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的论文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的论文

你喜欢「吃豆腐」吗?别想歪,吃豆腐还能带来身体健康的好处。最近《循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说了,和基本不吃豆腐相比,每周吃150克以上的豆腐,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下降了18%。

这个研究是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团队分析了20万名参与者数据得出的。分析还显示,豆腐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很有可能与豆腐中的异黄酮(Isoflavone)密不可分,在研究中摄入异黄酮最多的一组参与者,心脏病发病风险也下降了13 %。

其实,哈佛团队开展的这项研究,重点是放在了异黄酮上面,毕竟豆制品作为植物性的蛋白来源,肯定是相对健康的食物,但豆制品的好处到底该归功于谁,争议可就大了。

在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营养委员会发表的指南中就认为,豆制品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它对心脏有益的主要原因,而异黄酮保护心脏的证据还「几乎没有」。

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研证据认为,异黄酮能通过抗炎、降脂、改善血管活性等多种路径,起到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而且也许好处对女性比男性更多,因为异黄酮与雌性荷尔蒙结构相似。

队列研究的参与者们透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报告了摄入豆腐等各种含异黄酮较多食品的量,然后由研究者进行换算,结合对少数参与者进行的代谢指标检查,评定出最终的异黄酮摄入。

整体而言,参与者们每天摄入的异黄酮中位值是0.34-0.43毫克,而有4.1%的参与者属于比较爱吃豆腐的类型,每周摄入量超过了150克。

在汇总各项队列研究的数据之后,研究团队得出了前文说过的,爱吃豆腐的人有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的好处。

分析还显示,女性摄入异黄酮或者豆腐的好处,确实和雌激素密切相关。尚未绝经的年轻女性,和绝经后未补充雌激素的中老年女性,吃豆腐每周超过150克,都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下降50%有关。

但对于绝经后在补充雌激素的女性来说,吃豆腐却完全没能体现类似的好处,对此研究团队认为,可能是补充激素的好处就已经够多,不需要豆腐里的异黄酮再来增援了。HPFS研究则提示,男性吃豆腐的获益基本就是与风险下降20%有关。

不过论文的通讯作者哈佛大学教授Qi Sun表示,要对论文的结论谨慎解读:「 不管从任何层面来说,我都不认为豆腐是一种神奇食品,饮食的整体健康才是关键,而豆腐作为一种很健康的食品,可以被列入考虑。」

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罗夫教授率领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了利用人工智能(AI)确定“地外文明(ETC)”存在证据的“伽利略计划”。多家西方媒体在2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那么这个天马行空的项目,它的内容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罗夫教授以前曾在恒星间天体“奥陌陌”(从太阳系外飞来的全长约400米、宽约40米的茄形天体。2017年被发现,2018年离开太阳系)上,主张奥陌陌是“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因此他的学说在如今的天文学界被视为异端。 罗夫教授研究小组将寻找ETC证据的项目命名为“伽利略”。是因为16~17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地心说”为主流的时代主张了“日心说”,所以他被视为异端。现在的罗夫研究小组似乎大概是在重复着这种境遇吧。 据悉,该项目是对调查外星人电波的民间研究“地外智慧生命 探索 (SETI)”的补充。因为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搜寻地外文明(SETI)研究中心最近声称:通过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他们找到了8个新的“快速射电暴”(FRB)。研究中心认为它们很可能是外星人的超光速飞船爆炸而产生的。 因此,利用AI,调查天文学研究论文和高分辨率望远镜的数据,找出外星人飞船(外星人的交通工具等)和非地球制造的外星人人造卫星等,以此证明ETC的存在。上个月,掌管美国情报机关的国家情报长官办公室公布了有关144件未经确认的空中现象(UAP)的报告书,并承认“有143件即使进行分析也不知道其真实身份”。据悉,他们也将对这一报告书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 人工智能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先进的思维模式,帮助我们能够更好更快的找到外星人。 《英国每日邮报》的采访时,罗夫教授说:“报告书公布后,科学界的风向就变成了必须要寻找地球以外存在高 科技 技术的证据。地球以外的技术的发现对我们的世界带来的影响无法估量。考虑到陆续被发现的太阳系以外的地外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适当,有水,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的区域)的行星的话,不可能否定ETC存在的可能性。我想在2023年之前可以发现ETC”。 的确,在这个太阳系中有一颗名为地球的拥有智慧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是包括太阳系在内的“银河系”有2000亿颗恒星。此外,据推测,宇宙中除了“银河”之外,还有“仙女座银河”、“车轮银河”、“蝌蚪银河”、“雪茄银河”等多达2万亿个星系。另一位天文学家指出:“每两颗恒星中就有一颗位于宜居带的行星。”,因此,或许某些星球上可能存在外星智慧生命,但重点可能是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到达地球。 罗夫教授重申,“奥陌陌”正在逆天而行。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它是一个外星物体,配备了一个非常薄的光帆(一种反射恒星发出的光并将其转化为液压动力的装置)。”。他再一次强调了奥陌陌是“宇宙飞船”的理论。 那么,这个天文学界的“异端”会改变世界吗?他们声称最快2023年能够找到外星人的存在,时间不是太长,我们还能等,所以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这个“异端学说”能否再一次改变世界。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的。

