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11岁发表论文

11岁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11岁发表论文

恩,如果需要发表的话可看我空间的征稿启事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Terence Tao(陶哲轩),在ICM 2002上做过一小时报告, 2006年Fields Medal的热门人选,2003年的Clay奖得主。是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选手(1988年,13岁)。学调和分析和PDE的可以到Tao的Home Page(math.ucla.edu/~tao/)上去看看他的List of Publications——真是惊人的多产。他的中文名字是陶哲轩,虽然他一句中文都不会讲。下面的短文转自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主页,见 ucla.edu/spotlight/archive/_2000_2001/fac0900_tao 从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亚。生于1975年,8岁上高中。连续参加了三届IMO。 1986年,在华沙,11岁的Tao就获得了铜牌; 1987年,在哈瓦那,他获得银牌; 1988年,堪培拉,他终获金牌。关于这一点,见amt.canberra.edu.au/olympian 1992年17岁的Tao在Flinders University取得学士学位,并且是First ClassHons。其后获Fulbright Postgraduate Student Award,去Princeton University,他的导师是Wolf奖获得者E. M. Stein。 Stein说过Tao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在杭州ICM 2002"调和分析及其应用"卫星会议上听同行们讲的,未经证实)。 20岁,获得博士学位,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教。 24岁, UCLA full professor(正教授). BTW: Tao的大师兄Charles Fefferman是更加了不起的人物: 20岁在Princeton获Ph.D, 22岁在University of Chicago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Full Professor, 29岁获Fields Medal。 参考: upcxin.bokee/blog/1252769 wiki: 陶哲轩陶哲轩(Terence Tao,小名Terry,1975年7月17日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是中国裔数学家,主要研究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分析数论和表示论。从1992年至1996年,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指导教授是埃利亚斯·施泰因(Elias Stein)。他现在为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数学教授,并与妻子劳拉(Laura)和儿子威廉(William)在洛杉矶居住。 研究和奖项 在1986年、1987年和1988年,陶哲轩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最年轻的参赛者,依次赢得铜牌、银牌和金牌。他未到13岁已赢得金牌,这纪录还没有人打平。 他在2000年获颁塞勒姆奖(Salem),2002获颁博谢纪念奖(Bôcher),和在2003年获颁克雷研究奖,以表扬他对分析学的贡献,当中包括挂谷猜想和wave map。在2005年,他获得利瓦伊·L·科南特奖(Levi L. Conant)(获奖者还有艾伦·克努森(Allen Knutson))。 在2004年,本·格林(Ben Green)和陶哲轩发表一篇论文预印稿,宣称证明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 尽管享有“数学神童”之称,尽管11岁至13岁时各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铜、银和金牌,尽管21岁就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即为加州大学教授,尽管2000年曾获塞勒姆奖、2003年获克雷基金会奖,但在得知自己获菲尔茨奖后,陶哲轩甚至不敢相信———“这个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前天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菲尔茨奖得主陶哲轩,两岁时已成了教小朋友们数数的老师。 这位当之无愧的“数学神童”,这位刚满31周岁的华裔数学家,是今年问鼎这项“数学诺贝尔奖”的四人中的最年轻、也是继24年前丘成桐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前天,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此召开。在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数学家的注目下,一位儒雅清秀的年轻华人,从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手中,接过菲尔茨奖———这个全球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他,就是年仅31岁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菲尔茨是个什么奖——— 了不起的“数学诺贝尔” “菲尔茨奖是‘数学诺贝尔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奖项。”昨日采访中,中科院研究员、当代数学大家吴文俊说。 正面,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目光深邃;背面,镌刻“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就是这枚金质奖章及1500美元的奖金,构成了菲尔茨奖的全部奖品。似乎,物质价值远非缺席数学的诺贝尔奖可比;然而,这个数学大奖无论从其权威性、国际性或学术影响而言,都无愧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首先,它由国际数学联盟颁发,在每隔四年才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中科院院士、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张恭庆告诉记者:“这是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联盟。”其次,每届菲尔茨奖最多同时授予4人,从1936年首度颁奖以来,包括本届4位得主在内全球仅有49人获奖。再次,它是窥视现代数学主流面貌的很好“窗口”,著名数学家、布尔巴基学派创始人之一丢东涅1978年在论文《论纯数学的当前趋势》中,全面概述了近20年来纯数学各分支的前沿;在他列举的13个目前处于主流的数学分支中,12个的部分重要工作均由菲尔茨奖获得者完成。 正因此,今年因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此殊荣的陶哲轩,尽管有“数学神童”之称,尽管年少时获奖多多,但在得知自己获菲尔茨奖后,他甚至一直都不敢相信———“这个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菲尔茨与沃尔夫谁是“老大”——— 并驾最高荣誉 数学界最高荣誉,究竟是菲尔茨奖还是沃尔夫奖? 还记得前年年底数学大师陈省身辞世后,本报曾专访其弟子吴文俊,说起陈先生获过的沃尔夫奖,也称这是“全世界数学的最高奖”。对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主任高小山说:“菲尔茨和沃尔夫是数学界传统的两个大奖,前者是成果奖,后者是终身成就奖。” 吴文俊说:“菲尔茨奖历届都是颁给4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安德鲁·怀尔斯。他成功破解了一个困惑世界数学界长达3个多世纪的难题“费马大定理”,而且他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时,年龄刚刚超过40岁,所以就得到了一个菲尔茨奖颁发以来唯一的特别奖。” 与菲尔茨奖并驾齐驱的国际数学界大奖沃尔夫奖,获奖者确实都较为年长。吴文俊说:“虽然陈省身教授最著名的两篇论文都是完成于30多岁时,但他的学术成果是之后才被肯定的,所以他没拿成菲尔茨奖,拿的是沃尔夫奖。我想,恐怕诺贝尔当时设奖时还不太了解数学,所以没设数学诺贝尔奖,如果有,陈先生肯定能得。” 在数学界广为人知的,还有这样一段师徒缘:1982年首位获得菲尔茨奖的华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的丘成桐,他的指导教师正是这位唯一获得过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 陶哲轩的获奖理由——— 完美成就多方面 吴文俊说:“陶哲轩这个人是公认了不起的。我虽然没和他见过面,但在很多座谈会上时常听到别人赞叹他,提起他多方面的成就。” 高小山说:“应该说陶哲轩这次得奖是基于他多方面的成就,并不仅仅在于他调和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他证明了在素数中存在任意长的等差数列,解决了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自然数只有1和它本身可以整除它,那么这个数就是素数。研究素数也许并不能带来什么直接的实际利益,但作为数论中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数学问题都与其紧密相关,例如素有“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哥德巴赫猜想。素数在纯数学及其应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它的研究一直在众多方面推动其他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张恭庆说:“菲尔茨奖看重的是原创思想,陶哲轩这次获奖主要是他在数论、调和分析和组合分析的研究成果。” 南大数学系博士研究生邱华则对陶哲轩将调和分析、遍历理论和数论的完美结合十分推崇。他说:“因为调和分析内容丰富,一般学生要到研究生阶段,花1到2年时间潜心学习,才能稍稍学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数学功力的代表。” 同为南大数学系博士研究生的郭嵩,曾与导师就陶哲轩的一篇论 *** 过深入研究。1977年出生的他对仅年长2岁的陶哲轩佩服不已:“也许这篇文章只是他众多论文中不太起眼的一篇,但对我们来说,他完成得实在太出色了。其实,早在2002年,数学界就预测陶哲轩会获得菲尔茨奖,他的导师、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还曾公开称赞他是百年难遇的数学奇才,因此这次获奖完全在预料中。” 陶哲轩其人其事——— 数学莫扎特 “特里(陶哲轩的英文昵称)就是数学界的莫扎特,才华横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前数学系主任约翰·加内特这样评价。 陶哲轩获奖的消息,已赫然高悬于这所他所任教的大学主页上。在他年轻俊朗的脸庞后,一行大标题缓缓移出:“超级巨星陶哲轩教授,成为本校荣膺‘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第一人”。 学校物理科学院院长、数学系教授托尼·陈称赞:特里这样的天才百年难得一遇,他解决了数学领域中困扰别人多时的诸多问题;他对研究领域的跨越,好比一名优秀的心脏专家,同时在脑外科方面又卓有建树,而更令人赞叹的是,他是那样的年轻。 加内特说:特里总能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化繁为简,他称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好的数学家;而且他的合作能力很强,世界上最出色的数学家都喜欢和特里一同工作,他的合作者能够组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学系。 学校现任数学系主任克里斯托弗·希勒教授这样说:“来自美国各个州,乃至中国和罗马尼亚的优秀毕业生,都慕名前来我们学校拜陶哲轩为师。” 这位华裔数学奇才1975年7月1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2岁时就迷上了数字,甚至还拿着拼块教小朋友们学数数;7岁就在高中学习微积分,9岁便已达到大学微积分的水平;11岁,他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赢得铜牌,小荷始露尖尖角;接下来两年,更先后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银牌和金牌,并成为最年轻的金牌得奖者,此后这项纪录在澳大利亚一直无人能平。 可这些,还仅仅是他神奇的开始。接下来的履历表上,依然一片耀眼光芒: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头衔;24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分析数论…… 但陶哲轩却说:“我并没有任何超能力。”他把自己的成功解释为策略的胜利:“许多人面对数学问题时,总是想着直接的解决方式,但是他们获得的只是答案。而我计算一些细节之前,更喜欢研究策略,我更想知道如果我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变,会发生什么?原来的方法仍然可行吗?”固执地刨根究底,执着地寻求创新,这也许就是陶哲轩的成功秘诀。 他们的梦想——— 中国要成为数学大国 中国这个决定用两条腿走路的巨人正在一面发展技术创新,一面加强基础研究。中国不但已在物理、化学等研究领域显示了实力,“而且在数学领域的进步更是令人惊叹”。 这就是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之际,法国媒体在《世界数学界重新发牌》中援引了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院长布吉尼翁的话:中国目前的数学家人数还不多,但这支队伍很快将会壮大,因为中国已下决心发展数学研究,国家大量增加投入,并以极其优越的工作条件从世界各地吸引回大量的优秀人才。 “奖项可以算是一种衡量进步的标尺。”高小山说,“现在的学习条件好了,中国数学总体也在进步,也逐渐有一些人获得了国际数学奖项。”张恭庆也说:“中国数学界当然在进步中,中国数学家们在重要杂志中发表的文章、在国际大会上受邀发表演讲的次数都在不断增长。” 这个时候,相信许多人都会想起“陈省身梦想”———中国要成为数学大国。吴文俊说:“我们中国数学界现在进步,有潜力,年轻的数学家越来越多,成绩也多。这个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这个梦想,也一直是丘成桐的心心念念。昨日,记者在第一时间分别致电他在国内的三个数学中心及哈佛大学的办公室,很遗憾,始终无法找到他。但他不久前在华师大办讲座时说的话,至今犹言在耳。在谈及对中国基础数学研究的看法时,他说:“基础研究一定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 巧的是,采访末了,吴文俊也说:“只要我们念念不忘,埋头苦干,脚踏实地,这个梦想就一定会水到渠成。” 曾经的“数学神童” 陈省身:1911年生于浙江嘉兴,15岁考入南开大学,21岁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23岁获硕士学位,25岁获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学位,38岁起担任芝加哥大学的几何学教授,并在十年中复兴了美国的微分几何,形成美国的微分几何学派。 高斯:1777年生于德国不伦瑞克,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15岁进入不伦瑞克学院,17岁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莱布尼兹:1646出生于德国莱比锡。15岁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期间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20岁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从此开始对无穷小算法的研究,独立创立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与算法,和牛顿共同奠定微积分学。 拉马努金:1888年出生于印度,二十世纪国际数学界公认的数学奇才,对数论的众多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32岁去世,身后留下近4000条未经证明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证明它们成为国际数学界的一个重大挑战。

