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与建议论文
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与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展开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让企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关键词 :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1、企业行政管理内涵
1.1企业行政管理概念
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指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以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为支撑,根据相关法规、制度、原则及方法,通过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行政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完善的系统、网络,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
1.2企业行政管理特点
与其他管理形式相比,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特点[1]:一是权威性。企业管理者拥有法定的职权是其开展行政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职权,企业管理者就不能下达指令、实施奖惩。与此同时,企业行政管理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用职权是否得当、下级是否服从执行等。二是及时性。当企业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或处理重要人事关系时,企业管理者往往通过行使命令、指示、奖惩等来实现资源的快速调配,确保行政指令得以及时贯彻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三是纵向性。企业行政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主要是通过企业组织内部的行政隶属关系来进行指挥协调,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自上而下逐级下达行政指令、自下而上逐级贯彻行政指令的方式来传达执行。
2、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内容
2.1计划管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性企业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做好预测工作,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这是企业行政管理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计划管理。
2.2组织管理
组织架构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其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如何分配任务并明确相应的决策流程。企业行政管理除了搭建基本的行政组织架构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利机制,从而确保企业行政管理组织渠道的畅通。因此,搭建一套与企业自身经营实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流程、责权机制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重点工作。
2.3指挥协调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并据此明确相应的`职责、权利和利益。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发挥调动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关系来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部门、员工矛盾进行协调管控。
2.4监督控制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和相关奖惩制度,除了在督促不同层级的员工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判断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性,是否存在有待优化改进之处。因此,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确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控制员工的行为及工作绩效,从而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运行。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现状
根据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理论对企业管理层级的界定来看,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可以分为决策层效率、管理层效率和执行层效率三类。目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现状具体为:
3.1组织效率目标不明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多轮改革以来,虽然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但受特定的经营特征、产权关系和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目前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市场信息闭塞、竞争意识淡薄,依然延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治企思维,参照国家机关的高度集权式模式进行管理,没有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致使其组织决策效率低下、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与此同时,据调查,98%的国有企业总经理主要通过国家行政任命或上级机关委派,仅有2%是由民主选举,导致国有企业组织决策容易受到行政力量的干涉,不利于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自主经营管理,一些违背市场竞争法则、脱离企业经营实际的决策时有发生[2]。
3.2管理效率混乱失调
与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内部职能部门设置相对完备、人员配置相对完善。在此情形下,虽然让国有企业的内部职能设置得到了分解细化,让其自身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是过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在增加国有企业的用工管理成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由于管理层级的增多、管理链条的增长,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权责界面不清晰,职能管理混淆、业务关系混乱。有时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过度的依赖职责分工和办事流程,面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部门间相互推诿、管理干部不作为等情况时有发生。据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企业中层管理环境评价问卷》研究开发课题组公布的对851名国有企业、584名三资企业和29名私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官僚主义已成为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内部机构设置已不适合当前的经济环境。
3.3执行效率存在偏差
受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的内部管理现状影响,国有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部门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后进行选择性传递,严重影响了经营决策信息在生产、销售一线从业人员的传递效益,从而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实施。据了解,在某家厅(局)级国有企业中,其需要一线人员执行的工作指令,正常情况下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传达到一线执行人员层面,严重影响了该企业的正常运转效率。与此同时,受国有企业缺乏归属感与使命感、时间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制约,国有企业员工普遍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主动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工作按部就班,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遇到问题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现象。
4、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纵观国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现状,综合对比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管控模式,经初步分析,致使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行政管理模式单一
国有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时没有联系自身经营发展需求实际,盲目地参照国家党政机关高度集权的组织管理模式,经营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部分人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使得国有企业组织决策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脱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为严重,严重制约阻碍了国有企业的组织决策效率。
4.2内部机构设置臃肿
虽然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经过了多轮精简改革,但是与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较为庞大臃肿,有时甚至出现有增无减的情形。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的臃肿在影响信息传达效率的同时,由于管理职能的重叠交叉、人员的冗余,致使在一些环节上内部运转失灵、管理失控,部门相互扯皮情况时常发生,使得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4.3管理制度适应性差
国有企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普遍偏低,以结果、效率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相对缺失。日常工作中,侧重的是职能管理,对程序履行、流程控制关注较多。在此管理思维影响下,导致国有企业大量的行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于国有企业经营实际,致使履行繁杂的内部管理程序而丧失市场机会的现象普遍存在。
4.4员工执行能力不足
国有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其中哪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除了存在管理制度适应性差的问题外,还存在着管理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国有企业员工身上,国有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率。
5、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建议
行政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决策执行管理系统,要想促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除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立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及问题,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创新。
5.1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法人制度结构是建设现代企业的重心。面对部分国有企业权责不清、约束不强、缺乏制衡,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有效形成,组织决策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尽快建立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按照“责权对等、互为支撑、互为监督”的管控要求,进一步明确完善国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程,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组织决策效率的提升。
5.2压缩企业组织机构规模
面对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管理层级过密、决策效率低下、内部摩擦偏多的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国有企业转变观念,提高市场意识的同时,更需要国有企业以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参照,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按照“扁平化、高效化”改革原则,削减压缩职能部门、组织层级和管理链条,彻底解决自身肥胖症问题,推动国有企业以“轻装”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5.3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可谓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适应和满足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在此形势下,国有企业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并重点围绕营销、采购、财务、人力等加快相应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依托信息系统来实现管理数据信息化、决策程序流程化,进而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降低行政管理的盲目性和人为因素干扰。
5.4提升干部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财、物”三大基本要素,而“人”的要素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环,摆在第一位。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才能建设出一个高效率的国有企业。对此,国有企业除了对外招聘引进一批高素质员工作为新鲜血液补充以外,更重要的是围绕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等方面,通过送外深造、师徒共建等方式建立完善在职员工的培训教育机制,真正将国有企业的员工数量包袱转变为人才质量优势。
5.5加强日常工作绩效考核
针对部分国有企业员工“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不积极主动的情况,国有企业要在转变“重过程、轻结果,重程序,轻效益”管理思想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通过引入“赛马机制”、“末位淘汰”等机制,建立完善以结果、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来倒逼干部员工主动作为、积极工作。
5.6构建国有企业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文化指的是将“执行”当作所有行为最终目标和最高标准的文化,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员工从根本的意识形态上熟悉并支持企业提倡的执行方式和执行理念,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绩效。对此,国有企业要围绕理念、口号、价值观等形态意识和激励惩罚等物质体现两个方面构成一套规范合理的执行力文化体系,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平稳运行、持续发展。
6、结语
行政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高效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找准了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去进行改善,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文中所述只是目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部分问题,国有企业当前的行政管理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许建兵.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分析[J].商业时代,2007(25):52-53.
