化运作方式,使合作社组织更具竞争力,从而也能更好地为社员服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增强服务功能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增强服务功能。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各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差异较大。按照改革方案,遵循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分别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的试点。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的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地区,可以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银行机构;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可以以县为单位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县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其它地区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乡镇农信社、县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要加大对高风险农信社的兼并重组,对少数严重资不低债的,可考虑予以撤销。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 地方政府怎么办 国家公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明确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应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预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这实际上给地方政府出了个难题。很明显,金融与一般的经济工作有明显区别,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后,很难处理工作中的矛盾:一是如何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特别是如何“统一组织有关部门防范和处置辖内信用社金融风险”。二是如何妥善处理政策性业务(支农)与商业性业务(盈利)的冲突。现行政策要求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服务“三农”、不以盈利为目的,实际上是对农信社的刚性约束,同时也等于把本应由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职能,强加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十分隐晦地将本属独立企业法人的农信社,人为地定位在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层次上。三是如何找到支农与盈利的结合点,求得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均衡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毕竟是企业,生存第一的本质属性永远无法回避。如果抛开效益一味讲服务、讲奉献,必然导致农信社经营亏损,久而久之,终将危及其自身生存,怎么谈得上更好地服务“三农”? 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要引导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同时,设法激活农村地区有效信贷需求,为农信社履行支农职责提供舞台。近几年,农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既是当前农村经济运行偏冷的产物,又是造成农村经济运行更冷的诱因之一。因此,各级政府应制订、实施切合当地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三农”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 二是按照“政企分开”的政府职能改革要求,地方政府对金融企业的管理只能是间接的宏观管理,而不能直接干预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活动。省级政府负责管理农信社,当务之急在于督促市(地)、县、乡各级政府摆正位置,转变职能,切实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宏观上制定实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法规,引导和激励社会投资,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武器促进国民经济适时实现战略性调整;微观上当好“守夜人”、“服务员”角色,打击包括逃废债者在内的所有违法违规、扰乱社会和经济秩序的“肇事者”,维护“三公”原则,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给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以足够的信心。 三是深化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村经济一体化的认识。 四是深化对防范、化解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风险是政府份内事的认识。 五是深化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认识,充分尊重其经营自主权,不干预其贷款投放的具体操作。 六是配好省级管理机构和县级联社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准“一把手”。试点方案明确规定,试点地区可“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同时,赋予省级管理机构独立管理权,支持其充分尊重民意、严格按照上述原则,慎重选配县级联社领导班子。 七是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并根据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把农信社真正办成有着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市场主导型企业法人,增强其规避不合理行政干预的能力,从根本上防止省级以下政府将财政风险转嫁给农信社。 八是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逃废金融机构债务行为,切实解决胜诉案件执行难问题。地方政府应以大局为重,以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为己任,不能以个别企业的所谓“稳定”为由,破坏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既定的游戏规则。 改革方案存在缺陷:模式与配套措施 尽管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并且已在部分省市正式启动,但是改革仍然还有很多缺陷。我们认为主要在改革的模式及其与之配套措施。 首先,改革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 如何有效地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依然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理论上有三种典型的思路:一是坚持合作制;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办成股份合作制农村金融企业。此外,理论界还一度流行“再国有化说”,即将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再合并。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领域进行了三种模式的试点:原有农村信用社框架内的重组模式,即2000~2001年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为标志的江苏模式;股份制模式,即2001年在信用社基础上改组成立的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即2003年4月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组的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试点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何广文指出,现有三种试点模式各自仍有不同的问题。实行县一级法人体制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仍然沿袭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原有产权结构。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际上是依靠政府的隐形担保而生存,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实施的监管,现实地演变成为一种行政干预,农村信用合作社基本上蜕变成准国有银行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主导下的对作为“准国有”组织的农村信用社的改组,实际上仅是准国有组织内部的改组。这种结构内的修修补补,不是一种有利于产权明晰的重组过程,也不是一种把现行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的合作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没有完成对农村信用社准国有金融机构性质的改变。因此,向县一级法人的过渡,只能算是一种次优选择。 苏南三市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明晰产权、强化约束机制和增进绩效等方面的制度绩效明显,但是也有一定缺陷。因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传统农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将产生农村金融抑制,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在信贷的效益选择机制面前,必然受到歧视,金融支持不足。同时这种模式并没有解决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多元目标的冲突问题,中央要支农,地方要发展,监管部门要防范风险,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要生存。这些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难以保持一致,缺乏单一经营目标造成农村信用社经营思维混乱和经营者的机会主义问题。在这种多重目标的冲突中,地方政府常常通过行政干预获得地方利益,同时向农村信用社转移成本,然后是农村信用社通过问题暴露把成本汇总,形成不良资产和经营亏损,再把这个风险包袱转移给中央,中央监管当局通过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或某种形式的补贴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改制成本。 有的学者认为,对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份合作制模式,尽管能够实现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但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后,由于自然人股东众多,股权分散,他们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所有权难以体现,这表明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的旧病仍不能有效避免。 南京农业大学财政金融研究所褚保金指出,从江苏省的实践看,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由此便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与此相关的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受到质疑。目前的产权安排不能有效解决所有人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受到质疑,“三会制度”难保不会重蹈覆辙,无论信用社经营状况如何,社员存在“搭便车”心理,认为不会对自身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也不存在为社员服务的内在动力,通过外部监管来推动支农目标的实现其监管成本可能较高。 其次,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 目前国家推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只是一个目标有限的试点。首先从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来看,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如银监会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有着较高的资本金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由于过去许多农村信用合作社承担了过重的农业政策性负担,没有外界的支持,自身难以改造。