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学报比工程力学好。学报和期刊一样,也分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相比较而言,学报的专业性和理论性更强一些。对于评审职称时论文发表的要求来说,各个地方的主管部门有不同的倾向,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个别省份对于在职称评审时对发表期刊的要求,明确了学报要优于一般期刊,会比一般期刊加分高,为了保障通过率,最好选择学报发表。
只要是学流体力学的都知道JFM是最顶级的。偏实验的实际上也就你说的这三个。JFM本身就特别注重实验,没有实验数据的文章想发JFM是很难的。你要有实验条件,就投JFM,不用犹豫。很多做计算的还苦于没有实验条件呢。 POF跟JFM比差一个档次,POF上有一些水文章。但是JFM的文章读了上百篇,还没遇到过水的文章。Experiments in fluids相对好发一些,对实验和结果的原创性要求不高。还有一点,你可以看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发在哪个杂志的最多,基本上这个杂志就最适合你。
可以。分子动力学研究是力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很多力学方向从业人员在晋升职称时也要发表动力学论文,他们会选择这方面的sci期刊,挑选期刊对于作者自身来说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选择合适的sci期刊,更是有难度的。
土力学学术论文篇二 土力学发展概况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度现代化,土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类对土力学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本文通过回顾土力学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土力学研究的缺陷,包括土力学经典理论的局限性,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缺陷性,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研究的不成熟性。最后结合土力学研究的缺陷,对今后土力学的发展提出预测。 关键词:饱和土 非饱和土 动荷载 中图分类号:T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25-01 土力学是运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土体力学性质的学科[1]。它在实际工程如地基、挡土墙、土工建筑物中都有重要的应用。研究土力学,对我们从事土木工程活动的人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土力学发展历史,分析当前土力学研究缺陷,预测土力学未来的发展。 1 土力学的发展历程 土力学历史悠久,起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经验,古时候人们用压实土料修筑堤坝防洪,用夯实土基兴修各类工程等均属于土力学的范畴。近代土力学的发展开始于1776年库仑土压力理论的提出[1]。此后,1856年法国科学家达西发表了著名的达西渗透定律,1857年英国科学家郎肯发表了郎肯土压力理论,这些理论促进了近代土力学的发展。1925年太沙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及渗透固结理论,从此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50年后人类在土的基本性质、测试手段、计算技术、加固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1980年后,土力学出现了新的分支,如计算土力学[2],海洋土力学等。 土力学自成立以来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1925年―1960年的近代土力学阶段,这一阶段土力学都是以太沙基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研究的,但由于该理论过于片面,土体性质过于复杂,导致很多问题无法深入研究。第二阶段即1960年后的现代土力学阶段,以罗斯科为代表的临界土力学创立,从此人类对土体本构关系的研究步入了新的境界。人们开始综合考虑研究土体受力后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性以及它们和时间之间的关系[3]。 2 土力学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土力学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土力学理论不够完备 土力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学科,但是由于土体性质复杂,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半经验办理论的发展阶段,未能形成公认的基础理论。太沙基把土体的压密和渗透结合起来推导出的一维固结微分方程能很好的反映土体单向固结的机理,但是在多维固结问题上并不适用。比奥固结理论能解出孔压分布,给出位移场,获得土体应力应变非线性、弹塑性和骨架的流变情况,但是参数确定的偏差会导致工程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差别很大[1]。所以这些理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符合一般土体受力状态下的性能。 2.2 解决非饱和土问题方法欠缺 传统土力学理论只适用于解决饱和土的问题,其规律也是根据饱和土试验得出。然而工程中遇到饱和土的情况十分罕见,即使是软土地区,其表层土也不会是饱和的。将处理饱和土的方法应用于非饱和土不是很妥当,因为土的特性随其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如膨胀土遇水后体积会膨胀,而失陷性黄土遇水后体积会收缩,而且它们的强度也会因遇水而降低[3]。于是有人提出了非饱和土强度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吸力及为计算依据,但是由于吸力测试技术不够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被广泛采纳。 2.3 动荷载作用下土体规律的研究还不成熟 研究动荷载作用尤其是循环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力学特性,在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尽管国内外开展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但是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变形、强度、以及液化规律比静荷载作用更复杂、更难把握,所以相关研究结论适用条件和范围都很有限,理论就更不成熟了。 3 土力学发展方向预测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特性的学科,土是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不同地域的土其成分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地方的土因所处的地层不同性质而相差很大,而且土的构造和结构对土的性质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土的特性很强。土有的时候是饱和的,有的时候是不饱和的,有时可以看成是连续的介质,有时又不能看成连续的介质,它具有弹性、粘性和塑性等性能,这些都说明了土体的性质十分复杂。因此研究土力学需要采用理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3.1 土的微观和细观研究 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合而成,土颗粒之间固液气三相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土的力学性质区别于其他一切材料。土体强度、变形的宏观规律是与其微观结构直接相关的,通过微观试验研究,以探究土的非线性、弹塑性、各向异性、流变性等问题,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宏观规律的机理,从而初步把握其宏观规律。因此,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有可能使土体力学特性的研究出现转机。 3.2 土体的原位试验和无损探测 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室内试验时,压缩模量是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测出的,而土的初始应力状况与沉积条件有关;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土的沉降量,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模量越大的土,它的计算沉降和实测沉降相差越大[3]。现有原位实验方法如标准贯入试验,触探试验只能用于小型工程,钻孔取土愈深,土的结构破坏愈大,试验结果的可靠度也就越差。因此发展更加先进的测探技术,可以克服取土后土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应力状态的改变,能大大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3.3 非饱和土的研究 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之所以没能像饱和土力学理论一样同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影响非饱和土性质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它很难像饱和土那样找出应力应变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非饱和土特性测试技术难度比饱和土大得多,这进一步制约了非饱和土理论的发展。由于非饱和土中存在气体,较之饱和土性质大有区别而且更加的复杂,研究非饱和土中固、液、气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成为解决非饱和土问题的重要出路。今后非饱和土的研究将着重于土体表面吸力的测定,土-水特征性能表征等方面。 4 结语 正如太沙基所说:土力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1]。工程实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工程勘察设备和试验设备得以研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实验测试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今后土力学的发展将呈现蓬勃的朝气。 参考文献 [1] 姜晨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8-12. [2] 蔡东,李国方.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发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2):92. [3] 赵成刚,韦昌富,蔡国庆.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J].岩土力学,2011,32(12):3521-3522. [4] 焦贵德,赵淑萍,马巍.循环荷载下高温冻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8):1553. 看了“土力学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发表学术论文的心得 2. 关于学术论文的格式范文 3. 关于圆的学术论文 4. 大学物理学术论文2500字 5.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