[2]五萍,宋合义.不同所有制企业组织结构的差异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96-99.
朱红大杜鹃归属于杜鹃花属,朱红大杜鹃亚组的唯一物种,在2011年出版发行的《杜鹃花红色名录》,2013年公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及其2017年公布的《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中,均被评选为极其濒临灭绝(CR)。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很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综合性维护精英团队马永鹏课题组在《植物杂志》期刊论文发表毕业论文,分析了朱红大杜鹃“很小种群”产生和保持的首要缘故。
朱红大杜鹃花些,色彩鲜艳,开花期长,观赏性高,特性优质,是盆栽花卉产业链繁育的关键种源,现阶段郊外仅残留2个居群,不够500株,是非常典型的很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急待进行其濒临灭绝体制和抢救性维护工作中。马永鹏课题组协同中国林业研究院资源虫类研究室马宏研究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德波课题组和云南现代农业研究院盆栽花卉研究室王继华科学研究精英团队,对朱红大杜鹃及其近缘广布物种马缨杜鹃开展了一系列维护分子生物学较为剖析。
该科学研究初次得到朱红大杜鹃性染色体水准的高品质全基因,拼装品质大大的超出了当今杜鹃花属全部进行转录组测序的物种,并注解了38280个蛋白质编号遗传基因。根据与别的物种开展系统发育科学研究,杜鹃花目与山萸肉目在大概于100Ma前产生分裂。
为进一步分析朱红大杜鹃的濒临灭绝缘故,科学研究员工对朱红大杜鹃开展了重转录组测序。人群历史时间剖析结果显示,朱红大杜鹃在历史上历经3次比较严重基因遗传短板,与冰期-间冰期功效,“共和健身运动”等地质环境历史大事件一致。最后一次基因遗传短板以后,朱红大杜鹃的合理种群尺寸慢慢修复。
“但种群调研尺寸仅数百株,朱红大杜鹃的濒临灭绝很有可能还与人类活动如水利枢纽基本建设,采收和道路建设等相关。”马永鹏强调。
与此同时,科学研究精英团队还对同为广布种马缨杜鹃开展了重转录组测序,并与朱红大杜鹃开展了较为剖析。结果显示,朱红大杜鹃明显累积了大量数目的纯合有危害基因突变,朱红大杜鹃的长精彩片段纯合水平明显高过马缨杜鹃,说明朱红大杜鹃近交系比较严重。除此之外,与马缨杜鹃等别的16个具备性染色体水准全基因数据的草本植物对比,朱红大杜鹃的物种多样性极低。
“总而言之,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要素缺失,朱红大杜鹃物种多样性极低,地质环境历史大事件造成的基因遗传短板,近交系和与热融入有关基因组的危害基因突变,是朱红大杜鹃‘很小种群’产生和保持的首要缘故。”马永鹏说。除此之外,毕业论文还对朱红大杜鹃抢救性防护行动指出了提议。
朱红大杜鹃频危的原因是因为环境不断的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最后导致出现了濒危的情况。
应该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环境很恶劣,然后环境不太适合这种动物的生长,所以这种动物应该就是快要灭绝了。
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则利大于弊。三峡工程论证专家 组指出: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 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珍 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利与弊;生态;污染;灾害 一、长江三峡工程利处: 1. 三峡大坝建成后,防洪能力强,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 大洪水,可有效防御。 2.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能提供大量的电。 3.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 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二、 1. 2. 3. 4. 长江三峡工程弊处: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有的影响范围。 对植物、动物有较小的影响。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有大量人民迁移。在未来的 6 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 需搬迁移民近 8 万人。5. 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 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对当地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 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 6. 万一遭到核袭击,大坝彻底被破坏,只要采取适当的水库调度措施,也可将溃坝 洪水的淹没危害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峡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是世界“十大之最” 三峡工程在工程 。 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影响水利工程地的局部气候
1.1 影响局部降水量
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首要影响就是降水量,具体体现在:
(1) 降水量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库工程建设蓄积大面积的水,在光辐射下增加蒸发量,引起降雨;
(2) 降水区域发生变化,水库的低温效应会影响降雨区域的变化,比如库区及其邻近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而相距一定距离的外围区则会增加; 地势高且迎风面降水增加,背风面减少;
(3) 降水时间发生变化,夏季因水面稳定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对流变弱而减少降水; 冬天则相反,降水增加。
1.2 影响局部气温
水利工程竣工后,因水库区与空间的接触性质发生变化,由陆地变为水面,使得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气温变化,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局部气温会略微升高,主要表现为冬季温度升高,而夏季温度降低,夏季水利工程外围区域降温明显。同时,会降低局部的日温差和年温差。
2 、影响水利工程相关的水文系统
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直接改变了相关流域的水文状况,对整个流域差生影响。大多数水库建设于水质较好、水流急、水量较大的流域上游,水闸则建设在渠道、河道,利用闸门来控制水流量及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防洪、挡潮、蓄水将上游水位抬升满足上游通航、取水等需要。
开启闸门则可泄洪、排涝、灌溉等,或根据下游用水要求调控水流量。但是,上游水利工程如过度拦截非汛期水流,则会大大减少下游的水流量,降低水位,甚至出现断流,而入海河流会因河水流量变少而淤积泥沙,导致海水倒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水文系统变化主要有: 流量稳定性和频率变化; 季节性峰流丧失,流速变缓,急流消失; 水位落差变化较缓; 水量蒸发和下渗出现变化等。
3、 影响相关流域的水质
3.1 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的水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库区河道的水流速度变缓,使得浮游生物活动频繁,其产生的 CO2和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形成碳酸化合物,沉淀水底,降低水质硬度; 二是河水停留时间较长,可使水中杂物沉降,提高水体清晰度。
3.2 消极影响
因库区内水流速度变小,降低了水体与空气交换速率,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撒迁移,最终造成复氧能力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 水流速度变小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有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如河水长时间储存,则会导致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水体营养化; 腐烂的植被、有机物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而释放出沼气和 CO2,造成温室效应; 水体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会造成大量沉积,不能及时得到降解,造成水体次生污染而降低水质。
4 、影响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及地质
4.1 影响土壤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库区的土壤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盐碱化,这是库区蓄水后常见的土壤问题。水库的建设,会把下游区域的地水位提升,而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抬升到地面后经过蒸发、日照作用,盐碱类物质留存于地表,导致盐碱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2) 沼泽化,因水位抬升使得植物根系过于湿润而衰败,当潜水层提升到耕作层,会导致土壤湿度加大而造成包气带破坏,造成土壤沼泽化;
(3) 浸没,水位抬高,土壤被浸没,使得土壤的通气环境变差,造成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变弱,肥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
4.2 影响地质
水利工程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质,会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
(1) 地震,因巨大体积的蓄水加大了水压,在此状况下岩层出现断裂,是岩层和地壳原有的地应力平衡被打破,加大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2) 滑坡,水库蓄水后使得山坡山地的强度降低,易引发坍塌、山体滑坡等灾害。另外,一些大型水利水利工程需要大量泥土来填充,被挖掘区因受外力影响易发生坍塌和滑坡;
(3) 渗漏,主要是因为对库区周围水文环境的改变,如水库出现污染则会对周边区域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5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应积极做好这几点:
(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选择最佳区域进行建设;
(2) 在实际建设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比如: 施工前应明确各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并制定严格的限污标准; 施工中,应强化生态环境的监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体、水质、土壤、植被等进行密切监测; 在竣工后,应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保护耕地;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在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监管,对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惩。
