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财政部张凤玲发表的论文

财政部张凤玲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财政部张凤玲发表的论文

学院现有教职工209人,在职专任教师17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54人,硕士生导师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聘请国外客座教授3人,聘用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外籍教师9人。在编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3人, 具有硕士学位86人,在读硕士26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2人。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信息序号 姓名 职称 单位 1 左维远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2 邓文杰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3 魏洛书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4 姚 倩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5 周 敏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6 胡 莹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7 汤洪宪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9 王 君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0 徐雪梅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1 李 苏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2 袁雪生 副教授 英国语言文学系 13 陈其昌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4 叶尔苓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5 蔡玲玲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6 叶向群 副高 亚欧语言文学系 17 宋庆丽 副教授 亚欧语言文学系 18 罗冬香 副高 亚欧语言文学系 19 刘莲英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0 吴丽敏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1 于红冈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2 钟 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3 周毅军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4 邹春荣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5 官志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6 王幼丽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7 吴 娟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8 梁 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29 董 岚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0 杜序梅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1 易明珍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2 林 琪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3 黄洪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4 徐剑英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5 孙 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6 欧阳友珍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7 罗敏莉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8 张凤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39 汪海燕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0 李艳云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1 曾庆芳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2 梁琦秋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3 赖祎华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4 胥懋云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5 唐治平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6 曹珏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7 张惠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8 李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49 张中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0 马俊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1 张吉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2 邵小红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3 刘庆华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54 余艳玲 副教授 大学外语教学部 外国语学院教授信息 蒋平,教授,博士,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学术带头人,江西省英语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南昌培训站及南昌考点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先后主持四项省级研究课题,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5篇,出版编著6部。刘婷,教授,硕士,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刘婷利用所学专长,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她所教的日语专业95级、97级和98级的学生在参加国际“日本语能力水平测试”中一次性通过率分别达到96.5%、98%和100%。近年来发表论文9篇,参编2本书籍,主持参与厅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在国际交流工作方面成效突出。刘婷一直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1999年被评为南昌大学“十佳教师”,2000年被评为南昌市劳动模范,获南昌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南昌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又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又红又专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师德标兵。2002年获“南昌大学党员新形象楷模”称号。刘天伦,教授,本科学历,从教以来,先后开设过近40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覆盖了英语专业的几乎所有方面,其中《人与社会》,《世界中的中国》使用自编教材,为国内独创跨学科整合式课程,《西方文明史》和《高级读写译》课程则直接引进国外名校教材,为国内首创国际接轨课程。先后撰写了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9篇在美国国务院的专业期刊上发表,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国家和南昌大学赢得了声誉。翻译了一百余万字的文献资料,范围涉及到30余个学科与领域,省内一些重大涉外项目的文献翻译都有参与。刘教授获得了各种奖励和荣誉,包括他最看重的名师奖。齐美霞,教授,本科学历,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1本,英、法译文10余万字,主持过升级软科学课题研究。王丽娟,教授,获教育专家/副博士,专业方向为运用语言学,TESOL, 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在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主编英语教材4部,参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2部, 发表论文数篇,科研立项6个(其中国家级/部级2项,省级2项,厅级2项)。1998-2006一直获得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政府津贴。王正琪,教授,本科学历,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篇,主编各类教材5册,译著2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个。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正琪教授被省教委授予优秀英语教师称号并被学校评为十大优秀青年教师。进入新世纪以来,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两次率研究生英语教研室获南昌大学教学成果奖。2004年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同年9月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首届研究生英语演讲赛优秀教练员奖(辅导学生获一、二、三等奖)。袁平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南昌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及《山东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教材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和校级项目3项。所发表论文在江西省外语学会2007年度评审中分获一、二等奖,2007年12月获“江西省高校首界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在教学中,曾获得南昌大学“陈香梅教学成果奖”和“中兴发展奖”。赵国杰,教授,本科学历,曾荣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因对教育有突出贡献,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补贴。发表多篇论文,主编了很多教材和工具书,先后有《大学生英语词汇手册》,《学英语教学词典》,《大学生英语听力训练》,《大学生英语语篇听力训练》,《校园广播英语》,《专科英语教程》,《现代英语教程》,《大学基础英语》,《大学外语的春天》,《大学英语听力教程》,《时文妙读》等。张林华,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近年来发表多篇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译文和文章;主持和参加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先后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西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西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江西省优秀班主任。

