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冯诺依曼发表了多少论文

冯诺依曼发表了多少论文

发布时间:

冯诺依曼发表了多少论文

冯诺依曼理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核心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写的,是关于车比雪夫多项式求根法的菲叶定理推广,注明的日期是1922年,那时冯·诺依曼还不满18岁。另一篇文章讨论一致稠密数列,用匈牙利文写就,题目的选取和证明手法的简洁显露出冯·诺依曼在代数技巧和集合论直观结合的特征。1923年当冯·诺依曼还是苏黎世的大学生时,发表了超限序数的论文。文章第一句话就直率地声称“本文的目的是将康托的序数概念具体化、精确化”。他的关于序数的定义,已被普遍采用。强烈企求探讨公理化是冯·诺依曼的愿望,大约从l925年到l929年,他的大多数文章都尝试着贯彻这种公理化精神,以至在理论物理研究中也如此。当时,他对集合论的表述处理,尤感不够形式化,在他1925年关于集合论公理系统的博士论文中,开始就说“本文的目的,是要给集合论以逻辑上无可非议的公理化论述”。有趣的是,冯·诺依曼在论文中预感到任何一种形式的公理系统所具有的局限性,模糊地使人联想到后来由哥德尔证明的不完全性定理。对此文章,著名逻辑学家、公理集合论奠基人之一的弗兰克尔教授曾作过如下评价:“我不能坚持说我已把(文章的)一切理解了,但可以确有把握地说这是一件杰出的工作,并且透过他可以看到一位巨人”。1928年冯·诺依曼发表了论文《集合论的公理化》,是对上述集合论的公理化处理。该系统十分简洁,它用第一型对象和第二型对象相应表示朴素集合论中的集合和集合的性质,用了一页多一点的纸就写好了系统的公理,它已足够建立朴素集合论的所有内容,并借此确立整个现代数学。冯·诺依曼的系统给出了集合论的也许是第一个基础,所用的有限条公理,具有像初等几何那样简单的逻辑结构。冯·诺依曼从公理出发,巧妙地使用代数方法导出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的能力简直叫人惊叹不已,所有这些也为他未来把兴趣落脚在计算机和“机械化”证明方面准备了条件。20年代后期,冯·诺依曼参与了希尔伯特的元数学计划,发表过几篇证明部分算术公理无矛盾性的论文。l927年的论文《关于希尔伯特证明论》最为引人注目,它的主题是讨论如何把数学从矛盾中解脱出来。文章强调由希尔伯特等提出和发展的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当时还未得到满意的解答。它还指出阿克曼排除矛盾的证明并不能在古典分析中实现。为此,冯·诺依曼对某个子系统作了严格的有限性证明。这离希尔伯特企求的最终解答似乎不远了。恰在此时,1930年哥德尔证明了不完全性定理。定理断言:在包含初等算术(或集合论)的无矛盾的形式系统中,系统的无矛盾性在系统内是不可证明的。至此,冯·诺依曼只能中止这方面的研究。

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到底厉害在哪里?冯诺依曼生平经历介绍!我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到冯诺依曼其实很多人不太懂这个人,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可以说也算是世界上最为聪明的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叫冯诺依曼的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其实也不用太复杂,我们来看看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就知道了,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约翰·冯·诺依曼是一位匈牙利裔美国人,也是一位智商极高,记忆力超强的天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他是一位全才型的科学家,不仅仅在现代计算机领域内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在等领域内也拥有杰出的贡献,是现代计算机之父,也是现代博弈论之父,但是这样一个天才,却只在这个世界上活了55年的时间,实在是令人惋惜。

1921年,约翰·冯·诺依曼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之后进入大学学习化学,其后的四年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为数学方面的学生,不听课,只参加考试,以考试成绩都是A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同时约翰冯诺依曼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获得化学方面的大学毕业学位。