6、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生态环境则关乎人类的生存与生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设计、建设、使用等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设水利工程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对能源的需求量,因此加快了资源的消耗。水资源是世界上缺乏比较严重的资源,因此人们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防止出现浪费水资源的情况。目前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来说,应该运用集中化的形式合理的管理水资源,而集中管理水资源的方法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但是随着建设水利工程的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破坏愈发严重,因此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建设水利工程成为了当前重点探讨的重要问题,应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探讨,寻找可消除建设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解决方法。
2、建设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河流区域的影响。
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改变水流方向、水流量等,在进行人力建设的过程中会将钢筋泥土等通入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对原来的天然河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河道内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并且天然河道受到严重的损坏,更严重的会影响河内的生物正常生存,如果河流内常年存有泥沙,会使得河道内产生大量的泥沙,河床的高度提升,为两岸带来严重的水患问题。
(2)土壤条件发生变化。
我国北方的半湿润地区是黄色土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土壤的水分不足,使得土壤的含有的碱性物质增高;南方为红土,其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大而导致,由于土壤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蚀,进而增加了土壤内的碱性物质。
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嗨皮,促使当地的地下水发生了变化,因此使得该地区的土质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对土壤内的含碳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当然,如果土壤环境发生了变化,将会影响该地区动物的正常生存,甚至严重的会造成动物死亡。
(3)对生物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生物的影响是不能避免的,随着水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水流速不断变缓,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发生了沉淀,生物原本在10米时就能获得食物,现在需要20米才能获得到,因此这样严重影响了水生物的正常生存,长此以往会造成大量的水生物死亡,甚至会使得水生物出现灭绝的现象。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陆地生存的生物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本区域增加了需水量,使得陆地生物的活动范围不断减小,一些以水生物为食物的陆地生物由于加深的水的深度,加深了觅食的难度,再加上气候条件的严苛,因此对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建设水利工程的.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通过水利发电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水利进行存蓄、疏导来应对干旱和洪涝灾害。但是以往兴建水利工程的时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应运用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产生类似情况。
(1)合理的建设监督机制。
为了能够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在人们努力保护环境的恩同事将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引入到其中,对于当前情况来看,应严厉打击在生产过程中不顾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在建设水利工程前、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完成还有,应全方位的进行监督神煞,确保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性。
(2)关闭或整改高污染的项目。
在一般情况下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使得一些高耗能的企业对其进行靠拢,,因此相关单位应将监督管理工作做好,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量排放的项目,要整改和关停生产超标的企业,并向所有依托水利工程的项目收取环保税务,其中所收取的费用可用于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们更爱护环境和水资源。
(3)建设河道生态。
水利工程的关键是河道,建设一个大型的水坝应该建设在河道的上方,因此这对生态环节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河道保护的监视工作,特别是针对与天然河床的保护工作。在开发河道资源的过程中也应将保护责任做好,本着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严格打击人为破坏河道的行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确保河道状况的良好性。
(4)合理的进行工程设计。
为了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通过项目的设计。施工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引导改变生态环境,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的发展,继而可达到白虎生态环境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工程价值、环境评价等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能确保我国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对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实施施工环境评价工程,深入研究和探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运用科学的手段引导受到破坏的环境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继而可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而目的,同时也能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峡工程的好处,最次要是会合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十分无效控制大水。中国事十分典范的西北季习尚候,降雨散布十分不平均,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来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各人照旧浮光掠影。三峡工程建筑当前,宏大的调理库容,可以十分无效进步卑鄙的防洪规范,并且还可以无效地延缓河道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天然调和相处十分须要的步伐。长江中卑鄙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髓地域。但空中广泛低于大水6-17米,端赖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维护。而长江处古洪灾频仍到约10年一次,大水威力微弱。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大水,确保中卑鄙平安。遇千年一遇大水,共同分 洪区分洪,可防止发作毁坝的危害。汗青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间接确保中卑鄙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富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平安的保卫神。中国的汗青便是治河的汗青,大水不治无法使国失掉安宁。也便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分,别的方面都照旧可以替换的,唯独防洪不行替换的,三峡工程部建筑的话,在大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无效的手腕,江汉地域人与天然无法做到调和相处。 三峡建坝后,滚滚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停止反调理,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致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度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顿525万人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要地本地,至天下各大负荷中央的输电间隔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将来天下各大电网联网中央。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天下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进步电网运转质量和效益。因而,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将来的电力调理中央。 三峡工程建筑对交通方便,经济开展比拟落伍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一时的好时机。 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才能缺乏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吞没一切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许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本钱可以大大低落,年单向航运才能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构成,对开展和昌盛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域经济,黑白常有利的。 别的,三峡工程还对情况、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好处。 但一个决议计划要历时这么久才得以决议,当中的影响要素是不行无视的,三峡工程的兴修,次要障碍的要素是文物奇迹的维护、生态维护以及大范围的移民。 三峡一带曾经被证明,埋藏着数目十分宏大的文物,许多都是极端贵重并且是如今为止没有发明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开工以离开蓄水这段工夫,基本不行能有充足的工夫把这些贵重的文物发掘出来。