目前,央行已表态,将利用发放专项再贷款或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方式帮助试点地区农信社化解部分历史包袱。同时,地方财政也应尽快制定出另外50%存量不良资产的“埋单办法”;再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划归省政府管理,如果没有相关的金融配套措施,也很难实施到位。譬如没有农业保险、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系统风险,地方政府很难承担救助责任。其次,即使方案得到实施,要想达到最终期望的目的,也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如方案重点解决了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之间的权力与责任的划分,但问题的实质是如何使改制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有积极性按商业条件运作,为此需要尽量减少政府的股权,积极引入多元化负责的股东,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本决策权交还给所有者、董事会和由其任命的管理层。再如,如何保证股份合作制银行为了盈利,将资金运作非农化?将来有无必要更进一步下降管理层次,建立地市级管理的农业合作制银行以更好地满足基层农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另外,我国目前尚未有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取而代之以中国人民银行制度并负责实施的一些规定,以及各级信用社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拟订的范本制订的章程,而这些规定和章程的法律效力比较低。按照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法律在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是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使参与交易的各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具体到农村信用社,若法律机制不健全,则可能导致信用社内部的交易规则、信用社和人民银行、地方政府的交易规则不规范,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因而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对违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罚。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概念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 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沿革 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在共和国建立以前合作金融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个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被取消,随着共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并被转化成国家银行在 农村的基层机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官办”的制度安排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1984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改革。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受人民银行代管,并开始按合作性原则于作。2003年,8个省开始进行推行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在全国范围那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持续至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如何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实现防范化解风险、支农和自身发展的共赢是个现实的课题,需要各有关方面认真地研究。 二、新农村建设给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化解带来的挑战 (一)支农优惠政策可能增加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制度性的或其他的变化,而引发的私人部门改变行为,或者有意去冒更大的风险以谋取厚利;或者虽无意冒险但却疏于防范,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为提高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国家将陆续出台许多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优惠政策措施可能使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压力减少,疏于风险防范化解。同时,一些支农信贷政策可能成为某些农村信用社冒险放贷的借口。 (二)农村巨大资金需求可能诱发过度信贷风险。金融机构所具有过度信贷的内在冲动,是造成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或内在不稳定的核心原因。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度信贷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而农村信用社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内仍是支农信贷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目前是我国金融机构中的弱势群体,自身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农村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的诱导和有关部门不当引导、干预下,农村信用社可能放松贷款条件,满负荷或超负荷扩张信贷规模。 (三)多因素积聚加剧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除上述过度信贷因素外,还存在以下三个因素造成信用社流动性风险上升:1、分流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的渠道增多。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这些新成立的机构和组织将直接分流农村信用社资金。2、农民边际长期储蓄倾向降低。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健全,农民养老、看病和供子女上学等大项支出中由公共支出承担的部分逐渐增加,农民边际长期储蓄倾向减弱。3、农村信用社资金变动季节性特征减弱。以前农民年度性收入和支出主要围绕种植业变动,农村信用社存款增减和贷款收放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使农民收入和支出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种植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比重下降。农村信用社资金变动季节性特征减弱,资金头寸匡算和调配比以前复杂。 三、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的对策 (一)以外部治理促进内部治理完善。 农村信用社完整的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有助于促进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的完善。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探索,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了股东大会-理事会-主任-监事会的内部治理框架。相对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发育不全。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日益增多,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增强,为培育农村信用社的外部治理结构提供了契机。建议:1、吸收农村信用社存款人和贷款客户等利益相关者进入信用社的“三会”,遏制内部人的道德风险。2、开拓农村信用社的“经理人”市场。信用社高管人员面向社会选拔,培育竞争性经理人市场,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3、加大市场退出监管的力度。对于存在严重清偿性风险的农村信用社及时进行接管、重组、关闭或解散,严厉追究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市场的惩戒作用。 (二)以支农合力化解过度信贷压力。1、围绕增强支农功能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步伐。农业银行要按产权股份化方向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对农村资金的市场化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要按功能扩大化方向进行改革,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增强支农服务功能;邮政储蓄机构要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进行改革,开展抵、质押贷款业务,建立完善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设有网点的,也应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到农村。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尽快改变目前主要靠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局面。2、统筹规划,合理调配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在支持“三农”中的分工,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应坚定立足于“小额、短期、低风险”。大额、长期资金需求由财政性资金或政策性银行提供。3、明文规范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运用,防止内部人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名滥贷寻租。 (三)以增量激活存量。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资产质量不高,资产负债比例居高不下,农村信用社可用支农资金余地较小。同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借款人已经占农户的一定比例,如果按照现行的贷款管理办法,这些借款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得不到新的信贷支持。因此,以新增贷款增量激活不良贷款存量是实现支农和化解信贷风险的理想渠道。思路有二:一是保全旧贷增加新贷。允许农村信用社在以农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房地产权做抵押等方式把以前不良贷款中的信用贷款变成抵、质押贷款的前提下,增加对原借款人的贷款。二是还二贷一。不良贷款借款人如在信用社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内归还一定金额的贷款,即使借款人在信用社贷款仍有余额,信用社可按照还二贷一的原则增加新贷款。上述两种方式并没有增加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四)以系统性风险防范遏制单体风险蔓延。1、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构筑农村信用社安全放火墙,增强公众信心。2、建立金融机构伙伴风险的缓冲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城乡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阻滞城乡金融机构伙伴风险的传播有利于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安全稳健运行。思路之一如:其他金融机构从农村信用社划入大额款项,划入方金融机构应提前一定时间预约通知信用社。3、拓宽农村信用社的筹资渠道。畅通农村信用社从银行同业资金市场筹资渠道,拓宽信用社应急筹资渠道;允许农村信用社采取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长期资金,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4、在确保不会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前提下适时引爆已经出现清偿性危机的单体信用社风险,缓释风险能量,防止风险集中爆发。