都不错啊。其实学习还要靠自己的。

张美玲发表的论文

潜下心来搞研发,我记得是河北钢铁集团的故事,当时看到还有点震惊,一位美女在钢铁行业有这么高的成就实属难得

1/100【题 名】河北省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对策【作 者】李沛强 蒋洪印 李笔【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7Z).-311-3122/100【题 名】电子商务活动中流媒体信息发布的QOS问题对策分析【作 者】李亚平【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7X).-314-3143/100【题 名】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作 者】王俊杰【刊 名】特区经济.2007(7).-299-3004/100【题 名】虚拟环境下影响消费者接受电子商务的程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作 者】左伍衡 袁鹤 陈珊珊【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8Z).-164-1645/100【题 名】探讨中国酒店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作 者】罗冬梅【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X).-133-1346/100【题 名】广东电子商务出口农产品的困境与对策【作 者】周劲【刊 名】乡镇经济.2007(7).-31-347/100【题 名】中小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作 者】袁志锋【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S).-112-1138/100【题 名】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作 者】朱延平[1] 文科[2]【刊 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38-409/100【题 名】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作 者】冯冠[1] 高琴[2] 李哲[1]【刊 名】中国市场.2007(22).-38-3910/100【题 名】电子商务和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作 者】陈继初【刊 名】事业财会.2007(3).-58-6011/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表现来源和对策【作 者】殷凤琴 赵喜清 王新钢【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6S).-90-9112/100【题 名】我国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瓶颈”问题及对策【作 者】包立军 章扬 李旺彦【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6S).-103-10313/100【题 名】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作 者】李兵【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2007(5).-55-5714/100【题 名】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及对策【作 者】刘喜敏[1] 杨国明[2] 迟晓曼[1]【刊 名】中国市场.2007(19).-26-2715/100【题 名】台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作 者】蔡志坚 李仁【刊 名】企业经济.2007(3).-163-16516/100【题 名】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探讨【作 者】徐先海【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4Z).-270-27117/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作 者】马俊[1] 姜俊卿[2]【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5S).-84-8418/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作 者】袁永辉 邵惠芳【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5S).-100-10019/100【题 名】试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作 者】张松【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2007(3).-72-7220/100【题 名】浅谈国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问题及对策【作 者】胡锐 郭俊华【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3Z).-236-23721/100【题 名】电子商务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作 者】秦祖伟【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4Z).-143-14322/100【题 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作 者】邢莉【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3S).-87-8823/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作 者】张一清[1] 刘晓燕[2]【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3S).-101-10224/100【题 名】基于ANOD模型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对策【作 者】李芸【刊 名】情报科学.2007,25(2).-204-20725/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制的影响及对策【作 者】胡海[1] 王碧红[2]【刊 名】税务研究.2007(3).-95-9626/100【题 名】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风险及其对策研究【作 者】曾文武 王培林【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1X).-264-26527/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收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建议【作 者】杨翼【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2X).-163-16428/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作 者】金福俊【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2S).-90-9029/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 者】刘姝[1] 蒋洪亮[2]【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2S).-97-9730/100【题 名】湖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作 者】彭剑【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34-935,93831/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探讨【作 者】李秀丽【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1Z).-273-27332/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分祈【作 者】钟亚华【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52-5233/100【题 名】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若干困难及对策【作 者】夏金海【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56-5734/100【题 名】影响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作 者】李建川 张仙锋【刊 名】经济管理.2007(2).-84-8935/100【题 名】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作 者】任蓉【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1Z).-134-13536/100【题 名】扶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及促进对策分析【作 者】李志刚【刊 名】中国科技论坛.2007(1).-123-12637/100【题 名】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作 者】李云清【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6(11).-148-15038/100【题 名】我国C2C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 者】李锋 王喜成【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39-544039/100【题 名】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 者】姜颖 修桂华【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12X).-257-25740/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WTO法律规则的挑战和对策【作 者】郭玉军 莫万友【刊 名】商业研究.2006(22).-194-19741/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刘晔【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2S).-110-11142/100【题 名】电子商务税收的问题与对策【作 者】蒋灵卫【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1X).-133-13343/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游铄【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1Z).-157-15744/100【题 名】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作 者】孔圣【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1S).-95-9545/100【题 名】探析网络钓鱼对电子商务的威胁与对策【作 者】廖革元【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1S).-111-11246/100【题 名】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国电子商务伦理问题及对策【作 者】周延云[1] 胡麦秀[2]【刊 名】经济问题.2006(10).-11-1347/100【题 名】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对策思考【作 者】张俊梅【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00-10248/100【题 名】信息、信用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策【作 者】王丽君 韩终雪【刊 名】现代情报.2006,26(10).-58-59,6449/100【题 名】电子商务中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作用及对策研究【作 者】李志刚【刊 名】情报杂志.2006,25(10).-35-37,4050/100【题 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作 者】姜华【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124-512651/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 者】杜鹏飞【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9S).-80-8052/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我国旅游业的冲击及对策【作 者】胡锡琴 曾海 何玉梅【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9S).-94-9553/100【题 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探析【作 者】纪春礼【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0Z).-284-28554/100【题 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黄志宏[1] 刘超系[2]【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10S).-263-26355/100【题 名】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作 者】李志勇 孙海长【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8Z).-160-16056/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 者】俞宜恒【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8Z).-161-16157/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作 者】徐超【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8X).-131-13158/100【题 名】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特殊困境与对策【作 者】易兰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8S).-85-8559/100【题 名】当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 者】李艳菊【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9S).-135-13660/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 者】孙百鸣【刊 名】商业研究.2006(16).-212-213,18261/100【题 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吕西萍【刊 名】企业经济.2006(7).-139-14162/100【题 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倪天林【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8S).-251-25263/100【题 名】电子商务BtoC交易中信用问题的对策研究【作 者】韩剑鸣 欧阳泉【刊 名】价格月刊.2006(7).-32-3364/100【题 名】电子商务中数字现金的安全性问题与对策【作 者】翟雪焕[1] 原国栋[2]【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7Z).-129-13065/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作 者】罗自强【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7S).-88-8866/100【题 名】论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和对策【作 者】杨海峰【刊 名】会计之友.2006(07X).-92-9267/100【题 名】B2C电子商务中信任建立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作 者】谢佩洪[1] 宋光兴[2]【刊 名】经济体制改革.2006(3).-175-17868/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作 者】鲁力【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6X).-136-13669/100【题 名】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作 者】江东【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6S).-91-9270/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作 者】程传勇【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5X).-186-18771/100【题 名】国际电子商务最新演进趋向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作 者】宋宪萍[1] 范晓志[2]【刊 名】经济纵横.2006(5).-10-12,3172/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崔泓【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5S).-79-8073/100【题 名】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作 者】何兰英 李宝岩 刘航【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5S).-88-8874/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作 者】戴小波【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5S).-197-19875/100【题 名】电子商务的隐患分析及对策【作 者】张战军【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5S).-199-20076/100【题 名】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思考与对策【作 者】李燕【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5Z).-147-14877/100【题 名】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及对策【作 者】朱传波【刊 名】江苏商论.2006(4).-60-6278/100【题 名】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作 者】丁夷 张凌【刊 名】现代情报.2006,26(4).-28-3079/100【题 名】我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作 者】王培凤【刊 名】现代情报.2006,26(4).-96-9880/100【题 名】提升电子商务背景下客户忠诚度的对策研究【作 者】倪静 严广乐 仲梁维 张晓莉【刊 名】工业技术经济.2006,25(4).-51-5281/100【题 名】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及伦理对策【作 者】周延云【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4).-65-6782/100【题 名】电子商务的税收及对策研究【作 者】杨晓榕[1,2]【刊 名】会计之友.2006(04X).-90-9183/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作 者】邓巍【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4Z).-136-13784/100【题 名】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广西出口产业竞争优势的对策研究【作 者】唐艳梅[1] 曹珂[1] 黄莹莹[2]【刊 名】改革与战略.2006(3).-50-5485/100【题 名】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对策【作 者】张晓梅【刊 名】商业研究.2006(5).-173-17486/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分析【作 者】秦建辉【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4S).-83-8387/100【题 名】电子商务关于“常设机构”和“税收管辖权”的争论及我国对策【作 者】秦立为[1] 戴利青[2]【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3S).-191-19188/100【题 名】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作 者】蒋彬【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3X).-111-11189/100【题 名】论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作 者】刘会亚[1] 刘忠泽[1] 张俊梅[2]【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2X).-200-20190/100【题 名】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障碍与对策【作 者】张美玲 王琳琳【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3Z).-133-13491/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纳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作 者】张来斌 程传勇【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2S).-199-20092/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作 者】李振汕【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3S).-64-6593/100【题 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作 者】崔金红【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2S).-70-7194/100【题 名】浅谈电子商务对现行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对策【作 者】王汗渠【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2S).-273-27395/100【题 名】电子商务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 者】陈娟【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1X).-109-11096/100【题 名】包装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常见误区及对策【作 者】段天宏[1] 杨明朗[2] 杨小丹[2]【刊 名】包装工程.2006,27(1).-173-17597/100【题 名】从网络商品的种类看电子商务税收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作 者】夏勇【刊 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3).-49-5298/100【题 名】中国C—C电子商务模式的税收问题与对策【作 者】胡利民【刊 名】涉外税务.2006(2).-25-2899/100【题 名】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探讨【作 者】谢新港[1] 石礼娟[2]【刊 名】农机化研究.2006(1).-53-54100/100【题 名】成都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 者】李其玮【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1S).-84-851/14【题 名】电子商务在普适计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作 者】朱宁贤【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8Z).-149-1502/14【题 名】电子商务——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作 者】方慧庆【刊 名】企业经济.2006(6).-167-1683/14【题 名】构建中国电子商务框架初探——利用机遇,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作 者】傅俊卫 袁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0).-75-764/14【题 名】浅述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发展机遇及措施【作 者】何叶【刊 名】江苏商论.2005(9).-58-605/14【题 名】电子商务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采取的策略【作 者】王坤【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5(12).-205-2066/14【题 名】SARS病毒赋予中国电子商务的机遇【作 者】余波【刊 名】商业研究.2004(12).-171-1737/14【题 名】传统店铺零售商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选择、机遇和对策【作 者】徐立新【刊 名】工业技术经济.2003,22(4).-47-488/14【题 名】商业企业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的挑战和机遇【作 者】姜灵敏【刊 名】江苏商论.2002(5).-11-139/14【题 名】中国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 者】荀烨【刊 名】经济经纬.2001(4).-80-8210/14【题 名】机遇和挑战——银行业面对电子商务的思考【作 者】孙闻阳 陈天舒【刊 名】工业技术经济.2001,20(1).-28-2911/14【题 名】电子交易市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空前机遇【作 者】高家望【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2).-174-17512/14【题 名】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 者】李全喜 王同国 等【刊 名】情报科学.2001,19(8).-791-793,79613/14【题 名】电子商务带给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作 者】于永平【刊 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4).-93-9514/14【题 名】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作 者】冉朝霞[1] 崔剑非[2]【刊 名】档案管理.2001(3).-29-291/24【题 名】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发展的障碍【作 者】沈扬 李岚 万群【刊 名】商业研究.2006(12).-164-1652/24【题 名】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障碍与对策【作 者】张美玲 王琳琳【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3Z).-133-1343/24【题 名】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伦理障碍及其对策【作 者】李慧珍【刊 名】商业研究.2005(24).-198-2004/24【题 名】乡镇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障碍与战略路径【作 者】鲁德银【刊 名】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5).-56-585/24【题 名】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与障碍分析【作 者】曹淑艳 乔红【刊 名】经济经纬.2005(5).-53-556/24【题 名】如何面对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作 者】张伟【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04X).-123-1237/24【题 名】浅议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障碍【作 者】刘化华【刊 名】商业研究.2004(11).-180-1818/24【题 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障碍与对策【作 者】伏睿[1] 郑惠元[2]【刊 名】当代财经.2003(2).-106-1079/24【题 名】论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及对策【作 者】陆菊春【刊 名】商业时代.2003(246).-31-3210/24【题 名】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作 者】夏曾玉【刊 名】企业活力.2003(3).-42-4311/24【题 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障碍的对策与措施【作 者】吴京慧【刊 名】金融与经济.2003(3).-60-6212/24【题 名】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作 者】冯仁德【刊 名】商业研究.2003(9).-153-15713/24【题 名】电子商务障碍—来自中国商贸企业的实证研究【作 者】严建援【刊 名】企业管理(北京).2003(6).-101-10314/24【题 名】论发展中国家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数字鸿沟与制度障碍【作 者】肖文海【刊 名】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3(1).-51-5215/24【题 名】论发展中国家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数字鸿沟与制度障碍【作 者】肖文海【刊 名】江苏商论.2002(10).-86-8816/24【题 名】基于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作 者】党英武 齐维轩【刊 名】情报杂志.2002,21(1).-2-417/24【题 名】太平 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法律障碍【作 者】蔡奕【刊 名】国际经贸探索.2001(3).-68-7018/24【题 名】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转型的四大障碍【作 者】冯佳【刊 名】企业经济.2001(5).-70-7119/24【题 名】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及对策【作 者】朱晓霞【刊 名】商业研究.2001(6).-146-14820/24【题 名】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十大障碍【作 者】李日保【刊 名】统计与决策.2001(1).-36-3621/24【题 名】中国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伦理障碍及其对策【作 者】苏勇【刊 名】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2).-190-19322/24【题 名】消除障碍,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作 者】高心共【刊 名】中国经济问题.2001(2).-77-8023/24【题 名】论我国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及对策【作 者】黄建康[1] 张进[2]【刊 名】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16(2).-39-4224/24【题 名】论电子商务的法律障碍及其解决【作 者】李有星【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2001(4).-98-101

