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2

MyronKiven
首页 > 论文发表 > 冯建军发表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racy07280917

已采纳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摘要: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加强生命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道德风范。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华文化精神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旨在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进步的生命观,以达到人与自身、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生命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根本要求。中华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对此古代先哲们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地之性人为贵”“三才者,天地人”等。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不仅有自然生命,还有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

一、自然生命教育

生命的诞生承载了亲人的呵护与期盼,生命的离去带走了亲人的眷恋与思念。可见,生命本身就是爱的承载者与传递者。对大学生来说,了解生命历程已不成问题,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特别是感悟“仁”在生命中的内涵;更要以身去体验,体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要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每个个体都应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以形成自爱、自信、自强的生命观;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要培育平等、互助、宽容的精神,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每个生命都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父母的、民族的、国家的,是前人生命的延续、后人生命的起点、当前群体生命的个体。只有把个体的生命融入民族的命运、国家的事业中,才能使个体的价值生命得以彰显。因此,自然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文化精神的弘扬。

高校还要实施体验教育。体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体现生命价值的方式。任何人的生命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自身的、外界的等。因此,要让大学生掌握生存的技巧。大学生面对险境与困难时,要用智慧和积极的心态去调整自身的状态,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然,高校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艰辛和苦难,幸福的生活来自家人的付出、国家的关爱、前辈的流血牺牲。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伟大的祖国。而珍惜、关爱、奉献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

开展生命教育,还要抓住体现生命真正价值的典型。汶川大地震中,渴望生命的坚强不屈、挽救生命的勇敢正义、转让生命机会的无私奉献、志愿者的爱心付出、全国人民的团结奋进,奏响了中华文化的绚丽乐章,让全球中华儿女集体接受了中华文化和生命教育的洗礼。

二、精神生命教育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情感是精神活动的内驱力,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折射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人生来就有情感,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当前,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这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提升国民素质、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的民族,亲情、友情、爱国情、民族情等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

亲情是人间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亲情教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当代的亲情教育不仅要有观念上的更新,还要与弘扬中华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更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代、社会、家庭相结合,让大学生脚踏实地真正做到激发亲情、回报亲情。一个内心充满亲情的人,必然会把爱带给社会;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更加和谐昌盛。

友情教育应从人际认知教育、健康情绪教育、人格教育等入手,要让大学生明白真正的友情是情趣高雅的,充满真诚、宽容、自信与积极。友情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阳光、健康的心态,树立共同进步、良性竞争的意识,养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性,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所以,高校要加强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真诚、爱心与关怀,丰富中华文化的当代内涵。

爱情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并了解只有具有丰厚的知识底蕴、较高的人文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还要让学生明白:爱情除了浪漫,更有责任。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的基础情感,是个体精神大厦的根基。仁爱、奉献、担当责任是中华文化宣扬的主题,是文化精神渗入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东西。

乡情教育是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基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形式。乡情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家乡的社会性情感,使他们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念。学校所在地就是大学生的第二故乡,大多是文化、政治中心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大学生进行乡情教育会有更多的资源。

进行民情教育,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了解民情的资源、开放接触民情的机会。大学生们只有了解民情,才能关心民族和国家的前途,才能够培养心系人民、胸怀祖国、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

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要游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因为历史是“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并能做到正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把现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作纵向比较,放在世界大环境中作横向分析。这样可以启发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入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高校要借助重大节日及时事,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价值生命教育

道德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把传统道德中的宝贵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道德教育以时代内涵。同时要坚持培养与弘扬并重的原则,紧跟时代步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借鉴世界各国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另外,我们还要认真完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使命。

常言道,有情感而无理智是疯狂,有理智而无情感是冷漠。因此,理智的情感才是健康的情感。当今时代,人们处在节奏日益加快、情感极易失控的时代,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就要学会管理自己,不让负面情感和消极情绪滋生、蔓延。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要不断历练自己的道德意志,使自己成为具有理智情感的人。

大学生除了学会不断地用道德完善人格、用理智制约情感、用情感来丰富智慧,还要培养审美的眼光。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等,使大学生提高美学素养。美就根植于大自然之中、存在于社会生活之内、绽放于人们的心灵之上,因此,要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接近人民大众,了解社会民情,认识中华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高校还要提供大量的文化典籍,营造书香校园,净化学生的灵魂,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渐渐地,大学生就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成为理解美、代表美、弘扬美的化身。高校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去发现、感受、品味并创造美,因此,创新才是审美的最终指向。想象是审美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而良好的想象力是在广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道德修养以及与自然、艺术、科学广泛接触基础之上形成的。大学生只有具备敏捷的创新思维与极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为文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美是中华文化的主题与不懈追求,创新是中华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人之所以不断超越自己,是因为人具有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文明的演进是人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历史。因此,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总之,高校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道德风范。具体而言,自然生命教育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文化主旋律,精神生命教育弘扬了“和”的文化要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价值生命教育弘扬了中华文化的创新之魂。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2]王北生.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J].教育研究,2004,(5).

