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佛教戒律的现代意义——佚名.佛教三学,即戒、定、慧,乃修学次第,以戒学为基础,持戒修定,依定发慧。.三学之中,戒学为首,可知戒在佛教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戒律是约束、规范信众,特别是出家信徒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佛教...
浅谈佛教的饮食戒律——佚名.南北朝至隋唐之间,这种不事劳作,不事生产,以乞食的生活的方式受到了攻击。.在《广弘明集》卷十三,唐代道士李仲卿批判:“若一女不织,天下为之苦寒;一男不耕,天下为之少食。.今释迦垂法,不织不耕,经无绝粒之法...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王月清.2010年05月28日14:17:00中国民族报.点击:0次.四.尽管百丈清规的创制源于禅门僧团发展的内在需要,但对于印度佛教戒律而言,它的叛逆性和独创性还是显而易见的。.难怪创制新规的百丈怀海一开始就被视为“破戒僧...
学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编者按:2013年10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戒律思想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佛教戒律思想与实践”为主题,共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
关于佛教文化发展情况的论文关于佛教文化发展情况的论文关于佛教文化发展情况的论文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研究佛教思想的论文为数甚多,结集成集者有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1964)、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1982)、张曼涛《佛教思想文集》(1980)、霍韬晦《绝对与圆融》(1986)、《法尊法师论文集》(1990)、印顺《妙云集》及佛光山1978—1996年
宗教书籍《佛教戒律中国化研究》作者:吕昂,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36.00,在孔网购买该书享超低价格。《佛教戒律中国化研究》简介:佛教戒律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大乘兴起后,戒律中的大乘中心思想明显增强。佛教传入中国后,戒律也随。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第71-77页二、比丘尼戒的内容第77-83页三、比丘尼戒与儒家礼制的融合...北朝女性佛教佛教戒律论文儒家礼制论文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pzhp**提供,51papers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
来自:天行组长2013-11-0316:23:58.原始佛法入门精选:.内容包含若干本精华的原始佛法和南传上座部书籍,包括佛法基本理论和禅修实践指导,推荐阅读.│├<佛法入门精选>.││├《正见经》汇集.pdf.││├一切都是法德加尼亚禅师.pdf.││├亲近...
编者按:2013年10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戒律思想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佛教戒律思想与实践”为主题,共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与会学者围绕佛教戒律话题从汉传佛教戒律研究、戒律溯源、戒律的现代意义、藏传佛教戒律思想...
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释法向内容提要:佛教在中国渡过曲折,兴衰的漫长历程,它与本土文化不断地,融合,双方相互吸收,相互改造,演变成为不断世俗化,本土化,...
期待教内人士以此更能坚守戒律,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让不信佛教之人能认识到戒律的积极意义,更能以此作为净化心灵,完善道德的行为规文章观点恐有谬误而...
戒律是佛教道德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中国佛教戒律是在印度佛教戒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与中国传统的道德相互交融、渗透,一直发挥...
然而应当指出,佛教戒律虽与社会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它的一些重要的戒条是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它除了有与普通社会道德相似的地方外,尚有不同于普通...
文献期刊学者订阅收藏论文查重优惠论文查重开题分析单篇购买文献互助用户中心佛教戒律與環保問題(文摘要)来自buddhism.lib.ntu.edu.tw喜欢0...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戒律在中国社会里进行了自身的扬弃,一些不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的条文被淡化和搁置,同时一些适合中国社会的条文被推重光大,甚至发挥出新意来,并随...
内容提示: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释法向内容提要佛教在中国渡过曲折、兴衰的漫长历程它与本土文化不断地、融合、双方相互吸收、相互改造演变成为不...
规范进行特殊规定的体现。比丘尼不仅在戒条上受到更多的限制,在戒坛的设置上与比丘相比也简陋许多。更有甚者,在法律上也加重了对比丘尼的惩罚力度,如在我国宋代...
1李姝睿;;藏传佛教戒律之管窥[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条1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戒律清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中国硕士学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