在研制ENIAC计算机时期,有一天数学家们对一道数学难题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一位数学家决定带着台式机回家研究,这位数学家耗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终于用台式机得出了五种特殊答案,第二天一早,数学家们在办公室内讨论这道难题,那位抱着台式机回家的数学家说:我从昨天晚上一直算到今晨4点半,总算找到那难题的5种特殊解答。

这个时候冯诺依曼刚刚走进办公室,问:什么题更难?于是有人将题目给了他,冯诺依曼立即陷入了沉思,五分钟后他给出了四个正确的答案。

所以这个冯诺依曼聪明就聪明在这啊。那么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其实是指的“存储程序和自动执行程序”,具体的继续往下看。

50年代冯诺依曼提出了五大部件和存储程序概念,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输出设备组成,指令和数据可一起放在存储器,程序按顺序自动执行。

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差不多所有的CPU的运作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提取(Fetch)、解码(Dede)、执行(Execute)和写回(Writeback)。 CPU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所谓的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CPU的编程。

所谓指令是一串二进制数,它规定机器做什么操作。指令分为两部分:操作码和操作数。操作码说明要做什么操作,操作数指明要处理的数据的存放地址在什么地方。处理器里有百儿八十条指令,称为指令集;机器语言可以被看作一种约定的形式,用处理器和寄存器来操控内存。

拓展资料:

冯·诺依曼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6岁时可心算8位数除法且能熟练掌握古希腊语,12岁通读法国数学家波莱尔的著作《函数论讲义》,19岁出版自己的数学论文并给出新的序数定义,22岁拿到数学博士学位,28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人生经历,笔者只能用“天生奇才”四个字来形容。无论是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还是在数学领域,冯·诺依曼都称得上佼佼者。

1903年,冯·诺依曼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从小就以过人的智力与记忆力而闻名,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漏地复述出来,而且多年以后仍是如此。若尔福·兰兹霍夫曾回忆,有一次冯·诺依曼、费米和费曼都在泰勒的办公室一起讨论和计算。他们每隔几分钟就会暂停讨论并开始一轮计算。费米使用计算尺,费曼使用手摇式计算机,而冯·诺依曼只凭心算。冯·诺依曼几乎能在相差不大的时间内得到与其他二人相似的计算结果。

冯·诺依曼不仅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同样值得全人类铭记。1945年,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勃克斯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的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文献。报告明确规定用二进制替代十进制运算,并将计算机分成五大组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这一卓越的思想为电子计算机的逻辑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已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则。现代计算机中存储、速度、基本指令的选取以及线路之间相互作用的设计,都深深受到冯·诺依曼思想的影响。

冯·诺依曼是个贪吃的人,他的妻子克拉拉曾说:“他可以计算任何事情,除了卡路里。”冯·诺依曼经常在吵闹的环境中工作,自己也时不时地制造出一点“噪音”,比如在普林斯顿的时候,他酷爱用留声机播放德国的进行曲,还把音量调高,以至于周围的邻居苦不堪言,不得不投诉他,这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不过,瑕不掩瑜,冯·诺依曼依然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电脑的创始人啊

