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海交史研究期刊

海交史研究期刊

发布时间:

海交史研究期刊

清源山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门票:30元交通1、乘坐15、30路到清源山综合停车场下车。2、乘坐15路、30路、601路、k1路空调到清源山风景区站下车。3、乘坐3路、10路、202路、209路、601路到180医院路口下车。开元寺开元寺位于福建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于唐武后垂拱二年由黄守恭开创,有逾1300年历史,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藏经阁等。门票:10元交通:乘坐公交车2路、14路、40路、601路到【开元寺】站下车即是。崇武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留。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岞山“岞山八景”之一的“龙喉晓烟”有惠安第一胜景的美誉,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狮石晚照”的狮石台曾经是戚继光操练水兵的指挥台又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栗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门票:45元交通:从崇武长途汽车站(厦门点)至崇武古城,可乘坐摩的前往,二人5元,3-5分钟即可。洛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由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门票:5元交通:乘坐19路公交车到【桥南站】下车即可。天后宫天后宫始建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该宫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有“温陵天后祖庙”之称。当时庙宇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束腰处浮雕“鲤鱼化龙”、雄狮、文房四宝“八骏云火”、仙家法器、鹤舞云中、宝盖莲花等图为二度空间动态艺术造型、雕刻刀法熟练,生动活泼,表现其神职至高无上与教属。门票:5元交通:乘坐公交车31路到天后宫站下车即是。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专门性博物馆,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毗湿奴石雕像为中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14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该馆设有3个专题陈列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展出两艘宋代海船的部分实物和宋元明清石、木、铁三种材质的锚具以及各时代的海船模型等文物;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展出宋元时期外来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墓碑、墓盖、雕像、寺庙建筑构件等300多件;泉州外销瓷陈列馆,展出历代从泉州港输入国际市场的陶瓷器 500多件。该馆出版有《海交史研究》期刊,编写出版了《泉州宋船发掘和研究》、《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等10多种专著和资料。门票:10元交通:可乘坐7路在体育馆站下车。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始创1959年,是我国唯一反映航海交通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它以丰富而珍贵的海交文物,反映了十二至十四世纪的东方大港--刺桐港的发展历史,显现了泉州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讴歌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所创造的悠久而辉煌的海洋文明,是我市进行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1991年,海交馆被省、市两级政府定为青少年德育基地。1995年8月又被省委、省政府颁定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馆原址位于开元寺内东侧,1979年建立“泉州湾宋代海船陈列馆”,面积1300平方米,陈列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古船和大量伴随出土物,以及宋至清代的各种石、木、铁大型锚具。1991年2月15日,新的海交馆在东湖之畔落成,并迎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高度赞赏和评价。新馆主体楼宛如一艘远航归来,停靠港湾的双桅帆船,象征海外交通这一历史主题。新馆馆区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现辟有“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泉州宗教石刻”两个固定的专题陈列馆和“中国历代船舶模型”、“泉州海交民俗文化”两个初步展览。这些展馆陈列着泉州出土的各种海交文物,并配以大量照片、模型和拓片,其中尤以数百件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的石刻最为珍贵,也是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这些石刻为我们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时代,泉州作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各个不同民族及其宗教文化在这里和睦相处、互相交融的真实历史情况,颂扬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精神和宽容博大的胸襟。建馆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本馆在文物考古与征集、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诸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1990年至1991年初,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本馆人员在建设新馆、筹备专题陈列和组织国际学术讨论会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国争光。近年来,我馆再接再厉,又连续成功地举办或协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和各种国内外展览。近十年来,本馆已接待数十次国家领导人和外国高级官员的参观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观众,其中学生参观数每年约3万人次,通过参观,向他们传播了科学知识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海洋文化。本馆与中国海交史研究会联合出版的全国性学术刊物《海交史研究》,已为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图书馆年收藏。中国海交史研究会秘书处、《海交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均设于本馆,她已经成为中国海交史研究的重要基地。本馆于1985年、1992年分别荣获文化部、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目前本馆有正式干部和职工45人,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占一半以上,设有办公室、勤工部、文物部、文物科技保护部、学术研究部、陈列部、事业发展部和保卫科。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市的海交文博事业,今年,泉州市政府已批准了海交馆的二期建设规划方案。其主要内容有:建一座面积6000平方米、可容纳4至5艘古船以及数量繁多的各种碇具的古船陈列馆;建一座面积4000平方米的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在原主体馆二层东西展厅筹办中国历代船舶模型陈列馆;配合馆区绿化,栽植历史上通过海路传入的各种农作物、果树、花卉的海上丝绸之路植物园,作为露天陈列馆;同时设立青少年科技活动室,等等。二期建设工程将给海交馆增加更加丰富的内涵。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专门性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东侧。1959年7月15日创建。该馆藏品1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02件,如:1974年出土的后渚港宋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分为13个水密隔仓,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毗湿奴石雕像为中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14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该馆设有 3个专题陈列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展出两艘宋代海船的部分实物和宋元明清石、木、铁三种材质的锚具以及各时代的海船模型等文物;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展出宋元时期外来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墓碑、墓盖、雕像、寺庙建筑构件等300多件;泉州外销瓷陈列馆,展出历代从泉州港输入国际市场的陶瓷器 500多件。该馆还组织了泉州华侨史陈列。该馆每年观众约30万人次。后渚港的古船,已按1/10比例,复原制出模型,并提供给有关单位陈列及出国巡展。该馆出版有《海交史研究》期刊,编写出版了《泉州宋船发掘和研究》、《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等10多种专著和资料。

