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5

淡定的机车
首页 > 论文发表 > 东北大学余嘉论文发表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的小猫zz

已采纳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是他一个人发明的,是以他为首的整个团队的发明。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主要成就

2016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测产验收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

同样该攻关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杂交水稻

110 评论

朝天辣椒smile

不是,杂交水稻是他带领团队一起种出来的。

袁隆平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

袁隆平去世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21年5月24日上午,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王晨、刘鹤、孙春兰、李希、杨晓渡、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等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表示悼念。

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农业渔业部长佩德罗·多斯雷斯等送花圈或表示悼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袁隆平

127 评论

kasumi0330

日本的道教研究开创时期,从事道教研究的都是汉学家和一些「中国通」。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朝野把目光投向隔海相望的中国土地上的资源和市场,因此,日本开始重视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的研究。当时的一般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先驱,还称中国过去的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泉和灵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武内义雄的《老子原始(其人和著作)》,津田左右吉的《道家思想及其发展》,幸田露伴的《道教思想》,小柳司气太的《东洋思想研究》、《白云观志.附:东岳庙志》、《东洋思想研究续编》、《老庄思想和道教》等等。

小柳司气太(1870-1940年),日本佛教僧侣。1894年修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汉学科。1921年以《朱子的哲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来中国考察。在中国期间,小柳司气太住进了道教全真龙门第一丛林 ── 北京白云观,取得了道教宫观生活的第一手资料。1923年,小柳司气太以授课讲义为底本写成了《道教概说》,出版后不久,就由商务印书馆翻译介绍到了中国。小柳司气太的主要贡献是:收集和整理了大量道教的历史资料,开始运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像研究其他宗教一样,不带偏见地研究中国的道教。

小柳司气太提出的许多观点,诸如:道教起源于神仙家、上古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结合;道教发展史可以区分为开创期、完成期、唐宋期、分派期和衰亡期等,至今仍有影响。

小柳司气太的研究的明显缺点是:将道教研究局限在道教自身的范围之中,还没有将道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因此很少去探索道教和社会政治、道教和科学文化的关系以及道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

从1930年代起,日本军国主义 *** 加紧了对华侵略的步伐,日本的道教研究也纳入了对华战争的需要。设在沈阳的「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和设在上海的「东亚研究所」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风俗和宗教作了全方位的研究,收集了大量侵华战争需要的情报。其调查研究的成果就包含在战后出版的《中国农村风俗调查》(六卷本)中。当然,这一时期也有些学者仍然从事著严肃的宗教研究,包括道教研究。作为这一时期的道教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平野义太郎的《道教的经典》、《功过格》,五十岚贤隆的《太清宫志》,橘朴的《中国思想研究》、《道教和神话传说》,福井康顺的《太平经的一个考证》、《道教的基础研究》、《东洋思想史研究》,吉冈义丰的《道教的实态》、《道教研究》、《道教经典史论》、《道教和佛教》(多卷本),等等。这些代表著作中有些出版在战后。

福井康顺(1898-1991年),日本佛教僧侣。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并在该校大学院修业完毕后,到中国留学,师承著名历史学家津田左右吉(1873-1961年)。津田左右吉当时在中国东北的「满铁调查部.东洋协会学术调查部」任研究员,后因著作中比较客观地论述日本古代史,被诬侵犯皇室尊严而判罪。他的一些古代史研究著作也被禁止发行。津田左右吉的史学观点和治学方法对福井康顺有明显的影响。福井康顺以《道教的研究》一书获文学博士学位,著有《灵宝经的研究》、《列仙传考》、《老子道德经序诀的形成》等论著,1987年出版了《福井康顺全集》(六卷)。福井康顺之子福井文雅是当代日本道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福井康顺的研究方法的最好的承继人当推吉冈义丰。