冯诺依曼发表的计算机论文

主要贡献冯·诺伊曼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他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0年以前,主要是纯粹数学的研究:在数理逻辑方面提出简单而明确的序数理论,并对集合论进行新的公理化,其中明确区别集合与类;其后,他研究希尔伯特空间上线性自伴算子谱理论,从而为量子力学打下数学基础;1930年起,他证明平均遍历定理开拓了遍历理论的新领域;1933年,他运用紧致群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五问题;此外,他还在测度论、格论和连续几何学方面也有开创性的贡献;从1936~1943年,他和默里合作,创造了算子环理论,即现在所谓的冯·诺伊曼代数。1940年以后,冯·诺伊曼转向应用数学。如果说他的纯粹数学成就属于数学界,那么他在力学、经济学、数值分析和电子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则属于全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冯·诺伊曼因战事的需要研究可压缩气体运动,建立冲击波理论和湍流理论,发展了流体力学;从1942年起,他同莫根施特恩合作,写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这是博弈论(又称对策论)中的经典著作,使他成为数理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冯·诺伊曼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ENIAC(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设计报告初稿,这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确定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1946年,冯·诺依曼开始研究程序编制问题,他是现代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的缔造者之一,他首先研究线性代数和算术的数值计算,后来着重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离散化以及稳定问题,并给出误差的估计。他协助发展了一些算法,特别是蒙特卡罗方法。40年代末,他开始研究自动机理论,研究一般逻辑理论以及自复制系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深入比较天然自动机与人工自动机。他逝世后其未完成的手稿在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冯·诺伊曼的主要著作收集在《冯·诺伊曼全集》(6卷,1961)中。无论在纯粹数学还是在应用数学研究方面,冯·诺依曼都显示了卓越的才能,取得了众多影响深远的重大成果。不断变换研究主题,常常在几种学科交叉渗透中获得成就是他的特色。最简单的来说,他的精髓贡献是2点:2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时,不能不提及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而在经济学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与同为犹太人的哈耶克一样,他无愧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约翰·冯·诺依曼冯·诺依曼在数学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主要从事算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关于集合论中超限序数的论文,显示了冯·诺依曼处理集合论问题所特有的方式和风格.他把集会论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体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论的基础.他从公理出发,用代数方法导出了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基本运算、重要定理等.特别在1925年的一篇论文中,冯·诺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种公理化系统中都存在着无法判定的命题.1933年,冯·诺依曼解决了希尔伯特第5问题,即证明了局部欧几里得紧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紧群理论与波尔的殆周期函数理论统一起来.他还对一般拓扑群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弄清了它的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与实数是一致的. 他对算子代数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算子代数这门新的数学分支.这个分支在当代的有关数学文献中均称为冯·诺依曼代数.这是有限维空间中矩阵代数的自然推广. 冯·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弈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 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弈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教学思想.冯·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作过重要的工作.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数值分析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开拓性工作.现在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科洛萨斯"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1)没有存储器;(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感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1944年,诺伊曼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该工作涉及到极为困难的计算。在对原子核反应过程的研究中,要对一个反应的传播做出“是”或“否”的回答。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几十亿次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指令,尽管最终的数据并不要求十分精确,但所有的中间运算过程均不可缺少,且要尽可能保持准确。他所在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为此聘用了一百多名女计算员,利用台式计算机从早到晚计算,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穷无尽的数字和逻辑指令如同沙漠一样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尽。被计算机所困扰的诺伊曼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ENIAC计算机的研制计划,从此他投身到计算机研制这一宏伟的事业中,建立了一生中最大的丰功伟绩。1944年夏的一天,正在火车站候车的诺伊曼巧遇戈尔斯坦,并同他进行了短暂的交谈。当时,戈尔斯坦是美国弹道实验室的军方负责人,他正参与ENIAC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在交谈中,戈尔斯坦告诉了诺伊曼有关ENIAC的研制情况。具有远见卓识的诺伊曼为这一研制计划所吸引,他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冯·诺依曼由ENIAC机研制组的戈尔德斯廷中尉介绍参加ENIAC机研制小组后,便带领这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技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1945年,他们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NI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CompUter的缩写).在这过程中,冯·诺依曼显示出他雄厚的数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的顾问作用及探索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诺伊曼以“关于ENIAC的报告草案”为题,起草了长达101页的总结报告。报告广泛而具体地介绍了制造电子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新思想。这份报告是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它向世界宣告: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ENIAC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报告中,诺伊曼对ENIAC中的两大设计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设计思想之一是二进制,他根据电子元件双稳工作的特点,建议在电子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报告提到了二进制的优点,并预言,二进制的采用将大简化机器的逻辑线路。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实践证明了诺伊曼预言的正确性。如今,逻辑代数的应用已成为设计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手段,在ENIAC中采用的主要逻辑线路也一直沿用着,只是对实现逻辑线路的工程方法和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作了改进。

