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1

黎明前的静谧
首页 > 论文发表 > 研究生和导师一起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井12345

已采纳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研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每年推研的时间为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9月初开始。中文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推免生别称保研生推研时间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时间每年的9月初开始快速导航具备条件提交材料身体条件学校名单相关规定报考规定经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推荐该校规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规定的日期前直接到报考单位参加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推荐和接收办法由学校(招生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在规定的日期内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研究生保送制度国家教育部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具体规定:(1)推荐工作应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的原则,被推荐的学生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素质。在进行推荐工作时,不仅要注意对推荐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考核,而且在业务标准的掌握上,既要看推荐生历年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业务特长等方面的考查,避免推荐工作单纯地按分数排队。为了保证推荐生的业务质量,学校还可进行必要的考试(考核)。

341 评论

妳是在誇我咩

全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保研资格的,有的大致是200所,其中985的保研比例是最高的,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是现实。因此普遍来说,保研的来自相对比较有名的院校,考研的大多来自不是那么有名的学校。在这个背景下,保研意味着选拔人才考研当然意味着选拔人才,但还有一点,就是保证公平。公平不是平等,我并不认为985和双非的学生是平等的,现实就是这样。但起码要保证公平。公平比平等保证了更底层的东西,即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我认为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不应该只招保研的学生。另外一方面,应该适当扩大保研资格学校的数量,尤其是适当增加在欠发达地区、双非学校保研的名额。下面我引用三句话: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曾经说过:“高考的一步领先,并不代表着你们步步领先,相反,恰恰很有可能由于高考所带来的一步领先,会导致你们丧失步步领先的激情和动力”。知乎上有个风气非常严重,唯出身论,唯学历论非常普遍。这样是很不好的。教育领域的阶级固化,也是教育问题。这样做无非是来自低一层次的非名校的学生或者阶级,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抢占了高一阶级的资源,并与很多曾经在高考遥遥领先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资源配置或者其他方面达到相同或者更高的水平。对于后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是固步自封,固定观念所带来的。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说过:“本来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流动”。往往二本三本的学校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相对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地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学构成社会一部分,也是有层层等级的。清北华五占据第一层级,其余副部级985占据第二层级,以此类推。但是只有促进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大学生源的流动,这样的高等教育的环境才是良性的,否则马太效应就会越来越显著,教育环境会不稳定,而考研就是促进这种流动的重要方式。北师大在多少年来的宣传片上都有这么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养成。这里人格的养成我的理解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具有独立思考的人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当然只是高等教育的一环,在高等教育的塔尖阶段。现实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变成了导师发文章的机器,只是处在整个研究组“工作车间”的一个位置上,重复而单调。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事实上,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大多都不会继续科研。而人格的养成,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遗憾的是,中国的现实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根植于利益而出发的。真正以上具有大视野,大格局,懂教育或者教育出身的教授或者校长,在广大的群体里是少数的,因此才会被一些形式化的标签所迷惑。二:为了切题,尝试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中“部分”这个词用的十分精妙)第一个问题,保研学生是不是总体来说比考研的素质高,我并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定义,到现在为止还是广泛的,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标准。记得在一期高教研究杂志上,也说明了这个情况。比如说保研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比统考的高0.6篇,平均成绩比考研的高2分,以及其他数据来证明保研的比统考的更加优秀,素质更好。但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本身样本数量就太少,另外所观察的时间还太短,根本不具有可信度,并且用研究生期间的考试平均分和论文数量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有人说用发表论文的质量,问题是,如何定义论文的质量,看影响因子吗?看引用量吗?都不是。第二个问题,从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上调了考研复试和面试比例看,当然就说明了考研的趋向当然不是偏向单一高分数的初试。至于说科研能力,说实话,判断一个在22岁左右还没毕业的本科生的未来科研能力怎么样,就像判断十年后某个姑娘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一样。即使是那些在本科阶段就发论文的学生,只能说明有一定的科研经历,但并不能说明科研能力,这是两码事。我相信这些有科研经历的同学们心里很清楚,真正的科研能力是什么。

178 评论

超越经典65

可以的。跟企业研究生导师是可以发文章的,也可以和企业研究生导师一起合作发表文章或者和别人一起合作发表文章,但是合作完成的论文必须要注意署名问题,署名的先后通常是由作者贡献的论文大小来定的。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生和导师联合发表sci论文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研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

    城阳高升移门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生和导师一起发表论文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研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

    黎明前的静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英国和导师一起发表论文

    这个我清楚,

    兔几小兔几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导师和学生一起发论文

    会有同时发布的情况。所以碰到导师相同的情况时,两个学生的论文内容一定要有差异,而且要有比较大的差异,这样才不会被误认为雷同文章,可以同时进行发布。

    皇冠家具厂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生和导师发表论文

    硕士生有导师帮忙发论文能成功。有了导师的助力,那么论文成功非常高。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

    雪落000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