吉冈义丰(1916-1979年),毕业于智山专门学校(今大正大学),在中国学习期间,曾继小柳司气太之后,住进了北京白云观。他写的关于道教宗教生活的回忆,被公认为具有珍贵价值的亲身体验。福井康顺和吉冈义丰,他们都比较彻底地改变传统的将道教附属于儒、佛的观点,而是将道教作为一种独立的宗教系统来研究。并且其道教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即道教研究的领域已经扩大到了历史、考古、文献、方志和年表等方面。他们的研究方法比较严谨,明显地受到我国乾嘉学派治学方法的影响,其对于《道藏》的历史以及《灵宝经》、《周易参同契》、《列仙传》等研究都是旁征博引,互相参照,细致考证,钩稽异同,言必有据,多有发见的。但是,他们的研究眼光只是局限在宫观中的和书本上的道教,方法上也由于过分重视考据,因此还没有将道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尚未来得及深入到道教在中国社会、文化、科技和民俗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

这一时期,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世界范围的对华研究的加强。同时,战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对于综合研究的重视,日本道教研究迅速得到恢复,并且有了许多发展。这一恢复和发展的标志是1950年日本成立了日本道教学会。

日本道教学会在它的成立声明中称:「道教被认为是一种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之中的宗教。对每个东亚专家来说,特别是汉学家,它的重要性无疑是明显的。考虑到对于中国作系统研究的趋势正在发展,道教研究不能再被忽视了,所以,我们和我们的同事组织了日本道教学会。学会的任务是艰巨的。道教研究本身是一个庞杂的领域,但是,如果没有对东亚其他宗教的广泛研究以及对其他学科的相应研究,那么就不可能对道教有任何透彻的理解。在详细调查了道教研究的现状以后,我们决定采取将各个方面综合在一起的方法。」

日本道教学会的成立,把原来属于日本的中国佛教史学会的道教学者都吸收进来并固定在日本道教学会之中。据报道,现在日本道教学会已有会员达600余人。学会成立后的第二年,就出版了机关刊物《东方宗教》,持续刊行至今。从1989年起,日本道教学会开始颁发每二年一次的日本道教学会奖,奖励年轻的新研究者。

作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代表学者和著作,除了福井康顺、吉冈义丰及其著作以外,还有:金谷治的《老庄的世界 ── 淮南子的思想》,木村英一的《中国民众的思想和文化》,宫川尚志的《六朝史研究.宗教编》、《六朝宗教史》,大渊忍尔的《道教史研究》、《敦煌道经目录》,酒井忠夫的《近代中国的宗教结社研究》、《中国善书研究》,泽田瑞穗的《增补宝卷研究》、《校注破邪详辩》,福永光司的《庄子》、《老子》、《气的思想》、《道教与日本文化》、《道教与日本思想》、《道教与古代日本》、《道教的镜与剑》,洼德忠的《庚申信仰的研究》、《庚申信仰的研究 ── 岛屿篇》、《道教史》等等。从这些研究成果中,人们不难看到战后恢复期的日本道教研究出现了四个特点:

第一,对于道教历史的研究已经从文化史的角度深入到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例如:著名的六朝史专家宫川尚志教授对于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研究,大渊忍尔教授的《黄巾的叛乱和五斗米道》,洼德忠教授的《中国的宗教改革》中对于全真教出现所包含的政治和社会内容的探索,以及其他作者写的关于民间宗教和秘密会社的研究文章。这些著作都把道教现象作为农民阶级或者士大夫阶级的叛逆者的社会运动来研究和讨论,结果就加强了对群众运动的宗教外衣的分析。宫川尚志就分析过道教之所以称为庶民宗教,就是因为六朝时期的道教传道人,大多出自寒门。这个寒门阶层中的叛逆者,利用图谶自称为帝。以张陵、张鲁、张角为代表的道教教团也是如此。以宫川尚志为代表的论点代表了一种关于道教社会作用的有意义的新论点。

第二,对于道教史的研究已经从一般的书面文献研究深入到从它同现实的民间信仰、迷信、风俗、节庆等联系的角度进行观察研究。例如:著名的洼德忠教授对于中国民间信仰作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调查,像灶神、城隍、土地和后土信仰的调查,就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宗教信仰习惯的认识。洼德忠(1913-),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战后曾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退休后历任驹泽大学教授和大正大学教授。他在连续七次印刷的《庚申信仰》一书中,就日本本土、冲绳和朝鲜南部的「守庚申」民俗作了广泛的调查和比较研究,指出这一民俗出自中国道教。洼德忠教授的著作不仅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道教,而且对于道教在东北亚、东南亚的传播研究也作了重要的贡献。洼德忠教授在他独特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编写的《道教史》一书,被收在山川出版社的《世界宗教史丛书》之中,并已出版了中译本。由于它比较多地从中国民俗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因此,与以前的道教史著作相比更加生动。