最简单的来说 他的精髓贡献是2点:2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 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时,不能不提及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而在经济学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与同为犹太人的哈耶克一样,他无愧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约翰·冯·诺依曼冯·诺依曼在数学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主要从事算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关于集合论中超限序数的论文,显示了冯·诺依曼处理集合论问题所特有的方式和风格.他把集会论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体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论的基础.他从公理出发,用代数方法导出了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基本运算、重要定理等.特别在1925年的一篇论文中,冯·诺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种公理化系统中都存在着无法判定的命题.

约翰·冯·诺依曼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籍犹太人数学家,现代电子计算机与博弈论的重要创始人,在泛函分析、遍历理论、几何学、拓扑学和数值分析等众多数学领域及计算机学、量子力学和经济学中都有重大贡献。

冯·诺伊曼从小就以过人的智力与记忆力而闻名。冯·诺伊曼一生中发表了大约150篇论文,其中有60篇纯数学论文,20篇物理学以及60篇应用数学论文。他最后的作品是一个在医院未完成的手稿,后来以书名《计算机与人脑》发布,表现了他生命最后时光的兴趣方向。

扩展资料

学术成就:

1、遍历论

遍历论主要涉及动态系统和不变测度。1932年,冯诺依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遍历论的论文,为遍历论的理论基础做出了贡献。[3]保罗·哈尔莫斯在1932年的一篇遍历论文章中指出“假使冯诺依曼在其它领域没有成就,光这些也足以让他在数学史上留下不朽之名”。

2、算子理论

冯诺依曼在“冯诺依曼代数”中提出了“算子环”的概念。冯诺依曼代数是一种定义于希尔伯特空间的有界算子的星代数,近似于弱算子拓扑,且包含有恒等算子。以他命名的冯诺依曼二重交换元定理表明弱算子拓扑中闭包的分析学定义会与其二重交换元所成集合的纯代数学定义等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指约翰·冯·诺依曼,冯·诺依曼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计算机与人脑》、《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连续几何》等。

冯·诺依曼,著名匈牙利裔美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冯·诺依曼,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在经济学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

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同为犹太人的哈耶克一样,他无愧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约翰·冯·诺依曼

薇诺娜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wiwa是什么牌子玛莎拉蒂玛莎拉蒂(Maserati)是一家知名意大利赛车与跑车生产商,于1914年在博洛尼亚成立。公司的总部现位于摩德纳,他们的徽章是一支三叉戟。玛莎拉蒂曾经是法拉利(一家菲亚特拥有大部分股权的公司)的一部分,现为意大利汽车巨人菲亚特直接拥有。由意大利设计师乔治亚罗(Italdesing Giugiaro)塑造了其经典的外形线条,内部则集合了高性能跑车技术的应用,将自己的传统风格与流行款式相结合,从而在运动车领域独树一帜。[1]2018年11月16日,玛莎拉蒂LevanteGTS在广州车展中正式上市。新车搭载3.8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最大功率550马力,0-100km/h加速仅为4.2秒。“玛莎拉蒂”这个名字来源于意大利瓦格纳(Voghera)的一个普通家庭,火车司机罗德夫.玛莎拉蒂(RodolfoMaserati)和妻子共同养育了六个男孩:卡罗(Carlo)、宾多(Bindo)、阿尔菲力(Alfieri),埃多勒(Ettore),欧内斯特(Ernesto)和马里奥(Mario),六个孩子都参与促进日后玛莎拉蒂这个世界著名跑车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药基美研专注于油性敏感肌肤(这类皮肤通常伴发痘痘、湿疹等等问题)李维宽——药基美研创始人苏州药基美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药物化学博士、执业药师。美国Auburn University大学博士(药物化学),历任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专利申请17项。2014年创立苏州药基美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敏感皮肤护肤品研发,抗炎药物研发以及为敏感体质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供参考,我自己也是这个产品的受益者。