理论依据是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说明用多元的方式评价学生,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即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的观点。

因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重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所以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超过20所大学颁给他荣誉学位。

《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有人有特异功能,但还不能算是超能力吧

你说的不是篮球吧。。。。 霍华德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超过20所大学颁给他荣誉学位。《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不仅加德纳本人的有关著作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其他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和论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也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 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Galton)开创了对智力进行测量的先河。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和西蒙(Simon)为了鉴别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以让他们接受特殊的教育,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智力测验量表。从此,智力测试便风靡美国乃至全世界。然而,也正是从智力测试产生之日起,关于智力测试局限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它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智力测试的潜在理念即智力是一元的、是一种单一的整合的能力而提出的。 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加德纳(1943-)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斯克兰顿(Scranton)市,自幼热爱音乐特别是钢琴艺术,高中后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哈佛大学度过的。

为了留下这位中国人,哈佛打破传承300年的校规,他的名字叫尹希,是一位天才,他的求生生涯一直都是一个词 优秀

张逸凌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骨科医学博士,师从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哈佛大学Zhigang He教授,张逸凌博士已在Neuron,Spine等顶级期刊及中华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骨科杂志等发表论文25篇,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14项,国际PCT专利41项。张逸凌带领长木谷自主研发的这项骨科数字化手术完整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600余家三甲医院成功落地,每年有数万名骨关节患者在这项创新型科研产品的帮助下重获健康,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大力扶植下,长木谷将加速这项创新型科研产品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拉近地域间的医疗差异,让骨科数字化手术完整解决方案覆盖至全国每家医院,具体不妨百度一下。

哈佛大学教授论文发表

还不错。哈佛大学邹力教授实验室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题为“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 is a Self-Perpetuating Process in ALT-Associated PML Bodies”的文章,工作认真,很受学校学生的喜欢。教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ào shòu,现解释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最高级学衔;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对私塾老师的敬称;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如果你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在读研或博或大学生,那就好说了,交给有关教授审核,发给学校校刊或向国际医学界文章投稿。若你不是,就只能向国际医学界文章投稿了,也可以从哈佛校网上招考有关教授的资料,给他发邮件问能不能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论文,把自己文章发给他(英文)。当然,若你的文章一点深度和创新都没有,这种概率为0