第三,对于道教的历史研究,已经从一般文化的角度深入到了道教多种多样的方术,诸如:医学、药物学、炼丹术以及道教的法术,连同占卜、占星、堪舆等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道教的炼丹术就是追求长生的一种方法,而另一方面,非科学的方术作为道教的宗教活动形式一直传承不止。这些非科学的方术,被一般人称为迷信。这一时期中,日本加强了道教和科学的关系研究,并以此作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对于加深对道教本质的认识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前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薮内清以及他周围的专家学者,这一时期发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国中世纪科学技术史研究》、《宋元时代的科学技术史》和《明清时代的科学技术史》等著作,为日本的道教研究增添了新的有意义的篇章。例如:关于陶弘景的研究,在1930年代,小柳司气太认为陶弘景的学说大多来自佛教,《真诰》一书有的出自《四十二章经》,有的脱胎于「如是我闻」之句,等等。在1960年代,宫川尚志对于陶弘景的研究,其观点有了发展,认为陶弘景不是一个独创的深邃的思想家,而是一个佛教、道教和神仙家等各种学说的综合家。在1970年代,由緟内清主持的研究室编辑的《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中发表有赤堀昭的论文《陶弘景和〈集注本草〉》,论文指出陶弘景的隐居只是一般地追随六朝时代的社会潮流,而不是完全与世隔绝。他只是利用隐士的名声来达到列身于官僚的目的。陶弘景的思想体系不仅是佛教思想渗透进了道教的体系,而且是由道、佛、医、药和天文等等范围广阔的思想所构成的。

第四,对于道教的研究深入到了从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史和文化交流史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宗教学特别是比较宗教学研究的进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国家和地区关系的加强,日本学者开始注意到中国的土生土长的道教向海外传播的历史以及道教对海外华人至今具有的影响问题。前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学者福永光司就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道教对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的研究论著。福永光司(1918-),1942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自青年时代起就对中国哲学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他在无奈随军下南洋时,随身戎装中,一直带着一部《庄子》。战后,福永光司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福永光司教授在他主持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期间发表的《道教的天神降临授诫》一文中,指出了道教具有完整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在对于道教神学或者教义作为基轴进行思想史的分析考察时,我们坚持认为道教神学同中国思想史的不同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它是中国的民族的具有超时空的绝对的皈依宗教的感情、信仰和祈求、思维和思辨的历史的博大的蓄积。

正是从这一科学而客观的立场出发,福永光司教授一反过去日本学者鄙视道教的立场,发表了有关日本的天皇制度和社会文化同道教的关系的论著,出版了《道教和日本文化》、《道教和古代日本》、《道教和日本思想》、《道教和古代的天皇制》等书籍。其中对于道教的神学思想、仪式和象征物同日本「天皇」和神道教的神学思想、仪式和象征物所作的客观而令人信服的研究是日本学术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成果。福永光司的研究,在日本,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在日本的史学界、道教学界中,曾经引起过不少争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福永光司教授的研究,对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对于日本思想史、日本政治史、道教传播史的研究,都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2年9月,中国和日本恢复了邦交关系。日本学者的道教研究的视野和兴趣、目的都有一些发展和变化。日本道教研究的 *** 期的主要特点有:

1972年以前,日本道教研究与欧美的道教研究接触交流比较少。196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首届国际道教研究会议就没有日本学者参加。1972年,在日本召开第二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以后,日本的道教学者进入了国际学术交流的行列,同欧美各国的道教学者有了广泛的接触,道教研究的国际交流非常兴盛。日本学者承认,欧洲人对于道教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材料,并且建立了很好的学术传统,有不少第一流专家。研究的国际化扩大了日本学者的视野和思考领域。