薇诺娜防晒可以管一天的。敏感肌肤专属防晒,安全不刺激,是薇诺娜明星防晒单品。为研究产品的功效性与安全性,薇诺娜与国内63家知名医院皮肤科及法国贝桑松大学CERT及国内皮肤学专家合作多中心效果观察,直至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获得充分验证,先后发布15项皮肤相关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参与制定16个团体标准,主持制定11个产品标准,引领了功效性护肤品行业的变革发展。在《薇诺娜功效性护肤品临床应用精粹》一书,收录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128篇薇诺娜产品基础研究和临床验证论文。

薇诺娜是如何专注敏感肌的?薇诺娜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中国人常见的肌肤问题。而敏感性皮肤相关的问题作为重灾区,更是薇诺娜的主攻领域。为此,薇诺娜集结皮肤学、植物学、生物学领域的优秀人才,联合国内外皮肤学专家,挖掘出云南植物中对皮肤护理有益的活性成分,再进一步完善活性成分提取及功效研究,最终才加入到护肤品配方中。薇诺娜有关皮肤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效果观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Phytochemistry Letters,Steroids,《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以及《临床皮肤科杂志》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4篇论文。出众的学术优势使得薇诺娜诞生伊始即得到不少皮肤学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在2015年薇诺娜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品牌亮相温哥华第23届世界皮肤科大会,实现中国品牌零的突破,引起了全球皮肤科医生及学者的广泛关注。2017年,薇诺娜携手中国皮肤科三大协会发布中国首部指导护肤品在皮肤科临床运用的皮肤学护肤红宝书。2019年,薇诺娜二度受邀参与米兰第24界世界皮肤科大会。可以说,正是这些专业领域的研究,让薇诺娜不仅在敏感肌领域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认可,更是在消费者心中备受好评。敏感肌是怎么来的?图片来源:itw01.com根据权威的《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敏感肌指的是皮肤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灼热、刺痛、瘙痒、紧绷感等,本质上是一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表现[1][2]。敏感肌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使用护肤品不当导致。比如环境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紫外线和PM2.5都会引起自由基的增多,炎症因子分泌加剧,使皮肤屏障受损,水份流失加快,于是就会有皮肤干燥、红肿和蜕皮等现象的发生[3]。图片来源:Krutmann J, Liu W, Li L, et al. Pollution and skin: from epidemiological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to clinic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14, 76(3): 163-168.而滥用各类护肤品也是造成皮肤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4]。每个人对护肤品的耐受能力不同,强扭的瓜不甜,要是硬着头皮去用,功效没有达到之前,皮肤就已经损伤变敏感了,真有点儿吃力不讨好。另外,消费升级,胆子更大的女性,选择做医美,通过延缓衰老改善肌肤状态,但术后恢复期,皮肤抵抗力下降,也变得容易敏感。针对敏感肌,薇诺娜的王牌产品是什么?正是大家最为熟知的舒敏特护霜——针对敏感肌的症状,能够帮助修护皮肤屏障、缓解敏感肌症状。作为薇诺娜最为热卖护肤品(2018双11单日热销85万支),这款产品也得到了多项荣誉和殊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真正成为了敏感肌人群的挚友。而能够研发出如此畅销的一款产品,和薇诺娜对天然植物的研究密不可分。由于创立于物种资源丰富的云南,薇诺娜从云南独特的植物宝库中寻找到了青刺果和马齿苋两位“优等生”。青刺果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马齿苋的清热解毒功能,自古以来就被广泛运用。通过独特的萃取技术,薇诺娜提炼出了青刺果和马齿苋中的有效成分,其中青刺果油的组成与人体皮脂类似,并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类维生素,促进皮肤中神经酰胺的表达,具有很好的屏障修护功能;而马齿苋提取物富含植物黄酮和天然多糖,抗菌、抗炎能力非常强大,帮助舒缓敏感肌的不适感[5][6]。薇诺娜通过实验也证明:王牌特护霜的这两种成分,确实能够舒缓敏感肌干燥、灼热、脱屑等症状,提高皮肤中的水含量,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长期使用有助于皮肤恢复健康状态[5][6]。除了两大核心成分,王牌特护霜还添加了同样是保湿能力极佳的牛油果树果脂和透明质酸钠,温和度很高,又加强了产品的保湿效果,对敏感肌经常出现的干燥起皮现象能够很好地缓解。而配方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不仅能够舒缓皮肤,根据最新的研究,它还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帮助抵抗外界的刺激[7]。整个王牌特护霜使用了无防腐无香精体系和真空泵包装,尽力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温和性,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到了敏感肌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多“黑科技”的引入,加上薇诺娜专家们对敏感肌孜孜不倦的研究,才让这款产品成为万千消费者的挚爱,适合换季、日晒、花粉过敏、滥用护肤品、熬夜以及医美手术恢复期等各类皮肤敏感时期的缓解和修护,有这些问题的人群,当然要人手必备一支。敏感肌如何按照科学护肤四部曲选择薇诺娜产品?不少人都知道,如果要改善敏感,肯定少不了从科学护肤四部曲——洁面、补水、保湿、防晒的角度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皮肤乖乖听话,不会“搞出事情”来,薇诺娜作为行业里面的优秀品牌,自然有全套的敏感肌护理策略。洁面作为护肤的第一步,对于敏感肌人群来说尤为重要。清洁过度会导致角质层损伤,而清洁不彻底,那么各种污染颗粒、化妆残留和氧化的皮脂又会造成皮肤刺激。为此薇诺娜开发了一款温和的舒缓控油洁面泡沫,弱酸性的配方不含皂基、香精和色素,核心表活使用了烷基糖苷和氨基酸,并且添加了马齿苋和绣线菊提取物,在清洁的同时也能起到舒缓和和保湿的作用。

