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0

echorabbit123
首页 > 论文发表 > 李旺发表过的论文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慵懒安静的阳光

已采纳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考研分享

写在前面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是谁。因而,本文只是个人对考研历程的回顾,如若相关经验让你难以认同,请抛弃本文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

个人情况本科来自五院四系,初试成绩400+,专业为国际法学。选择法大的国际法学并未有太多犹豫。本科期间,无论是国际法、国际私法还是国际经济法,我都乐在其中。此外,法大国际法学实力有目共睹。由此,我定下自己的目标。我同时参加了2021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鉴于国际法学在法考中比重不大,我只能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准备法考。抱着尝试的心态参考,最终幸运通过。是否参加双考,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决定即可。

公共课1、英语:英语用的是张剑黄皮真题,每天大概用一个小时来刷题。刷05-12年的真题感觉错的还是挺多的(完形和阅读都错了5-8个这样子),后来刷着有手感,错误率降低了,刷到13、14年的真题时发现完形和阅读理解都只错一两个,因为当时和政治复习时间紧张,所以10月份开始英语复习就歇了(但是每天还是会晨读和磨耳),直到11下旬就又开始刷题,保证每个星期一套。考试前几天整理下作文模板。

教训:刷题很重要!!!2、政治:政治是我除了和民法外耗费最多时间和心血的了,但是也是感觉性价比挺低的,晚上英语用剩的时间我都给了政治,甚至后面英语歇了的时间我还是挤给它,所以从9月中旬到考试,我平均每天有花了3个小时在政治上。资料用的是肖秀荣的一整套,书店来了什么买什么,也用过《风中劲草》,但字体花得我想戳瞎自己眼睛,就舍了。前期9-11月底主要在刷选择题,尤其以哲学的选择题为主,因为毛中特和近代史、思修等和时政热点结合紧密,所以这三科前期把基本知识点掌握和重点了解下,1000题刷刷也差不多。具体而言,《精讲精练》全文细看一遍,然后做《1000题》相应的章节。

刷完后,差不多11月上旬,《知识点提要》也出来了(表白《提要》里的哲学思维导图,好好用!),然后把《1000题》再刷第二遍。

然后就是背时政(很重要,按肖老爷子的话来说占到40%,并且是结合毛中特、近代史来考的,我初试时也碰到几道题是时政里面有的,还是做错后来没有重新复习,所以考试时印象模糊)和《考点预测》,做肖八和肖四的真题。肖老爷子今年又神了。

