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站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站

发布时间: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站

《文史》《周秦汉唐文化研究》这两本学术性比较浓,尤其是前者,用的都是繁体字,连篇累牍的,适合高水平人观看,比较累。

《文史知识》《历史学家茶座》这二者通俗易懂,篇幅较短,适合一般读者观看,以上4本新华书店有卖。 《西域文化研究》这是本新出的历史期刊,内容比较难得,全是关于西域的历史和文化。

新华书店有卖。 如果喜欢古代司法,可以订购《法史学刊》,这是一本专门研究历代司法的刊物。

比较老的有《历史研究》《清史档案》,不过现在很少看到,估计只能在地摊上买到了。 个人感觉,《国家历史》不好,首先,商业化气息太浓,不是纯学术性杂志,更像是《文明》《华夏地理》那样的画册。

其次,作为一本新闻历史杂志,所以对近现代历史挖掘比较多,而1840年前的内容较少刊载。毕竟搞新闻的不会像史学家那样去啃读史籍。

所以它的内容范围太窄,更像是一本近现代史杂志。 三,噱头太多,名为历史杂志,内容却是和当今生活息息相关,挑了些跟当今生活比较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刊。

比如现在在放《赤壁》,它就登了篇《赤壁1800年》,还有《华洋冲撞100年》,这又是结合中国入世写的一篇经济史文章。总之,现代元素太多。

而真正的历史杂志,只会挑在历史里比较有意思的文章来刊登,而不会挑时下人们关心什么而登什么。 综上所述,这本书看看可以,但是想找本优秀的历史期刊,建议不读这本。

在我看来,通俗的《历史学家茶座》要比这本书好太多。当然,想了解历史,看看黎东方等著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和蔡东藩的《中国历史演义》是非常有帮助的。

也发表历史教学的文章 《政治课教学》改刊启事 《政治课教学》自1983年11月创刊至今,已走过了21个年头。

这些年中,编辑部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为基础教育、政治课教学和广大师生做了些服务工作;这些年中,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定为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曾被评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国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厚爱分不开;离开读者,我们将一事无成。

在此,我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类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教学月刊社的出版资源,从2005年1月起,《政治课教学》将并入《教学月刊·中学版》(下旬)中,下旬版以原《政治课教学》为主干,再融入历史、地理两科内容,办刊宗旨不变,除个别栏目作适当调整外,主要栏目不变。

新的《教学月刊·中学版》(下旬)注重引导性,坚持科学性,重视可读性,体现探索性,突出实践性,并在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方面下功夫。下旬版每月21日出版,邮发代号32-153,定价4。

00元,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欢迎广大新老客户订阅。同时,也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

《政治课教学》编辑部 《政治课教学》是为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教学改革及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它坚持科学性、突出实践性、体现探索性、重视知识性、注意可读性。

主要读者对象为中等学校师生、政治教研员和师范院校政治专业师生等。 期刊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强。

期刊的主要栏目有:备课参考、教案选登、多媒体教学、教学研究、教法介绍、教法漫谈、高考研究、中考研究、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问题探讨、教材研究、热点分析、时事评论、德育研究、教研员论坛、新论点击、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等。 《政治课教学》在全国首次期刊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在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赠送“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活动中,被中国期刊协会定为“指定赠送刊物”。(指定赠送刊物“主要从社会效益好和质量好的期刊中挑选”,中国期刊协会是从全国8000多种刊物中选中400多种杂志作为赠送刊物。

)《政治课教学》的赠刊单位有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 雷锋团、上海南京路八连、河北隆化存瑞中学、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延安中学等等全国文明单位。 《政治课教学》为16K、48页,单价3。

00元。全国各地邮局(所)均能订阅,邮发代号32-75。

国内公开刊号为CN33-1048/G4, 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8-8695。 主 编: 郭受农 副主编: 盛为民 。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

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 *** 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

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学术论文的话《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清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林》这些都是国内顶级的史学刊物哦,当然门槛非常高啊。你可以根据自己要写得论文的分类来选择投稿的单位哦。另外《历史教学》(分高校版和中学版)虽然没有上述的权威,但是和教学方面相关的投这里会比较合适吧。如果你的论文不太正式,可以到一些大众一点的杂志上尝试,比如:《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民国春秋》

可以在《国家人文历史》《历史研究4102》《看历史》等期刊发表。发表论文前期挑选期刊可以打开知网输入自己研究方向的关键词,点击“期刊”,点击搜索用出来还多篇文献,找到期刊名称。(多找几个,列下来这个领域的期刊名称,也可以换个关键词继续搜)。《国家人文历史》—2113—探讨人类的5261终极关怀和价值诉求。《历史研究4102》—全1653国历史类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看历史》—成长最快的社会性人文历史类杂志。

