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6

迷茫的前途
首页 > 论文发表 > 曹喜滨发表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ele870401

已采纳

主持完成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民用航天以及型号研制项目40余项,主持研制了试验一号、试验三号两颗卫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两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获授权国家/国防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116篇被SCI或EI收录;出版专著、译著各1部;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

342 评论

在路上嘚吧嘚

05年自己研制并发射了一颗卫星,有什么奇怪的

124 评论

肥猫啃鱼头

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在群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一声地动山摇的巨雷划破夜空,“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携着哈工大牵头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飞入浩瀚的太空。 作为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2004年系列卫星发射任务中第一颗发射的卫星……“试验卫星一号”承载着哈工大人神圣的使命,探索了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也为我国2004年的航天发射迎来了“开门红”。 高校研究如此复杂并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小卫星,在国内尚属首次,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然而,上天的标准都是一样的。许多老师从对卫星一无所知学起、做起,付出的艰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自从加入卫星研制的队伍,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了节假日、休息日的概念。”他们花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在外地出差的时间比在哈尔滨的时间多,陪伴卫星的日子比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也许他们上午还在为学生上课,中午拎起皮箱就走了。火车上睡一夜,到了北京继续工作,坐火车反倒成了一种休息。而且,一个集体,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出差最多的一年有10个月在北京,连必备的生活用品都是放在北京。 为了心中的梦想,哈工大人付出了许多许多…… 2001年,卫星设计总师曹喜滨的爱人生病入院,在动手术的前夕他才从北京匆匆赶回,爱人出院后又匆匆赶回北京,投入了紧张的飞行星研制工作。年龄最大的王本利老师,自己的身体不好,老伴又生病住院,然而负责整个试验队技术指挥和协调工作的他,仍然不辞劳苦地奔波于京哈两地,以至于卫星所的年轻人说他是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 最年轻的耿云海,孩子刚刚出生,还没有时间体会为人之父的幸福,也无暇照顾体弱的妻子,就投身于繁重的科研任务。 孙兆伟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孩子,无法到北京参加飞行星研制工作,便留在学校做起了“后勤”工作,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成了所里最忙的。 “多面手”林晓辉家住闽江小区,是所里最远的,然而每天来得最早,一个人做了两个人的工作,父亲脑萎缩长期需要人照顾,在来西昌前母亲又突然脑梗塞住院,为了小卫星,他不得不让两个姐姐照顾老人,自己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性格开朗的罗文波,孩子刚刚记事的时候,由于他常常连续几个月出差在外,以至于回家后儿子都不认识爸爸了。上幼儿园以后,每天放学时,其他的孩子都已被父母接回家,只剩下他的孩子还在孤零零等着他。 身体状况一向不太好的张迎春,2002年在北京测试期间,累得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但出院以后,他没有休息就继续工作。春节前他的腿部受了伤,但他仍然一瘸一拐地到北京出差,夜以继日地工作,直到这次到西昌前,他的腿还没有完全好。 “特别能攻关”的徐国栋多次临危受命,在最困难的时候接下棘手的任务,通宵达旦地工作,有时一个晚上只睡一个小时。然而只要一说起卫星,他总是眉飞色舞,以致于同事们都说他是“真正以挑战、以攻关为快乐的人”。 孔宪仁在与合作单位的协调过程中千头万绪,事无巨细,然而他总是能够把各方面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谈起自己的工作,他总是谦虚地说:“我的工作很简单……” 吴翔虎说起他参加卫星研制的5年历程,“因为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而快乐过,也因为软件评测期间的种种问题而苦恼过,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 话语不多的刘晓锋,做起事情来却一丝不苟。无论多忙苦多累,他都能坚持战斗在第一线…… 还有许多这里无法一一提及的老师,他们都为了这颗卫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是“试验卫星一号”的创造者,也是哈工大人的骄傲。 “这个集体最可贵的是合作精神,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我们这个工作缺了哪一个人都不成,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曹喜滨每次说起这支队伍,都有一种由衷的骄傲。而对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卫星能上天,能成功,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 自今年3月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来,哈工大人及兄弟单位发扬“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检查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实现了零故障、零缺陷和零失误。他们的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是我们所有发射前测试工作中最顺利的一次,也是我们合作最好的一次。” 春华秋实航天路,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这神圣的一刻。当“试验卫星一号”已经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哈工大人期待已久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146 评论