[3]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1 评论

幽幽百合香sj

珍爱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社会上许多大学生死于各种事故或自杀,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珍爱生命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浅谈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 摘要:珍爱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社会上许多大学生死于各种事故或自杀,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青少年死亡的主要途径一是意外死亡,二是自杀。以意外死亡为例,有关学者调查了58个国家,发现有48个国家意外事故是15岁―19岁青少年的首要死亡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生命的冷漠,高等教育对生命的疏忽都提醒着我们关注高校生命教育。高校生命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更要关注实践研究。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界的实践研究成果较少,亟待深入。如何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珍爱生命教育高校教育 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正是有了生命的存在,世界才变得精彩。而在一切的生命存在之中,人是超越一切其他生命之上的存在物。因为,人是一种有思想的生命存在。人不会只是停留在对现实世界的满足与追求上,他会不停地尽力对已有本我不断超越,为价值寻找出口以实现不断升华。而要实现这一超越和提升,就要靠教育。令人遗憾的是,现代教育程度不同地对此忽视了。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价值教育更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珍爱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生命,是人类最珍贵也是最脆弱的东西,如同费尔巴哈所说,”生命价值是人类数千百年来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永恒主题。以生命的视角审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信念的需要,更要关注其生命现实中健康,心理,精神的需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我盛宁的实验者,吧学生理解为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生命力与自我完成生命的实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珍爱生命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而获得手段病体现自身生命质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 珍爱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作为一项新兴的教学门类,一出现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为了改进生活而教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使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其表现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比较弱,有的学生因为一句批评或轻微的挫折而自杀或自残;因为与他人的一点纠纷而拔刀相向;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束手无策;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等。有了这些对生命教育的最初思索,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以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因生理、心理发育困扰所带来的思想道德迷失及轻视生命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使学生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活力、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显得尤为重要。 二、 对大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大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大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二***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资讯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资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大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四***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程序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大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他们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五***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 对大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多维路径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生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亳无疑问地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珍爱生命教育是我们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使命,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社把生命的意义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引领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探索,是正确的生命观贯彻落实到大学生中去,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一***强化学校教育主课堂作用。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把生命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的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并能用其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同事开展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氛围、自立自强榜样激励等活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力,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和成长,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培育一批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主体。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培育起著激励、渗透和调控作用。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营造,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针对孩子的特质,合理的预计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社会氛围营造。 大学生的生命观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外部的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进而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盒网际网路等大众传媒的作用,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先进典型教育,这是加强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践行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络实际的原则,使珍爱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四***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需要大学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生命观的相关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的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的道德风尚。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心里素质,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在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方面帮助他们理解珍爱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让大学生把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作为个体思想、行动的支点,成为既有崇高理想信念,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北生.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4***2***. [3]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 中国教师,2006***5***. [4]唐小芹,夏继春.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02*** [5]孟静.生命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1*** [6]张建.生命体验―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天津教育,2010,***01*** 作者简介:岳媛***1991――***,女,河南省周口市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4 评论

hsx1314520

高等教育界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生命教育从理念、内容到方法、途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问题》

[摘要] 高等教育界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生命教育从理念、内容到方法、途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生命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内容乏善可陈,教育方法单一老套,生命教育成效不佳。通过对此反思,提出进行生命教育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设课程,营造氛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机制。

[关键词] 生命教育 问题 高校

生命教育的历史发端于美国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建立“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生命教育思想。从那以后,生命教育的活动便在全球迅速发展开来。“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概念是起于1979年澳洲成立的Life Education Center,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的人格。至人类起源以来,教育与生命就有着密切的联络,两者共存并互相印证,可以说教育是人生命存在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也是一种需要,教育使得生命更加完善、更加和谐发展;同样,生命又是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没有生命的存在教育是无法实现的。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