据报道,真正发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非常之一,也便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贵重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酸心的事变。另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胜景奇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吞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汗青文明方面的大毁坏。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修,将会对外地大范畴的生态形成影响,像外地植被的毁坏,天气的变革,对种种动动物的影响都黑白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修,左近的天气发作了非常,应该转暖的工夫却照旧很冰冷。也有一些中央山体滑坡添加了许多,估量跟三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由于蓄水等一些缘由改动了生存的情况,使得繁衍等呈现影响。 另有大范围的移民。原来生存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保持了生生世世生存的中央,到新的情况去,移民带来的社会成绩如怎样安顿移民、安顿到那边适宜等并不克不及无视。 每一个大众政策的决议计划都是从事先的实际动身而作出的,但实践的结果却不是事先可以精确估计的,实践的好和坏大概是对这个决议计划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三峡工程的兴修到如今曾经过了十几年了,从如今的状况看,三峡工程的兴修不良的中央绝对来说照旧算少的,而它的好处也徐徐展现出来。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了现在的这个决议计划是公道迷信的。盼望在未来,这个结论依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好处,促进经济的开展社会的昌盛和国度的贫弱。 总之 好处是防洪、发电和改进航运,改进情况、南水北调、养殖 弊处是毁坏文物奇迹,影响生态情况,移民安顿成绩 三峡工程在人大通国时就有三分之一的人投了支持票,阐明三峡工程到现在为止照旧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从利之剖析,那是很分明的,我们便是冲着个来的。比方在动力成绩上,一定利大于弊。据专家们测算,三峡工程发的电量可以相称于几个核电站,一年可以节流几多万吨煤炭几多万吨燃油,可以冲破美国等东方大国对我们的动力封闭,打破制约我国将来经济开展的瓶颈,还实用于如今的低碳要求,另有防洪蓄水功用,为民造福,为子孙子女造福,的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壮举。但要看到,三峡的弊也是不言而喻的。比方在生态成绩和情况维护成绩上,在军事成绩上,一定是弊大于利!明天的天下并不安定。美国作为天下独一的超等大国,到处玩火!我们的隔壁小日本,也不是省油的灯。随着日本经济气力的增长,他们的野心也在收缩。另有台独权力,都不克不及扫除他们会应用三峡用水攻而挺而走险,那将是对卑鄙地域存在的一个极大要挟。这是我国临时以来存在的严重军事忧患!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长江具有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生态意义。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第二个文明——巴楚文化。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江,中国第一大江,是上苍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慷慨赠与。现在,长江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还养育着4.5亿人口,贡献着75%的总产值。汉代,长江几乎没有水患,到了明清以前,也很小。这是上苍的赠与,上苍在赠与我们这条河的时候做了只有大自然才有能力做出的安排——首先是沿着长江的茂密森林,也就是 “绿色水库”,丰富的蕴涵并且调节水流的植被。长江上游植被,如果不算次生林,已经不到明清时候的5%。长江本身有天然的水流调节系统。沿着长江,三峡过后是洞庭湖,再往下就是鄱阳湖,然后一直入海。生活在当地的船民,水大了坐着船就走了,水退走又回到他们的耕地。长江的堤岸是矮矮的,水来的时候就漫出去了。汉代先人建的都江堰,那个不是坝,河流中堰是顺着河建的,有如道家精神,象是跟河水商量,能否夏天走这边,冬天走那边——整整2500年,灌溉了富庶的平原。工业革命之后的人对手里的一点点技能太不自量力,居然觉得能征服自然。近二、三十年来,人类在逐渐醒悟,包括更深地懂得人与河流休戚与共的关系。1998年的大洪水水量不是最大,水位却是历史最高。为什么?因为河床高了。河床为什么高?泥沙淤积。泥沙为什么多了?森林植被的破坏。三峡地带山陡土薄,地质脆弱。三峡工程是在一条命脉大河的中段,在一个交通要道上,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需要移民是113万。三峡大坝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危害。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三峡工程的兴移民建,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移民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总之 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三峡的利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笼统的说利大于弊。
PPP模式在国内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案例研究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达成自身的目标。
1.研究背景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为了完成某个公共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同私人部门之间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行PPP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引入市场化竞争主体,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政府开始推广PPP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PPP在中国迎来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时期。水利工程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及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其兴建往往也需耗费大量的物资。单纯的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条件复杂、规模较大、投资也比较高。为了有效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大力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促进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2015年,水利部、财政部和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速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及推广。政府通过引导投资、合理定价、授予特许经营权、财政支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运营,既有助于快速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推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配置,也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务负担,防备化解财政风险,项目风险将由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有助于减少前期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引导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对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
以下案例均选自2015年发布的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第一批试点项目,这些项目为投资方带来部分收益的同时,社会公益性强。可以为引导社会资本如何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1黑龙江奋斗水库
2.1.1项目背景
黑龙江省奋斗水库是黑龙江省近十年来的第一个新建水库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用于城镇供水,结合防洪,兼顾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综合作用。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坝后式电站厂房、导流溢洪道、过道泄水建筑物等。工程总投资约14.26亿元,总工期为36个月。奋斗水库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城镇提供水资源5314万立方米,可满足穆棱市和鸡西市各个乡镇和林业局的用水需求。
2.1.2经验分析
(1)注入社会资金,填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
奋斗水库工程总投资为14.26亿元,政府出资8亿元,社会资本为6.26亿元,占总投资的43.9%。社会资本参与到奋斗水库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据有关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统计到2013年6月底,我国政府的负债率已经高达55.7%,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压力,政府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更加力不从心。以往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依靠财政支出,通过政府引进社会资本的投入,弥补了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而社会资本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以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2)增强约束机制,提高管理绩效
PPP项目处于政府和社会的双重监督和管理之下,社会资本不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要提升服务质量。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发展一样,同样需要并且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奋斗水库通过引入PPP模式,政府部门不再承担项目建设实施的具体事宜,与社会资本相互约束从制度上排除了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化现象。
(3)促进水利行业投资效率
政府部门在投资公共项目的时候,由于缺少市场竞争以及获得利润的动力,无论在工程建设还是在经营维护方面都缺乏效率,而社会资本会因为受到了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在奋斗水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就会严格把控工期延误等问题,提高运营服务的效率,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水利行业的投资效率。
2.2湖南莽山水库2.2.1项目背景