拥有漂亮外形和一副天然不需雕琢的好嗓子的张美玲,自幼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从小学开始就被老师推荐到各种舞台上去演唱。15岁被著名音乐人洪小凌发掘,签约大家乐唱片,发行首张个人福建专辑《一样米饲百样人》红透新马乐坛。获得“福建公主”的美誉。并在洪小凌和谢山尼两位大师的指导下,发行了多张福建专辑,张张热卖。1996年签约南方唱片至今,在新加坡著名编曲人张平福的栽培下,歌唱事业更上一层楼,近些年来更是转战华语乐坛,取得不错的成绩。 马来西亚超惊艳女歌星张美玲Jacqueline Teo,涉足歌坛几十年,若说她年过花甲,怎生得如此身段,且有一张勾魂摄魄的俏脸。马来西亚性感女歌星张美玲皓腕胜雪,乌发如云,的眼眸水光潋滟、媚眼如丝,一双勾魂的眼,只一眼,就完全沉溺其中不可自拔。高挺鼻子下的那张玫色小嘴微微张着,如同妖艳的玫瑰。她的面容如娇嫩清雅,犹如杯中之莲,绝色之姿灵气逼人。那美,用怎样的辞藻来形容都是苍白而无力,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她静若处子,似不食人间烟火,动若脱兔,眉间微存的稚气带着无比的灵动。 那眼神优雅、娴静,双眼回盼流波,像是俏丽的东方女子;但又挂着一丝倔犟的波纹,又带着北国女儿的神韵。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漂亮女人,天生就漂亮。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秀气的鼻子,饱满的小嘴,再加上一头可爱的"自来卷",构成一幅天然的美丽图画。世上美人众多,肥环燕瘦,无一人有张美玲那样独特的高贵艳星气质。孤傲、无畏、自信、有着一股不羁的野性,她是最璀璨的光华结晶,如同一团烈火,激烈且张狂地燃烧着。她让美丽不再只是容貌上,而是由气质真正的散发出来,她紧抓着众人的眼。再加之,一袭冰蚕丝纱裙所衬托出的空灵气质,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的淡淡光晕,更若天女下凡,绝美无双!一张清爽的鹅蛋脸,一头柔顺的直发。高挺的鼻梁,粉玫色的唇瓣,精致的单眼皮搭配着纤长的眼睫,微敛住深褐色的眼眸,闪烁着快乐的光芒,但光芒的深处,是一股浓到化不开的孤寂。歌手张美玲有一张似乎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完美的脸型,特别是左耳闪着炫目光亮的钻石耳钉,给他的帅气中加入了一丝不羁。她乌灵的眼眸,倏地笼上层嗜血的寒意,仿若魔神降世一般,一双冰眸轻易贯穿人心,刺透心底最柔弱,舞衣的角落。马来西亚性感惊艳女星歌后张美玲,细致乌黑的长发,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有时松散的数着长发,显出一种别样的风采,突然由成熟变得性感惊艳,让人新生喜爱怜惜之情,洁白的皮肤犹如刚剥壳的鸡蛋,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仿佛会说话,小小的红唇与皮肤的白色,更显分明,一对小酒窝均匀的分布在脸颊两侧,浅浅一笑,酒窝在脸颊若隐若现,可爱如天仙。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还有白皙的皮肤。她有时候是不是特孤独?世界上外貌这么美的人就只有她张美玲一个! 张美玲不仅声音好,外形漂亮,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创作才女,能唱能写。再加上她对音乐的热诚,所以一直站在福建歌坛最前线。 近几年我们的福建公主张美玲正在忙碌于周游各国,并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力求将自己的音乐来一个全新的突破。祝这位才貌双全的歌手星途顺利!

晋升副主任护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3篇

护师是护理人员的初级技术职称,相当于住院医师或助理工程师,可以是大中专学历的护士工作三/五年后通过考试获得,也可以是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工作满一年后通过考试获得。以下是我整理的晋升副主任护师总结,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在护理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团结稳定抓管理,服务质量抓执行”的工作主题,以病人为中心,结合科室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科室工作周程、日程,细化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逐步提高护理质量,本个20xx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我喜欢护理这项职业,因为我热爱她所以我会创造性的去工作,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每天面带微笑地去面对病人、面对在护理岗位上恪尽职守,忠于南丁格尔精神工作中碰到的难题;面带微笑的去面对每天和我一道工作的姐妹。如克鲁普斯卡娅所言:“一个人一旦爱上她所从事的事业,她就能从事业的奋斗和成功中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找到护理工作的动力”。十多年来,通过一边工作一边刻苦钻研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护理技术,积极学习跟踪国内外护理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岗位培训学习,并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去,使自己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不论在学习、工作和学术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在工作的十几年,为自己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磨练出一手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功,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和无菌技术原则,如正确执行医嘱、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冷热敷、口服给药、注射、药物过敏试验、给氧、吸痰、鼻饲、灌肠、洗胃、导尿、引流管的护理等等,在院内开展的“绘制体温单竞赛及护理文书书写展评”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无论是静脉穿刺、腹穿、胸穿等,还是普外科重危急症的抢救等各项护理专业技术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上级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专题护理,撰写总结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一文,在院内交流,受到好评。在工作中,我虚心向上级护师求教,细心护理每一位患者,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从一名新兵迅速成长为科室的护理骨干。

干部科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科室接受的都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自己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结合,树立了强烈的责任心和严谨而科学的工作态度,在不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提高了护理理论知识和对疾病的观察能力及病情发生突变时的应变能力,同护士长及全科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进行护理查房,加强湿式扫床等病房基础护理工作,使病房管理在全院成为标准化、模式化病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无菌技术、休克抢救等抢救程序和方法,较系统地掌握了内科各系统护理常规、治疗原则、健康宣教工作,如冠心病护理、肺心病护理、肺性脑病护理、肝、肾综合征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护理等,熟练掌握心电图机、血氧疗法、心电监护仪以及各种急救器械的性能原理、使用方法、日常维护及保养技术,熟练配合医生参加对休克、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肝昏迷、心脏骤停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并制定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热心为患者服务,积极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对新入院病人详细讲解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有关标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受到患者及医生的表扬。

20XX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市优秀护士,被多次选拔参加系统护理知识技术操作大赛。在20XX年全市医院等级评审迎检工作中,我受护理部指派参加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对口腔护理等十项技术操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专家的好评,受到院领导奖励。并于20XX年在院组织的“三基”训练竞赛活动中被授予“优秀护士”称号。在本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定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在工作期间,从未出现差错事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老干部科工作以来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团结同志表现出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协助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医疗护理查房、会诊、业务学习和病历讨论等。建立严谨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制度。充实护理查房内容,针对具体病历进行专题性讨论,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更加圆满地完成了每年下级护士及实习护士的带教任务。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肿瘤患者输液中是护理专业较棘手的问题,常常因此而影响了治疗。我主持了内科护理组对这一课题的临床调查分析,对临床资料收集、原因查找等做了大量的实例调查记录,总结撰写了“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肿瘤患者输液中应注意的问题”在院年度学术会上交流获得一致好评;20XX年4月至20XX年1月与同事共同总结的“临床工作中护患之间沟通技巧”一文获得了市卫生系统年度学术交流一等奖。在工作中我坚持业务知识的学习,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护理前沿的新知识、新动向、新发展、新技术,并及时将先进的并及时将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下级护士及实习护士。近几年本人先后学习了《基础护理学》各版本、《整体护理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常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护理工作手册》、《消毒技术规范》等书籍以及《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等多种期刊,讲授《二十一世纪护理发展趋势》、《标准预防与职业预防》等专题讲课,毫不保留地指导和帮助下级护理人员掌握新技术,如静脉留置套管针的使用方法、多功能呼吸机使用方法等,培训护理技术骨干,带出了一支过硬的护理队伍。多年来由于自己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不但在专业技术上取得较好的业绩,同时在学术上也有较好的收获,先后在《中国民康医学》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慢性肾功能衰竭102例的基础护理”论文二篇。在很好地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护理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获得了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20XX年通过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取得了英语—卫生b级合格证书。

多年来,本人严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受到广大患者普遍的赞扬和好评,在护理工作中,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也通过技术总结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个人一定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才能取得较好的业绩,本人在十多年的护理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热爱护理工作,愿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自己始终不忘刚刚走上护理岗位时的立志:“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自己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兢兢业业,无怨无悔,自觉严守职业道德,勇于探索。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作为一名老护士,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我愿意做一个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把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撒向每一位病人,让真诚做伴,用心、用爱、用全部的真诚和善良为每一个生命注入永远的光芒和希望!

