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道德经第九章现实论文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道家、道教的经典名著,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对大至治国理政、小至处事为人都具有借鉴作用。《道德经》流传2500多年,孕育了无数圣贤明哲。
论文网>社会学论文>道德论文《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老子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所著《道德经》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思想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德经》被日、俄、德、英、美等许多...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老子道德经全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1徐心端;;学习《道德经》误解要澄清[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2宇文速;;首启统论大辩证、大道永恒——感悟老子《道德经》,新说第一章[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3李德建;;推介《老子传真》——一部功力深厚的老子《道德经》研究力作[A];中国...
浅析《道德经》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华振兴摘自《道德经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道德经》便是一部经典之作,是人们修身修德,齐家治国的无上宝典。历史上,在《道德经》的指引下,成就了无数的道德高尚的人,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
具体来说,第一章是对《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解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自然”是高于“道”的准则;第二章是对《道德经》第十七章、二十三章的解读,“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表明“自然”为圣人做榜样,“希言自然”说明“自然”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第三章
3500字《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道德经》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道家立派之根。众所周知,黄老之学重在“清静无为”,其思想为后来的西汉前期所用,大汉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实现了文景之…
弈之「道德经」第九章花谢果发,果熟蒂落;林密引火,热极生风。金玉满堂,枯骨漫野;富贵而骄,自取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弈之「道德经」第十章省:抱神守一,能无离乎?运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清心寡欲,能无疵乎?为民执政,能无私乎?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
第八章在讲顺道而行,这样可以是一种不断蓄积的状态。可是事物的蓄积总会存在着某个极限,过了极限就没办法再蓄积,甚至还会减少。就好比往容器装水,装满了水就会溢出来;好比想要打磨器...
老支说“持而盈之”,引申到青少年的道德观就是:要学会艰苦朴素,以适用为主,不要什么东西都要名牌。不要保守,要学会帮助别人。现在,在青少年中特别推崇名牌,穿...
敬请关注后续文章。(注:本文解读义理,部分借鉴或引用自白云先生的《老子之道》一书)附《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随手翻书,读到了《道德经》第九章。有感而大悟,遂快速记录下来。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不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个人读...
第6第7卷期V16No7o..读与写杂志RedadWrteidclaniePriao2009年7月Jl20uy09浅析《道德经》两个英译本之差异及原因——以《道德经》...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⑤咎:过失、灾祸。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道德经第九章感悟心得道德经第九章感悟心得1在这微信、QQ连接你我的时代,每个人的朋友圈可能都会出现网名叫做“上善若水”的好友,亦或是个性签名写着“圣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