湖南莽山水库是湖南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库,是解决该地区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唯一有效途径。工程总投资为16.1亿元。项目法人投资4200万元中30%作为项目法人资本金,即12600万元,其余29400万元,由项目法人向银行贷款等途径融资。项目法人资本金分二期到位,第一期资本金5000万元在注册成立项目公司时到位,第二期7600万元在2016年6月30日前到位,建设期利息由项目法人承担。投融资额度占总投资的22.6%。灌区工程中中央及省配套资金60668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012万元由项目法人负责筹措到位,工程款由县政府分3年按4:3:3比例偿还,按照8.55%偿还建设期资金利息。
2.2.2经验分析
(1)激发管理体制活力
在水利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转变思想,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莽山水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由政府出资模式,双方合作,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一起参与项目建设,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可严格管控人员编制,明显改善了过去由政府主管的水利工程人员超编、松懈懒散等问题。
(2)借助市场主导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社会资本在获得莽山水库特许经营权后,在特许经营期内可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激发项目潜在能力。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公益性较强,收益低,盈利项目单一,引入社会资本后,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的管理和资源优势来提高莽山水库效益及周边生态效益。
(3)缓解政府资金筹措压力
在莽山水库建设施工过程中,枢纽工程总投资为105763万元,政府资本金59910万元,项目法人投资为4200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853万元。可见社会资本占了整个工程总投资的39.7%,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资金筹措压力。社会资本更加灵活而且能够快速到位,保证了水库项目建设实施进展不受资金不到位而延误工期。
2.3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
2.3.1项目背景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在陕西延安黄陵县境内,该工程由洛河引洛入葫工程和芦河南沟水利枢纽工程这两项水利枢纽工程组成。该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为19.21亿元(政府出资为54,540万元、其他途径贷款为137,560万元),工期预计44个月。政府部门投资主体是延安水务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陕西延长石油投资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按照40%:30%:30%比例出资,成立延安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项目法人。
2.3.2经验分析
(1)采用资本金与担保贷款组合的方式填补资金缺口
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社会投资主体的自有资金和担保贷款,代替了部分政府财政出资,有效化解了资金缺口问题。转变了以往的都是依靠政府支出模式,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这一模式对于经营性较强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示范价值。
(2)利用竞争性会谈筛选优质合格的社会投资主体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政府部门占有主导地位,考虑到该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财务收益,当地政府部门特地邀请了多家投资主体对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洽商谈判,通过竞争方式来择优选择社会投资主体,签立合同以及项目投资运营等各项协议,避免了合作伙伴信用不良等影响南沟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3)改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
南沟门水利枢纽项目由投资三方依照《公司法》进行组织管理,依照现代化企业模式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项目建设管理、运营维修中都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一方面保障了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大力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效率,充分保证了南沟门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营以及后期的维修服务。
2.4贵州马岭水利枢纽
2.4.1项目背景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试点项目中的大型项目。该工程地处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马别河干流上,是马别河干流上梯级规划的第九个梯级。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7月29日对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城乡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排涝抗旱等。设计年平均供水量达到21067万立方米,水库总库容为1.29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达到5.78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达1.24亿千瓦时。该枢纽工程总投资预计为26.24亿元,总工期计划为38个月。
2.4.2经验分析
(1)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领域
贵州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采用PPP合作模式,扩大了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的领域范围,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PPP模式在马岭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意味着社会资本可以有效的参与到更多工程建设领域。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今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输水工程、水源工程、供电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2)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政府与社会合力出资兴建马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遵循平等合作、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原则。当地政府在项目建成后授予私人特许经营权,社会资本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社会与政府部门分担风险,当地政府主要承担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风险,社会资本承担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通过发挥双方优势,将工程建设风险降到最低。
(3)转变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该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结合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建设模式。PPP模式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5江西峡江水利枢纽
2.5.1项目背景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赣江流域上一座大型的控制性水电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规模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该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总投资为992,216万元,国家政府拨款为288,000万元,江西省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113,700万元,剩下的590,516万元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该工程的一期下闸蓄水阶段验收于2013年顺利通过,如期完成了工程控制性节点目标,取得了航运、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2.5.2经验分析
(1)以水利工程的可经营性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峡江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同时也带有经营性,可保障社会资本投资获得合理回报。借助工程的营利性项目和设施的作用,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注入,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该工程中社会资本金占总投资59.5%。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建成后将经营性比较强的水电站经营权部分剥离出来授予社会资本,同时科学合理划分社会资本的参与范围,保证社会资本在特许经营期内获得稳定的收益,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对于社会资本更具有吸引力。
(2)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社会投资合作主体
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成功合作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投资主体。为了保证合作方质量,江西省水利厅在该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邀请了数家有投资意愿的相关公司来投标,通过会谈协商、竞争性报价等公开公正的方式合理择优选择中标企业,保证了项目建设主体的合格优质。
(3)订立多项合同文件明确权责利关系
规范项目合作双方权利义务、建立奖惩约束机制的有效形式主要是采用规范、严谨的合同文本。为了避免各种利益和责任纠纷,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在实施开展前,相关利益主体就签订了多项合同文件,如出资比例和利益分配合同、发电相关合同书、特许经营期协议等,明确界定各合作方的责权利关系,保证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实施和运营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达成自身的目标。总体来说在水利工程中引入PPP 合作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政府部门财政压力,填补资金不足缺口;
2)引入约束机制,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