在护理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团结稳定抓管理,服务质量抓执行”的工作主题,以病人为中心,结合科室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科室工作周程、日程,细化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逐步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师的继续教育,培养专科护理人才

1、鼓励护师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有3名护师本科在读。

2、按年计划共组织业务学习接近6次,分别为“外科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技术”,“术后管道护理规范”,“新生儿抚触、游泳的临床意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开心工作法则”,“羊水栓塞诊治新进展”等,在备课时要求主讲人员一律制作幻灯片,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主讲人提高了计算机水平,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理论考试2次,操作考核6次,均取得较好的成绩,组织专科护理查房近6次,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

3、加强了实习护师、新入科护师的专科理论培训和专科技术操作训练,鼓励年轻护师参加医院操作比赛,提高应试能力。上半年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临床护理及安全知识竞赛中,樊婷、刘丽娟、王月枝、田聪聪分别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全科理论平均成绩在全院名列前茅,并按要求组队(王月枝、田聪聪、张美玲)参加了护理部组织的抢答竞赛,选手现场表现积极,获得一致好评。

4、组织9名护理人员参加了卫生局组织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培训,并顺流通过了资格考试。

5、上半年副主任护师王雪梅的论文《热敷乳房促进宫颈成熟临床观察》通过了国家级杂志《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的终审,拟定于下半年刊登。

二、深入优质护理服务,努力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上半年,我科以医院“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为导航,以“优质护理服务”为中心,继续“夯实护理基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科室反复多次组织护师学习文件的内容,领会文件精神,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满足患者需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严格床头交接班,坚持每日由夜班对全部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手术等情况进行梳理、登记,使晨间交班更详细、严谨,并随时检查基础护理情况,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及时改正,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晨晚间护理,使床单平整无皱折,并确保床单、被褥无血迹、污渍,随脏随换,对所有患者使用的褥子、褥皮进行了大清洗,使每位患者床单元平整、清洁、舒适;晨间护师主动为患者洗脸、清洗外阴,保证患者清洁无污染。

3、加强医患沟通,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临床效果,住院时做好入院宣教,消除其紧张情绪,住院后护师及时到病房与产妇进行沟通与交流,随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帮助病人排忧解难,将患者意见调查表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督促每位主管护师根据自己所管患者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时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防病知识,药物作用等,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时为每位患者发放“爱心联系卡”,保证患者能随时与科室保持联系。针对科室工作特点,制作了”好医生、好护师“评选表,对“医生、护师、助产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制作了优质护理服务版面,将评选出来的优秀员工上榜公示,其中张娣、田聪聪、刘腊平、王雪梅、琚丽霞、刘丽娟等分别被评为3、4、5月份好护师,科室在绩效考核中对这些优秀护师进行了奖励,使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4、加强了出院随访,科室专门购置了插卡电话,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出院后患者遇到的护理问题,进行电话咨询,对特殊问题,请其及时来院检查,上半年共电话随访303人,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5、为使优质护理服务更精、更细、更优,科室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开展了“让美好回忆留给人生第一个儿童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免费向每个宝宝赠送出生照、全家福、洗澡、抚触,向每位妈妈送上一支康乃馨,以表达我们衷心的祝福。该活动不仅使住院的产妇及家属深受感动,在焦作电视台、焦作日报社报道后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三、规范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流程,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师学习,按照流程进行落实,各项工作的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按照质量检查标准,每周进行质量检查,并详细记录,在每月召开的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限期改进,进一步增强了护师的质量意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2、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师的安全服务意识,科室每月组织进行质量安全分析,认真落实患者安全十大管理目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重点管理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上半年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3、通过以上工作,各项护理指标完成如下

(1)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7%基础护理合格率93%

(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2.3%

张凤侠发表的论文

1 李建军. 工艺木鱼石鉴赏. 珠宝科技. 1999.09,Vol.11(3): 47-48。2 李建军. 欧泊猫眼.珠宝科技. 2000.03,Vol.12(1):34。3 李建军. 远古玉器的代表——玉琮. 中国珠宝首饰. 2001.03,Vol.12(1): 34-36。4 李建军. 黄色、绿色高温高压处理钻石及其鉴定(译). 中国黄金珠宝. 2001.12,Vol.1(4): 60-62。5 李建军. 散射对山东蓝宝石颜色明度的影响.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4.09,Vol.6(3): 13-17。6 李建军. The identification of impregnated nephrite. The Australian gemologist. 2005.09,Vol.22(7): 310-317。7 李建军. The adverse impact of scatter on the tone of Shandong Sapphire. The Australian gemologist. 2006.03,Vol.22(9):408-411。8 李建军、孟丽娟、丁秀云. 充填软玉的特征及鉴定. 中国宝石. 2006.03,Vol.15(1):58-60。9 李建军. “新血丝玉”的身份探析.中国宝石. 2006.09,Vol.15(3): 101-103。10 李建军、马永旺. 谈三种仿翡翠宝石的识别. 中国宝石. 2006.12,Vol.15(4):194-195。11 李建军,肉眼识别翡翠的A货、B货. 中国宝石. 2007.03,Vol.16(1):87-89。12 李建军、罗跃平、陈振宇、孟丽娟.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routine FTIR spectra for identifying gemstones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classical FTIR spectra using KBr pellets. The Australian gemologist. 2007.06,Vol.23(2): 64-70。13 田亮光、李建军. 机械划痕蓝宝石“猫眼”的鉴定. 中国宝石. 2007.09,Vol.16(3): 13-15。14 李建军. 翡翠的鉴别(上). 收藏界. 2007.09,Vol.7(9): 28-29。15 李建军. 翡翠的鉴别(下). 收藏界. 2007.10,Vol.7(10): 33-35。16 李建军、田亮光、程佑法、陈振宇、孟丽娟. 红外光谱仪在宝石鉴定中的常规化应用及须注意的问题. 红外. 2008.01,Vol.29(1): 28-36。17 李建军、刘晓伟、程佑法、刘化锋. 充填海蓝宝石的特征及鉴定. 中国宝石. 2008.03,Vol.17(1):188-189。18 李建军. 镜面反射附件对翡翠鉴定的意义,《中国宝石》,2008.06,Vol.17,No.2: 107-109。19 李建军、程佑法、刘化锋,水镁石的鉴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8.06,Vol.10(2): 30-33。20 李建军、孙媛、柳莹、程佑法、刘化锋. 玻璃充填红宝石. 中国宝石. 2008.12,Vol.17(4): 202-205(转201)。21 李建军、刘晓伟、张治国、罗跃平、程佑法、刘化锋. Visually distinguishing A-jadeite from B-jadeite. The journal of gemmology. 2008.12,Vol.31(3/4): 125-131。22 李建军、孙媛、郝望姣、罗涵、程佑法、刘化锋、柳莹、叶宏、范澄兴. Polymer-filled aquamarine. Gems & Gemology(SCI). 2009.09,Vol.45(3): 197-199。23 程佑法、王继扬、田亮光、张怀金、李建军. 离子注入技术在山东蓝宝石优化处理中的应用. 人工晶体学报(EI核心). 2009.12,Vol.38(6): 1472-1476。24 李建军、刘晓伟、程佑法、刘化锋. 水镁石——寿山石的一种新型仿制品. 岩石矿物学杂志(核心期刊). 2010.06,Vol.29(Supplement): 100-108。25 范春丽、程佑法、李建军、王岳、山广祺、丁秀云. 一种新方法处理软玉的鉴定特征,《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0.06,Vol.12,No.2 :26-28.26 李建军、王岳、李婷、刘化锋. 一例仿“银裹金”田黄样品的鉴定. 超硬材料工程. 2010.10,Vol.22(5): 57-60。27 李建军、余晓艳、蔡佳、刘晓伟、范澄兴、程佑法. The gemological properties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brucite, an imitation of nephrite and Shoushan stone. The journal of gemmology. 2010.12,Vol.32(1-4): 67-73。28 李建军、刘晓伟、王岳、范澄兴、叶宏、程佑法、刘殿正. 不同结晶程度SiO2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意义. 红外. 2010.12,Vol.31(12): 31-3。29 李建军、郝望姣、孙媛、罗涵、程佑法、刘化锋、柳莹、范澄兴、叶宏.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lled rubies. The Australian gemmologist. 2011.03,Vol.24(5): 106-115。30 程佑法、李建军、范春丽、张志刚. “泰山玉”的宝石学特征.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03,Vol.13,No.1:29-32。31 李建军、刘晓伟、何文军. 二例仿“银裹金”田黄的FT-IR与EDXRF测试. 北京大学国际玉石学会议. 玉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地质出版社,2011年9月:224-232.32 李建军、刘晓伟、何文军、程佑法、刘化锋、刘海彬. 铁铝榴石表面坑洞内一种异相材料的红外光谱证据.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09,Vol.13(3): 38-41。33 李建军、刘晓伟、李桂华. 注胶晕长石的鉴定方法.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12,Vol.13(4): 43-46.34 李建军. 珠宝检测机构对田黄的鉴定. 收藏界. 2012.01,总121期: 27-30..35 李建军,蔡佳,余晓艳,张凤霞,程佑法,黄清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01,Vol.31(1): 104-112..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1](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杰罗姆麦卡锡.市场营销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余明阳.市场营销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李东红编.营销战略.[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管理的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9]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1997( 45).