泉州哪里好玩?泉州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泉州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名胜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清源山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门票:30元交通1、乘坐15、30路到清源山综合停车场下车。2、乘坐15路、30路、601路、k1路空调到清源山风景区站下车。3、乘坐3路、10路、202路、209路、601路到180医院路口下车。开元寺开元寺位于福建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于唐武后垂拱二年由黄守恭开创,有逾1300年历史,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藏经阁等。门票:10元交通:乘坐公交车2路、14路、40路、601路到【开元寺】站下车即是。崇武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留。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岞山“岞山八景”之一的“龙喉晓烟”有惠安第一胜景的美誉,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狮石晚照”的狮石台曾经是戚继光操练水兵的指挥台又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栗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门票:45元交通:从崇武长途汽车站(厦门点)至崇武古城,可乘坐摩的前往,二人5元,3-5分钟即可。洛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由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门票:5元交通:乘坐19路公交车到【桥南站】下车即可。天后宫天后宫始建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该宫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有“温陵天后祖庙”之称。当时庙宇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束腰处浮雕“鲤鱼化龙”、雄狮、文房四宝“八骏云火”、仙家法器、鹤舞云中、宝盖莲花等图为二度空间动态艺术造型、雕刻刀法熟练,生动活泼,表现其神职至高无上与教属。门票:5元交通:乘坐公交车31路到天后宫站下车即是。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专门性博物馆,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毗湿奴石雕像为中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14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该馆设有3个专题陈列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展出两艘宋代海船的部分实物和宋元明清石、木、铁三种材质的锚具以及各时代的海船模型等文物;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展出宋元时期外来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墓碑、墓盖、雕像、寺庙建筑构件等300多件;泉州外销瓷陈列馆,展出历代从泉州港输入国际市场的陶瓷器 500多件。该馆出版有《海交史研究》期刊,编写出版了《泉州宋船发掘和研究》、《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等10多种专著和资料。门票:10元交通:可乘坐7路在体育馆站下车。

上海党史研究期刊投稿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中国党报党刊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中国日报》、《学习时报》、《求是》、《党建》、《党建研究》、《人民论坛》、《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党的文献》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份党报党刊:

1、《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报纸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时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

2、《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

作为党和国家联系广大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光明日报始终得到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团结起来 光明在望 庆祝光明日报出版”。

3、《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是解放军报社出版的中央军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1月1日。1999年10月1日起,《解放军报》网络版进入国际互联网,2004年10月1日正式定名为“中国军网”。

4、《党建研究》

《党建研究》创刊于1989年3月,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的唯一公开发行的党刊,是一份全国性研究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工作指导性的月刊。

5、《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思想理论月刊。该刊物以各级党政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反映党政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体会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明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放军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建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排列顺序为:学科类别、级别、刊名、出版地、主办单位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北大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历史系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近代史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抗日战争研究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历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清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史研究北师大史学所北师大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世界历史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文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北京图书馆社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农史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科技史料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党史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百年潮北京中共党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发行杂志社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档案学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档案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敦煌研究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与文物西安·该刊编辑部陕西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档案北京·历史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地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民国档案南京·民国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明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中国明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农业考古江西中国农业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月刊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史学会,河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集刊长春·吉林大学该刊编委会吉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林上海·该刊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苏联历史问题西安陕西师大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文物编辑委员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西北史地兰州·该刊编辑部兰州大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地方志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档案北京国家档案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经济研究杂志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北京·文物出版社中国历史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党史研究资料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海洋史研究杂志投稿