前天,北京大学历史系相关负责人表示,于艳茹去年已经从北大毕业,针对她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涉嫌严重抄袭问题,系里会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博士论文重新进行核查,如有抄袭情况,一经核实,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已结束学业并离校后的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当时所获得的相关奖励、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记者注意到,此《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在读期间存在学术失范行为的已离校研究生”。

据了解,于艳茹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于200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读博士学位。2011年9月,于艳茹作为2011年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境)研究项目”(第二批)资助对象,赴美国哈佛大学交流4个月。2013年7月,于艳茹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被指抄袭的论文发表时,于艳茹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读博士生。北京青年报

王育成,1951年生于北京,籍贯山东淄博,197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现为博宝艺术网铜器鉴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历任助教、讲师、馆员、副研究馆员。

199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2000年任研究员;

2002年任日本早稻田大学道教研究所客员研究员。

2016年1月16日,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京举行了婚礼。

历史学博士就业形势怎样啊摘录于网络 在国家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在减少,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不是不要这样学术型博士, 而是需要量有限!俩字,烈士,不咋地,当当大学老师吧我打算跨专业考历史专业的博士, 具体是历史地理专业的, 昨天打电话询问以前的导师, 他说现在的就业形势也严峻,历史是 冷专业的,就是博士以后也不一定好找工作,就是工作也很清贫的…… 文科专业多半不好 就业, 关键看个人,是专著于学术,就踏踏实实搞学术。

否则就要多找门路,关注社会需求, 多多补充各方面能力。 我已经硕士毕业了,就读的院校是 211985,就读的专业是一个国 家级的重点学科,现在找了个还不错的工作,并放弃了读博认识我的人,包括我导师在内 都叫我不要读了,去工作,不然读完后更难找。

现在硕士博士找工作,用人单位看重的是: 你有没有关系,是不是男生,有没有工作经验,是不是党员/学生干部。女硕士博士是不是 结过婚。

特殊的地方如北京上海等有没有当地户口等其他的条件, 用人单位就很少在意了。 能力真的是没有办法用固定标准衡量的。

如果发 10 篇论文叫有科研能力, 那发 9 篇就不算 吗我认识的很多很优秀的博士和硕士,都没有找到工作,或找的很不好待遇,工作性质, 工作地点。 你能说他们都没有quot能力quot吗或许我现在说再多都没有用, 等你以硕士博士学历 找工作时,你就知道quot能力quot有多大分量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1 不要以为博士一定比本科好找工作,尤其是文科。

本科毕业能找到好工作的人,可以 通过在职委培等方式考研考博,最好不要脱产。那翟诘扔诙牟 液苡锌赡艿貌怀ナА也不要以为博士一定能找到工作。

2 很多读研读博的人是为了学问而读书的,但到了毕业找工作时,他们被高校和科研院所 拒收,找不到能再去做学问的地方了。特别是文科生,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社会现实脱节,不 能直接转换为生产力, 很难把他们的平生所学去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而这些, 其实并不 是他们的错。

本科生找工作,是万金油,到哪里都可以!但绝大多数就业质量太低,拿着微薄的工资替人 暂时打工, 卖完青春就完了! 研究生毕业好多进公司打工如华为等, 看起来很美, 工资较高, 但这业是吃青春饭,累死人,如集中营!工资含金量很低, 企业还不稳定!博士主要进国家 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都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工资好象不很高,但含金量 高,稳定,工作没有那么累, 福利较好,可以干到老。 读博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 除非你是真的很强,3 年出来以后一定会有好的去处。

如 果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至少你家里不需要你去挣钱来维持生活只是为了面子去花大量的时 间和金钱盲目读博士真的是没意思。在职的或者非科班出身的如果紧紧是为了一纸文凭并想 靠这张文凭在今后挣大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谁要是怀着这样的心态读历史学的研究生 的话,今后是要受大罪的。 研究历史很苦的。

如果能吃苦,也能苦中作乐那 OK, 如果不能, 三思! !比如就历史学来说,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一个人的学术质量应该和他的生活质量成正比,至少不能偏离太远,也就是说应该有必要的机制来“养“这些人(包括职业学者和正 在求学的未来研究者) 。毕竟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没有人格上的独立;没有人格上的独 立,也就不会有学术上的独立。

但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较难获得。 尤其是现在高校注重学统,看出身,查三代(主要是供过于求决定的) ,本科、研究生毕业 学校若不是 211 或者 985 的, 将来就业要受限了。

出身不好的学生即使将来考入了 985 院校, 将来就业也很难进国内名校(重点综合大学、师范大学) ,除非关系比较硬。而进不了名校 教书和做研究,得不到较高、较多的各种资源支持,他们未来的学术之路将很艰辛。

理论性、学术性研究生现在处于就业最低期。 历史学本科和研究生三年、四年大幅度缩招或 者不招生(停招) ,才可以解决现在已经毕业但找不到对口专业和现在还在读书即将毕业的历史系学生就业情况。