专业课:教材+个人使用感受+笔记整理(一本核心教材+其他教材补充使用)1、法综民法:梁慧星《民法总论》,

马俊驹《民法原论》

宪法:《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宪法学讲义》、

《宪法学》

法理学:《法理学》、

《西方法律思想史》

标星的是我觉得用下来对初试备考比较有用的教材。如上所述,我主要是把书过了两遍,把书看懂之后再开始整理的。整理笔记之前,我把历年所能搜到真题(真题主要从考研帮上收集和去年的师兄那里得到)反复看了几遍,然后再把真题标到教材的目录上,哪些是重点也就一清二楚,然后再在笔记上(电子笔记)标明,方便后期复习。因为去年的《民法总则》刚出来,所以我也把修改了的条文标记在笔记上。老实说,民法不难,但就是内容太太太多了,所以可以以历年真题为参考,先把重点给掌握了,时间允许再考虑其他。相较之下,宪法和法理学就很仁慈了,笔记整理方式同民法。只是《宪法学讲义》是讲义的形式,用语比较口语化,所以我以它为笔记主干,然后参照着《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和《宪法学》(只看了第6章)对其进行修改。教训:以真题来抓重点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复习不全面,像宪法考到的共和制和国家法人学说,还有法理学的法律辩证推理,虽然笔记都有整理,但并不是复习重点,我当时一脸懵逼。法综考完感觉当场就要挂了,幸好民法今年仁慈。2、国际公法:按照三大版块准备:理论+案例+时事热点理论:(至少两本)《国际公法》(贾兵兵,2008年版),《国际公法:和平时期的解释与适用》(***贾兵兵,2015年版)《国际法》(***邵津,第五版)《国际法》(邵沙平,2017年版,复试前看的,理论新,章节的编写思路和贾老师有些相近,重点是每一章后面都有相关章节的经典案例。)案例书:(至少两本)《国际公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邵沙平,2006年版)《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毛俊响编)《国际法学案例教程》(梁淑英,清华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时事热点:主要用的是几个公众号:武大边海,国际法促进中心(杨国华老师“国际法治之声”系列)、中国国际法前沿、Publicists国际法评论(2017年考上的潘学长的公号)、新华国际头条,还有几个高校的国际法评论:《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国际法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些期刊我看的都是最近几期的(一般是2015年和2016年的)复习思路:以教材为主,参照案例书和相关章节涉及的条约配合使用。复习重点结合经典案例和国际法热点。先说说为什么教材至少要两本,参照往年的真题就可以发现,贾老师的书完全不够用,如2017年的真题考到击落韩国客机案(之前有师兄师姐说是马航,但我觉得不像,但这也应证了是结合热点考察)和14年考到防空识别区的内容,这些都要用到国际航空法的内容,而贾老师的书只在领土的取得那一章提到一点点,完全不够用。然后再看看上面提到的基本教材,邵津老师的书简单且全,但有些观点与贾老师的相去甚远,如在国家承认方面。因为刚开始看的邵津老师的书,先入为主,后来再看贾老师的书,脑袋里就一直在打架。但选择先看邵老师的书实在是没办法,因为贾老师的真的很难很学术并且翻译腔很重,自己没有底子,看了第一章实在看不下去,就决定先看邵津老师的教材,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再返回看贾老师的书,第一遍看完,依旧云里雾里。直到后来从学长那里知道2015年版的,国际法的复习才步入正轨(15年版的内容有所增加,如第十五章国家争端与诉诸战争权,还有新近的案例分析,重点是句子读起来顺畅了!!!)然后再说说为什么要用至少两本的案例书,首先大多数的案例书的编排体例与教材一致,也就是说案例书可能只侧重说明案例的所涉及的某一方面内容。但是每一个案例都会涉及到多个章节的内容,如15年考到的科孚海峡争端案就涉及到了国际法院管辖权问题、国家责任、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并且没有一本能涉及所有的重要案例(主要是贾老师书中涉及的案例),但是如果能找到一本又分析到位又全的,一本也该够用。我最初用的是《国际公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这一本,但它涉及的实践只到1993年,且是老师的合著,评析文章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表白梁淑英老师,她的分析既到位又全面。可惜的是初试结束后才在朋友那知道有梁淑英老师的《国际法学案例教程》这一本书,还没读过。)《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邵沙平,2006年版)这一本是我看到的案例书分析得最全且细致的,判决原文引用,各位法官的意见分析,法律分析都很到位,但内容实在太多了,需要耐着性子看。《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毛俊响编)这一本书在海洋法和国家责任的相关案例还有击落韩国客机案,从法律分析到案例内容的介绍,还有相关原则的发展介绍得都很详细,后面还有一些拓展思考,很有启发性。(有同学问我贾老师书里提到的案例需要都掌握吗?个人觉得需要。)再说说为什么要结合相关章节的条约(尤其是海洋法)参照使用:贾老师的书各章节的大概思路是这样的:一般原则(一般为条约中体现的习惯法原则和强行法)+一般规则(条约的相关规定)+一般实践(经典案例或者中国实践)。所以这也是我的笔记的大概的整理思路。最后在说说热点:热点对于来说真的很重要。像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最终文本获得通过,初试就考了“威胁使用和使用核武器合法性咨询案”,去年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然后复试就考了人民自决原则。热点的关注我也没花太多时间,只是吃完饭无聊看看,翻翻公众号(上文有提到),教材看不下去就跑到馆翻翻期刊。(翻下近两年的期刊几乎都会涉及到关于岛屿的相关法律制度分析,今年也考了)3、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概要》,

《国际经济法》(余劲松,第四版)

《名校名师讲义之国际经济法》(车丕照,2008年版)

《国际经济法研究》(车丕照,论文集)

总的来说《概要》就够用了,考试的重点也很明确,总论、国际商法部分、国际投资法部分以及相关的政府管理措施。今年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考了案例,但是考的内容也是国际商法的内容,所以把重要的内容掌握好是够用的,如果不安心可以去图书馆借一本案例书读读,记得复试前在图书馆借过一本清华出版社出的国际商法案例教程,后来再去找就找不到了。余老师的教材很详明,可以作为补充使用。车老师的论文集可以无聊拿出来看看,有利于对教材里的一些概念进一步理解,如市场准入。4、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简明教程》