资质是指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的工作绩效的个人特质。这些个人特质既包括知识、技能等表层特质,又涵盖了深层的个性、价值观念,内驱力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们把这个词的外延也扩展到法人(既单位或社会组织).例如我们常讲房地产开发单位的资质指的就是一能不能进行房地产开发,二不同资质开发的面积及房屋类型不一样。 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莱兰德在其发表的题为《测量资质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资质(competence)一词。这个词在国内有四种翻译法:胜任力,胜任特征,素质,资质。虽然具体用语上有差异,但其内涵是一致的。 麦克莱兰德认为,个人的行为品质和特征比智商更能有效地决定人们工作绩效的高低,因此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总体测试的方法,转而衡量那些对人在某一特定工作中的绩效表现有直接影响的特征。他把这些特征称作资质。 自从资质的概念提出之后,很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资质”一词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总体来说,学者们关于资质的定义,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1、资质是一种个人的基本特征 资质是个人所具有的与工作相关的一种特征,正是这种特征产生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不良者的区别。资质是一个人或个体的基本特征,与高效率和高效的工作业绩有密切联系,并且可以测量。为了区分一般员工和优秀员工,人们一般将资质分为普通资质和特殊资质两类,普通资质是指从事工作必要的条件,特殊资质则是能够将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区分开的资质。 2、资质是一种行为 这种观点强调资质的可观察性,主张资质是一种可以预期并加以衡量的、用来完成和实现工作目标的行为或者行为组合,是人们(在工作中)需要展示的行为模式的组合,而不是工作本身。资质是一种明显的、能使个体胜任的完成某项工作的行为。换言之,那些导致工作绩效有差异的个人行为,就构成了资质,它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工作行为,可以被观察、教授、习得和测量。 3、资质是一种知识/技能 资质是与工作相关联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的组合。 也有人将资质界定为完成日常、战术性工作所需要的职位要求,是会对工作产生影响的知识、态度或者技能,与工作绩效相关并且可以测量和提升。可以被转移到其他工作之中的。可转移的资质是任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部分。 4、资质是一种综合体 该观点认为资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维度定义,或者说资质是包括几个方面的综合体。一方面,资质包括了知识、技能和能力,它主要是由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所组成的。它对于完成那些常规的、有计划的和拥有技术本质的工作任务来说具有指导意义,称之为技术资质。另一方面,资质还包括了其他的一些个人特征,例如动机、态度、个性,这些对于完成工作中那些不是那么常规、有计划性和技术性的部分来说是必需的。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不难得出资质的一般性定义:所谓资质,就是个体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种因素的组合,这种组合产生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区别。资质具有以下特征: 资质与绩效水平相联系,任职者在资质上的差别将体现在工作绩效上的差异; 资质的本质和基础是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是由资质要素构成的,包括个体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活动过程,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资质是可以观察、分级并测量的,无论是什么类型或者表现形式的资质要素,一定是可以借助某种测量工具对其加以测量,否则也就失去了对于现实的意义; 资质是资质模型的构建基础,而所谓高绩效的资质模型是与组织情境相联系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适用于所有情境的高资质。