[10]张国华.主动转型发展,增创领先优势[J].求是,2010(12).

[11]Robert. F. Lauterbon.4P retirement, 4C debut [J].Advertising Age,1990(5).

[12]李幼林.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J].浦东开发,2011(02).

[13]黄国平、刘思弘.创新驱动转型制造迈向智造一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转型发展透析[J]浦东开发,2011(06).

[14]南京市开发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开发区转型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加快实施双提升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J].港口经济,2011(02).

[16]武非平.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03).

[17]Ambler Tim, Marketing and the Bottom Line [J].Financial Times,2000.

[18]赵志涛、邹可钦.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营销优势研究[J].企业研究,2006 (09).

[19]杨宝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企业经济,2011(05).

[20]Kotl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M].Prentice Ha11,2003(11).

[21]Keefe Lisa 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marketing [N].Marketing News,2004

[22]Clark Bruce H. Marke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Histor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J].Journal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

[23]杨勇、束军意.市场营销:理论、案例与实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4]赵杰英.谈谈4Ps, 4Cs, 4Rs房地产营销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6(48).

[25]杜伟锦、章斌、张凤霞.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N].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6 (3).

[26]冯章献、王士君、张颖.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27](英)格雷厄姆·胡利、约翰·桑德斯、奈杰尔·皮尔西[M].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 [29}傅强.依托重大项目推动转型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1.

1.李业.品牌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年小山.品牌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让.鲍得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唐振华.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J].深圳大学出版社,1996

5.[美]杰格迪什N谢斯.消费者行为学管理视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光明日报,1995-4-30

[1].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p105-p125.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十版.

[3].凯文,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p205-p253.

[4].(英)史密斯等著,方海萍等译,市场营销传播方法与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p134-p168.

[5].李蔚,营销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016年,p56-p90.

[6].汪涛,广告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p100-p115.

[7].胡成中,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p254-p280.

[8].新加坡唐拉尔著,阳水荣等译,高科技品牌管理:创建新经济时代强势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360-p380.

[9].凌志军,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2016年,p148-p160.

[10].乔.吉拉德,戴尔-突破市场的销售细节直销,哈尔滨出版社,2016年,p56-p62.

[11].刘红强,戴尔营销,经济科学出版,2016年,p39-p45.

[12].赵波,联想:公正与效率的博弈,销售与市场杂志XX第8期.

[13].董文胜王缨杨欣,联想从裁员到新文化运动中外管理,2016年5期.

[14].黄景清,10个令你拍案叫绝的营销案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XX.

[15].孙在国,体验经济与企业营销战略的调整,经济经纬,22016年第1期.

[16].泽丝曼尔,服务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150-p163.

[17].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XX.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 2004,(4): 19-23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5-35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2): 32-44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2001, 21(11):60-62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2004, (2):76-78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188-193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5-56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5, 22(6): 23-24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7-113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3,85-88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6, 30-32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995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994

[14]菲利普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17-218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981, 41-47

[1][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菲力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6年版.

[3]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4]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M].大连:大工出版社,.2000年版.

[5]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6]汤正如.市场营销学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8].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宪和.营销形象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晃钢令.营销战略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志.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13]木梓.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J].信息网络,2007,(3).

[14]刘红霞.我国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

[15]刘新民.我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16]胡号寰,钟兆青.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7]董伟达.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5,(6).

[18]于法领.关于品牌战略[J].北方经济,2005,(10).

[19]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0]姬雄华.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1]蒋海岩.实施品牌战略 创企业名牌[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2]赵小红.试论品牌战略的实施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23]Arnold,D. The Handbook of Brand Management, FT/Pitman Publishing, London.

[24]Dechernatony, L. and Mcdonald, M.H.B. Creating Powerful Brands, 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 1992

[25]Hankinson, G. and Cowking, P Branding in Action, McGraw-Hill,London. 1993

[26]Kapferer, J. 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Kogan Page,London.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4]菲利普 ·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6]周成红,肖锦诚 . 谈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营销策略 . 卫生软科学

[17]王恕, 陈玉文. 顾客关系管理在医院营销中的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8]张英. 品牌战略现代医院营销利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张洪才. 医院差异化营销的探讨. 卫生经济研究

[20]朱恒鑫. 医院经营策略医院一对一营销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黄国英, 张公惠. 优质服务与三级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的关系. 中国医院管理

[22]马淑燕.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卫生经济

[23]迈克·波特. 陈小悦译. 竞争战略.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4]邱巍, 代维昭. 上海瑞金一哈佛心脏中心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5]张英 . 医疗市场细分与目标医疗市场选择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6]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等著 . 俞利军译. 专业服务营销.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7]佩恩. 郑薇译. 服务营销. 2 月版.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8]邢永杰,吕爱芝 . 关于医院服务营销的分析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9]易世志. 浅析波士顿矩阵法的局限. 商业研究

[30]付凤环,尹世全 . 关系营销理论对公立专科医院营销管理的启示 .中国肿瘤

张凤霞,深圳大学光电系统研究室副教授,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据有关资料显示,张凤霞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多项教学研究及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担任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和电路与系统学科点研究生工作秘书工作。主讲研究生课程“薄膜技术”、本科生课程“薄膜技术基础”。