《国际私法》(李旺,黄皮,2014年),

《比较国际私法》(陈卫佐,2012年版)

国际私法算是所有的科目里最最最仁慈的了,考点有迹可循,真题很重要!简明教程和黄皮这两本内容真的差不多(几乎一样),只是在某个章节的某个点会有些不同,我是以简明教程为主,10月份购入的黄皮作为笔记的补充。陈老师的书也读过几遍,相关思路杂糅进笔记里,作为观点补充。(其实不读也可以,李老师的书初试完全够用。)总结:啰啰嗦嗦写了那么多不是想说自己有多努力,而是想说自己走了多少弯路。除非对真的感兴趣,不然并不建议备考的同学在花太多的心力。理智一点的做法应当是在掌握了其他科目并学有余力前提下,再来对付。起码要保证自己过线。当然也是我自己学得不得要领,才走了这么多弯路。(不过我也觉得没差,毕竟走的路多,看的风景也多。)杂言:1、关于论文和资料的购买:有没有必要看论文:按照历年考上学长的经验贴和意见来看,没有必要。个人觉得,针对初试,论文的作用的确作用有限。但我还是看了一些法理学和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的论文(毕竟自学,What I have read is what I know.)。然后因为刚开始实在不知道怎么整理笔记,就买了师兄的法综笔记(表白许师兄的法综笔记,嗯整理的很有条理也细致),看了他的思路后就自己整理。至于是背前人的笔记好还是背自己的笔记呢,还是看个人吧,我觉得整理笔记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整理笔记是我最享受的过程了(背就很痛苦了)。四、写在后面我不太喜欢把考研比作在黑屋子里洗衣服。考研的日子同样是流转的生活,没必要搞得苦兮兮。按时吃饭睡觉,每周选一个时间段供自己放松以及每天做自己喜爱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学习本来就很累了,得做快乐的事情抚慰疲惫的心。固然,谁也不知道最终能否成功。但是,似乎“原本是不行的”是一句好话。原本是不行的,但是万一成功就是好样的。就得抱着会打出全垒打的心态去奔跑,这样即便被三振出局也还是蛮酷。当然我说不出这么哲理的话,这是日剧《求婚大作战》里说的。记得考法考客观题的清晨,我一边收拾准备出门,一边觉得自己完蛋了。但转念一想:今天就算是爬也得给我爬去考场。就这样,本来以为不行的我,竟然也可以笨拙地跑到终点。这样看来,原本是不行的,还真是一句好话。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五月天的朋友。如果你喜欢他们的作品,我想你可能听过《憨人》。于我而言,做个憨人没什么不好,起码心上一字敢。与君共勉。

341 评论

时间不等人了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信息!,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式,是学术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中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搜索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参考文献119个,供大家阅读。

114 评论

请别叫我龙爷

李旺,女,著名教研专家。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既有一线教育的实践,也有教育科研的经验,对如何做好教师有独到的理解与理念。教研成果显著。著有多本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有较高的教育理念水平和较强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成果:《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研究》等。

155 评论

小捞出吱吱吱

李旺,1964年生于天津,1985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1989年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版画系副主任,教授,当代中国水墨画代表人物。其作品被欧美国家级美术馆和重要藏家收藏。在百度百科里的第三项名人面可以找到他详尽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您。

1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李海峰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李海峰】11月17日,辽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网站发布了一则消息,出生于1979年的李海峰就任该校副校长。如此年纪如此职务,引发不少网友质疑。【李海峰】11月17

    可怜的tin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李增提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期刊论文有:刊物可以分为普刊、核心期刊两种。 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

    幸福、定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李毕忠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一、研究领域分类(2类)按照研究领域论文可以分成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个大类,人文社科类论文主要针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社会发展趋势,寻找社会问题并提出措施和建

    豆瓣酱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李登海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你好,楼主,这些东西只要你到网上一搜索就有了,还用得着破费自己的分来问吗,别人也是从别的地方粘贴过来的,只要你到百度网页或者百度百科里面搜索你知道的一些名人比如

    虾虾虾虾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李北京发表过哪些论文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陆以宏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近日开展“广西文艺评论推优

    逸轩设计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