日中邦交恢复以后,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关心程度大增。因此,对道教感兴趣的中青年学者越来越多。在日本道教学会成立35周年纪念讨论会上主要发言人中有7名学者的年龄在55岁以下,其中40岁以下的4名,最年轻的只有32岁。近年来,除日本道教学会以外,日本各地还成立了一些新的团体,如:大正大学的「道教谈话会」,关西地区的「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研究会」以及关东地区的「道教文化研究会」等。

日本道教研究长期依附于中国哲学和佛教研究之中。1974年,京都大学的福永光司教授受聘于东京大学,担任该校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第三讲座「道教」的讲习,首次开设了「道教学」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新一代学者。到了1983年,在第31届国际东洋学会上建立了「儒教和道教」作为独立的第四部会。1985年,在巴黎大学举行了题为「道教和日本文化」的日法学术讨论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又召开了「道教仪轨及音乐国际讨论会」。所有这些都表明,不论在日本或者是在世界范围,道教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已经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

多次重印的《道藏》、《续道藏》和《道藏辑要》,为道教研究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关于敦煌文书的目录和图录也相继整理出版,特别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以及其他帛书文献的发现和出版,对于道教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的道教研究原来比较著重经典和历史。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大陆道教、台湾道教、香港道教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道教,都已成为日本的道教研究的新对象。同时,开始重视对于道教科仪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早稻田大学的福井文雅的《中国思想研究和现状》、《欧美的东方学研究和比较论》、《道教的历史和构造》等;东京大学教授田仲一成的《中国乡村祭祀研究》、《中国的宗族与演剧》、《中国巫系演剧研究》等;东京大学教授蜂屋邦夫的《中国道教的现状 ── 道士、道协、道观》、《中国的道教 ── 它的活动和道观的现状》、《金代道教研究》等;京都大学教授麦谷邦夫的《道家、道教中的气》、《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及其它》、《老子想尔注索引》、《真诰索引》等。

蜂屋邦夫(1938─),196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196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大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原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退休后任大东文化学院教授。蜂屋邦夫的专业活动原来集中在中国思想史,著有《仪礼士冠疏》、《仪礼士昏疏》、《关于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读老庄》等。1980年代以后,蜂屋邦夫多次访问中国,亲眼看到中国大陆道教的复苏,于是,对于道教倍加关心。1987和1988年,蜂屋邦夫两次到中国调查,在1990年发表了《中国道教的现状 ── 道士、道协、道观》。1990年以后,又四次来中国调查,在1995年发表了《中国的道教 ── 它的活动和道观的现状》。蜂屋邦夫认为,「同佛教寺院相比较,道教的特色呈现出外观的多样性。以殿的配置、联额的表现和祭神的组合等情况而言,在八十所道观中各有个性。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总体的具象。以道士的信仰和生活等内层方面而言,它们似乎没有像可以见到的道观的外在方面那样有显著的不同点。但是,就主要神格的地域特色、交流地区的范围和信徒朝拜情况,以及道士的生活面而言,各个道观也是有程度不同的特色的。」[1]

麦谷邦夫(1948─),197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系,现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专业是中国思想史,一直以中国道教的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著述有:《陶弘景年谱考略》、《初期道教中的救济思想》、《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义学管窥》、《道教中的各种天界说》、《道家、道教的气》等。从1974年起,麦谷邦夫就在道教研究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编制道教经籍索引。已经出版的就有《老子想尔注索引》和《真诰索引》等,极大地方便了各国学者的道教研究工作。

丸山宏(1959─),毕业于筑波大学比较文化学科,1989年取得筑波大学大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单位。现任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丸山宏曾多次赴台湾考察道教仪礼。由于语言才能出色,能说普通话、闽南话和英语,能阅读法语文献,因此,在道教研究中视野开阔,并且力图结合最新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同时又注意吸取传统研究方法的优点。在日本新一代道教研究学者中,丸山宏著作丰硕,立论稳妥,颇为令人注目。他的《玉坛发表科仪考 ── 台南道教仪礼的历史谱系探索》,发表于1991年,当时他年仅三十二岁。此文在1991年获得了日本道教学会颁发的第一届道教学会奖。由本田济教授签署的「评审结果报告」指出,「该论文在对于当今台 *** 南县和高雄县的正一派道士进行的玉坛发表仪式进行精密调查的基础上,对于行仪技法上溯至古代东晋,特别是对其最具特征的取天气罡法的研究,以文献证明它与宋代开始的天心正法相一致。也就是说,该论文是以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而组成的。根据实地调查进行研究,以前也是有过的。但是,该论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组合了历史文献的验证。就这一点而言,它开拓了以前研究中未曾见过的新的方法论」。