一、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命教育流于形式

纵观我国生命教育开展的情况,不难发现,虽然对生命教育的呼声日渐提高,但各级各类学校中将生命教育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少而又少。期刊和网站上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比比皆是。仅2000年到2006年总共搜寻到326篇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筛选除去在非理论性杂志和一些专科学校的学报上的论文之后,仍有146篇相关文章,其中发在国家核心期刊、普通大学学报和一般学术性期刊的篇数分别为59、29、58。但是,各高校在管理和教学方面对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却几乎是空白,以致在校大学生蔑视甚至虐待生命的现象呈现上升趋势。高校生命教育在呼声中走来,又在呼声中漂荡,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2.教育内容乏善可陈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国度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主要体现在防止暴力、艾滋病和药物滥用方面。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主要致力于防止校园暴力方面。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则主要停留在人生意义的指导方面。不可否认,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就会使生命教育陷入说教的僵局而失去存在的意义。生命教育的物件是人,人是特殊的、复杂的生命存在物,其面临的事物也是纷繁复杂的,简单的人生意义教育是不能满足学校生命教育需求的。生命教育的内容理应多样化,不仅在人生观上要体现,更要在对待生命的事件上给予预防性指导,以使学生在突发事件面前学会维护自己的生命。

3.教育方法单一老套

教育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生命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生命所面临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生命所面临的威胁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生命教育的形式绝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模式上。我国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说教式,这种方法对教育者来说简单易行,一次说教课可以面向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也是最差的。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是27起;2004年,为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自杀已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

二、生命教育有效途径新探索

1.生命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

生命教育要与时俱进,面向全体。在高校每提及生命教育,人们总是把教育的矛头对准大学生而忽略管理层和教师群体。诚然,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生命教育的主要物件,但如果教育者缺乏生命教育的理念,受教育者的正确的生命教育思想从何而来?因此,树立“全员”教育的新理念就是时代发展之必需。“全员”是指管理层、教师、学生、后勤人员都应树立生命教育意识。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条件。

2.高校生命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氛围的营造应拓展到整个社会,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内部,应走进社群乃至整个社会。也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中加强了生命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才会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现代社会网路与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生命教育带来了冲击与挑战:网路与传媒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人们的身心也造成了伤害:暴力、色情、凶杀腐蚀著学生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因此,高校生命教育必需与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相联,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与各科渗透生命教育相结合

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是:一般性的提倡与说教多,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少;流于形式的多,付诸实践的少;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转化为大学生行动指南的就更少。改变这一状况,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是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教学计划,设定科目、规定课时、编写教材,配备师资,保证生命教育的系统开展。生命教育的理念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在高校教育中有助于教育效果的达到。生命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开展与渗透将会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生命责任感,提升自我存在的价值。

4.生命教育要满足实践的需要

不走进生活的生命教育是形而上学的纸上谈兵,不立足于实践的生命教育是很难深入大学生内心的,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生命教育其实效无从谈起。通过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融入其中,理解生命的真谛,升华对生命的认识,提高生命的价值。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出席社会仪式,组织兴趣小组,投身义工服务等活动。只有在实践中生命教育才可能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高校生命教育在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同时,要及时化解出现的问题。当前,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大,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前途渺茫,焦虑、悲观情绪应运而生。据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释出的《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显示,在回答“你的信仰是什么”的问题时,66.1%的人选择了“实用主义”,“共产主义”***13.3%***、“享乐主义”***11%***、“功利主义”***5.1%***、“个人主义”***4.5%***。一些大学生在受挫后产生对他人、社会的复仇心理,做出残害生命,报复社会的错误行为。高校应成立精神干预中心、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处置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不走进生活的生命教育是形而上学的,不立足于实践的生命教育是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不受到实践检验的生命教育是不完善的。只有把生命教育的思想、理念融入具体实践的各个方面,才更有利于教育效果的实现,进而达到我们所要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赖雪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03***.

[2]冯建军.论生命教育的要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5***.

[3]邢心菊.2000~2006 关于生命教育问题的定量研究[J].职业圈,2007,***24***.

[4]胡兰,陈晓颖.689名大学生自杀态度调查[J].上饶师范学报.

[5]熊宗强,唐锋.论大学生生命尊严意识的培育[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冯卓发表的论文

    影响因子去除自引的意义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期刊的影响力。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去除自引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客观地反映该期刊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避免了因自我引用

    阿籽猫77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冯琛发表的论文

    《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是由徐桦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指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有效运营必需满足特定的空间要求,需要室内设计来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该论文

    若曦051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北大博士冯军旗论文发表

    刚才看了一会《济公》,某读书人连续八次落榜,经活佛济公“狗屁文章”超度,荣任县官。第一段第一句必须有“狗”字,第二段第一句必须有“屁”字,没有这二字的文章即便字

    最爱银杏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冯建军发表论文

    中国教育学九大牛校名导师介绍=====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北师的比较教育学全国最牛,和此人在此坐镇有很大关系。此人曾师从

    小猪妖嘴巴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浙大冯建东发表的论文

    化学创造着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在这其中每一个单分子起到基本的作用。教科书上的化学反应以单分子形式进行概念描述,但实验中得到却是大量分子的平均结果。观察、操纵和测

    虾虾霸霸ka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