要考文史哲研究生必须要看清现在的就业形势,不要读了三年,毕业时候因为找不到工作头大,年龄大了再转行很难,要是现在历史研究生大都需要转行,何不 本科时候就转行呢? 教育部计划到 2015 年把专业硕士(实用性、技术性硕士)招生比例提 高到 50以上,不是没有原因的。对于要考历史研究生的同学们,本人(本人历史学科班 出身,今年研究生毕业,已经考了 7 场历史老师招考,都没进。

昆明两场、山东中东部城区 5 场)建议你们慎重了。读历史学硕士和博士是件奢侈的事情,适合生活无忧的人去一直读 下去,适合在职人员去读。

近期有生活压力的人读研、读博就是越走越窄,专业很难对口就 业,转行都难呢。 你的判断依然过于乐观了, 在山东到中学就业的历史研究生不到三分之一, 可能也就有五分 之一吧。

还有你说的很多部门和行业,根本不需要历史,图书馆有图书馆学和档案学,博物 馆有博物馆学,史志办需要考公务员,而且一般是要求文史类,文科其他专业也可以报,我 考过。报社这个就更。

蔡崇榜,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宋代史学。

陈廷湘,博士生导师,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

郭齐,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朱熹诗文研究。

郭声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

何平,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国际关系。

何一民,博士生导师,城市史研究。

霍巍,博士生导师,汉唐考古,西南(包括 *** )考古,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

李文泽,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

刘复生,博士生导师,宋史,西南民族史。

罗志田,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史。

彭裕商,博士生导师,古文字学。

石硕,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研究。

舒大刚,博士生导师,儒学文献研究。

王挺之,博士生导师,欧洲城市史,文艺复兴研究,旅游资源、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杨世文,博士生导师,宋代历史文献,儒学学术,巴蜀文化。

杨天宏,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

杨振之,博士生导师,旅游策划、规划,风景区管理与目的地营销。

王东杰,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

张箭,博士生导师,世界中世纪史,中国中古史。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大学教师的职称,级别依次从高到低排。

院长是行政职务,也就是所谓的“官”了。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都是相对于研究生来说的岗位制度。

至于关系:

相对于教授这类的职称来说,博导条件较高。博导一定是教授,但教授可能只是硕士生导师。

其他的,学科带头人自然是学术能力较强的人,所以通常是教授,博导。

院长也自然是学院里比较牛的人,所以往往是教授职称。一流大学的校长是副部长级,往往都是院士。

【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简单介绍许倬云,让读者对传主有一个初步认识; ②通过对许倬云的评价,肯定传主在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③交代作者对传主的倾慕,为后文与传主的接触作铺垫。

【《史学大师许悼云》原文】 《史学大师许悼云》 魏承思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了许悼云的大名。因为他的《汉代农业》是在美国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必读书,我喜欢这部书,于是我找到许先生的好几部著作来读,被他的渊博知识深深折服,最受启发的是他娴熟的使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

那时候,只知道许悼云是匹斯堡大学历史教授,台[tái]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后来到了香港,在中文大学跟金耀基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提到许悼云,耀基师说和他很熟,并说他每年都会来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过了几个星期,许先生果然到了香港,我闻讯后就让耀基师的秘书帮我约了时间去拜访他。在许先生的办公室里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十分健谈,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许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专攻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tái]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

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撰写了大量政论,结集出版的就不下十余种,在台[tái]湾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好奇地问他何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许先生就和我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无锡许家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许先生的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

许先生幼年患小儿麻痹而不便于行,就在家里杂读群书。抗战后,他在家乡的辅仁中学读书,这所名校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

1948年底,他跟随父母到台[tái]湾,考取台[tái]湾中文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读研究生。当年的台[tái]大大师云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

许悼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根李总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尹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许先生说:“那时台[tái]湾的研究生教育和内地不一样,不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

这样就给我一个想当大的 *** ,因为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讲各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去深造。

这所世界顶尖的学府不在意你读什么系,学生的课程可以自己设计。在那里,许先生选课的范围包括经济学、中古史、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

选读宗教学的只有他,老师照样认真上课。他住院开刀,教授及古代史的老教授带着书到病床前去教,一边讲,一边讨论。

听到这里,我就想:很多人在讨论现在的中国大学出不了大师,但不是先应该问中国大学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吗? 许先生说,他选修了那么多似乎和历史学不相干的学科,“但我是拿历史当材料看,拿别的学科当工具看,这样就可以用各种工具处理材料。” 许先生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tái]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起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杜克大学等校的讲座教授,著有专著十余种,论文百余篇。

近年来,又常在中国大陆讲学,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他是海峡两岸和国际史学界公认的耆宿。

听了他的自述,我才算是真正明白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次见面聊天,许先生就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是我研究历史的“一日师”。我去学校上课之余,经常会去他那里拜访,聆听他的教诲。

