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3

无敌小肉
首页 > 论文发表 > 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藤原惠津子

已采纳

格式塔心理学派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这一学派的兴起。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理论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 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 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 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 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PS:引用内容,读书笔记。

300 评论

莫非mioamy

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109 评论

Summer若然霜寒

最早的冯特,心理学之父,构造学派,把心理现象分类,认为研究心理学内省就行了;之后机能学派,代表人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应用,单纯的研究心理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之后格式塔心理学,代表有考夫卡、科勒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能割裂的单独研究某一种心理现象;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以及潜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并认为性冲动(他称之为力比多)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同时提出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自我作为意识的体现,与作为无意识的本我相抗争,他的学生荣格,提出了人格面具,认为人活在世上都会伪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本我;行为主义代表华生,斯金纳以及班杜拉,认为之前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不科学的,心理研究应当可操作可量化,主张刺激-反应,这一最简单的公式,对于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看做是条件反射.并做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加以证明;斯金纳重视强化与惩罚在行为塑造上的作用,而班杜拉则强调了社会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被看作是新行为主义代表.认知心理学派,起源于皮亚杰以及斯滕伯格,但他们都是教育学家.真正的代表人物奈赛尔,重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在他们看来刺激与反应之中还有一个认知过程,这才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托尔曼对于认知地图的研究比较经典;还有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应当对人性更多地给与肯定.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

328 评论

土耳其电信

心理学十大流派综述1..内容心理学派: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观点: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1、詹姆士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反对冯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提出意识流的概念。认为内省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但他不把内省看作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者的内省,而把它看作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迅速而确定无误地抓住实际印象的一种能力。主张心理学可以采用实验法,他还主张把比较法作为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一种补充方法。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而关于身心关系的终极问题,他认为乃是哲学的问题,不应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研究对象。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后来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2、杜威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整个反向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2)明确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3)还认为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把人脱离社会进行研究。4)在心物关系上,反对构造主义所主张的心物平行论,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3、安吉尔1)认为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2)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类。3)主张的内省法不限于用来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元素,还来观察心理现象对于主体适应环境所执行的机能。还主张用物理科学的客观观察法来补充内省法所得不到的材料。4)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它们的生理基本以及外部行为,也包括儿童的、动物的、变态的心理。4、卡尔卡尔的机能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反向弧概念,并对这个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二个是适应性行为,包括一种激发刺激,或一种感觉刺激和一种改变该情境使之能满足各种发动条件的反应。认为心理学应同时采用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他还主张采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以补充系统的科学观察之不足。以上可以说是狭义的机能心理学,通常称为芝加哥机能主义。美国机能主义总倾向,所以归属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心理测验成了它的主要方法。它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尽管没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是没有多大功用的。于是,观念的联合便被刺激与反应的联合所代替。它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内省法的束缚,重视客观的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分等法以及统计法等。它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的科学的束缚,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机体活动的"为什么"。观点: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6..格式塔心理学派:它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7.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观点:它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8..日内瓦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观点:“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9..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10 认知心理学派:它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初,目前,正处于高潮。一般认为,奠基者是美国的耐塞和西蒙。观点:认知心理学强调了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重视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制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

169 评论

小嘟嘟呀呀

最早的冯特,心理学之父,构造学派,把心理现象分类,认为研究心理学内省就行了;之后机能学派,代表人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应用,单纯的研究心理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之后格式塔心理学,代表有考夫卡、科勒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能割裂的单独研究某一种心理现象;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以及潜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并认为性冲动(他称之为力比多)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同时提出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自我作为意识的体现,与作为无意识的本我相抗争,他的学生荣格,提出了人格面具,认为人活在世上都会伪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本我;行为主义代表华生,斯金纳以及班杜拉,认为之前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不科学的,心理研究应当可操作可量化,主张刺激-反应,这一最简单的公式,对于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看做是条件反射。并做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加以证明;斯金纳重视强化与惩罚在行为塑造上的作用,而班杜拉则强调了社会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被看作是新行为主义代表。认知心理学派,起源于皮亚杰以及斯滕伯格,但他们都是教育学家。真正的代表人物奈赛尔,重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在他们看来刺激与反应之中还有一个认知过程,这才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托尔曼对于认知地图的研究比较经典;还有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应当对人性更多地给与肯定。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 赞同1| 评论 检举 | 2012-4-16 09:34 shangqiu942 | 三级一、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二、1、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以及其后的荣格)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2、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华生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3、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三、以上是三大主流,还有其他的流派包括存在心理学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独立的个人心理与世界的关系,偏重个人心理的独立性,探讨独立个人存在的整体经验。该心理学本质是偏重研究个人心理在世界环境中的整体的变化规律。完形心理学采用整体论观点解释知觉,认为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超感觉的整体经验。其核心观念是“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这实际上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自组织过程和结果。吃饭成长的人并不等于原初的人与饭的叠加;获取知识的人并不是人与知识的总合,知识被已有知识重新组织,然后被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神经系统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结构也被或隐或显的改变。知觉就是对几种感觉经过类似的组织化而形成的,是对几种感觉的整体反映,虽不等于感觉之和,但感觉是知觉必备的素材和“原料”。这种自组织化的结果是表现出整体性,即完形性。一句话:完形心理学侧重的是心理的自组织性,是对心理的自组织现象和结果的研究。认知心理学主要侧重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是研究人获得知识过程的心理学,对情绪,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现象研究较少,更无论意志、动机和需求等现象。结构主义心理学侧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意识的结构,这是受物质结构论影响的结果。由于心理的极高的流变性、复杂性和高度的自组织性,要用单纯的实验来精确化意识的结构,在现有科学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该心理学充分发挥了“砖”的作用,引发对心理学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学上许多“玉块”。功能主义心理学是作为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对立物出现的,着重探讨个体适应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功能。随着结构主义的衰落,该学派也自行消失想真正研究的话,你可以看一下心理学史、心理学导论一类的经典书籍,还有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方向都可以了解一下。

156 评论

bamanai119

1、B.F.Skinner: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Albert Bandura:班都拉(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6、Carl R.Rogers: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7、Stanley Schachter:斯坎特(1922-199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的研究兴趣是上瘾和情绪。他认为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对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8、Neal E.Miller:N.米勒(1909-2002),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反馈学说的创始人。195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9、Edward Thorndike:桑代克(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0、A.H.Maslow: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19 评论

相关问答

  • 曼彻斯特论文延迟发表吗

    如果说有什么支撑给为留学生走过死亡final季,小编认为那一定是即将到来的暑假了。但小编还是要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哪怕暑假该写的作业也别拖延哦。今天小编要给大家

    豆丫丫星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曼彻斯特工业革命论文发表

    在工业革命前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和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发展,男子从事农业、畜牧业、制陶业,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而妇女则被排斥于主要的生产

    瑷逮云暮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冯诺依曼发表了多少论文

    冯诺依曼理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核心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

    susanwangyu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1912年魏特曼发表论文

    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

    whahappy50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卡特尔发表了论文

    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是卡特尔。 一、卡特尔简介 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是20世纪初美国应用心理学先驱,是最早将心理学研究结果统计量化的心理学

    我吃了一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