诺贝尔奖论文发表了多少

一般都是长篇小说,独立成册。

这个问题还是得拿数据说话,外网上早有统计,但是诺奖并非一个文章讲的没明白,一般是一系列文章,但总有一篇开创性的“奠基文章”,也就是概念或理论被第一次提及的文章。以下横轴为奠基文章数量。

诺贝尔 医学及生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得奖之作都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呢?当然CNS是少不了的,确实有不少得奖佳作都刊登在Cell、Nature、Science上。推崇CNS、重视杂志的IF(影响因子),不见得完全错误或没有意义。但我想指出的是,同样有许多被诺奖委员会引述的得奖论文,是发表在优秀的专业杂志甚至是被国内某些评鉴系统认为是次等甚至是不值一提的学术刊物上的,以下我举一些例子说明。 2009年化学奖得主Ada Yonath(阿达?约纳特)关于核糖体亚基晶体学研究的关键性论文,有三篇发表于J Mol Biol(1984、1987、1991)上,也有两篇发表于现已停刊的杂志Biochemistry International(1980、1987)上。虽然J Mol Biol(分子生物学杂志)在2008年的IF只有4.146,但在上世纪80年代它是与CNS齐名的顶尖杂志,至今也仍然是结构生物学领域最好的杂志之一,可以说是该领域的旗舰。至于Biochem Int由国际生化分子生物**合会主办,其1999年IF只有0.77。这是小杂志发表大论文的又一经典案例。 2008年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Osamu Shimomura(下村修)从1962年到1979年的几篇重要论文发表于Biochemistry(生物化学)、FEBS Lett(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快报)和J Cell Comp Physiol(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J Cell Physiol的前身)上。上述三份杂志在2008年的IF分别为3.379、3.264和4.313。虽然它们的IF都不高,但在相关领域内仍是重要的学术杂志,也以发表过诺奖得奖之作为傲。 2008年医学奖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的发现,Harald zur Hausen(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教授被引述的论文有6篇发表于J Virol(病毒学杂志),有10篇发表于Int J Cancer(国际癌症(cancer))上,更有一篇发表于Arch Dermatol Res(皮肤病研究文献)上。三份杂志2008年的IF分别为5.308、4.734和1.927,再次说明重要论文也可以发表在IF较低的优秀专业期刊上。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不可胜数。2004年几位诺奖得主有关泛素的经典论文发表在JBC(生物化学杂志)、FEBS Lett和BBRC(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通讯)上,我记得其他人过去也提到过。这三份杂志的IF都不高(2008 IF为5.520、3.264和2.648)。 从上述例子可见,诺奖得奖之作也可以发表在相对不太显眼的期刊上。真正划时代的突破,无论发表在大杂志或小杂志,最终同样会得到充分的肯定。从根本上说,从事或评价科研工作和论文,更重要的是其长远影响和科学价值。IF以及其他所有定量指标,只能作为参考,只能在缺乏专家、缺乏客观评价、缺乏更科学评价系统的情况下用作参考指标。即使如此,采用多个不同指标也要比采用单一IF更好一些。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政府以外,科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黎曼发表多少论文