在高中时期,我曾听老师介绍过曹原,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2010年,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2年,他被选为首批交流生赴密歇根大学学习;2014年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在2018年,一连发表两篇重磅石墨烯论文以第一作者在《自然》上而且在2018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等等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这可真是太赞了!

一般发论文是获得不了学分的,与所学无关专业论文的话,可以用来评奖学金,或者其它奖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毕业答辩时需要一篇小论文,必须是专业相关的。我是墨客论文网的,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免费帮你指导。

11岁发表的论文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连发两篇论文。3.2021年2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Tunable strongly coupled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论文。

以他现有的头衔来看,他目前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最年轻的学者。除此之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曹原是在成都出生的,随后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深圳,从小就展现了非凡天赋的他,总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龄人的闪光点。年仅11岁的他进入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而且仅仅花费相当于常人一半的时间,就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全部读完了。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且以理科69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行学习。

这个时期的曹原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之外,他还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别的同学正在为考试操心时,他已经轻松完成了所有课业,并且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当他听说,若是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找出拥有超导特性材料,便是能够震动整个科研界的发现之后,本来就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曹原就将其作为了挑战目标。到了大二时期,他就开始着手石墨烯相关方面的实验,并开始请求学校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等他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于次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从这些履历来看,曹原不愧是一个实打实的“天才”人物,他的惊人天赋,使得他做到了常人要花费两倍甚至是三倍时间才能达到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的事迹被众人知道后,才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引起众人的关注,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除了保持自己优异的成绩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因为热爱物理学的缘故,他埋头于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之后,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大约1.1°的角度时,就会产生超导效应。兴奋不已的曹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篇章。而《自然》科学杂志也发布年度科学人物,而年仅24岁的曹原赫然位列榜单第一名。

曹原取得了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之后,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橄榄枝,就连向来自大的美国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许诺了一系列“好处”。但是面对所谓的“诱惑”,曹原并没有丝毫动心,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绿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能够在物理学上达成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他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

他14岁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2018年的同一天发表了两篇Nature,又在2020年的同一天发表了两篇Nature,特别厉害。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11岁发表癌症论文

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这个小学生的研究成果是他父母告诉他并且帮助的,不是他自己研究的。

父母为了孩子的荣誉玩过火了,把一些高大上的名头加在孩子身上自然会遭到社会的质疑。

在高中时期,我曾听老师介绍过曹原,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2010年,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2年,他被选为首批交流生赴密歇根大学学习;2014年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在2018年,一连发表两篇重磅石墨烯论文以第一作者在《自然》上而且在2018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等等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这可真是太赞了!