鲁道夫·朱利叶斯·埃曼努埃尔·克劳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1822年1月2日-1888年8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重新陈述了萨迪·卡诺的定律(又被称为卡诺循环),把热理论推至一个更真实更健全的基础。他最重要的论文于1850年发表,该论文是关于热的力学理论的,其中首次明确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他还于1855年引进了熵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物理力学是力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出发,运用近代物理学、物理化学和量子化学等学科的成就,通过分析研究和数值计算,阐明介质和材料的宏观性质,并对介质和材料的宏观现象及其运动规律作出微观解释。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分析力学、运动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变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爆炸力学、磁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性力学、物理力学、天体力学、生物力学、计算力学 物理力学主要研究平衡现象,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对于这类问题,物理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 物理力学对非平衡现象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趋向于平衡的过程,如各种化学反应和弛豫现象的研究;二是偏离平衡状态较小的、稳定的非平衡过程,如物质的扩散、热传导、粘性以及热辐射等的研究;三是远离于衡态的问题,如开放系统中所遇到的各种能量耗散过程的研究;四是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所发生的突变过程,如相变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于非平衡统计力学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 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三个方面:高温气体性质,研究气体在高温下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辐射性质以及与各种动力学过程有关的弛豫现象;稠密流体性质,主要研究高压气体和各种液体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以及相变行为等;固体材料性质,利用微观理论研究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以及本构关系等。 物质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规律的知识,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极为重要,力学本身的发展就一直离不开物性和对物性的研究。 近代工程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宏观状态下物体内部原子、分子所处的微观状态和相互作用过程,从而认识宏观状态参量扩大后物体的宏观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物理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不但可直接为工程技术提供所需介质和材科的物性,也将为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创造条件。
作文标题: 水的压力—-科学小论文 关 键 词: 高中高三 1200字 字 数: 12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1200字的作文,题目为:《水的压力—-科学小论文》,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记得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东阳游泳馆游泳。来到游泳池,我脱下衣裤,便下水游泳去了。我兴致勃勃地游着,突然,我感觉耳朵有一点疼痛,可我觉得无所谓就忍着,又在下面游了一会儿。哎呀,不行,我的耳朵又疼了,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浮出水面。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我为什么会在游泳时感觉耳朵疼?”爸爸告诉我:“也许是你潜得有点深了,水的压力比较大,你的耳朵承受不了,所以就疼了。”于是我对水的压力产生了好奇,想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回家后,我翻阅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可上面写东西的太少,弄得我似非似懂,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资料,知道了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也就越小。为此我做了个试验来验证一下。材料主要是:1个废旧的铁桶、1小块橡皮泥、1个钉子、1个小铁锤。我在地上放好铁桶,叫爸爸帮忙用锤子和钉子把铁桶分别钉出三个孔。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中部和上部。然后用橡皮泥把三个孔堵住,在铁桶中加满水后,将上孔的橡皮泥拿开,记下水喷射落地的位置。再加满水后,将中孔的橡皮泥拿开,记下水喷射落地的位置。最后加满水后,将下孔的橡皮泥拿开,记下水喷射落地的位置。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就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我在游泳池中位于水深不同的位置,耳朵感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我的耳朵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也就不一样了。为了知道水的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一个小试验,主要材料是:小纸盒1个、塑料管1根。我先把一个小纸盒上口弄一个洞出来,然后我用一根塑料管插入小纸盒的口,并插得紧紧的。然后我通过那根塑料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加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破裂开了。我经过多次试验,结果基本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的底部破裂开了。我再次上网仔细查询有关水的压力方面的知识。知道它是水或其他液体垂直作用于其界面并指向作用面的力。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按液体静止或流动区分为静水压强与动水压强。在水力学及工程学科中也有将压强称为压力。最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就是根据水的压力而得到的,它的原理是:部分或全部浸没于静止液体中的物体,其表面所受到的静水总压力仅存在铅直分力,也叫做浮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还有那静水压强传递的帕斯卡定律,这些都是我们上初中以后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呢! 此外,爱美的女士可以在游泳的过程中“一举多得”。有某知名大学体育教育系教授说过,人在游泳的过程中,会受到水的压力、浮力、阻力的共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力共同作用在身体上,效果与按摩类似。平时经常游泳,身体的皮肤不断受到水流的“按摩”,就能促进血液循环,起美容的功效。根据水压原理,我们可以制成水压传感器、水压测控仪器等,并广泛应用在工业设备、水利、化工、医疗、电力、楼宇供水等压力测量与控制。水的压力真是无处不在,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为人们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啊! 名师点评:小作者这篇作文,是一篇科学实验小论文。小作者针对“水的压力”这个研究对象,创设了了特定的条件——在铁桶分别钉出位置不同的三个孔,然后经过三次实验,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得出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就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这个实验的结论。小作者又具体描述了自己做的第二个实验,让读者看到了具体的实验过程,得出了“水压还和重量有关”的第二个实验结论。本篇作文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实验小论文。(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2009-11-25 9:35:00