校园文化论文发表

试论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建设的论文

关键词: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

摘要: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为实例,在分析和总结该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研究生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因此,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即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小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但由于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主体是本科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主要围绕本科生群体而展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得不到重视,似乎处于大学校园文化的边缘。另外,研究生群体具有以科研学术为主、课余活动较少、生源多样化、独立意识强、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很多活动未根据研究生群体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和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得研究生群体本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

2007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校园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存在“积极性偏低”、“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3个特点。“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的特点说明了研究生群体除了学术性活动之外,对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喜爱程度与本科生相比,大同小异,两者对校园文化生活诉求并无显著不同,造成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性偏低”的原因除了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外,暴露出了我们在开发和开展符合研究生需求、凸显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存在严重不足。

3汕头大学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尝试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了研究生思想多元化,这些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疑问和迷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汕头大学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连续多年举办以寻找研究生精神家园、丰富研究生精神生活为宗旨的“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

“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以旅程的方式开展,整个旅程设有三个驿站,从第一驿站“学径寻幽”出发,途径第二驿站“彼岸·夏花”,最后达到了终点站——“我们在路上”,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在名为“学径寻幽”的第一站中,主题是追求学问之道。主办方请来学校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教授为同学们深入阐述学术研究方法与经验,揭示学术研究真谛,解除学术入门困惑。在随后的以“彼岸·夏花”为题的第二站中,广大研究生们则与学校优秀毕业生、优秀辅导员和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的知名教授一起探讨了校园生活、人际关系、个人修养、生命和情感的话题。在最终的“我们在路上”驿站中,则邀请校内或校外多名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教授和学者畅谈他们的求学之路、创业经历和人生起落等,让同学们在他们非凡的人生经历中感悟人生、激励自我、规划未来,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每个驿站访谈时间仅有两个多小时,但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涉及的面非常广,从第一站的解决入门之惑,到第二站的校园生活,再到第三站的人生感悟和规划未来,可以说解决了研究生们在校期间遇到的很多代表性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站——“我们在路上”把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推向了高潮。主办方之所以把这一站命名为“我们在路上”,源于人们常常将人生比喻为一条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要到达自己梦想的地方,就必须不停歇,一直走下去。而每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抉择,又或者我们在前行的途中遭遇荆棘和困惑的时候,良师益友们的建议和帮助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4“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效果和组织工作经验

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

旅”通过邀请校内外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专家以及心理专家和优秀毕业生,采用访谈的形式与广大研究生进行交流,内容涉及如何做学问、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生命和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提高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研究生感兴趣而又难以处理或者说感到困惑的问题,这种形式和内容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在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每一次活动的结束,都会在研究生内部和bbs上引起热烈的反响,有发表看法的,有提出建议的,也有表示期待的。bbs上的各种讨论、建议以及赞扬之辞给了举办方极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该活动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及本科生加入到旅程当中来,使得整个活动在学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启迪作用,切实解决了研究生们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整个活动的效果看,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达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同时也是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头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很好的工作经验:

(1)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针对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三大特点,组织和设计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内容,同时又不能贪大求全,要注意立足于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特点,重在发挥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补充作用。首先,要尊重和突出研究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示、主动学习、相互教育的舞台;其次,要突出活动的交融性、灵活性和包容性,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最后,还要着眼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倾向,为其提供在第一课堂无法获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只有这样,开展的教育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2)随着高校研究生群体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大,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校园文化的重视,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级组织,首先要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次,应该加强各级研究生会的建设,完善机构设置,明确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

(3)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以“横纵结合”模式向前推进。“横”指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围绕某一主题,整合资源全面推进主题文化建设,如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在同一时间设立多个分论坛。“纵”指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文化工作中的某一重要主题,有策划、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并不断的强化主题内涵,如“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横式”活动较好地满足研究生群体多元的文化需求,短时间内在校园里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集中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较大的活动覆盖面和受益面。“纵式”活动,准确把握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需求,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得活动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同样增大覆盖面和收益面,增强活动效果。

(4)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迅速等特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德育进网络作为提升其有效性的有利契机,提炼传统德育方法和内容体系,加大对上网群体特征的研究力度,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内容、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新纲,罗伟.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7(8):100~103。

[2]王厚庆,艾春安.研究生校园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陕西教育,2009(10):370.

[3]北大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北大青年研究,2007.3。

[4]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问题犹存——基于北京大学团委最新调研结果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107~109.

[5]刘伟兰,张熠。试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校园文化建设[j].2006(1):72~73.

[6]葛蒙,论研究生会在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氛围中的作用.

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本

一、文化、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文化概述

应用型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是适应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培养“知识必需必备,技能熟练精通”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兴办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基本上是由高职高专院校直接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或由专科、中专院校合并而成的本科层次院校。这些院校在长期的中专、高专层次的办学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相应的学校文化,当这些学校升格或合并成为本科层次的院校后,原来的学校文化已经不适应现在学校的发展,需要创立和发展新的大学文化,这就是要按照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要求,构建与应用型大学发展相适应的特有的文化体系。建立物质文化以增强基础实力,建立精神文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制度文化强化管理机制,建立行为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二、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体系的构成

1.校园物质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直观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物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校的建设思想和文化底蕴,代表着学校的品质和实力。它是在为学校人开展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保证和激励学校人奋发向上,激发情感的精神财富。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校园的规划设计、校园的特色设计、建筑的装饰装修等。

2.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它是学校人所特有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取向,是学校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是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级和隐性结构,是学校本质、个性、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呈现。它包涵学校历史发展沿革和被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校园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校园心理氛围、校园价值观念。

3.校园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保障,是大学协调、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分配权力与义务的依据。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把大学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是学校管理的飞跃。学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人共同的精神信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奋斗目标和规章制度,使学校人自觉规范组织和行为,协调一致地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4.校园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创建,需要学校人在长期实践中努力建设、传承和不断创新。创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的崇高使命。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表征。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认识,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校园行为文化具体约束管理者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三、构建应用型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基础

1.科学的办学定位是构建大学文化的基石。办学定位是一所大学构建特色大学文化的总基调。大学文化就是围绕这个基本要旨和关键要素,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而形成并流传下来的精神产品。办学定位的本身就是大学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和方向,确定大学的办学层次、学校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有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源头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文化的构建也会突显“应用性”。

2.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一般具有明显的排它性,是不同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点。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创造、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又具有不断发展性和相对稳定性。办学特色不单单是自我创造,还要被社会所公认,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办学特色更多地取决于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和已然被承认了的独有贡献,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鲜明的办学特色最终要固化为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使之渗透在大学人的心灵深处,化作一种自觉地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崇高理想,形成了大学文化形态。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往往成为大学的象征,在突出大学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实现办学目标中发挥源动力的作用。办学特色体现在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具体体现在校园精神、校训、校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制度规范、校园环境、教学模式、师德修养等方面。

3.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提高文化特质的保障。大学文化构建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大学文化建设正确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要着眼于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有助于总结、创新文化育人机制与规律,科学地设定评价指标、内容和标准,抓住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要素,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及时掌握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反馈情况,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引导和改进功能,把评价效果作为衡量大学文化建设的尺子,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更高的建设目标,科学、规范、

你好,《新校园》杂志不错的,《新校园》设有栏目[高等教育]: 科研探索 院校建设 校园文化[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教学研究 教学实践 教师发展 学校管理 史海钩沉[职业教育]学科教学 职教发展您可以投稿邮箱,会有编辑给你联系的 祝评职成功

  • 索引序列
  • 校园贷发表论文
  • 在校园发表论文
  • 新校园论文发表
  • 农村信贷发表的论文
  • 校园文化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