张凤霞发表的论文

1 李建军. 工艺木鱼石鉴赏. 珠宝科技. 1999.09,Vol.11(3): 47-48。2 李建军. 欧泊猫眼.珠宝科技. 2000.03,Vol.12(1):34。3 李建军. 远古玉器的代表——玉琮. 中国珠宝首饰. 2001.03,Vol.12(1): 34-36。4 李建军. 黄色、绿色高温高压处理钻石及其鉴定(译). 中国黄金珠宝. 2001.12,Vol.1(4): 60-62。5 李建军. 散射对山东蓝宝石颜色明度的影响.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4.09,Vol.6(3): 13-17。6 李建军. The identification of impregnated nephrite. The Australian gemologist. 2005.09,Vol.22(7): 310-317。7 李建军. The adverse impact of scatter on the tone of Shandong Sapphire. The Australian gemologist. 2006.03,Vol.22(9):408-411。8 李建军、孟丽娟、丁秀云. 充填软玉的特征及鉴定. 中国宝石. 2006.03,Vol.15(1):58-60。9 李建军. “新血丝玉”的身份探析.中国宝石. 2006.09,Vol.15(3): 101-103。10 李建军、马永旺. 谈三种仿翡翠宝石的识别. 中国宝石. 2006.12,Vol.15(4):194-195。11 李建军,肉眼识别翡翠的A货、B货. 中国宝石. 2007.03,Vol.16(1):87-89。12 李建军、罗跃平、陈振宇、孟丽娟. Usefulnes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routine FTIR spectra for identifying gemstones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classical FTIR spectra using KBr pellets. The Australian gemologist. 2007.06,Vol.23(2): 64-70。13 田亮光、李建军. 机械划痕蓝宝石“猫眼”的鉴定. 中国宝石. 2007.09,Vol.16(3): 13-15。14 李建军. 翡翠的鉴别(上). 收藏界. 2007.09,Vol.7(9): 28-29。15 李建军. 翡翠的鉴别(下). 收藏界. 2007.10,Vol.7(10): 33-35。16 李建军、田亮光、程佑法、陈振宇、孟丽娟. 红外光谱仪在宝石鉴定中的常规化应用及须注意的问题. 红外. 2008.01,Vol.29(1): 28-36。17 李建军、刘晓伟、程佑法、刘化锋. 充填海蓝宝石的特征及鉴定. 中国宝石. 2008.03,Vol.17(1):188-189。18 李建军. 镜面反射附件对翡翠鉴定的意义,《中国宝石》,2008.06,Vol.17,No.2: 107-109。19 李建军、程佑法、刘化锋,水镁石的鉴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8.06,Vol.10(2): 30-33。20 李建军、孙媛、柳莹、程佑法、刘化锋. 玻璃充填红宝石. 中国宝石. 2008.12,Vol.17(4): 202-205(转201)。21 李建军、刘晓伟、张治国、罗跃平、程佑法、刘化锋. Visually distinguishing A-jadeite from B-jadeite. The journal of gemmology. 2008.12,Vol.31(3/4): 125-131。22 李建军、孙媛、郝望姣、罗涵、程佑法、刘化锋、柳莹、叶宏、范澄兴. Polymer-filled aquamarine. Gems & Gemology(SCI). 2009.09,Vol.45(3): 197-199。23 程佑法、王继扬、田亮光、张怀金、李建军. 离子注入技术在山东蓝宝石优化处理中的应用. 人工晶体学报(EI核心). 2009.12,Vol.38(6): 1472-1476。24 李建军、刘晓伟、程佑法、刘化锋. 水镁石——寿山石的一种新型仿制品. 岩石矿物学杂志(核心期刊). 2010.06,Vol.29(Supplement): 100-108。25 范春丽、程佑法、李建军、王岳、山广祺、丁秀云. 一种新方法处理软玉的鉴定特征,《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0.06,Vol.12,No.2 :26-28.26 李建军、王岳、李婷、刘化锋. 一例仿“银裹金”田黄样品的鉴定. 超硬材料工程. 2010.10,Vol.22(5): 57-60。27 李建军、余晓艳、蔡佳、刘晓伟、范澄兴、程佑法. The gemological properties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brucite, an imitation of nephrite and Shoushan stone. The journal of gemmology. 2010.12,Vol.32(1-4): 67-73。28 李建军、刘晓伟、王岳、范澄兴、叶宏、程佑法、刘殿正. 不同结晶程度SiO2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意义. 红外. 2010.12,Vol.31(12): 31-3。29 李建军、郝望姣、孙媛、罗涵、程佑法、刘化锋、柳莹、范澄兴、叶宏.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lled rubies. The Australian gemmologist. 2011.03,Vol.24(5): 106-115。30 程佑法、李建军、范春丽、张志刚. “泰山玉”的宝石学特征.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03,Vol.13,No.1:29-32。31 李建军、刘晓伟、何文军. 二例仿“银裹金”田黄的FT-IR与EDXRF测试. 北京大学国际玉石学会议. 玉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地质出版社,2011年9月:224-232.32 李建军、刘晓伟、何文军、程佑法、刘化锋、刘海彬. 铁铝榴石表面坑洞内一种异相材料的红外光谱证据.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09,Vol.13(3): 38-41。33 李建军、刘晓伟、李桂华. 注胶晕长石的鉴定方法.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12,Vol.13(4): 43-46.34 李建军. 珠宝检测机构对田黄的鉴定. 收藏界. 2012.01,总121期: 27-30..35 李建军,蔡佳,余晓艳,张凤霞,程佑法,黄清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01,Vol.31(1): 104-112..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1](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杰罗姆麦卡锡.市场营销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余明阳.市场营销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李东红编.营销战略.[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管理的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9]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1997( 45).

[10]张国华.主动转型发展,增创领先优势[J].求是,2010(12).

[11]Robert. F. Lauterbon.4P retirement, 4C debut [J].Advertising Age,1990(5).

[12]李幼林.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J].浦东开发,2011(02).

[13]黄国平、刘思弘.创新驱动转型制造迈向智造一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转型发展透析[J]浦东开发,2011(06).

[14]南京市开发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开发区转型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加快实施双提升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J].港口经济,2011(02).

[16]武非平.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03).

[17]Ambler Tim, Marketing and the Bottom Line [J].Financial Times,2000.

[18]赵志涛、邹可钦.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营销优势研究[J].企业研究,2006 (09).

[19]杨宝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企业经济,2011(05).

[20]Kotl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M].Prentice Ha11,2003(11).

[21]Keefe Lisa 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marketing [N].Marketing News,2004

[22]Clark Bruce H. Marke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Histor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J].Journal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

[23]杨勇、束军意.市场营销:理论、案例与实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4]赵杰英.谈谈4Ps, 4Cs, 4Rs房地产营销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6(48).

[25]杜伟锦、章斌、张凤霞.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N].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6 (3).

[26]冯章献、王士君、张颖.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27](英)格雷厄姆·胡利、约翰·桑德斯、奈杰尔·皮尔西[M].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 [29}傅强.依托重大项目推动转型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1.

1.李业.品牌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年小山.品牌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让.鲍得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唐振华.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J].深圳大学出版社,1996

5.[美]杰格迪什N谢斯.消费者行为学管理视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光明日报,1995-4-30

[1].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p105-p125.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十版.

[3].凯文,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p205-p253.

[4].(英)史密斯等著,方海萍等译,市场营销传播方法与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p134-p168.

[5].李蔚,营销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016年,p56-p90.

[6].汪涛,广告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p100-p115.

[7].胡成中,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p254-p280.

[8].新加坡唐拉尔著,阳水荣等译,高科技品牌管理:创建新经济时代强势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360-p380.

[9].凌志军,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2016年,p148-p160.

[10].乔.吉拉德,戴尔-突破市场的销售细节直销,哈尔滨出版社,2016年,p56-p62.

[11].刘红强,戴尔营销,经济科学出版,2016年,p39-p45.

[12].赵波,联想:公正与效率的博弈,销售与市场杂志XX第8期.

[13].董文胜王缨杨欣,联想从裁员到新文化运动中外管理,2016年5期.

[14].黄景清,10个令你拍案叫绝的营销案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XX.

[15].孙在国,体验经济与企业营销战略的调整,经济经纬,22016年第1期.

[16].泽丝曼尔,服务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150-p163.

[17].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XX.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 2004,(4): 19-23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5-35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2): 32-44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2001, 21(11):60-62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2004, (2):76-78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188-193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5-56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5, 22(6): 23-24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7-113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3,85-88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6, 30-32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995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994

[14]菲利普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17-218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981, 41-47

[1][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菲力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6年版.

[3]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4]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M].大连:大工出版社,.2000年版.

[5]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6]汤正如.市场营销学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8].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宪和.营销形象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晃钢令.营销战略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志.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13]木梓.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J].信息网络,2007,(3).

[14]刘红霞.我国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

[15]刘新民.我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16]胡号寰,钟兆青.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7]董伟达.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5,(6).

[18]于法领.关于品牌战略[J].北方经济,2005,(10).

[19]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0]姬雄华.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1]蒋海岩.实施品牌战略 创企业名牌[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2]赵小红.试论品牌战略的实施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23]Arnold,D. The Handbook of Brand Management, FT/Pitman Publishing, London.

[24]Dechernatony, L. and Mcdonald, M.H.B. Creating Powerful Brands, 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 1992

[25]Hankinson, G. and Cowking, P Branding in Action, McGraw-Hill,London. 1993

[26]Kapferer, J. 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Kogan Page,London.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4]菲利普 ·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6]周成红,肖锦诚 . 谈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营销策略 . 卫生软科学

[17]王恕, 陈玉文. 顾客关系管理在医院营销中的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8]张英. 品牌战略现代医院营销利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张洪才. 医院差异化营销的探讨. 卫生经济研究

[20]朱恒鑫. 医院经营策略医院一对一营销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黄国英, 张公惠. 优质服务与三级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的关系. 中国医院管理

[22]马淑燕.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卫生经济

[23]迈克·波特. 陈小悦译. 竞争战略.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4]邱巍, 代维昭. 上海瑞金一哈佛心脏中心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5]张英 . 医疗市场细分与目标医疗市场选择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6]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等著 . 俞利军译. 专业服务营销.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7]佩恩. 郑薇译. 服务营销. 2 月版.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8]邢永杰,吕爱芝 . 关于医院服务营销的分析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9]易世志. 浅析波士顿矩阵法的局限. 商业研究

[30]付凤环,尹世全 . 关系营销理论对公立专科医院营销管理的启示 .中国肿瘤

张凤霞,深圳大学光电系统研究室副教授,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据有关资料显示,张凤霞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多项教学研究及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担任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和电路与系统学科点研究生工作秘书工作。主讲研究生课程“薄膜技术”、本科生课程“薄膜技术基础”。