3)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5)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利行业投资效率。
黄万里否定苏联专家建坝治河方案2001年,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庆。生于1911年的水利系教授黄万里恰好与清华同年,8月20日,系里的师生们在一间会议室为病重的他举行了生日聚会,寿辰仅仅过去7天,90高龄的黄教授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与癌症抗争了17年后溘然长逝。如果说他的一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长书,那么贯穿始终的主题必定是治理江河,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章,关系着他一生荣辱的重要转折,就是三门峡。三门峡狭窄的河床和湍急的水流一直被历代行船人视为畏途,到了20世纪,这却恰好成为拦洪建坝的有利条件,河床狭窄,便于截流,水流湍急,建坝后利于发电,而河床下坚固的花岗岩,人门、神门、鬼门的岩石岛结构又成为拦河建坝的最好基础。120人的黄河考察团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查勘后,苏联专家组长科洛略夫认为:“三门峡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任何其他坝址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的问题。”在那样一个年代,这句“老大哥箴言”,对三门峡工程的决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于是,同年夏天,人大召开一届二次会议,三门峡工程经全体人大代表举手表决一致通过。1957年4月,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6月,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讨论苏联专家的方案。在几乎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微弱却十分坚决的不和谐音,这来自两个书生——正当盛年的清华教授黄万里,和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技术员温善章。黄万里毫不客气地否定了苏联专家的规划,他认为,三门峡修建拦河高坝,泥沙在水库上游淤积,会使黄河上游的水位逐年增高,把黄河在河南的灾难搬到上游陕西。而根据“河水必然夹带一定泥沙”的科学原理,“黄河清”只是一个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温善章的335米“低坝”方案,提出三门峡水库应以“滞洪排沙”为主,汛后蓄水发挥综合效益,大坝底孔应尽量放低加大,排沙出库,少淹地,少移民。黄河是条多泥沙的河流,跟前苏联的河流不一样,他们的专家并没有泥沙河流治理的经验,正如原苏联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泥沙专家康恰洛夫所说的:“科洛略夫对河流一窍不通,仅就工程角度考虑,无法理解河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而与此配合的是,在那个相信人定胜天的年代,我们的一些专家热情地提出以“水土保持”的方式保证上游减沙,从而解决泥沙淤积的计划。他们给出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数据:到1967年,来沙可减少到50%,到水利枢纽运用50年之后,可减少100%。1958年,在黄万里等人的努力和周总理的争取下,三门峡设计方案作出了降低水位的让步——大坝按360米设计,350米施工,蓄水控制在340米;大坝泄水孔底高程从320米降到了300米——而这两点直接关系着淹没和迁移人口以及能把多少泥沙冲出去。1960年,三门峡工程捷报频传,大坝基本建成,9月开始蓄水。而这之后,黄万里所预言的灾难也开始一一应验。在1年多的时间里,库区内泥沙淤积成灾,潼关河床抬高了4.5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翘尾巴”已直接威胁西北经济中心西安,关中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八百里秦川”大片土地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1962年,水电部在郑州召开会议决定,并经国务院3月20日批准,水库的运用开始从“蓄水拦沙”转向“滞洪排沙”。汛期尽量泄空水库,暂不考虑发电和灌溉,只保留防御特大洪水任务。此后库区淤积有所减缓,但由于水库导流底孔被堵,库区淤积“翘尾巴”现象仍在继续发展。1964年,经过一场关于三门峡大坝是否要改建,以及如何改建的争论,周总理在总结报告中说:“当前关键问题在泥沙……如不改建,再过五年水库淤满后遇上洪水,无疑将会对关中平原有很大影响。不能只顾下游不看中游,更不能说为了救下游,宁可淹关中。”他提出了两个确保,即确保下游、确保西安。于是,三门峡大坝第一次改建,在黄河两岸凿挖两条隧洞,铺设四条管道,泄水排沙,即“两洞四管”方案。五年后的1969年,大坝第二次改建,将原坝底的8个排水孔全部炸开。这些12年前黄万里坚决请求“切勿堵死,以备它年泄水排沙起减缓淤积的作用”的泄水孔,后来依然按苏联设计用混凝土死死堵上了。而此时为了将它们一一重新打通,付出的是每个孔人民币1000万元的代价。因为公开反对三门峡工程,又在1957年“引蛇出洞”的时候不合时宜地发表了《花丛小语》,黄万里理所当然地成了右派分子。而这右派帽子竟一戴就是23年。1971年秋,鄱阳湖清华大学农场因血吸虫病肆虐停办。仍戴着“右冠”的黄万里教授被安排到三门峡大坝工程接受继续改造,在这里度过了6年时间——“我上午参加‘学习班’,俯首听批,下午扫地,晚上可以自己想黄河的事。”就是在工棚昏暗的油灯下,他完成了《论治理黄河方略》等许多重要科学论文。1978年,清华大学三大右派之一的黄万里在全校最后一个摘掉了右派帽子,此时他已年近古稀。他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尽快投入工作:教书、著述。80年代,他又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完成了一系列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的高水平论文,1989年,黄万里以78岁高龄,应邀在美国12所大学作巡回演讲,1998年长江洪水后,87岁高龄的他终于获准给研究生授课。此时他已身患癌症多年,历经四次手术而大难不死,但他还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授课权。他换了一身白西装,打上红领结,庄重地走进教室。三门峡不能“一库定天下”经过几次改建,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大为减轻,但是,黄河洪水泥沙并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防洪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年淤高,泄洪能力逐年下降,多年承担防洪减淤重任的三门峡水库已逐渐淤满,不能适应防御特大洪水的需要。为了继续保证黄河下游安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出台,即要在三门峡以下兴建干支流工程拦蓄洪水,提高分滞能力,加大下游河道泄量,排洪入海。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主体工程开工。小浪底目标是建成后保证近二三十年内下游两岸广大地区的安全。而随着水库工程即将结束,有关三门峡大坝是否应该敞泄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一种说法是,小浪底水库完成后,其主要任务应该是解决下游的防洪减淤问题,替代三门峡水库承担防洪、防凌、春灌等任务,而三门峡水库只在特大洪水时配合滞洪运行。深受泥沙淤积之苦的陕西省,更是希望由此“解放”三门峡,敞泄拉沙,从而彻底解决长期以来的关中平原的泥沙淤积问题。但是,不同意见也很强烈,理由是依靠小浪底“一库定天下”绝无可能!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只有与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实行“四库联调”,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确保下游安全。如果失去了三门峡这个有力屏障,小浪底的设计目标就难以实现,下游的整个防洪体系也将被彻底打乱。并且如果三门峡敞泄,按照黄河水沙条件,小浪底5到8年即可淤满!谁敢轻易拿“解放”三门峡与多变莫测的黄河赌命?由此可知,有关黄河治理的事业还远远没有结束,仍然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着黄河的安澜做着不懈努力。反对者做大贡献由于三门峡大坝的缘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从三门峡大坝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00公里间,碧波粼粼,一望无际。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坝泄洪放水,黄河又恢复了浊浪翻卷、一泻千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1973年以来实行的独特运用方式——“蓄清排浑”。即汛期泄洪排沙,非汛期蓄水运用,使“水沙不平衡”变为“水沙相适应”。经过不断探索运用,“蓄清排浑”获得了很大成功,三门峡终于发挥出巨大的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减淤、生态等综合效益。而三门峡大坝应对泥沙淤积的探索实践,又无疑为国内外多泥沙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如今“蓄清排浑”方式已被黄河小浪底、万家寨、长江葛洲坝等多泥沙河流水利工程成功借鉴。长江三峡工程泥沙淤积难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最终也决定同样采用“三门峡方式”。就是汛期来沙较多时降低水位泄洪“排浑”,以减少淤积;而汛后即每年10月至次年5月,趁泥沙减少时“蓄清”,以供发电便利航运。多年来,大批的学生到三门峡实习,大批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到三门峡考察,三峡工程的有关部门也亲临三门峡学习取经,黄河三门峡工程俨然成为国内外多泥沙河流治理开发的大学校。用一句话概括——世界泥沙研究看中国,中国泥沙研究看黄河,黄河水库工程泥沙研究看三门峡。除此之外,三门峡还留给后人些许精神上的价值:1955年,全国人大通过三门峡工程时,没有人反对,没有人弃权,在热烈鼓掌中一致通过;到了1992年4月,三峡工程即将上马,全国人大2633名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机器,通过了政府的提案。对此,我国著名的水电专家、当年“三峡工程的规划论证”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方面负责人、如今的三峡二期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是这样说的:“我反对全票通过,那个东西靠不住……如果对工程不够了解,不能确定赞成还是反对,投弃权票也正是一种负责的表现……而有一定的反对票更是正常而且必要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反对票里面来分析,从正面上吸取他的意见。”“贡献最大的就是反对者”——的确,对于一项工程利弊得失的争论,只有听到了反对的声音,才能通过那些对不利因素的质疑,发现更多问题,从而解决更多问题。而那些能够坚持自己观点的学者,不仅是对学术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影响水利工程地的局部气候
1.1 影响局部降水量
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首要影响就是降水量,具体体现在:
(1) 降水量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库工程建设蓄积大面积的水,在光辐射下增加蒸发量,引起降雨;
(2) 降水区域发生变化,水库的低温效应会影响降雨区域的变化,比如库区及其邻近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而相距一定距离的外围区则会增加; 地势高且迎风面降水增加,背风面减少;
(3) 降水时间发生变化,夏季因水面稳定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对流变弱而减少降水; 冬天则相反,降水增加。
1.2 影响局部气温