上帝从来公平,上帝公平的表现之一是:他在创造天才时,特意留了几处裂缝。

最终,能补全这几处裂缝的天才,都实现他们的天才属性,并成了人间最闪亮的星:可未补全者,则会因为这几处裂缝最终“泯然众人”甚至走向毁灭。

生于1966年的谢彦波是中国第一代被冠以“天才”的神童,80年代初,他还曾被预言:是中国最有望夺取诺贝尔奖的存在。

谢彦波自小智商过人,他是科学技术大学78级第一期少年班学生,也是唯一直接跳过整个中学直接上大学的孩子。11岁这年,当其他孩子尚在小学阶段时,他成了科大的大学生。

四年后,15岁的谢彦波上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18岁这年,谢彦波师从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开始攻读博士。随后,他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

按照这个学习进度,谢彦波是很有可能会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

可偏偏在所有人都仰望着谢彦波时,他突然在普林斯顿大学受了挫,这个挫并非来自学术研究或者学习,而是来自于与人的相处,没错,在普林斯顿,谢彦波与导师的关系并不好。

谢彦波处理不好与导师的关系显然与智商无关,甚至也与情商无关。在很大程度上,他处理人际关系的失败在于:他钻牛角尖!而钻牛角尖则多与过于自我的个性有关。

根据后来的相关调查资料可以发现,谢彦波的被迫离开普林斯顿是因为他与导师产生了剧烈的争执。而争执的起因,则与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有关。

天才的自我总是被开发得很好,这也是他们天赋异于常人的原因,但也正因此,他们个性中的“自我”也远比常人更甚。

所以,当他的论文被导师宣布不能通过时,他的自我便飞快地窜到了顶点:什么,我的成果竟然不能被通过?这可是我辛辛苦苦整出来的,这不可能,我的世界里不可能有‘通不过’这三个字。

劣势与优势往往能互相转换,到此时,谢彦波前半生的“一帆风顺”反而成了阻碍他成长的负担了。因为前半生太顺,且一直被国人寄予厚望,他的抗挫能力几乎为零。

随即,谢彦波开始与导师各种探讨争论,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当天才陷入一种“我永远不会错”的执念中时,他便已不再能看到事物本身而只会进入“证明自己是对的”的执念中。

这种执念强到一定程度时,人就到了钻牛角尖的地步了。何况物理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像数学可以通过精密的计算证伪。所以,从事物理研究倘还钻牛角尖,是绝对出不来的,因为即便是最权威的科学家,也无法明确地推翻某些关于物理的错误理论。

而谢彦波博士论文的相关,也恰是这种存在。如果此时,他能再换一个论题,或者换一种沟通方式与导师沟通,那么结果很可能会不一样。

钻牛角尖的人的最大毛病是思维“不会转弯”,他们的不会转弯从来因为思维定式,可可怕在于他们从不认为这种狭隘的思维有任何问题。

这也是天才的统一特征,他们太过聪明,以致于希望用一种解法搞定天下间的一切。这便很有点像今天执着在某本书或者某个学说的一类人了,你无论和他谈什么最终他都会把你带回到他想谈的那本书和那个学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狭隘地觉得这本书或者这个学说足够他解决世间的所有问题。如果他偶然发现有这本书和这类学说解不了的,那么他并不会觉得这本书和这个学说有问题,而只会觉得是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很快,被驳回的谢彦波也走进了这样的死胡同,他开始觉得:他的论文不被通过是因为这群人搞关系,甚至针对他。这个想法,在其他导师也不认同他课题时被他“佐证了”。

别遣送回国后,谢彦波的行李都是后来被打包送回的。

之所以如此匆忙地被送回,是因为当时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普林斯顿的教授们认为,与导师激烈争执且深夜到访导师家的谢烨波存在伤害教授的危险。

回国后,谢彦波始终未从昔日美国的挫败中走出来。他一直在琢磨当时的一切,以至于数年后有人采访他时,他还在絮叨着:

经过几十年的思考,谢彦波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他认为:整个科学体系都是“神仙(科学家)”们编造的,他现在在试图查找漏洞,进而证明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到谢彦波的这话出口时,在心理学上,他便已经可以被确诊为有严重心理问题了。

当一个人开始否定这个世界时,便也意味着他开始无法再真正适应世界。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便也是谢彦波进一步证明天才永远不会错的方式:他划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一人,如此,便也永远不会有人能反对自己了。

而通往那个普罗大众世界的钥匙,他或许早就扔了,毕竟,对于天才来说这个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才是他认为最适合他的存在。

谢彦波是八十年代的顶尖“神童”,11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虽然没有成年人的年龄,但在智商方面并不比一般的成年人逊色多少。有些人看到“中科大”这个校名就有点不以为然:11岁考入清华北大岂不是更牛吗?考入中科大,逼格是不是明显低了一大截?

其实,八十年代的中科大,其档次并不比八十年代的清北逊色。一个安徽的朋友告诉我:他在1983年参加高考,当时高考的总分是690分,语文和数学的满分是120分,外语、物理、化学、政治这4个科目的满分都是100分,生物的满分是50分。而在当年,中科大的录取分数线必须在560分以上才有戏,然而清华北大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才535分左右,比中科大的录取分数线低了整整25分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八十年代的神童谢彦波到底有多牛!

当我们11岁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在四五年级的教室徘徊。而谢彦波11岁就裹着一身的传说,滚动着一个铁环跨入中科大的大门,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瞬移”,成为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偶像。15岁那年,谢彦波攻读硕士学位;18岁那年,谢彦波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但是这一旷世奇才进入大学之后,生活基本上无法自理,由于心智不太成熟,所以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很大的短板。

在国内,因为和导师的关系不太融洽,所以谢彦波博士还没毕业就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留学,跟随诺奖获得者安德森“深造”。按道理,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就算最后没有获得诺奖,也将扬名世界。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相当“骨感”——谢彦波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却始终拿不到博士文凭,最终以原本的硕士学历悻悻回国,从此泯然众人矣。谢彦波顶着神童的光环赴美,结局却令人唏嘘!

为何智商如此之高的神童谢彦波从“神坛”上一跃而下,在美国折戟沉沙呢?这得从谢彦波的博士论文谈起:谢彦波所写的论文和安德森的理论见解格格不入,相当于和导师的理论观点“抬杠”。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安德森自然不会自打嘴巴,让谢彦波的论文轻松过关,无论是谢彦波的论文还是傲气,都让安德森很不爽,所以注定在美国的十多年谢彦波与博士文凭“绝缘”。

上小学的阶段,谢彦波就已经踏进大学的门槛了。也因为谢彦波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尤其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往。除去学习方面的能力基本可以断定就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模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 健康 这方面,他的问题尤其严重。其次在他的身边大多都是与他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即使他在知识方面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但在心理年龄方面会让其他同学自然而然的把他当做小学生来看待。这在某一方面也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18岁的他就读博士与导师关系处不好继而转去美国读博士,导师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安德森。可谓因祸得福,但好景不长,他与导师不和睦成为公开的秘密,导师故意不让他的论文通过,导致他博士不能毕业。

谢彦波对于搞学习是一名好手,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上,谢彦波还显得太过于幼稚。谢彦波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点都不擅长,甚至说是封闭。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懂得如何与他人搞好关系,与他人好好相处。

这一点从他的老师以及同学的口中得到了证实。“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 健康 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就尤其严重。”汪惠迪老师说,“他们在上学时没能养成好的心态,没有平常心。这种缺陷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与此对应的是,一些当年的少年班成员承认,他们至今仍缺少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少年班同学秦禄昌说,“一旦过了那个年龄,这一课就永远补不上了。”

这就为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埋下了祸根。在中科院的时候原本能够成为最年轻的博士生,但是因为没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与他导师的关系,直接闹崩了。导致了没能够拿下博士学位,错失了拿到博士学位最好的机会。

于是辗转到国外,但是很不幸,当时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当人们意识到应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时,谢彦波被怀疑为潜在的危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决定让谢彦波回国。

回国后,他结了婚,积蓄不多,住在一套楼下充满打牌声的小房子里,之后进入中科大当一名不修边幅的教授,时常被别人以为是收破烂的。一代神童,就这样泯然众人矣。他的坠落,和运气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得归因于性格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上。假如他能少一些傲气,多一些沉稳,或许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谢彦波可能是80年代家喻户晓的天才神童,也是当时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一届学生,他跳过中学阶段,11岁直接由小学阶段升入大学,之后15岁在理论物理所读研究生,师从于渌院士,18岁读博士,师从周光召院士,在博士就读期间去了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的学生,这也是题目为何说他有望多去诺贝尔奖的原因了。

像这样的神童必然是天之骄子,身上都有才人的傲气,据媒体报道,他在美国的导师也是傲气逼人,因此他们的师生关系并不和谐。在普林斯顿大学结束后,他回国以硕士的身份成为了近代物理系的教师。

我们这些普通人,在感叹神童或者天才的同时,也要好好感谢自己的生活经历,可能我们做不到那么聪明,做不到那么优秀,但是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自己,也有很多缺点,但是也有很多优点,也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宿命。现在这样,也真好 ~

那么你们是怎么看待谢彦波的故事的呢?