哈佛大学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这项研究开始于1937年。 20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阿里∙鲍克(Arlie V Bock)医生成为哈佛大学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也正是他,和当时已经发家的零售业连锁富翁威廉∙托马斯∙格兰特(William Thomas Grant)一起酝酿了这项研究。按照鲍克医生的说法,医学研究把大量的关注都放在了产生了器质性病变的人们身上。而他认为这种研究方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永远也无法弄明白究竟人们怎样生活,才能过得更好。鲍克医生的研究选取了一组很好的实验对象——一群哈佛大学的本科学生,打算跟踪研究这些精英是否,又如何成为“人生的赢家”。鲍克觉得这群年轻人有能力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对他们跟踪分析,一定能全面地找到产生这群优秀的普通年轻人成为人生赢家的心理及生理的各种因素。 带着良好的愿望,鲍克医生组织了一支横跨各个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成员来自医学,生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和社会工作。他还拉来了学术大牛作为顾问,包括赫赫有名的阿道夫∙梅耶(Adolf Meyer,1866 –1950,对整个20世纪精神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泰山北斗;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首任心理科负责人,曾任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主席)。基于医学记录、学业成绩和哈佛学院院长的推荐,研究团队选取了268名(主要是1943及44级本科学生)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研究者认为他们选取的实验对象堪称完美:他们是美国最好的大学里的学生,清一色的白人男性,体格健壮,心理健康,学业优良。 研究团队首先对这些年轻人进行了详细的体检,然后定期向他们发放问卷、进行访问,并安排心理医生和他们长谈。当时的体检异常详细,把身体每个部位都进行了精确测量,甚至还测算了他们在跑步机上跑步5分钟后体内的乳酸含量;研究团队使用了当时颇为先进的脑电图机,试图从中分析出他们性格特征的痕迹;在家访的时候,研究者的访问细之又细,除了医学记录,还包括诸如这些年轻人什么时候停止尿床,他们的性教育是怎么样获得的这样的隐私问题。 长时间跨度的研究毕竟是少数。资金的大量需求、资助者对于研究结果迫切要求往往促使研究者尽快地结束课题。慷慨的格兰特先生也一样,在坚持了约十年之后,虽然课题组发表了很多科研论文,发表了数本书籍,他依然觉得这将是个无底洞,于是决定终止资助。后来这个项目几经易主,命运多舛。但是研究者还是想尽办法,坚持了下来。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淌。到了那批实验对象进入他们的中年之后,研究者们获得信息量大了起来:那批年轻人中的许多人,取得了巨大的事业成功。他们中的四个人参加了国会众议员的竞选,一个人进入内阁,有一个成为有影响力的畅销作家,还有一个人,成了美国总统。但是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外一些人的生活里出现的不幸。截至1948年,已经有20个人出现了,或者经历过精神问题。到了他们50岁的时候,几乎三分之一的受试者经历过一次以上的心理疾病。 和格兰特研究项目并驾齐驱的,还有一个称之为“格鲁克研究(the Glueckstudy)”的项目。这个项目原本由哈佛大学教授、波兰裔美国犯罪学家谢尔顿格鲁克(SheldonGlueck, 1896 – 1980))主持,研究对象包括456名出生于波士顿附近贫困家庭的年轻人。该项目完成后,格兰特项目也将这批年轻人纳入研究对象。 格兰特项目在美国再度为普通人关注,得益于沃尔丁格医生的前任,项目主持人、哈佛大学教授、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乔治∙维兰特(George Vailant)。基于格兰特研究,他出版了三本书。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于1977年,讲述了截至研究对象47岁时的一些研究结论;第二本书出版于二十余年之后,介绍了截至研究对象步入耄耋之年的一些研究结论;在第三本,也就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本《Triumphs of Experience(经历的胜利)》,由哈佛出版社出版于2012年,分享了更多关于这个研究的内容。这本书反响不错,在亚马逊旗下的图书分享社交网站goodreads,读者们给出了4.1/5分的好评。 作为科学研究,由格兰特项目产生的科研论文数量庞大。那么截至到维兰特医生,主要的发现翻译成我们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有哪些呢?下面是一些摘要: 研究对象经济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是否和周围的人都有良好的关系(原文的表述是“关系的温暖程度(warmth of relationships)”),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和智商的关联不大。具体说来,那些在“温暖关系”的指标上得分最高的人们,最高年薪水平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智商处在110-115区间的人和高于150的实验对象在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异。 童年时和母亲的良好关系对后来成年后生活有很大影响:和母亲关系良好的孩子,成年后平均年收入会高出87000美元;和母亲关系不好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精神疾病;研究对象成年后的工作效率,和童年时与母亲的关系相关,而与父亲无关。与母亲的良好关系,与受试者在75岁时的生活满意度关系不大。 与童年时和父亲的良好关系相关联的有:成年后更低的焦虑;对于假期的满意度;75岁时的生活满意度。 维兰特教授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人际关系的温暖程度,对生活的满意度,具有最大的影响。或者简单的说,“幸福,就是爱。仅此而已。(Happiness is love. Full stop)”答案简单的让人吃惊,又让人觉得无可辩驳。 当然,由于时代一直在变化,受试者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物质条件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有些结论也许受到当时的条件制约。比如格兰特研究的数据显示,酒精是导致研究对象与妻子离婚的最主要因素。众所周知,美国人在历史上对酒精的消耗量曾经大的惊人,成为社会问题。在影视剧里可以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在办公室饮酒依然是一种时尚。如果分析当今社会的离婚诱因,恐怕酒精起的作用,要小许多。 现在这个项目由沃尔丁格教授主持,是他在麻省总医院的研究The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成人发展研究)的一部分。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年轻人大多离开了人世。也许这个项目要盖棺定论了?不,科学家的好奇心永无止境,他们已经启动了一个名为“哈佛第二代(Harvard the second generation study)”的研究计划,决定对格兰特研究对象的后代们继续进行研究。据他们估计,格兰特项目的研究对象分散在全美的第二代,约有2000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无疑会为我们解释更多更有趣的发现。

萨缪尔·P·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扒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人物介绍职业:哈佛大学教授,当代颇有争议的美国政治学家毕业院校: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著作观点:他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认为21世纪核心的政治角力是在不同文明之间而非国家之间近来,他对美国移民问题的看法亦广受关注。生平简介少年得意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16岁时他考入耶鲁大学,18岁时便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加入美国军队。之后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论文并取得学位,这一年他23岁。此后他开始在哈佛执教,自1950年开始他便是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高级成员。亨廷顿在哈佛大学任教58年。1951年杜鲁门总统因为麦克阿瑟将军不服从指挥而解除了他的职务。亨廷顿以此为由头写作出版了处女作——《士兵与国家:军民关系的理论与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 Military Relations)。此书自1957年出版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仍被视为最有影响力的关于美国国内军事关系的著作。在这本书的第一篇书评当中,批评家就指责这本书有军事主义色彩,让人联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上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一些激进的学生在得知亨廷顿曾经在约翰逊政府内任职的消息后,占领并焚烧了他办公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门口涂上了这样的标语:“战争罪犯居住于此。”而作者本人也不得不暂时逃出哈佛暂避风头。从不讨好在上世纪60年代,他凭《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而享有盛誉。此书挑战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现代化理论中的教条:经济和社会进步会给刚刚脱离殖民主义统治的独立国家带来政治稳定。越南战争打破了亨廷顿平静的校园生活。作为美国国务院的谋士,他在1968年撰写了一篇长达百页的关于越南战争的报告,提出了在南越推行合村并寨的“战略村计划”并抨击了当时美国政府的战略。这些主张自然是左右不讨好,所以难怪他的办公室会被人焚烧,他被人骂做“战犯”了!1977年至1978年间,他参与了白宫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过程并协调各项相关政策。他于1993年发表文章,讲述后冷战时期的暴力冲突。亨廷顿之后将有关理论,辑录成影响深远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籍被翻译成39种语言,在全世界激起的反响一浪高过一浪。然而,“9·11”事件却使人们不得不又一次回到亨廷顿那里,尽管人们无法甘心接受他的观点和结论,但是在心底里还是忍不住会暗自佩服这个老头子目光的敏锐和思想的鲜活。“9·11”事件后他又撰写出版了《我们是谁?》(Who are we?),针对美国的移民问题大发议论,同样引起一片争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代表了亨廷顿著作和文章的宿命:甫一问世便饱受争议,与各种奖项无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才会被广泛但又是勉强地接受。