陈光浩(Guang-Hao CHEN)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终生教授、环境工程专业主任、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主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特区政府污水处理工程技术顾问,国际水协(IWA)污泥处理专家委员会课题组成员,国际水协水力学会(IAHR)下水道联合专家委员会理事,《Water Research》副主编,《IWA Journal:AQUA》亚太区编委,《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专辑主编,《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Supply》专辑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特邀主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学刊特邀编委。多年来出版学术专著/论文集12册,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包括SCI论文51篇(其中26篇发表在《Water Research》等环境学科一流刊物上),EI论文5篇,获美国、英国、新加坡发明专利共3项,获日本政府、三菱公司、香港研资局、香港渠务署等研究项目近40项。E-mail: ceghchen@ust.hkTel.: (852) 2358-8752--------------------------------------------------------------------------------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Sustainable 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可持续性非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新系统Excess sludge minimiz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减量方法Biofilm, denitrification and corrosion control in sewer 污水管道中污染物转化及生物膜Micro-pollutant degradation in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 and low-cost MBR system development 膜生物处理Re-use of water treatment works sludge in sewage treatment works and phosphorus adsorption on aluminium hydroxide 自来水厂污泥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之利用及磷之吸附Courses TaughtCIVL 142 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IVL 242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CIVL 344 Solid Waste ManagementCIVL 345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Aqueous SystemsCIVL 346 Process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acilitiesCIVL 542 Biological Waste TreatmentCIVL 543 Aquatic ChemistryCIVL 544 Process Desig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CIEM 548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Publication (2003~)Book/ Book Chapter/Journal IssueG. H. Chen, J. C. Huang, C Shang, H. H. P Fang, and Y. Watanabe (2004). Editor of the Special Issue of Creative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Densely Populated Urban Area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Vol., 04, No. 01, 166 pages.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4). ATR-FTIR and XPS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simple organic acids and aluminium hydroxide. In: Young Researchers 2004 (ed by P Lens and R Stuetz),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eries, IWA publisher, 2004.G. H. Chen, C. Shang, and X. R. Zhang (2006). Editor of the Special Issue of Leading-edge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Management.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Vol., 06, No. 06, 183 pages.G. H. Chen. Water Reuse in Asia. I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Water Reclamation and Ruse, edited by B. Jimemez and T. Asano, IWA publisher (in press).G. H. Chen and J. H. Qu (2007). Editor of the Special Issu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in preparation).Invited Overseas Conference/Workshop Presentations/Guest LecturesG. H. Chen (2004). Novel approaches to reduce excess sludge i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Hokkaido University Centre of Excellence (COE) Lectures on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Sapporo, Japan, July 07, 2004.G. H. Chen and Chii Shang (2004).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of MBR in treating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sewage and evaluation of virus rejection. Hokkaido University COE Workshop on Membrane Bioreactor, Sapporo, Japan, July 12, 2004.D. H. W. Leung, K. R. Sharma, and G. H. Chen (2004). Effect of detached/re-suspended solids from sewer sediment on the sewage phase bacterial activity. Keynote presentation at IWA Sponsor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Beijing, China, August 14-15, 2004.G. H. Chen (2005). Applications of MBR/MF/RO in sewage reuse/recycle. Hokkaido University COE workshop on MBR, Sapporo, Japan, June 11, 2005.G. H. Chen (2005). Pilot studies of membrane technology for effluent reu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technologie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Hong Kong, August 8-10, 2005.G. H. Chen (2006). Modelling of biotreatment-Theory and practice. Hokkaido University COE Lectures on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ugust 03, 2006.G. H. Chen (2006). Reuse of alum sludge in sewage treatment and phosphorus/Nom adsorption on aluminum hydroxide, Hokkaido University COE Lectures on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ugust 03, 2006.G. H. Chen (2006). Is biofilm formation the key player in bio-fouling of MBR? 1st IMECT, Sapporo, 18 August 2006, Japan.Journal PapersS. Saby, M. Djafer, and G. H. Chen (2003). Effect of low ORP in anoxic sludge zone on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in an oxic-settling-an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OSA process). Water Research, 37(1), pp.11-20.Y. Chen, Y. Zhang, and G. H. Chen (2003). Appropriate conditions for maximizing catalytic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nitrate into nitrogen gas in groundwater. Water Research, 37(10), pp. 2489-2495.G. H. Chen, D. H. K. Leung and J. C. Huang (2003). Biofilm in the sediment phase of a sanitary gravity sewer. Water Research, 37(11), pp.2784-2788.G. H. Chen, M. T. Wong, S. Okabe, and Y. Watanabe (2003). Dynamic response of nitrifying activated sludge batch cultures to increased chloride concentration. Water Research, 37(13), pp.3125-3135.G. H. Chen, K. J. An., S. Saby, E. Brois, and M. Djafer (2003). Possible cause of excess sludge reduction in an oxic-settling-an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OSA Process). Water Research, 37(16), pp.3843-3864.X. H. Guan, Shang C, S. M. Yu, and G. H. Chen (2004). Exploratory study on reuse of water treatment works sludge to enhance primary sewage treatment.