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是纽芬兰省最大的一所大学,位于纽芬兰省的圣约翰市,它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遇害的纽芬兰人而建立的。纪念大学于1925 年建校,是加拿大大西洋地区规模最大的大学,同时它也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之一。

芬兰纪念大学是纽芬兰省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是一所拥有6个分院的世界着名大学。现在学生近16500名。由五个校区,大学主校区位于纽芬兰省行政中心圣约翰斯(St John's)市中心。纽芬兰大学设备先进、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是Atlantic四个省内最大的一所大学2003年在MacLean'杂志加拿大大学综合排名第五,在Waterloo与simon Fraser之后,在York Carleton, Concordia之前。

大学专业齐全,实力雄厚,教学质量一流,大学现有50多个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20多个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而学士学位专业几乎含盖了任何学术领域。大学开设内容广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可授予学士学位(4年)、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拥有全日制学生16682名,其中本科生1499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687名。Memorial有着世界一流的教学环境,其显着特点之一是小班教学和具有稳定的专职教授队伍,这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1672名,拥有加拿大大学最低的学生/教师比率(10比1),师资优势非常适合外国留学生前往进修。

同时大学的商学院是加拿大唯有十三所大学通过AACSB(AACSB即美国国际管理教育联合会,是管理教育的最具权威的认证机构,旨在促进已获认证和申请认证的学校提高学生入学标准和师资及管理水准。美国管理教育的规模与水准领先于世界,因此AACSB的规范与评价标准,成为全球管理教育的最高标准。)认证的大学之一。

纽芬兰纪念大学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通过与国际间学术交流增进了本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的三个校区分别是:纽芬兰省的圣约翰斯校区和科纳布罗克校区,以及位于英国的豪罗校区。

纽芬兰大学下属的科研机构有: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该校建立的海洋动力研究所;海洋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室;纽芬兰海洋科学研究所;地球资源研究中心;民间创作及语言档案馆;考古研究所;社会与经济研究所;北部地区研究所;教育研究及开发研究所等。

教学设施

大学的特别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读书和学习环境,每个校区都建有设施完备的教学及生活场所,纽芬兰纪念大学旧址根据专业设置建有文科管理大楼、理化大楼、自然科学大楼、工程技术大楼、工商管理楼、教育楼等,还有信息技术中心、多媒体实验室、剧院和演出场所、音乐和舞蹈工作室、语言中心、艺术和设计工作室、医疗和保健中心、教务大楼。

该校的各门专科均配有先进的实验设施,有一所医学院及配套工程,计算机网络发达,可以保证每个在校的学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帐户并随时使用,由于Memorial的遥控教学在全世界处领先地位,因此该校的计算机控制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研究之中。

Memorialgi还拥有现代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宿舍、体育艺术和学生中心、自助餐厅、书店、电脑中心、各类实验室和研究所。每个校园都有食堂以及休息和接待朋友的场所。大学拥有伊丽莎白二世图书馆等四个图书馆,总藏书量四百六十余万册,有政府文献、期刊、微缩资料,这些不仅是该校的而且也是纽芬兰省的主要信息资料。