日本的道教研究经过近百年的积累,按照道教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其独立的道教学大致已经形成十个门类:

在 *** 期中,日本道教研究的重点,在思想史方面是三教关系史的研究、「气」的研究、道教定义的研究;在道教经典方面是道藏研究、道藏目录的编制、道教文献、敦煌出土文书、道教史料和新修道藏的问题;在道教文学方面是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方法;在道教民俗方面是重点调查中国大陆的民俗、道教仪礼以及文献和仪礼实际的比较研究;在道教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方面是加强炼丹术和养生术的研究。因此,这一 *** 期的研究规模比较过去要大得多。

355 评论

康茂暖通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 王应睐(生物化学家,1965年组织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 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

289 评论

damaodaomao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6、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7、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8、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11、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16、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17、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18、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158 评论

我想文文静静

机械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

[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

[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

[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

[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

[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

[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5]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机械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期.王晓军.

[2].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7期.牛宗伟.李志永.

[3].铸造铝合金绿色化规划概论.

《铸造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z1期.钱翰城.李俊.

[4].工业设计概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吕艳红.吴晨.任文营.

[5].《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5期.张增敏.邓丽明.谢嘉.

[6].基于CAXA软件的《CAD/CAM概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期.王英惠.

[8].包装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2期.孙昊.张新昌.王利强.

[9].数据流关键技术研究概论.

《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11期.羌晨晨.

[10].现代工业概论课程大班制教学方式探讨.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7期.许四祥.高培青.

[1]机械基础系列课素材库—机械原理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

作者:赵艳红.机械设计及理论北京理工大学2003(学位年度)

[2].高浓度难降解印染废水变频超声聚焦裂解机理的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江育波.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3].基于AD+TRIZ理论的快速夹紧机构创新设计.被引次数:1

作者:刘凡.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

[4].全自动医用带线缝合针打孔机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刘奎武.机械工程江苏大学2013(学位年度)

[5].一种自动贝壳装饰贴片切割机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范红梅.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

[1]CAXA数控编程软件应用概论.

孙贻芬,2013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

[2]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发展概论.

安利强.王永芳.王璋奇,2004第十三届河北省铸造学术年会

[3]对高校机械类骨干通选课“高新技术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和探讨.

张明哲.赵东.任升峰,2008第十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4]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铸件挽救工程概论.

郝影秋.曹瑞鹏,20092009全国铸件挽救工程技术年会

[5]逆向工程技术概论.

周耀新.王宏涛.刘巧云,2005第十一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

[6]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论.

王宏涛.刘巧云.周耀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学术年会

[7]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概论.

王宏涛.周耀新.刘巧云,2005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

[8]X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概论.

曾祥照.孙忠诚,199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9]铝合金挤压铸件缺陷概论.

齐丕骧.齐霖,20012001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

[10]鲜奶冷藏运输设备概论.

王福.王颖伟.王慧峰,19991999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东北林业大学发表论文

    难。东北林业大学的博士并不好毕业。 如果想拿到博士学位证,必须读满相应年限,发表SCI论文至少1-2篇。博士毕业论文需要通过查重,重复率需要低于30%。所以难毕

    者尼私人影院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东北师范大学期刊东北投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1951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

    静香陈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东南大学余涛老师发表论文

    研究生导师鉴定评语 研究生导师鉴定评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工作,这个时候是需要写一些鉴定评语的,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好处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研究生导师鉴定评语的相

    菁菁nec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东北农业大学发表论文

    “六五”以来,学院承担国际、国家、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26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其中7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

    金威家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北大瞿礼嘉发表过的论文

    1.张文驹,陈家宽. 物种分布区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 2004,11(5):364-3691.2.李婷,张文驹,卢宝荣,钟杨,陈家宽. 2002. 小麦A,

    蓝Luckyclover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