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04(1), pp.159-164.G. H. Chen and M. T. Wong (2004). Impact of increased chloride concentration to nitrifying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130(2), pp.116-125.Y. Chen, Y. Zhang, G. H. Chen, and K. R. Sharma (2004). Hydrogen-based catalytic ceramic membrane for removing nitrate i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5, pp.227-234.X. H. Guan, Q. Liu,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5). Reuse of water treatment works sludge to enhance particulate pollutant removal from sewage. Water Research, 39(15), pp.3433-3440.X. H. Guan, Q. Liu,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5). Surface complexation of condensed phosphate to aluminium hydroxide: An ART-FTIR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89(2), pp.319-327.M. H. Wong, C. Shang and G. H. Chen (2005). Bacteriophage MS-2 Removal by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Water Research, 39 (17), pp.4211-4219.D. H. W. Leung, G. H. Chen and K. R. Sharma (2005). Effect of attached/re-suspended solids from sewer sediment on sewage phase bacterial activity.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3), pp.147-152.X. H. Guan, G. H. Chen, C. Shang, and J. Zhu (2005). ATR-FTIR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plexation of Myo-inositol Hexaphosphate with Aluminum Hydroxid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93(2), pp. 296-302.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6).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organic matter with phosphate on aluminum hydroxid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96(1), pp.51-58.G. N. Lau, K. R. Sharma, G. H. Chen and M. C. M. van Loosdrecht (2006). Integration of sulfate reduction,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and nitrification to achieve low-cost excess sludge minimization for Hong Kong sewage.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3), pp.227-235.H. L. S. Tam, D. T. W. Tang, K. R. Sharma and G. H. Chen (2006). A pilot study of a membrane bio-reactor in treating fresh water sewage and saline sewage in Hong Kong (invited paper).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 (7), pp.1253-1264.S. Y. C. Lee, L. M. Wang, Y. Xue, N. Ge, X. Yang, and G. H. Chen (2006). Natural estrogens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Shenzhen and the sewage of Hong Kong.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12(2), pp.301-312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6). Combining kinetic investigation with surface spectroscopic examination to study the role of aromatic carboxyl groups in NOM adsorption by aluminum hydroxid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01, pp.419-427.X. H. Guan, C. Shang and G. H. Chen (2006). ATR-FTIR investigation on the role of phenolic groups in the interaction of NOM with aluminum hydroxide. Chemosphere, 65, pp.2074-2081.H. L. S. Tam, D. T. W. Tang, K R Sharma and G. H. Chen (2006). A pilot study for sewage reclamation and reuse with MBR/RO and MF/RO systems. Desalination. 202 (1-3), 106-113.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6). Role of carboxylic and phenolic groups in NOM adsorption on minerals: a review.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6(6), 155-164.G. H. Chen and S. K. Pang (2006). Development of a low-cost dynamic filter immersed i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6(6), pp.111-117.An. K. J. and G. H. Chen. A COD balance analysis of an oxic-settling-an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attentively accepted).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on aluminum hydroxide.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es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Referred oral presentations only)X. H. Guan, C. Shang, and G H Chen (2003).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reactive, condensed, and organic phosphate on aluminum hydroxide. IWA-ASPAC 2003 Conference, October 13-18, 2003, The Philippines.D. H. W Leung and G H Chen (2004). Effect of detached/re-suspended solids from sewer biofilm on the oxygen uptake of sewage phase in a sewer. IWA 1st Asian Junior Scientist Workshop on Sewer Network Processes & Urban Drainage, 7-10 February 2004, Malacca, Malaysia.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4). ATR-FTIR and XPS studies on structure of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simple organic acids and aluminum hydroxide. The 2nd Young Researchers Conference, May 3-4 2004,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H M Wong, C Shang, and G. H. Chen (2004). Factors affecting virus removal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IWA Specialized Conference on Water Environment Membrane Technology (WEMT 2004), June 7-10 2004, Seoul, Korea.D H. W Leung, G. H. Chen and K R Sharma (2004). Effect of attached/re-suspended solids from sewer sediment on sewage phase bacterial activity. The 4th IWA Specialized Conference on Sewer Processes and Networks. November 22-24, 2004, Funchal, Portugal.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4).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on aluminum hydroxide. The 4th World Water Congress, 19-24 September 2004, Marrakech, Morocco.H L S Tam, D T W Tang, G. H. Chen, C Shang, K M Ho and K R Sharma (2004). A Pilot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membrane bio-reactor in treating fresh water sewage and saline sewage in Hong Kong. The 4th World Water Congress, 19-24 September 2004, Marrakech, Morocco.X. H. Guan, G. H. Chen, and C. Shang (2004).