以上是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相关信息介绍,希望对有意赴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这两种文明在人类历史上交错出现,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卓绝的贡献。在当今世界,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博弈仍在继续,其激烈程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不断增强之势。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海洋文明主宰着世界,掌管着全球经贸规制的制定权,在货币金融石油大宗商品等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引领科技进步的方向,从而成为具有霸权地位的第一强国。而中国则依托大陆文明的根基,从贫穷落后中逐渐崛起,创造了中国奇迹,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益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中。 《海洋与文明》这本书就是从海洋文明的视角出发,重新讲述世界历史和海洋文明,揭示人们如何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旨在揭示,各个人群、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历史。作者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作者林肯·佩恩,美国著名海洋史学者,供职于著名的缅因州海事博物馆,自2006年起,担任莱顿大学国际欧洲扩张与全球关系史研究杂志《行程》的主编。海军史学家尼古拉斯·罗杰认为:“整体的海军史研究将有着巨大的价值。即便第一个尝试的人失败了,他仍然能够激励其他更优秀的学者去完成这项工作。”林肯·佩恩正是在他的激励下完成了这本书。《海洋与文明》是一部跨国界、跨学科的历史著作,主要关注各块大陆之间的海上联系,并揭示其中重大的跨文化影响和变化。《华尔街日报》认为该书展现了出色的问题意识、优雅的文笔和百科全书式的视野。作者有力地提醒了我们,人类“乘船走向海洋”的冲动塑造了一切世代的全部文明。而《泰晤士报》认为,该书毫无疑问是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一部海洋史。作者满怀激情地向我们讲述了海洋的故事,在当今的历史著作中,这种激情是十分少见的。 张祥建教授认为,海洋文明是指依赖于海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形态,表现为商品意识开放意识自然科学意识货币意识等,并崇尚自由的天性竞争冒险意识和开创精神海洋文明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地理上临近海洋,而是这种文明的内核具有变化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大多海洋文明具有较为悠久的商业传统,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变化的特征,具有相对外向的民族性格和心态,文化发展脉络比较模糊海洋文明往往与商品经济勇于冒险开拓创新张扬高调平等民主自由画上等号,十分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海洋与文明》这本书对全球史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借助关于船只、风帆、风向、海流、航海技术及海洋法的大量知识,向我们呈现了一部从吃水线视角观察的生动的世界史。本书包括丰富的史实与细节,从我们与海洋、湖泊、河流、运河之间关系的角度,讲述了人类历史的故事。有感于海洋世界的重要性在大众认知层面日益衰减,作者林肯·佩恩为我们带来了这部宏大的全球海洋史,富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海洋如何构成了一条通向现代世界的路径。这样一部内容全面而丰富的著作,必将构成海洋史研究领域的坚实基础。

上海党史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好提拔的。工作轻松、领导指数、接触要员多好升迁,缺点是比较清贫。

现在是挺热门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新进展发布会,据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德刚介绍,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了四大新进展:党史基本著作研究和编写、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研究、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研究以及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等四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上海党史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按照自己要投稿的稿件分类,按具体部门投往电子邮箱或具体地址。

1、文章稿件投稿

如写了一篇关于艺术评论的文稿,可投往。

2、征文活动投稿

这类活动各有要求,以“首届“爱国奋斗”精神论坛开展论文征集活动”为例。

发送电子邮件至;采取添加附件形式发送稿件,并在邮件名上注明——“爱国奋斗”精神论坛征文投稿。

若有纸质文本(非必须)请邮寄至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收(邮编:710049),并在信封上注明——“爱国奋斗”精神论坛征文投稿。

扩展资料:

光明日报部分版面投稿邮箱:

理论部

理论·政治:

理论·核心价值:

理论·经济学:

理论·实践:

理论·世界史:

理论·党史:

理论·史学:

理论·学术:

国家社科基金:

智慧:

国学

论苑

光明讲坛

光明调查

教育部

高等教育:

文艺部

文学评论:

艺术评论:

美术评论:

文化观察:

图书出版部

书评:

国际部

国际文化: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网-光明日报部分版面投稿邮箱

光明日报网-首届“爱国奋斗”精神论坛开展论文征集活动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创刊,比较核心。

1.投稿文章应是作者首次发布的原创作品,不存在任何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的情况,不构成对任何第三方著作权、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的侵犯。共产党员网对所发表的稿件拥有使用权。2.稿件标题自拟,体裁、题材不限。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真实,文风朴实,具有真情实感,反映工作和生活实际。3.稿件格式规范,语法合理通顺,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可配发相关图片,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3M,每张图片配发简短准确的图片说明文字。4.作者还须完整填写真实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共产党员网在发表文章时会公开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两项信息。其他资料将严格保密,仅在举办征文活动、稿费发放等情况下与您线下联系时使用。请勿将个人保密信息写在文章标题和正文中。5.投稿在确认发布后将不能做任何修改。建议您在写稿和预览阶段,务必核对好稿件内容,及时修改。

《社科纵横》 火热征稿中..... 社科纵横》 国际刊号 ISSN1007-9106 国内刊号CN62-1110/C 主办单位 甘肃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火热征稿中。。。 投稿邮箱 修改回答

  • 索引序列
  • 海交史研究期刊
  • 上海党史研究期刊投稿
  • 海洋史研究杂志投稿
  • 上海党史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 上海党史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