有一次,《明报》编务总裁高信疆听我说起许绰云在香港,就说和他是很熟的朋友,要我帮他约一起吃饭聊天。参加那次餐聚的除了许先生夫妇外,还有耀基师夫妇和哲学家劳思光。

我在他们中间算是小字辈了。很多年过去了,当晚吃了什么佳肴美味早已忘记了,但大师的风采则历历在日。

上一次见到许先生已经是十多年前了。我有事去台[tái]北,听说他也在,就打电话约了时间去看望。

言谈之中,他知道我跟随南怀瑾先生在学佛,就说怀师早年在台[tái]湾时,自己曾跟随殷海光去拜访过两次,因他的学问路子和南不合而没有再去,但殷老师对他则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许倬云谈话录》里,称南怀瑾是奇人,有吸引力。

前年我和老友、中研院副院长王泛森博山聊天。他说,殷门弟子对这一说法大不以为然。

我说,十多年前就听许先生说过,事后特地向怀师求证。老人家还兴致勃勃地同忆当年殷海光光跟他学打坐的情景。

这也算为我尊敬的许先生辩诬吧。【许倬云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49年赴台[tái],就读于台[tái]南二中,完成高三最后半年学业,进入台[tái]大历史系,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学位。

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

杂志:《史林》《历史教学》《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网站:趣历史:学史博客:历史春秋:

现在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很少了,绝大部分都是收版面费的,除非你的文章质量很好,可以向一些不收版面费的核心期刊之类投稿,现在不交钱,一般没人给你发表。

如果是查询免费的。推荐到OA图书馆。 中英文论文都有。 输入相应的关键词的中文或英文即可。

知网、维普和万方

I论文网 百度文库 校园论文网

知网、维普、万方

万方网,中国知网。但是要你的学校买了这两个网站的资料库才可以用,没有买资料库是用不了看不了的,望采纳!

知网 ki.

推荐到OA图书馆查询。 输入关键词即可。查到的论文都可以免费下载。

百度文库就可以了呀 如何是其他的很多是要钱的!

主要是根据关键字搜寻,但网路上搜索到的大多是付费的,建议你找些免费的文献资料库搜寻,大多院校都有免费接入口,或者将你的详细需求描述清后在知道中提问,这样有获取文献渠道条件的知友就可以帮你查询,再提供给你。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21blue.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studa./newpaper/ 3、蜂朝无忧论文网 :51lunwen./main/index.asp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studa./paper/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papersempire./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k12../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minaol./gb/art/ttd/index.asp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资讯科技论文 3、教育论文 :dhzyzz.porcelain-china./teach.asp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teacher../papers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bdfx../5jslw.htm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interpapers./kj/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51paper./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law-lib./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law-lib./lw/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ceo./school/lwj.asp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mba.001../mbamba.htm 7、中国农业线上-农业论文 :agrionline../keji/lunwenzy/ 8、体育论文 :zxty./product4.htm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forum./ *** lw/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sse../sse/yjkw/gkfblw.asp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lqzx./lunwen.htm 12、论文商务中心 :doc.cei.gov./ 13、法律帝国: :fl365./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14、法律论文资料库 :law-lib./lw/lwml.asp?flh=t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hrexam./advanced1.htm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sci../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datas.ncl.edu/theabs/00/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lib.pku.edu./xwlw.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lib.tsinghua.edu./new/thesis. 推荐: :nj.ki./index.htm 中国科技论文线上:paper.edu./ 论文中国 ::chinawrite./ 新浪论文网分类::dir.sina../search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lwlm./ 大学生论文库:syiae./lunwen 论文资料网::51paper./ 论文下载中心::studa./paper/ 毕业论文网::bylw./ 学位论文::lib.tsinghua.edu./NEW/thesis. 无忧论文网::51lunwen./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lib.blcu.edu./dt1000/bys/bys.htm

历史研究杂志,是权威杂志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

《祖国》《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赤峰学院学报》等等,很多的

可以在《国家人文历史》《历史研究4102》《看历史》等期刊发表。发表论文前期挑选期刊可以打开知网输入自己研究方向的关键词,点击“期刊”,点击搜索用出来还多篇文献,找到期刊名称。(多找几个,列下来这个领域的期刊名称,也可以换个关键词继续搜)。《国家人文历史》—2113—探讨人类的5261终极关怀和价值诉求。《历史研究4102》—全1653国历史类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看历史》—成长最快的社会性人文历史类杂志。

权威一点的对文章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得是业界翘楚或者非常杰出的新秀才可以发,比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这样的。对于硕士生,能发个一般的北大中文核心、CSSCI就不错了,或者在学报上发也不错。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机构

