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造像艺术浅探(上)蒋鑫(原创论文,转载请署名)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造像的缘起及其艺术特色、佛像功用及内涵、佛教造像的随机化、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及初期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等四个方面,分别不同的…
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从中不难想象当年寺院规模之宏大。龙兴寺的佛像造像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的研究.doc,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的研究一、中国传统佛像雕塑发展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佛教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创造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在各大佛教圣地、寺院等地方都能看到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让人不禁赞叹中国古代石匠技艺的高超,塑造的这些佛像是为弘扬佛法...
佛教造像的种类增多,造像的精美程度要比前一阶段高很多。印度教造像开始全面地影响了佛教造像的具体内容。第三阶段为公元14至19世纪。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在缅北地区有大量出现,佛教造像由南部、中部、北部三方面共同组成。
这时,汉墓中与神仙并列的佛像,才在佛窟正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1882年至1990年期间,在成都万佛寺遗址和附近地区,以及新繁、新都、绵阳、广元、茂县等地南北朝时期的造像出土,造像镌刻铭文纪年和有文献…
佛教在这里经历了无佛像时代,以及与原始信仰结合,开创了佛的造像,与此同时贵霜统治下的犍陀罗地区也兴起了佛造像。.贵霜时代的马图拉佛陀造像可能参照了古印度的夜叉像或耆那教造像,更具印度本土特色。.佛陀坐像(右马图拉式).采用当地的红...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文化的交流渊远流长,而佛教文化是这种交流中最有力的纽带。伟大的印度文化,在4千多年前,就沿着印度河流域繁荣起来,而这里有着雕刻的传统,历来是高超雕刻艺术的发源地,著名的莫亨左…
且历史上数朝并立,北朝灭佛而南朝佛教依盛;北周灭佛时而北齐正大造天龙山石窟寺,故造像史上应该说是没有空白期的。《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一书1994年出版,如今市面上价格高昂,而且一书难求,为了能让造像爱…
佛像的时代特征众所周知,佛像早在东汉时期就流入中国,然而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铜佛要数五胡十六国时期赵建武四年(338)的一尊铜佛。笔者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一点关于十六国时期的佛造像的典型特征。
元明清北京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及特征——黄春和.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
导读:本文是一篇关于佛像造像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佛像由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认为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作品.近年来,一些精...
造像佛像范文日本地藏王佛像造像参考文献总结:大学硕士与本科造像佛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造像...
内容提示:中国佛像造像艺术浅析罗伟安1钱丹2(1.三江学院江苏南京210000;2.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以现有的资料看,佛像虽然有千万之多,但相貌、体态...
13、李海涛《承德佛像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4、陈旭光《艺术之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5、李翎《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M],...
佛:有的信徒对所造像只称为“佛”,这类造像在北朝不甚流行,而到了隋唐时期则数量猛增。主要是分布在龙门(34例)。有只单独造“佛”或“佛像”的,有称作佛龛、石...
本文是笔者正在撰写的《中国古代佛造像的理念与实践研究》专著的序论部分的一小节,将涉及到孔望山和四川地区早期...
以现有的考古材料看,我国最早的佛像是连云港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石刻,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总体风格为北齐、北魏时期受键陀罗、马土腊风格的影响,一般都以薄衣贴体,南北朝时轻盈飘逸,隋...