现在的年轻可能不知道,谢彦波是80年代学子们的偶像,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届学员,11岁上大学,15岁读研究生,18岁读博。之后师从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可惜的是由于他与导师都很傲气,师生关系并不和谐。可以说谢彦波是神童,别人要花二十年才能完成的学业,他能快速完成。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谢彦波没能在美国继续学习和研究,没取得傲人的重大研究成果,但他回到了中国,回到了中科大。我们经常说中国顶尖人才赴美就不回国报效祖国,而谢彦波作为中科大教授,为培养人才做出巨大贡献,也算是国家之福。

在校学习成绩好并不代出校后,在实践工作中能干出好成绩。这种例子太多了,如我在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时,年级里二个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有出息的都没有。我们小组学习成绩最好的连付高都没评上;而我们小组学习差的,还要别人一邦一的学生,后来有贵人相助,调到了某军区总院,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了博导。如果不分到军总则一事无成,但分到军总也绝对不可能人人都会有出息!又如在我们军医学院八十年代就分来了一个在德国留学归来的博士,大家都很好奇和另眼相望。这种人学习成绩肯定很好滴!但后来此博士讲课不行,科研实验也不行,于是就没威性了。又如大名鼎鼎的方舟子,他是留美博士,成绩肯定是很不错的。但在我看来此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严格的说是盒“万金油”!让他搞教学吧,肯定不行,因为他讲话好像嘴里含有一颗夜明珠似的,含糊不清。让他搞科研也不行!这盒“万金油”只能到处乱涂抹。凡是新事物一出现,不管他懂不懂,先来一棍子打假再说!

78年首届少年班共招收两期,谢彦波是第一期,与他同届的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院李平,康奈尔大学教授管俊林等,二期的代表人物有紫光集团总裁郭元林,德意志银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峰,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现任百度高级副总裁张亚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天跃,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清华首位“杨振宁讲座教授”翁征宇等。比较而言,少年班二期的学生取得的成就相对更突出,绝大部分在商界和学术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说起来,谢彦波只是没有按照人们预想的发展轨迹,像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读完博士,在学术界或者商业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并不该算是骤然陨落。

他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普遍认为,独特的发展轨迹,加之个人性格的原因,让他错过了心理 健康 ,人际关系这一课,而且这一课一旦错过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谢彦波,干政和宁铂,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三个代表性人物,也是争议较大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但都没有按照常人的轨迹来发展。但这也只能说是他们的发展不符合人们对他们的期望。

但值得深思的是,过早拥有了太多的光环,让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也有了更多压力。他们最后都选择了自己的路,这并不算是陨落,只是没有迎合大家的眼光而已,即便是现在,他们的生活和成就也不算差。

同时,在少年班发展 历史 上,有很多跟他们类似的天才,成才的人更多,他们仅代表他们自己而已。

谢彦波,那可是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啊。是当时中国一等一的神童。他甚至比上一篇文章介绍的何碧玉还要厉害!他11岁时,直接跳过中学,升入大学,为中国 科技 大学第一届少年班学院。14岁读研究生,18岁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院士读博士。这还不算完,博士没读完,就到美国留学去了。导师更是厉害,是诺贝尔奖得主安德森教授。一时间,人们浮想联翩,觉得谢彦波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情。要知道,李政道是29岁、杨振宁是35岁获得诺贝尔奖的。谢彦波当时有名师带领,又是在 科技 水平最高的美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才华横溢、年少气傲的谢彦波遇上同样才高气傲的安德森,结果可想而知。不但不起化学反应,两个人反而崩了!直接导致谢彦波博士都没能毕业便回了国。更是与诺贝尔渐行渐远了!

回国后的谢彦波回到母校任教,现为中国 科技 大学的教授,他为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也可以说反而是一件幸事。假如他当初不回来,虽然个人是成功了,但是效力的却是美国。当然了,利弊不好贸然下定论。

谢彦波的经历倒是能够给我们很多思考:

第一,对于“神童”的培养体系,究竟是对还是错?究竟应该如何改进?

当时,中国对于这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是专门成立人才培养的快速通道的,即在大学成立“少年班”。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中国 科技 大学少年班”了。然而,这帮戴着红领巾的大学生,虽然学习上没有问题,可是生活上却是一塌糊涂。这帮孩子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活不能自理,当时的大学里也没有现成的案例可寻,只能摸索着前进。一般也就是让家人过来陪读,为孩子打理生活。最终出现了很多高智商的生活低能儿。

第二,“少年班”的培养模式,是否违背人的自然成长规律?是否有利于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孩子虽然成绩好,智力水平不输于成年人,但是本质上他还是个孩子。他们的心智依然是不成熟的。例如谢彦波就是一个特别不善于交流、沉默寡言的人,甚至老师提问都不回答,很是令人头疼。其实,这也为他日后与安德森相处埋下了伏笔。他的不善交流的低情商,必定无法融入 社会 ,更无法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其实是很不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

第三,“少年班”模式是助飞成长?还是揠苗助长?

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但是从少年班停办,我们也可能从中窥知一二吧?!

从谢彦波的天赋异禀到“泯然众人矣”,也许能够说明什么吧?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这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高见!

谢彦波之所以在我心中印象深刻,是因为在我读初中时,我父亲非常羡慕那些中国科大的神童们,一天到晚向我灌输他们的神童事迹,幻想着我也能成为神童。报纸上只要有登载谢彦波等神童的事迹报到,我都要用我的作业本手抄下来。父亲真的是望子成龙,一片苦心啊。 殊不知人和人不能比啊,他是神童,我却两年高考没能上榜。我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想想以前的事,觉得好笑。像我,我绝对不会去强求我的女儿成为一个什么神童,那种机遇是非常小的,就像彩票中大奖,只可遇,不可求。我辈凡夫俗子,只求过正常人的日子,能读书的尽力支持,不能读的,就只求过好自己的日子,开心每一天。要求太高,往往是不现实的。

皮亚杰11岁发表论文

修读过心理学或是教育学的行业人士肯定不会对让·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 1896-1980)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之外的另一位巨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发生认识论在教育界广为传播。该理论虽于皮亚杰晚年时期才得以成型,但其思想却萌发于他早年对儿童的研究,并贯穿于他一生的研究。此外,从发生认识论中衍生出来的“儿童 游戏 理论”也是中国教育部近期提出的“幼儿园不得开设学前班”的“鼻祖理论”。

知识不是客体的复制品,也不是主体心中既存之先前形式的意识。由生物的观点来看,它是有机体和环境间之互动形成的知觉建构;由认知的观点来看,它是思维和其客体间之互动形成的知觉建构。

——让·皮亚杰

01

“科学神童”:萌发对认识论的兴趣

让·皮亚杰于1896年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他的父亲是一位纳沙特尔大学的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 历史 与文学, 十分重视皮亚杰的科学观念,更着重于培养皮亚杰对于事实的讲求与爱好 ;皮亚杰的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她坚持让皮亚杰接受严格的宗教训练,并为皮亚杰选择了一位对哲学颇有研究的教父。