2014考研历史学专业应考攻略全面复习计划:打响考研复习的第一枪 面对庞杂的复习内容,一些考生难免会觉得杂乱无章,理不清头绪,无从下手。

笔者认为首先要根据自己复习的特点制定一个全面的复习计划。 一般来讲,从每年的三月份起,专业课的复习步入正轨,在次年一月份的正式考试之前考研政治,至少要经过三轮的复习。

第一轮是将选定的教材详细通读一遍,包括小字部分和注释。通读过程中要将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建立,重难点内容详细阅读,反复思考,已考知识点要做备注,做读书笔记,建立知识结构。

这一过程大概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是一个将书本从厚读薄的过程,需要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为此后两轮的复习做了个良好的铺垫。

在针对基础知识的进行复习之后,从8月份开始,就可以选择一些练习题做训练。做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第一轮基础复习的情况,二是在做题中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意识。

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做题训练非常少,就连科班的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加强做题训练必不可少。在做题中,将自己遗忘的或者是陌生的知识点加以总结,补充在第一轮建立的知识体系中。

着重强调的是对于名词解释、材料解析和论述题的解答。很多考生由于懒惰,对于这些题目往往不愿动笔,以为只要有个大体的思路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历史学统考大纲中明确指出,要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是否全面,还要注重历史的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只想不练是写不出来的,要落实在笔头上,只有通过做题才能训练我们的历史学思维和术语表达。

事实证明,经过了一定题量的训练的考生,成绩普遍要比只知道背书的学生高很多。 胸有成竹:做足冲刺阶段的功课 进入十一月份,考研复习进入了冲刺阶段。

这个时候其他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首先要做好时间规划,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计划内的复习任务。 此时复习历史学统考则应根据每部分的考试比列,让精力有所倾斜,适当把重点放在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复习上,但是坚决反对忽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复习的做法。

除此之外,要特别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如果没有对已有的知识建考研英语参考书立起联系,在答题的时候难免会缺胳膊少腿。

知识点的掌握没有问题,但如果因缺乏整体性和联系性而失分,那就只能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为了减少遗憾的发生,我们建议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应重新回归基础,以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所谓纵向的联系,就是将历史制度、历史现象按时间的顺序梳理其发展脉络,从而探究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发展趋势。所谓横向联系,就是将一种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空间视角扩展到世界范围内,或者将同一时间内的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做对比分析、联系综合,从而得出历史经验和结论。

类似于专题复习,但比专题复习要更详细具体到了每一个小的问题身上。比如说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是怎么样不断加强的,中国封建制度和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什么不同等等。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联系,既巩固了基础知识点,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一举两得二事实上,近两年这类综合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比如2007年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2010年考查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据估计,这种题目以后会成为考题的常见方向。

鉴于学科的特性,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应搭配适当的记忆,以保证掌握知识的准确度。有些学生经常发牢骚:“历史时间老是记不住。”

的确,历史时间的记忆由于其出现频率太高而极易出现混乱。这时建议考生寻找一些窍门或自编一些口诀来背。

比如唐朝建立是在公元618年,你可以给它编成一句顺口溜:李渊见糖(给自己)留一把。或者把末位数字形同的年份比较记忆,或者是以自己熟悉的历史年份为参照点来推算其他历史事件的时间。

时间记忆并不难,关键在窍门。 临阵不乱:只为这最后一搏 最后20天左右,就到了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完全适应考场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可以找一些全真模拟题或者历年的统考真题,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最好是跟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吻合,来一场考场模拟,为的是熟悉考场的感觉和做题的套路,不断总结考场技巧,以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避免知识的遗忘,可以以考研大纲为点,以记忆为线,将大纲上的知识点依次串联一遍,遇到断线的地方,切不可马上翻看课本或笔记教育学考研辅导,这样只会形成越来越强的依赖心理。

可以试着先回想一下,实在想不起来就暂时记在一边,等这部分内容完全回忆完毕之后,如果还是没有任何的印象,那就赶紧翻看材料或笔记,加深记忆。如此反复,才能将知识收纳于胸中,临阵不乱,信心十足地接受考试的检验。

如果此时的时间还算充裕,建议考生再涉猎一些《历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以期对当前的学术动态有些了解,在作答大题的时候,可以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阐述解题,外加自己的思考。虽然历史学统考是针对历史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它终归是要为。

讲一些自己了解的吧,肯定不全面,所以仅供参考: 复旦历史系应该说总体来讲是最好的。

中国近代史主要以经济史,外交史,思想史见长。世界史的实力也不弱,尤其是西方史学史的实力很强。

此外复旦还有历史地理研究所,是该领域国内实力最强的机构。 华师大历史系就像楼主提到的那样,冷战史很厉害,有沈志华嘛。

他们的史学史也很不错的。中国近代史方面思想史应该是他们的一个强项。

上师大历史系,也就是我即将去的地方,和复旦华师大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过在一些领域还是有其鲜明的特色。比如中国会党史,上海史,非洲史等,在学界也是响当当的。