波恩哈德·黎曼旧照德国数学家,对数学分析和微分几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为广义相对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的名字出现在黎曼ζ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尔伯特问题,黎曼思路回环矩阵和黎曼曲面中。他初次登台作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演讲,开创了黎曼几何,并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他在1857年升为格丁根大学的编外教授,并在1859年狄利克雷去世后成为正教授。目录作者人物简介主要成果生平经历主要贡献 编辑本段作者黎曼(1826~1866) Riemann,Georg Friedrich Bernhard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1826年9月17日生于汉诺威布列斯伦茨,1866年7月20日卒于意大利塞那斯加 。1846年入格丁根大学读神学与哲学,后来转学数学,在大学期间有两年去柏林大学就读 ,受到 C.G.J.雅可比和P.G.L.狄利克雷的影响。1849年回格丁根。1851 年获博士学位 。1854 年成为格丁根大学的讲师,1859年接替狄利克雷成为教授。 1851 年论证 了复变 函数 可导的 必要充分 条件( 即柯西-黎曼方程) 。借助狄利克雷原理阐述了黎曼映射定理 ,成为函数的几何理论的基础。1853年定义了黎曼积分并研究了三角级数收敛的准则。1854年发扬了高斯关于曲面的微分几何研究,提出用流形的概念理解空间的实质,用微分弧长度的平方所确定的正定二次型理解度量,建立了黎曼空间的概念,把欧氏几何、非欧几何包进了他的体系之中。1857年发表的关于阿贝尔函数的研究论文,引出黎曼曲面的概念 ,将阿贝尔积分与阿贝尔函数的理论带到新的转折点并做系统的研究。其中对黎曼曲面从拓扑、分析、代数几何各角度作了深入研究。创造了一系列对代数拓扑发展影响深远的概念,阐明了后来为G.罗赫所补足的黎曼-罗赫定理。编辑本段主要成果在1858年发表的关于素数分布的论文中,研究了黎曼ζ函数,给出了ζ函数的积分表示与它满足的函数方程,他提出著名的黎曼猜想至今仍未解决。另外,他对偏微分方程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有重大贡献。甚至对物理学本身,如对热学、电磁非超距作用和激波理论等也作出重要贡献。黎曼的工作直接影响了19世纪后半期的数学发展,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重新论证黎曼断言过的定理,在黎曼思想的影响下数学许多分支取得了辉煌成就。黎曼首先提出用复变函数论特别是用ζ函数研究数论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创了解析数论的新时期,并对单复变函数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1826年,他出生于汉诺威王国(今德国)的小镇布列斯伦茨(Breselenz)。他的父亲弗雷德里希·波恩哈德·黎曼是当地的路德会牧师。他在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二。 1840年,黎曼搬到汉诺威和祖母生活并进入中学学习。 1842年祖母去世后,他搬到吕内堡(Lüneburg)的约翰纽姆(Johanneum)。 1846年,按照父亲的意愿,黎曼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在此期间他去听了一些数学讲座,包括高斯关于最 黎曼小二乘法的讲座。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后,他改学数学。 1847年春,黎曼转到柏林大学,投入雅戈比、狄利克雷和Steiner门下。两年后他回到哥廷根。 1854年他初次登台作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演讲,开创了黎曼几何,并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他在1857年升为哥廷根大学的编外教授,并在1859年狄利克雷去世后成为正教授。 1862年,他与爱丽丝·科赫(Elise Koch)结婚。 1866年,他在第三次去意大利的的途中因肺结核在塞拉斯卡(Selasca)去世。编辑本段主要贡献他对数学分析和微分几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微分方程也有很大贡献。 他引入三角级数理论,从而指出积分论的方向,并奠定了近代解析数论的基础,提出一系列问题;他最初引入黎曼曲面这一概念,对近代拓扑学影响很大;在代数函数论方面,如黎曼-诺赫定理也很重要。在微分几何方面,继高斯之后建立黎曼几何学。 他的名字出现在黎曼ζ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尔伯特问题,柯西-黎曼方程,黎曼思路回环矩阵中