皮亚杰幼时,图源网络

1907年,11岁的皮亚杰在公园发现一只患有白化症的小麻雀,随即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症麻雀的文章,并在纳沙特尔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上刊登出来。 他因此被称为当时的“科学神童”,还获得了纳沙特尔自然博物馆馆长的邀请——一同搜集标本,并共同参与研究软体动物。

在皮亚杰的中学时期,他经常随其教父外出度假,由此在这位教父的启发下产生了对认识论的兴趣。

1915年,19岁的皮亚杰获生物学学士学位。之后三年,他还攻读了生物学与哲学的课程。1919年,皮亚杰皮亚杰到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期间,逐渐对哲学、生理心理学与逻辑学感兴趣。 他认为生物学和哲学的融合是通向认识论的捷径,进而对儿童思维发生与发展的研究产生兴趣而开始转向心理学。

02

儿童心理学入门:持续半个世纪的研究

1921年,皮亚杰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比奈(比奈: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创始人)实验室工作,担任巴黎某智力测验学者的助手。这份工作让皮亚杰获得了和实验心理学相关的丰富知识。

比奈实验室位于一所小学之内,皮亚杰在工作期间,每天下午都与7至12岁的儿童对话。 在与儿童交谈过程中,皮亚杰十分尊重他们,他认为:研究儿童的逻辑,是了解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础。

图源网络

同时,他接触了心理分析与临床精神医学。学习了精神分析学家容格的课以及研究过弗洛伊德的理论后, 皮亚杰以精神分析理论,写了一篇关于“儿童的梦”的文章。据说当时弗洛伊德本人也对这篇文章十分关注。

在巴黎工作、学习期间,皮亚杰将他的这些观念写成论文,寄给了瑞士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皮亚杰本人也由此被聘为卢梭学院的研究部主任,由此开创了日内瓦学派。 之后皮亚杰在自传中写到,当时他仅打算花费五年左右的时间来研究儿童的思维,谁知道一头钻进去后,研究的工作便持续了约半个世纪之久。

03

自家三个孩子成为观察对象, 游戏 理论诞生

回到母国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工作期间,皮亚杰和妻子瓦朗蒂纳·夏特内结婚。1925年和1927年他的两个女儿杰奎琳和露西安娜先后出生,1931年皮亚杰的儿子罗伦出生。

皮亚杰夫妇俩婚后也一直是工作上的好伙伴,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们在发展学习上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与详细记录;之后皮亚杰便将研究结果发表于世,出版了《儿童智力的起源》、《儿童对现实的建构》、《儿童象征性的形成》三本书。皮亚杰的三个孩子:杰奎琳、露西安娜、罗伦也因此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文献上经典的婴儿案例。

皮亚杰夫妇与他们的三个孩子

通过观察三个孩子的幼时行为,皮亚杰的“ 游戏 理论”也随之产生。皮亚杰认为, 游戏 为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 情感 的机会。也就是说,在 游戏 中,儿童能“自认为安全”地反复演练新的运动、 社会 性、智力、情绪的行为方式,而不受一定结果的阻碍。 因为 游戏 为儿童提供了体验某一角色的机会,使ta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正、改变活动的方向并自己安排事件发展,从而获得兴趣、需要以及 情感 上的满足。

因此,皮亚杰认为, 游戏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幼儿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整个心理建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看似抽象的 游戏 理论,其实与近期中国教育部提出的“为幼儿减负、幼儿园不得开展学前班”的思想不谋而合。

当前 社会 ,各位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从“起跑线”上远超其他儿童,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认为儿童玩耍是不学无术、“不成器”。 因此,过分强调幼儿读书识字,注重知识灌输。4月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幼儿园不得举办学前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

04

认识论发展成熟:儿童四大认知发展阶段

在皮亚杰晚年,他的发生认识论——儿童四大认知发展阶段已经发展成熟。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固定的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他指出这四个阶段的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信息获得的数量上,还表现在知识与理解方面质的改变上。简而言之,人的认知发展就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逐步改观的过程。当孩子达到某种成熟水平且有相关的经验时,就能进入下一阶段。皮亚杰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经验的过渡发展,孩子就无法达到认知的最高水平。

第一个阶段:

婴儿期(0 2岁)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中的孩子无法用形象、语言或其他的标志来感知世界,只能通过触摸、吸吮、拒绝、摇头和操控物体。皮亚杰通过把玩具隐藏在黑色幕布后面,观察婴儿的反应,皮亚杰发现,通常情况下9个月及以上的婴儿才能准确指出玩具隐藏的位置。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第二个阶段:

儿童期(2 7岁)前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主要任务是语言的使用。儿童逐渐使用内部表征系统去描述人、事件和 情感 ,能使用符号来做象征性的 游戏 ,如把一根棍子当做一匹马骑。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经常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中,即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观察这个世界。 比如捉迷藏时,3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会把脸贴在墙上闭上眼,此时他看不到别人,也就认为别人也无法看到他。

尽管比起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备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但不能理解简单守恒原则,即物体的形状和轮廓的改变不会影响物体的数量、体积和长度。

第三个阶段:

儿童期(7 11岁)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依然无法完全理解守恒原则,如重量和体积的守恒,并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几年。同时,儿童开始发展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尽管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局限性:极度依赖具体的物质实体,对抽象、假设本质的理解存在困难。

第四个阶段:

青少年期(11 15岁)形式运算阶段,代表着认知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儿童期向成人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青少年的认知会发生重大变化。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掌握一种抽象、形式和逻辑的新思维。不需要再依靠实物,可以直接用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

直至1972年,皮亚杰进入退休生活回到瑞士静养,也依然没有放弃研究工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关于儿童思维、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实验,先后出版著作近50部。他终其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发展的“发生认识论”,对西方、东方儿童教育学者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本人也因此于荷兰获得了“Erasmus”桂冠奖。