上海社科院:上海史是他们的强项,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多数的学者都在做或者曾经做过上海史相关领域的研究。 上海大学历史系,不太了解,他的历史比较短。

朱学勤老师好像在那里(说好像是因为有上大的朋友说朱老师被开除了已经,不知道是真是假) 上海交通大学:主要做科技史,江晓原为代表人物。 其他还有上财,东华也招历史学的硕士生,具体的不太了解,就不说了。

我们交大的历史系设在人文学院,其中没有闭三秀这个名字啊,大概是调走了吧,历史系只有这些教师:刘统 教授 中国近现代历史

曹树基 教授 中国经济史、中国人口史

高福进 教授 世界史、西方文化史

李玉尚 教授 历史地理学、疾病史、海洋环境史

陈业新 教授 中国古代史、灾害史

潘星辉 副教授 中国古代史

章毅 副教授 中国古代史

任玉雪 讲师 中国古代史

市川智生 讲师 日本近现代史

最后,祝你好运!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于2012年3月9日正式成立,是上海交通大学直属的二级单位。研究院现下设 科学史研究中心 、 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 科学文化研究中心 和 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 。 研究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的牵头单位,还整合了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造船史、建筑史、海洋史)、历史系(疾病史、灾害史)、农学院(农史)、医学院(医学史、生命科学史)、物理与天文系(物理学史)等相关院系以及本校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出版社、档案馆、校史馆等单位的力量,旨在建设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史研究重镇。 基本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该系成立于1999年3月9日,是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该系的建立,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在高等院校的建制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13年后上海交通大学在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哲学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科研等方面成绩斐然,在天文学史、物理学史、计量史、数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方向都有雄厚的学术积累和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队伍: 经过17年建设,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哲学学科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仅研究院就有学校讲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的教师1名。 学术科研: 近5年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中国科协重大项目1项、国家新闻出版署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到账经费400多万元。学院现有全体教师人人主持着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在国内外科学史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30多部。 研究院强调以学术为本,在天文学史、物理与计量史、数学史等科学技术史传统研究方向上具有很强的实力,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支持,并在科研、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环节上一直执行很高的学术标准,以保持这些优势学科方向的领先地位。研究院在古代中外科学文化交流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立项、江晓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成为校内首个获得滚动资助的项目。计量史研究也是本学科点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2015年关增建主持的《中国计量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其《中国计量史》(德文版)则是交大迄今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外译项目。 本学科点还特别注重学术成果的系统化,通过出版专著让学术成果服务于相关学科和社会公众,其中2012-2015年间共出版专著达40余种。例如:江晓原任主编、钮卫星和董煜宇任副主编的《中华大典·天文典》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方便了相关学科对古代天文学史料的利用;关增建和赫尔曼合著的以中、英、德三语出版的《考工记——翻译与评注》让现代读者乃至国外读者正确把握这部先秦文献成为可能;江晓原任总主编的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是最新一部由国内学者撰写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通史,甫一出版,即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学科方向: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目前着重建设的学科方向有五个: 一、天文学史方向:致力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社会、中西天文学交流与比较、天文历史年代学、佛教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开创性成果。江晓原教授的《天学真原》被视为国内科学史著作外史方向的经典。 二、物理与计量史方向:致力于中国物理史、计量史和中国当代科学史的研究,成果突出。带头人关增建教授是前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其《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计量史话》、《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均为同行首部,计量史的理论框架和示范性成果均出自该方向。本方向的研究成果还受到国家质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三、数学史方向:主要致力于探讨中国古典数学的理论与特征,在古典数理天文学的理论与方法、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变和东西方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带头人纪志刚教授在该领域声誉卓著,2015年当选为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 四、环境与灾害史方向(与本校人文学院历史系共同建设):主要致力于历史环境变迁、灾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考察历史气候变迁、海洋环境、生态意识、环境保护与传统社会、疾疫、灾害与区域社会等相关内容。带头人陈业新教授一直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传统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灾害史料的参数化精准处理、灾害与流域社会变迁等方面成果显著。历史系李玉尚教授则是东亚海洋环境史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其有关疾病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曾入选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近年来在海洋生物种群历史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 五、科学社会学方向:主要致力于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科技伦理与工程伦理等领域的研究。李侠教授对科技共同体的缘起、规模与边界约束等问题的分析和对科学界内部的承认与蔑视机制的研究均具开创性。 学位点与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学科致力于把本学科点打造成为科学技术史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本学科目前拥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前在本校物理学博士点下设物理学史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和培养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招收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已满16届和15届,累计毕业硕士40多位、博士30多位。