张凤荣发表的论文

1. 陆锦文,龚元石等. 1989. 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土壤在有限水源下小麦节水灌溉方案的研究. 见: 国际盐渍土动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9.10.4-10. 中国, 南京. 274-284.2. Gong Y. S., Lu J. W., van der Ploeg. 1990. An optimum irrigation scheme for wheat grown on the salt-affected soils of the Huang-Huai-Hai River Plain in China. Trans of 14th ICSS, Vol VI, 137-142.3. 陆锦文,龚元石等. 1990. 土壤水调节和利用潜力的研究. 见: 七o五国家科技攻关第57页, 农业节水的研究, 397-465.4. 陆锦文,张和平,吴海洋,龚元石等. 1991. 土壤水分动态预报. 见: 石元春等著, 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61~99.5. 龚元石,陆锦文,B.Huwe等. 1993. 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灌溉需水量的估算.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增刊),82-91.6. 张福锁,张爱民,龚元石等. 1992. 《德汉农业词典》.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7. Gong Y. S. and Li B. G., 1993. Esti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s in North China Pla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Section I, Beijing, PR China.8. 龚元石,李保国. 1993. 华北平原农田灌溉需水量的估算及其评价,持续农业的资源综合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第一部分, 北京, 中国.9. Gong Yuanshi. 1993. 《Abschaetzung des Bewaesserungsbarfs fuer landwirtschaftliche. Nutzflaechen in der Huabei-Ebene der VR China》. ISSN 0942-0754,Heft 8.10. 由振国,张福锁,龚元石等. 1994. 《汉德农业词汇》. 科学出版社.11. 龚元石,李保国,陆锦文. 1994. 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蒸散量的计算方法. 见: 李韵珠等著, 土壤水和养分的有效利用,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72-82.12. 龚元石,Huwe B., Allison, B. 1994. 华北平原作物灌溉需水量与土壤最大有效水量关系的研究. 同上, 28-36.13. 石元春,刘昌明,龚元石主编. 1995. 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14. 张福锁,龚元石,李晓林主编. 1995. 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三卷). 中国农业出版社.15. 龚元石. 1995. 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土壤分层水分平衡模型.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21(1),61-67.16. 龚元石. 1995. Penman-Monteith公式与FAO-PPP-17Penman修正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比较.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21(1),68-75.17. 龚元石,李保国. 1995. 应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估算土壤渗漏量. 水科学进展. 6(1),16-21.18. 龚元石,廖超子. 1995.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新技术-时域反射仪. 见: 石元春,刘昌明,龚元石主编, 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 48-55.19. 龚元石,李保国. 1995. 华北平原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战略. 见: 同上. 1-6.20. 龚元石,李子忠. 1995. 土壤水分管理原理与农田水分利用率. 同上. 41-47.21. 龚元石. 1995.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研究现状与展望. 见: 张福锁,龚元石,李晓林主编, 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1-16.22. 龚元石. 1995.联邦德国农业与环境特殊研究项目183研究思路和进展. 同上, 142-158.23. 龚元石,李保国.1996. 蒸散量变化的随机模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1),101-107.24. 龚元石,李保国. 1996. 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对作物根系吸水函数及蒸散公式的敏感性. 水土保持研究, 3(3),1-7.25. 龚元石,陆锦文. 1996. 应用土壤分层水分平衡模型研究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水分转化特征. 第六次全国水文会议文集, 科学出版社, 194-199.26. 龚元石,李春友,李子忠. 1997. 农田土壤水分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3),53~58.27. 龚元石,李子忠,廖超子,李春友. 1997. 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农田土壤水分. 水科学进展, 8(4),329-334.28. 龚元石. 1997. 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灌溉排水, 16(1),40~41.29. 龚元石,李子忠,李春友. 1997. 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来估算农田蒸散量. 应用气象学报. 9(1), 72-78.30. 龚元石,李子忠. 1997. TDR探针两种埋设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测定及其比较. 农业工程学报, 13(2): 242-244.31. 龚元石. 1997.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 见: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中国农业出版社,50-52.32. 李春友,龚元石,陆光明. 1997. 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过程耦合机理模型初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增刊):26-32.33. 李子忠,龚元石. 1997. 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循环规律及节水调控机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增刊):111-115.34. 罗文邃,龚元石. 1997.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增刊):165-168.35. 龚元石,李子忠,李春友. 1998. 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系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3(5):61-67.36. 龚元石,李子忠,杨晓路. 1998.时域反射法测定粮食含水量的标定研究. 见: 李玉忠主编,第七届全国湿度与水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72-175.37. 龚元石,廖超子,李保国. 1998. 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分形特征研究. 土壤学报, 35(1):10-15.38. 龚元石,曹巧红,黄满湘. 1999. 土壤容重和温度对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的影响. 土壤学报, 36(2):145-155.39. 龚元石,曹巧红. 1999. 土壤因子对时域反射仪测定含水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1999.10.南京, 162-163.40. 龚元石. 2000. 中国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见: 张凤荣等编著,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158-173.41. 李保国,龚元石,左强等著. 2000. 农田土壤水的动态模型及应用,科学出版社.42. 侯振安,李品芳,龚元石.2000.盐渍条件下苜蓿和羊草生长与营养吸收的比较研究。草业学报,9(4):68-7343. 李子忠,龚元石.2000.农田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空间变异分析与确定合理取样数目的方法比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5(5):59-66.44. Gong Yuanshi. 2000.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aline soil in China. US/China Conference on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Sept. 25-26,2000.45. 李品芳,侯振安,龚元石.2001.NaCl胁迫下苜蓿和羊草苗期生长与养分吸收特性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7(2):211-217.46. 李子忠,龚元石.2001.不同采样尺度的田间土壤水分和混合电导率空间变异性及其套合结构模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7(3):255-261.47. 曹巧红,龚元石.2001.土壤电导率对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的影响.土壤学报.38(4):483-490.48. 齐述华,李子忠,龚元石.2002.应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三种蔬菜的需水量和作物系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7(1):71-76.49. Gong Yuanshi and Cao Qiaohong.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of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for soil water measurement including effects of bulk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17th WCSS commission I-04, 2002.51. 曹巧红,龚元石.2003.降水影响冬小麦灌溉农田水分渗漏和氮淋失模拟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8(1): 37-42.52. 曹巧红,龚元石.2003.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分析冬小麦农田水分氮素运移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9(2):139-145.53. 马军花,任理,龚元石,Karl Stahr。冬小麦生长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动态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2004,3:103-110。54. 于红梅,龚元石,李子忠,张小兰。不同水氮管理对苋菜和菠菜的产量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302-305。55. 白玉华,陈阜,龚元石。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72-75。56. 赵爱琴,李子忠,龚元石。 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田间降解状况。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2),74-78。57. Yuanshi Gong, Qiaohong Cao and Zongjia Sun. 2003. The effects of bulk density, clay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n soil water content measurement using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7, 3601-3614.58. Ulrich Dieter Mack, Karl-Heinz Feger, Yuanshi Gong, and Karl Stahr.2005. Soil water balance and nitrate leaching in winter wheat – summer maize double-cropping systems with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 fertiliz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168, 454-460.59. Tusheng Ren, Zhaoqiang Ju, Yuanshi Gong, and Robert Horton. 2005. Comparing Heat-Pulse and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Soil Water Contents from Thermo-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Probes. Vadose Zone Journal. 4:1080-1086.60. Hong-mei Yu, Zi-zhong Li, Yuan-shi Gong, Ulrich Mack, Karl-Heinz Feger, and Karl Stahr. 2006. Water drainage and nitrate leaching under traditional and improved management of vegetable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169, 47-51.61. Jianying Gao, Tusheng Ren, and Yuanshi Gong. 2006. Correcting Wall Flow Effect Improves 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Water Flux in Saturated Soils.Soil Sci. Soc. Am. J. 70:711-717.62. Sen Lu, Tusheng Ren, Yuanshi Gong, and Robert Horton. 2007. An Improved Model for Predicting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from Water Content at Room Temperature. Soil Sci. Soc. Am. J. 71:8-14.63. 于红梅, 李子忠, 龚元石. 2007. 传统和优化水氮管理对蔬菜地土壤氮素损失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23(2):54-59.64. Lu Sen, Tusheng Ren, Yuanshi Gong, and Robert Horton. 2008. Evaluation of three models that describe soil water retention curves from saturation to oven dryness. Soil Sci. Soc. Am. J. 72(6):1542-1546.65. Chen H., Bai Y.H., Wang Q.J., Chen F., Gao H.W., J.N.Tullberg, J.R.Murray, Li H.W., Gong Y.S. 2008. Traffic and tillage effects in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I. Crop yield and SOM.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46:645-651.66. Bai Y.H., Chen F., Li H.W., Chen H., He J., Wang Q.J., J.N.Tullberg, Gong Y.S. 2008. Traffic and tillage effects in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I.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46:652-658.67. S. Lu, T.S. Ren, Y.S. Gong, R. Horton. 2008. Evaluation of Three Models that Describe Soil Water Retention Curves from Saturation to Oven Dryness. Soil Sci. Soc. Am. J. 72(6):15421546.68. Bai Y.H., He J., Li H.W., Wang Q.J., Chen H., Kuhn N.J., Hikel H., Chen F. Gong Y.S. 2009. Soil Structure and Crop Performance after 10 Years of Controlled Traffic and Traditonal Tillage Cropping in the Dryland Loess Plateau in China. Soil Sci. 174(2):113-119.69. Xinrui Lu,Tusheng Ren, Yuanshi Gong. 2009.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Dispersion in Saturated Soils with One Dimensional Water Flow. Soil Sci. Soc. Am. J. 73(6):1912-1920.70. H.Q. Chen, R.X. Hou, Y.S.Gong. H.W.Li. M.S. Fan, Y.K. Kuzyakov. 2009. Effects of 11 year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in wheat monoculture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Soil & Tillage Research. 106:85-94.71. H. Wang, Z.Z. Li., Y.S. Gong, Z.Y. Wang and D. Huang. 2009. Single Irrigation Can Achieve Relatively High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Siberian Wildrye Grass in the Semiarid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 China. Agronomy Journal. 101(4):996-1002.72. 郑茹梅, 李子忠, 龚元石. 2009. 运用时域传输技术测定不同类型土壤的含水率. 农业工程学报. 25(8):8-13.73. H. Wang, Z.Z. Li, Y.S. Gong, W.H. Zhang. 2010. Forage mass and water use response to irrigation time in North China. Agronomy Journal. 102:926-933.74. Rumei Zheng, Zizhong Li, Yuanshi Gong. 2011. A Coated Helical Transmission Line Time Domain Transmission Sensor for Measuring Water Content in Saline Soils. Soil Sci. Soc. Am. J. 75(2) 1.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7-03-03农业节水的研究获水利部科技教育司荣誉证书(1991.2)。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教师(1995,1996)3.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1996)4.第三届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1997.1)。5.北京土壤学会青年科技论文一等奖(1997.5)。6.灌溉农田土壤水分高效利用的调控机理,农业部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999.11)。7.中国农业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2000)8.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0)。9.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3)。10. 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第3完成人)(2009)