水利工程竣工后,因水库区与空间的接触性质发生变化,由陆地变为水面,使得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气温变化,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局部气温会略微升高,主要表现为冬季温度升高,而夏季温度降低,夏季水利工程外围区域降温明显。同时,会降低局部的日温差和年温差。
2 、影响水利工程相关的水文系统
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直接改变了相关流域的水文状况,对整个流域差生影响。大多数水库建设于水质较好、水流急、水量较大的流域上游,水闸则建设在渠道、河道,利用闸门来控制水流量及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防洪、挡潮、蓄水将上游水位抬升满足上游通航、取水等需要。
开启闸门则可泄洪、排涝、灌溉等,或根据下游用水要求调控水流量。但是,上游水利工程如过度拦截非汛期水流,则会大大减少下游的水流量,降低水位,甚至出现断流,而入海河流会因河水流量变少而淤积泥沙,导致海水倒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水文系统变化主要有: 流量稳定性和频率变化; 季节性峰流丧失,流速变缓,急流消失; 水位落差变化较缓; 水量蒸发和下渗出现变化等。
3、 影响相关流域的水质
3.1 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的水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库区河道的水流速度变缓,使得浮游生物活动频繁,其产生的 CO2和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形成碳酸化合物,沉淀水底,降低水质硬度; 二是河水停留时间较长,可使水中杂物沉降,提高水体清晰度。
3.2 消极影响
因库区内水流速度变小,降低了水体与空气交换速率,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撒迁移,最终造成复氧能力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 水流速度变小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有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如河水长时间储存,则会导致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水体营养化; 腐烂的植被、有机物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而释放出沼气和 CO2,造成温室效应; 水体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会造成大量沉积,不能及时得到降解,造成水体次生污染而降低水质。
4 、影响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及地质
4.1 影响土壤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库区的土壤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盐碱化,这是库区蓄水后常见的土壤问题。水库的建设,会把下游区域的地水位提升,而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抬升到地面后经过蒸发、日照作用,盐碱类物质留存于地表,导致盐碱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2) 沼泽化,因水位抬升使得植物根系过于湿润而衰败,当潜水层提升到耕作层,会导致土壤湿度加大而造成包气带破坏,造成土壤沼泽化;
(3) 浸没,水位抬高,土壤被浸没,使得土壤的通气环境变差,造成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变弱,肥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
4.2 影响地质
水利工程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质,会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
(1) 地震,因巨大体积的蓄水加大了水压,在此状况下岩层出现断裂,是岩层和地壳原有的地应力平衡被打破,加大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2) 滑坡,水库蓄水后使得山坡山地的强度降低,易引发坍塌、山体滑坡等灾害。另外,一些大型水利水利工程需要大量泥土来填充,被挖掘区因受外力影响易发生坍塌和滑坡;
(3) 渗漏,主要是因为对库区周围水文环境的改变,如水库出现污染则会对周边区域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5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应积极做好这几点:
(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选择最佳区域进行建设;
(2) 在实际建设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比如: 施工前应明确各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并制定严格的限污标准; 施工中,应强化生态环境的监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体、水质、土壤、植被等进行密切监测; 在竣工后,应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保护耕地;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在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监管,对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惩。
6、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生态环境则关乎人类的生存与生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设计、建设、使用等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设水利工程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对能源的需求量,因此加快了资源的消耗。水资源是世界上缺乏比较严重的资源,因此人们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防止出现浪费水资源的情况。目前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来说,应该运用集中化的形式合理的管理水资源,而集中管理水资源的方法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但是随着建设水利工程的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破坏愈发严重,因此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建设水利工程成为了当前重点探讨的重要问题,应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探讨,寻找可消除建设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解决方法。
2、建设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河流区域的影响。
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改变水流方向、水流量等,在进行人力建设的过程中会将钢筋泥土等通入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对原来的天然河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河道内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并且天然河道受到严重的损坏,更严重的会影响河内的生物正常生存,如果河流内常年存有泥沙,会使得河道内产生大量的泥沙,河床的高度提升,为两岸带来严重的水患问题。
(2)土壤条件发生变化。
我国北方的半湿润地区是黄色土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土壤的水分不足,使得土壤的含有的碱性物质增高;南方为红土,其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大而导致,由于土壤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蚀,进而增加了土壤内的碱性物质。
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嗨皮,促使当地的地下水发生了变化,因此使得该地区的土质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对土壤内的含碳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当然,如果土壤环境发生了变化,将会影响该地区动物的正常生存,甚至严重的会造成动物死亡。
(3)对生物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生物的影响是不能避免的,随着水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水流速不断变缓,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发生了沉淀,生物原本在10米时就能获得食物,现在需要20米才能获得到,因此这样严重影响了水生物的正常生存,长此以往会造成大量的水生物死亡,甚至会使得水生物出现灭绝的现象。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陆地生存的生物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本区域增加了需水量,使得陆地生物的活动范围不断减小,一些以水生物为食物的陆地生物由于加深的水的深度,加深了觅食的难度,再加上气候条件的严苛,因此对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建设水利工程的.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通过水利发电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水利进行存蓄、疏导来应对干旱和洪涝灾害。但是以往兴建水利工程的时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应运用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产生类似情况。
(1)合理的建设监督机制。
为了能够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在人们努力保护环境的恩同事将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引入到其中,对于当前情况来看,应严厉打击在生产过程中不顾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在建设水利工程前、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完成还有,应全方位的进行监督神煞,确保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性。
(2)关闭或整改高污染的项目。
在一般情况下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使得一些高耗能的企业对其进行靠拢,,因此相关单位应将监督管理工作做好,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量排放的项目,要整改和关停生产超标的企业,并向所有依托水利工程的项目收取环保税务,其中所收取的费用可用于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们更爱护环境和水资源。
(3)建设河道生态。
水利工程的关键是河道,建设一个大型的水坝应该建设在河道的上方,因此这对生态环节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河道保护的监视工作,特别是针对与天然河床的保护工作。在开发河道资源的过程中也应将保护责任做好,本着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严格打击人为破坏河道的行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确保河道状况的良好性。