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pyromellitate with aluminum hydroxide. The 228th American Chemistry Association National Meeting, August, Philadelphia, USA.H M Wong, C Shang, and G. H. Chen (2004).Membrane bioreactor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virus rejection. European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pril, Oostende, Belgium.H W D Leung, G. H. Chen, T. Ito, S Okabe, and Y. Watanabe (2004). Comparison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d their roles in carbon mineralization in sewer biofilms growing under aerophilic and microaerophilic conditions. IWA Specializ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films 2004, 24-16 October, 2004, Las Vegas, Nevada, USA.G. N. Lau, K. R. Sharma, G. H. Chen and M. C. M. van Loosdrecht (2005). Integration of sulfate reduction,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and nitrification to achieve low-cost excess sludge minimization for Hong Kong sewage. The 3rd IWA Leading-edge Conference o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6-8 June 2005, Sapporo, Japan (orally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Sludge Management).A. Lau, D. H. W. Leung, and G. H. Chen (2005). Study of Hydrolysis of Particulate Organics in Gravity Sewer. 1st IWA-ASPIRE Conference, 10-15 July, 2005, Singapore.G. N. Lau, K. R. Sharma, and G. H. Chen (2005).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utilizing dissolved sulfides produced during anaerobic treatment of sulfate containing wastewater. 1st IWA-ASPIRE Conference, 10-15 July, 2005, Singapore.H. L. S. Tam, D. T. W. Tang, K R Sharma and G. H. Chen (2005). A pilot study for sewage reclamation and reuse with MBR/RO and MF/RO systems.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Sustainability, 8-11 November, 2005, Korea.F. Jiang, D. H. W. Leung, S. Y. Li, and G. H. Chen (2006). Use of genetic algorithm as an efficient tool to calibrate ASM3-based sewer process model. The 2nd IWA Specializ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w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OM 06), October 24-28, 2006, Vienna, Austria.Selected Professional ActivitiesInternationalIssue Editor of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0)Issue Editor of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2004, 2006)Associate Editor of Water Research (2005-2009)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IWA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 Technology (AQUA) (2006~)Task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IWA Sludge Management Specialist Group (2004~)Management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IWA/IAHR Joint Working Group on Sewer Systems & Process (2004~)Organizer and Chairman, IWA Sponsor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8-10 October 1999, Hong Kong.Organizer and Chairman, IWA Sponsore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ed Conference on Creative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Densely Populated Urban Areas, September 18-20 2002, Hong Kong.Regional Organizing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3rd IWA Leading-edge Conference o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6-8 June 2005, Sapporo, Japan.Organizing Committee Member of IWA Chemical Industries 2005, July 14 -16 2005, Tsukuba & Kashima, Japan.Session Chairman, the 4th Japan-Netherlands Workshop on Integrate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October 9-11, 2000, Japan.Session Chairman, the 1st IWA-ASPIRE conference, July 10-15, 2005, Singapore.Organizing and Program Committees Member of the 2nd IWA Conference on Sew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OM06), 26-28 October, 2006, Austria.Director of the Croucher Foundation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Leading-edge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Management, September 16-20, 2006.Director of the Croucher Foundation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tentative). 2007/2008.Director of the Croucher Foundation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New concepts and innovations towards Energy and Resources Reduction and Recovery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ntative). 2007/2008.National and LocalCo-organizer, the 1st Forum of China Young Leading Schola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June 19-22, 2001, Shenzhen.Organizer of a special tailor-made training course on modelling biotreatment processes for the Drainage Services Department, January 18-20, 2005, Hong Kong.Organizer of a half-day special seminar on Small Scale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Drainage Services Department, 1999, Hong Kong.Organizer of a one-day special workshop on Leading-edge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nd Effluent Reuse and Recycling Practices in Japan (with Professor Y. Watanabe) on September 07, 2005, Hong Kong.Editorial Committee Member of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2005~).Editorial Committee Member of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an English journal published by the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distributed by Springer-Verlag publisher (2006~).Organizer of a one-day special workshop with the IWA Hong Kong Chamber on Regulations, Technologie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September 18, 2006, Hong Kong (with Professors T. Asano, G. Amy, S. Matsui, J. Rose).Adjunct Professor of Zhejiang University (2002~).Independent Director of EcoWater Co. (listed in Singapore) (2004-2006).Independent Technical Checker to Mitsubishi Rayon Group (2003).Consultant to the HKSAR Government.Post-graduate Students Supervision at HKUST3 PhD and 18 Master students have been graduated under my supervision/co-supervision. Currently supervising 6 Master and 4 PhD students.Research GrantTotal research money acquired so far from HKRGC, DSD, ECF, HKUST, Croucher Foundation, and industries: ~13 M HK$.