哈佛历史学教授发表论文

1、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2、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或“。”结束。

3、英文文章的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从以上可以看出,论文发表作者简介内容其实很简单,但要写得有水平,需要一定的文笔基础。甚至一些期刊杂志,就因为作者简介方面不过审,要求作者按照标准修改,否则不给予审稿通过,安排见刊。

写作者简介的好处有三个方面:

1、可以明确论文署名问题,表明文责自负。

2、记录自己的劳动成果,宣示文章的著作权所有。

3、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另外,有一些学术刊物会根据作者的职务职称来筛选文章,具有一定级别或职务的作者会比较有优势。

一、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 职称, 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 “作者简介:”或 “[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 ),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博士 ,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二、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 “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或“。”结束。 三、英文文章的作者简介用 “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我国学术界一个著名的泰斗陨落,在五十五岁的英年早逝,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这个学术界著名的学者,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蕴茜,由于因病治疗无效,于2020年7月22日在南京最终逝世,享年55岁!

现在,请允许为这个学者的逝去默哀三分钟,然后再继续看这个学者生平的经历。

陈蕴茜教授,1965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

1983年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陈蕴茜教授曾经为哈佛大学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访问学者、匹兹堡大学短期访问学者,并赴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波兰、以色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目前尚未公布陈蕴茜教授得了什么病,只是知道因病去世,但是有不少人推测她是得了癌症,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癌细胞恶化,最终死亡撒手人寰。

南京大学的师生对陈蕴茜教授评价是非常好。如南大历史学院的院长张生记忆,陈蕴茜是一个心地善良,一心敬业的好教师。陈老师无论是带本科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细致与耐心为学生选题,自己打磨论文中的文字,并且做仔细地注解。

南京大学的王楠老师,也就是陈蕴茜教授的同事回忆着她是一个非常温柔,总是笑盈盈的人。虽然病情的反复,让陈教授承受了很大的痛苦,但她一直非常顽强,也非常乐观与病魔抗争。

对于陈蕴茜教授的离世,王楠老师也是很难受与遗憾。他哽咽地对公众说道,在病重期间很想去医院探望陈老师,却由于疫情管制的原因没法进入病房,这也成了一次永远的遗憾!

陈蕴茜教授生前在历史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主要是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历史记忆、城市空间、性别研究上都很有成就,也是国内最早倡导与践行新文化史的学者之一。

陈蕴茜教授的代表著作就是《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全书大约60万余字,论述严密、视角新颖、构思精巧,从不同侧面对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崇拜孙中山的形成与发展做了深入地探讨,借此研究民国时候精英与民众、国家与社会的多元复杂的关系。在研究孙中山符号的过程中,也揭示了国民党权力技术的灵活性、多样性与控制性;以及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国家权力的现代性建构。该书在学术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是研究民国社会代表性著作!

陈蕴茜教授热爱生活、温润如玉、待人真诚,不仅是优秀学者,也是好教师、好妻子、好学者。她的逝世,也是历史学界的巨大损失,留给了她的家人、学生、同事、朋友无限遗憾。最后,祝福陈蕴茜教授一路走好!

多可惜呀!这个年龄段是她们的黄金时期,陈教授一路走好

  • 索引序列
  •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的论文
  • 哈佛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 哈佛大学教授论文发表
  • 哈佛大学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 哈佛历史学教授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