2013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辅导:土地经济学的历史与进展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源于社会实践,欲把握其发展规律与趋向,必须把这个学科置于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从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一般可依据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古代社会。 (1)尚未进入文明社会,先是地广人稀无所谓土地问题,继之随着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突现,渐次出现了地权关系、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问题,遂引起土地问题的研究。 (2)我国早在商、周封建体制建立后,曾出现对田制改革和田制政策的研究。《尚书、禹贡篇》曾把全国农地划分为三等九级,其后历代都有各自的土地分类方法和农地区划研究,并流传“天人合一”人地关系之说,对农地利用也提出了“因时、因地制宜”、“顺天时、量地利”的用地原则等。这可谓朴素的土地经济研究。 2. 第二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产生以后的时期。 古典经济学家对土地经济问题开始了系统的深入研究。 (1)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学派先驱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论断; (2)亚当斯密、戴维特丠嘉图等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3)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地租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土地和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直至20世纪20年代,土地经济学开始从经济学中孕育而生。 3. 第三阶段,20世纪20年代前后。 (1)土地经济学的产生 美国伊利等首先提出“土地经济学”一词,相继发表了《土地经济学大纲》(1922年)、《土地经济学原理》(1924年)、《土地经济学》(1940年)等名著。1945年曾经师从伊利的雷拉特克利夫(R U Ratchiff)出版了《城市土地经济学》。因此,世人公认伊利为土地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迨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德国、日本等都相继建立了土地经济学这门学科,出版了大量著作。就美国而言,这门学科已经明显地趋向两极发展:一是“土地经济学通论”的综合性在增强,出现了雷利巴洛维的《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同时又向部门专业化发展。现在有些大学院校除开设“土地经济学通论”外,还分别有《城市土地经济学》、农村土地经济学等专著;二是在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专业等商业院校,已涌现出一系列土地、不动产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带动了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为后来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 中国最早问世的土地经济学专著是章植的《土地经济学》(1930年)。 最早由大学出版的专著,是原金陵大学农经系师生通过集体调查研究而编写出版的《中国土地利用》(中英文本)。全书共分三册,一论文集、二地图集、三统计资料,调查研究历时9载,1937年先在美国出版英文本(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此专著堪称世界第一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重要专业文献,至今仍为美国许多大学所珍芷。 20世纪30—40年代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陈翰笙、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中国土地问题的深入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1933年)、《中国南方土地问题》(1936年)等。其后,又有朱剑农的《土地经济学原理》(1946年),吴文晖的《中国土地问题与对策》(1944年),张丕介的《土地经济学导论》(1944年),刘潇然的《土地经济学》上、下册(1945年)等相继问世。而在1949年以前的40年代,中国有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系、农经系都开设有《土地经济学》,视为高级课程,配备了较强师资力量。1932~1949年肖铮在原中央政治学校(后改为“政治大学”)设立“地政学院”和“研究所”、“地政系”主持业务,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1949年以后至70年代,由于新中国进入了全国性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已有的土地经济学教学研究工作基本上中断了。 1949年后在台湾地区出版的土地经济学专著,则有肖铮的《平均地权本义》(1966年)、《平均地权之理论体系》(1986年),张德粹的《土地经济学》(1963—1979年),林英彦的《土地经济学通论》(1971—1991年)、《不动产估价》(1974—1993年),苏志超的《不动产估价概论》(1993年)、《地权、地税与土地政策》(1994年),唐家柯的《不动产通论》(1993年),许文昌的《土地经济学新论》(1994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政治大学、逢甲大学及中兴大学设有地政系或地政研究所,台湾大学等也设有土地经济专业或课程,培养了专业人才。 中国大陆土地经济学的恢复和发展。1980年11月“中国土地学会”在北京成立,并于1983年学会上提出编写《中国土地经济学》专著等;与此同时,1981年在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下,成立了“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相继出版了《国土经济研究》(1982年)和《国土经济学》(1986年)。接着,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集中统一管理,又相继在“中国土地学会”下筹建了“土地经济研究会”(后改名为土地经济分会),并在不少院校设置了土地管理学院(系)及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有力地推动了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致使在距今20年的短时期内,我国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开始进入了全面繁荣阶段,先后出版的研究成果和专著犹如雨后春笋,不胜其数。较为系统的专著就有:朱剑农的《土地肥力经济原理》(1981年)、《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概要》(1984年);周诚等的《土地经济学初编》(1986年)、《土地经济学》(1989年)、《城镇不动产市场经济问题》(1993年)、《土地经济研究》(1996年)、《土地经济学研究》(续集)(2000年)等;张薰华等的《土地经济学》(1987年)、《土地市场》(1996年);刘书楷等的《土地经济学原理》(1988年)、《土地经济学》(1993年)1996—1998年)、《土地经济研究论文集》(1999年)、《土地经济学》(国地资源干部培训教材,2000年)等;李鸿昌、周治平等的《城市土地经济学》(1988年)、《城市土地经济运行》(1990年);曹振良等的《土地经济学概论》(1989年)、《房产经济学概论》(1992年);毕宝德等的《土地经济学》(1991、1993、1998、2001年)、《中国地产市场研究》(1994年);张朝尊等的《中国社会主义土地经济问题》(1991年);王万茂等的《土地生态经济学》(1992年)、《房地产经济学》(1994年);李铃的《地产管理》(1992年)、《国地资源管理概论》(1999年);徐文通的《房地产经济学》(1992年);高映珍等的《土地制度研究》(1993年)、《土地经济问题再认识》(1996年);曲福田等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探索》(1991年)、《中国土地制度研究》(1997年)、《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研究——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经济分析》(1997年)、《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2001年);张月蓉等的《土地资产收益流失与管理》(1993年);刘维新等的《中国土地租税费体系研究》(1994年);张跃庆等的《城市土地经济学》(199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1996年);张琦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土地资产管理)(1995年);董黎明等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1995年);黄贤金等的《土地政策学》(1995年)、《农地价格论》(1997年);张凤荣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996年);唐忠的《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1999年);钱忠好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1999年);叶剑平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2000年)等。 中国土地经济学,可以认为已初步建立了如下的学科体系:①土地经济学通论(含通论、概论、原理等);②部门土地经济学(含农村土地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及土地资产经济等);③不动产——房地产经济学(含房地产经济理论、房地产市场、价格、投资、金融及经营管理等;④土地生态经济学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经济学等。

  • 索引序列
  • 财政部张凤玲发表的论文
  • 张美玲发表的论文
  • 张凤侠发表的论文
  • 张凤霞发表的论文
  • 张凤荣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