物理力学是力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出发,运用近代物理学、物理化学和量子化学等学科的成就,通过分析研究和数值计算,阐明介质和材料的宏观性质,并对介质和材料的宏观现象及其运动规律作出微观解释。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分析力学、运动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变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爆炸力学、磁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性力学、物理力学、天体力学、生物力学、计算力学 物理力学主要研究平衡现象,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对于这类问题,物理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 物理力学对非平衡现象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趋向于平衡的过程,如各种化学反应和弛豫现象的研究;二是偏离平衡状态较小的、稳定的非平衡过程,如物质的扩散、热传导、粘性以及热辐射等的研究;三是远离于衡态的问题,如开放系统中所遇到的各种能量耗散过程的研究;四是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所发生的突变过程,如相变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于非平衡统计力学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 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三个方面:高温气体性质,研究气体在高温下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辐射性质以及与各种动力学过程有关的弛豫现象;稠密流体性质,主要研究高压气体和各种液体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以及相变行为等;固体材料性质,利用微观理论研究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以及本构关系等。 物质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规律的知识,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极为重要,力学本身的发展就一直离不开物性和对物性的研究。 近代工程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宏观状态下物体内部原子、分子所处的微观状态和相互作用过程,从而认识宏观状态参量扩大后物体的宏观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物理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不但可直接为工程技术提供所需介质和材科的物性,也将为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创造条件。
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工程力学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梁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梁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 ,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物体流变学是研究较广义的力学运动的一个新学科。1929年,美国的宾厄姆倡议设立流变学学会,这门学科才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方法 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与计算两个方面。但两者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促进。实验研究 工程力学包括实验力学,结构检验,结构试验分析。模型试验分部分模型和整体模型试验。结构的现场测试包括结构构件的试验及整体结构的试验。实验研究是验证和发展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段。结构的现场测试还有其他的目的: ①验证结构的机能与安全性是否符合结构的计划、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②对结构在使用阶段中的健全性的鉴定,并得到维修及加固的资料。理论分析与计算 结构理论分析的步骤是首先确定计算模型,然后选择计算方法。 土力学在二十世纪初期即逐淅形成,并在40年代以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初期,泰尔扎吉起了重要作用。岩体力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专题学术讨沦,其后并已由对具有不连续面的硬岩性质的研究扩展到对软岩性质的研究。岩体力学是以工程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两门学科的融合而发展的。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半期,连续体力学的特点是研究各个物体的性质,如梁的刚度与强度,柱的稳定性,变形与力的关系,弹性模量,粘性模量等。这一时期的连续体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研究物体的各种性质。它是由质点力学的定律推广到连续体力学的定律,因而自然也出现一些矛盾。 于是基于二十世纪前半期物理学的进展 ,并以现代数学为基础,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理性力学。1945年,赖纳提出了关于粘性流体分析的论文,1948年,里夫林提出了关于弹性固体分析的论文,逐步奠定了所谓理性连续体力学的新体系。 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进步,工程学家也同力学家和数学家一样对工程力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如在桁架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分析方法,到1847年,美国的桥梁工程师惠普尔才发表了正确的桁架分析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化实验设备的使用,新型材料的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和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促使工程力学日新月异地发展。 质点、质点系及刚体力学是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指一种理想化的固体,其大小及形状是固定的,不因外来作用而改变,即质点系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绝对不变的。理论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定律,它是研究工程技术科学的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等。尤其是前三门力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广泛,习惯上把这三门学科统称为建筑力学,以表示这是一门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各种作用对各种形式的土木建筑物的影响的学科。 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即计算力学。计算力学又分为基础计算力学及工程计算力学两个分支 ,后者应用于建筑力学时,它的四大支柱是建筑力学、离散化技术、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其任务是利用离散化技术和工程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方法,结构优化方法和结构分析图像显示等。 如按使结构产生反应的作用性质分类,工程力学的许多分支都可以 再分为静力学与动力学。例如结构静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后者主要包括:结构振动理论、波动力学、结构动力稳定性理论。由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几乎都是随机的,而材料强度在本质上也具有非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概率统计理论在工程力学上的应用愈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方法,如可靠性力学、概率有限元法等。编辑本段《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土木系承办的以工程应用为特点的全国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力学在工程及结构中的应用,刊登力学在科研、设计、施工、教学和生产方面具有学术水平、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论文,包括力学在土木建筑、水工港工、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航海造船、航空航天、矿山冶金、机械化工、国防军工、防灾减灾、能源环保等工程中的应用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所以,它是力学刊物中专业覆盖面最宽、行业涉及面最广的期刊之一。《工程力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土木系 出版单位:《工程力学》杂志社[1] 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0-4750 国内统一刊号:CN11-2595/O3 国际刊名代码:(CODEN)GOLIEB 性质及等级:EI全刊收录的一级学会主办的O3力学类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在各类科技期刊排名中,载文量、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位居前列。