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讲13坚持分享第8天。 皮亚杰简介: 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11岁发表论文 15岁研究软体动物闻名学术界 22岁获博士学位 发表论文200余篇 出版书籍40余本 影响欧洲心理学界60余年 创建日内瓦学派 创建发生认识论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 第一单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受到教父的影响,认识在儿童身上是怎么发生发展的?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内)和客体(外)相互作用的结果 1、心理发展中,主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主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厝; 3、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认知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完成分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世界,认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 图式 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图式的这种认知结构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经历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2. 同化:主体没有变,将外界的东西纳入、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 3. 顺应: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识,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即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而平衡是主动建构的动力。 4. 平衡 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反应外界的刺激,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动作带来活动,很好的认识这个世界。如大学里的各种活动,他需要亲自尝试、探索,通过尝试就开始理解周围的人事物。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纳为四个基本因素。 1. 成熟 成熟指的是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成熟。成熟的作用是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分床的问题】三四岁很那,但是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好一些,到一定的年龄稍微一训练就会了。就像孵小鸡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就孵化好了,切记不要拔苗助长。 2、经验 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逻辑经验。 (1)物理经验:关于客体本身的经验。 (2)数理逻辑经验:主体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 3、社会环境 外界的影响 4、平衡化 不平衡——平衡——平衡——不平衡 【教育启示】 1、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专家】,重视兴趣和需要; 2、重视儿童的游戏和活动; 3、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教学;【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 4、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5、重视儿童的同伴。 第二单元:皮亚杰认知结构心理发展四阶段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婴儿)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与动作来探索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1、逐步完成分化:慢慢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2、发展客体永恒性:      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大约9—12月的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 客体永恒性是以后认知活动的基础。 例如:妈妈不在身边了,妈妈就没有了,后来是到了,妈妈不在了,就知道妈妈并不是不在了,这个时候就发展出了客体永恒性。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 (2—6、7岁,幼儿) 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开始初步运用符号,具有了符号功能。 特点: 1、泛灵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自我中心—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三山实验: 3、思维不可逆性—知道哥哥比自己高,不知道自己比哥哥低 4、未掌握守恒—单维度考虑问题 5、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童年-小学) 1、获得守恒概念:外在组合方式与本质的关系 6-8岁-数概念/长度,7-9岁液体/物质, 8-10岁-面积/重量,11-12岁-容积 2、思维具有可逆性:A>B→B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424天    2022-06-09第二讲:皮亚杰理论观点皮亚杰(1896-1980):11岁发表论文,15岁研究软体动物闻名学术界,22岁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书籍40余本,影响欧洲心理学界60余年,创建日内瓦学派、创建发生认识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 第一单元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就是在儿童身上怎么发生、发展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填补了儿童怎么发生的空白。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内)和客体(外)相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都是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的,此时孩子还没有分化,他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孩子在越小越要精细的照顾。如果得不到好的照顾,就会出现问题,例如二战时的那些士兵的孩子很多没有得到照顾心理出现问题。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认知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A、 图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完成分化是很重要的。 B、 同化(外界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外部新的东西吸收进来成为自己的。同化是量的改变 C、顺应(改变原有认知结构)。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D、平衡(心理发展的实质),人的整体状态是相对平衡的。 心理的发展就是不断适应外部环境,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所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生活中的烦恼、焦虑等不如意都是成长中的常态,所以,接纳生活中的常态。越接纳越平衡。 图式包括同化和顺应      同化——量变;顺应——质变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带来活动,孩子的成长是在这个世界中不断活动的。所以,孩子要在安全范围内多体验和尝试,给予孩子更多的探索。但很多老人带孩子,因为担心孩子安全,不敢让孩子尝试,对孩子有很多约束。所以,孩子最好父母自己带。所有的债都是要还的,父母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起源:动作——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比如孩子分床,到那个年龄自然就分床了。拔苗助长,早晚要出事。 2、 经验。 3、 社会环境。 4、 衡化。 发展前提——发展中介——外界影响——综合调节 教育启示: 1、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重视兴趣和需要; 2、重视儿童的游戏和活动; 3、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教学; 4、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5、重视儿童的同伴。 第二单元:皮亚杰认知结构心理发展四阶段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婴儿)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与动作来探索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逐步完成分化    发展客体永恒性客体永恒性: 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大约9—12月的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以后认知活动的基础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 (2—6、7岁,幼儿)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开始初步运用符号,具有了符号功能。 特点:  (1)泛灵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自我中心—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          人的观点-三山实验  思维不可逆性—知道哥哥比自己高,不知道自己比哥哥低 未掌握守恒—单维度考虑问题三山实验  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 皮亚杰的守恒实验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6、7岁—11、12岁,童年-小学) 1、获得守恒概念:外在组合方式与本质的关系  6-8岁-数概念/长度,7-9岁液体/物质,  8-10岁-面积/重量,11-12岁-容积 2、思维具有可逆性:A>B→B

11岁发表论文的电影

1.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波特是一个孤儿,从小寄养在姨妈家,受尽欺凌。但就在哈利11岁生日的时候,他意外收到了霍格沃茨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哈利从该学院派来接他的巨人海格口中得知,这是一间魔法学院,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哈利的父母都是伟大的魔法师,在对付伏地魔的战斗中双双献身,唯有哈利幸免于难。 哈利进入霍格沃茨后,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飞行天赋,得到麦格教授的推荐进入了格兰芬多的魁地奇球队。另一方面,哈利发现霍格沃茨学院内有一股黑暗势力似乎在暗暗滋长,揭开谜团的关键就在有凶恶的三头犬守护的房间内。 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好朋友决定探个究竟。2. 哈利波特与密室 哈利波特(丹尼尔�6�1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结束了假期,即将回到霍格沃兹继续学习魔法。一个叫多比的家养小精灵警告哈利不要回到霍格沃兹,否则会陷入极大的危险。哈利没有听从多比的劝告,回到了霍格沃兹。很快,霍格沃兹发生了一连窜怪事:接二连三出现学生被石化,一直找不出原因。而哈利总能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从墙壁里传出来。 传说,霍格沃兹有一个密室,里面记录着伏地魔年轻时的秘密,只有斯莱特林的人才能打开密室。哈利偶然发现自己能听懂蛇说话,一时传闻是哈利打开了密室。难道多比所指的危险就隐藏在密室?3.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哈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即将在霍格沃兹渡过第三个年头,此时在阿兹塔班却传出恶棍小天狼星(加里·奥德曼)越狱的消息。据说小天狼星正是背叛哈利父母的好友,他的教父,而这次小天狼星越狱似乎正是为了找他。哈利的心里悄悄的滋生了为父母报仇的想法,期待着小天狼星的出现。 新来的魔法老师卢平(大卫·休里斯)有着桀骜不驯的个性,与哈利关系很好,教了哈利许多实用的黑魔法防御知识。而此时在他的魔法地图上却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虫尾巴。偶然的机会下,在尖叫棚屋里集齐了哈利父亲当年的所有好友,卢平、虫尾巴、小天狼星,哈利的魔杖直指向小天狼星,但他发现那罪犯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疼爱…… 4.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学期,魔法学校的盛事:三强争霸赛在霍格沃茨举行。学生们争先报名,希翼获得永恒无上的荣誉。火焰杯在选出三所学校的三名勇士后,竟将未足年龄的哈利也挑选出来。 哈利(Daniel Radcliffe饰)的当选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连连,就连铁哥们罗恩(Rupert Grint饰)也首次和他闹起了别扭,哈利感到孤立无援,还好有教父小天狼星和赫敏一直支持他。可总有些好事者如记者丽塔等着看他的好戏。天知道这场比赛是何等艰辛危险,在龙的眼皮下偷蛋,潜入湖底救人,在迷宫中探险……一不小心,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黑魔王伏地魔的威胁渐渐显现,每一天都险象环生,动人心弦。5.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逃过摄魂怪的追杀,通过魔法部的审查,哈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终于回到美丽的霍格沃兹。然而这个学期并不轻松,他不仅要完成魔法等级考试,还要应对夜晚的噩梦和黑魔法防御课老师乌姆里奇的打压。在好友的支持下,哈利秘密组建了邓不利多军团,与大家一起练习黑魔法防御术。 噩梦中,哈利总是以伏地魔的视角出现,似乎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在邓不利多(迈克尔·刚本)的指示下,哈利向斯内普教授(阿伦·瑞克曼)学习封闭术,却鲜有成效。终于在一次噩梦的诱使下,哈利偏执的赶往魔法部营救小天狼星,却不想陷入伏地魔的圈套,引发凤凰社与食死徒之间的正面冲突。在混战中,小天狼星(加里·奥德曼)不幸遇难。 究竟哈利与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悲恸中,邓不利多为哈利揭开谜底,哈利还有更长、更艰难的路要走…… 6.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哈利在德思礼的家里焦急地等待着校长的来访,邓布利多带他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告诉了他和哈瑞斯制服伏地魔的方法。在魔法学校,哈利、罗恩和赫敏继续着他们三人小组的学习,时时相互鼓励和玩笑;斯内普教授仍时不时找哈利的麻烦。 在一次课上,哈利和赫敏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奇怪的小书,书上标注着“本书为混血王子的财产”。这本名为《高阶药剂工艺》的书,每一页上都有混血王子详细的手写注释。繁重的功课让哈利没有时间来研究此书,但在关键时刻这本书总能带给他好运。一天,斯内普让他去参加一节课,这节课让他想到了《高阶药剂工艺》一书与混血王子的关系…… 圣诞节后,罗恩度过了一个并不愉快、但却十分新奇的生日。这时,伏地魔出现了,这次他竟然杀死了海格的宠物阿拉格格,小伙伴们为这只蜘蛛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邓布利多终于发现斯内普已受到伏地魔的控制,并告诉哈利,要他设法保护每一个斯内普不喜欢的孩子。为对付伏地魔并解救孩子,邓布利多与哈利意外地来到一个古洞中。就是在这个洞中,邓布利多深受重伤。正在此时,斯内普突然出现,竟用魔杖将校长化为灰烬。目睹这一切的哈利,在伙伴的帮助下,杀死了斯内普。斯内普临死时吼出了自己就是混血王子的惊天秘密。 在邓布利多的墓前,哈利和他的伙伴们给了校长最高的敬意。伏地魔很快就要出现,只有除掉伏地魔,哈利和他的伙伴们才能真正地一起快乐生活。