(4)合理的进行工程设计。
为了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通过项目的设计。施工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引导改变生态环境,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的发展,继而可达到白虎生态环境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工程价值、环境评价等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能确保我国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对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实施施工环境评价工程,深入研究和探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运用科学的手段引导受到破坏的环境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继而可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而目的,同时也能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个你要看下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 一般来说是1-2篇省级的,有的地方 中级职称只需提交论文上去就可以 不用发表 最好问下本单位人事 或者看下品 优 刊评定条件。
陕西水利 吉林水利 内蒙古水利 都可以安排,绿色通道,安排可靠我是小齐编辑 欢迎大家咨询
水利学报
水利水电技术
南水北调水利科技
水力发电、
水电与新能源
望采纳!!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新的分支,宗旨是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达到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容:(1)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在设计阶段,将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置于重要位置,作为设计制约因子,保证水利工程满足适宜生态水文要求。(2)生态水利工程强调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巨大的环境成本付出。(3)生态水利工程更强调基于生态需水规律的运行管理。如水库要有效地发挥其生态功能,可能需要一个符合下游生态需水规律的水资源调配方案与制度。(4)生态水利工程选址或布局,水利工程生态负面影响最小化原则。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基本原则1.1 安全性和经济性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求。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要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和耐久性。工程设施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要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1.2 生态系统自我恢复我国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就开始有很多人员研究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功能,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态系统可以进行自我的功能调节工作。在生态学这门学科的研究方面,他们用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解释为什么世界上的物种会如此的丰富,食物链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调节的时候,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就表现了出来,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调节的时候的主要表现是物种的自然选择性。在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人们往往考虑到的是征服自然环境,水利工程去控制自然河流的做法是对环境发展很不利的做法。在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求工程的设计人员要放弃改变自然环境的做法,开发一种对自然环境发展有利的设计方案,不仅是要满足水利工程的设计目的,还要满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要合理地运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我们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地去设计,因为每一条河流都有其本身自我的特点,我们只有做到因地制宜的设计水利工程的方案,才会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1.3景观尺度及整体性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整体性”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1.4反馈调整式设计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2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体现生态设计鄱阳湖水利枢纽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决策,项目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河段上,距上游的南昌88公里。它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流量、径流式发电以及航运、灌溉、水产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利枢纽之一。项目将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华中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坝址选定为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km,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km,此处,右边是屏峰山,属湖口县;左边是长岭,属庐山区。两山之间湖面宽约2.8km,为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之处,两岸均为岩质边坡,地形、地质条件都很好,右岸是修建水坝的理想场所,并且右岸屏峰山的基岩埋深相对较浅,是修建水坝的理想场所。“身高”不足200米的屏峰山、长岭山谈不上巍峨,却如两把大锁,锁住了浩瀚的鄱阳湖水。鄱阳湖水利枢纽由闸坝主体工程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两部分组成。闸坝主体工程分别为船闸、泄水闸、电站厂房和过鱼建筑物。在建设闸坝主体工程时,设计安排了对鄱阳湖(吴城)、南矶两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拟将保护区用长达38公里的堤围起来,使保护区形成相对独立的保护圈,然后再在小保护圈内设立节制闸、排涝站,控制圈内水位,满足自然保护区湿地的正常运行要求,以适合冬季候鸟栖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拟分为江湖连通期、鄱阳湖闸蓄水期、三峡水库蓄水期、补偿调节期、低枯水期等5个时段进行不同的调度。其中,江湖连通期(4月1日~8月31日)闸门全部敞开,江湖连通;鄱阳湖闸蓄水期(9月1日~9月20日)利用鄱阳湖洪水尾巴下闸蓄水,水位一般控制在16~17.5m;三峡水库蓄水期(9月21日~10月31日),将闸前水位由17.5m降至16m左右;补偿调节期(11月1日~12月31日)和低枯水期(次年1月1日~3月31日)按下游用水需求和候鸟习性科学调控水位,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目的。结 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建设工程开工前要考虑很多的影响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我们还要考虑水利工程的运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河流生态的系统进行相应保护工作,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可以去做一些康复的训练的,最好还是去医院注射一些抗感染的东西,这样好的更快一点的。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炎、脑膜炎。它可以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真菌感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在宝宝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特别是小婴儿本身血脑屏障发育就不完善,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通过血液带到大脑里面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当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明确病原体。不同的病原体治疗所用的药物也会不一样。一旦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时间就会比较长,也需要反复的检查脑脊液。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配合医生的治疗,千万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身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是影响人的身体的一个最关键的系统了,而神经中枢系统感染也是一种 很普遍的问题的,一每个人的神经中枢系统感染的话,那么便会造成脑膜炎神经中枢,脑膜 炎,大脑炎等问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就是脑膜炎,主要早期症状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咽喉痛、 呕吐,常伴发呼吸道疾患,颈项强直不一定有疼痛,但将颏部向下靠近胸部时,可引起疼痛 或不能靠近。成人在24小时内上述症状可发展到高峰,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青少年和成人可表现为烦躁、意识模糊、嗜睡,发展到木僵、昏迷、甚至死亡。感染可引起 脑组织水肿,阻碍血流,引起中风样症状。有些人有痫性发作。沃-弗氏综合征,表现为严 重的恶心、呕吐、内出血、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要注意什么?
对昏迷抽搐、意识模糊、谵妄的病人,要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出入水量,及时记录,烦躁不安者加用床档,防止坠床,昏迷、颅内压增高呕吐的病人,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能治好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本病如未经抗病毒治疗、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情严重则预后不良。死亡率可高达60%至80%,如发病前几日内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或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可治愈,但约10%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瘫痪、智能下降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