这些毕业生已经在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学单位成为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业务骨干,其中已晋升教授5名、副教授12名;部分毕业生在有关政府部门中担任重要的科技决策和管理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新闻、出版单位中挑上了大梁,其中一位任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并获得出版行业的最高奖“韬奋奖”。本学科点将一如既往,继续贯彻培养科学技术史高端人才的方针,在已有成就基础上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将以本学科点为核心建立起以科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本科生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基地。目前本学科点形成了以《科学技术史》为核心的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教材《科学史十五讲》被国内许多高校采用。科学史系教授录制的《科学技术史》授课录像被用于上海市干部在线培训。科学技术史课程也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实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加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还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国际合作: 研究院还一贯重视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院科学史研究中心、德国柏林工大中国科学史研究中心、悉尼大学科学史系、布朗大学埃及与亚述学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等海外知名研究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在人员互访、学术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于2011年12月25日正式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和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学术合作交流框架协议》、2015年10月18日正式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和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先后承办多次国际会议,并与日本计量史学会联手,在连续三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设立计量史分会场展开专题研讨;多次在中国科学史系列国际会议上设立分会场开展专题研讨等,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了一致的赞誉和好评。 社会影响及服务: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成立高校首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在中国高校的建制化道路,发挥了学科建设的示范作用。 注重以高质量学术成果为支撑,推进面向社会的科学文化建设。通过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董浩云船史博物馆等平台传播科学技术史知识。通过出版系列辑刊《我们的科学文化》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理念。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共建“计量文化研究中心”,向社会提供计量科普服务。本学科对古代“地中”概念的研究,成为河南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学术支撑。与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合作,为“徐光启纪念馆”的布展提供历史文献资料和学术支持。 通过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协力合作,成立中国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科技政策咨询与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以中国科学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在重要报刊发表科技政策评论,为国家和地方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积极举办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承办了“第10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全球化视野中的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科学史系夏至国际学术会议”、“东亚数学史国际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第8届金氏基金东亚科学技术史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在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举办系列的计量史分会场。本院研究生举办的科学技术史“冬夏二至”论坛,坚持十余年之久,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史研究生论坛。 本研究院专职教师担任多种重要学术兼职,履行相应职务:江晓原是中国科技史学会前任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关增建是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纪志刚是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图书馆中西文化交流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钮卫星是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董煜宇是上海市科技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多人担任权威学术期刊编委职务。 进一步建设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两个学科。发挥科学技术史已经进入国内前列的优势,带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共同发展。 依托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现有研究力量,通过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整合校内相关院系和平台的力量,与国家及上海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建立精英团队,开展国际化合作,把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建设成为学校文理交叉研究的大平台,在科研方面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在教学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最终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术研究重镇。 建立以科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上海交大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基地。拟建设由“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等三个子模块组成的“科学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形成独具特色的系列通识核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建立起国际知名的科学史与科学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正在科学传播与普及、科学文化等领域与政府、传媒及出版社等部门密切合作,创建科学文化与科普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国内领先的科学与社会研究基地。通过与校内相关单位协力,建成中国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科技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以中国科学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争取成为中国科技政策智库。 在实现以上诸发展目标的同时,形成一个集科学史、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为一体的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科学文化学派。