英年早逝的黎曼

1826年9月17日,黎曼(1826—1866)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黎曼19岁时,根据他父亲的旨意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神学。但他很快就被那里浓厚的数学气氛所感染,以致于使他放弃了神学而改学数学。黎曼的聪敏天赋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很快被“数学王子”高斯(1777—1855)发现,于是黎曼有幸成为高斯晚年的学生。

1851年11月,黎曼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复变函数论的基础》。高斯对此论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评语中写到:“这是一篇很有份量,很有价值的文章,它不仅达到而且远远超过了对博士论文的要求”。由此,黎曼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赢得了第一流数学家的声誉。

1854年,黎曼发表了题为《关于利用三角级数表示一个函数的可能性》和《几何学的基本假设》两篇论文。他在后一篇论文中,把三维空间的研究推广到几维空间,引入了流形及流形曲率的概念,从而发展了非欧几何体系,确立了被后人称之为《黎曼几何》的理论基础。

黎曼不仅在函数理论和微分几何方面贡献卓越,他在数论、偏微分方程等领域也是硕果累累。以他名字命名的数学术语就有十多条,如“黎曼几何”、“黎曼曲面”、“黎曼函数”、“黎曼积分”、“黎曼猜想”等等。所以黎曼是一位世界上少有的数学天才。

然而,黎曼在生活的道路上却屡遭坎坷,步履维艰。1854年他成为哥廷根大学的一名编外讲师,仅能以学生的听课费为收入。由于收入微薄、不敷日用,他时常饿着肚子坚持工作。1857年他当上了副教授,两年以后又升为正教授。但由于他哥哥的去世,他又担负起四个妹妹的生活费用,所以生活上一直很艰难。黎曼本来身体就较虚弱,加上工作劳累与生活艰辛,他终于积劳成疾,患了肺病。由于经济上拮据,他没能彻底治愈疾病,后来病情恶化,不幸于1866年7月20日去世,年仅39岁。

黎曼一生在数学许多领域中都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那深邃独特的思想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位少有的数学伟人的早逝,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与悲痛。如果当年他不是由于生活艰难以致败在病魔手中,可以预料黎曼将会有更多的发现与创举,他将会给我们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 索引序列
  • 冯诺依曼发表了多少论文
  • 冯诺依曼发表的计算机论文
  • 薇诺娜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 诺贝尔奖论文发表了多少
  • 黎曼发表多少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