其中1999年在力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一位,2002年名列第二 年期数:月刊。每年另有两期正规增刊(审批、Ei收录) 印张及版面:16个印张256页,大16K双栏 邮发代号:82-862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工程力学 作 者: 宋本超,卞西文 主编《工程力学》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2] 出版时间: 2010-1-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18063950 定价:¥29.00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编写。本书共20章,由静力学、材料力学以及运动学与动力学三部分组成。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等内容,主要研究受力分析和刚体的平衡问题,是材料力学的基础。材料力学部分包括轴向拉伸或压缩、扭转、剪切与挤压、弯曲变形、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等内容。运动学与动力学部分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运动合成、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基础、动能定理以及动静法等内容。为了便于学习,每章后面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答案。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各院校也可以根据学时的安排和专业需要选讲部分内容。目录 第一篇 静力学 引言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1.1 刚体的概念 1.1.2 力的概念 1.1.3 集中力与均布载荷 1.1.4 力系 1.1.5 平衡 1.2 静力学公理 1.2.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公理一) 1.2.2 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 1.2.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1.2.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公理四)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3.1 约束相关概念 1.3.2 常见的约束类型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简单力系 2.1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1.1 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1.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2.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2.2 合力投影定理 2.2.3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2.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2.3 力对点之矩与合力矩定理 2.3.1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2.3.2 合力矩定理 2.4 平面力偶理论 2.4.1 力偶的概念 2.4.2 力偶的性质 2.4.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2.4.4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的平移定理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3.2.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3.2.2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3.3.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2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3.4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物体系统的平衡 3.4.1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3.4.2 物体系统的平衡 3.5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空间力系 4.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4.1.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4.1.2 合力投影定理 4.2 力对轴的矩 4.2.1 力对轴之矩 4.2.2 合力矩定理 4.3 空间力系的平衡及其应用 4.3.1 空间力系的简化 4.3.2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4.3.3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解法 4.4 重心与形心 4.4.1 物体的重心 4.4.2 平面图形的形心 4.4.3 用组合法确定平面组合图形的形心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材料力学 引言 第5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6章 剪切与挤压 第7章 圆轴扭转 第8章 弯曲内力 第9章 弯曲应力 第10章 弯曲变形 第11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12章 组合变形 第13章 压杆稳定 第三篇 运动学与动力学 引言 第14章 点的运动 第15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第16章 点的合成运动 第17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第18章 质点和刚体动力学基础 第19章 动能定理 第20章 动静法 附录Ⅰ 常用图形的几何性质 附录Ⅱ 型钢表 附录Ⅲ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书 名: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作 者:赵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111266075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元内容简介 本教材适用于工科非机类各专业本科生,机械类各专业自学考试本科生,机类各专业专科生,参考学时40-90学时。学时安排可分为三种:少学时(40学时)讲授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强度设计和压杆稳定设计;中学时(65学时)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全部内容;多学时(90学时)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力学全部内容。 本教材内容编排以够用为度,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注重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联系,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全部插图具有三维效果。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每章配有附录,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小结;选择典型问题进行讨论、讲解;总结解题方法;设置思考题供学生学习。为降低学生购书成本,此部分附于随书光盘中。图书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力矩的计算 第三节 力偶的计算 第四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五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第二节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三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第一节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二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三节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第四节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四章 重心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一节 物体的重心坐标公式 第二节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二篇 材料学 第五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变形固体的概念 第二节 杆件的内力和应力 第三节 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应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六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 第一节 直杆轴向拉伸(压缩)时的轴力与轴力图 第二节 轴扭转时的内力及内力图 第三节 