抗战发生后,本所随政府西迁内地,由於物质条件困难及工作人员生活艰苦,以致研究工作不易展开。但因十多年来所训练培育的后一代年轻学人此时均已学有专精,一旦抗战胜利,客观条件略有改善之后,本所的研究论文及专门著作即又大量刊布行世,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不但迅速弥补了战争期间出版品稀少之缺陷,亦藉此证明了培育后进人才政策之成功。

陕西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站

杂志:《史林》《历史教学》《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网站:趣历史:学史博客:历史春秋:

学术论文的话《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清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林》这些都是国内顶级的史学刊物哦,当然门槛非常高啊。你可以根据自己要写得论文的分类来选择投稿的单位哦。另外《历史教学》(分高校版和中学版)虽然没有上述的权威,但是和教学方面相关的投这里会比较合适吧。如果你的论文不太正式,可以到一些大众一点的杂志上尝试,比如:《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民国春秋》

一、中学教育教学类:1.新思考网:,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前卫性,实力强大,主要有语文、数学等学科、课堂教学、教师阅读、学业成绩评价、学校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教育叙事研究及《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杂志等栏目,且定期组织全国新课程教育培训。2.教育在线:http//,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朱永新倡导”新教育”的主要平台,有热点新闻、教育书坊、资源中心、课件下载、教育博客、教育论坛(包括教育在线周刊、新教育实验、班主任论坛、文学与读书、心灵港湾、新教师教育、新公民教育等)及教育名家、教育时评、成长日记等,集中了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李镇西、卢志文等人的教育教学论文,观点前卫、内容丰富。3.中学教研网:,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主办,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课改沙龙、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课堂、被资料、观点争鸣、教育百科、教育论坛等栏目;4.中国教育资源网:,有教育新闻、学科教育、图书馆、交流中心、个性教师等;5.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教师可以浏览“课程改革”、“交流讨论(BBS)”,“历史”等栏目内容;相关的链接有:,以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为主要特色的教育网站,并设有历史论坛。6.人教社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特色栏目为“历史天地”(包括教学园地、教材与大纲、学生之友、学术动态、万花筒、图说历史)、“历史论坛”、“课程研究”;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课程研究”栏目,该栏目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布了大量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有价值论文,值得一读;7.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由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主办,包括与个中学主要学科的教学参考杂志,该网站有“教育论坛”,供网友交流,近年来刊发的“史学研究”以及“历史教学”论文和文章;8.中国教师资源网:,主要有教案下载、课件下载、试题下载、名师讲座、高考试题、课件素材、教师论文、教师培训等;9.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历史学科资源精选、历史教师个人专辑、个人主页等栏目;10.中华读书网:,主要拦目有:资讯播报、书评天下、读书时间、图像事业、出版社区等;11.中学教研网:,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观点争鸣、课改沙龙等栏目。二、史学专业类网站:1、中国史学网:,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http://www.chinahis.com,有历史教学(含历史教学法研究、名师名课);历史研究(包括史学论著与教材评介、史学思潮与流派、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信息、考古学信息);历史素材(分为学科素材库、史学参考论著目录);2.学术批评网:,由北师大历史系杨玉圣副教授创办,。主要栏目有:学术批评、史学评论、读书时空、学术信息、学友论坛;3.学术交流网:,由北师大历史系黄安年教授创办,主要栏目有:美国问题研究、世界历史研究、学术评论、中学历史教材等;4..史学评论网:由《史学月刊》周祥森副编审创办,栏目有“史学评论”、“学术批评”、“史学争鸣”、“史学信息”等,值得关注;5.史学研究网:,介绍史学理论、史学史、海外中国学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学术成果和最新学术信息的专题网站,还有专家网页、机构与刊物、网络资源等,并特设资料搜索擎。6.近代中国研究网:,由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所创办,主要栏目有:最新资讯、专业研究、学人之窗、专业期刊、文献资源等。还有国内相关链接等。7.中国学术联盟网:,主要栏目有学术信息、学术评述、叙述档案、叙述书架等。8.近代中国网:,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晓泉教授创办,发布与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信息,同时介绍相关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专业学者的新近信息。包括“学术研究”、“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学科资讯”等;9.血铸中华网:,由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主办。栏目有民族英烈、历史资料、历史照片、历史遗迹、历史研究,侵华战事、海外评述等;10.国学网:,“国学论坛”、“国学新闻”、“学术论文”等内容;11.学说连线网:,主要有时政热评、思想赶潮、国际战略、学术视野、连线学术、史海钩沉(史学纵横、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史资料)等,此外还有作者专集栏目。12.故乡网:,其中的“历史”(包括史界动态、历史之谜、风云人物、文物宝库、千秋史话等)和“学术”栏目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浏览和参考;13.中国文化信息网:,主要拦目有:中国历史文化论坛、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历史文化名地、中国历史文化名作、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文化鉴赏等;14.中华一家人网:,有中华姓氏、中华人物、寻根问`祖等15.国史探微网:;其中设有动态综述、书评书讯、专题研究等栏目。另外,还如高中教育网:,学科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交流网:;中国高中网:;文科综合资源网:;综合教育资源网:,高中试卷网:;高校招生网:;高考168网:;时事中国:等。三、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类网站:1.中学历史在线:由湖北宜昌历史教师方明等人主办,每天都有新内容 。设有高考频道、中考频道、历史教研、中央博客等。2.中学历史教学园地:/index.html,设有图说历史、教研论文、、名题精解、历史呀等栏目。该网站中学历史教学资料丰富,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教研网站。3.铜雀台夕照网:,有中国通史、历代帝王、各朝疆域、历代名人、历史长河社区,尤其是民族边疆史内容最佳,界面精美,资源相对比较丰富;4.历史风云网:,主要栏目有历史奥秘、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高考等。5.历史的星空: .2008red.com/,主要栏目有历史回忆、乡土教材、历史教案、历史论文等。6.中学历史教学在线:http://www.lsll.com\lndex.html,栏目有历史天地、历史教研、备课频道、历史词典等。7.中学历史教学教研网:,主要栏目有历史之谜、历史讲坛、课程改革、教学教研、校本教研等。8.中学历史教学世界:,,主要有学科信息、教学探索、学史一得、他山之石等栏目。另外K12网上就有历史风云、历史家园、跨越时空—云峰历史在线、史海聆潮、史苑学林、今古论坛、静苑网、古韵悠悠、野草趣园等中学历史教学网站。

中国文物之门

  • 索引序列
  •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站
  •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
  •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
  • 上海历史研究论文发表机构
  • 陕西历史研究论文发表网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