carryalong

一中。肇东一中(南校、北校)、二中(南校、北校)、四中、九中。一中是重点,二中次之,四中、九中差一点。一中最好,在省内有名,南校和北校就是年级不一样,好像南校是高一和高二,北校是高三,高考冲击的学区,肇东市第一中学成立于1946年4月,1963年晋升为省重点中学,一直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良好办学声誉在省级重点中学行列中前行。肇东市第一中学成立于1946年4月,1963年晋升为省重点中学,一直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良好办学声誉在省级重点中学行列中前行。 学校占地5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000平方米。学校实施“深化改革、科学管理、科研兴校、创新发展”办学战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下大力气投资建立了校园网中心程控、CAI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与备课、地面卫星接收、有线电视演播、闭路电视双控教学等系统。学校教职工本科学历达标率为94%,特教2人,中高级职称10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38人。 学校学生有300余人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省、市级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十佳中学生”56人,1992年以来有5000名学生升入上级学校,1987年和2000年各培养了1名全省理科高考状元,2006年获得绥化市文理双状元.高考质量居绥化市第一。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育人为本、主体发展的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的新课程结构。学校的德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经验论文已在国务院行政管理学会主编的《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编的《学校科学管理的智慧与结晶》、省教育厅主办的《黑龙江教育》等国家、省级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在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30余篇次,荣获国家级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理论体系课题实验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两全”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电化教育甲级单位、省教育科研基点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等40多个国家、省、市级称号。 21世纪的肇东一中正在实施“教育理念现代化、办学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师资素质现代化、学校管理现代化”办学战略,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向着全市排头、全省一流、全国闻名的宏伟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编辑本段校友 两院院士孙力、哈工大航空航天学院“实验卫星”一号总设计师曹喜滨等为我国和世界的科技及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冰雪画家于志学、殷衍江等自成画派为世界文化艺术长廊增添了瑰宝。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党委书记李生教授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省军区政委肖玉国为我省的经济振兴、安定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肇东一中南校区 2007年11月,肇东第一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由于地处老校区的西南所以叫肇东一中南校区,和老校区不同的是:在肇东一中南校区就读的都是肇东本市的学生。肇东第一中学南校区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设计风格标准现代,建筑布局科学合理,设有40个普通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阅览室、多功能厅等专用教室总计26个。目前,肇东一中新校区有两个学年17个教学班,肇东第一中学新老校区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4300多人。肇东第一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后,更好地改善了教学条件,放大了办学规模,促进了肇东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36 评论

相关问答

  • 曹志琴发表的文

    你以前用过哪些减肥产品?或者听说过哪些减肥方法?描述一下你的对比感受吧。看过别人节食和运动减肥,饿的面黄肌瘦,两眼发蓝就算了,反弹速度也很快。除了伤身,往后都不

    游钓10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曹原发表的nature论文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

    cathyzhou214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曹林发表的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是19上岸的新闻学学姐,近来有不少学妹问我该怎么备考华师新闻学或者传播学,也有不少疑问。我把我的完整版备考经验写到这里,

    瞳言無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曹禺发表的论文

    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曹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

    樱子220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曹源发表的论文

    斩获诺贝尔奖是妥妥的。其实,别说是最终攻克这一世纪难题,就是让研究成果更接近攻克难题一点,都足以获得诺贝尔奖了。今天早上刚醒,打开手机一看,看见“田丽菜市场买菜

    cathyying850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