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佛教戒律五戒论文题目
佛教传入中土,其戒律亦本土化,用儒家的五常比附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智,不邪为义,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礼),道教五戒(戒杀、戒盗、戒、戒妄语、戒酒)从形式到内容更是吸取佛教的基本戒律。[3]这说明佛教的五戒完全被中国传统社会
佛教的生命在于戒律。戒律是佛教“三藏”之一,小乘“三学”之首,大乘“六度”之一。佛教的宗教生活模式就是持戒修行。因身份不同与等级差别,佛教戒律总体上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共有四种:1、三皈戒。2、五戒。3、八关斋戒。4、菩萨戒。
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杨曾文.2008年10月17日11:15:00佛学研究网.点击:0次.佛教拥有自己系统的道德学说。.佛教的道德是在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备起来的。.佛教道德附属于整个佛教教义体系,是为协团内部僧人之间、僧俗...
本论文为戒律方面法硕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藏古代法律与佛教根本戒律的暗合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可用于戒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戒律及法律及妄语方面论文范文。
2012-05-02求关于佛家思想的论文2000字急需。232016-06-04有关佛教礼仪的论文2000字2012-05-25求一篇关于‘佛教为什么在印度迅速衰亡’的论文,2500到30...12006-12-23求助:拟个关于佛教的论文的题目12010-10-13关于佛教的论文152015...
南怀瑾:戒律之学学佛者入门必须修持的基本.戒律之学,本为通天人之际的心理道德和行为之学,亦是学佛者初学入德之门必须修持的基本。.编者按:2018年3月18日,是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么新鲜,只是老生常谈。但是佛法乃至世间法,总是一番提起一番新,尽管千言万语佛祖都已经讲过,但我们此时此地,再把它提出来加以阐释,可能又有一番新的意义。学佛的三大纲目就是持戒、修定、证慧,这是我们学佛的下手处,也是...
简单解读下视频中后段,小西天假弥勒佛的这段念白,我觉着从内容和意蕴上都非常精准的透射出“黑神话”这个主题,细节满满很值得一说。首先可以明确这一段是假弥勒佛蛊惑人心的一段言辞,它是对佛祖在盂兰盆会上一段说法的逆向反驳,充满了煽动和的意味,乍听让人热血沸腾、情绪...
佛教发源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亚、东北亚及中国。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戒,妄语戒,饮酒戒。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济群法师(2000净慧大和尚连续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我非常乐意随喜,并且赞叹,我今天要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大家听到这个题目,可得会觉得这是个很学术性的、很专业的,是跟大家现实生活关系...
期待教内人士以此更能坚守戒律,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让不信佛教之人能认识到戒律的积极意义,更能以此作为净化心灵,完善道德的行为规文章观点恐有谬误而...
总之,佛教戒律有安定社会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哪都有杀人、偷盗、强暴、欺等不良现象,使社会不得安宁。不杀、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就是...
内容提示: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释法向内容提要佛教在中国渡过曲折、兴衰的漫长历程它与本土文化不断地、融合、双方相互吸收、相互改造演变成为不...
戒律与生活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家戒,二是在家戒。出家戒是为出家众制定的相应戒律,如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
根据僧(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俗(男居士、女居士)信徒不同的情况,制定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这些戒规除散见于诸部《阿含经》之外,在部派佛教...
佛教戒律不单单是一种,是很多戒律的总称,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佛教戒律,都是需要师兄诚心的去遵守的,比如说是佛教戒律中的五戒,受持是有非常大的利益的。五戒是佛...
佛教戒律學綱要五戒戒相表解(新編)-犯戒、破戒的標準?《前言》:佛陀在世的時候,在家居士皈依佛法僧三寶的同時,皆即發心受持五戒,所以,可以說五戒是進入佛門,成為正式佛的第一門功課。受...
五戒的内容: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
其实,佛教之戒律,与国家所订之法律大致相同,如佛教所制订之五戒,不杀、盗、、妄语、酒、六法全书之律条亦订的相当严格缜密。故修佛者守佛教戒律,亦等于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