叫我第一名,

事实上,当我们回味影片,顺着上面这张莱莉的头脑地图重新走一遍,会陡然发现,这部动画片太不简单了! 我们先从两个基本概念说起,一个是情绪,一个是记忆。它们是《头脑特工队》故事发展的基础。 五种基本情绪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头脑特工队》把人的情绪,做了拟人化处理——乐乐、忧忧、厌厌、怕怕和怒怒,分别对应其字面意思的五种基本情绪。 但仔细想想,这五种情绪似乎无法涵盖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比如,当你的好哥们突然向你表白时,大多数人的第一情绪反应……应该是惊讶吧(当然,也许有的人会是乐乐或怕怕)。所以可见,主创人员做了一定的取舍。他们的理论基础,源自美国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罗伯特‧普鲁奇克,后者认为,人有8种基本情绪,且两两对立:快乐与悲伤、愤怒与恐惧、信任与厌恶、期待与惊讶。但关于基本情绪,业界并没有一个定论。在《头脑特工队》的心理学顾问保罗•艾克曼看来,人的基本情绪除了影片中的五种之外,还有轻蔑和惊讶。他的依据是,这7种情绪,有着大家都认同的对应面部表情。 而最终《头脑》选择了这5种,还是为了化繁为简。“有这五个,就足够我们讲故事了。”导演彼特•道格特很知道自己要什么。在电影中,11岁小女孩莱莉头脑里的5种情绪,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比如,怕怕帮助她远离危险,厌厌让她免受“伤害”,而忧忧,更是在片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功能。故事讲完,说明了一味的乐观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有时,我们需要消极情绪的介入。 电影是如何具象化情绪对人的影响呢?主创人员很聪明地引入了一张操控台,还顺便表现了情绪的成长。 (电影结尾,莱莉的头脑总部也像妈妈一样,各个情绪都有自己的操作界面) 最初,只有一种情绪能操作控制台,而到影片结尾,随着莱莉心智的成熟,操控台扩展,每一种情绪都有了自己的操作界面。而多种情绪的同时操作,能催生更多的复杂情绪,比如尴尬、羞耻、内疚、自豪等。 记忆 相比情绪的拟人化,如何展现更为抽象的记忆在人脑中是如何运作的,是个更大的挑战。我们来看看《头脑特工队》是如何完美呈现的。在电影中,莱莉生成一段记忆,头脑总部就生成一颗水晶球;记忆有其主导的情绪,所以水晶球有对应情绪的颜色。爸爸喂小莱莉吃西兰花,情绪小人厌厌主控,产生一颗记忆球,它的颜色便是绿色的。 情绪小人所在的总部(对应的是人脑中的杏仁核),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有情绪色彩的记忆球。这些记忆球,对应的是短时记忆。一到晚上,莱莉入睡后,所有的记忆球会通过一条真空管道,发送到储藏室(对应的是人脑中的海马回和周边的脑区),成为长时记忆。储藏室存放着海量五颜六色的记忆球,就像个以脑回和脑沟形式组成的迷宫。这是非常巧妙的处理,因为,睡眠恰恰有助于长时记忆的加工。 当你日后想到这段记忆时,储藏室里对应的那颗记忆球,就会被送回至总部。情绪小人可以通过投影,观看这段“视频”。简单地说,就是被记起来了。 此外,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清理储藏室,那些没有用的记忆球,会被扔进类似垃圾场的地方。不过,大多数记忆球只是静静地趟在那里,时间太久的,才会慢慢灰飞烟灭。这个过程的另一个叫法,是遗忘。 电影在处理情绪与记忆的相互关系时,既形象直观,又有科学依据。当忧忧触碰一颗乐乐主导的记忆球时,它的颜色就会渐渐变成蓝色。这反映了记忆不稳定的事实:当你回忆起某段往事,比如初恋时,可以感觉愉悦(那可是初恋啊!),也可以感到淡淡的忧伤(对不起,初恋已经和你没关系了)。 同样,记忆也能反过来作用人的情绪。比如,乐乐经常召回储藏室里的长时记忆球,让莱莉重新开心起来。 不过,心理学里似乎并没有影片中核心记忆的概念。电影里的核心记忆球,闪烁着金光,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事实上,这无非就是情感浓度比较强的一段记忆,它或许可以解释情结是怎么来的。 性格岛屿也是不存在的。为了表现每一段核心记忆都会强化莱莉个性的某个方面,主创创造了直观的性格岛屿,莱莉就有亲情岛、友情岛、曲棍球岛、搞怪岛、诚信岛等,它们像主题公园一样存在着。看过的观众都知道,整部电影的故事主体,就是乐乐与忧忧意外被发射到长期记忆的储藏室后,克服艰难险阻,重回头脑总部。在回家的路上,它们误闯了莱莉头脑里的各种领域。 想象之地冰棒是这里的常客,几乎算得上是市长,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它自己就是莱利的想象。 (出自《头脑特工队》原画集) 在进入这片神奇的乐园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市长先生的成分。它的身体是棉花糖,拥有猫咪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还有一部分海豚的基因(能模仿海豚超声波叫声)。它色彩鲜艳,性格活泼,哭出来的眼泪是各种糖果……总之浑身上下都是小朋友们热爱的元素。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乔丽•泰勒和华盛顿大学的斯蒂芬妮•卡尔森曾在《发展心理学》上发表论文说,65%的7岁以下孩子曾有过至少一个“幻想朋友”。老牌美剧《成长的烦恼》中小女儿克丽丝也有一个幻想中的朋友“麦克老鼠”。 泰勒和卡尔森的研究表明,与“幻想朋友”做伴的孩子往往比他们的同龄人更优秀。他们通常有更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理解他人观点方面也更胜一筹。早先的研究还显示,拥有“幻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智商,更富有创造力,也更擅长社交。 不过,这种“幻想朋友”通常都会在孩子长到十多岁的时候“离开”。《头脑特工队》中冰棒的为了挽救乐乐,自己选择了留在遗忘谷灰飞烟灭,暗示着从此莱利与童年的自己告别,成为全片最大泪点。 (冰棒用彩虹火箭载着自己和乐乐飞出遗忘谷,出自《头脑特工队》原画集) 回到想象之地,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小朋友脑袋里都有些什么。 哦,是的,薯条!闪着美味光泽的薯条! 仔细看这里的地面还是由拼图组成的 各种奖杯奖牌最显眼那个看起来像是金球奖(Ballon d'Or),这个起源于法国的奖项如今已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足球奖项之一。而球门右侧那个有两只大耳朵的则显然是欧冠奖杯。 为什么从小打冰球的莱利头脑中这么多足球奖杯?这是因为电影分为冰球和足球两个版本,中国上映的是足球版。 魔幻的云朵镇电影后半段白云太太向警方报案,说她的老伴被人撞散了,两位警方问话时,乐乐恰巧冲过去,把白云太太也撞散,其中一位警察(杰克)愤怒地叫乐乐回来,另一位警方说:“算了吧,杰克,这里是白云镇。”这句话是在致敬1974的电影《唐人街Chinatown》的经典台词:“算了吧,杰克,这里是唐人街。”而忧忧在云朵上哭的画面,则是向皮克斯此前的短片《暴力云与送子鹳》(强烈推荐)致敬。 岩浆河(又危险又刺激)纸牌屋(不是白宫那个)画面中有三种牌面,分别是K、Q和R,看一下上面的人脸,哈哈,K不就是爸爸吗?Q是妈妈,R是莱利(Riley的首字母)。而整副牌的背面也写着R,这里果然是莱利的国度。仔细看,远处的盒子上还隐藏了《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的小丑鱼尼莫(Nemo)作为彩蛋,而它下面的则是皮克斯下一部作品《恐龙当家(The Good Dinosaur)》的伏线。当然,少女莱利也有假想男友。不得不说莱利是个典型的美国女孩,她的假想男友根本就是贾斯汀•比伯(加拿大歌手)。为了强化这个梗,编剧还给他加了句台词:“我住在加拿大。”学前教育世界这里紧邻想象之地,内部风格也很像。