梁弯曲时的内力及内力图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七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第一节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设计 第二节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变形 第三节 拉(压)杆超静定问题 第四节 材料受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八章 剪切挤压实用计算 第一节 剪切与挤压 第二节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九章 圆轴的扭转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刚度设计 第一节 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分析 第二节 圆轴扭转强度设计 第三节 圆轴扭转变形与相对扭转角 第四节 扭转时圆轴的剐度设计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十章 梁的强度 第一节 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第三篇 运动力学 附录 参考文献 [3]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工程力学》 武昭晖 张淑娟 葛序风 主编 16开 2008年8月出版 定价:25.00元 ISBN 978-7-301-13653-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3篇12章,第1篇为静力学部分,第2篇为材料力学部分,第3篇为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 本书文字简明,内容精练,简化理论推导,注重理论应用。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60~70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目录 第1篇 静力学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第2章 平面力系 第3章 空间力系 第2篇 材料力学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5章 剪切与挤压 第6章 圆轴扭转 第7章 平面弯曲 第8 章 强度理论与组合 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第3篇 运动学和动力学 第9章 点的运动 第10章 刚体的运动 第11章 动能定理 第12章 动静法编辑本段相关院校 很多理工科学校都开设工程力学这个专业。 研究生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是(排名依据中国研究生院分专业排名): 1、大连理工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 3、同济大学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清华大学 7、北京理工大学 8、浙江大学 9、西安交通大学 10、重庆大学
不太好发。核心学报自然比普刊难发的多。但这并不是一定的,有些普刊的审核难度与要求甚至要高于一些核心,这个真的要看具体的期刊。还有就是学报类核心比非学报类核心难发程度和要求会更高。主要是因为学报编辑部多是兼职编辑,加上都是老学究,审核的速度慢,周期长,难度高。还有就是未必普刊就很好发,市面上常见的,特别是代理中介给你推荐的,一般来说难度不大,但他不会推荐的那些就很麻烦,有些是审核要求很高,有些则是出刊会经常性拖刊,或者是后续非常非常麻烦。土力学是一门工程实用的学科,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是指导土木、交通、水利、地质、采矿等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重要理论来源。它专门研究土的工程性质以用于解决地基与基础及有关工程问题,可应用于分析地基与基础设计以及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领域。
我就是岩土类的研究生,不知道你论文怎么样,简单推荐几个最牛的,最难录用的,岩土工程学报其次,岩土力学然后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工程好像还有个学报如果涉及到土力学理论推导,还有计算力学可投另外,各个大学的学报也都可以录用岩土类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天大学报,吉大学报等等如果要仅仅是发表而已,还可以找一下非EI刊源的什么山西建筑啊,等等,比较好录用
Bo Huang, Jian-hua Yin, Shi-ming Wu, Yun-min Chen, Dynamic Testing of Silt Using Bender Element, Proc. of GeoEng2000, Australia黄博,陈云敏,殷建华,吴世明,控制试样剪切模量的动三轴液化试验,岩土工程学报,2000, Vol.22, No.6,pp. 682-685黄博,陈云敏,殷建华,吴世明,粉土的动力特性及液化势研究,工程勘察,2001,No.2, pp.7-10黄博,殷建华,陈云敏,吴世明,压电陶瓷弯曲元法测试土样弹性剪切模量,振动工程学报,2001,Vol.14, No.2,pp. 155-160(EI收录)黄博,陈云敏,殷建华,吴世明,基于动三轴试验的现场液化判别剪切波速法,水利学报,2002,第10期,pp. 21-26(EI收录)黄博,陈云敏,殷建华,吴世明,粉土和粉砂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Vol.36, No.2,pp. 143-147(EI收录)姬美秀,陈云敏,黄博,弯曲元试验高精度测试土样剪切波速方法,岩土工程学报,2003,Vol.24, No.6, pp.732-736黄博,陈云敏,姬美秀,海浪循环荷载下海洋土的液化,第九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2003,pp.1091-1094陈颖平,黄博,陈云敏.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粘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2005.岩土工程学报, 27(9): 1065-1071陈云敏,陈颖平,黄博. 应力水平对结构性软粘土静力和动力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5):937~945陈云敏,周燕国,黄博. 2005. 利用弯曲元测试砂土剪切模量的国际平行试验,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Vol.28, No.6, pp.732-736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6篇划时代的论文,分别为:1.《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2.《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3.《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5.《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6.《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年后的2005年因此被定为“2005 世界物理年”。1905年3月,德国《物理年鉴》发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认为光是由分离的粒子所组成。爱因斯坦解释光也是由小的能量粒子(光量子)组成的,并且量子可以像单个的粒子那样运动。“光量子”理论把1900年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大大推进一步,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波动—粒子二元性。 1905年5月11日,德国《物理年鉴》发表一篇用布朗运动解释微小颗粒随机游走的现象的论文《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ä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ü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这篇论文是对布朗运动这种平移扩散的开创性研究。 1905年6月30日,德国《物理年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论文中提出了两个基本公理:“光速不变”,以及“相对性原理”。 1905年9月27日,德国《物理年鉴》刊出《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Ist die Trägheit eines Kö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ängig?),认为“物体的质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随后导出了E = mc²的公式。
徐博洋在scl上发表的论文有:等用富氧燃烧锅炉高温烟气制取高热值生物质气化气的系统、流体力学研究方向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工程流体力学。1、徐博洋作为第一、二作者的研究论文《AHandFoodandMouthDiseaseModelwithPeriodicTransmissionRateinWenzhou,China》2014年初发表于SCI源期刊;2、“统计建模”小分队的李洁和傅妍珺为第一、二作者的研究论文《ASpatialTemporalARMAModeloftheIncidenceof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Wenzhou,China》发表于SCI源期刊。这两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院数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新突破!
1.爱因斯坦论测定分子大小的博士论文2.爱因斯坦论布朗运动3.爱因斯坦论相对论论文4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5.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假说的早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