不过由于这里的记忆离目前11岁、并且正经历环境和心智巨大变故的莱利比较近,所以当冰棒他们来到这里时,很多设施都开始崩坏。有被拆掉的饼干城堡撞烂的公主梦幻国,看上去是不是跟迪士尼的标志性建筑——睡公主城堡,一毛一样?倒塌的毛绒玩具名人堂以及被当成垃圾推落遗忘谷的彩虹火箭,没有它,冰棒再也无法载莱利去月球了。 思维列车 在经历了莱莉脑内的各种坍塌和崩坏,乐乐、忧忧和莱莉的幻想小伙伴冰棒终于坐上了思维列车,回家的路近了!思维列车是一趟趟穿梭于莱莉脑内,开往头脑总部的电力货运车,跑起来带火花,没有固定轨道,思维任我行。思维列车装载的生产品包括白日梦、印有“事实”和“观点”的小盒子。影片中兴奋飞起的乐乐不小心打翻了这些盒子,发现这些“事实”和“观点”看起来都一样,这也许为了表明莱莉的思维还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也可能是借此指出人们常常把“事实”和“观点”搞混。 然而没开多久,莱莉就睡着了,所有的脑内冒险都停工,思维列车也不开了,只剩下做梦……(谁说睡觉的时候就没有思维活动了呢……) 抽象思维的房间 电影里冰棒带领乐乐和忧忧抄近路去乘坐思维列车,所谓的“近路”就是穿过抽象思维的房间。而他们正好遇上莱莉需要处理“孤独”这一抽象概念的时候,在房间里被分为四个阶段地抽象化,差一点就出不去了。房间门上写着“危险!禁止入内!” 第一阶段:抽象碎片(Non-Objective Fragmentation) 抽象思维开始运作的时,他们变成了粗略的3D几何块,看上去就像毕加索的画一样。第二阶段:解构(Deconstruction) 三人的身体开始分离。忧忧还把自己的头踢着走(主创的幽默感啊~)。第三阶段:二维化(Two-Dimensionalization) 然后,他们变成了二维的平面形象。第四阶段:失去形状(Non-Figurativity) 最后的阶段,他们失去了复杂的形状,变成了单一颜色的几何图形。 三个角色简化成了原型,乐乐是星星状的火花,忧忧是泪珠,冰棒是大象(鼻子)。机智的忧忧提醒大家躺平,变成线条穿过了门。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基本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等等。抽象,就是抽掉具体的形象,得出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过程。比如苹果、柑橘、香蕉、菠萝是具象的,而“水果”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孩子们从11岁开始进入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开始具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而电影里的莱莉正好处在11岁,抽象思维的能力刚激活不久,所以冰棒才说他以前来过很多次,从没遇上过危险。 梦工厂关于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已经说了很多了,然而做梦一直都还是人类学研究最神秘的一块领域,皮克斯这一次的脑内大冒险,自然也少不了对梦境来一番脑洞大开。电影里,梦境的生产地位于大脑深处,是一个独立制片厂,像极了好莱坞电影工作室,一进门就能见到忙碌的工作人员,各种拍摄器材、海报、电影道具。 还能随处撞见电影明星,小粉丝们看到彩虹独角兽时的表情暴露了一颗颗粉丝心啊。虽然人类对梦的研究尚无定论,但获得大多数认可的一个论点是,梦境与现实有莫大的关系。电影中,梦境的产出也几乎就是在拍电影,记忆是素材,剧本创作作者就是莱莉本人啦,之后小人们齐上阵,妆发布景开始表演,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道具——现实畸变滤镜,如此逆天的功能也寓示了梦境的荒诞不经。强大的梦境还有唤醒功能,比如做噩梦吓醒了。 这一切制作成影片,传递到总部,由情绪小人们控制,也就是所谓的“梦境值班”,遇到噩梦还可以掐掉(算是违规吗)。总体来说,电影以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再现了梦境产生的全过程,不过某种意义上,这只是人类对梦的一种猜想和基本认识,梦的领域太复杂,关于做梦我们几乎什么都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做梦?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梦,梦中的一切都是有来由的吗?梦为何具有打破睡眠的能量?……额,这些统统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头脑特工队》的回答很有趣,也许你头脑中的小人儿已经开始在想,今晚会生产什么梦呢? 潜意识 电影中,潜意识位于梦工厂的深处,两个安保守卫的大门里面,隐藏着莱莉最为黑暗也挥之不去的记忆。“它们把所有的捣乱分子都带到这里来。” 比如厌厌的原型花椰菜(这也是不少小孩子的噩梦)这些记忆都成了XXXL号,一放出来对脑子的影响都是地震级的,胆子最小的怕怕正在梦境值班,因工昏倒,莱莉就这么被吓醒了。 影片展示了潜意识的一部分——人内心深处惧怕的事物。 我们尚未探索完梦的世界,对潜意识更是知之甚少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潜意识理论依然来自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人们根据他的假说,普遍认为潜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它具有能动性,主动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影响,体现一个人的“本我”,梦境就是其中一种潜意识的表现。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冰山理论,指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意识只是一小部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无意识(潜意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电影中我们也只看到了潜意识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深渊地带还有待探索。

1、励志又幽默的催泪电影《奇迹男孩》是根据美国作家R. J. 帕拉秋的畅销感动小说《奇迹男孩》改编而来,是一部关于“勇敢”的少年小说。2、《阿甘正传》,剧中,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其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结果发现自己有跑的优势,于是把这点唯一的优点坚持下来,于是自己通过坚持成为了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3、孩子的确更容易接受动画片一些,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虽然是部动画片,但是很多成人表示看完也深受鼓励。4、皮克斯动画制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再次展现了皮克斯团队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影片将人类情绪划分为五大类,分别由五个小小人来担任,通过对它们活灵活现的刻画来探索人类大脑的形成。5、《小孩不笨2》,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

  • 索引序列
  • 11岁发表论文
  • 11岁发表的论文
  • 11岁发表癌症论文
  • 皮亚杰11岁发表论文
  • 11岁发表论文的电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